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驯鹿(Rangifer tarandus)的春季生境选择 被引量:9
1
作者 葛小芳 孟凡露 +5 位作者 王朋 盛岩 王卫平 冯金朝 薛达元 孟秀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5000-5008,共9页
为确定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西北麓的濒危驯鹿(Rangifer tarandus)的春季生境选择特征,于2012和2013年的3—4月间,采用样线样方结合的生境调查方法,对内蒙根河驯鹿的春季偏好生境和对照生境进行了取样,并对样方的海拔和乔木郁闭度等23个... 为确定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西北麓的濒危驯鹿(Rangifer tarandus)的春季生境选择特征,于2012和2013年的3—4月间,采用样线样方结合的生境调查方法,对内蒙根河驯鹿的春季偏好生境和对照生境进行了取样,并对样方的海拔和乔木郁闭度等23个生境变量进行了计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与非利用样方(n=132)相比,驯鹿春季偏好生境(n=79)的海拔((957.27±1.68)m)、乔木郁闭度((32.84±2.72)%)、乔木密度(21.72±1.52)、地表植被盖度((85.06±1.03)%)、树桩数(6.81±0.45)和倒木数(5.73±0.54)均显著较大(Mann-Whitney U test,P<0.05),而灌木盖度((57.95±2.79)%)、枯草盖度((33.11±2.79)%)、乔木高度((9.58±0.27)m)和灌木均高((59.85±2.69)cm)显著较小(Mann-Whitney U test,P<0.05),而且驯鹿春季趋向于选择西坡和南坡(77.21%)的坡度较缓(93.67%)、位于坡中下位(67.09%)的生境,并偏好选择针叶林(68.35%)中的隐蔽度好(82.28%)、避风状况良好(64.56%)、湿润(60.76%)、距水源较近(≤1000 m,94.94%)及距人为干扰较远(≥1000m,87.34%)的生境(Chi-Square test,P<0.05)。此外,驯鹿偏好生境的变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坡位、乔木特征(乔木胸径和乔木高度)、食物多度(灌木盖度、倒木数及树桩数)、雪被特征(雪深、雪盖度和郁闭度)、干扰强度(距人为干扰距离)、植被类型(坡向和植被类型)是影响驯鹿春季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综合体现了驯鹿在春季对保温、食物和安全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驯鹿(rangifer tarandus) 春季 生境选择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我国驯鹿Rangifer tarandus的种群分布、数量及致危原因 被引量:3
2
作者 曾治 孟凡露 +1 位作者 王朋 孟秀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24,共6页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间,在大兴安岭对我国驯鹿Rangifer tarandus开展了野外调查,以确定其分布及种群数量波动,并分析其致危原因.结果表明:我国驯鹿仅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北麓的内蒙古根河地区(E 121°11′-122°25′,N 50°...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间,在大兴安岭对我国驯鹿Rangifer tarandus开展了野外调查,以确定其分布及种群数量波动,并分析其致危原因.结果表明:我国驯鹿仅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北麓的内蒙古根河地区(E 121°11′-122°25′,N 50°42′-51°50′),其分布区与我国鄂温克族聚居区完全重叠.我国现存驯鹿种群718头,分布于12个彼此隔离的种群,各驯鹿种群数量分布极不均匀,每个种群由9~240头驯鹿组成,大部分种群呈典型小种群状态,其平均种群大小仅为59.83头(±18.42,n=12);驯鹿分布生境的海拔区间为700~926m,平均海拔为813.67m(±21.72m,n=12);小种群及相关的近交衰退、生境丧失及适宜性下降、管理政策不合理、高强度的生态旅游和盗猎及天敌捕杀是制约我国驯鹿种群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鹿rangifer tarandus 分布区域 种群数量 大兴安岭 致危因素
下载PDF
Impacts of lead and mercury on reindeer(Rangifer tarandus)meat food safet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3
作者 Sergei Vasilievich ANDRONOV Andrei Alexandrovich LOBANOV +2 位作者 Elena Nikolaevna BOGDANOVA LUO Ying ZENG Desong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2024年第4期405-420,共16页
Th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imed to consolidate information about(1)Pb and Hg concentrations in reindeer(Rangifer tarandus)meat from different Arctic region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centrations ... Th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imed to consolidate information about(1)Pb and Hg concentrations in reindeer(Rangifer tarandus)meat from different Arctic region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centrations and(2)the effects of Pb and Hg on human health in the Arctic.The study was performed following guidelines outlined in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statements.We performed literature searches using the databases Cochrane Library,CrossRef,CyberLeninka,eLibrary,Embase,Medline,PubMed,and Scopus.A total of 3614publications from January 1980 to November 2023 were scrutinized.Thirty-four relevant studies from Canada,Finland,Greenland(Denmark),Norway,Russia(covering six high latitude regions),Sweden,and the United States were selected for synthesis.The highest Hg concentrations in reindeer meat from Arctic regions were found in samples from Alaska(USA),Canada,Greenland(Denmark),the Nenets Autonomous Okrug(Russia),and Sweden,and the highest Pb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in samples from Greenland(Denmark),the Nenets Autonomous Okrug(Russia),Norway,and the Taimyr Peninsula(Russia).The Pb and Hg concentrations in reindeer meat from Finland and the Yamal-Nenets Autonomous Okrug(Russia)were relatively low.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xtractive industries in Arctic regions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toxic metals such as Pb and Hg in reindeer m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deer meat rangifer tarandus toxic heavy metal lead mercury Arctic population
下载PDF
濒危驯鹿(Rangifer tarandus)秋季偏好生境的生态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妍妍 李红亮 +3 位作者 王朋 冯金朝 薛达元 孟秀祥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2-898,共7页
深入了解生境选择及偏好生境的生态特征是保育濒危驯鹿资源的关键.于2012和2013年的9-10月间,采用样带-样线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我国大兴安岭西北麓驯鹿的秋季生境偏好进行了研究,共布设了72个利用生境样地及162个对照性非利用生境样地,... 深入了解生境选择及偏好生境的生态特征是保育濒危驯鹿资源的关键.于2012和2013年的9-10月间,采用样带-样线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我国大兴安岭西北麓驯鹿的秋季生境偏好进行了研究,共布设了72个利用生境样地及162个对照性非利用生境样地,对海拔和乔木郁闭度等25个生境变量进行了计测和比较,并对利用生境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的非利用生境样地相比,驯鹿秋季利用生境的海拔(948.68 m±1.10 m)、乔木郁闭度(12.60%±1.99%)、乔木胸径(24.46 cm±1.77 cm)、乔木高度(6.33 m±0.47 m)、乔木密度(6.92 m2±0.75/400 m2)、灌木盖度(42.14%±2.22%)、苔藓地衣盖度(11.94%±0.98%)、树桩个数(4.61 m2±0.44/400 m2)及倒木数(2.08 m2±0.25/400m2)均较大(P<0.01),但地表植被盖度(83.58%±1.03%)、雪深(0)、雪覆盖度(0)及枯草盖度(2.08%±0.25%)较小(P<0.01).此外,驯鹿秋季偏好选择西坡和南坡(100%)的中上坡位(70.8%)的平缓坡(81.9%)生境(P<0.01),并多选择针叶林(56.9%)、避风性较差(52.8%)、水量适中(62.5%)、土壤湿润(94.4%)、距水源距离较近(≤1 000 m,68.1%)、距人为干扰距离较远(≥500 m,51.4%)及距最近猎民点较远(≥500 m,55.6%)的生境.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干扰因子(由距水源距离、水量评价、距人为干扰距离、距猎民点距离和坡位及海拔组成)、乔灌木因子(由植被类型、乔木胸径、乔木高度、乔木密度、乔木郁闭度和灌木盖度组成)、生境基底因子(由灌木盖度、树桩数、倒木数及地表植被盖度组成)、隐蔽因子(隐蔽度)和坡向因子(坡向)是影响驯鹿秋季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总之,驯鹿的秋季生境偏好是在多层面对其秋季食物、干扰回避及林下活动便捷等生态需求的综合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鹿(rangifer tarandus) 生境选择 食物资源 人为干扰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驯鹿狂蝇生活习性的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云章 岳峰 +4 位作者 杨晓野 赵洪喜 王志 任子瑞 王根云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52-555,共4页
对感染驯鹿狂蝇幼虫驯鹿进行了剖检观察,证实狂蝇幼虫主要寄生于驯鹿鼻腔及咽喉黏膜,在当年的7月到翌年1月主要以一期幼虫为主,从翌年2~3月开始快速生长发育,在4~6月多为二、三期幼虫。从翌年5月开始,成熟的三期幼虫随驯鹿打喷嚏排出... 对感染驯鹿狂蝇幼虫驯鹿进行了剖检观察,证实狂蝇幼虫主要寄生于驯鹿鼻腔及咽喉黏膜,在当年的7月到翌年1月主要以一期幼虫为主,从翌年2~3月开始快速生长发育,在4~6月多为二、三期幼虫。从翌年5月开始,成熟的三期幼虫随驯鹿打喷嚏排出体外羽化为成蝇。通过对驯鹿狂蝇生活史的观察,表明在大兴安岭地区,驯鹿狂蝇三期幼虫在50%~70%的湿度、21.5℃的平均温度及21.5℃下的451.5~666.5℃总积温下,经21-31 d羽化为成蝇,羽化率为59.6%。成蝇出现于6-9月份,在7~8月份达高峰期。驯鹿狂蝇1年发生一个世代,在驯鹿体内的寄生生活长达9-10个月;雌性成蝇每次产胎蚴30-80条,一生共产800-1000条;雌蝇寿命比雄蝇长,约为1-3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鹿 驯鹿狂蝇 生活习性
下载PDF
浅谈中国驯鹿种群 被引量:4
6
作者 邢秀梅 杨福合 苏伟林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57-60,共4页
中国驯鹿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是当地鄂温克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一珍贵资源,针对饲养技术落后、管理粗放而导致中国驯鹿种群品质下降、数量减少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中国驯鹿 种群 饲养管理 鹿
下载PDF
世界驯鹿亚种分布与现状 被引量:14
7
作者 钟立成 卢向东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6-48,59,共4页
全世界的驯鹿可以分为11个亚种,现存9个亚种,灭绝2个亚种。文中对这11个驯鹿亚种的分布和现状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驯鹿 亚种 现状 分布
下载PDF
驯鹿发展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孙亚红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42-44,71,共4页
本文介绍了驯鹿的生物学特性,从建立驯鹿繁育中心、引进电子信息管理技术、改革驯鹿饲养管理模式、建立驯鹿科学饲养管理和繁育示范基地等方面探讨了驯鹿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鄂温克族 驯鹿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法的定坤丹中鹿茸的专属性鉴别及驯鹿茸筛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倩倩 薛菲 +4 位作者 周广涛 解盈盈 梅桂雪 林永强 汪冰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4-634,I0002,共12页
本文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定坤丹中鹿茸的专属性鉴别及驯鹿茸投料的筛查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对定坤丹样品进行酶解处理,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以0.1%... 本文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定坤丹中鹿茸的专属性鉴别及驯鹿茸投料的筛查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对定坤丹样品进行酶解处理,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以0.1%甲酸乙腈溶液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进样体积5μL。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结果表明,鹿茸专属性鉴别及驯鹿茸的各监测离子对专属性良好,30批实际样品均检出鹿源性成分;其中,8批检出鹿茸,其余22批均检出驯鹿茸,表明目前市场上定坤丹样品中鹿茸多来源于驯鹿。该方法的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快捷,进一步完善了定坤丹质量标准,为含鹿茸中药制剂中鹿茸的鉴别及驯鹿茸筛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定坤丹 鹿茸 驯鹿 特征肽段 专属性鉴别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驯鹿夏季喜栖生境的生态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朋 孟凡露 +6 位作者 曾治 王卫平 盛岩 冯金朝 周宜君 薛达元 孟秀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29-2535,共7页
2012和2013年7—8月采用样线和样带调查结合的生境调查方法,对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西北麓的驯鹿的夏季偏好生境开展了对比研究,并对样地的海拔和乔木郁闭度等23个生境变量进行测量及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夏季驯鹿利用样地的海拔... 2012和2013年7—8月采用样线和样带调查结合的生境调查方法,对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西北麓的驯鹿的夏季偏好生境开展了对比研究,并对样地的海拔和乔木郁闭度等23个生境变量进行测量及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夏季驯鹿利用样地的海拔(926.9±0.8 m)、乔木郁闭度(17.9%±2.4%)、乔木胸径(35.5±2.1 cm)、乔木高度(8.2±0.5m)、乔木密度(6.9±0.5株·400 m-2)及树桩数(1.3±0.2个·400 m-2)较大,但灌木均高(54.2±2.0 cm)较小(P<0.01).驯鹿夏季偏好选择坡度较缓的中坡生境,因其夏季喜栖生境的水源较多、隐蔽度和避风性较差,距人为干扰距离和牧民点距离均较远.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干扰强度(由距人为干扰距离及距牧民点距离变量组成)、乔木特征(由乔木的高度、密度、胸径和郁闭度变量组成)、地理特征(由坡位、坡向和土壤湿润度变量组成)、食物多度(地表植被盖度和灌木盖度变量构成)、开阔度(由隐蔽度和避风状况变量构成)和坡度是影驯鹿夏季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这6个因子提供了70.7%的累积贡献率,主要反映了驯鹿夏季在喜栖生境选择中的食物资源、抗干扰性和反捕需求.从夏季喜栖生境的生态特征来看,驯鹿并没有被完全驯化.在保护和管理实践中,应使驯鹿种群及其核心栖息地免受高强度的人为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鹿 夏季 喜栖生境 主成分分析 生境选择 大兴安岭林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