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Improved RSM in the Optimization of Automotive Frontal Crashworthiness
1
作者 Chunke Liu Jianxing Li Xiaojun Xu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16年第3期155-161,共7页
Based on the vehicle front cras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t shows that there is a large acceleration, so it needs further optimiz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vehicle collision, eight parts were selec... Based on the vehicle front cras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t shows that there is a large acceleration, so it needs further optimiz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vehicle collision, eight parts were selected which have large impact for the result, its thickness as design variables to the right of the B-pillar acceleration peak of optimization goal;17 sample points were selected by Latin hypercube sampling method. Many structure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using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 (SQP) based on the surrogat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RSM has high accuracy;the right B-pillar acceleration reduced approximately 22.8%, reached the expected objective and was more conducive to the occupant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obile Safety frontal cras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optimization Design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汽车前部结构的耐撞性优化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国春 成艾国 +1 位作者 胡朝辉 钟志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8-212,共5页
以汽车前部结构主要板件的厚度为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生成100个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样本数据并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应用Kriging模拟法构建了前部结构的质量、B柱加速度最大值和最大吸能的近似模型。以B柱加速度最大值... 以汽车前部结构主要板件的厚度为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生成100个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样本数据并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应用Kriging模拟法构建了前部结构的质量、B柱加速度最大值和最大吸能的近似模型。以B柱加速度最大值为目标,以前部结构的质量、各板件厚度和最大吸能为约束,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全局优化,最终得到一组前部板件厚度的最优组合,使B柱加速度最大值达到最小。Kriging模型的计算精度和效率满足耐撞性工程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正面碰撞耐撞性 优化 KRIGING模型 拉丁超立方 模拟退火算法
下载PDF
校车儿童安全气囊安全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葛如海 陈珣 +1 位作者 张学荣 应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5,共7页
为提高校车乘员约束系统在正面碰撞中对儿童乘员的保护效果,提出一种新型主动式校车儿童安全气囊。运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MADYMO建立包括地板、前后排座椅、安全带与第5百分位女性假人在内的校车乘员正面碰撞仿真模型,通过台车试验... 为提高校车乘员约束系统在正面碰撞中对儿童乘员的保护效果,提出一种新型主动式校车儿童安全气囊。运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MADYMO建立包括地板、前后排座椅、安全带与第5百分位女性假人在内的校车乘员正面碰撞仿真模型,通过台车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主动式安全气囊模型,研究其对12岁和6岁乘员的保护效果。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气囊设计参数,针对12岁乘员进行气囊优化。结果表明:头部气囊的厚度及排气孔大小对乘员伤害影响最大。与原始约束系统相比,经优化后的气囊使12岁乘员的头部、胸部和颈部伤害分别下降84.5%,19%和84.3%,同时加装气囊对6岁儿童也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车正面碰撞 安全气囊 儿童乘员 仿真分析 正交优化
下载PDF
改进响应面法在汽车正面抗撞性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潇凯 李邦国 林逸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76-1079,1084,共5页
为提高汽车正面抗撞性,提出了精确收敛于当前设计点的改进的响应面方法,并将该方法与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汽车全宽正面碰撞过程中B柱加速度峰值的代理模型.基于该代理模型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多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为提高汽车正面抗撞性,提出了精确收敛于当前设计点的改进的响应面方法,并将该方法与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汽车全宽正面碰撞过程中B柱加速度峰值的代理模型.基于该代理模型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多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的响应面法建立的代理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基于代理模型优化后汽车B柱的加速度峰值降低18.2%.该研究为汽车正面抗撞性优化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响应面法 代理模型 正面碰撞 优化
下载PDF
某车型正面40%偏置碰撞的车体结构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月 尹高纪 +2 位作者 周大永 刘卫国 孙立志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某车型在64 km/h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中,出现踏板和转向管柱的侵入量超标问题。其原因是:更换动力后,前机舱变形空间减小,车体纵梁变形模式不合理,及前围板附近位置的强度较低。为此,该文提出了优化方案:调整纵梁的材料及修改纵梁内加... 某车型在64 km/h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中,出现踏板和转向管柱的侵入量超标问题。其原因是:更换动力后,前机舱变形空间减小,车体纵梁变形模式不合理,及前围板附近位置的强度较低。为此,该文提出了优化方案:调整纵梁的材料及修改纵梁内加强板的结构,来提高纵梁总成整体结构强度,增加加强件,来提高前围的总体强度。运用Hyperworks及LS-DYNA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改善了纵梁的变形模式,前围板侵入量减小了42 mm;乘员的伤害也得到改善,整体得分提高1分。因此,该优化方案合理,车身结构的加强对乘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正面碰撞 纵梁 前围板 车体结构优化
下载PDF
基于车身结构与约束系统集成优化的乘员胸部保护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蒋小晴 杨济匡 肖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9-374,384,共7页
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车辆正面碰撞加速度波形和约束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研究提高乘员胸部保护性能的途径。首先基于某车型正面100%刚性墙碰撞实验,建立并验证了正面碰撞下的乘员动态响应的MADY-MO多体运动学模型;再以C-NCAP中乘员胸部... 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车辆正面碰撞加速度波形和约束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研究提高乘员胸部保护性能的途径。首先基于某车型正面100%刚性墙碰撞实验,建立并验证了正面碰撞下的乘员动态响应的MADY-MO多体运动学模型;再以C-NCAP中乘员胸部损伤评价指标(胸部压缩变形量和胸部合成加速度)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大型、小型和微型轿车3种车型中不同的前舱溃缩空间,以及双梯形加速度波形的第1和第2台阶加速度、发动机参与碰撞时刻、安全带刚度和限力器限力值作为设计变量与约束,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和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3种车型在C-NCAP正面100%刚性墙碰撞中的胸部保护得分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胸部损伤 双梯形曲线 集成优化
下载PDF
汽车正面碰撞中驾驶员侧约束系统的可靠性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肖志 叶映台 +1 位作者 李凡 杨济匡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76-679,663,共5页
采用MADYMO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某车型正面碰撞的驾驶员侧约束系统仿真模型;针对原始模型因假人碰撞转向盘造成的计算结果的不连续性,通过修正模型提高了乘员损伤值响应面的精度;考虑了系统中存在的随机性,对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的主要参数... 采用MADYMO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某车型正面碰撞的驾驶员侧约束系统仿真模型;针对原始模型因假人碰撞转向盘造成的计算结果的不连续性,通过修正模型提高了乘员损伤值响应面的精度;考虑了系统中存在的随机性,对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可靠性优化,有效减小了正面刚性墙碰撞中假人的损伤值,并使乘员约束系统满足可靠性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约束系统 可靠性优化
下载PDF
考虑材料变形路径及应变率的车身前端吸能结构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王金轮 兰凤崇 陈吉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5-271,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厚度及强度的高强度钢板对车辆正面碰撞性能的影响,以车身前端主要吸能结构的比吸能最大化为目标,构件的材料和厚度为设计变量,并考虑材料的变形路径和应变率效应,通过试验设计、近似模型与自适应响应面法相结合进行优化,... 为了研究不同厚度及强度的高强度钢板对车辆正面碰撞性能的影响,以车身前端主要吸能结构的比吸能最大化为目标,构件的材料和厚度为设计变量,并考虑材料的变形路径和应变率效应,通过试验设计、近似模型与自适应响应面法相结合进行优化,得到了高强度钢板最优的匹配方案。优化后降低了车辆加速度和制动踏板侵入量等乘员伤害指标,提高了车体结构的耐撞性。本研究同时验证了基于自适应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正面碰撞 自适应响应面法 高强度钢板 吸能结构 优化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的汽车正撞安全性仿真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媛媛 郑玲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3-678,718,共7页
针对传统方法无法高效地实现多目标优化的问题,将有限元法和代理模型技术相结合,以整车质量、B柱加速度峰值和前围板侵入量为优化目标构造了其代理模型,研究了样本数量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并采用NSGAII优化算法对板件厚度进行了优化。结... 针对传统方法无法高效地实现多目标优化的问题,将有限元法和代理模型技术相结合,以整车质量、B柱加速度峰值和前围板侵入量为优化目标构造了其代理模型,研究了样本数量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并采用NSGAII优化算法对板件厚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增加样本点的数量未必能有效提高代理模型的精度,测试点评价方法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测试点的数目和位置,不能准确评价代理模型的精度,而采用交叉验证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基于代理模型,对车身结构的板件厚度优化后,效果显著,整车质量减轻了4.1kg,B柱加速度峰值降低了8.44%,前围板侵入量降低了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代理模型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某车型正面偏置碰撞中踏板侵入超标的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管立君 肖海涛 +4 位作者 祁洪娟 刘卫国 王纯 周大永 赵福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32-237,共6页
64 km/h 40%正面可变形壁障偏置碰撞是中国新车评价规则(C-NCAP)和欧洲新车评价规则(Euro-NCAP)测试重点考核的项目。为解决某车型在这种碰撞中存在的踏板侵入量严重超标问题,该文使用整车碰撞仿真模型,计算了踏板安装区域的变形程度,... 64 km/h 40%正面可变形壁障偏置碰撞是中国新车评价规则(C-NCAP)和欧洲新车评价规则(Euro-NCAP)测试重点考核的项目。为解决某车型在这种碰撞中存在的踏板侵入量严重超标问题,该文使用整车碰撞仿真模型,计算了踏板安装区域的变形程度,分析了机舱纵梁的变形模式,优化了车身结构,增大机舱左纵梁的吸能效果和优化变形模式,加强中央通道区域的强度。仿真验证的结果表明:优化后碰撞中,油门踏板后移量降低了48.5%,上移量降低了29.1%;降低了踏板安装区域结构的变形,降低了踏板侵入量。因此,该优化方案解决了踏板侵入量超标问题,提升了整车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正面碰撞 偏置可变形壁障(ODB) 偏置碰撞 踏板侵入 优化 新车评价规程(NCAP)
下载PDF
主动式座椅参数对其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冠军 赵新锋 曹立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8,共9页
本文旨在研究正面碰撞中座椅参数对乘员保护效果的影响。首先依据某一轿车副驾驶员座椅相关尺寸设计了简化的台车约束系统试验装置,建立了带Hybrid III 50th假人的约束系统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台车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接着采用最优... 本文旨在研究正面碰撞中座椅参数对乘员保护效果的影响。首先依据某一轿车副驾驶员座椅相关尺寸设计了简化的台车约束系统试验装置,建立了带Hybrid III 50th假人的约束系统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台车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接着采用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和Kriging模型,对座椅前后位置、坐垫高度、坐垫倾角和靠背倾角等4个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正面碰撞时座椅的最佳参数:座椅从中间位置向后移动111.5mm、坐垫高度56.99mm、坐垫倾角22.76°、靠背倾角29.33°。最后,基于座椅最佳参数再次进行仿真的结果,加权损伤指标降低了15.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式座椅 正面碰撞 HYBRID III 50th假人 参数优化
下载PDF
正面碰撞中基于新型前排安全座椅的后排约束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洪亮 葛如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77-1283,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汽车前排安全座椅,以实现正面碰撞中对后排乘员的约束保护。首先,采用碰撞仿真软件MADYMO建立了某轿车后排约束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并利用该模型,分析确定能使乘员获得较好的保护的扭簧转动刚度为10N·m/(&#... 提出了一种新型汽车前排安全座椅,以实现正面碰撞中对后排乘员的约束保护。首先,采用碰撞仿真软件MADYMO建立了某轿车后排约束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并利用该模型,分析确定能使乘员获得较好的保护的扭簧转动刚度为10N·m/(°)。接着通过灵敏度分析,选出5个较为敏感的参数。最后,以该5个参数为优化变量,由头部伤害指标HIC15、胸部压缩量D和枕骨伸张弯矩峰值M_(yoc)加权构成的综合伤害指标最小化为优化目标,通过响应面分析进行优化。优化后,后排女性乘员安全性显著提高,HIC15,D和M_(yoc)分别降低了37.76%,4.72%和56.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新型前排安全座椅 后排约束系统 优化
下载PDF
校车3点式安全带肩带固定点位置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葛如海 赵越 应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5,共6页
为研究校车3点式安全带肩带上部有效固定点布置位置对12岁儿童乘员损伤的影响,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MADYMO)中建立包括校车地板、前后排座椅、安全带和假人的校车正面碰撞工况下的约束系统模型。利用一款经过验证的校车模型进行仿真试验... 为研究校车3点式安全带肩带上部有效固定点布置位置对12岁儿童乘员损伤的影响,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MADYMO)中建立包括校车地板、前后排座椅、安全带和假人的校车正面碰撞工况下的约束系统模型。利用一款经过验证的校车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肩带上部有效固定点位置,研究安全带对12岁儿童乘员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肩带上部有效固定点位置高度接近12岁儿童肩部高度,对其位置正交优化后,根据儿童完全伤害评价指标(WIC)选出的最佳位置为(-0.197,0.024,0.52),相较于2点式安全带,采用该位置的3点式安全带对应12岁儿童的头部伤害指标(HIC15)降低84.8%,颈部伤害指标(Nij)降低68.9%,胸部压缩量(THPC)虽升高了271.5%但仍在标准限值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车正面碰撞 儿童乘员 仿真分析 安全带 布置优化
下载PDF
哈飞路宝正面碰撞安全性车身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多年 赵金星 李幼德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3,共3页
针对哈飞路宝轿车车身设计的具体要求,建立了用于碰撞分析的整车车身结构简化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车身前部结构的几种设计方案进行了选择分析。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整车车身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拟碰撞分析。模拟结果与实车... 针对哈飞路宝轿车车身设计的具体要求,建立了用于碰撞分析的整车车身结构简化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车身前部结构的几种设计方案进行了选择分析。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整车车身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拟碰撞分析。模拟结果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采用计算方法和模拟过程正确,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案可以提高该轿车产品的被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优化设计 正面碰撞
下载PDF
校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如海 洪志福 管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5,共6页
为预防校车正面碰撞对儿童乘员的伤害,有必要分析和优化校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CRS)参数。首先利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MADYMO),建立包括地板、前后排座椅、安全带与6岁儿童假人在内的校车乘员正面碰撞仿真模型。根据某型客车实车试验... 为预防校车正面碰撞对儿童乘员的伤害,有必要分析和优化校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CRS)参数。首先利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MADYMO),建立包括地板、前后排座椅、安全带与6岁儿童假人在内的校车乘员正面碰撞仿真模型。根据某型客车实车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分析CRS参数的灵敏度,确定主要影响参数。采用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进行主要影响参数的正交优化;应用极差分析方法,得到一组最佳水平组合数据;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原模型比较。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CRS能使6岁乘员的头部和胸部伤害指标都下降20%左右,并使伤害曲线变得更加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车正面碰撞 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MADYMO) 仿真分析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CRS) 正交优化
下载PDF
含概率-区间混合不确定性的汽车正面碰撞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琼 黄志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5-549,563,共6页
针对汽车正面碰撞中某些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中包含不确定的区间变量的问题,构建了一种汽车正面碰撞混合不确定可靠性优化模型,将基于误差比例选择技术的最优多项式模型引入整车碰撞分析中。由于存在区间参数,内层通过限制可靠度的区间... 针对汽车正面碰撞中某些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中包含不确定的区间变量的问题,构建了一种汽车正面碰撞混合不确定可靠性优化模型,将基于误差比例选择技术的最优多项式模型引入整车碰撞分析中。由于存在区间参数,内层通过限制可靠度的区间下界建立概率约束,从而保证车身结构的安全性。采用了一种基于漂移向量的高效解耦算法,将嵌套优化问题转换为确定性优化和混合可靠性分析的序列迭代过程,避免了内外层嵌套寻优,实现了汽车正面碰撞可靠性优化的高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防撞梁、吸能盒和前纵梁的总质量减轻了2.35%,所有约束可靠度指标均得到满足,实现了保证车身轻量化要求下的车身和乘员安全性可靠性优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可靠性优化 概率-区间混合不确定性 最优多项式模型 漂移向量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整车正面碰撞仿真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开松 彭新宇 谢有浩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54-58,共5页
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正面碰撞发生的几率是最大的。论文利用CATIA对某款车型进行三维建模,应用Hypermesh和LS-DYNA对汽车正面碰撞中整车的速度、加速度、门框变形量和前围入侵量进行仿真分析。针对前围入侵量过大,开展前纵梁的结构优化与... 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正面碰撞发生的几率是最大的。论文利用CATIA对某款车型进行三维建模,应用Hypermesh和LS-DYNA对汽车正面碰撞中整车的速度、加速度、门框变形量和前围入侵量进行仿真分析。针对前围入侵量过大,开展前纵梁的结构优化与材料的改进,优化后的前围入侵量改善明显,提高了车辆耐撞性,为后续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YNA 正面碰撞 前纵梁 优化
下载PDF
女性汽车驾驶员正面碰撞伤害分析及安全性能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潘如杨 王桃英 郭庆祥 《汽车实用技术》 2014年第4期46-51,共6页
本文利用MADYMO软件对第5百分位女性驾驶员在50km/h正面碰撞中的表现进行了仿真,对转向管柱角度、安全带限力等级、安全气囊点火时刻以及安全气囊排气孔大小等因素对女性驾驶员伤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女性驾驶员的正面碰撞安全性能... 本文利用MADYMO软件对第5百分位女性驾驶员在50km/h正面碰撞中的表现进行了仿真,对转向管柱角度、安全带限力等级、安全气囊点火时刻以及安全气囊排气孔大小等因素对女性驾驶员伤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女性驾驶员的正面碰撞安全性能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驾驶员 正面碰撞 仿真分析 性能优化
下载PDF
正面碰撞前后双气室气囊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葛如海 顾瑶芝 +2 位作者 蔡朝阳 黄可鑫 陈宇航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1-416,共6页
针对大体型乘员易击穿气囊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新型的前后双气室安全气囊,提高对大体型乘员的保护效果。首先基于MADYMO建立某A级车的乘员约束系统模型,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其有效性。接着以经验证的汽车正面碰撞模型为基础,建立一个装有... 针对大体型乘员易击穿气囊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新型的前后双气室安全气囊,提高对大体型乘员的保护效果。首先基于MADYMO建立某A级车的乘员约束系统模型,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其有效性。接着以经验证的汽车正面碰撞模型为基础,建立一个装有前后双气室气囊的正面碰撞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正面碰撞仿真。最后利用正交试验对双气室气囊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双气室气囊的大体型乘员加权伤害指标值WIC较传统单气囊降低了30.7%,显著提高了约束系统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前后双气室气囊 正交试验 优化
下载PDF
汽车正面碰撞纵梁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廖慧红 王纯 +3 位作者 周大永 刘卫国 吴成明 赵福全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29,共3页
分析了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纵梁在碰撞力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对某车型纵梁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方案。仿真验证表明,优化后的纵梁变形模式改善,吸能效果得到很大提升,提高了前纵梁的抗撞性能。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变形模式 纵梁 结构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