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汪维 曹欣宇 +4 位作者 李旭 盛文博 李群峰 赵勇 马伟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创伤骨科门急诊就诊的10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2020年5月—2022年7月)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 目的观察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创伤骨科门急诊就诊的10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2020年5月—2022年7月)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同时结合苏筋通络方及“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数据比较:临床治疗效果、中医症状(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等)积分变化、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背伸活动度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变化、血清疼痛物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水平变化、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8.04%(50/51)vs86.27%(44/51)],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等)积分、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背伸活动度、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IL-6、IL-1β、hs-CRP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等)积分、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背伸活动度、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IL-6、IL-1β、hs-CRP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疼痛缓解,踝关节功能改善,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踝关节扭伤 苏筋通络方 “行气活血”针刺法 治疗效果 血清疼痛物质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血证论》辨治心房颤动的思想探讨
2
作者 丁宇坤 李思聪 王显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2期2206-2208,2215,共4页
清代唐宗海所著《血证论》具有独特的血证理论和治疗法则,书中提出心悸与“心火不足,血不养心”关系最为密切;“血火同病论”“治血四法”及“水火气血互生互用论”等创新理论为心房颤动提供了详细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探索《血证论》中... 清代唐宗海所著《血证论》具有独特的血证理论和治疗法则,书中提出心悸与“心火不足,血不养心”关系最为密切;“血火同病论”“治血四法”及“水火气血互生互用论”等创新理论为心房颤动提供了详细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探索《血证论》中“治血四法”“惊悸”及“怔忡”等多篇内容,总结得出了活血、宁血、补血、化痰及通络为辨治本病的主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证论》 治血四法 理气化痰 祛风通络
下载PDF
基于玄府调控生殖轴理论探讨风药在月经病中的运用
3
作者 邓泽之 魏绍斌 《河南中医》 2024年第6期844-848,共5页
风药具有风之轻扬上升、发散开泄、善行而无处不至的特性,能开通全身上下内外之玄府,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开通玄府药物。因此,在月经病中辨明病因、病位以及玄府闭塞的程度后,可用风药从多角度开通生殖轴玄府,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外感... 风药具有风之轻扬上升、发散开泄、善行而无处不至的特性,能开通全身上下内外之玄府,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开通玄府药物。因此,在月经病中辨明病因、病位以及玄府闭塞的程度后,可用风药从多角度开通生殖轴玄府,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外感风寒型月经病祛风以通玄,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生姜等;气郁玄府型月经病理气以通玄,常用药物有柴胡、枳壳、青皮、香附、木香等;血瘀型月经病活血以通玄,常用药物有桂枝、川芎、荆芥、刺蒺藜、白芷、细辛、羌活、葛根等;痰湿型月经病化湿以通玄,常用药物有升麻、葛根、柴胡、羌活、独活等;虚实相兼型玄府病变补虚以通玄,常用药物有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等。通过正确的药物配伍,在月经病中灵活运用风药,可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 生殖轴 风药 月经病 祛风以通玄 理气以通玄 活血以通玄 化湿以通玄 补虚以通玄
下载PDF
朱生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高峰 程艳梅 +2 位作者 曹慧杰 刘春芳 张秀莲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12期19-21,共3页
总结朱生樑教授辨证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为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又兼痰、瘀为患;治疗注重疏肝降逆、化痰祛瘀,临证多采用疏肝和胃方化裁。
关键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疏肝降逆 化痰祛瘀 疏肝和胃方
下载PDF
针刺联合常规西药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珩 肖宁 +2 位作者 邵明璐 李洋 谭奇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常规西药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有关针刺联合常规西药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并通过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7项研究纳入评价,通过...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常规西药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有关针刺联合常规西药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并通过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7项研究纳入评价,通过分析发现针刺所选用的腧穴以内关、心俞、膻中为主,位置临近心胸,经络联通心胸,具有宽胸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与常规西药组比较,针刺联合常规西药组心绞痛缓解率显著提高,心电图有效率显著提高,动态心电图平均心肌缺血时间显著缩短。结论:以"宽胸理气、活血止痛"为指导的针刺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短期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对远期预后的作用尚待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宽胸理气、活血止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针灸大师魏稼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希言 陈亮 +2 位作者 杨宗保 宋南昌 程延安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81-683,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大师魏稼求学、临床、教学、科研经历及针灸学术经验。方法:从魏稼求学、临床、教学、科研经历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收集魏稼教授发表论文和论著,从中精选出以针灸临床为主的内容加以归纳分析。结果:魏稼教授的针灸临床特色... 目的:探讨针灸大师魏稼求学、临床、教学、科研经历及针灸学术经验。方法:从魏稼求学、临床、教学、科研经历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收集魏稼教授发表论文和论著,从中精选出以针灸临床为主的内容加以归纳分析。结果:魏稼教授的针灸临床特色与学术建树,即五个突出(手法调气、穴法圆机、刺络刺营、热证可灸、疗法互补),两大建树(创立"各家针灸学说"与"无创痛穴疗学"两门新兴学科)。结论:魏稼教授的针灸经验特色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稼 针灸大师 手法调气 穴法圆机 刺络刺营 热证可灸 疗法互补 各家针灸学说 无创痛穴疗学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则治法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建宇 魏素丽 +4 位作者 陆锦锐 严雪梅 于大远 柳越冬 刘仍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8期155-158,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与结肠癌关系密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溃疡性结肠炎已经成为临床常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与结肠癌关系密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溃疡性结肠炎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通过对大量的古今文献的研究、整理并归纳,该疾病可以总结为祛湿、调和肝脾、寒热平调、调气活血、消痈排脓等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治法 祛湿 调和肝脾 寒热平调 调气活血 消痈排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活血化瘀治疗胸痹心痛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奕星 王凤荣 陆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8期26-28,共3页
胸痹心痛多与寒邪内侵、情志失节、饮食失调、劳倦内伤、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虚为气虚、阴伤、阳衰,脏器亏虚,心脉失养。血瘀是病理关键,活血化瘀为治疗关键,理气、益气、温阳... 胸痹心痛多与寒邪内侵、情志失节、饮食失调、劳倦内伤、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虚为气虚、阴伤、阳衰,脏器亏虚,心脉失养。血瘀是病理关键,活血化瘀为治疗关键,理气、益气、温阳、痰瘀并治共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瘀血 活血化瘀 理气 益气 温阳 痰瘀并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沈菊人医案》治疗产后腹痛4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胡鹏飞 徐里 《河南中医》 2016年第8期1327-1329,共3页
《沈菊人医案》治疗产后腹痛的四种方法分别为:滋阴养血止痛法,理气化瘀止痛法,调补奇经止痛法,祛湿活血止痛法。《沈菊人医案》案例甚多,见证复杂,沈氏治疗产后腹痛,无论病的表里虚实,有邪无邪,必以滋阴养血为主,以活血、化瘀、益气、... 《沈菊人医案》治疗产后腹痛的四种方法分别为:滋阴养血止痛法,理气化瘀止痛法,调补奇经止痛法,祛湿活血止痛法。《沈菊人医案》案例甚多,见证复杂,沈氏治疗产后腹痛,无论病的表里虚实,有邪无邪,必以滋阴养血为主,以活血、化瘀、益气、祛风熄风、降火、健脾、利水种种治法佐之。辨证推详,变化不离总旨,组方多随证变化,灵活变通,但疗效卓著,值得后人师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腹痛 《沈菊人医案》 滋阴养血止痛法 理气化瘀止痛法 调补奇经止痛法 祛湿活血止痛法
下载PDF
陈阳春八法治疗心律失常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守富 李秋凤 卢吉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8-10,共3页
陈阳春教授认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瘀血、气滞、热毒等常常相兼为病,发为心律失常,自创益气活血(气虚血瘀)-益气活血定心饮,化痰祛湿(痰湿内盛)-栝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益气养阴(气阴两虚)-生脉定心饮,温阳益气(阳气亏虚)-... 陈阳春教授认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瘀血、气滞、热毒等常常相兼为病,发为心律失常,自创益气活血(气虚血瘀)-益气活血定心饮,化痰祛湿(痰湿内盛)-栝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益气养阴(气阴两虚)-生脉定心饮,温阳益气(阳气亏虚)-益心复脉饮,益气养血(气血两虚)-归脾汤,滋阴降火(阴虚火旺)-归黄一贯煎,疏肝理气(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平肝定悸(阴虚阳亢)-天麻钩藤饮八法,临证加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益气活血 化痰祛湿 益气养阴 温阳益气 益气养血 滋阴降火 疏肝理气 平肝定悸 陈阳春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毛德西辨治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五法经验介绍 被引量:1
11
作者 巴明玉 禄保平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6期202-205,共4页
介绍毛德西教授辨治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经验。毛德西教授认为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理特点多以虚为本,以湿、郁为标,湿邪往往贯穿整个病理过程。故常从虚、湿、郁论治,创制疏肝理气化湿法、清热利湿法、散寒利湿法... 介绍毛德西教授辨治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经验。毛德西教授认为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理特点多以虚为本,以湿、郁为标,湿邪往往贯穿整个病理过程。故常从虚、湿、郁论治,创制疏肝理气化湿法、清热利湿法、散寒利湿法、温阳利湿法、散瘀利湿法等五法,临证多法联用,随证治之,祛湿贯穿始终,临床可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疏肝理气化湿法 清热利湿法 散寒利湿法 温阳利湿法 散瘀利湿法 毛德西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局灶性子宫腺肌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楠 师伟 +3 位作者 程文秀 于航 赵晓晓 徐丽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5-440,共6页
目的分析山东三甲中医院治疗局灶性子宫腺肌病(AM)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局灶性AM患者资料,应用复杂网络、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等分析方法,总结中医药治疗局灶性AM的用药规律。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收集处方761首,涉... 目的分析山东三甲中医院治疗局灶性子宫腺肌病(AM)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局灶性AM患者资料,应用复杂网络、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等分析方法,总结中医药治疗局灶性AM的用药规律。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收集处方761首,涉及中药260味。使用频次高的中药有醋香附、蒲黄、醋延胡素、当归等;药物功效以补虚、活血化瘀、理气为主;药物归经频次最高的为肝经;关联分析得到核心药对组合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和"当归-川芎";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处方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白芍、川芎、蒲黄、益母草、党参、牡蛎,以及3层药物配伍加减组合。结论治疗局灶性AM的核心药物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白芍、川芎、蒲黄、益母草、党参、牡蛎,以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兼以补虚及软坚散结,辨证加以温里、清热、解毒等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子宫腺肌病 中医药 数据挖掘 复杂网络分析 用药规律 理气止痛 活血化瘀
下载PDF
石玉生主任推膝眼结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4
13
作者 鲁育 李海争 +4 位作者 李华南 张玮 赵娜 海兴华 石玉生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期32-35,共4页
石玉生主任从膝关节解剖特点出发,结合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提出了自己对膝骨性关节炎辨证分型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筋骨平衡为中心的针推治疗体系。推拿治疗的核心是"推膝眼",在行气止痛、调和气血的同时能够预防... 石玉生主任从膝关节解剖特点出发,结合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提出了自己对膝骨性关节炎辨证分型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筋骨平衡为中心的针推治疗体系。推拿治疗的核心是"推膝眼",在行气止痛、调和气血的同时能够预防或缓解膝骨性关节炎导致的股四头肌萎缩,恢复肌肉对膝关节的控制、保护作用,进而平衡筋骨;针灸的核心是膝关节围刺,尤其是对膝关节肿胀明显者进行大角度深刺,使深层积液透出浅层,从而加快吸收,加快膝关节自身修复。对于后期康复锻炼总结出一套锻炼步骤,从力量、活动度及关节稳定多方面巩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推拿 推膝眼 针灸 行气止痛 调和气血
下载PDF
黄枫治疗肩周炎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俊延 冯元蓝 +6 位作者 冯骏杰 黄敏玲 陈华梅 林海雄 任悦怡 孙伟鹏 黄枫(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722-1727,共6页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黄枫教授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有效病例的门诊处方,探讨其治疗肩周炎的用药规律和诊治思路。结果共筛选出处方160首,涉及中药72味。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中药...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黄枫教授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有效病例的门诊处方,探讨其治疗肩周炎的用药规律和诊治思路。结果共筛选出处方160首,涉及中药72味。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中药分别为甘草、延胡索、玉竹、桑枝、生地黄、两面针、石斛、葛根、薏苡仁、丹参。23味常用药物根据其功效可分为健脾祛湿药、健脾益气药、活血止痛药、舒筋通络药、养阴柔筋药、补肾药。基于聚类分析演化得到7个新方组合。分析结果提示黄枫教授治疗肩周炎用药以活血行气止痛、养阴养血柔筋为主,辅以健脾益气祛湿与补肾,体现其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气血筋脉为切入点,从脾肾两脏论治,兼顾先后天之本的临证经验以及结合岭南地域气候特点的辨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活血行气止痛 养阴养血柔筋 延胡索 数据挖掘 名医经验 黄枫
下载PDF
从痰瘀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程玉佩 张明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57-160,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脂肪性肝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积聚""痰痞""肥气""胁痛"等范畴,中医学者大多认为该病的病因以痰浊、瘀血为首,病机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瘀互结...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脂肪性肝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积聚""痰痞""肥气""胁痛"等范畴,中医学者大多认为该病的病因以痰浊、瘀血为首,病机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瘀互结为主,临证诊治或以理气祛痰为主,或以活血化瘀为主,或两者同时兼顾,相辅相成,疗效颇为显著。该文以中医的痰瘀理论为主要切入点来探讨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痰瘀互结 活血化瘀 理气祛痰
下载PDF
试论从肝脾肾论治癌痛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娇 李刘生 吴煜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11期1401-1404,共4页
中医认为癌痛的发生与气滞、痰凝、血瘀、热毒、癌毒及正气亏虚关系密切,病变脏腑与肝脾肾等脏器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可导致气滞血瘀,脾失运化可产生血阻痰凝,肾失温煦常导致寒凝血瘀。而脾肾作为先后天之本,正气不足与之关系密切,故治... 中医认为癌痛的发生与气滞、痰凝、血瘀、热毒、癌毒及正气亏虚关系密切,病变脏腑与肝脾肾等脏器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可导致气滞血瘀,脾失运化可产生血阻痰凝,肾失温煦常导致寒凝血瘀。而脾肾作为先后天之本,正气不足与之关系密切,故治疗上应理气疏肝、健脾化痰、温肾活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肾 气滞 血瘀 痰凝 癌痛 理气疏肝 健脾化痰
下载PDF
偏头痛的中医认识与证治思路——全国名中医王行宽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四)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杼惠 曹蛟 +2 位作者 夏帅帅 刘建和 王行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4-17,共4页
介绍王行宽教授对于偏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诊治特色。王教授认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络不荣是偏头痛的发病之本,风气内动、外风侵袭、内外合邪所致脑络舒挛失利、脑络绌急是偏头痛的发病之标,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脑络不通是偏头痛缠... 介绍王行宽教授对于偏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诊治特色。王教授认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络不荣是偏头痛的发病之本,风气内动、外风侵袭、内外合邪所致脑络舒挛失利、脑络绌急是偏头痛的发病之标,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脑络不通是偏头痛缠绵难愈的重要病理因素。治当益肾填精以补络、养肝祛风以柔络、理气活血以通络,针对病机创制头痛宁方治疗偏头痛,配合心理疏导、生活调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对当今临床治疗偏头痛极具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头痛宁方 益肾填精补络 养肝祛风柔络 理气活血通络 王行宽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周安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董德河 何本鸿 曹继刚 《河南中医》 2013年第2期238-240,共3页
慢性前列腺炎病位在肝肾,病机特点主要是肝实肾虚,虚实夹杂,肝实是本病实证的重要因素,肾虚是本病虚证的根本原因。临证时可分为初、中、晚三期辨证论治,初期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疏肝理气;中期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后期以补肾为主。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肝实肾虚 清热利湿 疏肝理气 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 补肾 周安方
下载PDF
卵巢残余综合征临床辨证施治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莉华 王忠民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960-963,共4页
卵巢残余综合征系妇科疑难病。双侧卵巢切除后再次出现诸如盆腔疼痛、腹部包块、会阴痛、性交痛等临床症状,与中医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寒湿凝聚、气血亏虚等有内在联系。根据其脉证,分别采用理气止痛,疏肝理气,温经散寒,补气养血之法,... 卵巢残余综合征系妇科疑难病。双侧卵巢切除后再次出现诸如盆腔疼痛、腹部包块、会阴痛、性交痛等临床症状,与中医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寒湿凝聚、气血亏虚等有内在联系。根据其脉证,分别采用理气止痛,疏肝理气,温经散寒,补气养血之法,佐以活血化瘀,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残余综合征 辨证论治 疏肝理气 温经散寒 补气养血
下载PDF
国医大师诊治胃脘胀痛用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兴华 黄重铭 +2 位作者 林樫 林长峰 林兴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441-447,共7页
收集《国医大师验案良方·脾胃卷》中关于国医大师治疗胃脘胀痛的医案,建立医案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共纳入胃脘胀痛医案70个,涉及184味中药。四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胃脘胀痛的基本病机可... 收集《国医大师验案良方·脾胃卷》中关于国医大师治疗胃脘胀痛的医案,建立医案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共纳入胃脘胀痛医案70个,涉及184味中药。四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胃脘胀痛的基本病机可分为肝胃失和及脾虚挟湿两类,治法以养胃阴、补益脾气、活血化瘀、理气、疏肝为主。治疗胃脘胀痛的高频药物为白芍、炙甘草、黄连、延胡索、半夏、甘草、白术、香附、厚朴、太子参等,性味以甘、温为主,主要入脾、胃、肝经。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国医大师论治胃脘胀痛,虚则补之,采用养胃阴、补益脾气以治其本;实则泻之,采用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治其标。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方药组成为半夏、白术、黄连、白芍、延胡索、香附、甘草(炙甘草)。分析结果提示国医大师治疗胃脘胀痛多用入脾、胃二经之甘温药,采用养胃阴、补益脾气治法的同时不忘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虚实兼顾,标本同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胃脘胀痛 养胃阴 补益脾气 活血化瘀 理气 疏肝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