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延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志成 刘桉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3-218,共6页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白术、党参、五味子等健脾养心以治本,结合通阳化浊、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阳散寒等治法,标本兼治,通补兼顾,使脾气健旺,心气充沛,瘀去痰消,胸阳得以舒展,则心之血脉恢复畅通,胸痹心痛诸症得到缓解。李延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经验可为中医临床诊治冠心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 本虚标实 脾虚 痰浊 血瘀 调理脾胃 健脾养心 李延
下载PDF
浮针调颈联合调神调衡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38例
2
作者 王彦璎 张振营 +3 位作者 马良志 张蕊 徐慧颖 高楠(指导) 《光明中医》 2024年第4期736-739,共4页
目的观察浮针调颈联合调神调衡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日照市中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38例。治疗3周,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评估,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目的观察浮针调颈联合调神调衡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日照市中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38例。治疗3周,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评估,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7%(37/38),愈显率89.47%(34/38);随访时,总有效率为97.37%(37/38),愈显率73.68%(28/38)。结论浮针调颈联合调神调衡针可明显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心脾两虚证 浮针 调神调衡针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应用调脾护心法治疗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3
作者 方才敬 刘攀 +1 位作者 郭言午 戴小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5期2720-2728,共9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应用调脾护心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运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析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病人400例,分为...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应用调脾护心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运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析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病人400例,分为中药组(372例)和非中药组(28例),非中药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非中药组基础上加用调脾护心法中药汤剂治疗,手术前后均每天服用2次,每次200 mL。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运用数据挖掘总结中药组处方用药规律,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处方作用靶点。结果:治疗后,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非中药组(P<0.05),心绞痛症状疗效优于非中药组(P<0.05)。数据挖掘共筛选出调脾护心法医案372例,核心药物83味,药性以温热为主,温性药物最多,药味酸、苦、甘为主,共占73.40%;聚类分析发现以“白术、陈皮、茯苓、广木香、蒲公英、酸枣仁、炙甘草、炙远志”为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分析: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核心中药成分185个;对19个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发现在细胞组分方面主要与胞质部分、细胞外围、质膜、内膜系统等相关;在分子功能方面与酶结合、信号受体结合等密切联系;在生物学过程方面主要与细胞对化学刺激的反应、定位调控等有关;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发现其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调脾护心法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病人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处方核心药物是白术、陈皮、茯苓、广木香、蒲公英、酸枣仁、炙甘草、炙远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GE-RAGE、MAPK、IL-17、TNF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围术期 调脾护心法 中医证候积分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吴波运用龙砂膏滋方治疗冠心病经验
4
作者 刘天娇 张悦 +1 位作者 李静 吴波(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7期745-750,共6页
总结吴波教授以龙砂膏滋方治疗冠心病的处方思路。立足于中老年冠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基于《黄帝内经》冬藏精滋化源理论、五运六气理论以及命门学说、太极河洛理论,提出以龙砂膏滋方治疗冠心病。通过填精益髓、藏精蕴机,调理... 总结吴波教授以龙砂膏滋方治疗冠心病的处方思路。立足于中老年冠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基于《黄帝内经》冬藏精滋化源理论、五运六气理论以及命门学说、太极河洛理论,提出以龙砂膏滋方治疗冠心病。通过填精益髓、藏精蕴机,调理脾胃、枢转阴阳,三因制宜、辨证施治,资助心之气血阴阳,激发调动人体自调能力,干预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思路。附验案两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龙砂膏滋方 五运六气 冬藏精 填精益髓 调理脾胃 吴波 《黄帝内经》
下载PDF
基于“心脾相关,调气为先”探讨双心病中医治疗
5
作者 袁冰 袁洁 +2 位作者 黄凯琳 廖家桢 吴焕林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529-1532,共4页
双心病是机体心脏与精神心理共同致病。随着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也逐年上涨。双心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慌、抑郁善忧、心惊胆怯、精神紧张等。根据双心病临床症状特征,可归属于中医学“胸... 双心病是机体心脏与精神心理共同致病。随着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也逐年上涨。双心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慌、抑郁善忧、心惊胆怯、精神紧张等。根据双心病临床症状特征,可归属于中医学“胸痹”“郁证”范畴。胸痹与郁证合而为病与目前西医提出的双心病相似,为“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共病体现的一类疾病,故“心身同治”“心神同调”成为目前治疗本病的关键。根据“五脏相关理论”,心脾两脏存在母子相生、经络相贯、阴阳相承、气血相济、神志相合的生理学关系。而情志失畅为双心病重要危险因素,与肝脏密切相关。同时肝木与脾土间存在五行相克的关系。温胆汤作为化痰经典方,具有健脾化痰、理气解郁之功效;小柴胡汤具有疏解少阳枢机的功效,二者联用加强畅达气机之效。试从“心脾相关,调气为先”理论出发,探讨温胆汤联合小柴胡治疗双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病 双心病 胸痹 心脾相关 疏肝理气 温胆汤 小柴胡汤
下载PDF
基于SIRT3/MnSOD信号通路探讨健脾调脂方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6
作者 王新 付蓉 +1 位作者 覃余 高代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8-53,59,共7页
目的 基于沉默调节蛋白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IRT3/MnSOD)信号通路探讨健脾调脂方改善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从7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60只采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方法建立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模型。造模成... 目的 基于沉默调节蛋白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IRT3/MnSOD)信号通路探讨健脾调脂方改善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从7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60只采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方法建立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存活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健脾调脂方低剂量组、健脾调脂方中剂量组、健脾调脂方高剂量组,每组10只。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2.6 mg/kg灌胃,健脾调脂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健脾调脂方4.38 g/kg、8.75 g/kg、17.75 g/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6周。末次灌胃40 min后,采用心脏彩超评估心功能;取左心室心肌组织,HE及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及心肌纤维化情况,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SIRT3及MnSOD蛋白表达情况,RT-q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ollagenⅠ、CollagenⅢ、SIRT3及MnSOD mRNA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及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心肌纤维断裂、出血;卡托普利组和健脾调脂方各组LVIDd、LVIDs及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LVEF、LVFS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心肌纤维化减轻,其中卡托普利组和健脾调脂方中、高剂量组减轻更明显,但仍见少量出血。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SIRT3、MnSOD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卡托普利组和健脾调脂方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卡托普利组和健脾调脂方高剂量组SIRT3、MnSOD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 健脾调脂方可能通过激活SIRT3/MnSOD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健脾调脂方 沉默调节蛋白3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葛金文教授运用气机开阖理论治疗青少年精神障碍经验
7
作者 田家璇 杨丽 +1 位作者 佘瑞宁 肖碧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61-265,共5页
总结葛金文教授运用气机开阖理论辨治青少年精神障碍的临证经验。葛金文教授认为青少年精神障碍属于中医学“神志病”范畴,其病机为元气受损,开阖无源,阳气不振而致“郁”;或为肝脾失调,开阖失常,气郁化火而致“躁”“癫”;或为少阴枢... 总结葛金文教授运用气机开阖理论辨治青少年精神障碍的临证经验。葛金文教授认为青少年精神障碍属于中医学“神志病”范畴,其病机为元气受损,开阖无源,阳气不振而致“郁”;或为肝脾失调,开阖失常,气郁化火而致“躁”“癫”;或为少阴枢机不利,开阖不畅,心肾不交而致“狂”“呆”。治疗强调一身之气需升降相因、开阖畅通,具体组方从通阳培元或调和肝脾或调畅少阴枢机、交通心肾入手,基于平衡机体脏腑整体功能,达周身气机开阖有常以治疗青少年精神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青少年 气机开阖 通阳培元 调和肝脾 交通心肾 葛金文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用药规律的挖掘及核心药物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娜 周伶 +1 位作者 万子璇 叶小卫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975-983,共9页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用药规律及其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文献,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其用药规律,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核心药物的作用...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用药规律及其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文献,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其用药规律,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果】共检索得到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文献70篇,处方69首,中药155味;药物主要归肝、心、脾经,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多苦、甘、辛。用药频次居前5位的中药分别为柴胡、甘草、白芍、茯苓、郁金,药物关联频次最高的药对是柴胡-白芍。对用药频次居前5位的核心药物柴胡、甘草、白芍、茯苓、郁金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核心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等,主要作用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6(IL-6)、胱天蛋白酶3(CASP3)等靶点,通过5-羟色胺能突触、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c GMP-PKG等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主要活性成分可分别与核心靶点结合,且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中药治疗以疏肝理气、健脾养心为法,中医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抑郁 疏肝理气 健脾养心 柴胡 白芍 槲皮素 山柰酚 柚皮素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黄彬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之经验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楠 王洪亮 +2 位作者 张东 谢伟昌 黄彬(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3163-3167,共5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难治性消化系疾病,病情反复迁延,属于癌前病变之一。黄彬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虚实夹杂之证,“正虚”主要是脾气虚、胃阴虚,“邪实”主要表现为气滞、肝郁、血瘀、湿热和浊毒;病位在胃,与肝、脾、心密切相关。针...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难治性消化系疾病,病情反复迁延,属于癌前病变之一。黄彬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虚实夹杂之证,“正虚”主要是脾气虚、胃阴虚,“邪实”主要表现为气滞、肝郁、血瘀、湿热和浊毒;病位在胃,与肝、脾、心密切相关。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黄彬教授提出了补益脾胃固其本、肝脾共治气机畅、心胃同调母子和、活血化瘀贯始终、宏观与微观辨证结合分期辨治、调理饮食及情志的六大辨治法则,自拟消萎化肠方(主要由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海螵蛸、醋三棱、蒲公英、醋延胡索、醋莪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麦冬、甘草等组成)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方,并在此基础上酌加化瘀消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之品,以有效抑制胃黏膜萎缩的进一步进展。针对脾胃病的辨治,黄彬教授强调,其根本在于助其自复功用,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补益脾胃 肝脾共治 心胃同调 活血化瘀 消萎化肠方 黄彬
下载PDF
补益心脾法联合肠道菌群调节治疗心脾两虚证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徐芳 陈文玲 +2 位作者 潘凌云 王颖 侯思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0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补益心脾法—参芪解郁方颗粒联合肠道菌群调节治疗心脾两虚证产后抑郁(P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P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 目的:探讨补益心脾法—参芪解郁方颗粒联合肠道菌群调节治疗心脾两虚证产后抑郁(P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P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参芪解郁方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芪解郁方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周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5-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心脾法联合肠道菌群调节能提高心脾两虚证PPD患者的血清5-HT与性激素水平,且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益心脾法 肠道菌群调节 产后抑郁 心脾两虚证
下载PDF
“调心通督”针刺法联合艾灸治疗心脾两虚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鲁月 刘永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954-1959,共6页
【目的】观察“调心通督”针刺法联合艾灸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aM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基础治... 【目的】观察“调心通督”针刺法联合艾灸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aM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艾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调心通督”针刺法治疗。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Rivermead行为记忆能力测验(RBMT)评分、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为83.33%(25/30);组间比较(秩和检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MoCA评分、RBMT评分、NP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MoCA评分、RBMT评分、NP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心通督”针刺法联合艾灸疗法能明显改善心脾两虚型aMCI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智力和记忆力的恢复,并能有效调节患者的精神行为和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心通督 针刺疗法 艾灸疗法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心脾两虚型 智力和记忆力 精神行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养心调肠”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理论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会敏 时素华 +2 位作者 高俊霞 李志刚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1427-1430,共4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以腹部不适、粪便含水量升高、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病,常伴有失眠、疲劳、抑郁和焦虑等非消化道症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心神失调是IBS-D的病机关键。“养心调肠”针法是基于“心小肠藏...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以腹部不适、粪便含水量升高、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病,常伴有失眠、疲劳、抑郁和焦虑等非消化道症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心神失调是IBS-D的病机关键。“养心调肠”针法是基于“心小肠藏象系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脑-肠轴”理论而创立的心肠同调的针刺方法,缓解胃肠道症状的同时,得以从根本上解决IBS-D的发生,减少其复发率。该针法临床应用疗效突出,对于各种证型的IBS-D均有良效。其中,以肝郁脾虚证临床最为常见,故基于“心小肠藏象系统”和脑肠轴理论,从脏腑、经络、病机角度探讨“养心调肠”针法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的理论依据,并为临床治疗IBS-D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调肠”针法 心小肠藏象系统 脑-肠轴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下载PDF
升清降浊法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丽媛 张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538-3542,共5页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多发病。中医认为此类疾病的关键病机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其主要病位在肺、脾、肾。瘀浊、痰湿等有形病理产物对肾脏的损害是影响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此类疾病常规治疗复杂漫长,症状...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多发病。中医认为此类疾病的关键病机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其主要病位在肺、脾、肾。瘀浊、痰湿等有形病理产物对肾脏的损害是影响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此类疾病常规治疗复杂漫长,症状迁延多变,疾病复发率高等诸多不足,中医着眼于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以升清降浊为指导思想展开治疗,包括调脾肾以助升降、交心肾以运输布、畅气机以促升降、培正气以助升清、除邪气以降脏浊、借性味以助升降。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疗效,更是对拓宽疾病治疗思路,突出中医治疗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 尿酸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 紫癜性肾炎 通调脾肾 交通心肾 调畅气机 培正除邪
下载PDF
从“心胃相通”理论探讨病毒性心肌炎防治
14
作者 黄丽丽 张淑敏 秦宇航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6期15-17,共3页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引起儿童和青壮年心肌损害乃至猝死的首要因素,目前尚无特异性防治方法。中医多从外感温病角度阐述VMC病机,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辨证分型较复杂且疗效不一。脏腑别通理论指出,心与胃相通。VMC病毒属性、发病机...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引起儿童和青壮年心肌损害乃至猝死的首要因素,目前尚无特异性防治方法。中医多从外感温病角度阐述VMC病机,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辨证分型较复杂且疗效不一。脏腑别通理论指出,心与胃相通。VMC病毒属性、发病机制及症状特点均提示从胃论治的优势,运用健脾养胃、补中益气法防治VMC易被患者接受,同时能避免滥用寒凉药物,减少并发症。注重顾护后天之本,强调保护脾胃应是防治VMC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胃相通 病毒性心肌炎 保护脾胃
下载PDF
基于五脏相关论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15
作者 韩一凡 周正华 王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868-1871,共4页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成因繁多,临床上仅以常规方法从胃和食管论治本病,难收佳效。五脏相关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基于五脏相关理论,从脾、肺、肝、肾、心辨治出发,分析各脏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病机的关系,基于建中理脾、宣降肺...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成因繁多,临床上仅以常规方法从胃和食管论治本病,难收佳效。五脏相关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基于五脏相关理论,从脾、肺、肝、肾、心辨治出发,分析各脏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病机的关系,基于建中理脾、宣降肺气、抑木扶土、温阳益肾、益火养心的原则,指导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常可速达病所,祛除顽疾,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并附验案1则加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相关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脏腑辨治 建中理脾 宣降肺气 抑木扶土 温阳益肾 益火养心
下载PDF
《活幼心书》治疗惊风的思路及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洪颖慧 石艳红 +1 位作者 黄慧思 张月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281-1286,共6页
探讨元朝医家曾世荣所著《活幼心书》治疗惊风的思路及用药规律。《活幼心书》诊治惊风重视心火肝风的病机特点和调理脾胃的治疗宗旨,善用攻法分期辨证治疗急惊风。急惊风初期需清解表邪,邪去则正安;中期需清利小便以通心气,泻火安神;... 探讨元朝医家曾世荣所著《活幼心书》治疗惊风的思路及用药规律。《活幼心书》诊治惊风重视心火肝风的病机特点和调理脾胃的治疗宗旨,善用攻法分期辨证治疗急惊风。急惊风初期需清解表邪,邪去则正安;中期需清利小便以通心气,泻火安神;对惊风后仍存有痰热之邪、预后不佳的患儿,可针对性地运用化痰逐水的中药,阻断患儿病情进展;对受惊而惊风的患儿,应重视行气法调整气机。在攻邪的同时,注重以寒温并用的方式固护脾胃。用药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惊风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甘草、生姜、人参、茯苓、肉桂,用药多选用药性为温性与寒性及药味为辛甘的药物,且多归脾胃二经;挖掘得到2个新方组合,新方组合1(大黄、防风、茯神)具有清热泻火、平肝熄风、宁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急惊风中期以平肝清心;处方2(大黄、防风、生姜)具有发散表邪、清热泻火、温中解毒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急惊风初期以解表合营。《活幼心书》治疗惊风的思路及用药规律可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幼心书》 惊风 心火肝风 调理脾胃 攻法 用药规律
下载PDF
调脾护心法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阮新民 林宇 +6 位作者 江巍 胡佳心 吴焕林 陈秋雄 林冬群 陈晓伟 邓铁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评价调脾护心法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06例拟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55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以调脾护心为治法,以护心方为主方加减治疗,并应用西雅...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评价调脾护心法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06例拟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55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以调脾护心为治法,以护心方为主方加减治疗,并应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证候总积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AQ积分比较显示,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等维度方面试验组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调脾护心治则指导下,应用护心方加减治疗可以促进搭桥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生活质量 @调脾护心法
下载PDF
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侠 胡丽娜 +1 位作者 李晓庆 吴焕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6-298,308,共4页
【目的】评价邓铁涛调脾护心法诊疗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治疗意愿将患者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观察期1年。非暴露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冠... 【目的】评价邓铁涛调脾护心法诊疗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治疗意愿将患者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观察期1年。非暴露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案,观察期内治疗时间不少于3个月。对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积分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1年后,暴露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年后,2组患者的心绞痛积分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暴露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1年后,2组西雅图心绞痛生存质量量表(SAQ)各个维度评分均有显著改善,除非暴露组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疾病认识程度(DP)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SAQ各维度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邓铁涛调脾护心法冠心病诊疗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铁涛 调脾护心法 冠心病 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案抗心肌缺血作用的临床队列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焕林 徐丹苹 +1 位作者 罗文杰 王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评价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案对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以前瞻队列研究的方式,2007年12月—2010年8月共纳入572例病例观察,其中剔除不合格病历35例,合格病例共537例。两组均接受标准的西医治疗。邓老方案组... 目的:评价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案对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以前瞻队列研究的方式,2007年12月—2010年8月共纳入572例病例观察,其中剔除不合格病历35例,合格病例共537例。两组均接受标准的西医治疗。邓老方案组接受邓铁涛教授调脾护心法治疗;非邓老方案组接受其他类型中医治疗(非名老中医方案)或纯西医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前后的心绞痛计分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计分及心电图改变均有显著差异,邓老方案组由于非邓老方案组。结论: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心方案有对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脾护心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缺血
下载PDF
调脾护心方的计算机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艳芳 徐志伟 +1 位作者 敖海清 朱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对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运用分子对接和复杂网络分析技术研究治疗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和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属于无尺度... 目的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对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运用分子对接和复杂网络分析技术研究治疗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和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属于无尺度网络模型,网络的无尺度特性和网络节点的性质可以较好地阐释各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调脾护心方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用的线索,促进调脾护心方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该研究策略可为中药复方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脾护心方 分子对接 复杂网络 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