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Refractory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with Dihuang Zhixue Capsule(地黄止血胶囊)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清池 吴维海 +5 位作者 武大勇 冯新旺 马亚辉 李建英 庞宇慧 宋淑花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8年第2期132-136,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huang Zhixue Capsule (地黄止血胶囊, DZC, a Chinese preparation for cooling blood and dispelling toxic subst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refractory idiopathic 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huang Zhixue Capsule (地黄止血胶囊, DZC, a Chinese preparation for cooling blood and dispelling toxic subst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refractory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RITP), with cyclosporin A (CsA) used as the control. Methods: Forty-one children of RITP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treated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21 patients in the treated group were orally given 2 to 3 DZC capsules each time, thrice a day and the 20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3 mg/kg CsA per day, with 3 months as one therapeutic cours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platelet count and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Results: (1) In the treated group, 1 (4.8%) patient was evaluated as cured, 3 (14.3%) as markedly effective, 5 (23.8%) as effective, 5 (23.8%) as improved, 7 (33.3%) as ineffective,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ing 66.7%;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rresponding numbers were 0. 2 (10.0%), 2 (10.0%), 3 (15.0%), 13 (65.0%) and 35.0%, respectively, show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 Х^2=4.11, P=0.0426). (2) As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the platelet count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 after 2 months' treatment (P〈0.05). After 3 months' treatment, the platelet count was higher in the treated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3) The improvement of hemorrhage in the treated group after 8 weeks' treatment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4) No apparent adverse reac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treated group,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hirsutism was shown in 15 cases; gingival hyperplasia in 10; digestive reaction in 5, liver function impairment in 5, hypertension in 2 and renal impairment in 2.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DZC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sA, and DZC shows good compliance but brings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ractory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Dihuang Zhixue Capsule cooling blood and dispelling toxic substances
原文传递
沙利度胺联合二线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ITP患者的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葛洪峰 李淑娥 +6 位作者 楚海亮 杨世礼 纪晓娟 丰江舟 张司琪 邢明泉 梁海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1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二线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疗效及其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月~2021年3月,将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复发、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每组各43例患...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二线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疗效及其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月~2021年3月,将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复发、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和利妥昔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口服。两组均于治疗12周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与治疗12周出血评分、血小板计数(PLT)、Th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2(IL-2)]、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P<0.05)。治疗12周,两组出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出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PLT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血清TNF-α、IFN-γ和IL-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血清IL-4和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二线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IT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可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地塞米松 利妥昔单抗 复发、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疗效 TH1/TH2细胞因子
下载PDF
成人难治及复发ITP的个体化治疗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黄玉 李薇 +2 位作者 杨波 朱宏丽 党艳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609-1615,共7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液系统的常见疾病,以出血、外周血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成人常呈慢性病程,其中11%-35%可发展为难治性ITP。调查研究显示,ITP发病与基因多态性有关。目前对于难治/复发性ITP的治疗还没有定论,从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液系统的常见疾病,以出血、外周血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成人常呈慢性病程,其中11%-35%可发展为难治性ITP。调查研究显示,ITP发病与基因多态性有关。目前对于难治/复发性ITP的治疗还没有定论,从一定程度上说,其治疗依赖于患者的治疗需要和对治疗的反应。本综述的目的旨在为目前参差不齐的治疗策略提供临床参考。本文论述了难治/复发性ITP的所有治疗方案,并着重论述了新的疗法,包括抗CD20单克隆抗体、血小板生成素样物质、TPO受体激动剂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我国泛细胞保护剂也显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总之,最重要的是根据ITP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难治复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和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协群 白庆咸 +6 位作者 王一苇 张永清 张涛 王文清 董宝侠 乔庆大 张伟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 :评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治疗特发性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①病例分组 :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入选随机交叉对照组 ,6例巩固治疗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入选非随机自身对照组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 目的 :评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治疗特发性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①病例分组 :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入选随机交叉对照组 ,6例巩固治疗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入选非随机自身对照组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组入选 9例患者 ;②用药方法 :rhTPO 1 μg/kg ,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疗程 1 4d ;③统计分析 :病例资料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 .结果 :①血液肿瘤组 :试验组rhTPO治疗后血小板数均值、最高值皆大于对照 ,两周期血小板数用药前后差值相差显著 (P <0 .0 5 ) ,试验组血小板数低于 5 0× 1 0 9/L的持续日数、恢复至 75× 1 0 9/L和 1 0 0× 1 0 9/L以上需要日数均有不同程度缩短 ;②难治性ITP组 :rhTPO治疗后患者血小板数均值渐升高 ,至 1 7d达 1 0 1× 1 0 9/L ;用药前后血小板差值为 85 .6 7× 1 0 9/L ,其中血小板数达 30× 1 0 9/L ,5 0× 1 0 9/L及 1 0 0× 1 0 9/L所需日数分别为 9.89,1 3.5 6及 1 9.78d .结论 :rhTPO对部分难治性ITP及血液肿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有一定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急性白血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试验 Ⅲ期
下载PDF
中药联合重组白介素-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洪琴 陈波 +3 位作者 江桂林 张静静 石焕玉 霍长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重组白介素-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将52例肾性贫血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6例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巨和粒)治疗,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14 d,每...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重组白介素-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将52例肾性贫血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6例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巨和粒)治疗,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14 d,每个月为1个疗程,并口服中药汤剂(由黄芪、生地、仙鹤草、水牛角、丹皮、紫珠草等组成),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26例只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巨和粒)治疗。2组均配合专科护理干预措施,均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为6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重组白介素-Ⅱ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难治性 重组白介素-11 中药 护理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袁玉芳 杨晓春 +1 位作者 何蓉 周文娣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为RITP的患儿2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和观察组(美罗华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为RITP的患儿2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和观察组(美罗华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进行疗效评价、观察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1例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CD20+B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美罗华治疗后,有效组患儿外周血小板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外周血CD20+B细胞数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美罗华联合地塞米松治疗RITP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地塞米松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 难治性
下载PDF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7
7
作者 施怡 李冬云 陈信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7期21-23,共3页
目的探索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不同证型和性别、年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以期揭示该病中医证候的本质,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75例RITP住院患者临床证型、性别、年龄、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所获得... 目的探索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不同证型和性别、年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以期揭示该病中医证候的本质,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75例RITP住院患者临床证型、性别、年龄、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气虚血瘀是RITP患者的主要证型,其次为阴虚证型。与其他证型患者相比,气虚血瘀型患者年龄大、病程长、病情严重。结论RITP中医治疗应重点针对气虚血瘀病机,基本治疗原则为益气活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证候 回顾性调查
下载PDF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学四诊信息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6
8
作者 施怡 李冬云 陈信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7期28-30,40,共4页
目的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中医临床证候特征,为中医药合理规范地治疗RITP提供思路。方法对75例RITP患者临床证候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患者症状、体征、舌脉的发生频率,并对发生频率在10%以上的症状或体... 目的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中医临床证候特征,为中医药合理规范地治疗RITP提供思路。方法对75例RITP患者临床证候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患者症状、体征、舌脉的发生频率,并对发生频率在10%以上的症状或体征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气虚血瘀是RITP主要的证候类型,其代表症状为神疲乏力、气短、皮下紫斑、面唇紫黯、经血色黑有血块,代表舌脉为舌质黯淡、苔白,脉细弱或细涩;阴虚为其次的证候类型,代表症状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代表舌脉为舌红少津、脉细数。结论气虚血瘀是RITP最主要中医证型,益气活血法为RITP最基本的中医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证候 因子分析 回顾性调查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郑敏 林希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7-730,共4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脾切除等非特异性手段为主,但副反应明显,且约1/3的患儿治疗无效,成为难治性ITP。儿童难治性ITP目前尚无特效根治药物及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脾切除等非特异性手段为主,但副反应明显,且约1/3的患儿治疗无效,成为难治性ITP。儿童难治性ITP目前尚无特效根治药物及方法,治疗应个体化,治疗选择应根据血小板计数和出血状态而定。近年对ITP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令许多新的定向免疫干预措施开始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实施定向免疫干预将是今后ITP诊疗的方向。文章结合ITP的发病机制对这些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难治性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红 彭秀兰 刘华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93-994,998,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4例成人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IL-11,25μg/(kg·d),疗程14d,动态观察血常规,定期复查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4例成人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IL-11,25μg/(kg·d),疗程14d,动态观察血常规,定期复查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凝血功能等。结果用药前血小板平均值为(21.0±16.8)×109/L,用药后最高值平均为(115.2±62.8)×109/L,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综合评价疗效显效54.2%,总有效率100%,4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均在治疗过程中或停药后消失。结论rhIL-11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ITP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难治性 白细胞介素-11
下载PDF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难治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初步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立宇 张征 +4 位作者 宋陆茜 张曦 苏基滢 李晓 常春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1-944,共4页
本研究评价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难治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确诊为难治、复发性ITP患者18例,给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375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18... 本研究评价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难治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确诊为难治、复发性ITP患者18例,给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375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18例患者接受22个疗程的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治疗有效率为68%,完全反应率为45%,部分反应和微小反应率为23%,无效率为32%。自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开始中位治疗反应时间为3周(1-17周),中位疗效持续时间13周(1周-42个月)。大多数反应持续时间短,随访中位时间20个月(1-52个月),36%患者的治疗反应维持时间超过6个月,27%患者的治疗反应维持时间超过1年,随访结束,4例患者存在持续疗效。未行脾切除患者对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反应较脾切除患者好(P=0.037)。应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失败及应用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脾切除的ITP患者后续治疗效果差。结论: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难治性、复发性ITP,疗效较好,患者容易耐受,20%左右患者有远期疗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失败ITP患者的后续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云 党惠兵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819-2821,共3页
目的:考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4例难治性IT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每日0.5 mg/kg,分早晚2次服用;观... 目的:考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4例难治性IT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每日0.5 mg/kg,分早晚2次服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每次1 g,bid。两组患者均以3周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治疗3~5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动态变化、治疗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04%)显著高于对照组(7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14、21 d的PLT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89.55%vs.80.60%),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99%vs.1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ITP,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PLT和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糖皮质激素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于难治性ITP的疗效观察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文宾 王兆钺 +4 位作者 曹丽娟 赵小娟 朱明清 白霞 阮长耿 《血栓与止血学》 2010年第1期15-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加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CD 4^+CD 25^(high)T)细胞表达和辅助性T(Th)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RITP患者ATRA治疗前后及17例正常人外周血CD 4... 目的探讨加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CD 4^+CD 25^(high)T)细胞表达和辅助性T(Th)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RITP患者ATRA治疗前后及17例正常人外周血CD 4^+ CD 25^(high)T细胞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IL)-10、IL-4、IL-2、干扰素γ(IFN-γ)。结果ATRA对RITP的总有效率为53.6%,有效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达109.1±30.1×10~9/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有效组经ATRA治疗后CD 4^+ CD 25^(high)T细胞阳性率及血清TGF-β1与IFN-γ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IL-4则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IL-2和IL-10治疗前后未见异常。结论ATRA对半数以上RITP患者有效,可能是通过提高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促进了RITP患者免疫紊乱向生理性平衡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全反式维甲酸 调节性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介素4 干扰素Γ
下载PDF
张慧从湿论治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探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敏 张慧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93-94,共2页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病程迁延,病势缠绵。通过对张慧主任医师临床处方进行追访、总结,及其对于血证夹湿的病因病机认识、临床经验等角度对RITP当从湿论治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对RITP的中医认识,进而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关键词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应用经验 湿热中阻 脾虚湿困
下载PDF
2种方法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疗效的对比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方荣 简乾洪 +3 位作者 唐培渊 宋俊峰 秦克乐 阎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围手术期结果及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肝胆外科12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脾切除术治疗(其中腹腔镜脾切除术68例,开腹脾切除...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围手术期结果及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肝胆外科12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脾切除术治疗(其中腹腔镜脾切除术68例,开腹脾切除术56例)的临床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脾切除术组手术时间较开腹脾切除术组长,住院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拔出引流管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腹腔镜脾切除术组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开腹脾切除术组术后1例发生DVT。腹腔镜脾切除术组术后1例死于肺部感染。腹腔镜脾切除术组平均随访时间(33±11.8)个月,开腹脾切除术组平均随访时间(32±12.9)个月,腹腔镜脾切除术组中术后长期有效率为73.5%,开腹脾切除术组中术后长期有效率为76.7%(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2组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长期疗效与开腹脾切除术相当,但具有非常明显的微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腹腔镜 术后并发症 无复发生存率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琰 刘乃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对照组单用长春新碱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1... 目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对照组单用长春新碱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FAB疗效标准,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体有效率75%,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难治性ITP临床疗效满意,无严重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难治性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长春新碱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无效输注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爱丽 杨云 +1 位作者 王剑利 张王刚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方法:90例确诊的ITP患者中对输注血小板的48例计算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评价输注的效果并分析与感染、脾脏肿大、血小板抗体、骨髓巨核细胞数和免疫指标等因素的关...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方法:90例确诊的ITP患者中对输注血小板的48例计算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评价输注的效果并分析与感染、脾脏肿大、血小板抗体、骨髓巨核细胞数和免疫指标等因素的关系。结果:18例应用血小板和激素治疗的患者,44.4%有效输注,30例应用血小板、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患者,53.3%有效输注。24例无效输注患者中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脾脏肿大组与正常组、血小板相关抗体升高组与正常组,有效输注率有显著性差异。骨髓巨核细胞数升高组与正常组、调节性T细胞低表达组与正常组,有效输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TP患者输注血小板50%存在无效输注,其原因可能与感染、脾脏肿大、血小板相关抗体有关。因此控制感染和抑制免疫应作为首选治疗,而血小板的输注应严格把握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血小板 无效输注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万芳 杨俊艳 +1 位作者 王琳 成玉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23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R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应用补脾养肝消癜汤,1剂/d,水煎服,联合小剂量强的松20~30 mg/d,激素逐渐减量;对照组用泼尼松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R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应用补脾养肝消癜汤,1剂/d,水煎服,联合小剂量强的松20~30 mg/d,激素逐渐减量;对照组用泼尼松1~2 mg/(kg·d),效果不佳者,加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达那唑);两组疗程均为90 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为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症状的控制方面及出血停止后发生再次出血的时间方面,治疗组均优于照组(P〈0.05)。治疗后1、2、3个月,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伴发不同程度的高血压3例、高血糖2例、应激性溃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结论:补脾养肝消癜汤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肯定,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应用益气凉血汤治疗难治性ITP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军 顾伯林 +4 位作者 陈萍 袁育青 黄海雯 孙谕 傅晋翔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541-543,共3页
目的 探索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廉价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激素减撤过程中加用“益气凉血汤”联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果 治疗前 4 5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平均为 17.31± 8.70× 10 9/L ,经激素治疗后血... 目的 探索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廉价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激素减撤过程中加用“益气凉血汤”联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果 治疗前 4 5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平均为 17.31± 8.70× 10 9/L ,经激素治疗后血小板上升至 5 7.5 3± 2 4 .5 0× 10 9/L ,治疗前后比较 ,血小板上升明显 (P <0 .0 1)。开始减撤激素时 ,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加用“益气凉血汤”设为治疗组 ,另一组不加者设为对照组。观察 2月后 ,治疗组血小板平均为 37.72± 2 1.0 4× 10 9/L ,,对照组血小板平均为 2 5 .0 1± 15 .5 0× 10 9/L ,尽管两组血小板均明显下降 ,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小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且治疗组中 ,激素减撤较对照组快 ,其血小板计数与年龄呈负相关。进一步随访发现 ,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凉血汤”治疗难治性ITP ,不但疗效肯定 ,而且激素减撤速度快 ,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难治性ITP廉价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组 凉血 益气 血小板 对照组 减撤 难治性ITP 结论 上升 过程
下载PDF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中医治疗概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翔 周郁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789-1792,共4页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对激素及脾切除治疗无效,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其治疗方案的选择较多,但整体疗效仍然不佳,近年来针对其发病机制治疗的药物CD20单抗及促血小板生成剂的应用提高了临床疗效,中医治疗作为联合疗法的一部分应...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对激素及脾切除治疗无效,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其治疗方案的选择较多,但整体疗效仍然不佳,近年来针对其发病机制治疗的药物CD20单抗及促血小板生成剂的应用提高了临床疗效,中医治疗作为联合疗法的一部分应用于该病,其多从"火、虚、瘀"论治,起到减毒增效,稳定病情,减少复发的作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ITP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