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连城市居住环境评价构造与空间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茂军 张学霞 栾维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4,共8页
首先 ,根据大连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评价的问卷调查资料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筑了由周边环境、利便环境和社区文化环境组成的居住环境评价构造。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利便环境、周边环境和社区文化环境在居住环境评价的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首先 ,根据大连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评价的问卷调查资料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筑了由周边环境、利便环境和社区文化环境组成的居住环境评价构造。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利便环境、周边环境和社区文化环境在居住环境评价的重要程度依次降低。其次 ,利用ARC INFO平台下划分的 16 2个 1km× 1km的网格对居住环境评价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周边环境高评价地区主要位于市区边缘和市中心的部分地区 ,后者与城市广场和绿地有关 ;利便环境评价由市中心到市区边缘渐次降低 ,与各地到市中心的时间距离显著负相关 ,高评价地区高度集中在市街区。利便环境评价则不存在明显的分异规律。最后 ,在ArcView平台下 ,充分发挥GIS的图形叠置和逻辑查询功能对居住环境进行评价 ,并建立了呈不规则四圈层的双核心居住环境评价空间结构模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环境 空间分析 大连市 因子分析方法 多元回归分析 GIS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确立新的发展观,增强区域竞争力——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方案介绍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学强 魏清泉 +5 位作者 李立勋 周春山 林琳 李玲 阎小培 徐永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7,共5页
提出了广州市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定位 ,并在充分分析发展历程、现状特点的基础上 ,就广州市城市产业、人口与土地、空间结构、交通运输网和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广州市 总体规划 空间结构 生态环境 交通运输网
下载PDF
鸡西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冬梅 邢军 陆明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0,共4页
煤炭资源型城市在中国的数量较大,城市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很多城市都面临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文章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通过对鸡西市城市用地结构、用地布局、生态环境等城市空间结构现状中存在的问... 煤炭资源型城市在中国的数量较大,城市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很多城市都面临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文章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通过对鸡西市城市用地结构、用地布局、生态环境等城市空间结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给出鸡西市城市空间发展、交通体系、防洪系统、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对策研究。希望能给其它类似的城市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城市空间结构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空间优化视阈下的灾区主体功能区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旖 邓玲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9-91,共3页
通过对灾区自然经济特征的分析,结合灾害损毁程度,从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对灾区重建进行研究,认为灾后重建的空间优化途径主要是主体功能区建设,并对灾区的主体功能区划进行思考,认为应针对灾区中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进行建设:灾区中的平原... 通过对灾区自然经济特征的分析,结合灾害损毁程度,从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对灾区重建进行研究,认为灾后重建的空间优化途径主要是主体功能区建设,并对灾区的主体功能区划进行思考,认为应针对灾区中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进行建设:灾区中的平原地区在推进恢复同时要重点开发;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等生态脆弱区要以限制和禁止开发的要求进行生态恢复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优化 主体功能区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多伦多都市区的居住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杜德斌 《人文地理》 CSSCI 1993年第1期56-64,共9页
本文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剖析多伦多都市区的居住空间结构。主成分分析表明,家庭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是形成城市居住分异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表明,家庭构成和年龄构成的分异呈同心园格局,职业构成的分异呈扇形格局。形成这种居... 本文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剖析多伦多都市区的居住空间结构。主成分分析表明,家庭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是形成城市居住分异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表明,家庭构成和年龄构成的分异呈同心园格局,职业构成的分异呈扇形格局。形成这种居住分异格局的机制包括动力机制、管理机制和行为机制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伦多都市区 因子生态分析 居住空间结构
下载PDF
基于GIS的人居生态环境最优空间布局系统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葛之刚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8期128-132,共5页
在人居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中,传统的空间布局系统在数据源的限制下,很难得出最优空间布局,系统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基于GIS设计人居生态环境最优空间布局系统。在硬件设计中,设计空间定位功能,掌握原始空间生态环境布局情况,通... 在人居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中,传统的空间布局系统在数据源的限制下,很难得出最优空间布局,系统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基于GIS设计人居生态环境最优空间布局系统。在硬件设计中,设计空间定位功能,掌握原始空间生态环境布局情况,通过微控制器将信息传递到计算机上;在软件设计上,利用GIS分析并处理传递的空间数据,建立空间布局基本图层。在此基础上,分析出空间变量分布属性,确定自变量集与因变量集,计算出最优解,即为最优空间布局。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GIS的人居生态环境最优空间布局系统生态效益更高,并且人口分布合理,空间布局更优秀,说明该系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生态环境 最优空间布局 GIS 空间定位 数据处理 系统设计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绿色城镇化的空间格局特征及演化机理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伟 唐培涛 +1 位作者 李可 陈燕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6-23,共8页
建立了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11年至2016年间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城镇规模特征和集聚-碎化指数分析其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选用Moran's I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分别... 建立了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11年至2016年间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城镇规模特征和集聚-碎化指数分析其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选用Moran's I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分别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三个层面借助于空间计量模型对空间格局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江西省绿色城镇化呈现高水平集聚分布,绿色城镇化高水平地区有向低水平地区扩散的趋势,且空间格局受到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较大,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发展水平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绿色城镇化 生态环境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利用物理学耦合协调模型的金融生态环境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康洁 唐安宝 余良昊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以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为基础,基于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5、2009、2014年的数据,对金融生态环境与技术创新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度有弱化趋势;从... 以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为基础,基于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5、2009、2014年的数据,对金融生态环境与技术创新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度有弱化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协调度具有空间集聚性,呈现"东高西低,南北倒U型"的空间格局.据此建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应制定多元有效的技术创新与金融生态环境的互动方式,并结合金融和技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到"软硬兼施,协调有序",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技术创新 耦合协调 时空特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载PDF
我国城市居住郊区化对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段云鹏 刘京红 《山西建筑》 2006年第1期35-36,共2页
从空间结构、基础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管理多方面分析了我国居住郊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从而使居住郊区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 居住郊区化 空间结构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滇西中心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慧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110-114,共5页
通过对滇西中心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生态空间结构的分析,构建了生态功能区分类保护体系,为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与整体优化提供策略,并为滇西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滇西中心城市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空间结构 生态功能区
下载PDF
水域空间承载力研究进展
11
作者 卫晨曦 王烜 +2 位作者 李春晖 刘强 蔡宴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60,共7页
水域空间是水循环的重要场所,具有供给水资源、调节局地气候、行洪除涝、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承载作用。从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角度,提出水域空间承载力的概... 水域空间是水循环的重要场所,具有供给水资源、调节局地气候、行洪除涝、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承载作用。从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角度,提出水域空间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而从水域的空间组成和空间结构两方面综述水域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支撑作用。从学科发展和水域空间综合管理实践需求的视角出发,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加强水域空间组成和空间结构联动影响的研究,建立水域空间承载力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方法,耦合水域空间承载力的量化研究方法;加强多时空维度耦合效应的水域空间承载力研究,为实现水域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全面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提供管理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空间承载力 空间组成 空间结构 “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
下载PDF
长江干流轮虫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2
作者 钟可儿 陈敏建 +2 位作者 田盼盼 马吉顺 周琼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为阐明长江干流轮虫群落结构与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水体物理化学参数将长江干流自源头至下游共27个江段的生境空间划分为4个区域:高山区、峡谷区、平原区、河口区,探究各区域轮虫群落结构特征与分布规律,并基于生物学... 为阐明长江干流轮虫群落结构与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水体物理化学参数将长江干流自源头至下游共27个江段的生境空间划分为4个区域:高山区、峡谷区、平原区、河口区,探究各区域轮虫群落结构特征与分布规律,并基于生物学方法评价了长江干流各区域水质现状。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在长江干流共鉴定出轮虫37属85种,其中包括指示种63种,以寡污型种类为主。4个研究区域共有优势种12种,其中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ualg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在多个水域均占优势。长江干流轮虫平均密度为19.66 ind./L,平均生物量为0.11 mg/L。轮虫密度与生物量分布规律均表现为峡谷区>平原区>高山区>河口区。干流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为2.62,Pielou均匀度指数值为0.78。其中,各区域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区域Pielou指数分布相对均匀。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峡谷区与平原区轮虫群落相似性较其他区域高。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温度、藻密度、溶氧、总磷等是影响长江干流轮虫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表明,长江干流不同区域间轮虫群落结构呈现较高的空间异质性,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共同影响了轮虫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干流 轮虫 群落结构 环境因素 生物多样性 空间异质性 十年禁渔 水生态环境评价
下载PDF
浅谈生态住区的规划与建设
13
作者 吴萍 周瑾 《山西建筑》 2011年第5期11-13,共3页
以大连大有恬园居住小区二期为例,叙述了其节能、节水等生态建设手法以及在整个规划方案布局上体现的生态住区理念,包括环境空间突出"山""水""绿",住区空间规划"瘦""露""透&quo... 以大连大有恬园居住小区二期为例,叙述了其节能、节水等生态建设手法以及在整个规划方案布局上体现的生态住区理念,包括环境空间突出"山""水""绿",住区空间规划"瘦""露""透",以期通过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住区 空间规划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产业链延伸与资源型城市演化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 被引量:35
14
作者 金贤锋 董锁成 +1 位作者 刘薇 李雪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3-408,共6页
推进城市转型、改变"矿竭城衰"发展轨迹是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考虑到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在转型战略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尝试从资源开发、空间结构演化、生态环境变化三个视角探究产业链延伸与资源型城市... 推进城市转型、改变"矿竭城衰"发展轨迹是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考虑到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在转型战略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尝试从资源开发、空间结构演化、生态环境变化三个视角探究产业链延伸与资源型城市演化间的内在关系,并对安徽省铜陵市进行实证,以期为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延伸 资源型城市 资源开发 空间结构 生态环境
原文传递
基于景观空间结构信息的区域生态脆弱性分析——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 被引量:40
15
作者 王介勇 赵庚星 杜春先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7-321,共5页
以黄河三角洲的垦利县为例,以1987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利用景观类型空间结构信息破碎度、分维数、分离度和景观类型的敏感度、适宜度构建景观类型脆弱度指数CEVI和区域生态脆弱度指数EVI。利用连续覆盖全区的格网进行空间... 以黄河三角洲的垦利县为例,以1987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利用景观类型空间结构信息破碎度、分维数、分离度和景观类型的敏感度、适宜度构建景观类型脆弱度指数CEVI和区域生态脆弱度指数EVI。利用连续覆盖全区的格网进行空间系统采样,使脆弱指数空间化,生成了两个时期的区域生态脆弱度分布图,并对脆弱度的空间格局与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未利用地和盐荒地景观脆弱度较高,比较1987年和2000年景观类型的脆弱度,旱田、水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CEVI指数减少,林草地、盐荒地和水域景观类型的CEVI呈增长趋势;区域生态脆弱度的空间格局及动态变化与黄河河道和海岸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黄河和海岸线是该区生态脆弱度空间格局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空间结构 生态 脆弱性 黄河三角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