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卢慧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2,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宝贵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高校思政...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宝贵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现实之需,更是加快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深刻把握其理论、实践、历史、价值、发展、系统六大内在逻辑以贯穿课程始终;紧密结合新时代文化工作的价值定位、目标任务、根本方向、道路选择、政治保证、精神面貌六大核心要义以丰富课程内容;灵活运用战略、系统、历史、辩证、创新、全球六大科学思维以拓展教学视野。为此,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提升理论素养、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导引,以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入脑入心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思政课 铸魂育人 融入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国华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随着高等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推动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办好思政课,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和平台优势,实现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构建“大思政课”的框架格局,营造全校努力办好思政课、... 随着高等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推动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办好思政课,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和平台优势,实现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构建“大思政课”的框架格局,营造全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这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培根铸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高校思政教育 教育模式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意涵与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73-178,共6页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至关重要。为此,要深入剖析意识形态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从加强党的领导、筑牢育人阵地、科学防控风险、健全意识形态体制机制四个方面精准发力,遵循符合新时代新要求高校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行动逻辑,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高质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立德树人 长效机制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模式构建研究
4
作者 薛文辉 董文娜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3期48-52,共5页
谈心谈话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文章主要对当前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提出了基于立德树人目标下的谈心谈话工作模式建构策略,探索将“思政”元素全程融入谈心谈话全过程... 谈心谈话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文章主要对当前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提出了基于立德树人目标下的谈心谈话工作模式建构策略,探索将“思政”元素全程融入谈心谈话全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形成可供借鉴参考的工作经验,为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辅导员 谈心谈话 模式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中积极人格教育理念及其现代转化路径探析
5
作者 喻聪舟 王宏宇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5期46-51,共6页
促进传统人格教育创造性转化是推进新时代我国人格教育的有效路径,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培养进取型的积极人格,道家思想提倡培养豁达型的积极人格,两种积极人格的相反相成构成了我国传统积极人格。从时代的要求看,传统积极人格的... 促进传统人格教育创造性转化是推进新时代我国人格教育的有效路径,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培养进取型的积极人格,道家思想提倡培养豁达型的积极人格,两种积极人格的相反相成构成了我国传统积极人格。从时代的要求看,传统积极人格的两个维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豁达心态,但忽视了对科学素养、理性精神的培养。新时代传统积极人格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应当通过扬其利弃其弊的方式来实现。第一,借鉴新时代的时代精神促进传统积极人格内涵的时代更迭,以更好地发扬我国教育传统的优点。第二,吸收现代科学精神丰富传统积极人格的内涵,以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第三,实现积极人格教育与学科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促进其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教育 积极人格 理想信念 立德树人
下载PDF
《诗经》民本思想研究
6
作者 曹建国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4-131,共8页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政治理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深的思想内涵,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活水源头。《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诗》中的怨刺诗多能站在民众的立场上主张约束君权,揭露并批...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政治理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深的思想内涵,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活水源头。《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诗》中的怨刺诗多能站在民众的立场上主张约束君权,揭露并批判社会的种种不公,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发掘研究《诗经》中的民本思想,对当下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敬德养民 怨刺批判 文化强国
下载PDF
“广告史”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实践与创新
7
作者 顾圣琴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广告史”是广告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实践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广告发展是“广告史”课程的主体内容,蕴含深刻丰富的思政内涵。除传授专业知识外,“广告史”课程讲授还应引导学生充分了解灿烂的中华文明,学习... “广告史”是广告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实践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广告发展是“广告史”课程的主体内容,蕴含深刻丰富的思政内涵。除传授专业知识外,“广告史”课程讲授还应引导学生充分了解灿烂的中华文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以“广告史”课程为例,探析大学本科教育的思政实践路径,力求做到专业知识与价值观相结合、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讲授性和启发性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史”课程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政史地跨学科教学浅析
8
作者 谭婉丹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大概念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具核心价值的内容,掌握大概念利于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新课标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高中其他学科相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总任务,新高考“3+2+1”模式的施行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可行性。文章通... 大概念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具核心价值的内容,掌握大概念利于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新课标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高中其他学科相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总任务,新高考“3+2+1”模式的施行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可行性。文章通过分析政史地跨学科教学在目标、内容、效果上更高的要求,在资源收集、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力求综合效益,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学科大概念 跨学科融合 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PDF
试论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尊重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正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6-51,共6页
道德教育要专业化,需要有一个确定的起点,即应从诚实、仁爱、感恩、节制、节约、公正、勇敢、爱国等基础道德中寻找“第一道德”,用第一道德把其他道德统帅起来,实现道德的条理化、体系化,从而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第一道德是绝对的、... 道德教育要专业化,需要有一个确定的起点,即应从诚实、仁爱、感恩、节制、节约、公正、勇敢、爱国等基础道德中寻找“第一道德”,用第一道德把其他道德统帅起来,实现道德的条理化、体系化,从而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第一道德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道德,“尊重人”才是第一道德,是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因为一切不尊重人的道德行为都是不道德中的道德,所以是不道德的。从“尊重人”开始,可以逻辑地推导与建构出其他道德,从而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体系化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尊重人 第一道德 德育专业化
下载PDF
立德树人:中国大学理性的价值旨归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惊铎 刘钟芬 王婷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24,共5页
当代大学在权力、金钱和市场的熏袭浸染中褪色、蒙垢以至畸变,需要在文化自觉中反观和重新定位大学的性质与职能,恢复其形象与生机活力。大学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大学理性的回归。大学使命的当代表述可一言以蔽之曰"立德树人&qu... 当代大学在权力、金钱和市场的熏袭浸染中褪色、蒙垢以至畸变,需要在文化自觉中反观和重新定位大学的性质与职能,恢复其形象与生机活力。大学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大学理性的回归。大学使命的当代表述可一言以蔽之曰"立德树人"。从理论、政策与实践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视角综合分析,回归理性不啻是大学去行政化的一剂良药,在回归理性的思想框架下辩证地思考和理顺现实关系,既可让当代中国大学学者真正体认到以人为本哲学的生命韵味,也可望中国大学重新释放出振奋民族、震撼世界的理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理性 立德树人 人本哲学
下载PDF
“四位一体”特色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安进同 崔旭民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29-31,共3页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开展特色育人实践创新,从育人工作实际出发,以思政育人"铸魂"、以养成育人"正行"、以协同育人"强能"、以文化育人"提品",全力构建了"思政...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开展特色育人实践创新,从育人工作实际出发,以思政育人"铸魂"、以养成育人"正行"、以协同育人"强能"、以文化育人"提品",全力构建了"思政育人、养成育人、协同育人、文化育人""四位一体"四大特色育人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体现高职人才成长特点的育人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四位一体”特色育人平台 思政育人 养成育人 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起源与产生 被引量:7
12
作者 祁海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8,共8页
对于中国美育思想来说,判断美育思想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来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先王乐教”是早期不自觉的美育传统,西周初期人文精神的觉醒引发了“敬德”思想的提出和天命观念理性化、宗教祭祀礼仪的人文化... 对于中国美育思想来说,判断美育思想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来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先王乐教”是早期不自觉的美育传统,西周初期人文精神的觉醒引发了“敬德”思想的提出和天命观念理性化、宗教祭祀礼仪的人文化转向,从而使这个美育传统发展到自觉阶段。因此,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产生于西周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 乐教 礼乐 西周 敬德
下载PDF
论明前期的清官循吏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梧桐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6,共7页
明前期的清官循吏数量较多,形成一个群体,明中后期的清官循吏数量锐减,成为偶发的个体。但就名气而言,明前期的清官循吏却明显不如中后期的清官循吏。这主要是因为明前期和中后期的政治环境和君主的治国之策不同造成的。
关键词 明前期 清官循吏 民本思想
下载PDF
基础教育中的伦理安全体系:结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振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46,共7页
基础教育本质上是一项“化天性为德性”的伦理事业。以伦理为维,可以钩沉出基础教育中伦理安全体系的基本构造:基础教育伦理实体安全、人伦关系安全、人伦之理安全。捍卫和保障基础教育伦理安全体系,具有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基础教育安... 基础教育本质上是一项“化天性为德性”的伦理事业。以伦理为维,可以钩沉出基础教育中伦理安全体系的基本构造:基础教育伦理实体安全、人伦关系安全、人伦之理安全。捍卫和保障基础教育伦理安全体系,具有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基础教育安全、人性成长安全的时代价值。然而,当前基础教育伦理安全体系正遭遇到挑战与威胁,从而暴露出一定程度上的风险与隐忧。为此,我们提出了三种因应策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系—层级化”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文化发掘,建构基础教育伦理实体安全;互系互构角色伦理的教育引入,共在共享性人际伦理关系培育,建构基础教育人伦关系安全;自由美德的教育阐释与思想觉解,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构基础教育人伦之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安全体系 伦理实体 人伦关系 人伦之理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素质教育内涵哲学解读三题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汉云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素质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初步社会化,社会化教育的灵魂是"立德";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素质教育要坚持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为本,提升学生的"认识、实践、精神"要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现...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素质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初步社会化,社会化教育的灵魂是"立德";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素质教育要坚持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为本,提升学生的"认识、实践、精神"要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现阶段要求素质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社会化 “立德树人” 自觉能动性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松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1-93,共3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善美三者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必然的价值诉求。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只有定位于"启真&q...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善美三者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必然的价值诉求。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只有定位于"启真"、"导善"、"审美",即对真、善、美三者价值诉求的深刻追求和把握,才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价值。本文试图从真善美的角度开展研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真善美 价值诉求
下载PDF
《诗经》战争诗的独特文学风貌及其成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可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诗经》中战争诗不多,且大都正面描写的是朝廷军队磅礴的气势、显赫的威仪,没有战斗场面的具体描绘。形成这种独特文学风貌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周礼的影响,周统治者敬德、保民、惠民的思想,周人威仪外显的特点以及诗歌作者文武兼备之因素。
关键词 战争诗 《诗经》 文学 独特 诗歌 描绘 气势 学风 正面描写 战斗
下载PDF
试论西周初期的“德”观念——以今文《周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德龙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7-85,共9页
周初之"德"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观念,它可以分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任德尚贤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德"是周人为论证政权的合法性及谋求政权的持久性而提出的。从内涵上来看,&... 周初之"德"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观念,它可以分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任德尚贤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德"是周人为论证政权的合法性及谋求政权的持久性而提出的。从内涵上来看,"德"字在周初尽管有了道德的意义,但"德"观念在人自身内在心灵的领域尚未达到深入的程度,"德"的外在意义在周初占有主导地位,它与后世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体心性道德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不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观念 以德配天 敬德保民 明德慎罚 任德尚贤 政治行为 德性
下载PDF
《尚书·周书》中的周公德治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焕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94-98,共5页
西周档案流传于后世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今文《尚书》中的《周书》部分,一是西周铜器铭文。《尚书·周书》记载了西周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史实。西周诰命共12篇,其中7篇与周公有关。从“德”的本义出发,总结了周公在治国理政方... 西周档案流传于后世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今文《尚书》中的《周书》部分,一是西周铜器铭文。《尚书·周书》记载了西周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史实。西周诰命共12篇,其中7篇与周公有关。从“德”的本义出发,总结了周公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功绩。体现在周公德治思想方面,即在上位者要自省修德、敬天保民、天民合一、用刑有度、法德结合,如此国祚才能长久,人民才能康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周书》 周公 自省修德 敬天保民 法德结合
下载PDF
高职劳动教育实施路径设计
20
作者 何福男 沈涵颖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6-9,共4页
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弱化、虚化劳动教育的现象,文章从劳动的价值切入,分析了高职劳动教育的应有特点,提出了应达到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主张将价值引领与服务学生成长相融合,结合专业教学,知行合一,设计了“四岗一课”为载体的劳... 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弱化、虚化劳动教育的现象,文章从劳动的价值切入,分析了高职劳动教育的应有特点,提出了应达到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主张将价值引领与服务学生成长相融合,结合专业教学,知行合一,设计了“四岗一课”为载体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并提出了与之配套的劳动教育评价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职业教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