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central village selection in western underdeveloped region:a case study of Lidian Town,Jingning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1
作者 Lili Ma Shuang An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年第3期174-181,共8页
Central village selection is the priority of small town construction.Depe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alysis,classification analysis,an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propos... Central village selection is the priority of small town construction.Depe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alysis,classification analysis,an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proposes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central village selection and also constructs the indicator system used in central village selection in small towns of western underdeveloped region in China.The article also puts forward idea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on of central village in the western underdeveloped region through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Lidian Town,Jingning County,Gansu Province.In the final part,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develop central village for Lidian Town are 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selection of central village indicator system western underdeveloped region
下载PDF
黄河流域(山东段)村镇聚落文化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2
作者 任震 刘雨桐 韩广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黄河流域(山东段)村镇聚落孕育了丰富独特的文化景观,建立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文化景观基因进行挖掘整理,对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赓续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景观基因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对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文件的剖... 黄河流域(山东段)村镇聚落孕育了丰富独特的文化景观,建立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文化景观基因进行挖掘整理,对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赓续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景观基因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对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文件的剖析,在历史景观视角下对黄河流域(山东段)的村镇聚落开展深入的文化景观田野调查、典籍研究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构建逻辑,通过“识别对象—识别因子—识别指标”解析出13项识别因子、40项识别指标,为黄河流域村镇聚落文化景观识别全覆盖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聚落 文化景观 景观基因 识别指标体系 黄河流域山东段
下载PDF
晋东南高都镇村庙对乡村聚落的整合作用
3
作者 张浩 石谦飞 杜曦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4期136-139,173,共5页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聚落人居空间环境与社会环境发展失衡,乡村聚落正面临“失活消亡”的问题。对此,以晋城市高都镇村庙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究村庙建筑与乡村聚落商业空间的关系,得出村庙建筑对传统乡村聚落的地域空间和商业空间两方面存...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聚落人居空间环境与社会环境发展失衡,乡村聚落正面临“失活消亡”的问题。对此,以晋城市高都镇村庙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究村庙建筑与乡村聚落商业空间的关系,得出村庙建筑对传统乡村聚落的地域空间和商业空间两方面存在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整合作用;村庙建筑等公共空间既是乡村聚落人居空间环境的物质核心,也是乡土社会商业行为的物质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庙建筑 传统乡村聚落 地域空间 商业空间
下载PDF
从“依形套式”到“循章衍法”:构形机理导引的历史城镇空间基因整体识别与活态传承
4
作者 肖竞 李和平 +2 位作者 蒋洁茹 曹珂 肖文斌 《中国名城》 2024年第8期22-30,共9页
针对历史城镇空间基因识别、保护实践“有形无态、重式轻法”问题,提出构形机理导引的空间基因整体识别与活态传承方法。以“原型特征+构形机理”的显隐属性和“城镇格局、地块形态、街巷形式、建筑风貌”四重空间尺度为历史城镇空间基... 针对历史城镇空间基因识别、保护实践“有形无态、重式轻法”问题,提出构形机理导引的空间基因整体识别与活态传承方法。以“原型特征+构形机理”的显隐属性和“城镇格局、地块形态、街巷形式、建筑风貌”四重空间尺度为历史城镇空间基因要素解析框架,以“要素特征与结构特征同步提取”和“原型解构到显型建构机理延续”为操作路径,通过川渝地区历史城镇/街区实证研究,提出历史城镇格局结构要素与建构逻辑、地块图底肌理与聚合关系、街巷局域特征与系统节奏、建筑绝对形态与相对尺度同步提取的空间基因整体识别方法,以及城镇格局结构要素保控+基质空间重构、地块空间图底肌理修补+立体形态调节、街巷空间典型断面整饬+系统节奏保持、建筑空间异化风貌矫正+建构传统赓续的空间基因活态传承方法,以促进历史城镇空间基因保护实践从“依形套式”到“循章衍法”的路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镇 空间基因 构形机理 整体识别 活态传承 川渝地区 传统聚落
下载PDF
基于不同人口预测模型结果的村镇生物质能发展适宜性评估
5
作者 李蝉韵 张一飞 王贝妮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8期31-40,69,共11页
本文以研究村镇区域人口规模变化趋势对与生物质能发展适宜性的影响为目的,通过预测研究区域人口总量和用电量发展趋势,以及建立生物质潜能盈亏模型来分析研究区域发展生物质能的适宜程度。选取粤西地区村镇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增长... 本文以研究村镇区域人口规模变化趋势对与生物质能发展适宜性的影响为目的,通过预测研究区域人口总量和用电量发展趋势,以及建立生物质潜能盈亏模型来分析研究区域发展生物质能的适宜程度。选取粤西地区村镇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增长率法、趋势外推法、灰色预测法3种不同的人口预测模型对研究区域未来10年的人口规模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合计算所得的年人均用电量得到用电需求量发展趋势。根据广东省茂名市、湛江市和阳江市的农作物产量,广东省秸秆可收集系数及对应热值确定秸秆资源量和区域生物质理论发电潜能。运用Origin软件对历史人口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分析并进行趋势外推预测。结果显示:短期内研究区域人口总量将保持平稳下降的趋势。通过公式运算得到粤西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约为120522.6t,总生物质理论发电潜力为305万mWh,研究结果显示粤西地区村镇区域人口总量和用电量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2030年之前仍不能完全达到生物质能的100%供能目标,其中茂名市茂南区村镇区域生物质供能有望达到40%~60%,剩余能源需求应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及传统能源相结合进行供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人口预测 生物质能源 适宜性分析 粤西地区
下载PDF
地域差异视角下藏族村寨聚落景观比较研究——以黑水河色尔古村与甲足村为例
6
作者 蒋思玮 曹赛新 李西 《华中建筑》 2024年第5期109-113,共5页
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聚居格局中,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是常见的历史与现实状态。在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共同作用下,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的聚落景观会产生些许差异,其反映着该民族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乡土文化的调整。以黑水河藏族聚... 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聚居格局中,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是常见的历史与现实状态。在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共同作用下,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的聚落景观会产生些许差异,其反映着该民族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乡土文化的调整。以黑水河藏族聚居区的色尔古村和甲足村为例,从选址环境、景观格局、民居聚落等方面对比分析聚落景观物质形态和具体呈现方式存在的差异,并探讨地域差异视角下自然资源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结构和传统信仰文化对聚落景观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村寨聚落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丰富和加深对黑水河藏族村寨的整体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村寨 聚落景观 地域性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旅游型村镇聚落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营口市熊岳镇为例
7
作者 孙芷沫 张育庆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192-198,共7页
熊岳镇是中国东北的一个特色旅游小镇,兼具区位和旅游资源的发展优势,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基于辽宁省营口市熊岳镇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ArcGIS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方法对... 熊岳镇是中国东北的一个特色旅游小镇,兼具区位和旅游资源的发展优势,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基于辽宁省营口市熊岳镇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ArcGIS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方法对2011-2021年熊岳镇村镇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展开研究,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总结了影响聚落演变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熊岳镇村镇聚落2011-2021年的演变特征是乡村聚落的面积大幅度缩减而旱地的面积显著增加、农业用地主要向旱地转变。时空演变特征主要是区域内各聚落的分布比较稳定,在一定时期内几乎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位移。聚落演变影响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是演变的基础与原生动力,社会因素中的产业转型是造成演变结果的主要因素。基于研究发展现状和现实政策,对研究区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高度重视自然因素在聚落演变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因素推动聚落的转型和发展;加强交通区位条件的建设和改善;制定合理的聚落发展规划和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聚落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熊岳镇
下载PDF
传统地域文化在村镇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传承
8
作者 廖子瑜 《智能城市应用》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在村镇景观规划设计中传承传统地域文化成为呼唤的使命,这项任务关乎历史的传承,更与村镇的身份认同和凝聚力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传统文化的脆弱性日益显现,所以亟需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将古老的记忆融入当代的空间。文中主要是... 在村镇景观规划设计中传承传统地域文化成为呼唤的使命,这项任务关乎历史的传承,更与村镇的身份认同和凝聚力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传统文化的脆弱性日益显现,所以亟需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将古老的记忆融入当代的空间。文中主要是通过理解当地传统元素去寻找现代社会的共鸣点,然后有机会创造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景观,使每一处村镇都成为传统文化的有机延续,为人们构筑起丰富而有深度的居住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地域文化 村镇景观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广州花都港头村传统聚落文化地域性格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孝祥 乔忠瑞 《广东园林》 2023年第2期40-45,共6页
广州市花都区港头村是具有典型广府文化特色和岭南水乡景观特征的传统聚落。运用建筑美学“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从聚落选址布局、环境格局、建筑形态、装饰装修等方面展开研究,发现港头村在地域技术特征层面呈现环山临河的地理适应性、... 广州市花都区港头村是具有典型广府文化特色和岭南水乡景观特征的传统聚落。运用建筑美学“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从聚落选址布局、环境格局、建筑形态、装饰装修等方面展开研究,发现港头村在地域技术特征层面呈现环山临河的地理适应性、通风降温的气候适应性、因材施用的材料适应性;在社会时代精神层面凝聚敬祖图安的传统宗族礼制、中西合璧的近代交融理念、文脉延续的当代传承创新;在人文艺术品格层面彰显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世俗致用的情趣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美学 文化地域性格 聚落特色 港头村
下载PDF
基于空间基因的中国特色村镇空间基因传承与规划设计导控体系初探——以鲁南尼山丘陵西南麓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小卉 李海涛 +2 位作者 赵书 胡雪峰 程俊杰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1期58-67,共10页
本文针对村镇特色彰显不足的问题,在段进等提出的乡村地区治理的标准体系应采取“总体框架+分地区指引”的开放框架这一构想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全国特色村镇空间基因传承与规划设计导控体系的技术成果框架和空间总体框架。并以特色村镇... 本文针对村镇特色彰显不足的问题,在段进等提出的乡村地区治理的标准体系应采取“总体框架+分地区指引”的开放框架这一构想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全国特色村镇空间基因传承与规划设计导控体系的技术成果框架和空间总体框架。并以特色村镇地区为重点,从地景、聚落、建筑三个空间层级解析地区特色的空间要素组合规则及其形成机制,提出空间基因传承与规划导控要求。最后以鲁南尼山丘陵区西南麓特色村镇地区为例,针对地区层级的导控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基因 特色村镇地区 导则体系 地区导则 枣庄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特征的村镇聚落分类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兰州市为例
11
作者 吴帛阳 高英杰 +2 位作者 高英珂 栾春凤 杨定海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7-152,共6页
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探究生境特征的村镇聚落分类并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旨在明确村镇聚落分类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联系,为村镇建设发展与资源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兰州市村镇形成“五大类九小类”聚落类型,其中谷地聚落数量较多,... 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探究生境特征的村镇聚落分类并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旨在明确村镇聚落分类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联系,为村镇建设发展与资源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兰州市村镇形成“五大类九小类”聚落类型,其中谷地聚落数量较多,占整体的59.10%;其次为丘陵聚落,平川与山地聚落数量相差不大,占整体的7.90%和8.48%;高原聚落数量最少。(2)高程是影响聚落分布和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平川与谷地聚落集聚于河岸两侧,数量较多且生态环境较差;山地与高原聚落生态环境较好,但村镇聚落较少。村镇聚落与生态环境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生态环境特征分析结果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聚落 遥感生态指数 聚落分类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兰州市
下载PDF
Process and cause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China 被引量:24
12
作者 LIU Yansui HU Zhichao LI Yuh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4年第6期1147-1160,共14页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has brought the country a grea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he high-speed growth of the economy not only led China to a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has brought the country a grea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he high-speed growth of the economy not only led China to a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ut also exacerbated the situation of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review of current studies, we first use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method to evaluate th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level by population transformation index, land transformation index,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dex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dex between 1996 and 2012 around the Bohai Rim Region. The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each index, we used the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the change in th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dex during the 16-year period using Global Moran's I index and Local Moran's I index. Finally, we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sm of change of th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dex at county level, summarizing five main factors:(1) the radiation from the surrounding big cities,(2)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3)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4) the publish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acro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egional policy, and(5) natural factors such as top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urbanization village-town construction Bohai Rim reg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SDA
原文传递
新时期发达地区镇村布局规划优化方法探索——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13
作者 郭培 初冠廷 张洵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2期20-29,共10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把“三农”工作和城镇化放在了同样高度,对乡村地区的发展与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发达地区乡村具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外部推力与基础优势,而镇村布局规划以乡村空间为载体,引导形成生态宜...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把“三农”工作和城镇化放在了同样高度,对乡村地区的发展与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发达地区乡村具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外部推力与基础优势,而镇村布局规划以乡村空间为载体,引导形成生态宜居的镇村体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探讨发达地区镇村布局规划优化方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聚焦发达地区乡村特点,对传统镇村布局规划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审视,认为新时期发达地区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应重点从规划编制思维、空间优化路径、建设管理措施三方面进行探索,并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为例,从强化底线管控与多规协同、优化城乡共融的全域都市田园乡村新格局、细化适应发达地区乡村特征的建设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发达地区镇村布局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村布局规划优化 乡村振兴 发达地区 城乡融合 南京市江宁区
下载PDF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优化重组解析 被引量:143
14
作者 杨忍 刘彦随 +2 位作者 龙花楼 王洋 张怡筠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以中国电子地图数据和分县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利用最邻近距离R指数模型分析中国村庄分布模式格局,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同时解析乡村空间优化重组背景和模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村庄空间分布呈现... 以中国电子地图数据和分县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利用最邻近距离R指数模型分析中国村庄分布模式格局,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同时解析乡村空间优化重组背景和模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村庄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随机、离散均匀分布的并存空间分布模式,村庄空间分布模式区域差异特征显著。东南半壁的村庄分布密度远大于西北半壁,不同地域类型区的村庄空间分布模式表现出各异的特征。平原地区的村庄空间分布密集,空间分布模式以随机、分散为主,村庄之间邻近距离较近。高寒山区、沙漠边缘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极低,村庄之间邻近距离偏大,村庄空间分布相对聚集。丘陵、山地交汇过渡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较大,空间分布模式偏向随机分布。2村庄分布受到传统因素和经济发展双重因子的影响,传统影响因素依然在发挥作用,但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明显。不同区域地形、水资源条件对村庄分布影响显著。交通条件、产业非农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生活、生产空间的空间形态和分布模式产生剧烈影响。3伴随乡村各种生产要素非农化流失,村庄空间亟待优化重组,优化以镇区为依托的中心村-基层村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应为乡村物质空间优化重组有效选择。4在不同地域类型区域,村镇格局的空间优化重组形态可以采用放射均衡、放射非均衡、多核心均衡、走廊式布局模式及混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空间分布模式 地理探测器 村镇体系重构 村庄规划 乡村地理学 中国
下载PDF
山西古村镇区域类型与集群式保护策略 被引量:27
15
作者 何依 邓巍 +1 位作者 李锦生 翟顺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93,共9页
古村镇是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人文现象,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紧密关联,既是地理环境的适应产物,也是区域历史的物化形式,因此,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本文从山西省在中国历史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出发,在九边... 古村镇是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人文现象,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紧密关联,既是地理环境的适应产物,也是区域历史的物化形式,因此,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本文从山西省在中国历史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出发,在九边重镇和开中飨边的国防政策下,在防守与流通的区域格局中,分析山西古村镇的历史成因,厘清山西省古村镇的特殊类型,包括长城沿线的军屯、汾河流域的家堡、清化古道的商镇、晋南盆地的聚落、黄河岸边的渡村、太行八陉的关村。并进一步结合地理空间、人文空间、行政空间,建构"四片两线"的山西省域古村镇空间体系,提出"集群式"的保护构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古村镇 区域类型 演化机制 集群保护
下载PDF
中国西南山区旅游村镇就地城镇化路径 被引量:12
16
作者 潘雨红 孙起 +2 位作者 孟卫军 林军伟 曾艺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就地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它以小城镇为节点,因地制宜,形成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缓解大城市的压力,促进小城镇的繁荣。中国西南山区地势崎岖,发展相对滞后,但是有些中小村镇旅游资源丰富,可以依托这些资源进行发展。研... 就地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它以小城镇为节点,因地制宜,形成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缓解大城市的压力,促进小城镇的繁荣。中国西南山区地势崎岖,发展相对滞后,但是有些中小村镇旅游资源丰富,可以依托这些资源进行发展。研究选取了重庆市最具西南山区旅游村镇特色的永新镇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获得了人口状况、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方面的资料并加以分析,总结了旅游业在促进城镇建设及扩大劳动力需求两方面的推动作用,并对促进西南山区旅游村镇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就地城镇化 旅游村镇 重庆市永新镇
下载PDF
关于云南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晨阳 傅鸿源 李莉萍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8,22,共5页
云南山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状况落后,已影响城乡均衡发展,加快其建设是山地乡村发展的迫切要求。阐述了云南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传统模式的特点及现实影响,并从山地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前山地乡村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变革与人居环境建设模式... 云南山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状况落后,已影响城乡均衡发展,加快其建设是山地乡村发展的迫切要求。阐述了云南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传统模式的特点及现实影响,并从山地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前山地乡村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变革与人居环境建设模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最后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山地区域 乡村人居环境 小城镇
下载PDF
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排放污水的水质水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方芳 王磊 +1 位作者 郭劲松 邹建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61-1668,共8页
以重庆市石宝村镇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污水排放的水质和水量特征,对了解该类村镇污水污染状况及治理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结果表明,该类村镇排放的污水呈现出高氮、中磷、低有机物及低碳... 以重庆市石宝村镇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污水排放的水质和水量特征,对了解该类村镇污水污染状况及治理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结果表明,该类村镇排放的污水呈现出高氮、中磷、低有机物及低碳氮比的特征,无机态的氨氮和PO34--P是氮磷存在的最主要形态。1d内排放的污水流量和污水中各种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趋势一致,但各时段的变化规律各有不同;不同功能日之间的污水流量和TP浓度相差较大,CODCr和TN变化不明显;由于月际间气温变化导致的用水活动变化和雨水的季节性分布,所研究的5—11月份的污水流量差异明显,主要污染物之间显现出类似的浓度变化规律,其中6、11月份的浓度明显高出监测期间内的其他月份。上述的流量和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基本体现了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及排水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临江村镇 水质水量特征
下载PDF
西北地区乡镇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郑文海 杨建设 黄瑞霞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43,共4页
对西北地区乡镇体育组织和农民体育活动进行调查,针对西北地区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民的体育健康意识教育,正确引导农民的科学健身活动;加大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发挥民族体育特色资源优势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西北地区 乡镇 体育活动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公共健康导向的乡村空间基因提取与优化研究——以严寒地区乡村为例 被引量:16
20
作者 袁青 王翼飞 于婷婷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1-62,共12页
乡村公共健康水平在乡村发展中的影响与日俱增,也是城乡规划与建设中长期关注的焦点。以东北严寒地区乡村为研究对象,将乡村公共健康的长远诉求与当下突发疫情局势作为着眼点,通过综合分析乡村实地调研资料、村民访谈资料与空间基因量... 乡村公共健康水平在乡村发展中的影响与日俱增,也是城乡规划与建设中长期关注的焦点。以东北严寒地区乡村为研究对象,将乡村公共健康的长远诉求与当下突发疫情局势作为着眼点,通过综合分析乡村实地调研资料、村民访谈资料与空间基因量化数据,提取与乡村公共健康隐患关联的空间基因,挖掘乡村传统空间环境在公共健康方面的优势与劣势。以乡村空间基因为出发点,构建包括乡村公共健康隐患预警与排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优化、乡村健康空间资源维育与传承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策略体系,探索低成本、低技术、高成效与高适应性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途径,启动乡村公共健康水平维育、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与乡村健康友好型空间资源传承的协同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乡村 乡村公共健康 空间基因 人居环境优化 严寒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