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磁同步电机低速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磊 高春侠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6,共5页
针对传统无位置控制技术在低速区所存在的收敛性差、观测精度低等问题,进行了方案对比研究:采用高频注入式的无位置控制技术具有不依赖电机参数、可以结合矢量控制技术实现高性能调速的优点,但存在需要实现较为复杂的滤波器来进行信号辨... 针对传统无位置控制技术在低速区所存在的收敛性差、观测精度低等问题,进行了方案对比研究:采用高频注入式的无位置控制技术具有不依赖电机参数、可以结合矢量控制技术实现高性能调速的优点,但存在需要实现较为复杂的滤波器来进行信号辨识,同时所注入的高频信号会引起一定振动和噪声等问题。与此相比,提出一种新型的开环式无位置控制技术,其原理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算法、不依赖电机参数以及凸极效应,并实现负载转矩的自适应调节。缺点是负载突变时存在转速振荡问题。因此,低速区方案的合理选择,需要依据控制系统的低速性能要求以及系统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低速区 高频注入 数字滤波器 开环
下载PDF
卡尔曼滤波用于低速下PMSM检测转子位置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晓敏 王长松 齐昕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5,共4页
将卡尔曼滤波理论和高频信号注入法结合起来,利用高频信号注入法检测电机凸极效应跟踪转子位置,设计卡尔曼位置观测器,消除系统噪声和测量噪声的影响,来准确观测低速及零速情况下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位置。通过仿真验证表明... 将卡尔曼滤波理论和高频信号注入法结合起来,利用高频信号注入法检测电机凸极效应跟踪转子位置,设计卡尔曼位置观测器,消除系统噪声和测量噪声的影响,来准确观测低速及零速情况下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位置。通过仿真验证表明,在有系统噪声和测量噪声的情况下,基于卡尔曼位置观测器的脉动高频信号注入法能够有效去除干扰噪声,精确地跟踪转子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低速及零速 卡尔曼位置观测器 转子位置自检测 高频信号注入法
下载PDF
基于滑模变结构制导律的捕获区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万礼 李炯 +2 位作者 雷虎民 骆长鑫 李世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21-3329,共9页
针对拦截弹的中末制导交接班条件设置问题,分析了以滑模变结构制导律为末制导律的捕获区。首先,结合临近空间作战背景建立末制导段弹目相对运动模型。其次,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能够保证拦截末端过载收敛且性能优良的滑模... 针对拦截弹的中末制导交接班条件设置问题,分析了以滑模变结构制导律为末制导律的捕获区。首先,结合临近空间作战背景建立末制导段弹目相对运动模型。其次,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能够保证拦截末端过载收敛且性能优良的滑模变结构制导律作为末制导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零控拦截条件并对滑模变结构制导律的捕获区进行理论推导、分析与证明,得到了滑模变结构制导律的捕获区边界。最后,通过设计4种情形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捕获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获区 滑模变结构 零控拦截 末制导律
下载PDF
关于控制受限下系统的可控、可达性
4
作者 李惠敏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0期3-7,共5页
这里所探讨的问题是离散线性系统的多变量受限控制问题。对于系统 X_(k+1)=AX_k+BU_k U_k∈Ω■ R^m给出了系统可达的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又给出了4个推论:l°当A为正数矩阵,且A的复特征根为单根时,系统区域可达的充要条件。2°... 这里所探讨的问题是离散线性系统的多变量受限控制问题。对于系统 X_(k+1)=AX_k+BU_k U_k∈Ω■ R^m给出了系统可达的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又给出了4个推论:l°当A为正数矩阵,且A的复特征根为单根时,系统区域可达的充要条件。2°系统区域零可控的充要条件。3°A^(-1)满足一定的条件时,系统区域零可控的充要条件。4°当Ω=R_+~m时,系统整体可达的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零可控 整体零可控 区域可达 整体可达
下载PDF
我国水污染物排放等量减量置换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
5
作者 于铭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落实总量控制制度、弥补区域限批制度的缺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建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减量置换制度,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新增水污染物排放量应等于或小于淘汰项目削减的水污染物排放量。现行置换制度缺少对置换应遵循... 为落实总量控制制度、弥补区域限批制度的缺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建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减量置换制度,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新增水污染物排放量应等于或小于淘汰项目削减的水污染物排放量。现行置换制度缺少对置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置换的标准和程序等核心问题的规定,也没有厘清置换制度与总量控制体系下其他制度之间的关系。借鉴同样按照置换思路设计的美国湿地“零减损”制度,我国应完善水污染物排放等量减量置换制度,将“零增加”确立为置换的约束性目标,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置换的前置程序,确立科学的置换标准,设置灵活的置换方式,构建置换后评估与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控制 区域限批 水污染防治 等量减量置换 零增加
下载PDF
熵产控制体方法对压气机近零间隙流动损失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5
6
作者 路倩 南希 林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8-684,共7页
以澄清近零间隙流动结构及流动损失随间隙的变化规律为目标,提出熵产控制体分析方法,可精确量化流场任意位置的局部不可逆损失.数值模拟发现,间隙在0.4%叶高范围内(称近零间隙)效率水平最高且出现一对应峰值效率最高的最佳非零间隙.... 以澄清近零间隙流动结构及流动损失随间隙的变化规律为目标,提出熵产控制体分析方法,可精确量化流场任意位置的局部不可逆损失.数值模拟发现,间隙在0.4%叶高范围内(称近零间隙)效率水平最高且出现一对应峰值效率最高的最佳非零间隙.熵产控制体分析表明:通道内总熵产随间隙变化规律与效率一致;间隙变化对动叶端区20%~80%弦长范围内的熵产改变最为明显,主导了总熵产的变化;间隙变化时熵产改变的流动区域不同,这是由于动叶端区主导损失的流动结构发生改变造成的.进一步结合流场结构,探讨近零间隙流动损失演变的可能原因:间隙为零时壁面剪切力是造成损失的主导因素;最佳间隙时流动均匀,损失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零间隙 控制体方法 动叶端区 流动损失 熵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