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Erosion-Landslide and Soil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in Purple Hilly Region 被引量:6
1
作者 HEYurong LIAOChaolin XUPei ZHANGBaohu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5年第1期42-49,共8页
In the purple hilly region, erosions and landslides are all serious, and it is of great scientif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features there. In this paper, so... In the purple hilly region, erosions and landslides are all serious, and it is of great scientif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features there. In this paper, soil micromorphologic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rosion zonal distribution in the reg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1) According to erosion process, the spacial distribution zones of the erosions and landslides in the purple hilly region with different solums were divided into scouring erosion zone, transport-diffusion zone, rocks and soil turbulence zone and sediment-bury zone; (2) The soil micromorphologic taxonomic feature identifying different erosion-landslide zone were found by studying the soil micromorphology of erosive zone in purple hilly region; (3) As for the erosion–landslide formation in the region, besides the external factors, the internal factors were found more important and favorable for landslide formation through the studies on the micor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slide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ple hilly region erosion-landslide zonal distribution soil micromorphology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raditional Level-trench Method to Prevent Rill Initia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YAN Dongchun WEN Anbang +3 位作者 HE Xiubin SHI Zhonglin XIONG Donghong LONG Y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6期876-881,共6页
The level-trench method is a traditional tillage operation to develop a drainage system on slope land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Before crops are planted, farmers prepare the land with level trenches spaced 3-1o m ap... The level-trench method is a traditional tillage operation to develop a drainage system on slope land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Before crops are planted, farmers prepare the land with level trenches spaced 3-1o m apart, depending on the slope gradient: steeper slopes require shorter distances. Little scientific analysis has been done o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level trenches for soil conservation. We conducted a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present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pacing of level trenches and the slope length required for rill initi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acing of level trenches in farmland is close to the slope length required for rill initi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plots, and regression models of trench spacing with the gradient and the slope length required for rill initiation with the gradient have similar formats; the coefficients of determination (R2) for the two equations are 0.99 and 0.88,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eld survey and experiments, but we conclude that the traditional level-trench method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rill init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vel trench Rill initiation purple soil Three Gorges region
下载PDF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99
3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4 位作者 杨满元 陈璟 陈志阳 林仲桂 宋光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6-1524,共9页
本文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草坡阶段(Grassplot,GT)、灌草阶段(Frutex and grassplot,FG)、灌丛阶段(Frutex,FX)和乔灌阶段(Arbor and frutex,AF),通... 本文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草坡阶段(Grassplot,GT)、灌草阶段(Frutex and grassplot,FG)、灌丛阶段(Frutex,FX)和乔灌阶段(Arbor and frutex,AF),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土壤酶、养分与微生物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阶段的演替,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增加,在每个恢复阶段,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弱,脲酶与多酚氧化酶、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蔗糖酶与脲酶和多酚氧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2)随着恢复阶段的演替,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有机碳、全氮与碱解氮含量呈上升趋势,土壤pH随植被恢复和演替而降低,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上升,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反;脲酶与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负相关,多酚氧化酶与有机碳、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3)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细菌数量最多,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与细菌数量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细菌平均数量为AF>FX>FG>GT,真菌数量为FG>GT>FX>AF,放线菌数量为GT>FX>FG>AF。4)主成分分析揭示脲酶与多酚氧化酶可作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研究结果将丰富该地区植物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植被恢复 紫色土 衡阳
下载PDF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46
4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3 位作者 杨满元 付美云 林仲桂 赵林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6-156,共11页
[目的]探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明确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规律,探明研究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机制,为构建该区域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空间序... [目的]探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明确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规律,探明研究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机制,为构建该区域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方法,在研究区域内选择立地基本相似的裸荒地、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与乔木群落4种典型的植被类型表示恢复的4个阶段,运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对4个阶段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显著升高(P〈0.05);相同土层不同恢复阶段代表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率大小顺序为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本群落〉祼荒地,相同恢复阶段不同土层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大小顺序为0~10 cm土层〉10~25 cm土层〉25~40 cm土层;4个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c Intosh指数以乔木群落最高(P〈0.05),草本群落和灌木群落其次(P〉0.05),草本群落最低(P〈0.05);各恢复阶段对不同C,N源利用强度的大小顺序为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本群落〉裸荒地(P〈0.05),不同土层对各C,N源利用强度的大小顺序为0~10 cm土层〉10~25 cm土层〉25~40 cm土层(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从31种C,N源类型提取的与C,N源利用相关的主成分1和主成分2分别能解释变量方差的37.24%和15.89%,在主成分分离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C,N源为糖类、氨基酸类以及代谢中间产物和次生代谢物;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结论]植被恢复可使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增强,土壤微生物繁殖快、数量大,从而促进土壤微生物对土壤C,N源的利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ECO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紫色土 衡阳
下载PDF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酶活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被引量:51
5
作者 杨宁 杨满元 +3 位作者 雷玉兰 艾昱 付美云 林仲桂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5-580,共6页
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不同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裸荒地、草本群落、灌木群落和乔木群落4种类型表示恢复的4个阶段,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探索不同恢复条件下0-10、10... 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不同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裸荒地、草本群落、灌木群落和乔木群落4种类型表示恢复的4个阶段,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探索不同恢复条件下0-10、10-20、20-40 cm土层酶活性的分布特征,以及土壤酶活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的进行,脲酶、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减小(P<0.05)。2)随着土层的加深,脲酶、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减小(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3)脲酶、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均与土壤含水量、物理性黏粒、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容重及pH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4)过氧化氢酶与脲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相关性不显著(P>0.05),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及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 pH 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5)土壤脲酶、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可敏感地反映植被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植被恢复可改善表层与深层土壤的生物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酶活性 土层 紫色土 衡阳
下载PDF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59
6
作者 杨宁 付美云 +4 位作者 杨满元 雷玉兰 邹冬生 林仲桂 赵林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4-2330,共7页
为了解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种子库特征,利用土壤种子库"萌发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种子库在封山育林(20a)模式(Ⅰ)、退耕还林(2a)模式(Ⅱ)、农耕模式(Ⅲ)的土壤种子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 为了解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种子库特征,利用土壤种子库"萌发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种子库在封山育林(20a)模式(Ⅰ)、退耕还林(2a)模式(Ⅱ)、农耕模式(Ⅲ)的土壤种子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土地利用模式种子库平均密度的大小顺序为:模式Ⅱ〉模式Ⅲ〉模式Ⅰ。(2)土壤种子集中分布于0-5cm土层,随土层深度增加,种子数量与种类趋于减少。(3)3种土地利用模式种子库物种Czekanowski相似性系数(CC)较低,Patrick丰富度指数(R)的大小顺序为:模式Ⅱ〉模式Ⅰ〉模式Ⅲ(P〉0.05);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的大小顺序均为:模式Ⅱ〉模式Ⅲ〉模式Ⅰ(P〈0.05);Simpson指数(D)的大小顺序为:模式Ⅰ〉模式Ⅲ〉模式Ⅱ(P〈0.05)。(4)土壤种子库所含物种数较接近,物种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菊科、禾本科占优势。(5)封山育林模式和退耕还林模式属于进展演替,封山育林模式处于较高演替阶段,农耕模式属于逆行演替。研究表明: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具有依靠土壤种子库实现自然恢复的潜力,但单依靠土壤种子库自然恢复到现存植被是困难的,需要在自然恢复潜力评估的基础上积极充分采取人工促进自然恢复的策略,促进当地的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 土壤种子库 物种组成 植被恢复 紫色土 衡阳
下载PDF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 被引量:52
7
作者 杨满元 杨宁 +3 位作者 郭锐 邹芳平 赵林峰 林仲桂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9-232,共4页
采用时空互代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阶段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恢复55年后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2)在灌丛阶段(Ⅲ)20年细菌数量最大,各阶段呈现出倒"U"形... 采用时空互代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阶段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恢复55年后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2)在灌丛阶段(Ⅲ)20年细菌数量最大,各阶段呈现出倒"U"形规律,放线菌与真菌的变化规律不明显;(3)相关分析表明细菌数量与SOM、TN、AN与AK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真菌数量与SOM、TN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放线菌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不明显;(4)主成分分析表明微生物数量可作为评价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改善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理化性状 微生物数量 紫色土 衡阳
下载PDF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主要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种群生态位动态 被引量:69
8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2 位作者 李建国 陈盛彬 陈志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93,共7页
采用定量分析法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种群生态位动态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4类典型样地,分别代表群落演替进程中4个不同的阶段。再以每个调查样方作为多维资源的综合... 采用定量分析法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种群生态位动态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4类典型样地,分别代表群落演替进程中4个不同的阶段。再以每个调查样方作为多维资源的综合资源位,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算了不同演替阶段内所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以及同一资源同一演替阶段内所有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并分析了它们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1)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优势种群生态位占绝对优势,揭示了它们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较高的资源利用能力;(2)种群生态位动态较好地表征了演替过程中对应种群与生境的动态变化,尤其是优势种群的更迭;(3)总体上,生态位较宽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大,有较多相似生态特性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也较大;(4)群落内种群的平均生态重叠随演替逐渐增加,至中后期最高,后期略有回落,这主要是群落内种群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将丰富该地区植被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重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替进程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竞争 紫色土 衡阳盆地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熵的变化 被引量:29
9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4 位作者 杨满元 雷玉兰 林仲桂 付美云 宋光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3,共5页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河南省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熵(qSMBC)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SMBC和qSMBC均显著增加;(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SMB...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河南省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熵(qSMBC)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SMBC和qSMBC均显著增加;(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SMBC显著减小,而qSMBC显著增加;(3)草本群落阶段(Ⅱ)→灌木群落阶段(Ⅲ)→乔木群落阶段(Ⅳ),根际和非根际的SMBC显著增加,表现出根际>非根际的特点,阶段Ⅱ的根际与非根际SMBC比值明显高于Ⅲ与Ⅳ。根际和非根际的qSMBC均显著增加,表现出根际<非根际的特点,根际和非根际的qSMBC比值差异不显著;(4)相关分析表明,SMBC与qSMBC均与土壤有机碳、阳离子交换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熵 紫色土 湖南省衡阳市
下载PDF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模式建设 被引量:66
10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6,共7页
以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采集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紫色土生态实验站部分收集整理的资料和实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退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干旱缺水、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 以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采集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紫色土生态实验站部分收集整理的资料和实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退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干旱缺水、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在此基础上,从全局性、紧迫性、高效性、层次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提出在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上坡、中坡与下坡其植被恢复建设分别采用3种典型模式,即: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和经济林果与绿肥牧草模式,以期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模式 紫色土 衡阳盆地
下载PDF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63
11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1,共6页
2007年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0-50cm土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一水平空间位置上,土壤平均含水量总的变化趋势是阴坡>阳坡,而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2)在同一垂直空间位置上,阴坡与阳坡不同坡位的土壤含... 2007年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0-50cm土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一水平空间位置上,土壤平均含水量总的变化趋势是阴坡>阳坡,而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2)在同一垂直空间位置上,阴坡与阳坡不同坡位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均为:下坡>中坡>上坡。阳坡的土壤水分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是:阳坡上坡>阳坡中坡>阳坡下坡;而阴坡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3)土壤含水量的消长与同期的降雨量有关,1-6月为雨季水分补偿期,7-12月属于旱季水分亏缺期;(4)在同一水平空间,不同坡向土壤含水量剖面变化明显,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从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来看,阳坡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随土壤的加深而变大,阴坡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变小,土壤水分的最稳定层均出现在10-30c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变异系数 紫色土 衡阳盆地
下载PDF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与养分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23
12
作者 付美云 杨宁 +1 位作者 杨满元 林仲桂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8,共8页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特征与养分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养分存在明显差异,从裸荒地阶段(Ⅰ)、草本阶段(Ⅱ)、灌木阶段(Ⅲ)到乔木阶段(Ⅳ),土壤含水量、土...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特征与养分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养分存在明显差异,从裸荒地阶段(Ⅰ)、草本阶段(Ⅱ)、灌木阶段(Ⅲ)到乔木阶段(Ⅳ),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显著增加(P<0.05),全磷、p H值逐渐减小(P>0.05),全钾和速效钾的差异变化不大。2)不同恢复阶段微生物总数显著增加(P<0.05),其中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真菌数量的大小顺序为草本阶段(Ⅱ)>裸荒地阶段(Ⅰ)>灌木阶段(Ⅲ)>乔木阶段(Ⅳ)(P<0.05);放线菌数量的大小顺序为草本阶段(Ⅱ)>乔木阶段(Ⅳ)>裸荒地阶段(Ⅰ)>灌木阶段(Ⅲ)(P<0.05)。裸荒地阶段(Ⅰ),细菌数量与放线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草本阶段(Ⅱ),放线菌数量与真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灌木阶段(Ⅲ)和乔木阶段(Ⅳ),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与放线菌数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3)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恢复阶段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磷之间的相关性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密切(P<0.05或P<0.01),而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较弱(P>0.05)。4)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属性和土壤养分的耦合关系不同。裸荒地阶段(Ⅰ),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主要影响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磷(P<0.01)。草本阶段(Ⅱ),土壤有机质、全磷和p H值起较大作用,主要影响微生物量碳、细菌、真菌(P<0.01)。灌木阶段(Ⅲ),土壤有机质、全磷和p H主要影响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真菌(P<0.01)。乔木阶段(Ⅳ),全磷、碱解氮和p H值主要影响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细菌(P<0.01)。研究结果对于构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技术体系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耦合关系 恢复阶段 紫色土 衡阳
下载PDF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7
13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5-619,共5页
采用数学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应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较分析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空间位置的物种多样性特点。结果... 采用数学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应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较分析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空间位置的物种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1)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植物群落可分为3种群丛类型,分别为Ⅰ.马尾松+杉木—牡荆+六月雪—野菊花+夏枯草群丛;Ⅱ.糯米条+紫薇—野菊花+蒲公英群丛;Ⅲ.须芒草+狗尾草群丛,它们分别位于紫色土丘陵坡地的下坡、中坡与上坡。(2)通过分析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物种多样性可知:①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其大小顺序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②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有一定的坡性特征,阴坡植被无论是乔木层、还是灌木层和草本层,它们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是大于同一水平空间的阳坡;③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生物多样性在不同的垂直空间位置上表现各异,无论是阳坡还是阴坡其物种丰富度、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总体上来说从上坡至下坡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模糊聚类 物种多样性 紫色土 群丛类型 衡阳盆地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46
14
作者 杨宁 杨满元 +4 位作者 雷玉兰 赵林峰 陈孙华 付美云 林仲桂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0,共7页
采用稀释平板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技术,以剌槐(Robinia pseudoacacia)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湖南省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表层(0~1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 采用稀释平板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技术,以剌槐(Robinia pseudoacacia)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湖南省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表层(0~1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最高,分别为16.34×106、16.09×106、10.43×104和14.64×104 cfu·g-1干土,春季次之:11.61×106、11.45×106、5.00×104和10.65×104 cfu·g-1干土,秋季最低:5.87×106、5.78×106、4.67×104和4.08×104 cfu·g-1干土,春、夏和秋3季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2)在培养168 h时,土壤微生物C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以夏季最高(1.20),春季次之(0.88),秋季最低(0.83);3)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表现为夏季明显高于春、秋2季(P<0.05),夏季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R)(28)、Shannon-Wiener指数(H)(3.22)、Simpson指数(D)(0.96)和Mc Intosh指数(U)(8.20)显著高于春、秋2季(P<0.05),而春、秋2季的R(23,24)、H(3.06,3.08)、D(0.95,0.95)和U(5.90,5.91)无显著差异(P>0.05);4)氨基酸类、聚合物类和羧酸C源类是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微生物偏好且利用率较高的C源类型;5)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C源利用可分为2类,一类在夏季,另一类在春、秋2季,其得分系数的分布范围分别为(2.59~6.00,2.43~5.09)和(-7.65^-1.90,-6.38^-3.43)。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价湖南省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生境质量退化和恢复过程中微生物特征的变化提供了本底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群落 C源利用率 群落多样性 季节变化 Biolog-ECO 紫色土 湖南省衡阳市
下载PDF
衡阳盆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巽 袁金荣 +1 位作者 林仲桂 朱雅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对衡阳盆地紫色页岩土壤 9种生境中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 ,共获得土壤动物35 85只 ,隶属于 4门 8纲 39目 ,其中线虫类、蜱螨类为优势类群 ,占总捕量的 5 0 2 4 % ;常见类群 1 2类 ,占总捕量的 4 4 0 1 %。从土壤动物水平分布上看... 对衡阳盆地紫色页岩土壤 9种生境中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 ,共获得土壤动物35 85只 ,隶属于 4门 8纲 39目 ,其中线虫类、蜱螨类为优势类群 ,占总捕量的 5 0 2 4 % ;常见类群 1 2类 ,占总捕量的 4 4 0 1 %。从土壤动物水平分布上看 ,9种生境相似程度较大 ,其中尤以芦竹林和桃树林、阔叶林和桉树林、芦竹林和桉树林之间相似程度更突出。从土壤动物垂直分布上看 ,9种生境中只有桃树林、柑桔林垂直分布较为明显 ,而各种生境中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芦竹林、柑桔林、桉树林、菜地、阔叶林和桃树林 6种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度呈基本一致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页岩 土壤动物 多样性 衡阳盆地
下载PDF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土壤颗粒流失特征 被引量:23
16
作者 郭进 文安邦 +2 位作者 严冬春 史忠林 巨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1,共4页
选取20°长期耕作紫色土坡面径流小区进行模拟降雨试验,分析坡面土壤的颗粒组成及其变异,比较侵蚀泥沙颗粒组成的过程变化及其与坡面土壤颗粒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色土具有较宽变幅的颗粒组成,0.002~0.25mm的颗粒含量最高,坡面... 选取20°长期耕作紫色土坡面径流小区进行模拟降雨试验,分析坡面土壤的颗粒组成及其变异,比较侵蚀泥沙颗粒组成的过程变化及其与坡面土壤颗粒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色土具有较宽变幅的颗粒组成,0.002~0.25mm的颗粒含量最高,坡面土壤存在较大的异质性;降雨初期侵蚀泥沙中<0.05mm的单粒和微团聚体含量都在65%以上,富集率分别为1.30,1.44,整个泥沙中的富集率分别为1.12,1.10,是侵蚀泥沙的主体,这其中又主要是0.002~0.05mm的粉粒和微团聚体;泥沙中<0.01mm的物理性粘粒及>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富集率分别为1.10,1.16;随着降雨时间延长,单个泥沙样的颗粒组成逐渐接近雨前表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土壤侵蚀 颗粒组成 微团聚体 三峡库区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水溶性有机碳变化特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宁 杨满元 +2 位作者 邹冬生 林仲桂 付美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2-818,共7页
为了研究湖南省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与水溶性有机碳(SWSOC)的变化特征。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草坡阶段(GT)、草灌阶段(MT)、灌丛阶段(FX)、灌乔阶段(F... 为了研究湖南省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与水溶性有机碳(SWSOC)的变化特征。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草坡阶段(GT)、草灌阶段(MT)、灌丛阶段(FX)、灌乔阶段(FA)、乔木阶段(AR)和顶极阶段(TV),通过调查取样和试验分析,对不同恢复阶段的0~10,10~20和20~40cm土层土壤的SMBC、土壤微生物熵(SMQ)、SWSOC、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SWSOC/SOC)、土壤基础呼吸(SBR)的变化规律以及他们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MBC和SBR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恢复的进行而增加;SMQ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和恢复进行而增加;在不同的恢复阶段,SWSOC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0~10cm土层,SWSOC随着恢复的进行而增加,在10~20和20~40cm土层,SWSOC随着恢复的进行先增后减;SWSOC/SOC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恢复的进行而减小;SMBC,SMQ,SWSOC,SBR均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高和土壤有机碳库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 土壤基础呼吸 植被恢复 紫色土 湖南省衡阳市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巨莉 文安邦 +2 位作者 郭进 严冬春 史忠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4-237,共4页
采集三峡库区忠县石宝寨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0-40cm土层3个层次12个土壤样品,通过计算和测定土样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及基本性质,以期说明三峡库区中性紫色土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基本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 采集三峡库区忠县石宝寨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0-40cm土层3个层次12个土壤样品,通过计算和测定土样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及基本性质,以期说明三峡库区中性紫色土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基本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性紫色土土壤剖面(0-40cm)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D值介于2.638~2.674之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D值总体呈增加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D值存在差异,表现为林地<果园<菜地<水田;D值与土壤粘粒(<0.002mm)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粉粒(0.002~0.05mm)体积百分含量的相关性不强,而与砂粒(>0.05mm)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D值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三峡库区 体积分形维数 土壤颗粒
下载PDF
三峡库区紫色土7Be剖面分布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史忠林 文安邦 +1 位作者 严冬春 苏明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4-679,共6页
7Be是一种宇宙成因放射性核素。由于其来源明确、半衰期短、测试相对容易,可用于<1a时间尺度内的环境过程示踪和定量研究。7Be在土壤中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本底值是建立定量模型、估算侵蚀沉积速率和调查表土迁移过程的基础。对三峡... 7Be是一种宇宙成因放射性核素。由于其来源明确、半衰期短、测试相对容易,可用于<1a时间尺度内的环境过程示踪和定量研究。7Be在土壤中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本底值是建立定量模型、估算侵蚀沉积速率和调查表土迁移过程的基础。对三峡库区为期1a的无扰动紫色土7Be浓度的测定结果表明,7Be主要分布于质量深度0~20.0kg/m2(0~1.5cm)的表层土壤,其中0~3.0kg/m2(0~2mm)的最表层7Be比活度最高,向下随深度增加呈指数减少,20.0kg/m2以下土层基本不含7Be。采样期间土壤7Be总面积活度介于172.4~328.6Bq/m2,平均246.1Bq/m2,并呈现春季最高,秋季最低;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植被截留可能是减少土壤7Be浓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紫色土 剖面分布 季节变化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SEASONAL Variability 表层土壤 放射性核素 重要因素 时间尺度 迁移过程 浓度 比活度 过程示踪 分布特征 定量研究 定量模型 沉积速率 测定结果 变化特征
下载PDF
三峡库区紫色土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董杰 杨达源 +2 位作者 周彬 陈可锋 胥勤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2-596,共5页
以三峡库区典型坡面紫色土为例,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在不同坡度、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库区紫色土中Fe、Mn、N i、Zr、Sr和Ti的含量相对较多,Mo的含量较为丰富,Zn和Pb的含量相对较低。Pb、Cu和Co的含量... 以三峡库区典型坡面紫色土为例,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在不同坡度、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库区紫色土中Fe、Mn、N i、Zr、Sr和Ti的含量相对较多,Mo的含量较为丰富,Zn和Pb的含量相对较低。Pb、Cu和Co的含量在一定坡度范围内随坡地坡度的增大而减少,Zr和Cr的含量则增加。紫色土中Cu、Pb、Co、Ti、Zr、N i、Cr、Sr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随坡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耕作土和非耕作土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明显,人为活动是引起库区紫色土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微量元素含量 变化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