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Dominant Reservoir Series Analysis of Es_3 in the Qibei Area of Qikou Sag 被引量:2
1
作者 PU Xiugang HAN Wenzhong +2 位作者 HUA Shuangjun ZHANG Wei CHEN Chang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19-231,共13页
Based on analysis of geophysical data such as core observation, rock slices identification, physical propert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ray diffraction, logging data etc., 16 factors of sedimentation, diagenesi... Based on analysis of geophysical data such as core observation, rock slices identification, physical propert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ray diffraction, logging data etc., 16 factors of sedimentation, diagenesis, fluid pressure,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sedimentation is the internal factor controlling the reservoir property, diagenesis is the external and final decisive factor and abnormal fluid press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preserving the deep reservoir property.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diagenesis indicates that compaction and dissolution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cementation and they respectively cause porosity change of-23.6% and 7.7% and -6.2%. Through optimizing 11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constructing reservoir evaluation index (REI) according to the hierarchical cluster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servoir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was established and reservoir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classes. The studies show that Es~ SQ4 consists mainly of class I and II, while Es~ SQ6 is mainly of class III and II; the favorable zone is the north and south slope of Qibei sub-sag and the Liujianfang fault-nose.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 quantitative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the Qibei area verifies the advanced, practicable method of less artificial factor is suitable for the 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factor analysis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comprehensive and quantitativereservoir evaluation Shahejie Formation Qibei area Qikou sag
下载PDF
Evaluation, prediction,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Danjiangkou Reservoir, China 被引量:15
2
作者 Xiao-kang Xin Ke-feng Li +1 位作者 Brian Finlayson Wei Yin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0-39,共10页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rom the Chinese public and government since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Middle Route of the South to 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SN...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rom the Chinese public and government since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Middle Route of the South to 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SNWDP), which commenced transferring water in 2014. Integrated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prediction,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was carried out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ased on 120 water samples, wherein 17 water quality indices were measured at 20 monitoring sites, a 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water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indices influencing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 total phosphorus (TP), permanganate index (CODM,), dissolved oxygen (DO), and five-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s),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TP, BODs, ammonia nitrogen (NH3--N), CODM,, DO, and anionic surfactant (Surfa) do not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 levels in the tributaries. Seasonal Mann--Kendall tests indicated that the CODMn concentration shows a highly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and the TP concentration shows a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water quality indices i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was predicted using a two-dimensional water quality numerical model, and showed that the sphere of influence from the tributaries can spread across half of the Han Reservoir if the pollutants are not controlled. Cluster analysis (CA)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hending River is heavily polluted, that the Jianghe, Sihe, and Jianhe rivers are moderately polluted, and that they should be the focus of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quality 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method Mann--Kendall test Numerical modeling Cluster analysis Dangjiangkou reservoir
下载PD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n Western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TU Jianjun DENG Yul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5年第3期244-254,共11页
Taking provinces as study cases, 15 comprehensive factors, involving natural geograph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information, were formulated to evaluate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n western Chi... Taking provinces as study cases, 15 comprehensive factors, involving natural geograph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information, were formulated to evaluate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n western China by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rehensive scores were distinct among different cases. The score of Sichuan was the highest, that of Chongqing second and that of Guangxi the third. Qinghai got the lowest score, ranking the twelfth.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quality was better in moist southern regions than that in frigid northern regions in the provinces of western China. Therefore, the appropriate eco-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measures at provincial level should be proposed to increase vegetation coverage, control water and soil loss, and prevent desertification and wind erosion. To develop eco-agriculture is an inevitable selection for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in we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China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factor analysis STRATEGY
下载PDF
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小浪底水库水质分析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武俐 杨萌 +3 位作者 来梦媛 王瑞佳 王亮 宋百惠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5,102,共8页
水质评价是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重要基础。为探究小浪底水库不同水期水质特征,于2021年对3个断面的15个水质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采用三种方法对研究区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厘清水质变化规律,确定最佳的评价方法,探讨不同水期... 水质评价是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重要基础。为探究小浪底水库不同水期水质特征,于2021年对3个断面的15个水质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采用三种方法对研究区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厘清水质变化规律,确定最佳的评价方法,探讨不同水期影响水质的关键环境因子并解析其来源。研究表明:库区水质总氮浓度超出地表水Ⅴ类标准,其他水质指标均达到Ⅲ类标准及以上;三种方法受指标权重影响,评价结果存在差异,综合比较与分析,确定基于TOPSIS的信息加权和排序法更适用于评价研究区水质状况;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水期影响水质的环境因子及其来源不同,枯水期受人类活动影响,平水期水质变化与上游输入有关,丰水期受降水和水动力条件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小浪底水库的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库区水质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水质分析 环境因子 评价方法 来源解析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页岩油储层“甜点”预测与主控地质因素分析
5
作者 谭伏霖 孙晓梦 +2 位作者 曹健志 郭莉 王亚林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6期67-74,共8页
为提高页岩油储层“甜点”预测的准确性,针对页岩油产量影响因素众多,且构建页岩油储层“甜点”变化的综合指数困难等问题,开展了页岩油影响因素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所构建的主因子进行了页岩油储层“甜点”预测,利用... 为提高页岩油储层“甜点”预测的准确性,针对页岩油产量影响因素众多,且构建页岩油储层“甜点”变化的综合指数困难等问题,开展了页岩油影响因素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所构建的主因子进行了页岩油储层“甜点”预测,利用因子分析进行了页岩油储层主控地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短周期统计的产量与孔隙度×饱和度、泥质含量及总有机碳含量等地质“甜点”参数相关性较好,能反应页岩油储层“甜点”的变化;2)利用因子分析构建的2个主因子与页岩油储层“甜点”指数的相关性较好,能反应研究区页岩油储层“甜点”的变化,降低了页岩油储层“甜点”预测的复杂度;3)页岩油储层“甜点”的第1主控地质因素为地层压力异常值,它代表了页岩油生产的地层能量;第2主控地质因素为储层中页岩油的丰度,它代表了页岩油含量;而黏土含量对页岩油产量有着负面的影响。以上成果认识,对页岩油储层的勘探与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储层 “甜点”预测 因子分析 主控地质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法制半夏曲中11种成分含量及其GRA、EW-TOPSIS质量评价
6
作者 舒波 雷果平 袁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0-1126,共7页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法制半夏曲中肌苷、鸟苷、腺苷等11种成分含量,并建立其灰色关联度分析(GRA)联合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分析法(EW-TOPSIS)综合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Shimadzu C 18色谱柱;乙腈-0.5%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法制半夏曲中肌苷、鸟苷、腺苷等11种成分含量,并建立其灰色关联度分析(GRA)联合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分析法(EW-TOPSIS)综合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Shimadzu C 18色谱柱;乙腈-0.5%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和290 nm。以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为内参比物质,计算其他10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RCF),测定各成分含量。采用GRA联合EW-TOPSIS模型对法制半夏曲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法制半夏曲中11种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6.94%~100.12%(RSD<2.0%,n=9);QAMS与外标法(ESM)实测值无明显差异。GRA模型相对关联度0.2903~0.6187,EW-TOPSIS模型相对接近度0.2114~0.6343;GRA和EW-TOPSIS模型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QAMS法便捷、准确,可用于法制半夏曲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GRA联合EW-TOPSIS模型可用于法制半夏曲综合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半夏曲 一测多评法 多指标成分 相对校正因子 灰色关联度分析 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致密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吴忠维 李贤宏 +6 位作者 蔡鑫 崔传智 钱银 张航 王一单 任凭 喻高明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0-87,共8页
致密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对致密储层压裂开发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复杂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指标多忽略改造区内裂缝发育情况。提出新的复杂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指标,即拟裂缝密度,并以HN油田AP区块为例,分析复杂裂缝发... 致密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对致密储层压裂开发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复杂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指标多忽略改造区内裂缝发育情况。提出新的复杂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指标,即拟裂缝密度,并以HN油田AP区块为例,分析复杂裂缝发育程度影响因素,且将其运用于指导实际矿场井。研究发现,随着应力差增加,拟裂缝密度先增加后降低。储层渗透率增加,拟裂缝密度降低,且降低趋势由慢变快。在HN油田AP区块所受应力、天然裂缝发育情况下(应力差10 MPa,两组天然裂缝同时发育),当射孔角度为0°、压裂液黏度为0.4 mPa·s时,能够获得最佳的压裂改造效果。将以上参数优选结果运用于指导矿场实际APX直井压裂,APX直井产量递减趋势得到了有效缓解,且在压裂12个月有效期内增油量190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复杂裂缝 定量表征 影响因素分析 拟裂缝密度
下载PDF
油气层损害定量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23
8
作者 段永刚 陈伟 +4 位作者 熊友明 杨宪民 林少宏 刘良跃 卢文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44-46,共3页
表皮系数是识别和诊断地层伤害程度中最重要的参数 ,它的大小直接反映地层伤害和产能损失情况。根据试井解释模型的假设条件 ,提出试井解释出的表皮系数必须进行修正分解才能正确地评价储层伤害程度 ,推导出总表皮数的表达式和每项表皮... 表皮系数是识别和诊断地层伤害程度中最重要的参数 ,它的大小直接反映地层伤害和产能损失情况。根据试井解释模型的假设条件 ,提出试井解释出的表皮系数必须进行修正分解才能正确地评价储层伤害程度 ,推导出总表皮数的表达式和每项表皮系数的计算公式 ,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地层伤害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十分有效的 ,为钻井、完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层损害 地层评价 表皮系数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透镜状砂体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7
9
作者 姜振学 陈冬霞 +3 位作者 邱桂强 庞雄奇 曾溅辉 邱楠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47,共4页
透镜状砂体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具有典型的层次特征 ,层次分析法是定量分析透镜状油气藏非常有效的方法。对济阳坳陷古近系透镜状油气藏的成藏要素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了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和两两对比判别矩阵 ,应用层次分析计算方法 ,找出... 透镜状砂体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具有典型的层次特征 ,层次分析法是定量分析透镜状油气藏非常有效的方法。对济阳坳陷古近系透镜状油气藏的成藏要素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了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和两两对比判别矩阵 ,应用层次分析计算方法 ,找出了成藏的主控因素。分析研究认为 ,砂体的沉积微相、储集层物性、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埋深及演化程度、有机质丰度及生烃潜力、排烃效率等因素是透镜状砂体圈闭成藏的主控因素 ,前 5项因素对该类油气藏的成藏贡献超过75 %。在建立成藏要素自身评价标准的基础上 ,给出各成藏要素自身评价分值与该要素成藏贡献大小权值 ,建立了透镜状油气藏的加权综合评价模型。用该模型对济阳坳陷几个典型透镜状油气藏进行定量评价 ,评价结果与实际统计结果一致性很好。图 4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透镜状油气藏 主控因素分析 相对贡献大小 定量评价
下载PDF
葡萄干品质指标探讨及因子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樊丁宇 谢辉 +5 位作者 闫鹏 周晓明 张雯 郭春苗 孙峰 卢春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7-141,共5页
为了探讨葡萄干品质指标的变异情况和相关性,提出一种适合葡萄干品质评价的方法,对50个葡萄干品种的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纤维素、多酚等9项品质指标变异情况及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对葡萄干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酚、单... 为了探讨葡萄干品质指标的变异情况和相关性,提出一种适合葡萄干品质评价的方法,对50个葡萄干品种的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纤维素、多酚等9项品质指标变异情况及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对葡萄干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酚、单宁、百粒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均达到40%;还原糖和总糖的变异系数最小,均为10%以下;还原糖与总糖、单宁与多酚、纤维素与可滴定酸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经因子分析提取出的前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814%;第1公因子为糖分因子,第2公因子为风味因子,第3、4、5公因子统称为功能因子,第6公因子称为果重因子,可作为6个相互独立的新的综合性指标进行评价。另外,从中筛选出红宝石无核、波尔莱特、和田红、粉红无核、京早晶、琼尼、金星无核、无核白鸡心、紫香无核9份品质较好的葡萄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干 品质指标 相关分析 因子分析 评价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定量评价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丁熊 谭秀成 +2 位作者 雷一文 范玲 吴小庆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7,34,共4页
影响储层性质的因素较多,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往往具有错综复杂的关联性,针对这些特点,以四川盆地川中磨溪气田嘉陵江组嘉二段碳酸盐岩储层为例,优选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排驱压力、平均孔喉半径、储层有效厚度以及渗透率变异系数... 影响储层性质的因素较多,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往往具有错综复杂的关联性,针对这些特点,以四川盆地川中磨溪气田嘉陵江组嘉二段碳酸盐岩储层为例,优选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排驱压力、平均孔喉半径、储层有效厚度以及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级差作为储层评价因素,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评价储层的质量.评价结果与气田实际产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复杂储层 定量评价 模糊聚类 磨溪气田
下载PDF
考虑滑脱效应的低渗低压气藏的气井产能方程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烈辉 梁斌 +1 位作者 刘启国 熊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8,共3页
考虑了气体在低渗低压气藏中的滑脱效应,定义了考虑滑脱效应的滑脱表皮系数(S滑脱),建立了形式简洁的气井产能方程。S滑脱介于-1~0之间,即滑脱效应可以增加气井产能。在已知其他参数的条件下,只需计算出S滑脱就可以确定出存在滑脱效应... 考虑了气体在低渗低压气藏中的滑脱效应,定义了考虑滑脱效应的滑脱表皮系数(S滑脱),建立了形式简洁的气井产能方程。S滑脱介于-1~0之间,即滑脱效应可以增加气井产能。在已知其他参数的条件下,只需计算出S滑脱就可以确定出存在滑脱效应的气井产能。由于实际气藏往往会表现出其他非线性渗流特征(如启动压力梯度效应和高速非达西效应),因此实际应用时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现场实例分析表明:对于存在滑脱效应的低渗气藏气井而言,用该新的产能公式计算出的产能大于用常规产能公式计算出的产能,且与实际产能比较吻合,表明了公式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产能评价 滑脱效应 表皮系数 方程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碳酸盐岩储层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谭秀成 丁熊 +2 位作者 陈景山 周彦 唐青松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0,共3页
用于碳酸盐岩储层定量评价的因素较多,进行定量评价时,如何应用这些因素以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特征显得尤其重要。研究发现,评价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特征,可以用层次分析方法来定量确定各因素对于储层定量分类的相对重要性定量指标... 用于碳酸盐岩储层定量评价的因素较多,进行定量评价时,如何应用这些因素以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特征显得尤其重要。研究发现,评价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特征,可以用层次分析方法来定量确定各因素对于储层定量分类的相对重要性定量指标(权重系数),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可对储层进行定量评价。对川中磨溪地区嘉陵江组嘉二段各小层储层评价的结果表明,用层次分析方法(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储层定量评价的结果和实际储层产能基本一致,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 碳酸盐岩储层 定量评价 模糊评判 磨溪嘉二段
下载PDF
现今地应力与断层封闭效应 被引量:43
14
作者 周新桂 孙宝珊 +3 位作者 谭成轩 孙宏斌 郑荣植 马常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27-131,共5页
简要介绍了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方法 ,阐述了油田现今地应力作用方向、大小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 ,即在某一应力大小的条件下 ,现今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与断层走向的交角越大 ,断层封堵油气的可能性越大 ,反之则越小 ;在某一断层产... 简要介绍了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方法 ,阐述了油田现今地应力作用方向、大小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 ,即在某一应力大小的条件下 ,现今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与断层走向的交角越大 ,断层封堵油气的可能性越大 ,反之则越小 ;在某一断层产状条件下 ,作用于断层面的联合压应力大于或等于岩石抗压强度 ,有利于增强断层封闭作用 ,反之不利于断层封闭。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笔架岭油田为例 ,选取该地区 4口井4 6个层段 ,计算了钻孔井壁崩落的优选方位及相应的现今最大水平主压应力作用方向 ,分析认为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总体为北西向 ,与主干断层走向呈大角度相交或近于垂直 ,据此评价 4条主干断层总体上对油气的封闭性在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三段好 ,向浅部变差。采用声发射法测量了该区 10口井 4个层位现今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数值和岩石抗压强度 ,据计算所得联合压应力评价了其中 3条主干断层的封闭性 ,总的变化趋势是深部好而浅部差。笔架岭油田的油气藏实际分布证实了评价结果是可靠的 ,这对于该区井位选择、区块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地应力 断层封闭性 应力场 油气运移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识别与体积估算 被引量:19
15
作者 赵裕辉 胡建中 +2 位作者 鲁新便 宋阳 李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0-724,共5页
本文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结合地质、钻井、测井及生产测试等资料,运用纹理分析、曼哈顿距离计算和监督波形分析法对碳酸盐岩储层和隔层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反映了储层的各向异性特征及三维空间分... 本文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结合地质、钻井、测井及生产测试等资料,运用纹理分析、曼哈顿距离计算和监督波形分析法对碳酸盐岩储层和隔层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反映了储层的各向异性特征及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并与钻、测井资料解释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储层预测数据进行雕刻和多角度展示,清晰地显示出储层的分布特征,同时利用拓扑算法快速估算出储集体体积,为钻井部署及储量计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储集体 监督波形分析 可视化技术 定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井壁成像测井图像的溶洞自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田金文 高谦 +1 位作者 杜拥军 刘志敏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2,30,共4页
提出了利用FMI成像测井信息定量计算溶洞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面元大小、溶洞分布百分比、裂缝平均宽度、平均长度和裂缝发育密度等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Roberts算子进行溶洞边缘检测,用基于方向曲线的方法进行边缘跟踪... 提出了利用FMI成像测井信息定量计算溶洞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面元大小、溶洞分布百分比、裂缝平均宽度、平均长度和裂缝发育密度等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Roberts算子进行溶洞边缘检测,用基于方向曲线的方法进行边缘跟踪和细化,从而实现溶洞的自动提取和定量计算。该方法通过提取特征点、跟踪得到特征点方向序列、并利用其对应的方向曲线进行溶洞判别。其算法计算量较少,判决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评价 成像测井 检测方法 测井图像 井壁
下载PDF
声幅 变密度测井定量评价固井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天波 刘正锋 +1 位作者 张宇晓 吴海忠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5-59,67,共6页
利用裸眼井声波资料估计变密度测井波列中地层波到达时间 ,由能量分析法确定套管波和地层波的能量 ,并进行相应的归一化处理 ,使计算得到的Ⅰ、Ⅱ界面胶结参数标准化 ,最终由相应的评价标准确定固井质量Ⅰ、Ⅱ界面的胶结情况。解决了目... 利用裸眼井声波资料估计变密度测井波列中地层波到达时间 ,由能量分析法确定套管波和地层波的能量 ,并进行相应的归一化处理 ,使计算得到的Ⅰ、Ⅱ界面胶结参数标准化 ,最终由相应的评价标准确定固井质量Ⅰ、Ⅱ界面的胶结情况。解决了目前声幅 变密度定量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幅-变密度测井 定量评价 固井质量 研究 油气井 声幅测井 能量分析 胶结指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大情字井地区高台子油层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微观特征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大伟 陈发景 程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8-674,共7页
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充分发挥油气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根据岩心分析、铸体薄片和岩石图像分析方法,尤其是运用了激光扫描共聚... 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充分发挥油气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根据岩心分析、铸体薄片和岩石图像分析方法,尤其是运用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三维图像分析方法,对大情字井地区白垩系下统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低渗透孔隙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重点讨论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孔隙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以及影响储层储集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图像分析 控制因素 储层评价 低渗透储层 高台子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三重介质油藏负表皮系数水平井瞬态压力的有效算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海涛 李成全 +2 位作者 张烈辉 郭晶晶 王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117,共6页
为了更好地描述多尺度孔隙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特征,建立考虑多重窜流的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不稳定试井模型,并对模型求解,绘制典型曲线。通过对水平井与直井在不稳定渗流早期流线特征的相似性分析,以及对不同表皮系数定义的正确区分,确... 为了更好地描述多尺度孔隙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特征,建立考虑多重窜流的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不稳定试井模型,并对模型求解,绘制典型曲线。通过对水平井与直井在不稳定渗流早期流线特征的相似性分析,以及对不同表皮系数定义的正确区分,确定各表皮系数间的关系,进而引入水平井有效井径的概念。结果表明:多尺度孔隙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开采下的渗流过程可能出现9个流动阶段;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计算结果可靠,彻底解决了负表皮系数水平井瞬态压力计算的难题,适用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介质油藏 水平井 瞬时压力分析 负表皮系数
下载PDF
Q型主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新近系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20
作者 吕红华 任明达 +1 位作者 柳金诚 李有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0-745,共6页
利用244口井的小层数据,尝试用Q型主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新近系砂岩储层进行评价。为使评价结果定量化,以便利用评价结果深入分析储层储集性能及与沉积相的关系,提出如下处理方法首先对由Q型主因子分... 利用244口井的小层数据,尝试用Q型主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新近系砂岩储层进行评价。为使评价结果定量化,以便利用评价结果深入分析储层储集性能及与沉积相的关系,提出如下处理方法首先对由Q型主因子分析得到的各主因子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用归一化得分与对应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相乘后相加,得到样本总得分。根据样本总得分,运用聚类分析,进行储层分级。对储层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就储层储集性能而言,花土沟油田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明显好于上干柴沟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是最好的沉积亚相;河口坝是最好的沉积微相,其次为浊积砂与水下河道。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储层评价方法具有定量化、地质意义明确等优点,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评价 Q型主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新近系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