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代更替与华夏民族服饰文化心理变迁——以元明、明清鼎革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宝良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24-32,共9页
头发衣冠虽是外在的一种形式,却关乎民族服饰的心理,甚至牵涉到民族的大义。无论是明人服饰生活中所存的蒙元遗俗,还是清初士大夫遗民的头发衣冠情结,无不证明元明、明清鼎革,这一看似简单的朝代更替,却能引发华夏民族服饰文化心理的变... 头发衣冠虽是外在的一种形式,却关乎民族服饰的心理,甚至牵涉到民族的大义。无论是明人服饰生活中所存的蒙元遗俗,还是清初士大夫遗民的头发衣冠情结,无不证明元明、明清鼎革,这一看似简单的朝代更替,却能引发华夏民族服饰文化心理的变迁。透过"胡化"抑或"汉化"这一民族服饰文化的变迁事实,更可证实在华夏文化的发展史上,民族间的物质文化存在着一种"涵化",亦即双向交融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 明清 朝代更替 华夏民族 服饰心理
下载PDF
吴震方生平、家世及交游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健 《嘉兴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2-20,共9页
清康熙年间学者、刻书名家吴震方出身嘉兴望族石门洲泉吴氏。从生卒年、通籍、史迹政绩、为人为官、罢官原因及著述游历等方面考评了其生平情况,介绍并评述了吴氏家世渊源及吴父事迹入史始末,并从其与王崇简、王熙父子及梁清标、杜立德... 清康熙年间学者、刻书名家吴震方出身嘉兴望族石门洲泉吴氏。从生卒年、通籍、史迹政绩、为人为官、罢官原因及著述游历等方面考评了其生平情况,介绍并评述了吴氏家世渊源及吴父事迹入史始末,并从其与王崇简、王熙父子及梁清标、杜立德、吴琠、魏象枢等人的交游情况,考证出其通过父辈情谊、师生同年、仕宦交游等途径所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震方 生平 家世 交游 明清鼎革
下载PDF
明代楚雄府改土归流以后的吏制建设及其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侯官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7-135,共9页
云南地区的改土归流始于明代,在此之前土司制度曾长期存在。明政府平定云南后,有针对性地在一些区域进行了改土归流,楚雄府即在此列。从洪武十五年流官初设,到嘉靖末年,楚雄府已基本为流官所治理。在改土归流的基础上,以流官为主体的地... 云南地区的改土归流始于明代,在此之前土司制度曾长期存在。明政府平定云南后,有针对性地在一些区域进行了改土归流,楚雄府即在此列。从洪武十五年流官初设,到嘉靖末年,楚雄府已基本为流官所治理。在改土归流的基础上,以流官为主体的地方政府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提高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汉族移民和当地少数民族、中原文化和边疆文化有了全方位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楚雄府 改土归流 吏制建设 文化交融
下载PDF
明初汉语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变化——以《训世评话》为中心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美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1-49,共9页
元明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产生了一批具有元明时期个性特征的词语外,在汉语常用词方面,成批地出现了在历时更替过程中具有主导词地位的词。《训世评话》文白对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明初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概貌。选取其中... 元明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产生了一批具有元明时期个性特征的词语外,在汉语常用词方面,成批地出现了在历时更替过程中具有主导词地位的词。《训世评话》文白对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明初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概貌。选取其中九组词,通过共时描写和历时对比,进一步揭示每组词的兴替变化及其在元明的主导词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 《训世评话》 常用词 历时演变 兴替变化
下载PDF
试论归降汉族知识分子与明清易代
5
作者 杨银权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68-72,共5页
清朝的建立者满族作为世居关外的少数民族,之所以能取代大明王朝,除了八旗劲旅的强大和无坚不摧外,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归降对明清易代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些汉族知识分子的参与,加速了明清更替的完成,缩短了明末清初的社... 清朝的建立者满族作为世居关外的少数民族,之所以能取代大明王朝,除了八旗劲旅的强大和无坚不摧外,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归降对明清易代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些汉族知识分子的参与,加速了明清更替的完成,缩短了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时间,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归降知识分子 明清易代
下载PDF
明代云南的铜钱铸造与废贝行钱——从铜钱的价值二重性谈起
6
作者 侯官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24-135,共12页
明代中后期,随着一系列赋役改革的实施,传统货币、财政体系逐渐被打破,亦使云南货币体制和财政体制发生了巨变。明清交替之际,云南同中原地区相埒,也形成了银铜复本位制,而通行云南两千年的实物货币——贝币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云南丰... 明代中后期,随着一系列赋役改革的实施,传统货币、财政体系逐渐被打破,亦使云南货币体制和财政体制发生了巨变。明清交替之际,云南同中原地区相埒,也形成了银铜复本位制,而通行云南两千年的实物货币——贝币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云南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金属货币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丰富的铜矿开采不仅对云南铸币和货币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巩固与发展明清货币制度,尤其是清代银钱并行制度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信用性和财政性的角度钩沉史料,深入探讨明代云南铸钱的原因和过程,并考察其对彼时云南货币体制的冲击和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云南 铜钱铸造 废贝行钱 价值二重性
下载PDF
明清鼎革与德川日本的“中华主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丹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124,共4页
明清鼎革对日本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德川幕府在意识到中国大陆发生了"华夷变态"的同时,南明遗民的赴日"乞师"行为却在客观上帮助日本摆脱了"夷狄"身份。在此过程中,日本德川前期的学者们也从诸多... 明清鼎革对日本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德川幕府在意识到中国大陆发生了"华夷变态"的同时,南明遗民的赴日"乞师"行为却在客观上帮助日本摆脱了"夷狄"身份。在此过程中,日本德川前期的学者们也从诸多方面入手,塑造日本的"中华"形象,这间接影响了后世日本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鼎革 德川日本 华夷变态 东亚
下载PDF
试论明代改土归流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滋润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6-68,72,共4页
明代的改土归流对各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但也伴随着武力征服,具有不彻底性,带来了新的民族压迫,增加了行政经费。
关键词 明代 改土归流 影响
下载PDF
清初域外明朝移民的“前朝记忆”与自我认同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7-132,共6页
明清鼎革之际,朝鲜、日本、越南是明朝遗民异域流亡的主要目标国,三国根据与清廷外交关系的不同,对明朝移民实行不同的政策。流亡域外的明朝移民对其自身流亡域外的合理性解读呈现多元化,坚守华夷秩序、"忠明抗清"是主流的清... 明清鼎革之际,朝鲜、日本、越南是明朝遗民异域流亡的主要目标国,三国根据与清廷外交关系的不同,对明朝移民实行不同的政策。流亡域外的明朝移民对其自身流亡域外的合理性解读呈现多元化,坚守华夷秩序、"忠明抗清"是主流的清雅之论。这些移民在异域国度坚守明朝的衣冠制度和礼乐文化,寄托对故国的追思和记忆。他们坚守中华正统、诠释春秋大义、抒发故国情怀,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鼎革之际 明朝遗民 移民
下载PDF
姚安改土归流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官响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44-51,共8页
明代之前,中央政府对姚安地区主要实行羁縻或土司制度。明朝政府平定姚安后,实行郡县制,设立姚安府,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土归流。原来的高氏总管为同知,知府均由流官担任。姚安守御所亦建立起来,并且与姚安府同城而治。从洪武十五年流官初... 明代之前,中央政府对姚安地区主要实行羁縻或土司制度。明朝政府平定姚安后,实行郡县制,设立姚安府,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土归流。原来的高氏总管为同知,知府均由流官担任。姚安守御所亦建立起来,并且与姚安府同城而治。从洪武十五年流官初设,到万历末年,姚安基本为流官所治理,土官只起辅助作用。清朝雍正时期,通过进一步的改土归流,姚安府土同知的历史得以终结。在改土归流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对辖地采取类似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深刻影响了姚安的社会经济发展。此后汉族移民和当地少数民族,中原文化和边疆文化有了全方位的融合,夷汉之间关系从“变服从俗”到“以夏化夷”,经济形态也从领主制发展到地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姚安 改土归流 以夏化夷
下载PDF
“温柔敦厚”与“风雅正变”——清初遗民对传统诗学的接受与突破
11
作者 姜维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温柔敦厚”诗学生成于“华夷之辨”思想张力尚未完全形成的春秋末期。《诗三百》“虽主于温柔敦厚,然亦有直斥其人而不讳者”,“变风变雅”存焉。对于“温柔敦厚”诗学,后世倡导者有之,突破者有之。明清易代,中原板荡,华夷易处,遗民... “温柔敦厚”诗学生成于“华夷之辨”思想张力尚未完全形成的春秋末期。《诗三百》“虽主于温柔敦厚,然亦有直斥其人而不讳者”,“变风变雅”存焉。对于“温柔敦厚”诗学,后世倡导者有之,突破者有之。明清易代,中原板荡,华夷易处,遗民直面传统诗学,主张风雅正变系乎时,认为“愤而不失其正,固无妨于温柔敦厚”,从诗学理论与诗文创作两个维度实践“变风变雅”之音,实现对“温柔敦厚”诗学的接受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易代 风雅正变 温柔敦厚 遗民诗学
下载PDF
高崖祖庙:传统、时代与新造圣地
12
作者 赖全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109-114,共6页
明清时期,高崖祖庙成为遵义地区一大新造的宗教圣地。该庙圣地新造始于播州改土归流,成于战后休养生息,固于补修庙貌、清整庙产。改土归流、设府置县后,每经历一次战乱,高崖祖庙就会重复一次圣地新造流程。正是在屡次循环、逐次叠加、... 明清时期,高崖祖庙成为遵义地区一大新造的宗教圣地。该庙圣地新造始于播州改土归流,成于战后休养生息,固于补修庙貌、清整庙产。改土归流、设府置县后,每经历一次战乱,高崖祖庙就会重复一次圣地新造流程。正是在屡次循环、逐次叠加、持续强化的作用下,高崖祖庙在终清之世三百多年间长期作为川主神的朝拜圣地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州地区 川主信仰 明清鼎革 宗教圣地 高崖祖庙
下载PDF
越南明香与明乡社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庆新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9年第1期205-223,共19页
17世纪40年代以后,明清鼎革导致大批明朝政治性移民进入越南各地,他们与16世纪中叶以后移居到庸宪、会安等通商口岸的华人汇集,"维持明朝香火",具有强烈反清复明意识,形成特殊的外侨群体"明香"(Minh-Huong)。他们... 17世纪40年代以后,明清鼎革导致大批明朝政治性移民进入越南各地,他们与16世纪中叶以后移居到庸宪、会安等通商口岸的华人汇集,"维持明朝香火",具有强烈反清复明意识,形成特殊的外侨群体"明香"(Minh-Huong)。他们聚居的村社称为"明香社"(Minh-Huong-Xa),是越南带有外侨自治性质的基层组织。圣祖明命八年(1827)七月,改明香社为明乡社,标志着明香人从越南侨民向本土居民身份转化的完成,明乡人成为阮朝的"编户齐民"。在法国人建立殖民统治之前,源源不断迁入的清朝商民建立起带有自治性质的华人组织——唐帮。"明乡人"与后到的"清商"一起,最终融入越南社会,成为众多民族中之一分子——"华族"(H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鼎革 越南 明香 明乡社 华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