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7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扫黑除恶的社会治理——以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为视角
1
作者 莫洪宪 罗建武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29-141,共13页
在黑恶势力及其违法犯罪严重影响基层政权稳定的严峻形势下,党和国家决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过三年的全面、深入、系统推进,成效显著,赢得全面胜利。扫黑除恶是国家专门力量直接介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但单纯通过刑事司法或... 在黑恶势力及其违法犯罪严重影响基层政权稳定的严峻形势下,党和国家决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过三年的全面、深入、系统推进,成效显著,赢得全面胜利。扫黑除恶是国家专门力量直接介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但单纯通过刑事司法或综合治理均无法达到深入且快速的良好治理效果。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反有组织犯罪法》以“四个结合”为治理理念,构建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有组织犯罪治理体系。其具体体现了司法治理与综合治理并重,且重点突出、有机衔接的共治路径及其立法思路。其中,司法治理强调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细化落实及关联治理机制的体系性完备,综合治理则突出群众路线下治本且治标的综合预防体系健全。通过不断完善的法治来推动常态化、高质效的有组织犯罪治理,保障扫黑除恶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有利于促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黑除恶 社会治理 反有组织犯罪法 司法治理 综合治理
下载PDF
退变性脊柱侧凸主弯区的退变程度分析
2
作者 王明朗 蒋琳 +3 位作者 宋彬 张力 张强 冯大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206-3214,共9页
背景: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不清,主弯区非对称退变可能与侧凸发生、发展紧密相关,充分认识主弯区的退变有助于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更多参考。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主弯区退变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关系,了解其发病机制。方法:... 背景: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不清,主弯区非对称退变可能与侧凸发生、发展紧密相关,充分认识主弯区的退变有助于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更多参考。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主弯区退变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关系,了解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8年7月至2023年11月就诊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病历及影像学资料。比较顶椎上、下关节突关节凹侧、凸侧关节炎的差异;分析脊柱侧凸严重程度、脊柱骨盆参数、关节突关节炎等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究脊柱侧凸严重程度、脊柱骨盆参数、关节突关节炎等参数之间的影响作用。结果与结论:①在顶椎关节突关节中,凹侧比凸侧关节突关节炎严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顶椎同侧(凹侧或凸侧)上关节突关节炎比下关节突关节炎严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骨盆入射角随着腰椎前凸角减小而减小(rs=0.509,P<0.001);顶椎侧方骨赘差值随着腰椎前凸角减小而增加(rs=-0.285,P=0.033);关节突关节不对称角随着骨盆入射角减小而增加(rs=-0.379,P=0.004);③L5倾斜角、椎间盘角度是主弯Cobb角增大的危险因素(B=1.012,P<0.001;B=0.620,P=0.016);骨盆入射角是主弯Cobb角增大的保护因素(B=-0.264,P=0.003);④提示退变性脊柱侧凸顶椎区域凹侧退变程度重于凸侧;顶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角及关节突关节炎严重程度与脊柱侧凸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腰椎前凸角和骨盆入射角在维持脊柱正常序列中发挥关键作用,且骨盆入射角是主弯Cobb角增大的保护因素;L5倾斜角和椎间盘角度是主弯Cobb角增大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主弯区 顶椎 不对称退变 关节突关节炎
下载PDF
严寒地区某高校体育馆室内热环境研究
3
作者 刘乐 程卫红 +3 位作者 肖炯圳 郑慧超 郑皓天 单延 《山西建筑》 2025年第2期6-11,共6页
采用现场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严寒地区某高校体育馆比赛场地及观众席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研究。通过测量体育馆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CO_(2)含量等,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体育馆温度在21℃~23℃高于标准值;供暖前后甲醛含量、T... 采用现场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严寒地区某高校体育馆比赛场地及观众席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研究。通过测量体育馆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CO_(2)含量等,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体育馆温度在21℃~23℃高于标准值;供暖前后甲醛含量、TVOC含量和CO_(2)浓度均符合标准;昼间平均噪声为53 dB,小于55 dB(国家规范);40%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体育馆较暖;适当的通风能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和提高人体热舒适性。通过计算PMV,PPD,按照国家规范分析体育馆室内热环境舒适度,为严寒地区体育馆室内热湿环境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体育馆 室内热环境 室内温湿度 通风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域下本科医学教育阶段的全科医学教育探讨
4
作者 杨珊 王璁 王留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7-431,共5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共享共建、全民健康”。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生的教育与培养至关重要。本科教育是医学院校临床教育的根本,也是后续医学人才储备的核心,其教学质量和效果对我国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规...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共享共建、全民健康”。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生的教育与培养至关重要。本科教育是医学院校临床教育的根本,也是后续医学人才储备的核心,其教学质量和效果对我国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规模颇有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本科医学教育阶段的全科医学教育情况,发现目前我国高校虽设置有全科医学课程,但课程设置与内容体系仍不健全。构建全科医学课程群,加强医学人文与课程思政教育,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对推动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可能有益,有助于推动我国的全民健康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育 医学 本科 健康中国
下载PDF
中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状况的Meta分析
5
作者 何雨欣 吴艺新 +3 位作者 杨珊 信博 李梦驰 蒋文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失能成为老年人较突出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老年慢性病群体庞大,且有多病共存特点,存在巨大的失能风险,而既往失能率研究结果不一。目的系统评价中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状况。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失能成为老年人较突出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老年慢性病群体庞大,且有多病共存特点,存在巨大的失能风险,而既往失能率研究结果不一。目的系统评价中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状况。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copus、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共计10个数据库中关于中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状况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截至2023年8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34项研究),样本量为221~16566例,失能率为6.9%~82.8%。Meta分析结果表明,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率为43.2%(95%CI=32.9%~53.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失能率(36.6%,95%CI=27.0%~46.2%)高于男性(33.9%,95%CI=23.9%~43.9%);年龄越大,失能率越高(60~69岁:24.2%,95%CI=14.3%~34.0%;70~79岁:34.9%,95%CI=24.1%~45.7%;≥80岁:47.7%,95%CI=36.3%~59.1%);患慢性病种类失能率位列前3的为痴呆/帕金森病(56.3%,95%CI=40.9%~71.7%)、精神疾病(53.9%,95%CI=46.0%~61.7%)、脑血管疾病(49.2%,95%CI=33.5%~64.8%);老年人群失能率随合并慢性病种数增多而增高(1种:33.1%,95%CI=20.8%~45.3%;2种:36.3%,95%CI=22.6%~50.0%;≥3种:49.7%,95%CI=31.3%~68.0%)。结论我国老年慢性病人群失能率较高,慢性病种类和患病数量均对失能率有影响。建议加强对老年慢性病人群的监测和管理,以预防和减少失能的发生,促进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失能 老年人 META分析 中国
下载PDF
区域空间正义何以找寻?——基于包容性府际关系的分析视角
6
作者 陈小涵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区域之间存在着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供给、城市权利等方面诸多的不公正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是:资本-权力-价值逻辑下产生的区域发展模式单一化、区域间负和博弈、区域空间阻隔、资源剥夺以及区域价值偏离的空间正义性风险。在我国... 区域之间存在着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供给、城市权利等方面诸多的不公正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是:资本-权力-价值逻辑下产生的区域发展模式单一化、区域间负和博弈、区域空间阻隔、资源剥夺以及区域价值偏离的空间正义性风险。在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何以化解正义性风险?找寻区域空间正义?关键在于:构建多元空间议事协调机制,推动区域内各政府主体间达成“交叠共识”;健全区域空间协同制度体系,确保空间规划和空间资源再分配政策的有效执行;构筑多元协同空间载体,促进区域空间内的利益共享。这需要塑造一个目标趋同、行动协调、利益共享的包容性府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府际关系 区域治理
下载PDF
基于2018-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项目分析干细胞研究现状
7
作者 蒋君 张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4145-4150,共6页
背景:目前大多数研究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和项目申请角度出发,对干细胞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或者验证某种评价方法,缺乏对干细胞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结题项目的全面分析。目的:了解2018-2022年干细胞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 背景:目前大多数研究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和项目申请角度出发,对干细胞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或者验证某种评价方法,缺乏对干细胞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结题项目的全面分析。目的:了解2018-2022年干细胞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项目资助情况及研究热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聚类分析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以“三个务必”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内生逻辑、运行机理与实践要求
8
作者 刘佩阳 胡国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第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大党独有难题”既有自身历史的实践演化,也有世界政党的共性挑战。以“三个务必”这一赓续中国共产党历史传统的优势基因来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是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第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大党独有难题”既有自身历史的实践演化,也有世界政党的共性挑战。以“三个务必”这一赓续中国共产党历史传统的优势基因来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是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大党老党的突出特质。其中,“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乎政党立场和组织凝聚,得以破解大党偏离目标、党内分裂等组织管理难题;“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关乎工作作风和精神品格,得以破解大党能力不足、精神懈怠等执政实效难题;“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关乎政党自我革新的意志和策略,得以破解大党僵化老化、政治生态污浊等存续发展难题。新征程上,必须将“三个务必”视为一个整体,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历史和现实相衔接、坚持原则和方法相匹配,把中国共产党锻造成为一个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世界大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务必” 大党独有难题 政党政治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9
作者 卢盼盼 朱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60-69,共10页
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结合建筑业自身发展特征,从8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2012—2021年30个省份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对... 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结合建筑业自身发展特征,从8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2012—2021年30个省份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非均衡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测算结果均值处在0.122 9~0.586 0之间;基尼系数整体上涨了5.2%,说明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区域差异,且差异正逐年增大;全国及区域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非均衡性显著,且东西部存在极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分布动态 演变趋势
下载PDF
典型黑土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瑞平 谢瑞芝 +7 位作者 罗洋 隋鹏祥 郑洪兵 明博 王浩 刘武仁 郑金玉 李少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2,共12页
实施保护性耕作对保护东北黑土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东北典型黑土区保护性耕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关键因素,开展了连续3年大田定位试验,设常规垄作秸秆不还田(CK)、免耕秸秆全量粉碎覆盖(T1)、免耕留高茬全量秸秆覆... 实施保护性耕作对保护东北黑土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东北典型黑土区保护性耕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关键因素,开展了连续3年大田定位试验,设常规垄作秸秆不还田(CK)、免耕秸秆全量粉碎覆盖(T1)、免耕留高茬全量秸秆覆盖(T2)、少耕秸秆全量条带覆盖(T3)共4个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保护性耕作处理(T1、T2和T3)0~2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加趋势;保护性耕作显著提高了播种至出苗期耕层土壤含水量,T1、T2和T3处理分别提高7.8%~30.4%、9.0%~18.7%和17.3%~20.0%,但显著降低土壤温度,分别降低2.56~3.11℃、2.02~2.27℃、0.94~1.93℃;分别延迟玉米出苗时间5~7 d、4~6 d和2 d;T3处理3年平均出苗率较CK增加3.2%,T1和T2处理出苗率分别降低4.3%和4.7%;T1、T2和T3处理均降低了苗期株高整齐度和植株干物质积累,但T3处理降低幅度明显小于T1和T2处理,6叶期之后干物质积累降低幅度逐渐减小;T1和T2处理显著降低玉米产量,降幅分别为7.5%~15.6%和5.5%~12.9%,T3处理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保护性耕作通过调节土壤含水量和温度,间接影响玉米出苗时间、出苗率、穗数和百粒重,进而影响产量,也可通过直接影响出苗质量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而影响产量。在东北典型黑土区,少耕秸秆全量条带覆盖(T3)不仅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还有利于平衡土壤水分和温度矛盾,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出苗质量、高产稳产,是该区域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保护性耕作 玉米产量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被引量:6
11
作者 白斌 张怀志 +7 位作者 杜久元 张晓洋 何瑞 伍玲 张哲 张耀辉 曹世勤 刘志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7,I0001-I0010,共24页
【目的】了解中国小麦条锈病西北重要越夏菌源区甘肃陇东和陇南近20年育成小麦品种(系)中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为陇南小麦条锈病遗传多样性控制,持久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可持续绿色健康生态农业奠定基础。【方法】于2019—2020年和2020... 【目的】了解中国小麦条锈病西北重要越夏菌源区甘肃陇东和陇南近20年育成小麦品种(系)中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为陇南小麦条锈病遗传多样性控制,持久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可持续绿色健康生态农业奠定基础。【方法】于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种植季对117份冬小麦品种(系)甘肃清水县和四川郫都区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2021年分别用条锈菌CYR33和CYR34对117份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条锈病鉴定,并利用分子标记对15个抗条锈病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田间成株期对条锈菌主要流行致病性混合小种抗病的品种(系)占29.1%,其中,25.6%为陇南区域品种(系),3.4%为陇东区域品种(系),另有25.6%陇南区域感病品种(系)表现慢病性(严重度<20%)。有70.1%品种(系)苗期对CYR33表现抗病,其中,57.3%为陇南区域品种(系),12.8%为陇东区域品种(系);仅6.0%品种(系)苗期对CYR34具有抗病性,为陇南区域的兰天131等7个品种(系)。苗期和成株期抗病品种(系)以2010年后育成的兰天、中梁、天选、兰航选系列品种为主。分子标记检测结合系谱分析,发现抗条锈病基因Yr9、Yr10、Yr17、Yr18、Yr26、Yr28、Yr29、Yr30、Yr41、Yr46、YrZH22和YrZH84在所有检测品种(系)中的频率分别为49.6%、1.7%、12.8%、7.7%、12.8%、20.5%、10.3%、34.2%、2.6%、16.2%、15.4%和27.4%,且多以基因聚合体形式存在于品种(系)中,62.4%品种(系)中聚合了2—5个抗条锈病基因,YrZH84、YrZH22和Yr17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因与其他抗条锈病基因聚合后,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明显高于其他基因组合。此外,在陇南菌源区,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山旱地区域(条锈菌越夏区)所推广的品种(系)中,含有Yr10、Yr17、Yr18、Yr28、Yr29、Yr30、Yr41和Yr46的频率较高,越冬区(川水地)推广品种(系)中主要有Yr26、Yr30、YrZH22和YrZH84,越夏区和越冬区品种(系)的抗性遗传背景差异明显,且越夏区品种(系)含有的抗病基因类型多样性高于越冬区。【结论】在越夏菌源区甘肃陇南、陇东的品种(系)中,抗条锈病基因分布频率、抗病基因类型及数量均有明显提高,避免了品种抗病遗传背景单一化问题,实现了品种(系)中的抗病基因较为复杂多样,部分品种的抗病性保持时间长,表明陇南地区利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控制条锈病策略的实施已初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条锈菌 西北越夏菌源区 基因聚合 持久抗性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与市场统一的法治保障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守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90,177,共12页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统筹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与市场统一问题,并加强相应的法治保障,对此有必要在“区域—市场—法治”的框架下展开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基于该地区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及其存在的发展问题,应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并将其...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统筹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与市场统一问题,并加强相应的法治保障,对此有必要在“区域—市场—法治”的框架下展开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基于该地区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及其存在的发展问题,应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并将其区域发展与区域市场建设有机结合,进而促进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统一大市场建设。针对上述领域既往存在的法治问题,应明晰制度优化的重点,加强经济政策与经济法治的有效协调,从而在法治框架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与市场统一的相互促进,这有助于持续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国家的整体现代化,深化区域经济学、经济法学、发展法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区域发展 市场统一 东北振兴 法治保障
下载PDF
数字中国建设水平测度、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鹏飞 范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4,共6页
文章基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化发展环境、网络安全七个维度,构建数字中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201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数字中国建设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数字中国建设水平表... 文章基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化发展环境、网络安全七个维度,构建数字中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201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数字中国建设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数字中国建设水平表现出递增趋向但总体水平较低,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数字中国建设水平具有显著梯度差,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观测期内数字中国建设水平整体差异表现出“U”型特点,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收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及三大地区数字中国建设水平具有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区域差异 变异系数法 数字技术创新
下载PDF
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佩 王姣娥 马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72,共11页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出各省级行政单元新基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出各省级行政单元新基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均逐年升高,其增长幅度皆呈增加趋势;②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最低;③新基建发展水平在省域之间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在省域之间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④影响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空耦合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和城市化进程。本文对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判,期望为中国新基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基础设施 跨区域 区域协调 经济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区域协同治理解析与关键议题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京祥 李薇 张峰瑞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1,共8页
面向新时代全球资本的“再地方化”转变,产业链、供应链发生近域重组,区域治理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基于区域协同治理的“客观响应+主动作为”双向驱动机制,重新解析其在时代大背景中的演变历程,揭示区域协同治理已逐步成为产业链与供... 面向新时代全球资本的“再地方化”转变,产业链、供应链发生近域重组,区域治理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基于区域协同治理的“客观响应+主动作为”双向驱动机制,重新解析其在时代大背景中的演变历程,揭示区域协同治理已逐步成为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可控的重要保障。总结国际成熟经验,立足本土实践反思,提出新时代中国区域协同治理面对“竞争”与“合作”、“上层”与“下层”、“政府”与“市场”的3个关键议题,倡导转向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发展观念,建立打破行政藩篱的双层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政府与市场双轨驱动的区域协同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全球化 区域一体化 区域协同治理 中国
下载PDF
2016-2021年黄淮南部区试大豆品系(种)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大刚 杨勇 +1 位作者 胡国玉 黄志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7,共9页
为在黄淮南部合理布局大豆高产品种,对2016-2021年黄淮南部177份参试大豆品系(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在不同年份、不同省份试点、不同来源及主要不同育种单位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中变异幅度... 为在黄淮南部合理布局大豆高产品种,对2016-2021年黄淮南部177份参试大豆品系(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在不同年份、不同省份试点、不同来源及主要不同育种单位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中变异幅度最大的是有效分枝,其次是株高和底荚高度,全生育期变异幅度最小。2016-2021年参试大豆品系(种)不同年份平均产量变化范围为2735.00~2918.00 kg·hm^(-2),平均产量最高的年份为2020年;参试大豆品系(种)在四个不同省份试点中,大豆品系(种)产量与单株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山东试点品系(种)株高、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均高于其它试点,平均产量最高,达3156.32 kg·hm^(-2);安徽试点的平均产量最低,仅为2471.15 kg·hm^(-2);主要不同来源参试大豆品系(种)平均产量与单株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产量最高的是河南,平均产量为2927.41 kg·hm^(-2),其次是来源于江苏的品系(种);主要不同育种单位中,平均产量最高的选育单位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选育的大豆品系(种)平均产量为3063.87 kg·hm^(-2),其在河南和山东试点的平均产量高达3100.42和3491.20 kg·hm^(-2)。研究结果表明黄淮南部不同省份之间大豆产量差异主要与区域有关,不同年份、不同来源及主要不同育种单位间的大豆品系(种)产量也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黄淮南部 品系 产量 区试 性状
下载PDF
南方崩岗调查内容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冬兵 张晶鑫 +2 位作者 郭飞 沈盛彧 赵元凌 《中国水利》 2024年第6期68-72,共5页
崩岗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广泛分布于南方红壤区,是该区域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第一次崩岗调查距今已近20年,相关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崩岗现状不清直接影响了行政管理部门对崩岗防治相关工作的规划和决策,因此急需开展新... 崩岗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广泛分布于南方红壤区,是该区域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第一次崩岗调查距今已近20年,相关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崩岗现状不清直接影响了行政管理部门对崩岗防治相关工作的规划和决策,因此急需开展新一轮崩岗调查。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为崩岗调查提供了机遇,差别化分类防治和分步实施对崩岗调查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为崩岗调查提供了新方法,以服务崩岗风险评估和防治规划为导向,在充分利用第一次崩岗调查成果基础上,补充崩岗发育的小山体调查,将典型调查改为全面普查,系统探讨崩岗调查对象与范围、调查内容、调查程序与方法,以期为行政管理部门和技术单位启动新一轮崩岗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调查 水土保持 南方红壤区
下载PDF
高质量区域空间格局构建下中国经济区划调整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国平 朱婷 孙瑀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9,共10页
经济区划调整对于塑造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方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的划分逻辑与影响。以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以及知识要素为主导... 经济区划调整对于塑造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方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的划分逻辑与影响。以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以及知识要素为主导所形成的新空间集聚等第二性地理因素逐渐替代资源禀赋等第一性地理因素,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三北”经济增长乏力、区域差异扩大及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由东西分化转变为南北分化等挑战。随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外向型经济为主转变为内向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空间格局也需进行相应调整。本文提出划分五大经济区域的新方案,将原来的四大经济区调整为东南、西南、东北、华北、西北五大经济区,从而强化经济区内部联系,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顺应构建高质量区域空间格局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区划 区域空间格局 四分法 五分法 高质量发展 中国
下载PDF
东北三省人口流失的结构性与流向特征——基于长时序人口普查数据的区域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涛 杨梦 彭荣熙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6-1025,共10页
利用1990—2020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从结构和比较的视角考察了东北三省人口流失规模、来源和目的地选择的典型特征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东北三省人口流失是始于1990年的长期现象,但人口流失的规模和比例远低... 利用1990—2020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从结构和比较的视角考察了东北三省人口流失规模、来源和目的地选择的典型特征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东北三省人口流失是始于1990年的长期现象,但人口流失的规模和比例远低于中西部主要人口流出区;持续性的人口减少是人口流入率低、户籍迁出率高、城乡人口同步流出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也是东北人口流失的典型地域特征。经济因素是东北和其他省份外流人口目的地选择的共性主导因素;东北外流人口更加重视流入地的医疗卫生服务,近20 a的流出人口年轻化导致该地区对教育资源的偏好性大幅提升,且持续受到区位因素的较大制约,但始终没有明显的气候偏好性。区域吸引力不足的长期性和全面性意味着东北三省在尽力延缓人口流失趋势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人口流失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失 结构解析 迁移空间选择 区域比较研究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建设路径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文绍牧 李森圣 +3 位作者 何润民 敬兴胜 王盟浩 胡俊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西南地区正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等国家战略实施,面临能源消费量增长硬需求和碳减排硬约束之间的矛盾,推动CCUS产业发展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建设CCUS区域中心是CCUS产业规模化、... 西南地区正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等国家战略实施,面临能源消费量增长硬需求和碳减排硬约束之间的矛盾,推动CCUS产业发展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建设CCUS区域中心是CCUS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四川盆地是西南地区打造CCUS区域中心的最佳选择。为了加快建设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系统梳理了国外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其优势和挑战,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的CO_(2)排放及分布情况、封存地质条件、源汇匹配关系,针对性提出了建设路径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打造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具有企业减碳和增产的需求巨大、高耗能行业企业碳源丰富且较为集中、地质封存潜力大且分布集中、源汇匹配情况较好、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等5大优势;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缺乏全产业链协同技术攻关的共享平台、缺乏碳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政策体系等;③下一步应聚焦CCUS-EGR、CCS、DACCS等3条路径,分启动、扩展、规模化发展3个阶段打造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形成两个千万吨级产业集群和3个百万吨级产业集群,并比选技术路径和商业化路径。结论认为,要重点从完善顶层设计,出台统一的战略规划;强化科技攻关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CCUS全链条技术;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国际合作等3个方面入手,加快推动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四川盆地 CCUS 区域中心 产业集群 源汇匹配 建设路径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