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羊肺炎支原体研究进展
1
作者 魏婕 张妤 +2 位作者 米晓云 魏玉荣 郑文新 《草食家畜》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现状】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是引起绵羊和山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病羊以咳嗽、气喘、流鼻液、消瘦等为主要临床症状。【问题】由于该病原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病程长,体外培养困难,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难... 【现状】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是引起绵羊和山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病羊以咳嗽、气喘、流鼻液、消瘦等为主要临床症状。【问题】由于该病原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病程长,体外培养困难,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难以测定,致使临床选药困难,用药依从性差。因此,目前该病防控缺乏便捷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一旦发病对羊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策】目前有效防控措施为疫苗免疫,但缺乏针对性强的商业化市售疫苗。根据目前抗病育种研究,可以针对绵羊肺炎支原体培育新抗病绵羊品种。【结论】疫苗防控是快速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但由于流行病原无交叉保护性,且成本较高,无法满足新疆羊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培育抗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绵羊新品种十分必要且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毒力 抗病育种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非特异免疫基因表达量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孙艳 刘飞 +3 位作者 宋晓玲 麦康森 李玉宏 黄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5-851,共7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肠道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相关免疫基因表达量的研究。通过感染实验,分析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病毒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eal-time PCR揭示在投喂期间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溶藻弧菌组的对虾...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肠道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相关免疫基因表达量的研究。通过感染实验,分析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病毒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eal-time PCR揭示在投喂期间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溶藻弧菌组的对虾血淋巴细胞中的proPO、SOD和LZM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WSSV后,对芽孢杆菌/溶藻弧菌组凡纳滨对虾血淋巴7个采样时间点的proPO、SOD、LZM的表达进行Real-time PCR分析,检测表明WSSV刺激24h后,对虾血淋巴中的proPO、SOD和LZM的表达呈现显著性上调,且分别在48h、96h、96h达到最大值。累积死亡率结果证实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均可提高其对虾抗WSSV感染的能力,尤其以坚强芽孢杆菌活菌与溶藻弧菌活菌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益生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抗病力 wssv 免疫相关基因
下载PDF
高温下烟草品系0970A花叶病抗性丧失的机理简报
3
作者 赵振富 夏莹子 +4 位作者 刘华松 程崖芝 巫升鑫 高文霞 余文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4年第3期210-216,共7页
[目的]明确高温(32℃)条件下烟草品系0970A接种TMV后抗性丧失的初步机理。[方法]以烤烟品系0970A(含N基因)为试材,分别设置常温(25℃)接种TMV、常温(25℃)接种无菌水(对照)、高温(32℃)接种TMV、高温(32℃)接种无菌水(对照)共4个处理。... [目的]明确高温(32℃)条件下烟草品系0970A接种TMV后抗性丧失的初步机理。[方法]以烤烟品系0970A(含N基因)为试材,分别设置常温(25℃)接种TMV、常温(25℃)接种无菌水(对照)、高温(32℃)接种TMV、高温(32℃)接种无菌水(对照)共4个处理。接种后0、6、12和24 h,采用qRT-PCR法检测不同处理下烟苗TMV抗性基因(N基因)和抗病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接种后3 d,比较不同处理下烟苗的TMV抗性表型。[结果]接种TMV后,高温(32℃)培养下烟苗C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常温(25℃)培养,而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低于常温(25℃)培养。两个培养温度下,RAR1和SG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随接种时间的推移呈上调趋势,但32℃培养下相对表达量的上升幅度更小;COI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且32℃培养下相对表达量的降幅更小。[结论]温度影响烟草N基因和抗病相关基因RAR1、SGT1和COI1的表达,高温(32℃)抑制了TMV诱导相关基因的上调或下调,这可能是高温(32℃)下烟苗TMV抗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0970A 高温 TMV N基因 抗病相关基因
下载PDF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related to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in wheat with the method of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被引量:2
4
作者 Meng Luo Xiuying Kong +2 位作者 Naxin Huo Ronghua Zhou Jizeng Ji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23期1990-1994,共5页
'Bainong 3217 × Mardler' BC5F4 wheat line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inoculation with powdery mildew pathogen (Erysiphe graminis DC)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cDNA l... 'Bainong 3217 × Mardler' BC5F4 wheat line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inoculation with powdery mildew pathogen (Erysiphe graminis DC)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cDNA library. Totally 760 ESTs were obtained through sequencing. Similarity analysis of ESTs based on BLASTn and BLASTx with the sequences in GenBank, in combination with macroarray differential screening, revealed that 199 ESTs of 65 kinds were known to be functionally disease resistance related. Based on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 the present study, it is postulated that salicylic acid (SA) and MAP-rel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were involved in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in wheat. System acquired resistance genes were predominant in terms of kinds and quantity. With the initiation of cell defense reaction, the genes conferring anti-oxidation substances were largely expressed and thus cell protection mechanism was activated. Much evidence revealed that phenylpropanes metabolic pathway w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powdery MILDEW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disease resistance-related geneS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原文传递
南方大豆品种炭疽病抗性鉴定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月 林剑浩 +2 位作者 年海 饶军华 周而勋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2,共11页
为明确南方大豆品种对炭疽病抗性的差异,并分析其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在温室内种植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育成和收集到的100份南方春大豆品种,苗期喷洒平头炭疽菌孢子悬浮液,根据叶片病斑面积计算病斑率并划分为6个抗病级别。利用qRT-... 为明确南方大豆品种对炭疽病抗性的差异,并分析其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在温室内种植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育成和收集到的100份南方春大豆品种,苗期喷洒平头炭疽菌孢子悬浮液,根据叶片病斑面积计算病斑率并划分为6个抗病级别。利用qRT-PCR技术检测典型抗病和感病品种接种平头炭疽菌不同时间后,病程相关蛋白基因、水杨酸途径基因、茉莉酸/乙烯途径基因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基因等抗病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共鉴定到6份抗病品种、32份中抗品种、57份中感品种和5份感病品种。抗性品种桂1701和感病品种横线早熟豆被平头炭疽菌侵染后抗病基因的表达规律存在很大差异。GmPR2、GmPR4、GmNPR1、GmPAL2-1和GmPAL4在抗病品种的表达量整体较高,GmPR3、GmPR12、GmPAL1-1和GmPAL3-1在感病品种中的表达量整体较高。GmPAL2-1和GmPAL3-1基因在抗病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接种后12和6 h极显著升高,而在感病品种中则分别在接种后24和48 h才显著升高。GmPAL2-3在抗病品种中不表达,而在感病品种中表达;GmPGIP2在抗病品种中表达,而在感病品种中不表达。抗病品种中GmLOX7和GmLOX8基因的表达量是感病品种中的400~1 000倍。接种平头炭疽菌后48 h,GmPR2、GmPR4、GmPR5、GmPR10、GmNPR1、GmNAC4和GmPGIP3基因在抗病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而在感病品种中显著降低。结果显示,桂1701、桂夏1号、南夏豆25、桂夏3号、华夏5和天长小青豆为抗炭疽病大豆品种。不同大豆品种受到平头炭疽菌侵染后,抗感品种间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抗病品种对该病菌侵染的反应更快,推测大豆炭疽菌侵染后48 h是大豆抗病基因响应侵染的关键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大豆 炭疽病 平头炭疽菌 抗病性鉴定 抗病相关基因 表达分析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a Novel Rice Spotted-leaf Mutant HM47 with Broad-spectrum Resistance to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被引量:18
6
作者 Bao-Hua Feng Yang Yang +6 位作者 Yong-Feng Shi Hai-Chao Shen Hui-Mei Wang Qi-Na Huang Xia Xu Xiang-Guang Lü Jian-Li W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73-483,共11页
A stable inherited rice spotted-leaf mutant HM47 derived from an EMS-induced IR64 mutant bank was identified. The mutant expressed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like symptoms throughout its whole life from the first ... A stable inherited rice spotted-leaf mutant HM47 derived from an EMS-induced IR64 mutant bank was identified. The mutant expressed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like symptoms throughout its whole life from the first leaf to the flag leaf, without pathogen invasion. Initiation of the lesions was induced by light under natural summer field conditions. Expression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 including PAL, PO-C1, POX22.3 and PBZ1 was enhanced significantly in association with cell death and accumulation of H2O2 at and around the site of lesions in the mutant in contrast to that in the wild-type (WT). Disease reaction to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from the Philippines and China showed that HM47 is a broad-spectrum disease-resistant mutant with enhanced resistance to multiple races of bacterial blight pathogens tested. An F2 progeny test showed that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to race HB-17 was cosegreg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lesions. 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spotted-leaf trait wa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gene, tentatively named spl HM47 , flanked by two insertion/deletion markers in a region of approximately 74 kb on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4. Ten open reading frames are predicted, and all of them are expressed proteins. Isol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putative genes are currently under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broad-spectrum disease resistance physical map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 spotted-leaf.
原文传递
植物免疫蛋白制剂阿泰灵诱导小麦抗病增产效果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0
7
作者 盛世英 周强 +1 位作者 邱德文 杨秀芬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18,共6页
阿泰灵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植物免疫蛋白制剂,能诱导多种植物的广谱抗性,并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但在小麦生产中尚未开展相关研究。2016年作者分别在山东省和河南省开展了阿泰灵对小麦抗病和促生长的田间试验,并初步研究了阿泰灵诱导... 阿泰灵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植物免疫蛋白制剂,能诱导多种植物的广谱抗性,并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但在小麦生产中尚未开展相关研究。2016年作者分别在山东省和河南省开展了阿泰灵对小麦抗病和促生长的田间试验,并初步研究了阿泰灵诱导小麦抗病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用400倍阿泰灵稀释液拌种,并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和扬花期进行1000倍喷雾使用,能显著提高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须根数和根系活力;对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和叶锈病3种病害的诱抗效果达到29.3%~64.9%;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也显著提高,产量增加15%以上。阿泰灵喷雾处理小麦6叶期幼苗后12~24 h,POD、SOD和CAT防御酶活性提高45%,抗病相关基因PR-1、PR-2和PR-5也比未处理小麦转录表达提高10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阿泰灵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并提高小麦抗病性;防御酶活性提高和抗病基因上调表达是阿泰灵诱导小麦抗病增产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蛋白制剂阿泰灵 诱导抗病性 防御酶 抗病相关基因
下载PDF
利用DDRT-PCR技术分离和克隆玉米抗大斑病相关基因片段 被引量:6
8
作者 谷守芹 范永山 +1 位作者 韩建民 董金皋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3-507,共5页
分离和克隆农作物的抗病基因是植物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笔者以一套含有不同主效抗病基因的玉米自交系B37,B37Ht1,B37Ht2为试验材料,接种玉米大斑病菌0号小种菌株01-27后,利用mRNA差异显示反转录PCR(mRNAdifferentialdispl... 分离和克隆农作物的抗病基因是植物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笔者以一套含有不同主效抗病基因的玉米自交系B37,B37Ht1,B37Ht2为试验材料,接种玉米大斑病菌0号小种菌株01-27后,利用mRNA差异显示反转录PCR(mRNAdifferentialdisplayreversetranscriptionPCR,DDRTPCR)技术分离玉米抗大斑病相关基因片段.通过反式Northern杂交检测,共获得了44条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其中与B37亲和性互作相关的片段17条,与B37Ht1和B37Ht2非亲和性互作相关的片段分别为11条和8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大斑病菌 DDRT—PCR 抗病相关基因片段
下载PDF
籼稻93-11类病斑突变体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潘璐琪 陆雯 +2 位作者 李小白 吴殿星 王雪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3-420,共8页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是研究系统性抗病机理的理想材料。通过对籼稻93-11干种子进行辐射诱变,筛选获得了156株稳定遗传的水稻类病斑突变体,根据病斑表现型将其分为9类。突变体的病变组织大部分从播种后4~5周开始出现。通过体外接种试验,发...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是研究系统性抗病机理的理想材料。通过对籼稻93-11干种子进行辐射诱变,筛选获得了156株稳定遗传的水稻类病斑突变体,根据病斑表现型将其分为9类。突变体的病变组织大部分从播种后4~5周开始出现。通过体外接种试验,发现与野生型93-11相比,spl078和spl104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增强。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pl073,spl078和spl104中抗病相关基因PBZ1,POC1,PR1,PAL3和POX22.3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pl078和spl104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野生型和其它突变体。进一步研究类病斑的产生与抗病通路标记基因之间的关系显示,这些标记基因在病斑形成过程中表达明显变化;而病斑形成后,表达相对稳定。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稻广谱抗病机制和抗病育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类病斑突变体 抗性 抗病相关基因 抗病机制
下载PDF
水稻苗期纹枯病抗性鉴定微室接种技术的改良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国娟 袁正杰 +3 位作者 左示敏 潘学彪 王志龙 瞿绍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5,共9页
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多数栽培品种的抗病水平较低,并且抗性差异较小.水稻纹枯病接种和抗性评价体系是培育抗病品种的重要基础.利用植物生长箱的控温、控光和控湿条件以及生长势相对一致的水稻秧苗,对苗期纹枯病微室... 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多数栽培品种的抗病水平较低,并且抗性差异较小.水稻纹枯病接种和抗性评价体系是培育抗病品种的重要基础.利用植物生长箱的控温、控光和控湿条件以及生长势相对一致的水稻秧苗,对苗期纹枯病微室接种技术进行了改进.试验品种苗期的纹枯病抗性从高到低依次为 YSBR1、特青、泰粳394、日本晴和 Lem-ont,并且与大田成株期接种鉴定的结果一致.RT-PCR 分析显示,苗期和成株期接种纹枯病菌均诱导4个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叶枕高”和“苗挺高”计算的各品种苗期病级变幅分别为2.82~8.54级和1.20~3.39级.前者与大田成株期的病级变幅一致,因而“叶枕高”病级计算方法更适用于微室接种鉴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微室法 抗病相关基因
下载PDF
两个玉米自交系对纹枯病的抗病反应机制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戴浩 罗丽雅 +4 位作者 张翠苹 孙小芳 龚国淑 张敏 常小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2,共9页
玉米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具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是开展玉米抗病品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本试验以西南地区两个优良玉米自交系R08与18-599R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R.solani菌丝融合群AG... 玉米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具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是开展玉米抗病品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本试验以西南地区两个优良玉米自交系R08与18-599R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R.solani菌丝融合群AG1-IA,对成株期玉米进行了抗性鉴定,并对病原菌诱导后苗期玉米叶片上的活性氧(ROS)、抗病相关基因(PR1、ZmDREB2A、ZmERF3和WIP1)表达及细胞坏死情况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显示,R08对纹枯病表现为中抗,而18-599R为高感材料;受R.solani侵染后,玉米叶片ROS的积累在R08中较18-599R多;两个自交系中基因表达量及表达时间存在显著差异;R08叶片出现显著的细胞坏死反应,而18-599R相对较轻。本研究表明两个自交系对R.solani的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相关抗病反应的时间和强度上,这为进一步研究玉米纹枯病抗病机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立枯丝核菌 抗病性 活性氧 抗病相关基因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抗乳化病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励迪平 王春琳 吴丹华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128,共4页
在梭子蟹疾病高发季节,从宁波市梅山岛养殖场分别采集了三疣梭子蟹幼蟹得乳化病即将死亡个体10只和健康个体8只,用RAPD技术对此18个个体的进行了检测。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对每只梭子蟹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每个引物扩增出2... 在梭子蟹疾病高发季节,从宁波市梅山岛养殖场分别采集了三疣梭子蟹幼蟹得乳化病即将死亡个体10只和健康个体8只,用RAPD技术对此18个个体的进行了检测。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对每只梭子蟹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每个引物扩增出2~8条清晰可辨且重复性强的条带,并在引物S96对2组蟹的检测结果中,从得病组里得到了1条分子量在847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进而推测此条带应与抗乳化病能力的强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抗乳化病相关基因 RAPD
下载PDF
海水养殖鱼类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松林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0-13,共4页
病害是限制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我国目前尚缺乏优良的抗病养殖鱼类品种。鱼类功能基因组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筛选鱼类抗病相关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提供了机遇。基因转移、分子标记和基因标记等分子育种技术是培育抗病... 病害是限制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我国目前尚缺乏优良的抗病养殖鱼类品种。鱼类功能基因组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筛选鱼类抗病相关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提供了机遇。基因转移、分子标记和基因标记等分子育种技术是培育抗病优良鱼类新品种的很有潜力的技术手段,已成为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今后应大力发展的研究领域。本文结合笔者实验室的工作,对某些海水养殖鱼类抗病相关功能基因及抗病分子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 分子育种技术 海水养殖鱼类 基因标记 新品种 分子标记技术 培育 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业 中国
下载PDF
鸡抗马立克氏病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韦信贤 韦平 +1 位作者 李娅 金元昌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68-272,共5页
鸡的马立克氏病(MD)遗传抗性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着,其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是最确定的抗性影响因素。遗传抗病性研究根据病毒的生活史可分为抗感染和抗发病两个阶段,鸡抗MD的遗传机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抗发病阶段,主要包括抗... 鸡的马立克氏病(MD)遗传抗性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着,其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是最确定的抗性影响因素。遗传抗病性研究根据病毒的生活史可分为抗感染和抗发病两个阶段,鸡抗MD的遗传机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抗发病阶段,主要包括抗性基因的选择、抗性基因的表达水平、抗病性的遗传力。文章对上述与鸡马立克氏病遗传抗性相关的各个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 抗性 遗传机制 抗性相关基因
下载PDF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功能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新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3,共3页
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分别是由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是世界水稻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造成的损失巨大。通过改良水稻自身防御体系来控制病害,是一种既经济又绿色的... 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分别是由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是世界水稻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造成的损失巨大。通过改良水稻自身防御体系来控制病害,是一种既经济又绿色的方法。鉴定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研究水稻抗病机理对改良水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植物激素生长素诱导的信号通常被认为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本研究报道的水稻基因GH3-8是1个生长素反应基因,在依赖于生长素的发育中发挥功能,同时也调节不依赖于水杨酸和茉莉酸的信号路径的抗病反应。白叶枯病菌诱导水稻至少在被侵染部位合成生长素,而生长素继而诱导水稻大量合成松弛细胞壁的蛋白质——伸展蛋白(α-和β-expansins),破坏细胞壁对病原菌的先天屏障作用,以利病原菌在水稻中生长繁殖。在携带有抗病基因Xa21或Xa26抗病水稻品种中,病原菌引起的水稻感染部位生长素的合成可诱导水稻快速合成IAA酰胺合成酶GH3-8。GH3-8通过催化IAA-氨基酸的合成抑制生长素的作用,从而阻止细胞壁的松弛,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自身免疫功能。超量表达GH3-8基因增强水稻对白叶枯菌的抗性,同时也延缓了植株的生长和发育,至少部分抑制了生长素信号,从而抑制了α-和β-expansins的合成。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病原菌利用生长素作为毒性因子侵染水稻的机理以及水稻应对这一毒性因子的调控途径,同时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植物在抗病反应中通常要付出生长被抑制的代价的原因。超量表达GH3-8导致植株不育。通过正反交试验显示GH3-8超量表达植株是雄性和雌性都不育。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GH3-8超量表达植株的雌蕊柱头发育不正常;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雌蕊胚囊观察发现,GH3-超量表达植株的成熟胚囊发育不正常,这可能是GH3-8超量表达植株雌性不育的原因。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GH3-8超量表达植株的雄蕊和野生型无异,但花粉碘染显示,GH3-8超量表达植株大部分花粉都败育,这可能是GH3-8超量表达植株雄性不育的原因。通过分析GH3-8基因表达模式,显示GH3-8基因特异在雄蕊高表达,并随着花的发育表达强弱也不断变化,而在雌蕊基本检测不出表达。组织和时间的特异表达也印证了GH3-8在调控花的发育中起作用。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得到和GH3-8基因启动子互作的几个生长素反应因子。其中OsARF8超量表达激活GH3-8基因的表达,证明OsARF8是调控GH3-8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通过分析OsARF8基因表达模式,显示OsARF8基因特异地在雌蕊高表达,而在雄蕊表达很低。OsARF8基因超量表达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相比育性下降。花粉碘染显示OsARF8基因超量表达植株大部分花粉败育;检测雌蕊没有发现和野生型有显著差异。花粉的育性下降可能是OsARF8超量表达植株育性下降的原因。生长素信号路径中的基因(OsARF8和GH3-8)的不正常表达影响了水稻育性,说明生长素信号可能在调控水稻育性中有重要作用。检测水稻穗发育中生长素分布,也显示生长素和穗的发育密切相关。在水稻品种明恢63中抑制1个维生素B1合成基因OsDR8的表达,显著提高了转基因植株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敏感。外源应用维生素B1可以互补抑制OsDR8基因对水稻植株抗病的影响。几个防御反应基因包括防御信号路径的早期功能基因OsPOX和OsPAL基因以及路径下游基因OsPR1a、 OsPR1b、OsPR4、OsPR5 和OsPR10的表达在OsDR8抑制表达的植株中下降。这些结果说明OsDR8影响植株的抗性可能是通过影响防御反应基因的表达,OsDR8的功能在信号路径的上游。另外,维生素B1的积累可能是水稻植株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所必需的。通过筛选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发现1个类病斑突变体。侧翼序列分析显示T-DNA插在1个基因(命名为OsDR9)的开放读码框。预测OsDR9基因编码由180个氨基酸组成的功能未知蛋白。OsDR9基因在茎和幼穗中表达很低,而在幼苗、剑叶、叶鞘和愈伤表达较高,在根中没有检测到表达。另外OsDR9基因在老叶中比新叶表达更高。突变体对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表现高抗。对有类病斑的叶片进行组织化学检测和DNA断裂分析显示细胞死亡具有凋亡特征。病程相关蛋白PR4和PR8以及稻瘟病相关基因AOS2在突变体中上升表达。突变体植株也积累了自发荧光物质、SA、JA和植保素(momilactone A 和 sakuranetin)。突变体提高了超氧化物和H2O2的水平。将1个来源于水稻品种日本晴的包含有OsDR9基因的10.5 kb片段转入突变体02Z15AM37,转基因植株类病斑表型消失,说明由于T-DNA插入导致的OsDR9突变是引起类病斑表型的原因。这些结果说明,OsDR9是水稻抗病和细胞凋亡的1个负调节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稻瘟病 抗病相关基因 生长素 水杨酸 茉莉酸 基础抗性 伸展蛋白 GH3—8 维生系B1 类病斑突变体 凋亡
下载PDF
两步扩增法在玉米抗大斑病相关基因片段分离中的应用
16
作者 谷守芹 王海祥 +2 位作者 范永山 韩建民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5,68,共4页
对一步扩增法和两步扩增法在DDRT-PCR中的扩增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片段大小都在150~1500bp之间,但条带数量和清晰度不同.一步扩增法得到扩增条带为30~45条,条带较模糊,两步扩增法得到的扩增条带为40~60条,条带清... 对一步扩增法和两步扩增法在DDRT-PCR中的扩增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片段大小都在150~1500bp之间,但条带数量和清晰度不同.一步扩增法得到扩增条带为30~45条,条带较模糊,两步扩增法得到的扩增条带为40~60条,条带清晰.一步扩增法获得10条玉米抗大斑病差异表达条带,只有55条带中的cDNA能够成功回收并产生有效扩增,差异条带回收率53.9%,而两步扩增法获得了148条差异条带,其中138条带都能得到有效回收和扩增,回收率达93.2%.因此,步扩增法更有利于差异条带的回收和二次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两步扩增法 玉米大斑病 抗病相关基因
下载PDF
胡椒PnNPR2基因的克隆
17
作者 范睿 胡丽松 +1 位作者 伍宝朵 郝朝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83-1989,共7页
基于胡椒转录组数据库,筛选胡椒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基因的EST序列,设计引物,运用RACE法克隆得到1个NPR基因,命名为PnNPR2;该基因全长2 260 bp,开放阅读框1 722 bp,编码573个氨基酸;开放读码框含有BTB/POT结构域、ANK锚蛋白重复序列、... 基于胡椒转录组数据库,筛选胡椒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基因的EST序列,设计引物,运用RACE法克隆得到1个NPR基因,命名为PnNPR2;该基因全长2 260 bp,开放阅读框1 722 bp,编码573个氨基酸;开放读码框含有BTB/POT结构域、ANK锚蛋白重复序列、DUF和NPR1-like C 4个结构域,具有植物NPR1所共有的保守结构域,并将PnNPR2基因插入pCAMBIA1300-35S-sGFP超表达载体中。本研究结果为PnNPR2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 NPR2 克隆 抗病
下载PDF
玉米抗大斑病相关基因片段的表达研究
18
作者 郝敏 谷守芹 +2 位作者 张莹 董金皋 韩建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88,共4页
以玉米自交系B37Ht1与玉米大斑病菌0号小种和1号小种构成非亲和性互作和亲和性互作体系,利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技术研究了互作过程中玉米叶片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表明,非亲和性互作中特有的表达片段7条,较亲和性互作及对照表达明... 以玉米自交系B37Ht1与玉米大斑病菌0号小种和1号小种构成非亲和性互作和亲和性互作体系,利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技术研究了互作过程中玉米叶片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表明,非亲和性互作中特有的表达片段7条,较亲和性互作及对照表达明显增强的片段21条,表达明显减弱的18条。对非亲和性互作中特有的表达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发现它们与已知抗病基因没有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大斑病 MRNA差异显示 抗病相关基因片段
下载PDF
黄瓜抗枯萎病相关基因cDNA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沈凤瑞 吴萍 +6 位作者 毛爱军 周红梅 王永健 于拴仓 张丽蓉 杨艳丽 郑晓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黄瓜枯萎病是造成黄瓜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黄瓜枯萎病抗性分子机理对黄瓜抗病育种有重要意义。以黄瓜抗枯萎病材料Cu14为试材,采用基因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研究黄瓜接种枯萎病生理小种4后基因的表达情况,分离出1个接种后在根茎... 黄瓜枯萎病是造成黄瓜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黄瓜枯萎病抗性分子机理对黄瓜抗病育种有重要意义。以黄瓜抗枯萎病材料Cu14为试材,采用基因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研究黄瓜接种枯萎病生理小种4后基因的表达情况,分离出1个接种后在根茎部特异表达的差异cDNA片断,命名为A178-2。A178-2基因片段的328个核苷酸中有145个核苷酸与拟南芥泛素蛋白同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枯萎病生理小种4 抗病相关基因cDNA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黄瓜抗霜霉病相关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金鑫 秦智伟 +1 位作者 丁国华 周秀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1-376,共6页
以抗霜霉病黄瓜‘东农129’为试材,利用基因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研究了黄瓜接种霜霉病菌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共分离出4个接菌后在叶片中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分别命名为49-2、50-5、50-7和52-14。同源性比对发现,50-7号片段与黄瓜脂... 以抗霜霉病黄瓜‘东农129’为试材,利用基因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研究了黄瓜接种霜霉病菌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共分离出4个接菌后在叶片中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分别命名为49-2、50-5、50-7和52-14。同源性比对发现,50-7号片段与黄瓜脂氧合酶基因部分同源,其余为未知新基因序列。表达分析显示,所筛选的4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与黄瓜感染霜霉病菌有密切关系。49-2号片段在所检测的整个感染过程都有很强的表达;50-5号片段与病菌侵染也有较密切的关系,但相对49-2表达延迟;50-7和52-14仅在接种24h有一定表达,显示出与病菌诱导之间的特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 抗病相关基因 MRNA差异显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