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草本地埂植物根系分布及抗拉力学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周萍 文安邦 +2 位作者 严冬春 史忠林 龙翼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3期1-6,14,共7页
[目的]探究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分布及抗拉特征,为揭示地埂植物根系固结地埂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以三峡库区自然恢复的蓑草、人工种植的韭菜和蚕豆这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根系在不... [目的]探究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分布及抗拉特征,为揭示地埂植物根系固结地埂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以三峡库区自然恢复的蓑草、人工种植的韭菜和蚕豆这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根系在不同地埂土壤深度的分布规律及根系抗拉特性。[结果](1)在0—40cm深度土壤中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直径变化表现出:蚕豆根系>韭菜根系>蓑草根系。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直径与地埂土壤的土层深度间服从指数函数关系。(2)在0—40cm地埂土层深度范围内,韭菜根系生物量与蓑草根系和蚕豆根系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韭菜和蚕豆地埂植物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蓑草地埂植物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3)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的单根平均抗拉力次序为蚕豆根系(10.53N)>蓑草根系(6.03N)>韭菜根系(4.51N),3种地埂植物根系单根抗拉力与根径呈幂函数关系(p<0.05)。3种地埂植物根系的抗拉强度表现为蓑草根系(45.91 MPa)>蚕豆根系(18.02MPa)>韭菜根系(12.20 MPa)。(4)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黏聚力变化顺序为:蓑草根系(0.013 1kPa)>蚕豆根系(0.009 4kPa)>韭菜根系(0.005 5kPa)且3种地埂植物根系黏聚力与土层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p<0.01)。[结论]自然恢复的蓑草地埂在三峡库区较其他两种人工种植的地埂植物有更好的固结地埂效果,从而有效控制坡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草本植物固结地埂可为三峡库区坡耕地治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坡耕地 草本地埂植物 根系分布 根系抗拉特征 根系黏聚力
下载PDF
镇江滨江湿地受损植被诊断及修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付为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41,共5页
镇江滨江湿地沿长江岸线,依附镇江市市北,是由江水所携泥沙常年淤积而成。湿地内植被茂盛,物种丰富。但近年的污染排放及渔民围网捕鱼,植被破坏严重,湿地生态功能遭到削弱。研究通过对位于大东沟排污口的受损植被与另一处于相同演替阶... 镇江滨江湿地沿长江岸线,依附镇江市市北,是由江水所携泥沙常年淤积而成。湿地内植被茂盛,物种丰富。但近年的污染排放及渔民围网捕鱼,植被破坏严重,湿地生态功能遭到削弱。研究通过对位于大东沟排污口的受损植被与另一处于相同演替阶段的健康植被比较,识别受损植被的致损因子,并分析其对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进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污染排放和当地渔民的围网捕鱼是导致大东沟片植被处于中等程度退化的主要因子。在植被的修复中,基于次生演替理论和自设计理论,采用工程技术和优势种栽培技术相结合原则,实现污染控制和加速植被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江湿地 群落演替 植被修复 工程技术 栽培
下载PDF
桉树高代次连栽对林下植物、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朝婷 周晓果 +5 位作者 温远光 朱宏光 覃志伟 李晓琼 尤业明 黄雪蔓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76-187,共12页
深入研究桉树高代次连栽对林下植物、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对科学了解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压力,防范外来植物入侵风险和土壤质量退化,保持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桉树低代次(第... 深入研究桉树高代次连栽对林下植物、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对科学了解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压力,防范外来植物入侵风险和土壤质量退化,保持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桉树低代次(第1~2代)、中代次(第3~4代)和高代次(第5~6代)连栽林分为对象,比较研究桉树高代次连栽对林下植物、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林下植物种类和功能群组成均发生显著变化,低代次林分林下以乡土木本植物红背山麻杆、木姜子和白背桐为优势种,乡土木本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占67.46%;在中代次林分中,以乡土草本植物小花露籽草和蔓生莠竹占绝对优势,乡土草本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占78.69%;进入高连栽代数,则以入侵植物鬼针草、飞机草和阔叶丰花草占优势,入侵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占86.25%。研究发现,中、高代次连栽林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等8种肥力指标及土壤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脲酶、β1,4葡糖苷酶、N乙酰β氨基葡糖苷酶等6种酶活性显著下降。相关分析表明,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8个土壤肥力指标和5种酶活性(土壤酸性磷酸酶除外)指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除土壤酸性磷酸酶外,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β1,4葡糖苷酶和N乙酰β氨基葡糖苷酶均与土壤肥力指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桉树高代次连栽导致林下乡土植物种类和功能群组成的显著改变,引起土壤肥力和酶活性降低,导致严重的外来植物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高代次连栽 植物功能群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浙南高山地区连年种植四季豆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振华 程义华 +2 位作者 梁碧元 陈方景 陈孟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3期53-55,共3页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利用高山区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优势,连续种植高山四季豆8年,推广高山地区连年种植四季豆高产栽培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总结浙南高山地区连年种植四季豆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四季豆 高山地区 连年种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山区水库综合经营的成功之路
5
作者 黎玉彬 何国庆 《广西水利水电》 1997年第4期51-54,共4页
通过对水库工程管理单位的调查证明,利用水库水土资源优势,发展养鱼、养猪、种果、种经济林等综合经营,对于既无发电优势,又无供水条件的山区水库,是一条走出困境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 水库 综合经营 养鱼 养猪 种果 水土资源
下载PDF
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随演替阶段的变化 被引量:48
6
作者 卜文圣 臧润国 +2 位作者 丁易 张俊艳 阮云泽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以功能性状为基础的方法可以用来探讨植物群落中功能性状如何响应环境并揭示植物生态策略的潜在驱动力,但有关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随植物群落演替变化的研究仍然匮乏。作者以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刀耕火种弃耕后处于不同演替阶... 以功能性状为基础的方法可以用来探讨植物群落中功能性状如何响应环境并揭示植物生态策略的潜在驱动力,但有关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随植物群落演替变化的研究仍然匮乏。作者以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刀耕火种弃耕后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林(包括弃耕后恢复15年、30年及60年的次生林)和老龄林为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和对木本植物的功能性状及样地环境因子的测定,分析了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关系随演替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林冠开阔度、土壤养分、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和叶片总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叶片干物质含量、木材密度、潜在最大高度逐渐升高,而土壤水分和叶片钾含量变化不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随演替阶段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在15年、30年和60年的次生林及老龄林中,对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依次为土壤有机质和pH值、林冠开阔度和土壤总磷含量、土壤总钾和有效磷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磷含量。同一功能性状在不同演替阶段受到不同环境因子的控制,同时各功能性状又能够对不同演替阶段所处的特殊环境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地雨林 植物功能性状 次生演替 刀耕火种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