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所谓班固撰《高祖沛泗水亭碑铭》再认识
1
作者 徐冲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3,216,217,共12页
中古以降,所谓班固撰《高祖沛泗水亭碑铭》流传甚广,见于多种史注、地志、类书、政书等。宋人编《古文苑》收录了包括《十八侯铭》在内的完整铭文。从结构与内容看,这是一篇由“序文”和“正文”构成且旨在“叙将十八,赞述股肱”的东汉... 中古以降,所谓班固撰《高祖沛泗水亭碑铭》流传甚广,见于多种史注、地志、类书、政书等。宋人编《古文苑》收录了包括《十八侯铭》在内的完整铭文。从结构与内容看,这是一篇由“序文”和“正文”构成且旨在“叙将十八,赞述股肱”的东汉作品。表面上对应高祖功臣“十八侯”,真正的话语模板却是东汉“中兴二十八将”,是明帝永平年间确立这一新制后的产物。这一作品对应一尊立于沛县泗水亭高祖庙前的巨大石碑,并非东汉前期班固奉章帝之命撰作,或与丰县的“高祖感应碑”一样,同为桓帝延熹十年丰令刘亹所立。碑文传为班固作品乃至收入文集,与南朝后期“汉书学”的发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固 《高祖沛泗水亭碑铭》 《十八侯铭》 东汉 石刻文化
下载PDF
嘉陵江流域历史洪水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铁松 《灾害学》 CSCD 2005年第1期113-115,共3页
据史载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按年代先后列出了嘉陵江流域的史发洪水,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该流域历史洪水的若干规律,并提出了笔者的几点看法,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嘉陵江流域 历史洪水 碑刻
下载PDF
云峰山魏碑刻石的地质地貌背景与资源保护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国云 王鹏贤 杨吉奎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6,共7页
莱州市云峰山刻石是在古崩塌-坡积地貌的基础上开发形成的,是全国重要的自然与人文遗产。将云峰山北坡堆积层分为残积-坡积、洪积和山崩3种类型,古地貌与各类堆积体之间的层序与发育关系依次为早期侵蚀与深切沟谷地貌发育阶段、中期残-... 莱州市云峰山刻石是在古崩塌-坡积地貌的基础上开发形成的,是全国重要的自然与人文遗产。将云峰山北坡堆积层分为残积-坡积、洪积和山崩3种类型,古地貌与各类堆积体之间的层序与发育关系依次为早期侵蚀与深切沟谷地貌发育阶段、中期残-坡积物和冲洪积物发育阶段、近期侵蚀与沟系发育3个阶段。云峰山崩石存在多成因和多个时期的发育过程,主山崩堆积事件形成于残-坡积和冲、洪积地貌之后,与中国陕西省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典型山崩地质地貌存在明显的差别。刻石在历史时期的滚动、倾斜与历史时期的坡地地貌过程有关,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碑刻石 地貌阶段 资源保护 云峰山
下载PDF
白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承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国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4,共5页
本文在多年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白族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村落及村落中的人群、广场、本主庙、斋堂等是白族文化内涵保护的直接载体和传承场。作者透过种种实际情况,提出白族文化需要在保护、传承中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白族 南诏大理国 村落 梵文碑 本主 大本曲 木雕
下载PDF
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 被引量:1
5
作者 梁中效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4-18,共5页
"汉三颂"产生在中国西部关中盆地、陇西高原、四川盆地之间的"金三角"地带,这一地区是东汉"得陇望蜀"的战略要地,羌人的进逼和地方官员重视交通道路的建设是"汉三颂"产生的背景;"汉三颂&q... "汉三颂"产生在中国西部关中盆地、陇西高原、四川盆地之间的"金三角"地带,这一地区是东汉"得陇望蜀"的战略要地,羌人的进逼和地方官员重视交通道路的建设是"汉三颂"产生的背景;"汉三颂"是中国交通史上的不朽文献,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不朽杰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难得佳作,其文化艺术成就受到千百年来中外学者和书法艺术家的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三颂 《石门颂》 《西狭颂》 《郁阁颂》 艺术成就
下载PDF
嘉陵江流域历代洪水碑刻考论 被引量:6
6
作者 蔡东洲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60-167,共8页
嘉陵江流域系洪灾高发区,历代洪水碑刻分布在北起广元南至重庆的16个县区市,至今尚存57条,成为研究嘉陵江洪灾最珍贵的材料.这些石刻弥补了文献记载的遗漏、更正了文献记载的错误,并为当今学者研究该流域历代洪灾提供了可比性.
关键词 洪水碑刻 嘉陵江流域 洪灾 历史洪水
下载PDF
僧安道壹入隋后书刊风格分析——以《曹植庙碑》为起点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强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在《清何以变凊——僧安道壹后期书刊系列研究之一》基础上,从清代以来金石学家的评论以及《曹植庙碑》(593)、《章仇氏造像碑》(589)、《白佛山造像题记》之间的地理关系上,揭示了三者均为僧安道壹所为的证据。
关键词 曹植庙碑 僧安道壹 书刊风格
下载PDF
司空图的《为惠礭化募雕刻律疏》与唐代后期佛教典籍的印制规模 被引量:3
8
作者 辛德勇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3期8-14,共7页
唐代后期人司空图的《为惠礭化募雕刻律疏》,研治中国早期雕版印刷术的学者,往往都要提到。文章反映的唐代印刷史事,非只一端,司空图附注的"印本共八百纸",应该是指恵礭化募所刻僧律篇幅的长度。篇幅较长,决定了雕版印书的规... 唐代后期人司空图的《为惠礭化募雕刻律疏》,研治中国早期雕版印刷术的学者,往往都要提到。文章反映的唐代印刷史事,非只一端,司空图附注的"印本共八百纸",应该是指恵礭化募所刻僧律篇幅的长度。篇幅较长,决定了雕版印书的规模也比较大。此事成为唐代印刷书本兴盛于世的重要标志。不管是从雕印书籍的篇幅长短来看,还是从雕版印刷的时间上来看,《为惠礭化募雕刻律疏》都有很特别的史料价值,有待进一步阐发。其雕印时间,应大致在文宗时期前后,即与大和九年之前民间业已雕印的历日,约略同时并行世间。惠礭所要雕印的到底是怎样一部佛书?向达、黄永年和邓广铭,都把惠礭所要雕印的佛书,看作是"律疏"。然而,从标题所体现的内容来看,这部佛书应只是一种"律",也就是所谓"僧律"。这一僧律,应该是《四分律》,即后秦姚兴弘始年间由佛陀耶舍在长安译出的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为惠礓化募雕刻律疏》 佛教典籍 印制规模 僧律
下载PDF
洪洞、介休水利碑刻的规范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袁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7-29,共3页
历史时期,洪洞、介休两地留下了一定数量的水利碑刻。这些水利碑刻的内容显示,当时官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公示祭祀方式、水利约定,无非就是要起到其对民间社会的有效社会控制,因此,水利碑刻也就具有了一定规范意义。从某种角度说,水利碑... 历史时期,洪洞、介休两地留下了一定数量的水利碑刻。这些水利碑刻的内容显示,当时官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公示祭祀方式、水利约定,无非就是要起到其对民间社会的有效社会控制,因此,水利碑刻也就具有了一定规范意义。从某种角度说,水利碑刻的这种规范意义与习惯法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汾河流域水利秩序与社会管理的特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洞 介休 水利碑刻 规范意义
下载PDF
北宋名士祖无择宦游海州考述
10
作者 张家超 许强 李千乔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9-12,103,共5页
祖无择曾知海州,但游历海州原由、知海州准确时间尚存在争议。文章结合传世文献、《祖无择墓志铭》等资料,释读“宋篆”三言诗石刻,考知祖无择游历海州是提点淮南路刑狱时例行巡视,知海州准确时间在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至皇祐元年(1049... 祖无择曾知海州,但游历海州原由、知海州准确时间尚存在争议。文章结合传世文献、《祖无择墓志铭》等资料,释读“宋篆”三言诗石刻,考知祖无择游历海州是提点淮南路刑狱时例行巡视,知海州准确时间在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至皇祐元年(1049年)八月。祖无择为海州地方的道德教化、城市治理等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无择 知海州 宋篆石刻 三言诗 三绝碑
下载PDF
多参数约束下多功能电控雪雕成型器优化设计
11
作者 马丽 陈继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8-232,共5页
单纯以主体结构参数作为单一约束条件设计电控雪雕成型器,导致其控制能力较弱,雪雕质量得不到保证,提出多参数约束的成型器化设计方法。分别从电控雪雕成型器的DSN控制电路、电量驱动模块、手持外框扶柄、主体成型单元四个方向,分析电... 单纯以主体结构参数作为单一约束条件设计电控雪雕成型器,导致其控制能力较弱,雪雕质量得不到保证,提出多参数约束的成型器化设计方法。分别从电控雪雕成型器的DSN控制电路、电量驱动模块、手持外框扶柄、主体成型单元四个方向,分析电控雪雕成型器主体结构的各种控制参数。根据雪体的成型曲率条件、手持柄弯曲力矩、电控调节参数最优化计算结果,完成小型手持多功能电控雪雕成型器的设计。实用对比结果表明,多功能电控雪雕成型器制作的雪雕,表面硬度水平明显高于人工雪雕成型器,且结构体半径数值也出现明显的提升趋势,已成型雪雕质量水平不达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电控 雪雕成型器 控制电路 手持扶柄 成型单元 成型曲率 弯曲力矩 调节系数
下载PDF
禁赌碑与乡规民约——以清代陕西安康地区为中心
12
作者 董永强 《安康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5-19,共5页
乡村社会中,禁赌是村民必须共同遵守的禁止性乡规民约。禁赌碑是乡规民约固化的结果,它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是以习惯法的形式执行着部分封建国法的职能。清代安康地区的禁赌碑文表明,乡民们对赌博的危害认识非常深刻,常常捐资立会,结社禁... 乡村社会中,禁赌是村民必须共同遵守的禁止性乡规民约。禁赌碑是乡规民约固化的结果,它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是以习惯法的形式执行着部分封建国法的职能。清代安康地区的禁赌碑文表明,乡民们对赌博的危害认识非常深刻,常常捐资立会,结社禁赌。违禁惩处时,以经济惩罚为主。罚戏是民间禁赌的智慧手段,体现着乡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禁长、乡约是禁赌活动中的监督者和执法者,他们的村民身份使得禁赌执法时带有强烈的乡村社会自我管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赌博 禁赌碑 乡规民约 罚戏 安康
下载PDF
碑刻类书稿的新典范——喜读《保山碑刻》
13
作者 尹家正 《保山师专学报》 2009年第1期26-27,共2页
《保山碑刻》汇集了保山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多年劳动的心血和汗水,以实证展示了保山的历史文化。该书与以往的碑刻类书稿相比,更重视了碑刻面貌、历史面貌、文体格式的全面性和述评、编排的精警性。无论在内容选择或形式编排上,都有较大... 《保山碑刻》汇集了保山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多年劳动的心血和汗水,以实证展示了保山的历史文化。该书与以往的碑刻类书稿相比,更重视了碑刻面貌、历史面貌、文体格式的全面性和述评、编排的精警性。无论在内容选择或形式编排上,都有较大的突破、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对史学研究还是碑刻书法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文化界大力推介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碑刻 实证 精警 全面
下载PDF
唐碑形制与碑碣制度不符之原因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宇 《艺术探索》 2014年第1期28-29,4,共2页
有不少学者认为,唐碑形制存在与碑碣制度不符的现象。这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唐代碑碣制度完备的时间较晚;二,碑碣制度的内容不详;三,后世学者引证疏漏。
关键词 唐碑 形制 碑碣制度
下载PDF
药方洞石刻方中酒疗法的运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利豪 李路明 许二平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0期2559-2560,共2页
药方洞石刻药方龙门药方中共记载酒疗方21首,阐述药方洞中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活血止痛消肿;辛甘大热,散寒滞。用酒入药记载详细,可治疗内外科多种疾病,用酒方式多样,内容丰富,继承和发展了酒的医疗作用。体现了古人对酒疗法的重视,是... 药方洞石刻药方龙门药方中共记载酒疗方21首,阐述药方洞中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活血止痛消肿;辛甘大热,散寒滞。用酒入药记载详细,可治疗内外科多种疾病,用酒方式多样,内容丰富,继承和发展了酒的医疗作用。体现了古人对酒疗法的重视,是珍贵的医疗原始记录文献。酒的功用之多,与不同药物配伍使用亦有不同的功效,如加以总结,用之于临床,将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方洞石刻方 温经通络 调和气血 活血止痛消肿 散寒滞 宣导药势
下载PDF
GATS《金融服务附件》第2(a)段适用措施的范围--以“相同标题是否必须相同含义”为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艳华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7,共9页
GATS《金融服务附件》第2(a)段为WTO成员国出于审慎原因而采取或维持与GATS承诺和义务不符的措施提供了一个政策空间,意图在金融服务自由化和国内规制权之间取得平衡。在阿根廷-金融服务案中,关于第2(a)段的适用范围,巴拿马作为申诉方... GATS《金融服务附件》第2(a)段为WTO成员国出于审慎原因而采取或维持与GATS承诺和义务不符的措施提供了一个政策空间,意图在金融服务自由化和国内规制权之间取得平衡。在阿根廷-金融服务案中,关于第2(a)段的适用范围,巴拿马作为申诉方基于该段与GATS第6条的标题都是“国内规制”这一事实,主张第2(a)段所涉措施必须是GATS第6条范围内的国内规制措施。然而,固守相同标题相同含义的解释方法会导致此种解释与文本含义相矛盾,缩小适用范围,不符合有效解释原则,还会导致严重的系统影响。事实上,市场准入措施与国内规制措施并非泾渭分明,相同标题并不一定在所有方面具有相同含义,我们可以从条款功能的角度理解标题“国内规制”的含义。两个条款性质不同却采用了同一标题,容易导致适用范围的混淆。部分区域贸易协定的做法对此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附件》 适用范围 市场准入 国内规制 GATS第6条 审慎例外
下载PDF
从碑刻资料看清代济源戏曲文化的发展
17
作者 田占营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9-92,共4页
济源清代戏曲碑刻是我国戏曲文化发展的缩影,承载着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无论是创建戏楼,还是重修戏楼,矗立着的碑刻都真实记载了当时的历史原貌,对于研究戏曲发展史、激发戏曲创建灵感、开展戏曲发展专项研究都具... 济源清代戏曲碑刻是我国戏曲文化发展的缩影,承载着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无论是创建戏楼,还是重修戏楼,矗立着的碑刻都真实记载了当时的历史原貌,对于研究戏曲发展史、激发戏曲创建灵感、开展戏曲发展专项研究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源戏曲 碑刻工艺 文化发展
下载PDF
轵道、轵关调查与研究
18
作者 罗火金 赵慧欣 +1 位作者 赵德芳 郑卫 《洛阳考古》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太行山是我国中部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号称“中华脊梁”,是我国二级台地与三级台地的分界线,东部为华北大平原,西部是黄土高原。太行山中有八条大部分呈东西向的横谷,这些横谷自古以来就成为联系太行山两侧的自然通道,后被称为“太行... 太行山是我国中部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号称“中华脊梁”,是我国二级台地与三级台地的分界线,东部为华北大平原,西部是黄土高原。太行山中有八条大部分呈东西向的横谷,这些横谷自古以来就成为联系太行山两侧的自然通道,后被称为“太行八陉”。其中第一陉为轵关陉,又称轵道,是连接运城盆地、汾河流域和华北大平原的捷径。轵道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随着夏商的不断开拓,至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著名古道。轵关是这条古道上的重要隘口,清代咸丰六年(1856)最后一次对其进行了修建,完善了各种军事设施,1947年关城被拆除。一代雄关,至此不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轵关陉 轵关 石刻 规章制度碑
原文传递
甘肃馆藏造像碑塔舍身饲虎本生图像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文斌 高海燕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73,91,共12页
本生故事是佛教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舍身饲虎本生以牺牲、奉献为主题思想,在北朝时期较为常见且具有一定代表性,新疆、甘肃、河南、山西等地的石窟中保存有一定数量的该本生故事壁画和雕刻。佛教造像碑、塔是与石窟一脉相承的佛教艺术... 本生故事是佛教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舍身饲虎本生以牺牲、奉献为主题思想,在北朝时期较为常见且具有一定代表性,新疆、甘肃、河南、山西等地的石窟中保存有一定数量的该本生故事壁画和雕刻。佛教造像碑、塔是与石窟一脉相承的佛教艺术表现形式,其龛像、铭文及其他佛教内容往往相互印证,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表达一定的主题。甘肃馆藏的两件刻有舍身饲虎本生图像的碑塔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其内容、构图、思想内涵等相关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造像碑 造像塔
原文传递
《张迁碑》相关问题考辨
20
作者 张明 李灵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141,共13页
《张迁碑》是著名汉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自问世以来,即受到历代学者、书家的高度关注。本来清初顾炎武等人对《张迁碑》的质疑之声经后世学者批驳已趋沉寂,但数年前,又有学者古调重弹,认为《张迁碑》为重刻或... 《张迁碑》是著名汉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自问世以来,即受到历代学者、书家的高度关注。本来清初顾炎武等人对《张迁碑》的质疑之声经后世学者批驳已趋沉寂,但数年前,又有学者古调重弹,认为《张迁碑》为重刻或伪刻,并在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就《张迁碑》的相关问题进行考辨:首先,明确了明代学者杨士奇、都穆获得拓本的具体时间以及前贤对《张迁碑》的怀疑情况;其次,从书刻角度看,《张迁碑》应是未经书丹而直接由石工刊刻而成,从而导致碑中出现种种讹误;最后,结合其它汉碑及汉代官制可见,《张迁碑》碑额"二职并列"的体例与《李孟初碑》相同,并非"史无前例",既为夸颂碑主之尊,又能彰显立碑人之功,实为两全其美之举。就目前所见,《张迁碑》并无可疑之处,仍不失为相关学术研究以及书法学习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迁碑 书刻 碑额体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