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de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renal impairment: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被引量:1
1
作者 Zoi Kleinaki Aris P Agouridis +2 位作者 Maria Zafeiri Theodoros Xanthos Constantinos Tsioutis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2020年第2期33-41,共9页
Diabetes mellitus(DM)is defined as a chronic disease of disordered metabolism with an ongoing increase in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rates.Ren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 Diabetes mellitus(DM)is defined as a chronic disease of disordered metabolism with an ongoing increase in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rates.Ren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premature mortality,particularly attributed to their very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Since this group of patients frequently lacks specific symptomatology prior to the adverse events,a screening too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high-risk patients is necessary.The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is a biologically active organ having properties similar to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and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disease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anthropometric measures,including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the EAT can early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ssessment of EAT can be performed by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r computer tomography.However,its role and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ith DM and nephropathy has not been thoroughly evaluated.The aim of the current editorial is to evaluate all available evidence regarding EAT in patients with DM and renal impairment.Systematic search of the literature revealed that patients with DM and nephropathy have increased EAT measurements,uncontrolled underlying disease,high body mass index and raised cardiovascular risk markers.Acknowledging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test,EAT assessment could serve as a novel and non-invasive biomarker to identify high-risk patients f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Epicardial fat Diabetes mellitus renal impairment Diabetic nephropathy Cardiovascular risk
下载PDF
肿瘤和肾周脂肪组织活化蛋白-α用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危险分层的研究
2
作者 肖梅仙 李洪波 匡黎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748-752,共5页
目的分析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FAP)在肿瘤组织和肾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用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8年6月~2022年9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肿瘤科接受肾切除术的ccRCC病人进行回顾性横断... 目的分析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FAP)在肿瘤组织和肾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用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8年6月~2022年9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肿瘤科接受肾切除术的ccRCC病人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采用免疫组化免疫组化ABC染色法检测ccRCC肾肿瘤组织(114例)、非肿瘤性肾皮质组织(68例)和肾周脂肪组织(60例)中FAP的表达。收集19例良性肾脏疾病病人肾周良性脂肪组织作为对照组,同样检测FAP表达。绘制ROC曲线分析肾周脂肪组织FAP表达对ccRCC诊断和预测远处转移的能力。结果与匹配非肿瘤性肾皮质组织相比,ccRCC组织FAP表达未上调。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cRCC组织FAP阳性染色百分比具有良好的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潜力(P<0.00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95%CI:0.81~0.98)、0.79(95%CI:0.66~0.92)和0.86(95%CI:0.74~0.99)。而ccRCC肾周脂肪组织FAP阳性染色百分比可预测远处转移,AUC为0.91(95%CI:0.84~0.97)。ccRCC肾周脂肪组织FAP表达染色强度(191.77±3.14 vs.188.90±2.89,P<0.001)略高于良性肾脏疾病,且肾周脂肪组织FAP染色强度对于良恶性肾脏肿瘤具有一定区分价值,AUC为0.68(95%CI:0.60~0.77)。结论肿瘤和肾周脂肪组织FAP都有望成为ccRCC风险分层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 肿瘤侵袭性 肾周脂肪组织
下载PDF
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丰琅 张道新 +1 位作者 田野 杜林栋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450-452,共3页
目的 提高对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 报告9例经本院收治的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9例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术前超声检查均提示低回声占位,占位可见血流信... 目的 提高对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 报告9例经本院收治的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9例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术前超声检查均提示低回声占位,占位可见血流信号.CT检查8例平扫期未见脂肪样低密度.肿瘤动脉期呈现明显强化,CT值最高可达100 Hu,实质期肿瘤持续均匀强化.术前诊断为肾脏恶性肿瘤.另1例患者平扫可见局部点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点状低密度灶无强化.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检索Pubmed和CBM数据库,对该疾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1例因患者原因施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余8例患者接受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其中6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9~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少见,对病灶CT的细微分析能够给诊断带来帮助,对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特别是体积较小的肿瘤应该力争行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以减少盲目肾切除造成的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超声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 手术
下载PDF
肾脂肪囊来源脂肪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吴畏 郑红光 +1 位作者 张德伟 梅煜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研究肾脂肪囊内脂肪干细胞(ADSCs)的培养条件及生物学特性,为干细胞治疗肾脏疾病寻找更佳的细胞来源。方法:分别取大鼠肾脂肪囊及腹股沟区脂肪组织,分离培养ADSCs进行对比,细胞达80%融合时传代,观察细胞形态和增殖情况;采用MTT比... 目的:研究肾脂肪囊内脂肪干细胞(ADSCs)的培养条件及生物学特性,为干细胞治疗肾脏疾病寻找更佳的细胞来源。方法:分别取大鼠肾脂肪囊及腹股沟区脂肪组织,分离培养ADSCs进行对比,细胞达80%融合时传代,观察细胞形态和增殖情况;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结果:①相同质量肾脂肪囊和腹股沟区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原代ADSCs显示,肾脂肪囊分离出ADSCs的数量显著超过腹股沟区脂肪组织;肾脂肪囊来源的ADSCs 5~6 d可达80%融合,而腹股沟区脂肪来源ADSCs则需要10~12 d。两者细胞均成梭形成纤维样细胞形态。②生长曲线分析显示肾脂肪囊ADSCs较腹股沟区ADSCs增殖迅速。③流式细胞术检测示两种干细胞的CD29抗原表达率均>99%,肾脂肪囊ADSCs CD44表达率为52.92%,腹股沟区ADSCs表达率为75.41%,内皮细胞标志抗原CD31均阴性。结论:与其他部位来源ADSCs相比,肾脂肪囊来源ADSCs具有分离量大,增殖迅速等特点,可在短时间内扩增到较大数量,可能成为治疗肾脏疾病的新的干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脂肪囊 脂肪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伴多发淋巴结肿大的乏脂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发术后顽固性淋巴瘘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苏杰 赵卫红 +5 位作者 于路平 殷华奇 张晓威 李清 刘士军 徐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7-721,共5页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脂肪组织、血管及肌肉组织构成。肾AML可同时合并结节性硬化症,但多数为散发,好发于中年女性,无明显临床症状,可由影像学检查检出。典型AML在CT平扫上具有特征...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脂肪组织、血管及肌肉组织构成。肾AML可同时合并结节性硬化症,但多数为散发,好发于中年女性,无明显临床症状,可由影像学检查检出。典型AML在CT平扫上具有特征性的脂肪密度,易与其他肾肿瘤相鉴别,但少部分AML含有极少量或不含有脂肪成分,平扫CT难以发现负值成分,称为乏脂型血管平滑肌瘤,其确诊依赖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另外,部分AML具有恶性表象,可累及肾周、肾窦、淋巴结、其他内脏器官及下腔静脉,进一步增加了鉴别诊断的难度。目前国内尚未见乏脂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发淋巴结肿大的相关报道。本文报道1例27岁女性患者,无结节性硬化症家族史,初因CT发现左肾旁团块状高密度影及颈部、腋窝、腹股沟、腹腔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就诊于血液科,考虑淋巴瘤可能,为明确诊断而转入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左肾周肿物、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和活体组织检查,术后组织病理结果提示AML。患者术后并发持续性淋巴瘘,腹膜后引流乳糜液100~200 m L/d,持续12周,予禁食、补液等保守治疗措施后成功闭瘘。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病例及文献,并对伴多发淋巴结肿大的肾AML诊断、治疗和术后顽固性淋巴瘘的处理进行总结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脂肪组织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与肾被膜部位移植胰岛降血糖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园征 邹志成 +4 位作者 陈姣 陆赢 张汉成 蔡志明 牟丽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4-689,共6页
目的比较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与肾被膜下移植胰岛治疗小鼠1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分为白色脂肪组(10只)和肾被膜组(10只)接受胰岛移植。胰岛分离和纯化后,分别移植到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和肾被膜下位点。术后... 目的比较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与肾被膜下移植胰岛治疗小鼠1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分为白色脂肪组(10只)和肾被膜组(10只)接受胰岛移植。胰岛分离和纯化后,分别移植到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和肾被膜下位点。术后持续监测两组受体小鼠的随机血糖水平、糖耐量功能,移植后100d摘取两组存活受体小鼠的胰岛移植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白色脂肪组有6只受体小鼠的血糖在移植后1个月恢复正常水平,其余4只受体小鼠一直维持着高血糖状态,陆续在监测结束前发生死亡;肾被膜组10只受体小鼠的血糖均在移植后10d内恢复正常。白色脂肪组和肾被膜组受体小鼠的胰岛移植物均能降低血糖水平,但白色脂肪组胰岛移植物需要较长的时间方能发挥降血糖功能。肾被膜组小鼠的糖耐量功能优于白色脂肪组小鼠(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白色脂肪组和肾被膜组胰岛移植物的胰岛素表达均正常。结论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部位移植胰岛能有效地发挥调控血糖变化的功能,尽管其降血糖功能稍弱于肾被膜下部位,但具有贴近理想胰岛移植位点的众多优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胰岛移植替代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胰岛移植 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 肾被膜 糖耐量功能 血糖 胰腺
下载PDF
术前基于CT的瘤周和瘤体放射学特征鉴别ccRCC与fp_AML 被引量:1
7
作者 贺琬淋 方维东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8期123-127,共5页
目的基于CT增强评估不同范围瘤周组织的影像组学特征分析,验证其术前鉴别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at-Poor Angiomyolipoma,fp_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直径≤4 cm的... 目的基于CT增强评估不同范围瘤周组织的影像组学特征分析,验证其术前鉴别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at-Poor Angiomyolipoma,fp_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直径≤4 cm的肾脏肿瘤患者术前CT增强扫描图像,包括ccRCC103例,fp_AML 47例。在皮髓质期CT增强图像上手工勾画出肿瘤区域、不同范围瘤周区域以及肿瘤+瘤周模型的三维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s,VOIs),按照7∶3的比例划分训练集与测试集,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后,建立逻辑回归模型(Logistics Regression),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个模型对于区分≤4 cm ccRCC与fp_AML鉴别诊断的能力。结果在6个模型中,表现最佳的是肿瘤体积(Tumor Mass Volume,TMV)+肿瘤边缘外2 mm(Peritumoral Volume,PTV0~2)联合模型,训练集的AUC为0.990、特异度为0.96、灵敏度为0.88、准确度为0.93;验证集的AUC为0.931、特异度为0.87、灵敏度为0.71、准确度为0.82。在4个非联合模型中,肿瘤边界内外2 mm(PTV2~2)模型的鉴别效能明显优于其他3个单独模型,训练集的AUC为0.911、特异度为0.92、灵敏度为0.70、准确度为0.85;验证集的AUC为0.917、特异度为0.97、灵敏度为0.71、准确度为0.89。结论在基于CT的单个模型中,PTV2~2瘤周模型表现最好,即PTV2~2的瘤周范围更能够有效鉴别fp_AML和ccRCC;联合肿瘤及瘤周模型中,TMV+PTV0~2联合模型性能最佳,可更准确、全面地反映肿瘤的特征和异质性,因此可作为鉴别fp_AML和ccRCC最有效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摄影 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透明细胞癌 瘤周组织 影像组学
下载PDF
不同运动强度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肝肾功能影响
8
作者 卓颜 柏友萍 +4 位作者 戴园园 许晓东 张晶 崔建飞 李萌 《体育科技》 2014年第5期68-70,7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建模7周后,选取喂食高脂饲料的肥胖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OC)、低强度运动组(OL)、中强度运动组(OM)、高强度运动组(OH)。OL、OM、OH分别以15-18m...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建模7周后,选取喂食高脂饲料的肥胖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OC)、低强度运动组(OL)、中强度运动组(OM)、高强度运动组(OH)。OL、OM、OH分别以15-18m/min、21-25 m/min和28-32 m/min的强度运动,坡度均为0°,1h/天,5次/周,共干预8周。干预后麻醉大鼠采集血液,测定血浆蛋白以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8周运动干预后,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量及体脂率运动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内脏脂肪量及体脂率OM、OH组显著低于OL组(P<0.05、P<0.01);血白蛋白OH组高于OC组(P<0.01)。血尿素氮与血肌酐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8周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后,使青春期肥胖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量和体脂率明显降低,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调节效果更明显。该运动干预能有效调节血浆蛋白与肝肾功能,但不同运动强度之间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强度 青春期肥胖 脂肪组织:肝肾功能
下载PDF
CT增强鉴别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均质肾透明细胞肾癌的影像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施德恩 颜森森 陈若茜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均质肾细胞肾癌的动态增强CT征象,提高对鉴别均质肾肿瘤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20例平扫呈均质的肾透明细胞肾癌CT动态增强影...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均质肾细胞肾癌的动态增强CT征象,提高对鉴别均质肾肿瘤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20例平扫呈均质的肾透明细胞肾癌CT动态增强影像,所有病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并全部经手术证实。结果 2组病例在平扫密度、强化形式、强化程度、皮髓期与实质期CT值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CT增强在鉴别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均质肾细胞肾癌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肾脏肿瘤行CT增强检查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性,有助于指导临床术前手术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透明细胞癌 CT增强
下载PDF
睡眠质量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包脏层脂肪体积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一帆 邵国建 +3 位作者 郑约楠 刘琦 项巧群 张丽敏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与心包脏层脂肪组织(EAT)体积的潜在关系。方法选择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且病情比较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82例,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积分分为两组,睡眠障碍组(PQSI>5分)和对照组(PQSI≤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与心包脏层脂肪组织(EAT)体积的潜在关系。方法选择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且病情比较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82例,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积分分为两组,睡眠障碍组(PQSI>5分)和对照组(PQSI≤5分)。观察两组PQSI、爱泼沃思嗜睡量表(ESS)、心包脏层脂肪的体积,并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与心包脏层脂肪的体积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睡眠障碍组患者CRP,瘦素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障碍组EAT体积(170.0±17.0)cm3,对照组EAT体积(141.9±22.4)cm3,两组E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睡眠质量与EAT体积的改变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睡眠障碍 脂肪组织
下载PDF
低肌肉脂肪浸润指数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
11
作者 郑婧 侯师梅 +11 位作者 卢锞琦 闫宇 张淑艳 袁莉 李旻 曹婧媛 王垚 杨敏 刘宏 张晓良 刘必成 王彬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目的探究计算机体层成像图像中L1腰椎横突水平的肌肉脂肪浸润指数(intramuscular adipose tissue index,IATI)与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改善透析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 目的探究计算机体层成像图像中L1腰椎横突水平的肌肉脂肪浸润指数(intramuscular adipose tissue index,IATI)与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改善透析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4家三甲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IATI为低衰减值肌肉(low attenuation muscle,LAM)密度/骨骼肌密度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IATI的最佳切点值,并作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IATI组和低IATI组,比较2组基线临床资料和L1椎体层面测量参数的差异。随访截至2022年12月23日,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3年内发生全因死亡。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2组患者生存率及其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IATI与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高IATI的影响因素。结果该研究纳入维持性透析患者478例,年龄(53.55±13.19)岁,男319例(66.7%),血液透析365例(76.4%),腹膜透析113例(23.6%)。低IATI(<0.42)组376例(78.7%),高IATI(≥0.42)组102例(21.3%)。高IATI组患者年龄≥60岁比例(χ^(2)=24.746,P<0.001)、糖尿病比例(χ^(2)=5.570,P=0.018)、空腹血糖(t=-2.145,P=0.032)、LAM密度(t=-3.735,P<0.001)、LAM指数(t=-7.072,P<0.001)及LAM面积/骨骼肌面积比值(Z=-9.630,P<0.001)均高于低IATI组,而男性比例(χ^(2)=11.116,P=0.001)、血清白蛋白(Z=2.708,P=0.007)和骨骼肌密度(t=12.380,P<0.001)均低于低IATI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IATI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高IATI组(Log-rankχ^(2)=19.18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ATI<0.42[<0.42/≥0.42,HR(95%CI):0.50(0.31~0.83),P=0.007]为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60岁[HR(95%CI):2.61(1.60~4.23),P<0.001]、糖尿病[HR(95%CI):1.71(1.06~2.78),P=0.029]和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HR(95%CI):1.04(1.00~1.07),P=0.049]均为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经逐步Cox回归分析校正,IATI<0.42仍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0.42/≥0.42,HR(95%CI):0.45(0.27~0.76),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骨骼肌密度[OR(95%CI):0.84(0.81~0.88),P<0.001]和高三酰甘油[OR(95%CI):1.39(1.07~1.82),P=0.015]均为IATI≥0.42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L1腰椎横突水平IATI<0.42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高质量骨骼肌局限性肌肉脂肪变性可能降低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腹膜透析 死亡 肌肉脂肪变性 计算机体层成像 肌肉脂肪浸润指数
原文传递
高脂喂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肾周脂肪功能与肾损害的关系及替米沙坦干预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昊 王亚萍 +5 位作者 宋艳 张恒 李敏 索萌 高兰 田刚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3-1061,共9页
目的探讨高脂喂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肾周脂肪与肾脏病变的关系及替米沙坦干预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给予2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高脂喂食12周,另取体质量、周龄匹配雄性Wistar大鼠20只,给予普通喂食12周。高脂喂食大鼠中肥胖大鼠造... 目的探讨高脂喂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肾周脂肪与肾脏病变的关系及替米沙坦干预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给予2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高脂喂食12周,另取体质量、周龄匹配雄性Wistar大鼠20只,给予普通喂食12周。高脂喂食大鼠中肥胖大鼠造模成功14只,随机分为高脂组(n=7)和高脂治疗组(n=7),分别给予高脂喂食和高脂+替米沙坦8mg/(kg·d)。普通喂食的Wistar大鼠中抽取14只分为普食组(给予标准大鼠饲料)和普食治疗组[标准大鼠饲料+替米沙坦8mg/(kg·d)],每组7只。替米沙坦干预20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及尿蛋白),同时行肾脏组织切片及苏木素伊红并过碘酸雪夫染色,比较各组大鼠肾脏病理积分;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周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P2)、瘦素及脂联素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肾周脂肪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肾周脂肪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并用各组大鼠肾周脂肪组织制备条件培养基,利用条件培养基培养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在32周的实验终点,与普食组相比,高脂组大鼠尿素氮[(20.73±1.29)比(6.36±0.33)mmol/L]、肌酐[(145.32±5.98)比(68.42±4.77)μmol/L]、24h尿蛋白[(312.74±5.51)比(30.14±2.15)mg]增高(均P<0.05)。高脂组大鼠肾周脂肪组织PPAR-γ及aP2表达下降,伴随脂联素表达下降,瘦素、TNF-α、MCP-1及IL-6表达上升(均P<0.05);替米沙坦干预后,刺激PPAR-γ及aP2表达,升高脂联素,降低瘦素、TNF-α、MCP-1及IL-6表达(均P<0.05)。体外实验方面,和普食组大鼠肾周脂肪制备的条件培养基相比,高脂组大鼠肾周脂肪制备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的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殖明显升高(均P<0.05),而在替米沙坦治疗后明显降低(均P<0.05)。普食组与普食治疗组大鼠上述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喂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肾周脂肪组织功能障碍促进肾损害的发生,替米沙坦可以促进高脂喂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肾周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分化,增加保护性脂肪因子(脂联素)分泌,减少脂肪细胞炎症因子(TNF-α)及趋化因子(MCP-1及IL-6)表达,并且降低有害的脂肪因子(瘦素)分泌,最终通过改善肾周脂肪组织功能而产生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肾周脂肪 替米沙坦 肾损害
原文传递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在肾性高血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史吉莹 刘唐威 +3 位作者 陈蒙华 谢露 黎静 杨晓梅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4-92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在肾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的作用。方法用两肾一夹型(左侧肾动脉狭窄,右侧肾保留)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和肾性高血压组(RH),术前及术后8周末检测大鼠尾动脉血压、心...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在肾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的作用。方法用两肾一夹型(左侧肾动脉狭窄,右侧肾保留)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和肾性高血压组(RH),术前及术后8周末检测大鼠尾动脉血压、心率,术后8周检测动脉环不带血管外周脂肪组织的裸血管环[F(-)]和保留血管外周脂肪组织的血管环[F(+)]对苯肾上腺素(PHE)及乙酰胆碱的反应性;免疫组化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光镜下观察PVAT中脂肪细胞和血管结构,并计算脂肪细胞的体积、胸主动脉中层壁厚(MT)、血管内径(LD)及MT/LD。结果假手术组和RH组中带有脂肪的与无脂肪的胸主动脉比较,前者对PHE的收缩反应下降(P<0.05),而假手术组对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在浓度为10-5mol/L和10-4mol/L上,F(+)和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舒张反应性较F(-)高;RH组只有在10-4mol/L浓度上,F(+)较F(-)舒张反应性高(P<0.05)。RH组的血管NOS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PVAT中脂肪细胞形态与大小、两组的动脉结构无明显区别。结论 PVAT对血管舒缩有调节功能;在RH组PVAT这种调节作用减弱;PVAT可能成为干预高血压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肾性高血压 收缩反应 舒张反应
原文传递
人脂肪基质血管成分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六化 许露伟 +7 位作者 申江伟 宋群 葛余正 吴然 朱佳庚 吴剑平 徐郑 贾瑞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03-2206,共4页
目的 观察人脂肪基质血管成分(SVF)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患者肾周脂肪组织,分离SVF并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制备SVF和AdMSCs条件培养基,以无血清DME... 目的 观察人脂肪基质血管成分(SVF)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患者肾周脂肪组织,分离SVF并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制备SVF和AdMSCs条件培养基,以无血清DMEM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分别进行细胞增殖、迁移、刮伤愈合以及凋亡等检测,统计学分析HK-2细胞的增殖、迁移细胞数、刮伤愈合面积以及凋亡细胞比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测定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 α)的表达.结果 新鲜分离的SVF呈小圆形,第3代AdMSCs呈均一长梭形.流式细胞检测SVF表达CD29、CD34、CD45和CD90阳性率分别为45.3%、29.4%、23.8%和34.9%,AdMSCs表达CD29、CD90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99.2%、93.5%和3.8%,不表达CD45.SVF组及AdMSCs组HK-2的增殖、迁移和刮伤愈合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强,而HK-2的凋亡则显著减轻(P<0.05).SVF组HK-2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AdMSCs组(P<0.05),但两组HK-2的迁移、刮伤愈合及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VF组HGF、VEGF和SDF-1α的表达量分别为(198.41±12.74)、(1 385.68±321.03)和(374.13±145.11) ng/L,AdMSCs组则分别为(112.77±29.16)、(1005.44±256.87)和(247.71 ±73.21) ng/L,且SVF分泌HGF的量显著高于AdMSCs(P <0.05).结论 SVF显著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与AdMSCs比较,在促进迁移和抑制凋亡等特性方面具有相同效果,但SVF具有不需体外培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血管成分 肾小管上皮细胞 脂肪组织 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周脂肪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15
作者 余君言 林嘉彬 +5 位作者 蔡雷琴 林江虹 洪晓思 杨于霖 任萌 孙侃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86-593,共8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状态下肾周脂肪组织(PRAT)脂肪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sEVs)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生物行为影响以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提取原代db/m、db/db小鼠PRAT脂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收集培养上清并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sEVs(NDM-sEVs^(PRA... 目的探讨糖尿病状态下肾周脂肪组织(PRAT)脂肪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sEVs)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生物行为影响以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提取原代db/m、db/db小鼠PRAT脂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收集培养上清并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sEVs(NDM-sEVs^(PRAT-Adipo), DM-sEVs^(PRAT-Adipo))。将sEVs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孵育, 观察其增殖、凋亡、自噬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水平。通过质谱技术分析sEVs蛋白成分, 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CCK8结果表明DM-sEVs^(PRAT-Adipo)干预后HK-2细胞的增殖水平与2个对照组(Ctrl组和NDM-sEVs^(PRAT-Adipo)干预组)相比无明显改变。Western印迹法结果表明, 对比2个对照组, DM-sEVs^(PRAT-Adipo)干预组的凋亡(Bcl-2、Cleaved-caspase 3、Caspase 3)和自噬(p62、LC3BⅠ、LC3BⅡ)水平无明显改变。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结果表明, 与2个对照组比较, DM-sEVs^(PRAT-Adipo)干预可上调HK-2的间质细胞标志蛋白(Vimentin、α-SMA、Snail2)表达水平, 下调上皮细胞标志蛋白ZO-1表达水平。sEVs质谱分析结果表明, DM-sEVs^(PRAT-Adipo)与NDM-sEVs^(PRAT-Adipo)的差异蛋白富集于EMT相关通路。其中, DM-sEVs^(PRAT-Adipo)富集血小板反应蛋白(THBS1), 该蛋白与EMT密切相关。结论糖尿病状态下, PRAT来源脂肪细胞分泌sEVs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EMT上调, 此过程可能由sEVs中所富集的THBS1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周脂肪组织 糖尿病肾病 小细胞外囊泡 肾小管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