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s of native vegetation on the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the concentrated flows in bank gullies 被引量:2
1
作者 SU Zheng-an HE Zhou-yao +7 位作者 ZHOU Tao WANG Jun-jie WANG Xiao-yi WANG Li-juan FANG Hai-dong SHI Liang-tao LIU Yi-han WU Zu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4期907-922,共16页
To quantify the impacts of native vegetation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bank gully concentrated flows,a series of in situ flume experiments in the bank gully were performed at th... To quantify the impacts of native vegetation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bank gully concentrated flows,a series of in situ flume experiments in the bank gully were performed at the Yuanmou Gully Erosion and Collapse Experimental Station in the dry-hot valley region of the Jinsha River,Southwest China.This experiment involved upstream catchment areas withone-and two-year native grass(Heteropogon contortus)and bare land drained to bare gully headcuts,i.e.,Gullies 1,2 and 3.In Gully 4,Heteropogon contortus and Agave sisalana were planted in the upstream catchment area and gully bed,respectively.Among these experiments,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in Gully 3 was the highest and that in Gully 2 was the lowest,clearly indicating that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obviously decreased and the deposition of sediment obviously increased as the vegetation cover increased.The concentrated flows were turbulent in response to the flow discharge.The concentrated flows in the gully zones with native grass and bare land were sub-and supercritical,respectively.The flow rate and shear stress in Gully 3 upstream catchment area were highest among the four upstream catchment areas,while the flow rate and shear stress in the gully bed of Gully 4 were lowest among the four gully beds,indicating that native grass notably decreased the bank gully flow rate and shear stress.The Darcy–Weisbach friction factor(resistance f)and flow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gully bed of Gully 4 were notab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hree gully beds,clearly indicating that native grass increased the bank gully surface resistance and flow energy consumption.The Reynolds number(Re),flow rate,shear stress,resistance f,and flow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gully beds and upstream areas increased over time,while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and Froude number(Fr)decreased.Overall,increasing vegetation cover in upstream catchment areas and downstream gully beds of the bank gully is essential for gully erosion mi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erosion Indigenous grass species Bank gully concentrated flows flow energyconsumption Dry and hot valley
下载PDF
柔性植被叶片近地表覆盖对坡面流水力学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蔡泽康 王健 +3 位作者 陈俞池 王晨沣 广彗冰 李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2,153,共11页
坡面柔性植被对坡面流水力学特性有着显著影响,进而对坡面侵蚀起着重要作用。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完整柔性植被上,包括茎杆和叶片。为进一步探明近地表柔性植被叶片对水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模拟坡面冲刷试验,研究了3种流量(0.5、1.0和1... 坡面柔性植被对坡面流水力学特性有着显著影响,进而对坡面侵蚀起着重要作用。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完整柔性植被上,包括茎杆和叶片。为进一步探明近地表柔性植被叶片对水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模拟坡面冲刷试验,研究了3种流量(0.5、1.0和1.5 L/min)、5种坡度(2°、4°、8°、12°和16°)、5种覆盖度以及2种覆盖类型下坡面径流的水动力学特征,以期揭示柔性植被叶片近地表覆盖对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流速随柔性植被叶片覆盖度的增加而下降,流量与坡度的增加可减缓平均流速的下降趋势;雷诺数Re与佛汝德数Fr随柔性植被叶片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佛汝德数Fr下降趋势明显,雷诺数Re下降趋势平缓。柔性植被叶片覆盖度和坡度对流态的影响相互制约;阻力系数随植被叶片覆盖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覆盖物起到增阻作用;坡度变化引起阻力系数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相同条件下横向不同覆盖度覆盖物的形态阻力在总阻力中占比更大。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坡面侵蚀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植被叶片 坡面流 水力学特性 阻力机制 流态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冲刷条件下坡面水流速度与产沙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夏卫生 雷廷武 +2 位作者 张晴雯 潘英华 赵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6-880,共5页
在冲刷条件下 ,通过 5种坡度下的水流速度和泥沙含量测量 ,发现两者存在同步的关系 ;水流速度的变化与细沟的发育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在细沟开始发育时 ,水流速度逐渐增大 ;当细沟基本形成后 ,水流速度减小并平稳。水流速度是影响坡面... 在冲刷条件下 ,通过 5种坡度下的水流速度和泥沙含量测量 ,发现两者存在同步的关系 ;水流速度的变化与细沟的发育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在细沟开始发育时 ,水流速度逐渐增大 ;当细沟基本形成后 ,水流速度减小并平稳。水流速度是影响坡面产沙的主要原因 ,在低坡度时 ,细沟发育较慢 ,产沙量较少 ,但坡度在 10°~ 2 0°之间产沙量相差不大 ,到 2 5°时的产沙量反而比 2 0°的还少 ,出现了人们观察到的临界坡度。根据坡面特性 ,分析水流速度和泥沙含量之间关系使土壤侵蚀的临界坡度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在大于临界坡度时 ,水流速度一开始很快增大 ,所冲刷的泥沙量并不比坡度小的少 ;跌坎容易形成 ,且比较深 ,从而使水流速度减小。但细沟在较短的时间内发育完成 ,水流速度也随之减小 ,泥沙含量降低 ;从而使在一定时间之后 ,大于临界坡度时所冲刷的累积泥沙含量较少。通过用电解质脉冲法测量水流速度解释了坡面冲刷侵蚀过程中的一些现象 ,若进一步测量其时空分布 ,有可能更深入地揭示其侵蚀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速度 细沟 产沙量 坡面 临界坡度 土壤侵蚀 发育 冲刷 时空分布 泥沙含量
下载PDF
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抗侵蚀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195
4
作者 刘定辉 李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7,117,共5页
介绍了近10年来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抗侵蚀性机理研究进展。植物根系稳定表土层结构、提高土壤入渗性能和抗剪强度、增强土壤抗冲性的有效性机理是植被抵抗径流侵蚀动态过程及土壤侵蚀预报研究亟待加强的关键科学问题。
关键词 植物根系 土壤抗侵蚀性 作用机理 表土层结构 土壤入渗性 抗剪强度 土壤侵蚀
下载PDF
植被调控红壤坡面土壤侵蚀机理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思毅 梁志权 +4 位作者 谢真越 卓慕宁 廖义善 郭太龙 李定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8,共6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坡度10°,15°和雨强60,120,180mm/h条件下,盖度为0,33%,67%和88%的香附子对南方红壤坡面的减沙效应及其水动力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香附子在红壤坡面具有良好的减沙作用,盖度为33%的香附子平均能够...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坡度10°,15°和雨强60,120,180mm/h条件下,盖度为0,33%,67%和88%的香附子对南方红壤坡面的减沙效应及其水动力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香附子在红壤坡面具有良好的减沙作用,盖度为33%的香附子平均能够减少72%的土壤侵蚀;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土壤侵蚀量减少,减沙率增大。雨强越大,红壤坡面的植被减沙率越大。相同盖度植被的减沙率在15°坡面较在10°坡面小。香附子能够降低坡面流的流速和弗劳德数,增大达西—韦斯巴赫阻力系数。植被盖度越大,流速越小,弗劳德数越小,达西—韦斯巴赫阻力系数越大,盖度为88%的坡面的达西—韦斯巴赫阻力系数约是裸坡的7倍。坡面流流速可以通过水流能坡的0.5次幂、单宽流量0.33次幂的乘积来拟合,拟合方程的系数能够反映植被对坡面粗糙度的影响。坡面的达西—韦斯巴赫阻力系数随着植被盖度呈指数函数显著增加。植被盖度越大,土壤的抗冲性越强,植被盖度为88%的坡面的土壤临界剪切力约是裸坡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盖度 坡面流 水力学机理 土壤抗冲性 红壤 香附子
下载PDF
不同降雨强度下土壤结皮强度对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路培 王林华 吴发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1-146,共6页
为定量分析土壤结皮对坡面侵蚀的影响,该文选择塿土、黄绵土、黑垆土和黄墡土4类土壤,分析其在3种雨强(60、90、120 mm/h)下的结皮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率高于30%时,不同降雨强度下结皮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当含水... 为定量分析土壤结皮对坡面侵蚀的影响,该文选择塿土、黄绵土、黑垆土和黄墡土4类土壤,分析其在3种雨强(60、90、120 mm/h)下的结皮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率高于30%时,不同降雨强度下结皮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当含水率小于30%时,结皮强度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强。以杨凌塿土10°坡面为例,进行坡面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计算不同强度结皮坡面的侵蚀产沙、径流剪切力、阻力系数以及流速,结果表明:结皮对坡面产流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其存在有效地减少坡面的侵蚀产沙量。结皮存在能有效地减少坡面产沙量,无结皮坡面的产沙量是结皮坡面产沙量的1.24~8.72倍。相同降雨条件下,结皮强度越大,其产沙量越小。进一步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随着坡面结皮强度增加,水流功率对坡面侵蚀的作用效益不断减小,而阻力系数的作用效益增加,即水流增加产沙的正效应不断减弱;另一方面,结皮强度增大使得坡面土壤抗蚀性增强,因此,结皮强度越大,坡面侵蚀量将大幅度减少。研究可为准确有效预报坡面土壤侵蚀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 侵蚀 土壤 结皮强度 径流功率 阻力系数 流速
下载PDF
植被措施与路面汇水对三峡库区土质道路边坡侵蚀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窑军 王天巍 +1 位作者 蔡崇法 李朝霞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105,共8页
研究土质道路边坡在自然恢复、草本、草灌结合及植生带等4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降雨侵蚀特征,同时将模拟降雨试验和冲刷试验相结合,研究路面汇水的介入对路堤边坡侵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降雨试验下,草灌结合控制路堑边坡侵... 研究土质道路边坡在自然恢复、草本、草灌结合及植生带等4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降雨侵蚀特征,同时将模拟降雨试验和冲刷试验相结合,研究路面汇水的介入对路堤边坡侵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降雨试验下,草灌结合控制路堑边坡侵蚀效果最佳,产流量和产沙量显著低于其他植被模式;草本和草灌结合在路堤边坡降雨和冲刷下,都有显著的截流拦沙能力,且两种措施防护效果相当;路面来水的介入对路堤边坡侵蚀有显著促进作用,加速产流,增加产流量和产沙量。山区道路侵蚀的治理,不但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防护措施,更应该对路面产流和路面汇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减少其对路面及路堤的冲刷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汇水 植被防护 道路边坡 土壤侵蚀
下载PDF
黄土坡面下坡位土壤侵蚀过程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8
8
作者 谭贞学 王占礼 +2 位作者 马春艳 刘俊娥 袁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2期12-17,28,共7页
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采用2个不同坡长小区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黄土坡面下坡位侵蚀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坡面下坡位侵蚀模数随降雨过程、降雨强度及坡度的变化均具有大小交错,上下波动的特征,侵蚀模数随降雨过程... 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采用2个不同坡长小区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黄土坡面下坡位侵蚀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坡面下坡位侵蚀模数随降雨过程、降雨强度及坡度的变化均具有大小交错,上下波动的特征,侵蚀模数随降雨过程的变化总体呈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态势,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随坡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再减小;2)坡面上、下坡位侵蚀模数随降雨过程、坡度及降雨强度的变化均具有明显差异,下坡位明显不如上坡位;3)坡面上坡位汇流和下坡位产流与坡面上坡位输沙对坡面下坡位侵蚀模数的影响可用二元线性方程很好地描述,前者的贡献率为47.8%,后者为20.4%;只通过观测分析小区平均侵蚀特征得出的坡面侵蚀过程,掩盖了坡面下坡位的真实侵蚀过程,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坡面上坡位汇流及增加降雨就地入渗,可以有效地治理坡面下坡位的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坡面 下坡位 土壤侵蚀过程 汇流 输沙
下载PDF
径流驱动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冠华 胡甲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4-304,共11页
土壤侵蚀包括土壤分离、泥沙输移和泥沙沉积3个子过程,研究这些过程发生、发展的水力、地形、土壤及地表特性等临界条件及各过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机制,是建立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继而准确预报土壤侵蚀的基础。为加强对径流驱动土壤... 土壤侵蚀包括土壤分离、泥沙输移和泥沙沉积3个子过程,研究这些过程发生、发展的水力、地形、土壤及地表特性等临界条件及各过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机制,是建立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继而准确预报土壤侵蚀的基础。为加强对径流驱动土壤分离过程的认识,推动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的研究,从径流水动力学特性、土壤特性、近地表特性、土壤分离过程的时空变异特性等方面对径流驱动的土壤分离过程影响因素及机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土壤分离过程研究的时空尺度、土壤分离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细沟发育及其形态特征、网络结构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机制、土壤分离与泥沙输移的耦合机制、土壤分离测定方法与标准、土壤侵蚀阻力参数获取与预报等方面,展望了该领域有待深化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离过程 坡面流 土壤侵蚀阻力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土壤侵蚀的3个基本动力学过程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青泉 安翼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14期28-37,共10页
简要介绍了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将土壤侵蚀过程概括为3个基本的动力学过程,即降雨导致的坡面产流过程、表面流对土壤颗粒的剥蚀过程,以及表面流的汇集和输沙过程。进一步对3个基本过程的基本内容和涉及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由... 简要介绍了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将土壤侵蚀过程概括为3个基本的动力学过程,即降雨导致的坡面产流过程、表面流对土壤颗粒的剥蚀过程,以及表面流的汇集和输沙过程。进一步对3个基本过程的基本内容和涉及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由此讨论了土壤侵蚀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流 土壤侵蚀 坡面流汇集 泥沙输移 动力学过程
下载PDF
黄河上游“十大孔兑”高含沙洪水灾害过程与输沙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之君 拓万全 +2 位作者 王昱 张科 李余杰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3-96,共4页
黄河上游'十大孔兑'沙漠流域的高含沙洪水,是该区域季节交替的风水复合侵蚀作用的结果。以'十大孔兑'流域的典型支沟苏达拉尔沟为依托,基于野外原型观测,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沙漠粗沙高含沙洪水(泥流)输沙特性与致灾过程... 黄河上游'十大孔兑'沙漠流域的高含沙洪水,是该区域季节交替的风水复合侵蚀作用的结果。以'十大孔兑'流域的典型支沟苏达拉尔沟为依托,基于野外原型观测,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沙漠粗沙高含沙洪水(泥流)输沙特性与致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高含沙洪水,由暴雨诱发,沿程叠加风力、水力、重力等侵蚀作用产沙,最终演变为高含沙洪水(泥流)灾害。降雨强度大于0. 27 mm/min且持续35~60 min以上的暴雨,大多可诱发高含沙洪水,含沙量可高达1 400 kg/m3以上。研究结果为开展'十大孔兑'沙漠流域风水复合侵蚀模型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干旱半干旱区沙漠流域水土流失防控与灾害治理提供了工程参考意见;对从流域侵蚀产沙角度出发,探究黄河河道水沙变化,维护黄河健康而言,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十大孔兑 高含沙洪水 泥沙输移 水土流失 风水复合侵蚀
下载PDF
流域土壤侵蚀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佩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6-78,共3页
流域内降雨-径流-土壤侵蚀过程中不同时空点处流量、流速、泥沙含量的获取是土壤侵蚀机理研究中的难点,它们的实时、准确测量将为侵蚀模拟-预报模型的建立与检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套测量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过... 流域内降雨-径流-土壤侵蚀过程中不同时空点处流量、流速、泥沙含量的获取是土壤侵蚀机理研究中的难点,它们的实时、准确测量将为侵蚀模拟-预报模型的建立与检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套测量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过程变量的自动化测量系统。该系统由四部分构成:量水堰和水位传感器实现径流流量的测量;薄层水流流速测量系统测量坡面流及其流域内沟道中水流速度;径流含沙量测量系统测量径流中的泥沙含量;数据采集控制以及存储系统,实现试验设计点处侵蚀量的动态变化过程测量及数据存储。这一系统的构建及应用必将推动侵蚀过程测量向着更自动化和可操作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流量 流速 泥沙含量 测量系统
下载PDF
红壤缓坡水流动力学特性及其对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郝好鑫 杜一凡 +2 位作者 曹丹妮 李朝霞 郭忠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共8页
水动力学特性对阐明红壤坡面侵蚀过程和产沙机理有重要意义。采用动床模拟径流冲刷方法,研究不同坡度(5°、8°、10°、12°)和不同放水流量(5、7.5、10 L/min)下,第四纪黏土发育红壤坡面侵蚀规律和水动力学特性。结果... 水动力学特性对阐明红壤坡面侵蚀过程和产沙机理有重要意义。采用动床模拟径流冲刷方法,研究不同坡度(5°、8°、10°、12°)和不同放水流量(5、7.5、10 L/min)下,第四纪黏土发育红壤坡面侵蚀规律和水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1)放水冲刷初期坡面流为短时间薄层水流,随后发育为细沟流。薄层水流流态大部分处于"过渡流-缓流区",细沟流大部分处于"过渡流-急流区"。薄层水流单宽流量、水深、流速、雷诺数以及弗劳德数均小于细沟流,而曼宁糙率和达西-韦斯巴赫阻力系数则为薄层水流大于细沟流。2)曼宁糙率和达西-韦斯巴赫阻力系数均与弗劳德数呈幂函数关系(R^2分别为0.49和0.53),过渡流达西-韦斯巴赫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呈现显著幂函数关系(R^2为0.29)。3)从水动力学角度解析了红壤缓坡面水蚀过程——水力坡度和雷诺数2种因子共同组成的复合水动力参数可作为表征坡面侵蚀产沙的特征参数,建立了薄层水流和细沟流条件下基于水力坡度与雷诺数乘积的土壤侵蚀速率指数函数方程(R^2分别为0.94和0.52)。研究初步表明红壤缓坡的侵蚀规律和水动力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域坡面侵蚀动力学机制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薄层水流 细沟流 侵蚀 水动力学特性 水流阻力
下载PDF
集中水流冲刷条件下土石混合崩积物坡面产沙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培济 黄炎和 +6 位作者 蒋芳市 林金石 詹振芝 胡安东 黄清瑜 申芳芳 陈泽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4,共6页
通过室内人工放水冲刷试验,探究不同流量(2L/min,4L/min,8L/min,16L/min)和砾石含量(0%,20%,40%,60%)条件下,土石混合崩积物坡面产沙特征。结果表明:各条件下产沙过程均呈先增大后减小再趋于稳定的趋势。产沙量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 通过室内人工放水冲刷试验,探究不同流量(2L/min,4L/min,8L/min,16L/min)和砾石含量(0%,20%,40%,60%)条件下,土石混合崩积物坡面产沙特征。结果表明:各条件下产沙过程均呈先增大后减小再趋于稳定的趋势。产沙量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含沙量随流量的增大总体呈减小的趋势;在2L/min和4L/min条件下,产沙量及含沙量随着砾石含量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存在临界砾石含量(20%-40%);在8L/min和16L/min条件下,产沙量及含沙量随着砾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产沙率与含沙量的关系表明,含石量对产沙的影响存在临界含石量(20%-40%)。砾石含量和流量可以用来很好地预测土石混合崩积物的产沙率,但对含沙量的预测效果较差。流量对产沙率及含沙量的影响均大于砾石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崩积体 土石混合物 集中水流 土壤侵蚀
下载PDF
紫色土细沟剥蚀率对近地表水流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顾小杰 陈晓燕 +2 位作者 韩珍 李彦海 陈仕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22,共7页
近地表水流的存在会加剧土壤侵蚀过程,剥蚀率是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重要物理参数,其对近地表水流的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采用限定性细沟模拟冲刷试验,探讨不同工况条件(3个近地表水流饱和深度5,10,15 cm;3个坡度5°,10°,15°... 近地表水流的存在会加剧土壤侵蚀过程,剥蚀率是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重要物理参数,其对近地表水流的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采用限定性细沟模拟冲刷试验,探讨不同工况条件(3个近地表水流饱和深度5,10,15 cm;3个坡度5°,10°,15°;3个流量2,4,8 L/min)下紫色土细沟剥蚀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近地表水流饱和深度下细沟剥蚀率随沟长和含沙量分别呈指数和线性下降,剥蚀能力在近地表水流饱和深度为15 cm时最大,随着近地表水流饱和深度减小而减小;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表明,细沟剥蚀率与流量、坡度和近地表水流饱和深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其标准化系数分别为1.14,0.72,0.36,说明细沟剥蚀率在近地表水流存在的条件下对流量的敏感性大于坡度。研究结果为紫色土近地表水流作用下细沟侵蚀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沟剥蚀率 沟长 含沙量 近地表水流 细沟侵蚀 紫色土
下载PDF
杂交粱草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及其根系调控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瑞杰 何淑勤 +3 位作者 周树峰 杨晶月 金钰宪 郑子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9-159,共11页
为明确杂交粱草水土保持功能,开展杂交粱草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研究,以期从根系的角度明晰其变化机理。以杂交粱草—川农粱草1号为研究对象,选择植株0~45 cm空间范围作为采样区域,分别在水平方向(H)和垂直方向(V)上呈放射性采集0~1... 为明确杂交粱草水土保持功能,开展杂交粱草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研究,以期从根系的角度明晰其变化机理。以杂交粱草—川农粱草1号为研究对象,选择植株0~45 cm空间范围作为采样区域,分别在水平方向(H)和垂直方向(V)上呈放射性采集0~15 cm、15~30 cm和30~45 cm这3个层次的土壤样品,利用原状土冲刷槽法研究其不同生育期径流含沙量、土壤抗冲指数动态变化特征,结合WinRHIZO2000根系分析系统获取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以及根系平均直径,综合分析探究川农粱草1号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及其根系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随空间范围的扩大,川农粱草1号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指数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趋势各异,其中径流含沙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表现为H0~15(0.10 g·L^(-1))V30~45(118.74 min·g^(-1))>V0~15(95.65min·g^(-1))。2)随生育期的推进,川农粱草1号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指数大小关系分别表现为抽穗成熟期(0.05 g·L^(-1))<拔节前期(0.11 g·L^(-1))<幼苗期(0.14 g·L^(-1))<拔节后期(0.17 g·L^(-1))和抽穗成熟期(233.30 min·g^(-1))>拔节前期(56.64 min·g^(-1))>拔节后期(51.30 min·g^(-1))>幼苗期(44.33 min·g^(-1))。3)川农粱草1号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增强值为1.10~364.52 min·g^(-1),增强率为2.29%~462.27%;其根系特征参数增幅为2.87%~326.87%,与土壤抗冲性增强值呈正相关。川农粱草1号生长期土壤抗冲能力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显著提高,且与其生长阶段根系辐射生长密切相关,通过调控日常管护措施可以更大程度发挥其水土保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抗冲指数 径流含沙量 根系特征参数 杂交粱草
下载PDF
坡面流阻力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91
17
作者 姚文艺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4-82,共9页
通过实验室人工降雨水槽试验,初步研究了坡面浅层均匀流及由降雨形成的浅层沿程变量流的流动阻力规律.根据试验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及对实测资料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坡面浅层水流与一般明渠流水力特性的差别,揭示了降雨、坡度和表面... 通过实验室人工降雨水槽试验,初步研究了坡面浅层均匀流及由降雨形成的浅层沿程变量流的流动阻力规律.根据试验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及对实测资料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坡面浅层水流与一般明渠流水力特性的差别,揭示了降雨、坡度和表面粗糙度对浅层流流动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伪层流"的概念,根据实测资料建立了不同流区的Darcy-Weisbach阻力参数f的定量关系式.研究成果可用于坡面流汇流计算及土壤侵蚀、产沙模拟等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流 降雨 水流阻力 土壤侵蚀 产沙模拟 坡度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gullied Loess Plateau:Scale effects and their mechanisms 被引量:11
18
作者 LI TieJian1,WANG GuangQian1,XUE Hai2,3 & WANG Kai4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2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Ltd.,Zhengzhou 450003,China +1 位作者 3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Zhengzhou 450008,China 4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Beijing 100038,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5期1283-1292,共10页
Scale effects exis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rainfall-3-runoff-3-soil erosion-3-sediment transport in river basins. The differences of hydrographs and sediment graph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in a river basin are treated... Scale effects exis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rainfall-3-runoff-3-soil erosion-3-sediment transport in river basins. The differences of hydrographs and sediment graph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in a river basin are treated as basic scale effects, which are more complex in the gullied Loess Plateau, a region notorious for high intensity soil erosion and hyper-concentrated sediment-laden flow. The up-scaling method of direct extrapolation that maintains dynamical mechanism effective in large scale application was chosen as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paper. Firstly, scale effects of hydrographs and sediment graph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field data, and key sub-processes and their mechanisms contributing to scale effects were clearly defined. Then, the Digital Yellow River Model that integrates sub-models for the subprocesses was used with high resolution to simulate rainfall-3-runoff-3-soil erosion-3-sediment transport response in Chabagou watershed, and the distributed results representing scale effects were obtained. Finally, analysis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as carried out. It was shown that gravitational erosion and hyper-concentrated flow contribute most to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hydrographs and sediment graphs in the spatial scale. Different spatial scale distributions and superposition of different sub-processes are the mechanisms of scal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le effect soil erosion hyper-concentrated sediment-laden flow the LOESS PLATEAU
原文传递
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岩石与坡面夹角下集中流侵蚀水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荣昌 张玉启 +2 位作者 何丙辉 李天阳 张海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2-775,共14页
喀斯特槽谷区地表出露岩石与坡面成不同夹角显著改变地表集中水流特性,进而影响地表侵蚀过程。目前,不同岩石与坡面夹角下的坡面集中流侵蚀水动力特征动态变化过程还不清楚。通过室内模拟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6个岩石与坡面夹角角度(30&#... 喀斯特槽谷区地表出露岩石与坡面成不同夹角显著改变地表集中水流特性,进而影响地表侵蚀过程。目前,不同岩石与坡面夹角下的坡面集中流侵蚀水动力特征动态变化过程还不清楚。通过室内模拟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6个岩石与坡面夹角角度(30°、60°、90°、120°、150°、180°)、3个坡度(10°、15°、20°)、3个流量(5、7.5、10 L·min^(–1))组合条件下喀斯特槽谷区坡面土壤侵蚀率与水动力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各岩石与坡面夹角下,随冲刷历时的推延,土壤侵蚀率(E)先波动性减小后逐渐趋于稳定,水流功率(ω)呈波动变化但趋势不明显,单位水流功率(Up)逐渐减小,水流剪切力(τ)和过水断面单位能量(ε)波动性逐渐增大;夹角150°时平均土壤侵蚀率(0.078 kg·m^(–2)·s^(–1))最大,随着夹角增大,τ、ω和ε均呈先减小后增大,Up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各夹角下水动力学指标间差异均显著(P<0.05);E、τ、ω和Up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大而增大,ε随流量增大而增大,随坡度变化不明显;试验条件下,E与τ(R^(2)=0.603)、ω(R^(2)=0.600)和Up(R2=0.583)间的关系用幂函数方程描述较好,与ε间的关系则用线性方程描述较好(R2=0.294);相比而言,水流剪切力可更好地描述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岩石与坡面夹角坡面的土壤侵蚀率。研究结果为揭示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岩石与坡面夹角下坡面集中水流侵蚀水动力学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集中流 岩石与坡面夹角 水动力学参数 土壤侵蚀
下载PDF
Monitoring gully eros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A novel approach based on the Land Use/Cover Area frame survey (LUCAS)
20
作者 Pasquale Borrelli Jean Poesen +5 位作者 Matthias Vanmaercke Cristiano Ballabio Javier Hervas Michael Maerker Simone Scarpa Panos Panagos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SCIE CSCD 2022年第1期17-28,共12页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Thematic Strategy for Soil Protection(COM(2012)46)identified soil erosion as an important threat to European Union's(EU)soil resources.Gully erosion is an important but hitherto poorl...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Thematic Strategy for Soil Protection(COM(2012)46)identified soil erosion as an important threat to European Union's(EU)soil resources.Gully erosion is an important but hitherto poorly understood component of this threat.Her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n unprecedented attempt to monitor the occurrence of gully erosion across the EU and UK.We integrate a soil erosion module into the 2018 LUCAS Topsoil Survey,which was conducted to monitor the soil health status across the EU and to support actions to prevent soil degradation.We discuss and explore opportunities to further improve this method.The 2018 LUCAS Topsoil Survey consisted of soil sampling(0-20 cm depth)and erosion observations conducted in ca.10%(n=24,759)of the 238,077 Land Use/Cover Area frame Survey(LUCAS)2018 in-field survey sites.Gully erosion channels were detected for ca.1%(211 sites)of the visited LUCAS Topsoil sites.Commission(false positives,2.5%)and omission errors(false negatives,5.6%)were found to be low and at a level that could not compromise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the gully erosion survey.Overall,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tested 2018 LUCAS Topsoil in-field gully erosion monitoring system is effective for detecting the incidence of gully erosion.The morphogenesis of the mapped gullies suggests that the approach is an effective tool to map permanent gullies,whereas it appears less effective to detect short-lived forms like ephemeral gullies.Spatial patterns emerging from the LUCAS Topsoil field observations provide new insights on typical gully formation sites across the EU and UK.This can help to design further targeted research activities.An extension of this approach to all LUCAS sites of 2022 w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gully erosion processes across the EU.Repeated every three years,LUCAS soil erosion surveys would contribute to assess the state of gully erosion in the EU over time.It will also enable monitoring and eventually predicting the dynamics of gully erosion.Data collected were part of the publicly available Gully Erosion LUCAS visual assessment(GE-LUCAS v1.0)inven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erosion soil concentrated flow erosion Google earth Earth observation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