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6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Disparity and Efficienc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in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Bei LIU Weidong +1 位作者 LU Dadao ZHANG Jianb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2年第6期730-741,共12页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science and technology(S&T) resource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shaping regional competiveness and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As such,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science and technology(S&T) resource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shaping regional competiveness and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As such,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 resources i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disparities.By designing an input-output indicator system,this paper develops an evaluation model to exami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 resources in China and assess their spatial efficiency.Moreover,the paper tries to explain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he efficiency of S&T resources in China.Major findings are:1)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S&T resources in China shows a clear T-shaped spatial structure,i.e.,concentrated mainly in the coastal region and along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2) the efficiency of S&T resources in China displays strong spatial disparities,with the level of efficiency descending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 while high efficiency appearing in only several clusters;3) the utilization rates of S&T resources in most provinces are quite low,resulting in low efficiency of S&T resources allocation.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T resources should be raised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T outputs should be enhanc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 resourc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resources spatial allocation resources-utilization efficiency China
下载PDF
Resource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D
2
作者 BAI Li,ZHANG Li-ming,LI Xian-so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3期61-64,69,共5页
The status quo of resource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both at home and abroad,including the amount and func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f... The status quo of resource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both at home and abroad,including the amount and func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funds,human resources in the resourc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D,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D,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innovation and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scientific funds,is analyzed.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resource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D are put forward,including unreasonable resource allocation;low efficiency,and low efficienc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chievements.The highly effe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D i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structure,environment,channel,spatial layout and industrial ch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OURC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
下载PDF
Rol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the New Era
3
作者 Feng Xingping Jiang Tao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8年第6期5-14,20,共11页
Firstly,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proble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ere analyzed,and then rol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ere studied. At l... Firstly,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proble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ere analyzed,and then rol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ere studied. At last,exploration ways of rol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e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下载PDF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综合影响力分析
4
作者 陈娟 张志转 +2 位作者 李杨 朱安 朱永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从引证指标、网络传播情况以及作者构成等方面阐述《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改革后的综合影响力。
关键词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引证指标 网络传播 作者构成
下载PDF
Distributed Technology of E-Business and Its Practice
5
作者 LIN Qing-yang, ZHOU Sun, JI Guo-li, ZHANG Xiao-bo, SU Qin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93-294,共2页
With the evolution of application system, there are t wo different system architectures. One is the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system suc h as MIS and Business Software. Along with its extension, the traditional applic a... With the evolution of application system, there are t wo different system architectures. One is the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system suc h as MIS and Business Software. Along with its extension, the traditional applic ation system transforms from file-based structure to C/S and then CSS model. At the same time, following the prevalence of Internet/Intranet, Web application s ystem based on browser comes into being. In early time, Web application only pro vided functions of looking over or querying static data on browser.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Intranet widely, it’s expected that more and more trad itional applications can be performed on browser, or even E-Business trades and other complicated application systems such as MIS, ERP and CRM and so on. In or der to satisfy both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and Web application, reduce the cost of developing system repeatedly, increase the repeated use of application syste m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functions of OOA/OOD sufficiently, a new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structure (system solution based on repeated components) comes for th. In this article, this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structure will be discuss ed in detail. Firstly,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system and Web application sys tem will be talked over, especial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tw o architectures. Secondly, the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system solution based o n repeated components) will be described particular. Several prevalent technolog y of component, such as COM+, CORBA and EJB, will also be illustrate d in this part. Thirdly, the practice of the technology of repeated component wi ll be discussed by analysing and design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Science & Te chnology Articles. Lastly, the latest distributed techonlogy of E-business(Web service based on xml/soap)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end, Based on summing-up o f the distributed technology of E-Business, the future distributed tenchnology of E-Business will be ex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 architecture structure distributed techno logy of component science & technology articles management Web service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我国铀矿地质科技创新重要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秦明宽 李子颖 +11 位作者 刘章月 黄少华 蔡煜琦 刘祜 叶发旺 李怀渊 葛祥坤 张杰林 程纪星 郭冬发 李博 朱鹏飞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9-203,共15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铀矿地质勘查领域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砂岩型、热液型铀矿的找矿思路、找矿方向,引领、支撑了系列找矿重大突破,重塑了铀矿勘查新格局。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20余年来铀矿地质科研布局的总体思路与演... 新世纪以来,我国铀矿地质勘查领域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砂岩型、热液型铀矿的找矿思路、找矿方向,引领、支撑了系列找矿重大突破,重塑了铀矿勘查新格局。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20余年来铀矿地质科研布局的总体思路与演进方向;然后总结了铀矿重大基础地质与成矿理论研究进展,系统凝练了地质、物化探、遥感、钻探工艺、分析测试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及核心勘查装备研制成果,梳理了铀资源预测评价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成效;最后,在重大基础前沿和成矿理论、先进铀矿勘查技术研发、非常规核能裂变资源勘查技术研究、数字铀矿勘查技术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未来10~15年主要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出在“双碳”目标和核能大发展对铀资源保障需求背景下,必须继续坚持并加强铀矿地质科技创新,高质量引领和推动“新区、新层位、新类型、新深度”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铀矿基础地质与成矿理论 勘查技术及装备 预测评价技术 发展趋势和方向
下载PDF
Boosting China's National Strength in Strate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New System for Mobilizing Resources Nationwide
7
作者 CHEN Jin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2023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new system for mobilizing resources nationwide to boost China's national strength in strate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new system for mobilizing resources nationwide to boost China's national strength in strate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and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trength in strate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line with the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For this purpose,high-level platforms for innovation should be built quickly,and refine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major national projects.Furthermore,institutional frameworkssshould be continuously innovated,while open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ntinu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tional strength in strate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w system for mobilizing the resources nationwide world leader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原文传递
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基本内涵、适用范围与构建思路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洋 李哲 韩军徽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中国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支撑和必然要求。其中,构建和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本文认为,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需要把握以下重...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中国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支撑和必然要求。其中,构建和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本文认为,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需要把握以下重点:在基本内涵上,理解新型举国体制的关键是同时抓住“举国”这个原内核和“新型”这个新内核,正确认识两个内核的关系;在适用范围上,运用新型举国体制的前提是提出需求明确、仅靠市场竞争难以突破的战略科技任务,并注意适用范围的动态演化性;在构建思路上,要围绕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以系统化思维推进相关改革,强化中央层面的决策指挥体系,完善技术攻关组织管理体系,建立适配新型举国体制的政策体系;在推进实施上,应根据事项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当前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自立自强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15
9
作者 肖贵清 唐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三者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推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解码密钥。...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三者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推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解码密钥。教育、科技、人才均为强国建设之基石,三者统一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整体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实现有效联动,坚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设计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部署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努力实现各方面政策举措的贯通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 科技 人才 创新
下载PDF
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问题研究
10
作者 王萍 刘晓岚 安立强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6,共8页
推进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提高地震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反哺”地震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研究薄弱的问题,本文从“政策-投入-产出”的逻辑关系,界定地震科技资源科... 推进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提高地震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反哺”地震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研究薄弱的问题,本文从“政策-投入-产出”的逻辑关系,界定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基本概念,并阐述其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从5个方面对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现状进行探析,并提出当前存在的困境和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科技资源 科普化
下载PDF
数智技术时代的中国档案学学科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卞昭玲 李鑫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0,27,共5页
数智技术,直接导致我国千行百业的原始数据形成,其管理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为适应从人人相连走向万物智联的大数据安全管理,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相关学科专业进行系统研究。梳理数字技术对我国组织的业务活动及其原始记录形成和管理... 数智技术,直接导致我国千行百业的原始数据形成,其管理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为适应从人人相连走向万物智联的大数据安全管理,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相关学科专业进行系统研究。梳理数字技术对我国组织的业务活动及其原始记录形成和管理的作用影响之后,提出传统的“中国档案学”学科将演进为“档案大数据工程”学科。并且指出,档案大数据工程学科高等教育包括“管理文秘”“数据资源管理”“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尝试提出以上几个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学科建设 档案学 档案大数据 管理文秘 数据资源管理 大数据技术
下载PDF
川渝地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科技攻关方向与对策建议
12
作者 崔宁博 尹飞虎 +6 位作者 龚道枝 贺秀斌 王智慧 谭春萍 靳皓琛 查宇璇 谭明东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9期19-24,共6页
川渝地区农业种植面积大、从业人员多、产业份额大、战略意义强,但该地区长期面临严重的季节性干旱和工程性缺水,且农业绿色高效用水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区域地位并不匹配,需提高农业节水抗旱减灾保产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川渝现... 川渝地区农业种植面积大、从业人员多、产业份额大、战略意义强,但该地区长期面临严重的季节性干旱和工程性缺水,且农业绿色高效用水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区域地位并不匹配,需提高农业节水抗旱减灾保产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川渝现代节水农业高质量发展。总结了川渝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和高水效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了该地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川渝农业绿色高效用水关键科技项目攻关、构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专家智库、构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技术体系、建设特色水果产业节水科技创新中心、建立川渝农业绿色高效用水产业联盟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效农业 水资源利用 节水灌溉 科技攻关 川渝地区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背景下资源环境领域引领型人才育成体系创建与实践——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
13
作者 施耀斌 刘涛 杨丹慧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2期16-20,25,共6页
基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背景,在分析资源环境领域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的基础上,武汉科技大学面向冶金钢铁行业、湖北加速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资源环境领域学科专业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创新“家国... 基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背景,在分析资源环境领域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的基础上,武汉科技大学面向冶金钢铁行业、湖北加速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资源环境领域学科专业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创新“家国情怀教育、科学前沿引领”的教育基本内涵,构建“三协同三提升”的资源环境领域研究生培养思路,共建、共治、共享研究生科研、教学、实践的资源,探究“大资源大环境”学科专业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科产教协同的引领型人才培养路径,凝练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背景下资源环境领域引领型人才育成体系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领域 研究生培养 教育成本分担 引领型人才 武汉科技大学
下载PDF
上海科技社团服务城市数字化转型研究
14
作者 张仁开 《科学发展》 CAS 2024年第2期73-79,共7页
作为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一支重要力量,科技社团应积极投身数字化转型实践,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提升内部治理和专业服务能力,增强群众组织力、学术引领力、战略支撑力、文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工作者科研... 作为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一支重要力量,科技社团应积极投身数字化转型实践,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提升内部治理和专业服务能力,增强群众组织力、学术引领力、战略支撑力、文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工作者科研、创新驱动发展、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党和政府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社团 数字化转型 数据资源 数据安全
下载PDF
藏南高温地热水锂资源及其提取利用技术经济性探讨
15
作者 周总瑛 罗璐 靳迪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基于藏南高温地热水锂资源分布特征、成因机制、锂提取技术和经济性研究不足。本文通过板块构造分析、地热水组分测试、盐湖锂提取技术的适用性对比分析和建立地热水提取锂的经济评价模型,取得了如下成果:...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基于藏南高温地热水锂资源分布特征、成因机制、锂提取技术和经济性研究不足。本文通过板块构造分析、地热水组分测试、盐湖锂提取技术的适用性对比分析和建立地热水提取锂的经济评价模型,取得了如下成果:(1)藏南地热水锂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带两侧及其南部,富含锂花岗岩围岩淋滤和岩浆热液,为富锂地热水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锂来源;(2)根据地热水锂具有低浓度和低镁/锂比的特性,选择了萃取法和沉淀法两种技术用来提取地热水锂元素;(3)以古堆地热田某地热井,其地热水锂浓度为23.5mg/L,采用萃取法工艺提锂为例,建立经济评价模型,采用现金流量法对经济性进行评估,经济评估结果表明,当碳酸锂价格不低于25万元/t情况下,地热水提锂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高温地热水 锂资源 提取技术 经济评价
下载PDF
基于短视频的农业科技科普化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科普系列短视频为例
16
作者 凡燕 吴其凤 +1 位作者 杨莉莹 于凯传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32-36,124,共6页
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新时代科普工作在科研单位的具体实践。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科普,可以把抽象的科学技术具象化、可视化,对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营造崇尚科学、创新进取的社会氛... 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新时代科普工作在科研单位的具体实践。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科普,可以把抽象的科学技术具象化、可视化,对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营造崇尚科学、创新进取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以短视频为载体的农业科技科普化面临的挑战,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科普系列短视频为例,介绍了其创制与传播实践及取得的成效,从创新农业科技科普化机制、提升农业科技科普创作能力、构建农业科技科普传播矩阵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农业科研单位基于短视频的农业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科普短视频 科技资源科普化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下载PDF
大学信息技术通识课程助力青少年科普教育
17
作者 周围 李清勇 张英俊 《软件导刊》 2024年第8期32-36,共5页
高校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科普育人功能,大学信息技术通识课程的作用尤为显著。以北京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未来交通技术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为例,介绍该科普教育基地在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4个科普方向:无人驾驶、计算思维、未来交通技术和... 高校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科普育人功能,大学信息技术通识课程的作用尤为显著。以北京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未来交通技术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为例,介绍该科普教育基地在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4个科普方向:无人驾驶、计算思维、未来交通技术和高铁轨道巡检(虚拟仿真);阐述大学信息技术通识课程体系在科普基地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围绕“智能、赋能”的实验教学发展举措。最后,以“无人驾驶系列实验”为例,介绍如何设计面向青少年的无人驾驶教育科普资源。这些资源在开展科普活动中获得了较好效果,为大学信息技术通识课程助力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提供了参考。今后,该科普教育基地将继续扎实、深入、有效、全面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信息技术通识课程 无人驾驶 人工智能 青少年科普 科普资源建设
下载PDF
“高端交流平台”内涵、构建思路与关键问题——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构建研究项目论证会综述
18
作者 林鑫 杜莹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146-152,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了“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这一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息息相关的战略任务。为进一步推动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构建的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了“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这一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息息相关的战略任务。为进一步推动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构建的研究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召开了学术研讨会议。会上,曾建勋教授依托课题研究作了专题报告,阐述了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与内容框架,14位来自高校、馆所、科协和企业的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探讨了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的内涵及构建思路,提出了高端交流平台构建中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学术资源库 科学交流平台 信息交流 科技情报
下载PDF
我国新质生产力的赋能逻辑——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
19
作者 谢地 钟玲玲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3,共11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大国竞争不断升级,发达经济体纷纷加大了产业政策实施力度,旨在促进前沿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抢占制高点。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发...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大国竞争不断升级,发达经济体纷纷加大了产业政策实施力度,旨在促进前沿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抢占制高点。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进一步推动制度、体制、机制系统集成式改革,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和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不可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如何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不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亟须系统性研究。鉴于此,本文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3个方面来阐释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共同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的内在逻辑,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有为政府 有效市场 赋能逻辑 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自立自强 新型生产关系 体制机制改革
下载PDF
基于产业科技视角的全球稀土产业链格局研判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文龙 赖丹 吴一丁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37-45,共9页
在梳理稀土产业链基本模式的基础上,从稀土产业科技视角深入剖析产业链各环节现状并对稀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研究发现,从稀土全产业链各环节看,中国在稀土资源、稀土矿、稀土冶炼分离环节比较优势突出,而在功能材料、终端应用环节... 在梳理稀土产业链基本模式的基础上,从稀土产业科技视角深入剖析产业链各环节现状并对稀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研究发现,从稀土全产业链各环节看,中国在稀土资源、稀土矿、稀土冶炼分离环节比较优势突出,而在功能材料、终端应用环节发展相对落后;从稀土全产业链看,中国具有突出的规模优势,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低碳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全球稀土竞争聚焦于稀土永磁技术的发展和稀土资源的供应,这两个环节将成为大国竞争的核心。由此提出在全球稀土产业链格局演变下,急需加大重点领域研发投入,攻克产业链“卡脖子”技术瓶颈,塑造技术引领力;协同科技攻关加快海外资源布局稳产保供;稳定稀土原料价格,维持国际领先优势,从而协调稀土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等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稀土格局 稀土全产业链 资源安全 产业科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