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analysis of water-alternating-CO_(2) flooding for CO_(2)-EOR and storage projects in residual oil zones 被引量:1
1
作者 Boyu Liu Jun Yao Tunan Su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
Residual oil zones(ROZs)have high residual oil saturation,which can be produced using CO_(2) miscible flooding.At the same time,these zones are good candidates for CO_(2) sequestration.To evaluate the coupled CO_(2)-E... Residual oil zones(ROZs)have high residual oil saturation,which can be produced using CO_(2) miscible flooding.At the same time,these zones are good candidates for CO_(2) sequestration.To evaluate the coupled CO_(2)-EOR and storage perfor-mance in ROZs for Water-Alternating-CO_(2)(WAG)flooding,a multi-compositional CO_(2) miscible model with molecular diffusion was developed.The effects of formation parameters(porosity,permeability,temperature),operation parameters(bottom hole pressure,WAG ratio,pore volume of injected water),and diffusion coeffcient on the coupled CO_(2)-EOR and storage were investigated.Five points from the CO_(2) sequestration curve and the oil recovery factor curve were selected to help better analyze coupled CO_(2)-EOR and storage.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enhanced performance is observed when formation permeability is higher and a larger volume of water is injected.On the other hand,the performance diminishes with increasing porosity,molecular diffusion of gas,and the WAG ratio.When the temperature is around 100℃,coupled CO_(2)-EOR and storage performance is the worst.To achieve optimal miscible flooding,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the bottom hole pressure(BHP)of the injection well above 1.2 minimum miscibility pressure(MMP),while ensuring that the BHP of the production well remains sufficiently high.Furthermore,the tapered WAG flooding strategy proves to be profitable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as compared to a WAG ratio of 0.5:1,although it may not be as effective for CO_(2) seque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dual oil zone WAG injection Carbon sequestrati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jection strategies
下载PD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controls of CO_(2)-EOR and storage potentials in residual oil zones:Insights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Yan-Yong Wang Xiao-Guang Wang +4 位作者 Ren-Cheng Dong Wen-Chao Teng Shi-Yuan Zhan Guang-Yong Zeng Cun-Qi Jia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2879-2891,共13页
Residual oil zones(ROZs)have large potential for CO_(2)enhanced oil recovery(EOR)and geologic storage.During CO_(2)injection,the migration of CO_(2)in ROZs controls the performance of both EOR and storage.However,it h... Residual oil zones(ROZs)have large potential for CO_(2)enhanced oil recovery(EOR)and geologic storage.During CO_(2)injection,the migration of CO_(2)in ROZs controls the performance of both EOR and storage.However,it has not been clearly visualized and understood that how geological heterogeneity factors control the transport of CO_(2)in ROZs.In this study,the oil recovery performance and geologic storage potential during continuous CO_(2)injection in a representative ROZ are studied based on geostatistical modelling and high-fidelity three-phase flow simulation.W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autocorrelation length of permeability,global heterogeneity(DykstraeParsons coefficient),and permeability anisotropy on cumulative oil recovery and CO_(2)retention fraction.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as the permeability autocorrelation length increases,the cumulative oil recovery and CO_(2)storage efficiency decrease.This results from the accelerated migration of CO_(2)along high permeability zones(i.e.,gas channeling).The increase in global heterogeneity and permeability anisotropies can lead to low oil recovery and poor CO_(2)sequestration performance,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CO_(2)channeling.The net utilization ratio of CO_(2)(CO_(2)retained/oil produced)unfavorably increases with both autocorrelation length and Dykstra eParsons coefficient,bu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kv/kh.Such a decrease is attributed to enlarged swept volume induced by gravity override.The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fieldscale CO_(2)EOR and storage applications in ROZ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dual oil zones CO_(2)injecti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Geologic sequestration
下载PDF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利用新进展
3
作者 王光付 李阳 +2 位作者 王锐 周银邦 贾英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8-1179,共12页
为了推动碳减排,实现碳中和目标,分析研究了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进展,提出了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全球CCUS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底,全球大型CCUS项目数量达到392个,比2022年增加了一倍,已初步具备商业化运营... 为了推动碳减排,实现碳中和目标,分析研究了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进展,提出了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全球CCUS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底,全球大型CCUS项目数量达到392个,比2022年增加了一倍,已初步具备商业化运营的技术条件。CO_(2)封存与利用研究应用不断取得新进展:①CO_(2)地质封存体表征和建模采用表征体元(REV)技术,将微观尺度的属性应用于宏观尺度的地质模型,用应变张量数据进行封存体动态表征和监测。综合应用地球化学成像、微地震、地温以及大气监测技术方法进行封存体泄漏监测。建立不同沉积类型储层模拟技术,模拟封存体内不同CO_(2)羽流迁移情景和封存潜力。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CCUS。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和耦合地质力学的CO_(2)封存风险快速评估代理模型。用机器学习预测或评估剩余油区CO_(2)提高采收率和封存效率。③CO_(2)驱油新技术及应用新领域取得新进展。发展了CO_(2)驱与低矿化度水驱交替注入、CO_(2)微纳米气泡驱油、CO_(2)加增黏剂驱油和CO_(2)泡沫驱油等技术,应用于矿场试验取得良好效果。CO_(2)驱油领域从中-低渗透砂岩油藏、致密砂岩油藏拓展到残余油带、页岩油藏及天然气藏。CCUS也面临长期封存安全性、经济性、技术不确定性等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开展多学科研究与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发展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新技术,保障CO_(2)长期封存安全性,提高商业运营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评价 表征体元(REV) 微纳米气泡 残余油带(roz) 地质封存体 CO_(2)驱油 CO_(2)捕集与封存(CCS) CO_(2)捕集、利用与 封存(CCUS)
下载PDF
XX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7
4
作者 宋刚练 刘燕 +2 位作者 刘斐 张萍 张天广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4-66,共3页
XX断块大凌河油层为一套多油水组合的上倾尖灭边水油藏,经过25a的开发,产量已进入递减阶段。利用油水井在钻井、试油及生产过程中所录取的各项生产资料,采用动态法和常规水淹层解释方法分析其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Ⅰ层和大Ⅲ层水... XX断块大凌河油层为一套多油水组合的上倾尖灭边水油藏,经过25a的开发,产量已进入递减阶段。利用油水井在钻井、试油及生产过程中所录取的各项生产资料,采用动态法和常规水淹层解释方法分析其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Ⅰ层和大Ⅲ层水淹程度相对较高,大0层水淹程度相对较低、剩余油相对较富集;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藏高部位断层、岩性尖灭带、井控程度低和注采系统不完善的地区。层间、层内差异和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分布 水淹层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恢复塔中地区石炭系油气充注历史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卓 姜振学 李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7-434,共8页
塔中地区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给油气成藏研究带来了挑战。为恢复塔中地区石炭系的油气充注历史,利用定量颗粒荧光(QGF和QGF-E)技术开展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TZ421井现今油水界面之下存在古油层和残余油层,前者位于-2 510~-2 610m... 塔中地区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给油气成藏研究带来了挑战。为恢复塔中地区石炭系的油气充注历史,利用定量颗粒荧光(QGF和QGF-E)技术开展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TZ421井现今油水界面之下存在古油层和残余油层,前者位于-2 510~-2 610m,古油水界面位于-2 610 m,后者位于-2 510~-2 570 m,残余油水界面位于-2 570 m。在TZ103井的现今气水界面之上存在古油层,位于-2 555~-2 605 m,古油水界面位于-2 605 m。结合成藏条件分析认为,TZ421井中存在厚度100 m的古油层,表明晚海西期轻质油充注规模大,随后在燕山期发生两次泄漏,在喜马拉雅期天然气充注过程中形成凝析气顶。TZ103井现今凝析气层中存在厚度为50 m的古油层,表明在凝析气藏形成之前,在晚海西期有轻质油充注,古油层保存较好,在喜马拉雅期天然气充注过程中形成凝析气藏。利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准确地恢复了塔中地区石炭系2期油气充注过程,为油气充注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可靠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定量颗粒荧光 古油层 残余油层 古油层泄漏 充注历史
下载PDF
古油层和残余油层的定量颗粒荧光响应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卓 姜振学 李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73-3077,共5页
利用定量颗粒荧光(QGF和QGF-E)技术研究了古油层和残余油层的定量颗粒荧光响应。结果表明,古油层与现今油层具有很强的QGF荧光响应,利用QGF荧光响应识别出TZ421井存在100m古油层,表明早期油气充注规模大,但后期发生泄漏,导致油水界面上... 利用定量颗粒荧光(QGF和QGF-E)技术研究了古油层和残余油层的定量颗粒荧光响应。结果表明,古油层与现今油层具有很强的QGF荧光响应,利用QGF荧光响应识别出TZ421井存在100m古油层,表明早期油气充注规模大,但后期发生泄漏,导致油水界面上升到现今的3 620m。利用QGF-E荧光响应识别出60m残余油层,说明发生多期古油层泄漏,第一期泄漏使油水界面上升到残余油水界面(3 680m),第二期泄漏发生在近期,形成现今油水界面。现今凝析气层中的强QGF荧光响应表明凝析气顶形成于最后一期天然气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层 残余油层 定量颗粒荧光 古油水界面 残余油水界面 古油层泄漏
下载PDF
包气带中残油动态释放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东海 李广贺 +1 位作者 刘翔 贾道昌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通过地下水油类浓度、水位、降雨量及色质联机分析,确定了包气带中残油为水源地主要污染源之一.利用动态释放试验,模拟了河滩包气带油污土层中残油动态释放过程,探讨了不同水深及间歇进水对油类释放的影响并确定残油的污染能力.结果表明... 通过地下水油类浓度、水位、降雨量及色质联机分析,确定了包气带中残油为水源地主要污染源之一.利用动态释放试验,模拟了河滩包气带油污土层中残油动态释放过程,探讨了不同水深及间歇进水对油类释放的影响并确定残油的污染能力.结果表明,油污土动态释放过程存在快慢两阶段,油类释放量随水头的增加而增加,合理放水应控制低流量.间歇后淋滤液流量降低,但油类浓度增加释放量增大.实验条件下,间歇24h后释放量增加2661mg(油)/kg(土),7天后增加23765mg(油)/kg(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残油 动态释放 地下水 污染源
下载PDF
对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历程的若干再认识——“新型多区协控重油催化裂化技术MZCC”的提出 被引量:22
8
作者 高金森 徐春明 +1 位作者 卢春喜 毛羽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共6页
基于对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历程的若干再认识,以高油剂混合能量短接触时间催化裂化为工艺基础,提出了进料强返混、反应平流推进、产物超快分离及化学汽提的分区协同控制新理念和实现分区协同控制反应的新技术。并且为实现高油剂混合能量短... 基于对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历程的若干再认识,以高油剂混合能量短接触时间催化裂化为工艺基础,提出了进料强返混、反应平流推进、产物超快分离及化学汽提的分区协同控制新理念和实现分区协同控制反应的新技术。并且为实现高油剂混合能量短接触时间催化裂化提出了新型反应器结构;同时对汽提段的功能进行了拓展与强化,提出了“化学汽提器”的概念。分区协同控制反应的技术以进一步提高轻质油收率和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为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催化裂化 提升管反应器 沉降器 分区协同控制 轻质油收率 长周期运行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付焱鑫 冯梅芳 +2 位作者 刘欢 毕小峰 王少卿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63,77,共4页
经过近20年的开发,NS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含水率持续上升,综合递减率逐年加大。通过综合研究油水井在钻井、石油及生产过程中所录取的各项资料,采用动态分析法和常规水淹层解释法分析了其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K2层水淹程度相对较低,... 经过近20年的开发,NS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含水率持续上升,综合递减率逐年加大。通过综合研究油水井在钻井、石油及生产过程中所录取的各项资料,采用动态分析法和常规水淹层解释法分析了其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K2层水淹程度相对较低,剩余油相对富集;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藏构造高部位、断层遮挡处、井网控制程度低以及注采系统不完善的地区。微构造、沉积微相和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水淹层
下载PDF
双通道喷嘴渣油气化过程(Ⅱ)区域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遵宏 于建国 +2 位作者 王辅臣 龚欣 何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根据实验所得模型气化炉流场结构,提出了8.53MPa双通道喷嘴渣油气化炉气化反应的区域模型。与传统模式不同,本模型指出回流组分参与燃烧反应,系统出口进行逆变换反应,并就气体成分、耐火砖与激冷环寿命短等工程现象与问题给出了合理解释。
关键词 渣油 气化 区域模型 喷嘴 氮肥
下载PDF
河滩包气带中残油静态释放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东海 李广贺 +1 位作者 刘翔 贾道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4-301,共8页
通过释放试验,模拟了包气带中残油在河流冲刷及积水浸泡条件下残油的释放过程,讨论了温度对释放的影响.建立释放模型,并得到释放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残油释放由初始快速和随后的慢速两个过程组成,振荡对油类释放有显著的影响,振荡时速率... 通过释放试验,模拟了包气带中残油在河流冲刷及积水浸泡条件下残油的释放过程,讨论了温度对释放的影响.建立释放模型,并得到释放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残油释放由初始快速和随后的慢速两个过程组成,振荡对油类释放有显著的影响,振荡时速率常数K_La,K_s值为2.482h^(-1).1.297^(-1),无振荡为0.8O7h^(-1),0.751h^(-1).振荡时两速率常数分别是无振荡的5倍和3倍;释放速率常数K_La,K_s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幅度较小.模型求得△H_(溶解),△H_((?)吸)均大于0,分别为12.2kJ·mol^(-1),4.214kJ·mol^(-1).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低温(5.10.15℃)时油类的释放过程与常温过程基本相同,但平衡浓度c^p显著减小.表明温度下降不影响释放过程,仅对油类释放量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残油 静态释放 模型 含油污水 河流
下载PDF
济阳拗陷孤岛油田渤21断块砂岩油藏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谭成仟 宋子齐 +3 位作者 吴少波 乔明全 张伟锋 王志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0-334,共5页
根据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粒度中值等参数,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将济阳拗陷孤岛油田渤21断块砂岩储层定量划分为5类流动单元。结合该地区的实际地质和生产状况等综合研究表明,各类流动单元分布对应于不同的沉积相带,... 根据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粒度中值等参数,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将济阳拗陷孤岛油田渤21断块砂岩储层定量划分为5类流动单元。结合该地区的实际地质和生产状况等综合研究表明,各类流动单元分布对应于不同的沉积相带,具有不同的渗流特征,其与储层吸水、产液以及剩余油分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流动单元Ⅰ区水淹严重,流动单元Ⅳ、Ⅴ区为低孔、低渗,原始含油性本身较差,而流动单元Ⅱ、Ⅲ区是油田目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流动单元 流动层带指标 剩余油分布 孤岛油田 济阳坳陷 胜利油田 山东
下载PDF
“三低”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书勇 张烈辉 +2 位作者 陈论韬 胡绪军 胡仁权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2-55,共4页
通过对“三低”(低孔、低渗、低矿化度 )油田现场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 ,建立了适合油田实际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 ,对储层水淹规律及岩电特征有了准确认识 ,搞清了强亲水岩石、低矿化度地层水储层的水洗特征 ,为准确识别油水层提供了依... 通过对“三低”(低孔、低渗、低矿化度 )油田现场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 ,建立了适合油田实际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 ,对储层水淹规律及岩电特征有了准确认识 ,搞清了强亲水岩石、低矿化度地层水储层的水洗特征 ,为准确识别油水层提供了依据 ,并根据这些成果进行挖潜上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低”油田 剩余油分布 水淹层测井 挖潜上产 解释方法
下载PDF
孤岛油田渤21断块砂岩油藏岩石物理相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成仟 王敏杰 +1 位作者 段爱英 宋革生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储层岩石物理相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后期构造作用和流体改造作用的综合反映 ,同一岩性相可对应于不同的岩石物理相 ,而同一种岩石物理相则具有相似的水力学特牲和相似的物性特征。根据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粒度... 储层岩石物理相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后期构造作用和流体改造作用的综合反映 ,同一岩性相可对应于不同的岩石物理相 ,而同一种岩石物理相则具有相似的水力学特牲和相似的物性特征。根据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粒度中值等参数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 ,将孤岛油田渤 2 1断块砂岩储层定量划分为 5类岩石物理相。结合该地区的实际地质和生产状况 ,详细论述了各类岩石物理相的主要特征 ,分析了岩石物理相与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 ,指出岩石物理相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渤21断块 砂岩油藏 岩石物理相 剩余油分布规律
下载PDF
碎片残余提离效应对在役油气管道漏磁检测影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志强 李著信 +1 位作者 张镇 姜玉泉 《化工机械》 CAS 2010年第5期539-543,共5页
在对影响漏磁探头提离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管道碎片残余提离效应影响特性,通过建立的模拟漏磁检测探头提离效应影响分析的实验装置系统,提取了传感器、磁化器在不同提离情况下的检测信号,研究了漏磁检测过程中提离值对缺陷信号... 在对影响漏磁探头提离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管道碎片残余提离效应影响特性,通过建立的模拟漏磁检测探头提离效应影响分析的实验装置系统,提取了传感器、磁化器在不同提离情况下的检测信号,研究了漏磁检测过程中提离值对缺陷信号的影响趋势。最后根据实验数据,探讨了在实际运行中探头提离值设定的区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提离效应 漏磁检测 提离敏感区 碎片残余
下载PDF
聚合物驱、调剖后聚合物驱三维模型驱油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宋吉水 李宜强 王华菁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模拟大庆某注聚油藏 ,制作了包含渗透率和厚度不同的 4个小层的三维非均质物理模型 ,尺寸 80× 80× 4.6 (cm) ,中央设注入井 ,四角设采出井 ,驱替中测定每层测量网点上的压力和电阻率 ,由电阻率求出该点含水率和含油率。驱替... 模拟大庆某注聚油藏 ,制作了包含渗透率和厚度不同的 4个小层的三维非均质物理模型 ,尺寸 80× 80× 4.6 (cm) ,中央设注入井 ,四角设采出井 ,驱替中测定每层测量网点上的压力和电阻率 ,由电阻率求出该点含水率和含油率。驱替程序如下 :水驱至含水 93% ,注入 10 0 0mg/L聚合物溶液 0 .5 7PV(模型 1,聚合物驱 )或先注入 0 .0 3PV调剖剂 ,成胶后注入 0 .5 4PV聚合物溶液 (模型 2 ,调剖 +聚合物驱 ) ,最后均水驱至含水 98% ,实验温度45℃。与聚合物驱相比 ,调剖 +聚合物驱中注聚采收率提高 2 .16 % ,最终采收率提高 2 .18% ,含水率下降滞后(最低点由 1.0 7PV移至 1.33PV) ,注聚后采收率上升也滞后。模型第 3层注入井到 3号采出井方向上 (含高渗条带 ) ,调剖 +聚合物驱中前一段压力梯度增幅较大 ,后一段则较小 ,这是强凝度调剖剂封堵了高渗条带的结果。给出了驱替结束时两个模型各层油饱和度分布图。聚合物驱后的油饱和度 ,第 1和第 4层分别为 0 .42和 0 .48,第 3层 1,2 ,4号采出井方向上为 0 .5 4,3号采出井方向上为 0 .42。与聚合物驱相比 ,调剖 +聚合物驱后第 3层各方向上油饱和度分布趋于均匀 ,第 3层采出油量略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调剖 三维非均质模型 驱油效果 剩余油分布 流动压力梯度 封堵高渗条带 大庆油田
下载PDF
美国残油区有望成为增储上产新领域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艳青 王璐 张焕芝 《石油科技论坛》 2015年第2期62-66,70,共6页
美国继页岩气、致密油成功开发之后,残油区的开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据Melzer咨询公司评估,美国残油区开发有望将其原油可采储量提高30%~50%,成为下一个大幅度增储上产的战略接替区。介绍了残油区的定义、生成、储层特征及资源潜... 美国继页岩气、致密油成功开发之后,残油区的开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据Melzer咨询公司评估,美国残油区开发有望将其原油可采储量提高30%~50%,成为下一个大幅度增储上产的战略接替区。介绍了残油区的定义、生成、储层特征及资源潜力,对美国残油区开发现状和潜力进行评估,并就其勘探开发技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一虽然残油区的勘探开发刚刚起步,但已显示出巨大的资源潜力和良好的开发前景,其主体技术二氧化碳气驱强化采油(CO2-EOR)兼有增油环保双重优势,这不仅给未来老油田增储上产开辟了一奈新路,还为CO2埋存提供了新的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老油田 残油区(roz) 二氧化碳气驱强化采油(CO2-EOR) 资源潜力
下载PDF
孤东油田沙河街组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俊胜 罗娜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3期48-56,共9页
首先 ,基于孤东油田沙河街组水淹层测井资料和岩心物性分析资料 ,建立了本区水淹层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其次 ,利用水分析资料和自然电位测井(SP)资料 ,建立了本区混合地层水电阻率与SP、泥浆电阻率... 首先 ,基于孤东油田沙河街组水淹层测井资料和岩心物性分析资料 ,建立了本区水淹层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其次 ,利用水分析资料和自然电位测井(SP)资料 ,建立了本区混合地层水电阻率与SP、泥浆电阻率和泥质含量的关系 ;综合利用遗传约束优化方法 ,建立了考虑水淹影响因素的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然后 ,讨论了储层与油层识别问题。最后 ,应用上述方法对孤东油田沙河街组近 2 0 0口水淹层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解释 ,通过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水淹层 测井评价方法 地层水电阻率 剩余油饱和度
下载PDF
马岭油田中—区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谭成仟 赵昌伟 刘池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储层流动单元指的是连通体内具有相似岩性和物性特征的储集单元,而储层的非均质性则表现为不同流动单元之间岩性和物性的差异性。因此,利用表征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的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和泥质含量等参数对储层流动单元进行定... 储层流动单元指的是连通体内具有相似岩性和物性特征的储集单元,而储层的非均质性则表现为不同流动单元之间岩性和物性的差异性。因此,利用表征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的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和泥质含量等参数对储层流动单元进行定量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油水运动规律以及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分布。在马岭油田中一区开展了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和剩余油分布的研究。首先选择马岭油田中一区的4口井作为关键井,利用4口关键井的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计算和提取了流动层带指标和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参数,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参照油田实际开发情况,确定了该区主力油层延安组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标准,即将延安组储层流动单元定义为4类,Ⅰ类的储集性能最好,Ⅳ类的储集性能最差。然后,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根据延安组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标准。对延安组的延_9^(2+3)、延_(10)~2、延_(10)~2、延_(10)~3和延_(10)~4等5个油层组进行了储层流动单元平面分布预测,并结合实际地质和生产状况,对各类流动单元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流动单元与储层吸水、产液和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Ⅰ类和Ⅱ类流动单元区储集性能好,虽然开发程度高,但仍然是油田目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是油田挖潜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岭油田中一区 储层流动单元 流动层带指标 孔隙度 渗透率 泥质含量 剩余油分布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低渗透油层压裂改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华 陈华 +3 位作者 陈辉 李博然 杜香悔 王秀霞 《油气井测试》 2005年第5期65-66,共2页
马厂、桥口油田属低渗透、多油层、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合注合采,Ⅰ类油层水淹严重,Ⅱ、Ⅲ类油层动用程度低。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应用低渗透油层压裂改造技术,充分挖掘Ⅱ、Ⅲ类油层的生产潜力。利用剩余油研究结... 马厂、桥口油田属低渗透、多油层、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合注合采,Ⅰ类油层水淹严重,Ⅱ、Ⅲ类油层动用程度低。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应用低渗透油层压裂改造技术,充分挖掘Ⅱ、Ⅲ类油层的生产潜力。利用剩余油研究结果,结舍压裂井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状况,确定了压裂选井选层标准,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层 压裂 剩余油 水淹层 储层 复杂断块油藏 油层压裂 改造技术 低渗透 应用 开发中后期 复杂断块油藏 桥口油田 油层水淹 动用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