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散杂居情景下文化适应的地理因素分析——基于豫北社亲文化的研究
1
作者
聂桂博
胡涵
艾少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3-745,共13页
文化适应研究需要同时考虑人和地2个方面的因素,关注“地理因素”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分析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散杂居情景下社亲文化的产生原因及地理因素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以豫北地区的社亲文化为案例,采用文献法、...
文化适应研究需要同时考虑人和地2个方面的因素,关注“地理因素”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分析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散杂居情景下社亲文化的产生原因及地理因素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以豫北地区的社亲文化为案例,采用文献法、参与观察与半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2组文化适应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豫北不同群体间的社亲文化是在特定的散杂居地理情景下形成的。豫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地理区位是社亲村落之间交流的前提,而特定距离范围内的祈雨仪式路线和共同的信仰是维系社亲联系、延续社亲文化的纽带。2)社亲双方在发展过程中基本遵循“分离、碰撞、汇融、延续”的文化适应过程,在维护基层团结、实现社会稳定的过程中,“整合策略”在这种特有的文化适应形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在文化适应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地理要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对于社亲双方而言,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都需在特定范围内才能维系社亲文化。4)在散杂居情景下,同一文化群体与不同村落群体的交流中均采取“整合策略”实现了较好的文化适应效果,拓展了文化适应在特定情景下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要素
文化适应
整合假设
社亲文化
豫北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北环纳木错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分析
2
作者
庞颖
汤惠生
李永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1,共16页
文章是2021年“环纳木错湖泊区科学考察队”对西藏纳木错及藏北高海拔湖区岩画考古调查的年代学研究报告。文章对纳木错扎西岛、尼玛县加林山和夏桑三处具有代表性的岩画遗存进行了包括U-Th与C14测年技术在内的考古学综合分析,认为纳木...
文章是2021年“环纳木错湖泊区科学考察队”对西藏纳木错及藏北高海拔湖区岩画考古调查的年代学研究报告。文章对纳木错扎西岛、尼玛县加林山和夏桑三处具有代表性的岩画遗存进行了包括U-Th与C14测年技术在内的考古学综合分析,认为纳木错等藏北内陆湖泊地区两种技术(琢刻、涂绘)制作的岩画其时代是基本平行共存的,该区域大量岩画制作于距今2000年前后至7~9世纪的吐蕃时期,U-Th与C14测年数据还显示其中涂绘岩画的制作可能早到距今2200年或更早。对岩画遗存形式的分析表明,纳木错扎西岛至少在公元7~9世纪,已是藏北神祇崇拜及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而不同文化因素的岩画显示出古代西藏积极参与“高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互动,即古代西藏与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大湖区岩画
U-Th与C14测年技术
图像文化因素
“高原丝绸之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文化区域与地域文化
被引量:
1
3
作者
仝建平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4-67,共4页
山西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特殊的区域环境和历史发展造就了山西地域文化积淀厚重。山西内部大致可以分为晋北、晋中、晋西、晋南、晋东南五大文化区域;山西地域文化呈现出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等特征。山西最具特色的地域...
山西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特殊的区域环境和历史发展造就了山西地域文化积淀厚重。山西内部大致可以分为晋北、晋中、晋西、晋南、晋东南五大文化区域;山西地域文化呈现出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等特征。山西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有华夏文明起源、民族交融、晋商文化、戏剧文化、古建与艺术、宗教与民俗、红色文化。在新时期,推进山西文化高质量发展,可以挖掘利用先进元素,如山西南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北部是中华民族融合的大舞台、山西是中华民族寻根祭祖圣地、山西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家园、山西是中华民族艺术博物馆等等,讲好山西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文化区域
地域文化
文化元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北地域文化元素创新设计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谭建梅
《创意设计源》
2023年第2期77-80,共4页
聚焦晋北地域文化元素的创新性应用,旨在探索有效的创意设计路径。将丰富的晋北地域文化元素应用于文创产品与视觉设计中,使其服务社会生活的同时,提升民众的文化认知。挑选能够彰显晋北地域文化特征的三个创意设计案例,逐一分析其创意...
聚焦晋北地域文化元素的创新性应用,旨在探索有效的创意设计路径。将丰富的晋北地域文化元素应用于文创产品与视觉设计中,使其服务社会生活的同时,提升民众的文化认知。挑选能够彰显晋北地域文化特征的三个创意设计案例,逐一分析其创意切入点、文化元素提取方式、设计语言与载体,以及视觉呈现手法和成品形态等,归纳出将晋北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与视觉设计的基本规律和实施路径,以证实传统文化元素与生活用品的融合,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使用产品时感受到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而且可以强化文创产品是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媒介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北地域文化元素
创新设计
视觉表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地域元素与五行文化的山西省域IP形象设计
被引量:
18
5
作者
周承君
宋雯
《设计》
2021年第3期155-157,共3页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其发展愈发受到重视。地域IP形象已成为文化创意领域的焦点,打造地域IP形象是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挖掘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给予了设计从业者和学习者极具参考意义的研究价值...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其发展愈发受到重视。地域IP形象已成为文化创意领域的焦点,打造地域IP形象是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挖掘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给予了设计从业者和学习者极具参考意义的研究价值——将传统文化与地域元素相结合,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给设计带来新的启示。文章以五行文化作为指导思想,提取山西省域传统地域元素进行IP形象设计,以期更好地彰显山西省域文化特色,实现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山西文旅产业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特色
元素
五行文化
IP
形象设计
山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创建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权立枝
王玄璧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8期28-31,49,共5页
山西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缺少影响力大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而品牌化是增强文化影响力、竞争力和提升国家及地区实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从山西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发展的现状出发,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创建山西地域...
山西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缺少影响力大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而品牌化是增强文化影响力、竞争力和提升国家及地区实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从山西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发展的现状出发,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创建山西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的对策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域特色文化
品牌意识
品牌价值
现代科技元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建筑符号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靳亦冰
胡梦童
王军
《中外建筑》
2022年第6期34-41,共8页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区是中国六大窑洞区之一,此区域地形千沟万壑,气候干旱少雨,拥有厚重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和历史民俗,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窑洞建筑及其符号特征。窑洞建筑符号是传递区域文化内涵最直...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区是中国六大窑洞区之一,此区域地形千沟万壑,气候干旱少雨,拥有厚重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和历史民俗,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窑洞建筑及其符号特征。窑洞建筑符号是传递区域文化内涵最直观的名片。以建筑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从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3个类型,解读陕西窑洞区的窑洞建筑符号特征,试图探索窑洞建筑符号对区域文化内涵的展示与传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区
窑洞
建筑符号
区域文化内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豫北晋南地区汉代墓葬研究
8
作者
宋蓉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8,共8页
本文通过对豫北晋南地区汉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的类型学研究和文化因素分析,建立该区的分期,讨论文化因素属性。在此基础上,考察各类文化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接触方式、影响程度,进而深入探讨豫北晋南地区汉代考古学文化的特点及其发...
本文通过对豫北晋南地区汉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的类型学研究和文化因素分析,建立该区的分期,讨论文化因素属性。在此基础上,考察各类文化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接触方式、影响程度,进而深入探讨豫北晋南地区汉代考古学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晋南地区
汉代墓葬
汉文化
原文传递
题名
散杂居情景下文化适应的地理因素分析——基于豫北社亲文化的研究
1
作者
聂桂博
胡涵
艾少伟
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广东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3-74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1181)。
文摘
文化适应研究需要同时考虑人和地2个方面的因素,关注“地理因素”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分析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散杂居情景下社亲文化的产生原因及地理因素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以豫北地区的社亲文化为案例,采用文献法、参与观察与半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2组文化适应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豫北不同群体间的社亲文化是在特定的散杂居地理情景下形成的。豫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地理区位是社亲村落之间交流的前提,而特定距离范围内的祈雨仪式路线和共同的信仰是维系社亲联系、延续社亲文化的纽带。2)社亲双方在发展过程中基本遵循“分离、碰撞、汇融、延续”的文化适应过程,在维护基层团结、实现社会稳定的过程中,“整合策略”在这种特有的文化适应形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在文化适应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地理要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对于社亲双方而言,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都需在特定范围内才能维系社亲文化。4)在散杂居情景下,同一文化群体与不同村落群体的交流中均采取“整合策略”实现了较好的文化适应效果,拓展了文化适应在特定情景下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地理要素
文化适应
整合假设
社亲文化
豫北地区
Keywords
geographic
elements
cultural
adaptation
in
tegration hypothesis
social k
in
ship culture
northern
Henan Region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K90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北环纳木错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分析
2
作者
庞颖
汤惠生
李永宪
机构
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1,共16页
文摘
文章是2021年“环纳木错湖泊区科学考察队”对西藏纳木错及藏北高海拔湖区岩画考古调查的年代学研究报告。文章对纳木错扎西岛、尼玛县加林山和夏桑三处具有代表性的岩画遗存进行了包括U-Th与C14测年技术在内的考古学综合分析,认为纳木错等藏北内陆湖泊地区两种技术(琢刻、涂绘)制作的岩画其时代是基本平行共存的,该区域大量岩画制作于距今2000年前后至7~9世纪的吐蕃时期,U-Th与C14测年数据还显示其中涂绘岩画的制作可能早到距今2200年或更早。对岩画遗存形式的分析表明,纳木错扎西岛至少在公元7~9世纪,已是藏北神祇崇拜及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而不同文化因素的岩画显示出古代西藏积极参与“高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互动,即古代西藏与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关键词
藏北大湖区岩画
U-Th与C14测年技术
图像文化因素
“高原丝绸之路”
Keywords
rock pa
in
t
in
gs
in
the Great Lakes region of
northern
Tibet
U-Th and C14 dat
in
g techniques
the cultur⁃al
elements
of the pa
in
ted images
"High Plateau Silk Road"
分类号
K879.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文化区域与地域文化
被引量:
1
3
作者
仝建平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出处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4-67,共4页
基金
山西省高校教学改革创新一般项目(2021JGXM-11)
文摘
山西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特殊的区域环境和历史发展造就了山西地域文化积淀厚重。山西内部大致可以分为晋北、晋中、晋西、晋南、晋东南五大文化区域;山西地域文化呈现出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等特征。山西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有华夏文明起源、民族交融、晋商文化、戏剧文化、古建与艺术、宗教与民俗、红色文化。在新时期,推进山西文化高质量发展,可以挖掘利用先进元素,如山西南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北部是中华民族融合的大舞台、山西是中华民族寻根祭祖圣地、山西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家园、山西是中华民族艺术博物馆等等,讲好山西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
山西
文化区域
地域文化
文化元素
Keywords
shanxi
cultural
region
regional
culture
cultural
element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北地域文化元素创新设计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谭建梅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
出处
《创意设计源》
2023年第2期77-80,共4页
基金
2019年度山西大同大学青年科研项目“商业插画设计在本土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项目编号:2019Q10)
2021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学改革基金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商业插画设计》课程的导入与实践研究——以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XJG2020251)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聚焦晋北地域文化元素的创新性应用,旨在探索有效的创意设计路径。将丰富的晋北地域文化元素应用于文创产品与视觉设计中,使其服务社会生活的同时,提升民众的文化认知。挑选能够彰显晋北地域文化特征的三个创意设计案例,逐一分析其创意切入点、文化元素提取方式、设计语言与载体,以及视觉呈现手法和成品形态等,归纳出将晋北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与视觉设计的基本规律和实施路径,以证实传统文化元素与生活用品的融合,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使用产品时感受到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而且可以强化文创产品是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媒介的认知。
关键词
晋北地域文化元素
创新设计
视觉表现
Keywords
regional cultural elements in northern shanxi
in
novative design
visual presentation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地域元素与五行文化的山西省域IP形象设计
被引量:
18
5
作者
周承君
宋雯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设计》
2021年第3期155-157,共3页
文摘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其发展愈发受到重视。地域IP形象已成为文化创意领域的焦点,打造地域IP形象是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挖掘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给予了设计从业者和学习者极具参考意义的研究价值——将传统文化与地域元素相结合,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给设计带来新的启示。文章以五行文化作为指导思想,提取山西省域传统地域元素进行IP形象设计,以期更好地彰显山西省域文化特色,实现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山西文旅产业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地域特色
元素
五行文化
IP
形象设计
山西
Keywords
regional
features
Element
The five
elements
culture
IP
Image design
shanxi
分类号
J52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创建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权立枝
王玄璧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8期28-31,49,共5页
基金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创新支撑山西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创建与价值提升研究"(2016041012-5)之阶段性成果
文摘
山西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缺少影响力大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而品牌化是增强文化影响力、竞争力和提升国家及地区实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从山西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发展的现状出发,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创建山西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
山西地域特色文化
品牌意识
品牌价值
现代科技元素
Keywords
cultur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shanxi
sense of brand
brand value
elements
of modern technology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G124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建筑符号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靳亦冰
胡梦童
王军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出处
《中外建筑》
2022年第6期34-41,共8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0J048)的资助。
文摘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区是中国六大窑洞区之一,此区域地形千沟万壑,气候干旱少雨,拥有厚重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和历史民俗,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窑洞建筑及其符号特征。窑洞建筑符号是传递区域文化内涵最直观的名片。以建筑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从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3个类型,解读陕西窑洞区的窑洞建筑符号特征,试图探索窑洞建筑符号对区域文化内涵的展示与传承作用。
关键词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区
窑洞
建筑符号
区域文化内涵
Keywords
cave area of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nxi
cave dwell
in
g
architectural symbols
reg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北晋南地区汉代墓葬研究
8
作者
宋蓉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
出处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8,共8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豫北晋南地区汉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的类型学研究和文化因素分析,建立该区的分期,讨论文化因素属性。在此基础上,考察各类文化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接触方式、影响程度,进而深入探讨豫北晋南地区汉代考古学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关键词
豫北晋南地区
汉代墓葬
汉文化
Keywords
northern
Henan and southern
shanxi
regions
Han Period tombs
Han culture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散杂居情景下文化适应的地理因素分析——基于豫北社亲文化的研究
聂桂博
胡涵
艾少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藏北环纳木错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分析
庞颖
汤惠生
李永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西文化区域与地域文化
仝建平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晋北地域文化元素创新设计研究与实践
谭建梅
《创意设计源》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地域元素与五行文化的山西省域IP形象设计
周承君
宋雯
《设计》
2021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山西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创建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权立枝
王玄璧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建筑符号特征研究
靳亦冰
胡梦童
王军
《中外建筑》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豫北晋南地区汉代墓葬研究
宋蓉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