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树盘覆盖银灰色反光膜的微气候与生理效应 被引量:9
1
作者 夏国海 杨洪强 +2 位作者 黑铁岭 陈艳惠 董中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3期102-106,共5页
对红星苹果树盘覆盖银灰色反光膜,研究了其冠层微气候及果树生理效应。结果表明:①盖反光膜可明显提高树冠内膛反射光强度;冠层日温升高、夜温降低,昼夜温差平均加大2.3℃;冠层湿度低、昼夜湿差较大。②盖反光膜可降低夏季日间土壤温度... 对红星苹果树盘覆盖银灰色反光膜,研究了其冠层微气候及果树生理效应。结果表明:①盖反光膜可明显提高树冠内膛反射光强度;冠层日温升高、夜温降低,昼夜温差平均加大2.3℃;冠层湿度低、昼夜湿差较大。②盖反光膜可降低夏季日间土壤温度,使根系活力增强24.6%~35.2%;盖膜后半个月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即显著增加。③盖反光膜树冠内膛果实可溶性糖与固形物含量、果面着色指数及株全红果率显著提高;7月中旬(果实膨大期)盖膜可溶性糖增加幅度比8月(果实着色初期)盖膜高,但增色效果不及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反光膜 覆盖 微气候
下载PDF
反射膜在芒果运输中的温度调节作用
2
作者 王鹏云 朱勇 +1 位作者 段长春 尚晓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52-55,共4页
芒果运输中的环境温度对果实的呼吸代谢、蒸腾作用、酶活性、乙烯产生等生理生化过程起着主导作用,温度升高芒果成熟加快,易造成腐烂变质。为了改变运输过程中太阳辐射热造成的小环境增温,使用在塑料编织布上涂反射膜的方法,降低太... 芒果运输中的环境温度对果实的呼吸代谢、蒸腾作用、酶活性、乙烯产生等生理生化过程起着主导作用,温度升高芒果成熟加快,易造成腐烂变质。为了改变运输过程中太阳辐射热造成的小环境增温,使用在塑料编织布上涂反射膜的方法,降低太阳辐射增温。经实测,反射膜能把85%的太阳辐射反射或散射掉,透过率低于10%,从而阻止了太阳辐射对车内的增温效应,避免了由于车内温度剧变对果实的伤害作用。为长途运输的降温提供了实用、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运输 货物运输 反射膜 温度调节 芒果
下载PDF
定向反射镜芯模电铸中的特殊性
3
作者 封万起 刘淑兰 《电镀与精饰》 CAS 2002年第5期33-36,共4页
采用电铸技术制造定向反射镜芯模 ,与精密机械加工方法相比 ,电铸法具有加工精度高 ,能完全复制形状复杂而且具有不同粗糙度的表面 ,加工成本低 ,适于大批量生产。介绍了电铸法制造定向反射镜芯模的表面准备以及电铸工艺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关键词 定向反射镜 芯模电铸 分离层 内应力
下载PDF
弹窗惊魂:桌面电影中的主体、他者与世界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净雨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0,共6页
"桌面电影"通过主观视角叙事,故事内容信息完全在电脑桌面呈现。作为一种新媒体与传统电影结合的产物,"桌面电影"以独特的媒介语言真实再现了当代人的网络虚拟生活。然而,大多数"桌面电影"都聚焦于网络... "桌面电影"通过主观视角叙事,故事内容信息完全在电脑桌面呈现。作为一种新媒体与传统电影结合的产物,"桌面电影"以独特的媒介语言真实再现了当代人的网络虚拟生活。然而,大多数"桌面电影"都聚焦于网络生活的阴暗面,呈现出惊悚片、悬念片的类型特征。本文试图结合"桌面电影"的叙事策略与媒介语言,揭示"桌面电影"中的三重恐惧:对主体丧失的恐慌、对网络社交的畏惧与虚拟世界入侵真实世界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桌面电影 悬念 惊悚片 媒介自反
原文传递
《追月》:在演艺成功与家庭完满之间
5
作者 王一川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2,共5页
影片《追月》探索出三棱镜像式电影手法,让主叙事镜像、回忆叙事镜像和舞台叙事镜像三部分相互交融在一起,同时自觉追求清冷温润的影像风格,突出浙江地缘文化精神的表现力。全片最出彩之处是戚老师艺而忘生的艺术家形象,她与儿子秋生之... 影片《追月》探索出三棱镜像式电影手法,让主叙事镜像、回忆叙事镜像和舞台叙事镜像三部分相互交融在一起,同时自觉追求清冷温润的影像风格,突出浙江地缘文化精神的表现力。全片最出彩之处是戚老师艺而忘生的艺术家形象,她与儿子秋生之间构成一对反面镜像组合。圆形结构与烘云托月法的运用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影片为演艺成功与家庭完满间矛盾提供中国式化解方案,突出中国式心性智慧传统的力量。影片还体现出自反性艺术电影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月》 自反性艺术电影 三棱镜像 清冷温润 中国式心性智慧
原文传递
“第六代”及“新生代”导演艺术探索策略中的元电影意识 被引量:5
6
作者 程波 马晓虎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第六代及新生代导演在市场化和全球化语境下不断进行的艺术探索中,隐含着一种对电影本体进行反身性观照的策略,并在密切的互文性中表现出一种元电影意识。他们这些带有元电影意识的电影文本往往以叙事层次的打破及主体性的确立,实现&qu... 第六代及新生代导演在市场化和全球化语境下不断进行的艺术探索中,隐含着一种对电影本体进行反身性观照的策略,并在密切的互文性中表现出一种元电影意识。他们这些带有元电影意识的电影文本往往以叙事层次的打破及主体性的确立,实现"现实"中的"我"的主体意识表达,通过反身性意识中电影本体的凸显,实现从"我"到"元"的美学意识转换,而在"大我"与"大电影"文化意识的自觉践行中,最终实现中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表达与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导演 新生代导演 元电影意识 电影本体 反身性 文化自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