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保工程对京津冀地区天然林资源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陈月 高帆 彭祚登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1,共9页
为评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京津冀地区天然林资源现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京津冀地区天然林协同保育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国家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最优模型,评价研究区内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 为评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京津冀地区天然林资源现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京津冀地区天然林协同保育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国家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最优模型,评价研究区内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天保工程实施后,京津冀地区天然林资源数量、单位面积蓄积量逐年稳步增加,天然林蓄积量从天保工程实施前的3488.73×10^(4)m^(3)增加到7599.14×10^(4)m^(3);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衡量指标均显著增加,相较于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初始,涵养水源量增长了28.69×10^(8) m^(3)·a^(-1),价值总量增加了550.19×10^(8)元·a^(-1),表明京津冀地区天然林提供生态服务的潜力较大;构建的天然林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中,影响最大的准则层是森林生产力指标(0.41),对准则层影响最大的5个指标为龄组(0.2001)、平均胸径(0.1801)、每公顷株数(0.0925)、平均树高(0.0853)及海拔(0.0493);天然林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经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冀地区天然林资源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逐渐增强,但现阶段区域天然林的质量还普遍不高,有较大提升空间;实施调整优化龄组结构和林分密度等经营措施可以提升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保工程 京津冀地区 天然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下载PDF
天保工程20年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碳库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科屹 林田苗 +2 位作者 王建军 何友均 张立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6-1025,共10页
天然林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载体。科学评估天保工程对实施区域森林碳汇/碳源特征的影响,对于巩固提升区域尺度森林固碳增汇作用和统筹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为... 天然林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载体。科学评估天保工程对实施区域森林碳汇/碳源特征的影响,对于巩固提升区域尺度森林固碳增汇作用和统筹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期和多类森林调查和统计数据,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将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人工造林、森林抚育、木材调减、森林巡护等经营管理活动产生的影响纳入核算过程,测算1998-2018年天保工程对该区域森林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实施天保工程,20年来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累计产生净固碳量1.32×10^(8)Mg,相当于抵消了同期黑龙江省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的近12%,且相较于生物质能和碳捕集与封存等工业措施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2)对存量森林资源开展森林经营管理所产生的森林碳汇量是研究区净固碳量的最大贡献来源,占比高达80.0%。(3)人工造林和调减木材任务在空间布局上的不均,是造成研究区净固碳量存在一定程度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原因。(4)天保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引发的碳排放、碳泄漏会抵消研究区的部分固碳效益,但抵消比例仅为0.29%,森林固碳增汇的整体效益不受影响。在后天保工程时代为持续稳定发挥研究区的森林碳库作用,建议从固碳、增汇、保汇3个方面科学强化天然林的保护与修复成效,避免或减少森林碳库无序损耗,创新天然林碳汇价值实现路径,减少计量与监测不确定性影响,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效能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保工程 材积源生物量法 碳汇 碳泄漏 国有林区
下载PDF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长白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国伟 赵伟 +3 位作者 魏亚伟 方向民 高波 代力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4-992,共9页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对生态安全、生物资源和生存环境的保护、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涵养水源功能、保育土壤功能、固碳释氧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对生态安全、生物资源和生存环境的保护、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涵养水源功能、保育土壤功能、固碳释氧功能、积累营养物质功能、净化大气功能5个方面进行评价,量化揭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对长白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及其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从1998年开始试点,到2010年一期正式结束,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在涵养水源功能方面,调节水量增加了657.28×104m3,累计增加价值为113.45亿元;在保育土壤功能方面,固土量增加了4.6×104t,土壤中减少的氮流失0.02×104t,减少的磷流失0.01×104t,减少钾流失0.01×104t,累计增加价值为2.92亿元;在固碳释氧功能方面,固碳量增加了0.64×104t,释氧量增加了0.36×104t,累计增加价值为0.11亿元;在积累营养物质功能方面,固氮量、固磷量、固钾量均增加0.01×104t,累计增加价值0.3亿元;在净化大气功能方面,吸收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滞尘量分别增加24.71×104kg、0.64×104kg、1.08×104kg、1962.76×104kg,累计增加价值5.09亿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增加了121.87亿元,平均每年增加约10亿元,超过工程每年各项投资之和。价值量增加额度依次为:1)涵养水源功能;2)固碳释氧功能;3)保育土壤功能;4)净化大气功能;5)积累营养物质功能。这些增加量只有一部分为工程区当地利用,其余都贡献到全国乃至全球。因此,及时制定和启动生态补偿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将对更好的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长白山林区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价值 评价
下载PDF
我国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植被的碳储量 被引量:31
4
作者 魏亚伟 周旺明 +6 位作者 于大炮 周莉 方向民 赵伟 包也 孟莹莹 代力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696-5705,共10页
以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对其主要森林类型进行调查,探讨天保工程经营区划对森林植被固碳现状的影响,并结合已有的东北林区生物量与蓄积量数据库,建立了东北林区主要树种组的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然后以第7次... 以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对其主要森林类型进行调查,探讨天保工程经营区划对森林植被固碳现状的影响,并结合已有的东北林区生物量与蓄积量数据库,建立了东北林区主要树种组的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然后以第7次森林资源清查为基础,对东北天保工程区森林植被碳储量进行估算,以期为全国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和天保工程的评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经营区之间(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森林植被碳密度的差异并不显著,这可能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初期经营区划的标准、样地的选择以及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粗放的管理方式有关。东北天保工程区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045 Tg C,占东北、内蒙古三省森林植被总碳储量的68%;工程区以天然林为主,占工程区总植被碳储量的97%。工程区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为41 Mg/hm2,较东北、内蒙古三省平均植被碳密度高14%;工程区植被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加逐渐增大,由幼龄林的13 Mg/hm2到过熟林的63 Mg/hm2。因此,继续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提高其林分质量,这对未来我国森林碳汇潜力的增加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区 天然林保护工程 经营区划 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 碳储量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延边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28
5
作者 胡小飞 代力民 +1 位作者 陈伏生 谷会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生态足迹是评价可持续发展状况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统计年鉴和林业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延边林区1996~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人均生态足迹逐年下降,人均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小,而人均生态盈余逐年增长... 生态足迹是评价可持续发展状况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统计年鉴和林业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延边林区1996~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人均生态足迹逐年下降,人均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小,而人均生态盈余逐年增长.人均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递减,同西部地区相当,而明显高于东部.人均林地生态足迹变化平稳,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林地生产足迹和林地出口足迹的平均值分别降低了0.341和0.327 hm^2·人^-1,降幅分别为46.32%和54.94%.延边区域和林业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林地产量和资源利用率,合理经营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林业可持续发展 天然林保护工程 延边林区
下载PDF
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评价——以云南省玉龙县、贵州省修文县、陕西省靖边县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支玲 谢彦明 +2 位作者 张媛 刘燕 郭小年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66,共8页
文章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构建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对综合评价模型中的距离函数模型及指标量化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 文章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构建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对综合评价模型中的距离函数模型及指标量化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特点,构建和确定各层次判断矩阵及各指标权重。同时依据综合距离值的计算方法,说明判断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高低的标准。以云南省玉龙县、贵州省修文县、陕西省靖边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玉龙县、靖边县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处于较高水平,修文县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处于一般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案例县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天保工程区 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 效益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生态知识对林区农户生态保护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生态情感与责任意识的中间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冯潇 薛永基 刘欣禺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7年第3期284-288,294,共6页
在林区,生态知识、生态情感和生态责任意识等因素均对林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产生影响。基于山西省、河南省等地林区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生态知识影响林区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知识不能... 在林区,生态知识、生态情感和生态责任意识等因素均对林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产生影响。基于山西省、河南省等地林区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生态知识影响林区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知识不能直接影响林农的生态保护行为,而生态情感和责任意识对林农的生态行为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生态情感和责任意识在林农的生态知识和生态保护行为间起到了中间作用。据此,提出林区农户生态保护管理的方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知识 生态保护 生态情感 责任意识 林区农户
下载PDF
天保区集体林改后林农经营意愿调查分析——以玉龙县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谦 支玲 +1 位作者 齐新民 谷振宾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4-329,333,共7页
在第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即将实施之际,研究天保区集体林改后林农的经营意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调查分析了天保区集体林改后林农在管护方式、采伐、长期经营、林地林木抵押、联合经营、资金投入六方面的意愿,得出... 在第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即将实施之际,研究天保区集体林改后林农的经营意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调查分析了天保区集体林改后林农在管护方式、采伐、长期经营、林地林木抵押、联合经营、资金投入六方面的意愿,得出了天保区林农对林地资金投入愿望不强烈,大部分人具有抵押意愿,但并非用于林地投资等结论;并指出改革天保区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是天保区集体林改配套改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保区 集体林改 林农 经营意愿
下载PDF
天然林保护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基于对天然林保护地区的典型案例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顾蕾 沈月琴 李兰英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5-428,432,共5页
从典型案例入手,介绍了利益相关者及其界定,界定了天保地区利益相关者,从调查结果找到了天然林保护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分析了天保工程实施后,政府和森林经营者等确定的利益相关者的受益、受损,以及天保工程实施对预期和潜在的利益相... 从典型案例入手,介绍了利益相关者及其界定,界定了天保地区利益相关者,从调查结果找到了天然林保护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分析了天保工程实施后,政府和森林经营者等确定的利益相关者的受益、受损,以及天保工程实施对预期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以期为林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地区 利益相关者
下载PDF
攀西地区实施退耕和天保工程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宫阿都 彭奎 +1 位作者 杨清伟 范月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攀西地处长江上游 ,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生态退化严重。论述了攀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问题 ,如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脆弱性及地方财政的弱势地位造成对森林的依赖性砍伐 ,法律法规等... 攀西地处长江上游 ,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生态退化严重。论述了攀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问题 ,如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脆弱性及地方财政的弱势地位造成对森林的依赖性砍伐 ,法律法规等各项具体配套措施不到位 ,利益分享补偿机制等制度建设落后于实践 ,群众的落后思维方式和发展观念难以摒除等都使工程实施初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当地群众脱贫又返贫 ,社会矛盾激化等。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即区分当前和长远两个层次 ,在当前主要依靠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吸引民间投资 ,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强化普法执法 ,加强现有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等 ;远期内 ,完善基础设施 ,发展水电、旅游等资源商品型替代产业 ,重视农村科教文卫普及 ,摒除陈规陋习 ,控制人口增长 ,树立“环境容量 /土地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退化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 攀西地区 对策
下载PDF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生产率变化研究——2000~2009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期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玉芳 朱震锋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选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作为决策单元,收集2000~2009年各林业局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进行测算,从技术、规模、效率等层面对10年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动态评价,分析林业生产率在此期间的变化趋... 选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作为决策单元,收集2000~2009年各林业局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进行测算,从技术、规模、效率等层面对10年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动态评价,分析林业生产率在此期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一期天保工程的实施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林区在未来应以提高林业生产率为本质目标,要敢于跳出"资源优势陷阱",在二期天保工程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良好机遇下,坚持生态优先为前提,积极进行林业产业转型,构建各林业产业自身的生态化,以及林业各产业之间的生态循环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国有林区 林业生产率 DEA 林业产业转型
下载PDF
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绩效评价——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朝洪 韦唯 刘舒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目的】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尝试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绩效进行较为客观的跟踪评价,以期为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绩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从资源子系统、产业子系统、社会子系统3个方面建立“天保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 【目的】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尝试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绩效进行较为客观的跟踪评价,以期为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绩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从资源子系统、产业子系统、社会子系统3个方面建立“天保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以2000—2018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绩效进行评价。【结果】2000—2018年“天保工程”资源子系统绩效值、产业子系统绩效值、社会子系统绩效值及“天保工程”系统综合绩效值分别在0.0190~0.7480、0.1827~0.7764、0.0100~0.7822和0.0188~0.7532之间,总体上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结论】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为例确定的“天保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熵权,客观地折射出以天然林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为主、兼顾惠及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助力国有林区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天保工程”主要目标。与“天保工程一期”相比,“天保工程二期”的资源子系统绩效值、产业子系统绩效值、社会子系统绩效值及“天保工程”系统综合绩效值均有较大提升,绩效等级水平都已实现由“变化不大”向“略有好转”再向“变得较好”的转变,截至2018年底,各绩效等级水平都已达到“变得较好”,但离“变得很好”的绩效最好水平尚有“一个等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区 天保工程 绩效评价 熵权TOPSIS模型
下载PDF
东北国有林区天保工程二期民生影响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洪革 马田宇 王政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2-608,共7页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根据2015—2018年对林区职工展开调查的数据,从收入、消费、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居住环境6个层面对林区职工民生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天保工程期间特别是在天保工程二期期间,东北国有林区民生状况...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根据2015—2018年对林区职工展开调查的数据,从收入、消费、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居住环境6个层面对林区职工民生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天保工程期间特别是在天保工程二期期间,东北国有林区民生状况持续改善、趋势良好;职工工资年增长率高于城镇职工,但仍未达到城镇职工的水平;职工就业满意度和医疗满意度都未达到“比较满意”水平;职工居住条件虽有改善,但人均居住面积过小。因此,建议打造精锐、专业的生态护林员队伍,加大国有林区医院改革的资金投入,设计多元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住房以满足职工的实际住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保工程 国有林区 民生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的综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晓静 刘小强 《中州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18-22,共5页
本文在归纳和评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建议进一步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界定林区贫困的概念;分析林区贫困产生的原因;创新对林区贫困影响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总结对消除林区贫困的发展模式;构建对消除林区贫... 本文在归纳和评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建议进一步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界定林区贫困的概念;分析林区贫困产生的原因;创新对林区贫困影响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总结对消除林区贫困的发展模式;构建对消除林区贫困的政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林区贫困 影响 综述 建议
下载PDF
西部天保工程建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臧良震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201-209,共9页
西部地区是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点建设区域,工程建设与农民收入息息相关。运用2003—2011年西部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工程建设对农民收入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天保工程建设在短期... 西部地区是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点建设区域,工程建设与农民收入息息相关。运用2003—2011年西部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工程建设对农民收入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天保工程建设在短期内对农民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从长期来看,工程建设降低了农民的整体收入,并且拉大了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因此我国西部地区的天保工程不应继续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来进行建设,而应在投资建设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对现有政策进行改进来提高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保工程 农民收入 面板向量自回归 脉冲响应
下载PDF
西部地区天保二期工程民生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文博 李谦 《中国林业经济》 2014年第2期22-24,共3页
民生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决定实施天然林二期保护工程,并推出了一系列与改善民生有关的政策。虽然近年来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关于天保区民生问题的研究甚少。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天保二期工程民... 民生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决定实施天然林二期保护工程,并推出了一系列与改善民生有关的政策。虽然近年来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关于天保区民生问题的研究甚少。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天保二期工程民生影响评价体系,并拟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天保区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天保”工程一期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颜丽娟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34,共5页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定量的从供求视角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学者多以消费性生态足迹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文章以生产性生态足迹测量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效益及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考察实施"天保"工...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定量的从供求视角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学者多以消费性生态足迹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文章以生产性生态足迹测量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效益及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考察实施"天保"工程后的效果。研究发现,在本时期"天保"政策对森林资源起到有效保护的同时,还带来耕地、草地、水域等资源面临生态赤字的危机,化石能源用地消耗的增加更成为环境污染的隐患,故提高地区生态承载力、寻求新能源应作为"天保"工程二期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 生态足迹 天保工程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湖北省三峡地区天然林生态效益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继红 黄志霖 +3 位作者 艾训儒 姚兰 郭仲军 路兴慧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4,49,共5页
本文采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9个功能指标,对湖北省三峡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36.66亿元·年-1。其... 本文采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9个功能指标,对湖北省三峡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36.66亿元·年-1。其中,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3项功能价值量最大,分别占该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34.94%,30.45%和29.00%;阔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最大,占该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37.54%。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阔叶林在湖北省三峡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中具有突出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保工程 生态效益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可持续发展 三峡地区 湖北省
下载PDF
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策略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4期198-199,共2页
文章阐述了天保工程的内涵与必要性,从宏观和微观2个方面探讨了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的后续政策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有助于国有林区进一步提高天保工程效益,对天保二期工程制定和实施政策措施具有明显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森工林区 天保工程 实施策略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企业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炳柱 贾炜玮 李凤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4-86,共3页
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工企业局的森林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利用1993~2003年3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科学确定了森林资源的评价指标。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以及企业局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对天保工程实施前后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 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工企业局的森林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利用1993~2003年3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科学确定了森林资源的评价指标。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以及企业局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对天保工程实施前后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天保工程在企业局实施的阶段性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林区实施天保工程5年来,森工企业共减少森林资源消耗2667.05万m3;林业用地持续流失的现象得以扭转,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8%;森林资源单位蓄积开始恢复性增长,森林树种结构、林种结构、龄组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林地生产力有所提升。同时,森工企业在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仍然存在,林业企业经济结构单一的局面仍未改变。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林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及下一步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保障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国有林区 天保工程 评价 资源清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