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pirical Study on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被引量:7
1
作者 CHEN Hongxia LI Guop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6期708-714,共7页
Based on the data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industrial added value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dustrial employees from 2000 to 2008,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on the regional economi... Based on the data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industrial added value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dustrial employees from 2000 to 2008,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in China using the shift-share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1) In the 21st century,the industrial output of three industries,namely,primary,secondary,and tertiary,and the GDP grew rapidly in the study period.The tertiary industry grew the fastest;it had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GDP and mean-while had become the most competitive industry in the metropolitan region.2)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within the region was not balanced.Firstly,compared with Tianjin,Beijing,as one of the two core cities,was more rational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econdly,the surrounding eight cities,which are Shijiazhuang,Qinhuangdao,Tangshan,Langfang,Baoding,Cangzhou,Zhangjiakou,and Chengde,were all uncompetitive than the two core cities.3) There was a great industrial gradient in the region(especially between the two core cities and the cities of Tangshan,Baoding,Zhangjia-kou,Chengde,Cangzhou,and Langfang).As a result,it is foreseeable that the industry transfer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will be one of the trend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and the industry transfer is inevitably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economic growth shift-share analysis industrial structure
下载PDF
Spheres of Urban Influence and Factor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Based on Viewpoi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 被引量:3
2
作者 ZHU Jianhua CHEN Xi CHEN Ti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5期709-721,共13页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has been elevated as China's important strategy. And, the priority in considering how to bring the maximum effect of thei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to pla...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has been elevated as China's important strategy. And, the priority in considering how to bring the maximum effect of thei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to play is to delineate the spheres of urban influence with regard to the citi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By building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is paper applie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o determine centrality strength of the cities, and the breakpoint theory and weighted Voronoi diagram to identify the spheres of urban influence in all central cities of the region. Results show that 13 central cities within the region greatly differ in strength,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tiers and that the spheres of urban influence do not have a high goodness of fit with administrative jurisdiction scope. Cities like Beijing, Tianjin, Shijiazhuang and Handan have larger spheres of urban, spheres of urban influence in Tangshan and Qinhuangdao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ir administrative jurisdiction scopes, and seven cities including Langfang and Baoding have smaller spheres of urban influence. So according to these citie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spheres of influence, the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plates: Beijing, Tianjin, Shijiazhuang, Tangshan and Handan. The major influence factors for inconsistency between spheres of urban influence and spheres of jurisdiction include difference in urban administrative ranking, small number of central cities with weak strength, discrepancy in the number of counties under jurisdiction, unreasonable spheres of jurisdiction and diversity in topographic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solve the imbalance in the spheres of urban influence and those of jurisdiction and better facilita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it is advised to adjust administrative areas so as to obtain more optimized urban spatial layout and more reasonable urban scale hierarch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eres of urban influence urban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weighted Voronoi diagram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下载PDF
Analyzing Population Density Disparity in China with GIS-automated Regionalization: The Hu Line Revisited 被引量:5
3
作者 WANG Fahui LIU Cuiling XU Yap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4期541-552,共12页
The famous ’Hu Line’, proposed by Hu Huanyong in 1935, divided China into two regions(southeast and northwest) of comparable area size but drastically different in population. However, the classic Hu Line was derive... The famous ’Hu Line’, proposed by Hu Huanyong in 1935, divided China into two regions(southeast and northwest) of comparable area size but drastically different in population. However, the classic Hu Line was derived manually in absence of reliable census data and computational technologies of modern days. It has been subject to criticism of lack of scientific rigor and accuracy. This research uses a GIS-automated regionalization method, termed REDCAP(Regionalization with Dynamically Constrained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 and Partitioning), to reconstruct the demarcation line based on the 2010 county-level census data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garithmic transformation of population density is a better measure of attributive homogeneity in derived regions than density itself, and produces two regions of nearly identical area size and greater contrast in population. Specifically, the revised Hu Line by Hu Huanyong in 1990 had the southeast region with 94.4% of total population and 42.9% of total land, and our delineation line yields a southeast region with 97.4% population and 50.8% land. Therefor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ratio of the two regions is 27.1 by our line, much higher than the ratio of 22.4 by the Hu Line, and thus outperforms the Hu Line in deriving regions of maximum density contrast with comparable area size. Furthermore, more regions are delineated to further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disparit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 LINE regional population density disparity GIS-automated regionalIZATION REDCAP (regionalization with dynamically Constrained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 and Partitioning) China
下载PDF
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4
作者 卢盼盼 朱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60-69,共10页
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结合建筑业自身发展特征,从8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2012—2021年30个省份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对... 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结合建筑业自身发展特征,从8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2012—2021年30个省份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非均衡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测算结果均值处在0.122 9~0.586 0之间;基尼系数整体上涨了5.2%,说明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区域差异,且差异正逐年增大;全国及区域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非均衡性显著,且东西部存在极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分布动态 演变趋势
下载PDF
中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水平测度、空间特征与动态演进
5
作者 韩建雨 魏小源 柴少英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9-84,共16页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采用熵值法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维度测算我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水平,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Kernel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等方法对201...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采用熵值法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维度测算我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水平,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Kernel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等方法对2010—2022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空间集聚和动态演进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水平在样本期内整体偏低但呈稳定增长态势,五个一级指标中,物质文明增速最快,精神文明发展趋势较为平稳但落后于其余一级指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区域内差距及区域间差距均呈现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报刊期发数、教育支出/GDP和单位GDP耗能是导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区域差距最显著的因素;国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水平形成了“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的分布格局;各地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短期内较难实现层级跨越,而在引入空间地理因素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稳定状态有动摇趋势;全国整体及四大区域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水平均存在绝对β收敛趋势,在控制了一系列影响因素之后仍然收敛,且收敛速度相对于绝对β收敛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区域差异 空间集聚 动态演进 Β收敛
下载PDF
河北省乡村振兴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双伶 夏娟 孙健夫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基于2013-2022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乡村振兴总体及子系统发展水平,进一步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和Kernel核密度估计系统探究河北省乡村振兴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特征。研究... 基于2013-2022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乡村振兴总体及子系统发展水平,进一步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和Kernel核密度估计系统探究河北省乡村振兴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河北省乡村振兴水平整体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三大子系统仍是目前的薄弱环节;河北省乡村振兴水平的区域差异长期存在,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着重解决冀中区域内部发展差距,以及冀中与其他地区的区域间差距或成河北省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区域差异 动态评价 河北省
下载PDF
能源安全保障的驱动路径与实践策略:基于地方财政自主度的视角
7
作者 徐孝民 刘星月 陈平泽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4,共12页
基于201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的面板数据,构建能源安全评估框架,考察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变状况,分析财政保障能源安全的驱动路径及实践策略。研究发现:观测期内能源安全指数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指数相对大小表现... 基于201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的面板数据,构建能源安全评估框架,考察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变状况,分析财政保障能源安全的驱动路径及实践策略。研究发现:观测期内能源安全指数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指数相对大小表现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特点。从区域差异来看:我国能源安全的泰尔指数呈现出区域间变化不大、区域内波动下降的态势,且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的差异;核密度估计曲线分布具有“高度变高,宽度变窄”特点,即区域内部差异随时间稍有变小;能源安全指数符合σ和β收敛性质。财政自主度对能源安全有显著促进作用,该正向作用可通过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加政府总储蓄的途径发挥。财政自主度对能源安全的正向影响呈现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特点。财政自主度是所有影响能源安全的显性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为我国统筹能源安全与发展提出相关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安全 财政自主度 区域差异 动态演变 驱动路径
下载PDF
不同空间尺度下南京都市圈区域生态用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8
作者 刘伟 王涵玉 +2 位作者 李欢欣 赵一嘉 许浩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87,共10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都市圈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格局的主体形态之一。区域生态用地对维护都市圈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多尺度景观格局分析有利于把握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都市圈区域生态用地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和规律。本...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都市圈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格局的主体形态之一。区域生态用地对维护都市圈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多尺度景观格局分析有利于把握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都市圈区域生态用地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和规律。本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基于2000—2020年Landsat影像数据,综合使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都市圈、城市、区县3个尺度下区域生态用地景观格局。结果显示:(1)近20年间南京都市圈区域生态用地总体规模呈“急剧下降”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变化具有明显的转入和转出双向特征;水域和草地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林地景观优势度提升。(2)城市尺度下各城市区域生态用地规模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与都市圈基本一致,但在景观格局变化上具有差异,其中宣城区域生态用地景观格局逐渐优化,而淮安、马鞍山、芜湖则破碎化程度增加。(3)区县尺度下约半数以上区县的区域生态用地的规模下降且景观破碎化增大,其中盱眙县、郎溪县和广德市加剧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多尺度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入全面了解都市圈区域生态用地格局演变特征,还有利于制定满足不同空间层次且兼顾差异性的生态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用地 多尺度分析 景观格局 动态演变 南京都市圈
下载PDF
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绩效水平、区域差距与动态演进
9
作者 谭翔 欧晓明 《南方农村》 2024年第4期4-12,共9页
农业龙头企业的高质量和区域均衡发展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关键。文章在构建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和Markov链法,对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 农业龙头企业的高质量和区域均衡发展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关键。文章在构建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和Markov链法,对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绩效水平、区域差距与动态演进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广东省不同区域农业龙头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在规模和质量绩效上呈上升趋势,且质量绩效的上升速率快于规模绩效,但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距,整体上呈现“珠三角高-非珠三角低”的分异格局;区域总体差距逐年缩小,规模绩效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距,质量绩效总体差距则由区域间差距演变为超变密度;各区域绩效存在多极化现象或趋势;长期来看,规模和质量绩效均将稳定在高绩效层级。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推动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龙头企业 高质量发展 绩效水平 区域差距 动态演进
下载PDF
中国新型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10
作者 郭鹏飞 胡歆韵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8,共13页
运用永续盘存法的非传统途径,审慎测算出2003-2021年中国新型基础设施的全套资本存量,进一步分析其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新型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以年均14.56%的增长率快速攀升,到2021年高达8.12万亿元。其中,创新基础设施的... 运用永续盘存法的非传统途径,审慎测算出2003-2021年中国新型基础设施的全套资本存量,进一步分析其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新型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以年均14.56%的增长率快速攀升,到2021年高达8.12万亿元。其中,创新基础设施的资本存量处于首位,信息基础设施居次,融合基础设施最小。新型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总体差异、在中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以及在东~中部、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如此差异产生的最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就分布动态演进而言,新型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具有较为明显的极化特征,存在逐渐增强的正向空间聚集现象,全国整体以及三大区域都存在绝对β收敛趋势,其收敛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同时,信息、创新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具有绝对β收敛特征,而融合基础设施具有发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 资本存量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下载PDF
都市圈接合区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机制研究——以成渝中部地区为例
11
作者 王彬燕 田俊峰 王士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58,共8页
以典型都市圈接合区成渝中部地区为例,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识别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测度2000—2020年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并综合应用最小二乘回归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探究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 以典型都市圈接合区成渝中部地区为例,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识别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测度2000—2020年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并综合应用最小二乘回归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探究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成渝中部地区土地利用转型特征表现为耕地面积由相对稳定转向减少;建设用地规模急速扩张,热点区由分散转向集中,由重庆市主城区边缘向外围拓展。(2)都市圈接合区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是政策制度因素、自然环境条件、行政边界效应、经济社会转型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行政边界效应是驱动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特色因素,其作用过程呈现中介特征。(3)行政边界效应的存在导致区域生态空间管控不力,建设用地无序扩张与供给不足并存,加剧土地利用冲突。应进一步形成推进跨区域国土空间一体化治理的综合性理论方法体系与系统性政策行动路径,这对促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与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驱动机制 地理加权回归 都市圈接合区 成渝中部地区
下载PDF
2011—2020年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和动态演进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燕 马玉龙 +2 位作者 王佳怡 黄佳佳 陈洁婷 《中国卫生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7-423,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2011—2020年卫生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为提升卫生资源效率、促进优质卫生资源均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基于自然断点分级法评价卫生... 目的分析我国2011—2020年卫生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为提升卫生资源效率、促进优质卫生资源均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基于自然断点分级法评价卫生资源配置空间均衡性,使用泰尔指数测算卫生资源配置地区差异程度及来源与构成,通过核密度估计法探讨卫生资源配置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观察期内,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水平由1.810增至1.972,中密度、次高密度、次低密度区范围扩大6.45%。较观察初期,卫生资源配置受西部地区影响的总体差异涨幅约为1.36%,区域间差异占比约为51.38%。在动态演进过程中卫生资源配置非均衡性呈轻微缩小趋势,各区域形成两极或多极化特征。结论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渐趋均衡,而区域间差异仍是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地区差距regional disparity 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 动态演进dynamic evolution
下载PDF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9
13
作者 孙铁山 李国平 卢明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56-966,共11页
人口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形态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使用区域密度函数考察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趋势及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 人口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形态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使用区域密度函数考察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趋势及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因素。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京津冀都市圈空间发展正逐步由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核心城市主导的向心集聚阶段,向90年代的多中心集聚与核心城市腹地扩散并存的阶段转变。而且,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表现出不同的人口集聚与扩散模式,即去中心化扩散、中心增长型扩散和向心集聚。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综合考虑多个中心城市对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同时,本研究建立动态VPM(Varying Parameter Model)模型,考察区域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属性对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区域中心城市人口集聚与扩散主要受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以及对外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集聚与扩散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密度函数 动态VPM模型 京津冀都市圈
下载PDF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及其动力机制量化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马国霞 田玉军 王志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46-452,共7页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利用信息熵和塞尔指数对京津冀都市圈1993~2003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西北张承地区与京津...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利用信息熵和塞尔指数对京津冀都市圈1993~2003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西北张承地区与京津唐地区之间的差距.引起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效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动力机制 京津冀都市圈
下载PDF
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分析:2006~2010年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立冬 刘志彪 吴先满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69-74,共6页
对2006~2010年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动态分析,可以发现: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格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相同,不同城市创新能力存在差异,同时,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性呈现出先升后降且总体略有缩小的态势。在构成层面上,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 对2006~2010年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动态分析,可以发现: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格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相同,不同城市创新能力存在差异,同时,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性呈现出先升后降且总体略有缩小的态势。在构成层面上,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主要体现为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两个方面;在区域层面上,苏南、苏中和苏北区域之间的差异大于三大区域内部的差异,且区域间差异的贡献度有所增长。省内三大区域应结合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提升创新能力举措,通过苏南向苏北的产业转移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经济平稳增长的有效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能力 区域差异 动态评价 江苏省
下载PDF
中国城市数字创新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雄 高志刚 克甝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0,共6页
文章基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视角构建城市数字创新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综合评价法测算出2011—202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字创新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传统Markov链以及空间Markov链考... 文章基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视角构建城市数字创新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综合评价法测算出2011—202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字创新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传统Markov链以及空间Markov链考察中国城市数字创新水平的地区差距和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数字创新水平呈现不断上升态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城市数字创新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分布格局。(2)中国城市数字创新水平的地区差距整体呈扩大趋势,地区间差距是造成中国城市数字创新水平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3)全国整体城市数字创新水平在样本考察期内主要呈现单极化形态,而三大地区则由多极分化演变为单极化。(4)中国城市数字创新水平状态较为稳定,低水平城市向邻接高水平城市转移的概率相对较高,同时处于高水平城市的数字创新发展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 地区差距 动态演进 城市
下载PDF
中国种植业碳补偿率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伍国勇 陈莹 孙小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74-1785,共12页
农业碳排放阻碍绿色农业转型,探索种植业碳补偿率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收敛性,可为低碳农业良性发展提供有益指导。本文同时考虑碳源和碳汇,测算2002—2018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种植业碳补偿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地区差异,... 农业碳排放阻碍绿色农业转型,探索种植业碳补偿率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收敛性,可为低碳农业良性发展提供有益指导。本文同时考虑碳源和碳汇,测算2002—2018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种植业碳补偿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地区差异,采用非参数估计中的核密度估计动态演进过程,借助σ收敛、绝对β收敛及条件β收敛检视收敛性特征。结果表明:1)种植业碳补偿率整体相对差异扩大趋势明显。东部地区相对差异扩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变化较小;东—西部、东—中部地区之间增加,中—西部地区之间减小;地区间差距是造成种植业碳补偿率差异的主要原因。2)中国种植业碳补偿率整体呈逐年增大的变动态势,碳补偿率高值省份有所增多,省域种植业碳补偿率差异有先减后增的趋势。东部各省种植业碳补偿率在逐渐上升,绝对差距有所减少,从两极分化演变为单极化;中部各省种植业碳补偿率在逐渐上升,绝对差距有所减小;西部各省种植业碳补偿率变化较为稳定。3)全国及东、西部地区的种植业碳补偿率不存在σ收敛,而中部地区不甚明显;全国、东、中及西部地区绝对和条件β收敛均显著。本文的结论强调,中国种植业碳补偿率的区域异质性凸显,其时序变化趋势总体上升;省域间的“追赶效应”显现,地区间碳补偿率增长的趋同态势明显。因此,合理制定区域农业绿色发展策略,积极发挥区域减排潜力是提高种植业碳补偿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 碳补偿率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收敛性
下载PDF
近20年来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磊 杨林 石培基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95-100,共6页
用主成分分析法、标准差、变异系数、对数偏差均值指数等对甘肃省近20年来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空间格局上讲,定西、平凉、庆阳3市经济处于上升趋势,武威、临夏、甘南3州市经济处于下... 用主成分分析法、标准差、变异系数、对数偏差均值指数等对甘肃省近20年来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空间格局上讲,定西、平凉、庆阳3市经济处于上升趋势,武威、临夏、甘南3州市经济处于下降趋势,其他地区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且经济水平基本呈西北高、东南低,并形成了以兰州和嘉峪关为中心的经济圈雏形;②从总体变化趋势上看,甘肃省的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在拉大,且速度呈阶梯式变化;③区域经济差异在高—低城镇化方向上变化复杂;④区域经济差异在河西—河东方向上主要表现为河西—河东内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区域经济差异 动态分析
下载PDF
中国区域收入与经济差异的联合动态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伟丽 冯文博 李彦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71,共6页
采用泰尔指数方法测算了1990-2014年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并结合相应的人均收入数据,运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分析了区域收入与经济差异之间的联动性及其演变趋势。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区域收入与经济差异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低收入类型中既存... 采用泰尔指数方法测算了1990-2014年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并结合相应的人均收入数据,运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分析了区域收入与经济差异之间的联动性及其演变趋势。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区域收入与经济差异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低收入类型中既存在经济差异较低的区域也存在经济差异较高的区域;中等收入类型区域主要以高经济差异为主,且经济差异呈逐渐缩小的趋势;高收入类型区域以高经济差异和中等经济差异居多,并呈现出高经济差异向中等经济差异转变的趋势。2)区域收入与经济差异之间具有联动性。低收入-低差异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且保持低收入-低差异状态的概率较高;中等收入-中等差异类型的区域最容易发生状态转移;高收入-高差异区域不容易向中等收入-低差异区域转移,而高收入-低差异区域则可能成为高收入-中等差异区域。3)从长期看,低收入-中等差异区域的稳定性较高,中等收入-中等差异区域可能向其他类型的区域转移。最后,提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收入 经济差异 泰尔指数 马尔可夫链 联动性
下载PDF
产业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一个动态均衡理论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里 谌莹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86,共6页
基于新经济增长模型构建了产业集聚影响地区收入差距机制模型,并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动态考察了产业集聚、制度以及技术和劳动力等因素的变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经济从最初的不均衡状态向鞍点稳定均衡点的运动轨迹以... 基于新经济增长模型构建了产业集聚影响地区收入差距机制模型,并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动态考察了产业集聚、制度以及技术和劳动力等因素的变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经济从最初的不均衡状态向鞍点稳定均衡点的运动轨迹以及集聚因素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优规模,集聚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适度的范围内,提高产业集聚规模不仅能缩短地区收入差距收敛的时间,而且能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地区收入差距 动态过渡 收敛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