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uses and typical control model of wind-drift sandy lands in abandoned channel of the Yellow River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Guo-zhen Yang Li +1 位作者 Xu Wei Sun Bao-ping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6年第1期59-64,共6页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bandoned channel of the Yellow River is reviewed and its causes of formation and present condi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is a...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bandoned channel of the Yellow River is reviewed and its causes of formation and present condi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is analysis, some ideas about control, critic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next period are proposed with two typical control models as examples. We suggest that i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wind-drift sandy lands in the region, the emphasis should be to develop, with a greatly expanded effort, a recycling economy. This should realize a combination of two ideas, i.e. integrate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with a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an increase in the income of far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drift sandy land cause of formation control model the abandoned channel of the yellow river
下载PDF
三角洲废弃河道演化过程及受控机制——以黄河刁口废弃河道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晓 范勇勇 +5 位作者 王厚杰 毕乃双 徐丛亮 张勇 刘京鹏 卢泰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29,共8页
废弃河道是河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沉积记录蕴含了丰富的流域内构造活动、水文特征、海平面波动等环境变化的珍贵记录。然而相比内陆河废弃河道,三角洲废弃河道的演化过程及机制研究尚显不足。1976年黄河人工改道清水沟流路,切断了... 废弃河道是河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沉积记录蕴含了丰富的流域内构造活动、水文特征、海平面波动等环境变化的珍贵记录。然而相比内陆河废弃河道,三角洲废弃河道的演化过程及机制研究尚显不足。1976年黄河人工改道清水沟流路,切断了刁口流路的河流水沙供给,刁口流路逐渐废弃。通过1976—2016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黄河水下三角洲测深资料和刁口流路河道高程测量数据,探讨了黄河刁口流路废弃河道演化过程及其受控机制。结果表明,刁口流路废弃40年来,河口不断向岸蚀退,河道长度逐渐萎缩,但废弃河道沉积过程并未完全中止,刁口流路L7—L11河段每年约有10×10^(4) t泥沙不断充填废弃河道,河道主槽高程抬升0.3~2.0 m。海洋动力是废弃河道演化的关键动力机制,波浪对刁口流路三角洲的冲刷为废弃河道充填提供了重要的物源,潮流携带悬浮泥沙回溯废弃河道,为其提供了直接泥沙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河道 刁口流路 地貌演化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新的水沙和河道调整条件下黄河下游宽河道的改造 被引量:5
3
作者 潘贤娣 张晓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60,共8页
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制订事关国家大局,各时期的方略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改变的。现行的宽河道治理原则与制订时黄河大水大沙的特征是符合的,发挥了防洪的重大作用。近期黄河流域水沙和河道等基本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泥沙大量减少、... 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制订事关国家大局,各时期的方略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改变的。现行的宽河道治理原则与制订时黄河大水大沙的特征是符合的,发挥了防洪的重大作用。近期黄河流域水沙和河道等基本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泥沙大量减少、防洪形势有所缓解,同时下游滩区社会经济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需求。以现阶段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改造下游宽河道的设想,建议建设高村以上主槽宽度不小于1 000 m、河槽宽度在4~5 km的防护堤以排泄8 000~10 000 m3/s以下的洪水,保障中常洪水不漫滩,同时保留现大堤以抵御更大洪水。初步分析表明,宽河道改造后对艾山以下窄河道以及河口延伸的影响都不大,但是过渡段高村、孙口的水位上升较大。成果仅为宏观的分析,建议进一步开展系统的研究,为黄河的治理开发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改造 河道宽度 泥沙输送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黄河故道区晚全新世沉积记录及其对洪水灾害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劲松 刘林敬 +4 位作者 赵华 刘哲 宋磊 张鹏 唐亮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4-1015,共12页
【研究目的】黄河故道区蕴藏了丰富的古洪水灾害信息,深入挖掘地层中相应的沉积记录,有助于扩展黄河流域洪水记录的时空范围,增进对洪水灾害的科学认识。【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河北大名龙王庙剖面作为黄河故道区的典型代表剖面,利用光释... 【研究目的】黄河故道区蕴藏了丰富的古洪水灾害信息,深入挖掘地层中相应的沉积记录,有助于扩展黄河流域洪水记录的时空范围,增进对洪水灾害的科学认识。【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河北大名龙王庙剖面作为黄河故道区的典型代表剖面,利用光释光、14C、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等测试手段,综合对比洪水史料记载与区域研究成果。【研究结果】研究认为:(1)古土壤、湖沼相沉积、泛滥沉积与平流沉积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继承性与相关性;(2)晚全新世以来研究区内4次主要的洪水沉积单元,分别对应了周、西汉、北宋和明朝的异常洪水事件;(3)人类活动对流域洪水灾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高频低能的季节性洪水转变为低频高能的异常洪水事件。【结论】该项研究基本查明了黄河故道区不同沉积相的岩性特征及环境代用指标特征,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洪水特征的影响,为黄河故道区洪水灾害沉积记录的判别与重建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示范,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黄河流域洪水灾害的过程及演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古河道 晚全新世 粒度 地球化学元素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黄河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不均衡调整及其对水沙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申冠卿 王平 张原锋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7,共8页
黄河下游河床调整主要取决于来水来沙条件和河床边界条件,水沙和边界条件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下游河床演变极其复杂,河床纵横向冲淤调整不均衡特征明显,不均衡冲淤可能形成排洪“瓶颈”河段,危害河道防洪安全。针对河道不均衡调... 黄河下游河床调整主要取决于来水来沙条件和河床边界条件,水沙和边界条件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下游河床演变极其复杂,河床纵横向冲淤调整不均衡特征明显,不均衡冲淤可能形成排洪“瓶颈”河段,危害河道防洪安全。针对河道不均衡调整现象,从不同河段河槽冲淤量、河槽横断面变化、水文站3 000 m^(3)/s同流量水位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各河段不同时期河道不均衡调整特征及河槽恢复水平,揭示了排洪“瓶颈”河段形成、发展及消失与水沙条件的关系。目前夹河滩以上河段的河槽基本恢复到1969年或1960年以来最好水平,夹河滩至高村河段恢复到1989年水平,高村至利津河段恢复到1985年水平。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下游水沙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衡调整 排洪“瓶颈”河段 水沙调控 河槽恢复 黄河下游
下载PDF
京汉铁路桥遗留桥墩对黄河河势的影响与治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勇 王卫红 王万战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31,共4页
黄河京汉铁路桥拆除时遗留的桥墩成为影响所在河段河势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其对河势的干扰作用,找出应对措施,对保障行洪安全、恢复花园口景观和花园口引黄闸取水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多年河势实测资料分析统计京汉桥河段河势变化特点、... 黄河京汉铁路桥拆除时遗留的桥墩成为影响所在河段河势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其对河势的干扰作用,找出应对措施,对保障行洪安全、恢复花园口景观和花园口引黄闸取水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多年河势实测资料分析统计京汉桥河段河势变化特点、成因及遗留桥墩对河势的影响,并提出治理措施建议。研究表明:京汉铁路桥河段河势下挫,主流趋直,使多处整治工程脱河;遗留桥墩及抛石具有梳篦分散水流作用,对河势影响较大。建议拆除京汉铁路桥治导线靠左岸600m范围内(设计治导线宽度为800m)的遗留桥墩及周边抛石,并结合其附近河段的疏浚措施,使老田庵迎溜段靠溜,使其下游的保合寨、马庄和花园口险工靠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汉铁路桥 河势 治导线 黄河下游
下载PDF
聊城黄河故道区域沙漠化程度评价及对策研究
7
作者 袁晓兰 《德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96-100,共5页
黄河故道是由于黄河主流迁徙游动而遗留下来的一个自然环境比较独特的地理单元.黄河故道所在的黄淮海平原土地沙漠化扩展形势十分严峻,然而人们对它的发生、发展和存在潜在威胁的认识却远远落后于西北内陆和内蒙古高原沙漠区,这是防治... 黄河故道是由于黄河主流迁徙游动而遗留下来的一个自然环境比较独特的地理单元.黄河故道所在的黄淮海平原土地沙漠化扩展形势十分严峻,然而人们对它的发生、发展和存在潜在威胁的认识却远远落后于西北内陆和内蒙古高原沙漠区,这是防治该区沙漠化扩展、蔓延的最大障碍.文中以黄河故道典型区域山东聊城市为例,对该区的荒漠化程度进行景观尺度评价,并根据该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沙漠化防治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区域 土地沙漠化程度 景观尺度评价 山东聊城
下载PDF
基于生态水利工程学的黄河故道徐州段生态治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森 陈菁 +2 位作者 张营灏 陈丹 李帆 《水利经济》 2014年第1期62-63,68,共3页
在对生态水利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故道徐州段特殊的自然条件及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水源不足以及河道连通性差等问题,提出故道生态治理的建议,即通过确定合理断面、应用生态护岸、建设河流文化... 在对生态水利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故道徐州段特殊的自然条件及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水源不足以及河道连通性差等问题,提出故道生态治理的建议,即通过确定合理断面、应用生态护岸、建设河流文化、建立规划实施的微调反馈制度和沿线湿地生态治理等措施,使故道的生态治理达到最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治理 生态水利 生态水利工程学
下载PDF
废黄河流域苏北段滩地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芸辰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5年第12期737-740,共4页
介绍了废黄河流域的概况,并分析了该流域滩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探讨了滩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即按功能分区开发利用:水域水产开发区、农业耕作开发区、经济园林开发区、生态保护开发区。最终共同实现经济效益、社... 介绍了废黄河流域的概况,并分析了该流域滩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探讨了滩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即按功能分区开发利用:水域水产开发区、农业耕作开发区、经济园林开发区、生态保护开发区。最终共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黄河 滩地资源 开发利用方式
下载PDF
人水共生视角下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
10
作者 梁尧钦 梅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93,99,共6页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河流水系密切相关。受城市蔓延与人口扩张影响,水质恶化、生态受损、生境退化等成为城市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人们对河流在安全、生态、景观等方面的需求,探讨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策略与技术措施。以临汾涝洰河...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河流水系密切相关。受城市蔓延与人口扩张影响,水质恶化、生态受损、生境退化等成为城市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人们对河流在安全、生态、景观等方面的需求,探讨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策略与技术措施。以临汾涝洰河和兰州黄河沟道为例,探讨了弹性型和紧缩型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策略。临汾涝洰河作为弹性型河流,重点聚焦河堤结构调整、河道平面形态重塑、河岸缓冲带修复及休闲活动空间营造。兰州黄河沟道作为紧缩型河流,在堤岸沿线及河道内部寻求机会,在保证行洪安全和堤坝稳固的前提下,结合海绵设施、生态浮岛等进行生态化改造及多级景观平台营造,以期实现人水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生态修复 人水共生 兰州黄河沟道 涝洰河 临汾市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河道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措施与效果分析
11
作者 万学汇 曹峻博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8期1-6,共6页
黄河中上游河道湿地生态环境由于人为因素遭到破坏,为黄河中上游河道湿地生态环境探索恢复措施。调查并确认研究区域的基本地理环境与水文、生态情况,明确黄河中上游河道湿地生态环境恢复坚持的原则,通过无痕设计理念确定具体生态环境... 黄河中上游河道湿地生态环境由于人为因素遭到破坏,为黄河中上游河道湿地生态环境探索恢复措施。调查并确认研究区域的基本地理环境与水文、生态情况,明确黄河中上游河道湿地生态环境恢复坚持的原则,通过无痕设计理念确定具体生态环境恢复方案,开展湿地景观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高森林覆盖率占比提升幅度高,拓宽了河道宽度,凹凸地形均匀分布,有效控制了流速,水质得到改善,该恢复措施有效增加了植被覆盖,且恢复植被基本生态环境,河道空间结构经恢复呈现更加良好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湿地景观设计 生态环境恢复 中上游河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