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D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walking to transit station: a case study of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s(TODs) in Bangkok,Thailand
1
作者 Pornraht Pongprasert Hisashi Kubota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9年第1期39-51,共13页
The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attitude toward walking to the stations of residents living within 1 km of transit stations, or they are calle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 residents. They are highly expected to wa... The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attitude toward walking to the stations of residents living within 1 km of transit stations, or they are calle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 residents. They are highly expected to walk to transit station and use rail in their daily travel. In this research, 249 respondents are asked 10 questions on attitudes of walking to station. Th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in two stages: factor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s the current access mode of respondents,walkers are more likely to be low-income households.People using motorized mode are mostly from middle-to high-income, households the largest group of respondents.For walking acceptance, high-income group accepts distance and time shorter than other incomes. Low-income households can accept the longer walking distance but shorter time. Middle-income households are more likely to walk in shorter distance than lower-income households,but they tend to accept longer walking time than others.As for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feeling of walking among all respondent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walking acceptance. The benefit of walking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walking acceptance only among middle-income households. The walking attitudes on convenience, safety, a sense of freedom, healthiness,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highly affect respondents' acceptable walking distance and time in T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ITUDE WALKING TOD residents WALKING acceptance travel-related ATTITUDE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下载PDF
宋代行旅速度考论
2
作者 程民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77-88,共12页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发达,军政事务繁忙,中央集权加强,都对行旅速度提出了更快的要求。宋代公务差旅因情况不同,速度差异很大,以日行里数计大致可分为400里以上的高速,200里以上的快速,100里以上的常速,100里以下的低速。宋代官民无论水路...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发达,军政事务繁忙,中央集权加强,都对行旅速度提出了更快的要求。宋代公务差旅因情况不同,速度差异很大,以日行里数计大致可分为400里以上的高速,200里以上的快速,100里以上的常速,100里以下的低速。宋代官民无论水路陆路,日行百里属于常态。最快日行陆路达700余里,水路则为400里以上。民间在行旅速度方面,也有难以逾越的纪录,有大半夜时间奔走380里者,有昼夜行300里者。海上航行由于科学技术如指南针、船载报时器的发展,速度比唐代明显增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旅 速度 日行 宋人
下载PDF
空间联系视角下大城市产业新区产城融合水平测度——以武汉为例
3
作者 彭雨晴 祝芸依 +2 位作者 贺慧 郭诗怡 张森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4,共9页
功能单一和破碎化的城市新区开发模式引发了过度通勤和交通拥堵等问题,使产城融合成为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产业新区居民通勤和非通勤出行特征,从空间联系视角测度其产城融合水平,总结其产城融合模式... 功能单一和破碎化的城市新区开发模式引发了过度通勤和交通拥堵等问题,使产城融合成为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产业新区居民通勤和非通勤出行特征,从空间联系视角测度其产城融合水平,总结其产城融合模式与特征,结果显示:产城均衡型新区的职住功能匹配程度好,出行距离较短;产城错位型新区虽职住功能相对均衡,但就业与居住存在空间错位,从而导致出行距离偏长;单一功能主导型新区职住功能匹配程度低、出行距离较长。进一步提取核心建成环境指标要素与产城融合评价因子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产业新区公共设施配套与公交站点配置对通勤距离、通勤出行强度等具有更加显著的影响。基于不同产城发展模式特征,从用地均衡、公服设施配套和交通设施布局等角度提出差异化的产城融合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新区 产城融合 空间联系 日常出行
下载PDF
基于职住地关系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特征挖掘和乘客分类
4
作者 周琪 龚璐 +2 位作者 马明辰 孙守胜 常青青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112,共5页
[目的]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出行轨迹数据挖掘出行特征时,乘客出行活动模式与其居住地和就职地站点紧密关联,在出行轨迹上表现为乘客乘车线路固定、进出站站点集中等特征。同时,关联居住地和就职地的乘客出行轨迹也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与职... [目的]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出行轨迹数据挖掘出行特征时,乘客出行活动模式与其居住地和就职地站点紧密关联,在出行轨迹上表现为乘客乘车线路固定、进出站站点集中等特征。同时,关联居住地和就职地的乘客出行轨迹也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与职住地强关联的出行数据和其他出行数据间往往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为实现对乘客出行轨迹特征的精准挖掘,需厘清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数据中的职住地关系。[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职住地关系的出行特征挖掘和乘客分类机制,从基于居住地、就职地、社会活动地的乘客轨迹活动热点角度形成初步职住地判断,探索与职住地关联性强的出行时空规律;通过基于乘客出行轨迹特征值提取的K-means(K均值)聚类算法对职住地判断后的乘客聚类结果,形成精准匹配乘客出行特征的乘客分类方法。[结果及结论]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职住地关系明确的乘客出行模式分为两点式、两点两线式、三点式及多点式等4类,该出行模式分类结果是构建精细化乘客画像与制定智能安检策略的重要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出行特征 乘客分类 职住地关系
下载PDF
基于居民属性数据的出行碳排放预测模型
5
作者 苏跃江 温惠英 +3 位作者 袁敏贤 吴德馨 周芦芦 漆巍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3,共11页
准确分析居民出行方式的碳排放及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是精准制定交通减排措施的基础。根据居民出行调查的家庭属性、个人属性、出行属性和环境属性等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基于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构... 准确分析居民出行方式的碳排放及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是精准制定交通减排措施的基础。根据居民出行调查的家庭属性、个人属性、出行属性和环境属性等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基于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构建了居民出行方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合出行活动水平、各种能源类型的碳排放系数、标准煤系数等参数,构建了基于居民属性数据的出行碳排放预测模型;最后,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居民出行方式和碳排放总量进行预测,并分析了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和重要因素敏感性。结果表明:基于居民属性数据构建的碳排放预测模型,能较为精确地预测各种出行方式的碳排放,较好地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和敏感性,以及全面揭示出行行为、出行方式和出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其中,起终点距最近公交站的距离或距最近地铁站的距离、自驾车费用、出行距离等是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当起终点距最近地铁站距离下降55%时,地铁出行竞争力随着距离缩短而明显提升;在公交站点密度较大的区域,起终点距最近公交站距离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不敏感;当碳排放费用增加400%时为居民出行方式和碳排放的转折点,超过转折点后小汽车出行方式难以转移;当出行距离下降幅度在90%以内时,碳排放下降速度最快,最大降幅为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居民属性数据 出行方式预测 碳排放预测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党建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居民生活治理的运行机制——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L社区“乒乓球俱乐部”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晓峰 包智俊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9,M0005,共12页
日常生活是研究社区治理的重要维度,源于居民日常生活的社区社会组织作为重要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已成为趋势。研究发现:社区依靠居民自发组建的社会组织实现了群体整合与行动单元再造;采取“调动社区党委—聚合党员—吸纳社区社会组织积... 日常生活是研究社区治理的重要维度,源于居民日常生活的社区社会组织作为重要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已成为趋势。研究发现:社区依靠居民自发组建的社会组织实现了群体整合与行动单元再造;采取“调动社区党委—聚合党员—吸纳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分子—联结普通居民”的纵向递进吸纳式党建实现了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通过横向联动枢纽式党建活动联动社区社会组织及其他治理主体参与社区特殊性生活事件的处理;以特殊性生活事件带动普遍性集体行动,进而使居民参与到社区普遍性公共事务中。本研究从党建引领生活治理视角来回答社区为谁而治、谁来治理、如何治理等问题,丰富了基层党建的实践内涵,对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党建引领 社区社会组织 生活治理 居民日常生活
下载PDF
城市居民日常活动与环境供需匹配特征及影响关系研究
7
作者 孙鸿鹄 姜玉培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3-1235,共13页
城市居民日常活动与环境供需关系与城市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在新旧供需矛盾交织叠加,城市治理新理念、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匹配特征及影响关系需要并可以进一步理清。借鉴时空间行为及流空间理论搭建日常活动与环境供需理论框架及指... 城市居民日常活动与环境供需关系与城市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在新旧供需矛盾交织叠加,城市治理新理念、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匹配特征及影响关系需要并可以进一步理清。借鉴时空间行为及流空间理论搭建日常活动与环境供需理论框架及指标体系,并依托地理大数据支撑,基于ANP-CV主客观赋权法、随机森林非线性回归模型等技术手段,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日常活动与环境供需匹配关系呈现以“中心—外围”为主,“圈层递变”为辅的复合型空间结构,极化特征较显著。日常活动与环境供需相互影响作用表现为不对称、不持续的非线性特征。具体地,日常活动更受活动环境塑造,又以支撑生计和多元包容的社会环境起主要作用,同时供需之间往往不具有持续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应促进日常活动与环境供需双向良性互动,提高供需网络要素集聚与扩散效益,根据日常活动与环境供需演进的阶段性,灵活选择多样路径,以促进供需关系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日常活动 城市居民 供需匹配 影响关系 地理大数据 南京
下载PDF
苏州传统民居的日常生活景观研究——以马大箓巷季宅为例
8
作者 王慧宾 朱邓克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271-273,共3页
苏州传统民居作为构成古城的基本要素,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和景观形态。目前,对于古城景观的研究多关注于原为大型民居附属的古典园林景观,对数目众多的中型及小型民居景观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文章从日常... 苏州传统民居作为构成古城的基本要素,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和景观形态。目前,对于古城景观的研究多关注于原为大型民居附属的古典园林景观,对数目众多的中型及小型民居景观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文章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以马大箓巷季宅为例,研究苏州传统中型民居的院落景观系统,并试图从中探寻传统中型民居的生活景观建构体系,以期为当代苏州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传统民居 日常生活 生活景观 马大箓巷季宅
下载PDF
交通低碳出行对城市大气污染的改善作用研究
9
作者 刘夕淼 刘永安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6期67-71,共5页
分析交通低碳出行对城市大气污染的改善作用。通过相关资料采集,计算居民出行结构导致的碳排放基准量;在交通低碳出行政策全面推广条件下,对交通排放气体中,影响大气环境的主要成分展开分析,计算交通碳减排量;结合交通工具能源消耗与污... 分析交通低碳出行对城市大气污染的改善作用。通过相关资料采集,计算居民出行结构导致的碳排放基准量;在交通低碳出行政策全面推广条件下,对交通排放气体中,影响大气环境的主要成分展开分析,计算交通碳减排量;结合交通工具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关系,建立二维协同坐标系,引入弹性系数,测算交通低碳出行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物成分降低程度。仿真实验证明,调整交通工具使用比例,在基准、中度减排出行与强化交通低碳出行3种情景下,大气主要污染成分的含量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出行结构 碳减排率 二维协同坐标系 弹性系数
下载PDF
渡、返、留之间:台湾地区乙未内渡士绅动向论析
10
作者 黄佳作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3期103-118,共16页
乙未割台之际,由于家国情怀和对中华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大量台湾地区士绅选择渡往祖国内地,形成台湾地区乙未内渡士绅群体。但受情感、生存条件、财产、发展空间等因素影响,也有一些内渡士绅再度返回台湾定居。即使返回台湾地区,... 乙未割台之际,由于家国情怀和对中华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大量台湾地区士绅选择渡往祖国内地,形成台湾地区乙未内渡士绅群体。但受情感、生存条件、财产、发展空间等因素影响,也有一些内渡士绅再度返回台湾定居。即使返回台湾地区,不少士绅在殖民高压下坚持传播传统汉学,为中华文化和民族意识在台湾地区绵延作出贡献。与此同时,一些台湾地区士绅决然留居内地。定居后,他们积极融入内地社会,在各个领域追求人生价值,推动地方社会发展,在清末民初内地社会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是再度返回台湾地区,还是决然留居内地,内渡士绅是中华民族的认同者,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岸交流往来,推动了传统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未割台 台湾地区士绅 内渡
下载PDF
基于性别差异视角的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出游意愿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11
作者 张春霞 邓启贤 崔霞 《特区经济》 2024年第4期145-149,共5页
细化分析不同群体城市居民的出游意愿对乡村旅游地实施精准化营销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性别差异视角,以广州为例,对城市6大主城区的609位城市居民展开调研,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模分析方法,对影响男性和女性两大群体乡村旅游出游意愿... 细化分析不同群体城市居民的出游意愿对乡村旅游地实施精准化营销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性别差异视角,以广州为例,对城市6大主城区的609位城市居民展开调研,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模分析方法,对影响男性和女性两大群体乡村旅游出游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男性出游意愿与乡村旅游地的服务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出游的整体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而女性的出游意愿则与其受教育水平、休闲时间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地的治安条件、交通条件、服务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地的住宿条件、特色商品及民风民俗三大要素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对提升乡村旅游地针对不同性别群体的营销精细度与服务质量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城市居民 出游意愿 性别差异
下载PDF
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东泰安调查数据的实证
12
作者 韦金玲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9期36-40,共5页
本文以泰安市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共收集到190份数据。参考推拉理论,借鉴多元Logistic模型针对泰安市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都有出游经历且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出游... 本文以泰安市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共收集到190份数据。参考推拉理论,借鉴多元Logistic模型针对泰安市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都有出游经历且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出游时间集中在法定节假日、周末和寒暑假中,选择与亲朋好友结伴或独自出游,向往以风景观赏为主,能享受田园风光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实证分析可得:(1)被调查者学历水平越高,参与乡村旅游的次数越多。(2)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类型是城市居民选择乡村旅游地的重要影响因素,能够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以及增加自身阅历见识的目的地会对泰安市城市居民产生更大的吸引力。(3)采用如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跟团旅游的方式能促进泰安市城市居民产生正向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需求 影响因素 泰安市 城市居民
下载PDF
核心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交通有机再生
13
作者 叶志荣 《上海公路》 2024年第2期215-220,I0016,共7页
受限于城市核心区的土地供应及交通现状,在城市更新中,往往交通问题较为突出,交通问题已成为城市更新亟需解决的第一问题。以郑州市二七广场商圈区域复兴为例,介绍了二七商圈交通的现状及面对的问题,并从需求调控、路网梳理、存量优化... 受限于城市核心区的土地供应及交通现状,在城市更新中,往往交通问题较为突出,交通问题已成为城市更新亟需解决的第一问题。以郑州市二七广场商圈区域复兴为例,介绍了二七商圈交通的现状及面对的问题,并从需求调控、路网梳理、存量优化、品质提升四个方面,提出交通梳理的优化方案,在满足城市更新的同时,实现交通系统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交通 路网梳理 居民出行
下载PDF
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的居民出行碳排放测算模型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姚婷 章莹莹 杨莉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70-78,共9页
搭乘出租车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出租车行驶产生的碳排放是交通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改进了碳排放测算模型,对改进前后的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了对比,并使用济宁一周内的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了居民出租车出行碳排放量的测算。... 搭乘出租车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出租车行驶产生的碳排放是交通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改进了碳排放测算模型,对改进前后的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了对比,并使用济宁一周内的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了居民出租车出行碳排放量的测算。结果表明:(1)使用欧式距离和Haversine距离计算的出行距离均对出行距离和CO_(2)的排放有所低估,对CO的排放有所高估。考虑怠速阶段的碳排放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CO而言,其绝大多数排放处于怠速阶段,对于不考虑怠速阶段的碳排放测算模型测算的碳排放会对碳排放有所低估。(2)济宁市一周的居民出行中,不同日期的出行特征存在周期性,各工作日、休息日内的出行特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相似;各工作日、休息日内的碳排放的分布趋势相似;CO排放受出行时间影响更大,CO_(2)排放受出行距离影响更大;碳排放热点区域主要位于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医院、学校附近,热点路段主要位于任城区道路网密集以及道路交叉分布的路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出行 碳排放测算 轨迹 网格碳排放 测地线
下载PDF
绍兴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技术创新与成果分析
15
作者 施蓓蓓 王春松 杨超 《交通工程》 2024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综合交通调查是获取城市交通发展规律、预测未来交通发展趋势、制定重大交通规划发展决策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工作.传统的人工调查与大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是综合交通调查准确高效进行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绍兴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中新技... 综合交通调查是获取城市交通发展规律、预测未来交通发展趋势、制定重大交通规划发展决策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工作.传统的人工调查与大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是综合交通调查准确高效进行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绍兴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公交GPS和IC卡数据、出租车运营数据等分析城市交通运行状况.重点针对居民出行、道路交通、公共交通等运行特征进行原因剖析,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绍兴市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调查 多源大数据 居民出行 绍兴市
下载PDF
远郊镇村居民出行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
16
作者 田琳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2期73-78,共6页
远郊镇村在中国城乡经济转型中的地位特殊,其居民的出行模式也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构而发生改变。文章采用杭州市临安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和构建回归模型,分析镇村居民出行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实地调研探究成因。研究... 远郊镇村在中国城乡经济转型中的地位特殊,其居民的出行模式也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构而发生改变。文章采用杭州市临安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和构建回归模型,分析镇村居民出行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实地调研探究成因。研究发现:①从镇村地区到临安城区再到杭州主城区,总出行强度显著递减,满足基本需求的高频出行集中发生在镇村地区,从镇村到临安城区或杭州主城区的一般是低频活动;②在镇村地区内部,兼业者出行强度比全职者高,所在村到城区驾车距离、所在村靠近产业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对出行强度产生负向影响,所在镇为中心镇则反之;③高学历、家有学龄儿童、多处有房、家庭月收入高、到城区驾车距离近都会催生更多到临安城区的出行,大部分因素对到杭州主城区的出行强度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郊镇村 居民出行 空间特征 影响因素 杭州市临安区
下载PDF
居民出行异质性与城市活动结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晓旗 张彤 +3 位作者 田有亮 刘沛林 万桥 秦永彬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5-166,共12页
城市活动结构在居民出行过程中会产生动态变化,发现城市活动结构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交通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城市规划与管理、公交线路调配、流量估计等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城市结构发现方法是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通常只... 城市活动结构在居民出行过程中会产生动态变化,发现城市活动结构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交通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城市规划与管理、公交线路调配、流量估计等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城市结构发现方法是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通常只考虑区域之间的交互,忽视了区域的属性信息,并且在顾及居民出行异质性方面研究不足。本文基于自编码模型,提出一种顾及居民出行异质性探测城市活动结构的表示学习方法,实现静态属性信息与动态出行信息的融合,并引入多元高斯分布模型,旨在完成从节点表示到社区表示的完整过程,实现更为准确的表示结果;借助地理探测器思想,顾及不同社区之间的居民出行异质性特征。试验发现,本文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发现城市活动结构以及居民的出行规律,通过与传统方法的比较,证明该方法在居民出行行为的挖掘上具有独特优势,便于从居民出行的角度重新认识城市活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动结构 居民出行 异质性 表示学习 刷卡数据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和居民属性数据的出行方式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跃江 温惠英 +2 位作者 袁敏贤 吴德馨 漆巍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60,共8页
传统的效用理论模型以整体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忽略了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肢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以及部分效用相互补偿性。基于集成学习的居民出行方式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表达出行效用的个体偏好、差异性和补偿性,解决了不同出行特征影响因素... 传统的效用理论模型以整体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忽略了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肢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以及部分效用相互补偿性。基于集成学习的居民出行方式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表达出行效用的个体偏好、差异性和补偿性,解决了不同出行特征影响因素对于不同人群有不同效用表征问题。本文依托大样本居民属性数据,针对不同个体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感知差异,结合居民出行调查的个人属性、出行属性及环境属性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个体级居民的出行特征向量;研究构建基于集成学习方法的居民出行方式预测模型;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这4个指标,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针对部分出行属性相似导致细分的出行方式判别精度不高,按照大类方式、慢行交通、公共交通、个体机动化交通这4个类别构建层次化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模型,并对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Random Forest、LightGBM、层次化LightGBM这4个模型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ightGBM模型预测慢行交通、公共交通、个体机动化等三大类出行方式的平均准确率约为87%,其中慢行交通方式预测准确率最高,为92%;预测精细化出行方式平均准确率约为78%,其中步行方式预测准确率最高,为89%;LightGBM模型适用于城市级的居民出行方式预测,是一种有效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集成学习 居民属性数据 特征向量 出行方式预测模型 LightGBM
下载PDF
COVID-19影响下中国城市群国庆假期出行网络时空变化——基于2019年和2021年百度迁徙大数据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瑶嘉 王甫园 王开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74,共10页
新冠疫情影响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和城市群城际出行网络,而现有研究较少探究疫情背景下城市群出行网络的时空变化。该文以国内7个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基于百度迁徙数据对疫情前后(2019年、2021年)国庆假期城市群城际出行流的层级结构、规模... 新冠疫情影响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和城市群城际出行网络,而现有研究较少探究疫情背景下城市群出行网络的时空变化。该文以国内7个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基于百度迁徙数据对疫情前后(2019年、2021年)国庆假期城市群城际出行流的层级结构、规模体量以及动态格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疫情改变了城市群城际出行流规模与时间分布,2021年国庆期间城际出行流总量比2019年下降64%,出行态势演变至“C”形和随日期递减至平稳两种类型;②城市群外部与内部出行网络存在多核发散、双核驱动和单核辐射3种模式,疫情后出行流更趋低值化、省域化,行政边界对城市群居民出行的约束增强;③城市群对外首位联系数量占比高于对内首位联系,联系强度反之,表明疫情后城市群内外首位联系格局的“近邻效应”愈发增强,对外首位联系格局大幅度向省内或邻省收缩;④人均GDP与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对出行网络的时空变化具有显著影响,表明疫情后城市群核心城市经济韧性较高,出行流规模较大,受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行政等级和旅游资源丰度对城市的流入规模影响不显著,高铁和公路客运量对城市的流入规模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主要由疫情防控期间短、中距离出行的选择偏好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出行 城市群 疫情 国庆 百度迁徙 大数据
下载PDF
高级出行需求模型的增强人口仿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天然 朱春节 +2 位作者 陈先龙 叶昕 王波 《城市交通》 2023年第5期113-124,共12页
人口仿真的结果既可以作为传统四阶段模型的基本输入,又是基于出行链的模型、基于活动的模型和混合模型的必备数据条件。总结人口仿真的发展历程,详述了迭代比例拟合(IPF)算法、迭代比例更新(IPU)算法、增强迭代比例更新算法等人口仿真... 人口仿真的结果既可以作为传统四阶段模型的基本输入,又是基于出行链的模型、基于活动的模型和混合模型的必备数据条件。总结人口仿真的发展历程,详述了迭代比例拟合(IPF)算法、迭代比例更新(IPU)算法、增强迭代比例更新算法等人口仿真算法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局限性。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边界约束、以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种子,利用增强IPU算法在交通小区层面对上海市全市域开展人口仿真实践。基于单一和多属性交叉等维度的边界约束数据对仿真结果进行校核,结果显示增强IPU算法拟合效果相对IPF算法更为理想。同时,讨论了交通大区划分以及不同地理空间分层约束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使用增强IPU算法能为高级出行需求模型提供较好的仿真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模型 人口仿真/人口合成 出行需求模型 迭代比例更新 人口普查 居民出行调查 地理空间分层约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