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
1
作者 徐丹丹 荆秀丽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2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模式提升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良肢位摆放护理模式),各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模式提升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良肢位摆放护理模式),各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干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模式 老年脑梗死后遗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SHOW模式在脑卒中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回授法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江红 邓爱华 +3 位作者 王琼 谢佼峨 杨艳霞 袁春梅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754-759,共6页
目的分析SHOW模式在脑卒中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回授法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某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17例脑卒中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 目的分析SHOW模式在脑卒中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回授法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某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17例脑卒中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回授法康复护理,观察组予以SHOW模式回授法康复护理,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患肢肌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患肢肌力评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传统回授法康复护理相比,SHOW模式回授法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脑卒中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行为生活方式等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肢肌力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SHOW模式 回授法 康复 肢体运动障碍 护理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静 姚霈 +1 位作者 孙贵芝 宗寿健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3期2909-2911,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早期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 目的:观察研究早期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对患肢行良肢位摆放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并观察护理前后患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3,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得以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1,P<0.05);观察组良肢位摆放干预之后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41,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得以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1,P<0.05);观察组良肢位摆放干预之后Barthel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68,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良肢位摆放 急性脑梗死 偏瘫
下载PDF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蒋黎丽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2期222-226,共5页
目的分析及评估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基于抽签法将采集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当中,分为对照组(40例)、试验组(40... 目的分析及评估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基于抽签法将采集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当中,分为对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配合良肢位摆放。对比干预前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心理状态、肢体功能、自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次数、护理时间、护理态度、护理内容等指标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的肢体功能结果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上肢与下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SDS与S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与SAS评分全部高于试验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自理能力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当中,配合良肢位摆放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加强患者自理能力以及肢体功能,并且对于缓解其负面情绪也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对于该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值得予以广泛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能力 良肢位摆放 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19
5
作者 沙薇 徐莉 王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0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早期良肢位康复内容,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变化情况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早期良肢位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后,其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均高于康复前,有利于患者维持良好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有效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良肢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护理联合良肢位训练对重症脑卒中抢救及后期康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海峰 朱晓霞 +2 位作者 刘芳 蒋燕 潘淑婷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809-813,共5页
目的研究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联合良肢位训练在重症脑卒中抢救及后期康复效果。方法①筛选宜兴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9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2017年6... 目的研究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联合良肢位训练在重症脑卒中抢救及后期康复效果。方法①筛选宜兴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9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2017年6月后就诊,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护理,n=40)与对照组(2017年6月之前就诊,常规抢救,n=50),比较两组抢救效果。②急救完成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组患者分为第一组(n=20)与第二组(n=20),其中第一组病情稳定后接受良肢位训练,第二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训练,连续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①观察组发病至到院时间、转入专科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外气管插管率、院外开通静脉通道率及院外吸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过程中危机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入院3 d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均较同组出院时显著下降(P<0.05),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均较同组入院时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入院3 d后,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康复训练干预3周后,两组运动功能得分均较同组干预前显著上升(P<0.05),且第一组干预3周后,运动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第二组(P<0.05);第一组肩关节脱位、患足跖屈内翻、肢体痉挛及异常运动模式发生率均低于第二组,其中两组肩关节脱位及肢体痉挛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护理能有效优化急救护理质量,提高重症脑卒中救治效果,而联合良肢位训练,可有效减少患者肢体痉挛、异常运动模式等并发症,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 渗透式风险预控 急救护理 良肢位训练 重症脑卒中 抢救效果 康复效果
下载PDF
智能警示偏瘫服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殷晓俊 李玉婷 +2 位作者 龚晓莉 范丽娟 王元姣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智能警示偏瘫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5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2组均给予脑卒中后常规治疗以及良肢位摆放的指导与示范,观察组... 目的探讨自制智能警示偏瘫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5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2组均给予脑卒中后常规治疗以及良肢位摆放的指导与示范,观察组穿上自主研制的智能警示偏瘫服,每天穿24 h,连续30 d,对照组穿上普通病号服。比较2组干预后良肢位摆放的依从率与正确率、肢体并发症发生率、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结果观察组良肢位摆放的依从率和正确率分别为91.87%和93.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4%和53.74%。观察组肢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干预前,2组Barthel指数评分及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及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警示偏瘫服可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依从率和正确率,降低肢体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警示偏瘫服 脑卒中 良肢位摆放 康复护理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康复护理体会 被引量:4
8
作者 杜宁 刘美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9年第3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入院早期即开始进行良肢位设计与摆放... 目的: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入院早期即开始进行良肢位设计与摆放,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4周后分别进行运动功能改善程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结果:实验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给予良肢位摆放,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位 康复护理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古晓琳 林献青 +1 位作者 阮丽英 韩飞 《智慧健康》 2022年第8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2020年4月1日-2020年11月30日,研究对象为脑卒中偏瘫患者(n=62),根据患者实施的不同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n=34)实施良位肢体摆放与常规康复指导,...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2020年4月1日-2020年11月30日,研究对象为脑卒中偏瘫患者(n=62),根据患者实施的不同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n=34)实施良位肢体摆放与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n=28)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良肢位摆放规范合格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良肢位摆放规范合格率为89.29%,对照组为67.6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别为92.86%、70.5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为(P<0.05)。结论对进行良肢位摆放干预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良肢位摆放干预 PDCA循环管理模式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可调节式康复餐桌的制作与应用
10
作者 马娟妹 吴竹群 张丽美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21期2003-2003,共1页
据报道[1],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患者多伴有偏瘫,需早期进行康复干预。研究[2]显示,良肢位摆放能防止或对抗患者痉挛模式,有效预防脑卒中并发症,但临床上患者坐位或下床时上肢无合适器具,良肢位依从性低,肩关节半脱位、... 据报道[1],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患者多伴有偏瘫,需早期进行康复干预。研究[2]显示,良肢位摆放能防止或对抗患者痉挛模式,有效预防脑卒中并发症,但临床上患者坐位或下床时上肢无合适器具,良肢位依从性低,肩关节半脱位、手肿胀等发生率高。而临床现有的病床餐桌宽度不够,患者坐位进食时患侧上肢经常处于下垂位;餐桌无食物盒固定位,患者单手进食时食物盒易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康复餐桌 良肢位依从性 护理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伍友琼 李敏清 +1 位作者 柏忠萍 李秀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151-115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康复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措施基础上加用早期良肢位康复内容。比较2组疗...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康复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措施基础上加用早期良肢位康复内容。比较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给予不同康复措施后,2组ADL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提高,但研究组ADL评分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早期良肢位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后,其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均高于康复前,有利于患者维持良好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有效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良肢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良肢位摆放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纪二丽 孙俊芳 刘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6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应用给予良肢位摆放,并贯穿康复全过程。通过Barthel指数分析方法作为工具,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肩关节脱位率为2.94%,髋关节外旋率为5.88%,足下垂率为2.94%,足内翻率为2.94%,高于对照组(17.65%、23.53%、20.59%、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4周Barthel指数评分(57.73±11.15)与出院3个月后Barthel指数评分(68.13±10.46)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肢位具有较多的优点,操作方便、简单,还能够加快分离运动的进程,使进行治疗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完善,可见,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行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良肢位摆放 康复护理 品管圈 偏瘫 脑动力流动学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司晓娜 王贺 +2 位作者 薛会元 张梦娜 曹俊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4期4441-4445,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认知体验,并分析影响其开展效果的因素,为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高质量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现象学研究方法,对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5名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对所得... 目的深入了解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认知体验,并分析影响其开展效果的因素,为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高质量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现象学研究方法,对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5名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对所得资料采用Colaizzi七步法进行整合分析。结果经过对访谈内容进行分类、编码、反思及提炼,共提炼一级主题3个,二级主题8个。主题一:良肢位摆放远期效果(降低卒中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理成本);主题二:影响良肢位摆放效果的障碍因素(患者及家属依从性较低、辅助支具不适宜、护士指导不明确);主题三:良肢位摆放开展建议(重视宣教、提高依从性、适当辅助支具、开展系统护理培训)。结论良肢位摆放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促进其疾病转归,然而在开展过程中应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做好护理人员相关培训等,以促进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中的高质量推进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良肢位摆放 护士 认知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良肢体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7期152-154,共3页
目的评价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良肢体位摆放的价值,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以促进患者康复效果的提升。方法选择医院近年收治住院治疗处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总计80例。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目的评价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良肢体位摆放的价值,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以促进患者康复效果的提升。方法选择医院近年收治住院治疗处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总计80例。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40例脑卒中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脑卒中患者加行良肢体位摆放康复护理。比较参照组、试验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脑卒中患者干预后肢体运动能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肌痉挛、肩疼痛、足下垂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仰卧位以及患侧卧位等良肢体位摆放康复护理的应用可以减少患者肌痉挛、肩疼痛等并发症,提高患者康复期安全性,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符合患者康复护理工作需求,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肢体位摆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并发症 效果
下载PDF
良肢位摆放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2
15
作者 邱青青 蔡珍芝 +1 位作者 温金凤 胡晓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患者入...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患者入院时即采取良肢位设计与摆放。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两组患者患侧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良肢位摆放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肢位摆放 脑卒中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下载PDF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芳 吴莉莉 蔡灵芝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1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应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多模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10月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将118例,分为对照组(n=59)与试验组(n=59),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模式,... 目的探讨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应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多模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10月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将118例,分为对照组(n=59)与试验组(n=59),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模式,试验组应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6个月患肢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总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肢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胸大肌萎缩、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多模式护理干预 乳腺癌 手术指标 患肢功能恢复 术后并发症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中药湿热敷联合良肢位摆放预防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护理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仝欣 钱银 《光明中医》 2019年第19期3032-303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联合良肢位摆放预防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诊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良肢位摆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湿热...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联合良肢位摆放预防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诊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良肢位摆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湿热敷,比较2组患者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及SHS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及SHS发生率均降低,FMA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联合良肢位摆放在预防中风后SHS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利于恢复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肩手综合征 中药湿热敷 良肢位摆放 护理
下载PDF
早期良肢位摆放标识联合分期Brunnstrom康复训练护理脑卒中偏瘫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庆 彭帅芳 盛妮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6期166-169,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良肢位摆放标识联合分期Brunnstrom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 目的观察早期良肢位摆放标识联合分期Brunnstrom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早期良肢位摆放标识联合分期Brunnstrom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肢体运功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及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runnstromⅠ~Ⅱ期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而Ⅲ~Ⅳ期及Ⅴ~Ⅵ期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良肢位摆放标识联合分期Brunnstrom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能力,改善其运动功能,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早期良肢位摆放标识 Brunnstrom分期康复
下载PDF
超早期护理干预联合良肢位摆放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会娟 刘仕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5期181-183,共3页
目的观察超早期护理干预联合良肢位摆放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良肢位摆放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超早期护理干预联合良肢位摆放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良肢位摆放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超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Fugl-Meyer量表上肢得分、下肢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ADL、MMSE评分高于干预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护理干预联合良肢位摆放可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神经功能与认知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超早期护理干预 良肢位摆放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中的良肢摆放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成雪 崔兆霞 王永妹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16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进行良肢摆放对其临床康复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对该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组给予早期康复...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进行良肢摆放对其临床康复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对该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并实施良肢摆放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以及患肢运动能力(Fugl-Meyer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提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中给予良肢摆放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提升患者患肢的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其健康的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肢摆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