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y among the Micro Subjects on Water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被引量:2
1
作者 Shihua LI Deshan TANG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09年第1期10-15,共6页
The subject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volve the nation, society,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of wa-ter-energy resources, as well as the location of resource itself.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on how to make “w... The subject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volve the nation, society,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of wa-ter-energy resources, as well as the location of resource itself.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on how to make “water energy sources market compensation policy”,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policy for relevant interest subjects” and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y of basin ecological water.” So, it is necessary to exert the complementary function between market compensation and government compensation by the means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and to establish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y of basin ecological water, which is beneficial to coordinating the stakeholders’ interests of cross-region or inter-basin. And it is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to establish constantly perfect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y among the micro subjects on water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so as to coordinate interest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ous subjects and finally reach the aim of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energ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Y WATER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MICRO SUBJECTS Re-source COMPENSAtion economic COMPENSAtion regional ECOLOGICAL WATER Market Compensa-tion Government COMPENSAtion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定位、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双悦 刘明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09,共7页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既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更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但目前主要面临东北地区与东、中、西部差距,南北方差距及“一带一路”国内段内部差距过大,都市圈、城市群空间布局呈现东密西疏,区域之间的...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既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更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但目前主要面临东北地区与东、中、西部差距,南北方差距及“一带一路”国内段内部差距过大,都市圈、城市群空间布局呈现东密西疏,区域之间的合作进程缓慢等问题。“十四五”时期及未来,应重点通过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县城、中心村(镇)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都市圈、城市群为增长极,促进跨区域的经济带建设;以重大经济带建设为重点,构建纵横交错的区域协调发展网络;以“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新发展理念 城市群建设 重大经济带建设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地方政府的作用——以合肥为例
3
作者 李诗林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6,共14页
本文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并以合肥为案例,具体分析合肥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总结了合肥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功经验。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合肥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本文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并以合肥为案例,具体分析合肥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总结了合肥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功经验。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合肥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合肥地方政府在合肥市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及成功经验,可为其他地区建设有效区域创新系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经济 产业集聚 科技创新 经济转型 营商环境 地方政府 有为政府
下载PDF
论路径依赖与国有林区经济重构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海 叶元煦 蒋敏元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0,共4页
国有林区森工企业的改革已经进入经济重构、体制创新阶段,非绩优的路径依赖已成为严重制约林区进一步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桎梏,走出路径依赖,重构国有林区经济已成为下一步改革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路径依赖 国有林区 经济重构 体制创新 森工企业 企业改革 管理体制 森林资源 林业
下载PDF
技术溢出、企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玉明 李凯 聂艳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26-31,共6页
技术溢出和企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技术溢出和企业集聚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的分析,提出了技术溢出、企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以解释区域经济的增长机制。在提出的全面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区... 技术溢出和企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技术溢出和企业集聚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的分析,提出了技术溢出、企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以解释区域经济的增长机制。在提出的全面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区域的生产率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技术创新对生产率提高产生直接影响,而企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和创新网络产生的市场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对生产率提高产生间接影响,两种影响最终使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溢出 企业集聚 区域经济增长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动态演变及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雪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50,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各城市之间也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差距。文章结合经济重心的研究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从1982-2013年经济重心的位置、移动方向、移动距离进行计算,结合相对经济发展速度、偏态系数等...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各城市之间也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差距。文章结合经济重心的研究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从1982-2013年经济重心的位置、移动方向、移动距离进行计算,结合相对经济发展速度、偏态系数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讨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对区域均衡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重心 区域发展差异 长三角城市群 区域均衡发展
下载PDF
城市化经济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袁莉 罗瑞雪 曾成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9-81,共3页
分析城市聚集、区域经济增长与聚集效应的正相关关系,论述构建长株潭区域聚集效应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城市化经济 长沙 株洲 湘潭 区域经济 经济一体化 聚集利益 区域聚集效应
下载PDF
隋唐经济重心南移与江南造船业的发展分布——以海上军事活动为中心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东 《海交史研究》 2015年第1期78-87,共10页
隋唐江南造船业的发展也是唐宋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表现。隋唐征东发展海上力量对江南造船业构成了刺激,战争动员也是江南造船潜力的重要表现。相比较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度成为造船中心的巴蜀地区和山东半岛的造船业显然在隋朝就开始... 隋唐江南造船业的发展也是唐宋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表现。隋唐征东发展海上力量对江南造船业构成了刺激,战争动员也是江南造船潜力的重要表现。相比较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度成为造船中心的巴蜀地区和山东半岛的造船业显然在隋朝就开始衰落,这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特别是造船业中心"东南移"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江南 征东 造船 经济重心
下载PDF
成渝地区城市化格局与过程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涛方 丁睿 +1 位作者 潘振 韦凯琳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年第2期65-93,共29页
本文分别从城市化格局、城市化过程以及城市化因素变化、未来城市化趋势等角度探讨了成渝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其中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四个方面。第一,2005年,成渝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达36.12%,城市化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两条轴线上;成渝... 本文分别从城市化格局、城市化过程以及城市化因素变化、未来城市化趋势等角度探讨了成渝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其中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四个方面。第一,2005年,成渝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达36.12%,城市化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两条轴线上;成渝地区城镇体系呈现成都、重庆二极格局,目前已经形成两条城市密集分布带、六大城市体系。第二,2000年以来成渝地区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成渝地区政府服务职能与城市化相关性较高,工业化作用较弱。而2000~2005年在城市化的产业动力因素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成为城市化的新推动力;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大增,非国有经济作用也显著提升。第三,成渝地区核心地域依然呈现较强的集聚态势,外围和边缘地区相对较弱。与长三角等地区从"核心-边缘"格局向"多中心"格局的演变态势不同,成渝地区"核心-边缘"格局进一步加剧。第四,2020年成渝地区内以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乐山都市圈、绵阳都市圈、川南城市群、南遂城市群六大城市体系为主体的城市空间格局将更为突出。该地区中的几条发展轴线首尾相联,在成渝地区内形成一条城市发展环线。这条城市发展环线串联起绵阳、遂宁、重庆、江津、泸州、宜宾、乐山、眉山、成都、德阳,沟通盆地内六大城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 城市化格局 城市化过程
下载PDF
辽宁省第三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变动及其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关伟 曹佳宾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81-187,共7页
运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辽宁省14个地级市2000—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计算出辽宁省各年第三产业重心、经济重心坐标及移动距离,分析出重心移动方向,定量地表示第三产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从而... 运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辽宁省14个地级市2000—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计算出辽宁省各年第三产业重心、经济重心坐标及移动距离,分析出重心移动方向,定量地表示第三产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从而对第三产业分布和经济分布的演变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重心和经济重心位于辽宁省几何中心的东南面,第三产业分布和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性;第三产业重心、经济重心迁移方向基本一致,总体有缓慢向西南方向迁移的趋势,第三产业重心迁移的幅度大于经济重心,第三产业和经济的不协调性有所增长;第三产业重心、经济重心在经纬度上均呈现较高的正相关性,经济重心偏移与第三产业重心偏移的相互影响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产业重心 经济重心 区域重心 空间分布 辽宁省
下载PDF
多机场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萍萍 彭怡 +1 位作者 汪海波 龙宽 《航空计算技术》 2017年第4期92-95,98,共5页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围绕着城市圈的多机场系统正逐步发展起来。加强多机场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研究,对促进两者互动良性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建立多机场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入手,运用熵权...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围绕着城市圈的多机场系统正逐步发展起来。加强多机场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研究,对促进两者互动良性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建立多机场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入手,运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分析模型,对世界级的伦敦、纽约、巴黎、东京、上海5个多机场系统进行实例分析。研究表明,多机场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越高,多机场系统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拖动作用越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越具有活力,航空运输需求越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场系统 区域经济社会 评价指标体系 耦合协调度 熵权法
下载PDF
基于城市中心性评价的淮海经济核心区一体化建设路径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邹晶 沈山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年第4期4-6,共3页
构建城市中心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淮海经济核心区城市的中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核心区8个城市中徐州、济宁的中心性强,但与其他各市的差异并不显著,区域处于相对低水平的均衡发展状态,缺乏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的带动作... 构建城市中心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淮海经济核心区城市的中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核心区8个城市中徐州、济宁的中心性强,但与其他各市的差异并不显著,区域处于相对低水平的均衡发展状态,缺乏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基于此,结合核心区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从中心带动、市场机制、产业协作、区域规划、城乡统筹、设施共建、科技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核心区一体化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性 熵值法 区域一体化 建设路径 淮海经济核心区
下载PDF
对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亭峰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9-142,共4页
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担负着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的重任,还要持续巩固提升"三基地、一枢纽"地位,都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在当前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发挥金融支撑区域经济建设的最大作用,通过分析中原... 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担负着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的重任,还要持续巩固提升"三基地、一枢纽"地位,都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在当前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发挥金融支撑区域经济建设的最大作用,通过分析中原经济区的现状,提出了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大金融的观念,提出了金融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策略,以及完善金融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金融支持 三化协调 区域发展
下载PDF
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能源经济专业发展构想——以山西能源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建华 李桂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5-17,共3页
能源经济是我国顺应能源形势发展而开设的一个交叉型、复合型的新本科专业。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能源经济专业发展要基于专业定位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重视专业实验、实训室及实习基地建设,... 能源经济是我国顺应能源形势发展而开设的一个交叉型、复合型的新本科专业。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能源经济专业发展要基于专业定位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重视专业实验、实训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培养满足能源企业要求的既系统掌握相关经济理论,又系统掌握能源生产技术和原理的高素质的应用型能源经济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特色 能源经济 专业发展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外部性的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技术创新研究——以沈阳经济区为例
15
作者 王泽宇 王福君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98-200,241,共4页
沈阳经济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重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但区内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阻碍了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通过分析区域外部性内涵和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理论与技术扩... 沈阳经济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重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但区内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阻碍了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通过分析区域外部性内涵和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理论与技术扩散的关系,并针对沈阳经济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为沈阳经济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提出了合理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经济区 区域外部性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
下载PDF
从水资源承载力及区位条件看武汉市发展前景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栋梁 刘予伟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2,共2页
从水资源承载力出发,说明武汉地区水资源供应极其充分,不像我国其他许多城市由于缺水,使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再者,武汉区位优越,水路、公路、高铁和航空交通十分便利,5小时车程可通达半个中国。因此武汉地区的经济发展... 从水资源承载力出发,说明武汉地区水资源供应极其充分,不像我国其他许多城市由于缺水,使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再者,武汉区位优越,水路、公路、高铁和航空交通十分便利,5小时车程可通达半个中国。因此武汉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非常可观,潜力很大,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指日可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经济发展 武汉市 区位条件
下载PDF
沈阳经济区房地产市场分析
17
作者 秦娇娇 姜昕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82-185,共4页
回顾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历程和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对2010年沈阳经济区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定量研究。将沈阳经济区的八城市作为决策单元、选取了适当的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C2R模型)结合lingo数学软件实现了相同时... 回顾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历程和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对2010年沈阳经济区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定量研究。将沈阳经济区的八城市作为决策单元、选取了适当的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C2R模型)结合lingo数学软件实现了相同时间、不同城市的横向分析。并利用DEAP2.1软件,测算了非有效单元输入指标与输出指标的目标值,并针对鞍山的房地产市场提出了优化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经济区 房地产市场 数据包络分析 横向分析 决策单元
下载PDF
加快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敬图 《保定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5,共5页
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面临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等新的重大历史机遇。系统规划滞后、对外开放滞后、增长模式滞后、城镇化水平滞后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没有形成... 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面临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等新的重大历史机遇。系统规划滞后、对外开放滞后、增长模式滞后、城镇化水平滞后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京冀联盟",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的主要障碍,主要体现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和诉求矛盾等方面的制约。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应充分考虑北京正在外溢的产业及人群特点,努力互补而非竞争,实现与北京的全方位对接,把产业隆起、开放开发、特色城镇、生态建设作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的重点,加强区域间的协调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生产要素对接 区域协调联动 河北省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下载PDF
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动态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区1993—2011年面板数据 被引量:55
19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吴冰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43,共11页
基于全国31个省区1993—2011年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面板数据,借鉴物理学领域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GIS分析对全国各省区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演变格局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综... 基于全国31个省区1993—2011年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面板数据,借鉴物理学领域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GIS分析对全国各省区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演变格局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发展上升态势且发展态势趋同,二者阶段之间及内部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入境旅游流发展水平阶段增长率较区域经济阶段增长率快,且阶段发展水平标准差极化态势较强;区域经济阶段标准差极化态势较弱。(2)各省区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较为一致,耦合协调度阶段增长率均在20%以上,阶段标准差演变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增速在减小。(3)各省区耦合协调度格局实现了由严重失调至初级协调区间的跨越,总体向协调趋势继续演变,但阶段内部二者协调度类型又有所交叉。(4)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区域政策等因素是造成区域耦合协调度格局及其差异的主要因素,但在不同阶段,上述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丰富旅游流研究内容,明确各区域耦合协调度阶段发展特征及其差异性,耦合协调度格局层次性及演变趋势有一定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区域经济 时空差异 耦合协调度
原文传递
中国八大经济区工业竞争力空间格局及投入产出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春水 蔺雪芹 +2 位作者 王开泳 柳坤 王婷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05-1012,共8页
本文构建了中国地级市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中国286个地级市工业竞争力水平,研究了中国经济区的工业竞争力水平和空间格局特征。并尝试将集聚和外部联系作为空间要素引入生产函数模型,探讨不同的工业发展... 本文构建了中国地级市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中国286个地级市工业竞争力水平,研究了中国经济区的工业竞争力水平和空间格局特征。并尝试将集聚和外部联系作为空间要素引入生产函数模型,探讨不同的工业发展水平下,综合技术、资本、劳动力和空间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①经济区工业竞争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沿海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西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各经济区各具独特的空间格局特征。②把空间要素引入生产函数模型是可行的,并验证了空间要素对产出具有重要影响,但对于不同的工业发展水平的贡献强度存在差异。③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要素贡献程度的趋势分别是:综合技术先增大后减小,劳动力持续减弱,资本稳步增大,空间要素则先减小后增大。④在现有工业投入结构下,强和弱等级城市具有明显的投入规模报酬递增,而较强和较弱等级没有明显的投入规模报酬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竞争力 空间格局 投入产出分析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八大经济区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