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Confucian and Hebrew Classics
1
作者 HE Hua SUN Menglo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11期535-542,共8页
Both Confucian and Hebrew classics remain an everlasting heritage for their nations and the world.Wisdom from both classics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onstructing the social order.This ... Both Confucian and Hebrew classics remain an everlasting heritage for their nations and the world.Wisdom from both classics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onstructing the social order.This paper,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analyzes similar teachings and rituals concerning two promin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marital bond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It is found that in these tw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both wisdom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bonds,define clear boundaries and roles,and provide ethical warnings in these relations.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nd Hebrew wisdom in that human nature is embedded with similar hope for order,quality,and glory,so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is essential in promoting a globalized dialogue and critical view of cultures.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further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rative stud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nfucian classics Hebrew classics
下载PDF
从对立到融通:经史关系研究的视角转换与范式重构
2
作者 黄海涛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60-66,共7页
经史关系研究领域有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经学和史学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但对照经学和史学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这种对立关系其实并不存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点,主要原因是古代有关经史关系的讨论一直集中在经史尊卑问题上,“... 经史关系研究领域有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经学和史学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但对照经学和史学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这种对立关系其实并不存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点,主要原因是古代有关经史关系的讨论一直集中在经史尊卑问题上,“经学盛则史学衰”实质上是这类传统议题的延续。当前研究经史关系问题,不能局限在比高下、较盛衰的传统研究范式中,必须及时转换研究视角,把关注点放在经史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经史关系 研究范式
下载PDF
理学与史学之间:宋代义理史学的生成逻辑与内在结构
3
作者 刘依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51,共14页
宋代理学家基于“体用一源”“理事体用”的理学观念,创成了义理史学,明确了“经经史纬,故分体用;经史不离,是为一源”的经史关系,彰显出“由体贯用,以理统事,义理为先,不废史传”的内在精神。按照理学“即天视人”和“即人视天”两种... 宋代理学家基于“体用一源”“理事体用”的理学观念,创成了义理史学,明确了“经经史纬,故分体用;经史不离,是为一源”的经史关系,彰显出“由体贯用,以理统事,义理为先,不废史传”的内在精神。按照理学“即天视人”和“即人视天”两种理论模式,义理史学形成了两种著作类型。一种是以胡宏《皇王大纪》为代表的叙述型史学,运用理学中的宇宙发生论和天道运行论,采取“化经为史”的方式,建构出整体性的上古三代史。另一种是以胡寅《读史管见》为代表的评骘型史学,依据理学中的心性工夫论和政治社会论,采取“以经断史”的方式,对战国以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合理性作出评价。湖湘学派的主要学术贡献之一,就是推动宋代义理史学真正发展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史学 义理史学 经史关系 湖湘学派
下载PDF
明清治水比附与《孟子》“排淮注江”研究
4
作者 袁慧 《历史地理研究》 2024年第2期46-61,161,162,共18页
明代后期淮河由独流入海改为分泄归江,因《孟子》中有“排淮注江”与水文情境暗合,被援引为泄淮注江的理论依据。清代前期,河臣以禹王河比附《孟子》,构建新的泄淮入江通道,引发士人对治水、经典与地理的思辨。清代中期,淮扬水患频发,... 明代后期淮河由独流入海改为分泄归江,因《孟子》中有“排淮注江”与水文情境暗合,被援引为泄淮注江的理论依据。清代前期,河臣以禹王河比附《孟子》,构建新的泄淮入江通道,引发士人对治水、经典与地理的思辨。清代中期,淮扬水患频发,孙星衍、焦循借地理考据,构建江、淮上游相通之说,表达泄淮入江、缓解地方水患的主张。清代后期,诸儒围绕焦循等人的观点展开地理辨析,否认江、淮上游相通,确认江、淮与运河一体的认知。明清《孟子》“排淮注江”研究与治水紧密关联,以重构江淮关系为中心的实践与探索为传统经学注入地理考辨与经世致用思维,使原本围绕经文的简单判读转变为对江、淮沟通路线与地理空间的考证与阐释,将“排淮注江”推向地理专题研究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附会经典 高堰 禹王河 江淮关系
下载PDF
援史解经:诗经学的阐释传统
5
作者 齐元涛 凌丽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5,共7页
《诗经》作为经,目标是传达儒家思想。怎样从诗歌文本中阐发出经学义理?在很多时候需要引入历史故实作为中介环节,由此形成“援史解经”这一诗经学的阐释传统及“由言及事、由事及理”的阐释路径。经与史互为表里的关系为援史解经提供... 《诗经》作为经,目标是传达儒家思想。怎样从诗歌文本中阐发出经学义理?在很多时候需要引入历史故实作为中介环节,由此形成“援史解经”这一诗经学的阐释传统及“由言及事、由事及理”的阐释路径。经与史互为表里的关系为援史解经提供了思想依据。援史解经的实现方式包括:将《诗经》字词注释为某一历史要素、通过《诗经》语境补出历史要素等。援史解经为《诗经》阐释提供了颇具特色的阐释范式,但诗、史、经的互动和调适,又使得这种范式带有先入为主的强制阐释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 阐释学 《诗经》 经学 史学
下载PDF
经史互通:朱子《春秋》学思想探析--以《左传》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王新宇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5-116,共12页
经史关系是理解朱子哲学思想的重要一环,朱子立足于其“义理”之正的根本立场,以先经后史、经史互通作为理解经史关系的基本方式,在肯定经学大义的基础之上,重视史学的功能与价值,二者收摄在圣人“义理”的大框架之下,共同组成朱子完整... 经史关系是理解朱子哲学思想的重要一环,朱子立足于其“义理”之正的根本立场,以先经后史、经史互通作为理解经史关系的基本方式,在肯定经学大义的基础之上,重视史学的功能与价值,二者收摄在圣人“义理”的大框架之下,共同组成朱子完整的学问结构——朱子之《春秋》学即具备此特征。朱子肯定《左传》的史学价值,并根据圣人《春秋》大义而批评其“义理”之失,在严守《春秋》经学本位的同时,也为史学树立了高标准。在《春秋》学上,朱子的经史互通思想得到了绝佳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经史 义理 《春秋》 《左传》
下载PDF
略论唐代学术史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国刚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87,共8页
唐代学术有其独特的发展环境和多方面的成就。从形式上看 ,唐代学术表现出浓重的注疏学特征 ;从内容上看 ,三教合流及趋向于心性之学是其时代特色。唐代学术是处于汉学和宋学之间的学术 ,这不仅表现在时代的自然连接上 ,而且表现在学术... 唐代学术有其独特的发展环境和多方面的成就。从形式上看 ,唐代学术表现出浓重的注疏学特征 ;从内容上看 ,三教合流及趋向于心性之学是其时代特色。唐代学术是处于汉学和宋学之间的学术 ,这不仅表现在时代的自然连接上 ,而且表现在学术传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学术史 经学 史学 佛学 道教
下载PDF
史学史三题 被引量:24
8
作者 朱维铮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2,63,共13页
本文讨论中国史学史的三个向来有争议的旧题 :中国传统史学与中世纪统治学说的相关度 ;所谓经史致用式的道德反思命题 ,与中世纪主流史学的相关度 ;倘若从历史学属于人文学科的特定研究对象之一的角度 ,它本身在中国的历史进程 ,怎么写 ... 本文讨论中国史学史的三个向来有争议的旧题 :中国传统史学与中世纪统治学说的相关度 ;所谓经史致用式的道德反思命题 ,与中世纪主流史学的相关度 ;倘若从历史学属于人文学科的特定研究对象之一的角度 ,它本身在中国的历史进程 ,怎么写 ,写什么 ,才算较为近似地映照中国史学已经消逝和尚未终结的整体面貌。旧话重提 ,无非为了自己清问题 ,期使中国史学史的讲授或撰述 ,不再陈陈相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史关系 经世致用 历史编纂学 历史观念史 中外史学的交流和比较
下载PDF
浙东史学与民国经史转型——以刘咸炘、蒙文通为中心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凯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7-168,共12页
晚清民国时期,重新阐释、构建中国学术的渊源流变成为近代学人沟通中西的重要环节。巴蜀学人刘咸炘、蒙文通试图重塑浙东史学,寻求传统学术的近代出路。刘咸炘构建以章学诚为核心,"以宋世婺州史学为表,明之姚江理学为里"的浙... 晚清民国时期,重新阐释、构建中国学术的渊源流变成为近代学人沟通中西的重要环节。巴蜀学人刘咸炘、蒙文通试图重塑浙东史学,寻求传统学术的近代出路。刘咸炘构建以章学诚为核心,"以宋世婺州史学为表,明之姚江理学为里"的浙东学术系谱,旨在塑造、贯彻浙东史学以公统私、广大圆通的学术特质,以此重建中国文化,回应中西古今之争。蒙文通强调南宋浙东史学与清代浙东史学的差别,以秦汉新儒学为根本,将南宋浙东史学构建成为"儒史相资"的典范,以此阐扬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希冀"推昔人之陈说,示大法于将来"。以疏源浚流的方式呈现晚近各派学人转化传统学术的本意与主旨,或可探明传统学术的流变,以资当下构建中国学术本位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史学 经史关系 刘咸炘 蒙文通 晚清 民国
下载PDF
关于拓展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其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2,共8页
为了推进学术研究和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我们应当着力探讨中国史学演进中带有关键性的问题,要努力总结和阐释那些显示出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彰显民族文化伟大创造力,具有当代价值,具有中西融通学理意义的内容、思想、命题和方法,并力求... 为了推进学术研究和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我们应当着力探讨中国史学演进中带有关键性的问题,要努力总结和阐释那些显示出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彰显民族文化伟大创造力,具有当代价值,具有中西融通学理意义的内容、思想、命题和方法,并力求作出新概括、新表述,以展示传统史学和近现代史学的成就和独具魅力,促进中国学术向世界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史 经史关系 20世纪中国史学 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下载PDF
转型而不同调:晚清以来蜀中学人之经史观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复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46,共9页
晚清以来,我国学术研究的重心由经学转入史学,就是所谓"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在学术演变过程中,"蜀学"也发生了这一"转型",但没有与学术"主流"同一步调地将经学"边缘化"... 晚清以来,我国学术研究的重心由经学转入史学,就是所谓"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在学术演变过程中,"蜀学"也发生了这一"转型",但没有与学术"主流"同一步调地将经学"边缘化"。以廖平、蒙文通、李源澄等为代表的蜀中学人坚守经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把经学作为中国文化"根荄"的思想未尝有变,"六经皆史"的思想也始终未被他们接受,在经史之辩的积极回应中,彰显着"蜀学"的独特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学 经学 史学 转型
下载PDF
乾嘉时期经子关系之转向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燕强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151,共11页
中国古代经学家宣称"经为常道",与此相对的诸子学则为"异端"。乾嘉时期,这种观念发生了转变。乾嘉学者从道体的开放、经书系统的重建和经与子之道器名分的转变等方面,扭转了经子关系。他们不仅肯定了诸子之道的合法... 中国古代经学家宣称"经为常道",与此相对的诸子学则为"异端"。乾嘉时期,这种观念发生了转变。乾嘉学者从道体的开放、经书系统的重建和经与子之道器名分的转变等方面,扭转了经子关系。他们不仅肯定了诸子之道的合法性,要为"异端"正名,甚至把子书升格为经书,尝试整合经学与子学。这拓展和丰富了乾嘉义理学的范围,也开启了晚清诸子学复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 经子关系 道体 经书 道器
下载PDF
略论北魏孝文帝之文化修养及其表现与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永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25,33,共10页
北魏孝文帝具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他刻苦学习,坚持不懈。他重视文学艺术,亲自作文,吟诵诗赋,并倡导雅集,与鲜卑王公和文士进行文学交流。他还博通儒家众经,亲自讲论经典,并重视史学,喜好玄学,讲论佛学义理。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经史学术... 北魏孝文帝具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他刻苦学习,坚持不懈。他重视文学艺术,亲自作文,吟诵诗赋,并倡导雅集,与鲜卑王公和文士进行文学交流。他还博通儒家众经,亲自讲论经典,并重视史学,喜好玄学,讲论佛学义理。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经史学术,孝文帝都积极模拟和取鉴于南朝,开启了南学北输的时代文化趋势,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孝文帝 文学 经学 史学 佛学
下载PDF
王国维与《周易》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7,共9页
作为杰出学者、学术巨擘、国学大师的王国维,虽然在经学层面上对《周易》有其相当高明的宏观把握,但在史学层面上却对《周易》利用不足,甚至不免疏漏;而在哲学层面上,对《周易》着墨甚少,实则未能尽其才情,留下了不少学术遗憾。
关键词 王国维 《周易》 经学 史学 哲学
下载PDF
钱穆论王官学与百家言的政教意蕴 被引量:6
15
作者 秦际明 《政治思想史》 2015年第3期66-82,198,共17页
钱穆通过考察王官学与百家言的关系,阐发政、学合一的传统,揭示出中国历史上立国必立教(文教而非宗教)的意义。钱穆将王官学与百家言的用法从战国秦汉扩大到整个中国历史,也就将原指诸子的百家言扩大到所有民间学说,从而在王官学与百家... 钱穆通过考察王官学与百家言的关系,阐发政、学合一的传统,揭示出中国历史上立国必立教(文教而非宗教)的意义。钱穆将王官学与百家言的用法从战国秦汉扩大到整个中国历史,也就将原指诸子的百家言扩大到所有民间学说,从而在王官学与百家言之间建构了一种动态的政治政教结构。钱穆考察了经学作为王官学在中国历史上屡次重建华夏政教的历史经验,这对我们今天重新理解经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政治与文教的关系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经学 王官学 百家言 政教关系
下载PDF
试说中外历史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史苑学步——史学与理论探研》自序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家和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458-463,共6页
序言意在对《史苑学步——史学与理论探研》的结构与作者的思考略作说明。文集分为四辑,第一辑为中国古代史学与经学,说明中国古代史学虽与经学有密切关系,但其兼有常变的通史精神,超越了古代希腊史学局限于当代史的局面;第二辑为比较... 序言意在对《史苑学步——史学与理论探研》的结构与作者的思考略作说明。文集分为四辑,第一辑为中国古代史学与经学,说明中国古代史学虽与经学有密切关系,但其兼有常变的通史精神,超越了古代希腊史学局限于当代史的局面;第二辑为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基于个人学习与工作的经历,又受到林志纯、吴于廑等先生的影响,认为世界史是包含中国史的有机整体,中国史是世界史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对历史比较的逻辑基础有了初步的思考;第三辑为史学的求真与致用,主要通过"赵盾弑其君"等历史事件,说明中国史学求真与致用并重的传统;第四辑为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对黑格尔通过其"世界精神"曲解中国历史进行反驳,探索了中国史学中的历史理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与经学 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 求真与致用 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
下载PDF
“六经皆史”说的理学渊源及其意蕴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雄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5,127,共7页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只有诉诸理学的语境才能获得完全的理解。程朱理学在道器的层面区分了形上之经学与形下之史学,内在地割裂了经、史的关系,最终导致理学末流空谈心性的学术流弊。从史学史上看,理学自发端以来所倡导的&qu...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只有诉诸理学的语境才能获得完全的理解。程朱理学在道器的层面区分了形上之经学与形下之史学,内在地割裂了经、史的关系,最终导致理学末流空谈心性的学术流弊。从史学史上看,理学自发端以来所倡导的"经以载道"及"经本史末"不仅没有影响史学的发展,反而促成了史学的理学化转型。史学的理学化不仅在史学实践方面形成了宋代史著别具一格的理学特色,而且还在史学理论方面衍生出明代王世贞的"《六经》,史之言理者也"以及清人章学诚的"六经皆史"。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通过对"六经皆先王之政典"的系统阐释,打破了理学家"经以载道"的观念,开启了以史明道的新路向。通过追踪经、史关系自理学以来的演变过程,本文最终厘清了章学诚"六经皆史"的理学渊源及其真实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六经 史学 章学诚
下载PDF
顾颉刚史学通识视域中的经学认知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红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4,共8页
在20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的热潮中,顾颉刚对经学在中国通史中地位的认知与他的"疑古先锋"形象既有吻合之处,也存在较大反差。他以经书辨伪为前提,批评传统经学研究中的家派之争和以圣贤为中心的思想,反映了其对真通史的执着追求... 在20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的热潮中,顾颉刚对经学在中国通史中地位的认知与他的"疑古先锋"形象既有吻合之处,也存在较大反差。他以经书辨伪为前提,批评传统经学研究中的家派之争和以圣贤为中心的思想,反映了其对真通史的执着追求。同时,他肯定经学在中国通史编纂中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欣赏传统经学研究中的疑古精神与考据精神,强调现代经学研究是撰写中国通史的根本,体现了化经为史的时代精神。顾颉刚对经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与惟真惟实的学术品格,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经学研究和中国通史编纂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史学通识 中国通史 经学
下载PDF
清人对周代宗法制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婧聪 《古代文明》 CSSCI 2019年第1期102-112,128,共12页
清代学者治经学时较为注重考据古史、探讨古代典章制度,在涉及周代宗法制度相关问题的研究上,这一治学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清人对周代宗法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宗法的由来、宗法的作用和影响、宗法的本质内涵、宗统与君统的关系、... 清代学者治经学时较为注重考据古史、探讨古代典章制度,在涉及周代宗法制度相关问题的研究上,这一治学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清人对周代宗法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宗法的由来、宗法的作用和影响、宗法的本质内涵、宗统与君统的关系、宗法制度中别子等相关范畴、礼书中有关宗法制度的记载、宗盟以及封建问题等等,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为当前周代宗法制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提供重要补充。此外,清人著述中对于古史的阐释内容可为探讨清代学术特点、思想和近代以来中国新史学的发展脉络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经学 史学 学术史 周代宗法制度
下载PDF
明代经学与诗学关系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链钰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明代经学与诗学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明代经学经由心性之学的弘扬,将诗学心性之论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有明一代诗学体系的核心部分;二是作为明代经学核心的心性之学带来政治意识的重新营构与人格素养的重新要求;三是明代诗学在理论... 明代经学与诗学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明代经学经由心性之学的弘扬,将诗学心性之论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有明一代诗学体系的核心部分;二是作为明代经学核心的心性之学带来政治意识的重新营构与人格素养的重新要求;三是明代诗学在理论建构问题上的"宗唐"或者"宗宋",不仅是明人为自身找寻诗学维度的必经之路,更是对明代经学发展做出的紧密和声;四是明代八股文制度对于诗学发展有着促进明代诗学尊体意识与诗学体悟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经学 诗学 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