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蛇传”德语译介史述
1
作者 段亚男 《国际汉学》 CSSCI 2024年第1期55-62,151,152,共10页
纵观“白蛇传”在德语世界近两百年的译介与传播史脉,经历由浅入深,再入简的嬗变之路,不仅对中德文学交流意义深远,甚而成为早期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媒介。诸般译作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烙印,喻示着不同历史阶段德语世界的汉学研究侧重... 纵观“白蛇传”在德语世界近两百年的译介与传播史脉,经历由浅入深,再入简的嬗变之路,不仅对中德文学交流意义深远,甚而成为早期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媒介。诸般译作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烙印,喻示着不同历史阶段德语世界的汉学研究侧重与审美倾向。本文系统梳理“白蛇传”在德语世界的译介脉络,阐明各时期“白蛇传”故事的译本形态与译者动机,钩沉其在德语世界的知识谱系与接受效果,以期引发对中国故事域外有效传播的深切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德译本 中国故事 德国汉学
下载PDF
演绎传统民间经典,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以电影《白蛇:浮生》为例
2
作者 李沣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5期62-66,共5页
2024年8月10日,由追光动画制作的动画电影《白蛇:浮生》正式上映。该片以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为蓝本,以现代动画技术为载体,在大荧幕上重新演绎了这一经典中国神话故事。在中国电影工业逐渐趋于成熟、中国文化越来越需要“走出去”... 2024年8月10日,由追光动画制作的动画电影《白蛇:浮生》正式上映。该片以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为蓝本,以现代动画技术为载体,在大荧幕上重新演绎了这一经典中国神话故事。在中国电影工业逐渐趋于成熟、中国文化越来越需要“走出去”、大众越来越期望看到“中国故事”的当下,艺术创作者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向受众进行展示和传播?《白蛇:浮生》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该文以案例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以电影《白蛇:浮生》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该片如何用重新演绎经典民间故事的方式,以古见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电影工业 神话故事 《白蛇传》 中国文化 文化传播
下载PDF
网络叙事媒介与《白蛇传》的故事建构 被引量:2
3
作者 池永文 孙正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69,共6页
网络叙事媒介本质上是一种多媒介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类叙事的新媒介形态。它对传统媒介的消解与融合,使其在故事建构中成为最有力量的叙事媒介。从故事时间来看,网络叙事媒介对《白蛇传》故事时间所作的... 网络叙事媒介本质上是一种多媒介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类叙事的新媒介形态。它对传统媒介的消解与融合,使其在故事建构中成为最有力量的叙事媒介。从故事时间来看,网络叙事媒介对《白蛇传》故事时间所作的塑造与表达体现了多维性时间的存在形态;从故事空间来看,网络媒介实现了对现实实在的超越;从故事讲述者的角度看,故事讲述者匍匐于技术之下,一切故事的构拟都只是技术的一种演绎。同时,故事建构过程也呈现了网络叙事媒介的虚拟性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叙事媒介 《白蛇传》 故事时间 故事空间 故事讲述者 虚拟性局限
下载PDF
经典的复述方式与古典的现代转型——以白蛇传叙事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郭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99,共10页
在明代以前的白蛇叙事中,白蛇作为异类,以性的诱惑为饵,对人类个体生命形成威胁。在明代以后的白蛇传叙事中,叙事的扩大化使得人类社会涉入叙事,个体也因依附群体而有了保障,因此在叙事结尾,白蛇最终被捕获,而个体也在危险的性体验中幡... 在明代以前的白蛇叙事中,白蛇作为异类,以性的诱惑为饵,对人类个体生命形成威胁。在明代以后的白蛇传叙事中,叙事的扩大化使得人类社会涉入叙事,个体也因依附群体而有了保障,因此在叙事结尾,白蛇最终被捕获,而个体也在危险的性体验中幡然醒悟。在田汉、张恨水、赵清阁的现代重写中,白蛇传叙事发生了关键性转变,曾经的异类成为理想人格的代表,而曾经的人类社会的维护者却几乎成为异类,表现了现代叙事对反自然人性社会秩序的反抗。本文旨在从各个时代的重述版本中梳理出白蛇传叙事定型的过程与不同结果,并从中发现其现代转型中的特点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情节定型 复述方式 现代转型
下载PDF
口头媒介视野下《白蛇传》的故事传统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正国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1-14,共4页
媒介的不断演化,揭示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形态丰富的故事传统。从故事史的整体上建立起《白蛇传》媒介因素的历史关系,口头媒介无疑是切入《白蛇传》故事传统的有效媒介形态,由此,不仅可以从媒介的角度建构一种... 媒介的不断演化,揭示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形态丰富的故事传统。从故事史的整体上建立起《白蛇传》媒介因素的历史关系,口头媒介无疑是切入《白蛇传》故事传统的有效媒介形态,由此,不仅可以从媒介的角度建构一种故事观念,还可以深化我们对现代《白蛇传》的理解与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媒介 《白蛇传》 故事传统
下载PDF
略论白蛇传故事的主题流变 被引量:2
6
作者 崔云伟 孙绪波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81-88,共8页
白蛇传故事的早期文本《西湖三塔记》传达了劝诫禁欲的主题;冯梦龙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个体的自然欲求,但受其自身情教观的影响,宣扬禁欲依然是故事的主题;方成培《雷峰塔》传奇中白娘子由妖成仙变化的实质... 白蛇传故事的早期文本《西湖三塔记》传达了劝诫禁欲的主题;冯梦龙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个体的自然欲求,但受其自身情教观的影响,宣扬禁欲依然是故事的主题;方成培《雷峰塔》传奇中白娘子由妖成仙变化的实质是宣扬封建社会的忠孝伦理观;田汉改编京剧《白蛇传》充分肯定了个体的精神价值,个体反抗社会压迫与爱情束缚的反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故事 《西湖三塔记》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雷峰塔》传奇 京剧《白蛇传》
下载PDF
从《西湖三塔记》到《白蛇传》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毅勤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60-63,共4页
《白蛇传》的故事雏形可追溯到南宋话本《西湖三塔记》。流传到明代,由冯梦龙改编成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到清乾隆年间,又被方成培改写成剧本《雷峰塔》,再经民间多次修改加工,才形成今天的民间故事和戏曲剧本《白蛇传》。这期间... 《白蛇传》的故事雏形可追溯到南宋话本《西湖三塔记》。流传到明代,由冯梦龙改编成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到清乾隆年间,又被方成培改写成剧本《雷峰塔》,再经民间多次修改加工,才形成今天的民间故事和戏曲剧本《白蛇传》。这期间,将一个鬼怪故事演化成了爱情故事。故事中的人物特征也随着故事进化的需要而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上述作品的分析,从追求自由婚姻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是怎样与时俱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故事 演化过程 婚姻观
下载PDF
滦州影戏剧本《白蛇传》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2-76,共5页
滦州影戏剧本《白蛇传》与传奇《雷峰塔》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演变过程承载着雅俗文学分野带来的一些变异。连台本《白蛇传》与相关单出之间的差异折射出影戏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一些单出成为文人或艺人创作的试验地,从而... 滦州影戏剧本《白蛇传》与传奇《雷峰塔》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演变过程承载着雅俗文学分野带来的一些变异。连台本《白蛇传》与相关单出之间的差异折射出影戏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一些单出成为文人或艺人创作的试验地,从而产生了一批新创的影戏小剧本,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影戏剧本的情节容量与艺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雷峰塔》 滦州影戏剧本《白蛇传》 题材演变 内部差异
下载PDF
论书面媒介中《白蛇传》的故事讲述者
9
作者 孙正国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8,共4页
书面媒介对于故事的建构已有很长的历史,叙事学的讨论也以书面故事为核心对象,书面媒介的叙事理论因而成为经典叙事学的基础。经典叙事学认为,书面媒介的故事讲述者是编排故事的主体,在书面媒介中以叙述者命名,其功能可以从讲述者与故... 书面媒介对于故事的建构已有很长的历史,叙事学的讨论也以书面故事为核心对象,书面媒介的叙事理论因而成为经典叙事学的基础。经典叙事学认为,书面媒介的故事讲述者是编排故事的主体,在书面媒介中以叙述者命名,其功能可以从讲述者与故事的内外关系、人称表达方式以及叙述者的故事知晓权等方面加以研究。以此为理论基础,本文对《白蛇传》在书面媒介中的故事讲述者予以深入考察,为《白蛇传》的多媒介传承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媒介 《白蛇传》 故事讲述者
下载PDF
论世界类型故事《白蛇传》的口头传统
10
作者 孙正国 《三峡论坛》 2010年第6期63-65,共3页
正是口头媒介的跨文化传播和立体性建构,才使得美女蛇故事成为世界性的类型故事,也使得美女蛇故事的中国化类型《白蛇传》历久弥新,成为流播广泛的故事类型,其悠久的故事传统被深深地烙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深入分析《白蛇传》演变中的... 正是口头媒介的跨文化传播和立体性建构,才使得美女蛇故事成为世界性的类型故事,也使得美女蛇故事的中国化类型《白蛇传》历久弥新,成为流播广泛的故事类型,其悠久的故事传统被深深地烙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深入分析《白蛇传》演变中的口头传统,对于认识世界性的类型故事形成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传统 世界类型故事 《白蛇传》
下载PDF
白蛇故事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耿庆芝 《绥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2-54,共3页
白蛇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它最初起源于民间发现巨蟒的传闻,并受到唐代谷神子《博物志》中《李黄》《李琯》的影响。宋元话本《西湖三塔记》进一步反映了白蛇故事的基本梗概。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则是它的定... 白蛇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它最初起源于民间发现巨蟒的传闻,并受到唐代谷神子《博物志》中《李黄》《李琯》的影响。宋元话本《西湖三塔记》进一步反映了白蛇故事的基本梗概。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则是它的定型之作。清代方成培《雷峰塔》传奇和玉山主人《雷峰塔奇传》将其日臻完善。笔者试图通过叙述白蛇故事的演进历程"淫欲——悲情——圆满",来解释隐匿在这种变化背后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故事 文化内涵 阐释
下载PDF
试析白蛇传故事的民俗文化内涵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霞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92-94,共3页
《白蛇传》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深深植根于民间文化的土壤。在它长期的演变过程中,白娘子的形象逐步升华,从一条凶残邪恶的白蛇转变成一位美丽多情勇敢坚强的人间女子。本文从早期及成熟阶段的白蛇故事入手,尝试分析其中蕴涵的民... 《白蛇传》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深深植根于民间文化的土壤。在它长期的演变过程中,白娘子的形象逐步升华,从一条凶残邪恶的白蛇转变成一位美丽多情勇敢坚强的人间女子。本文从早期及成熟阶段的白蛇故事入手,尝试分析其中蕴涵的民间信仰、并就其中反映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变迁作了民俗学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演变 民俗文化
下载PDF
影视讲好中国故事的注意事项:答编辑问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尖 《文化艺术研究》 2021年第4期39-42,112,共5页
今年影视剧市场最大的特点可以说是主旋律“霸屏”,但究竟什么才是最大的“主旋律”?当今影视剧最严重的缺陷是什么?最值得关注的影视剧是什么?影视剧如何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为此,本刊提问著名电影评论家毛尖教授。她就此一一作了回... 今年影视剧市场最大的特点可以说是主旋律“霸屏”,但究竟什么才是最大的“主旋律”?当今影视剧最严重的缺陷是什么?最值得关注的影视剧是什么?影视剧如何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为此,本刊提问著名电影评论家毛尖教授。她就此一一作了回答,并分别从“做好肉”“写好字”“住对地方”“流自己的泪”“用自己的脸”等不同侧面,讨论何以认为最大的主旋律应该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进而提出,在所有我们最有能力或者最应该讲好的故事中,《觉醒年代》和《山海情》可以算是两个有代表性的类型。这些是我们独一无二的革命史和社会主义史,也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宝藏,我们要用自己的声音唱我们自己的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剧 中国故事 日常生活 《觉醒年代》 《山海情》 《白蛇传·情》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白蛇传”重述现象综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芃昊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68-76,共9页
新时期以来,关于“白蛇传”的重述呈现出了丰富而多元的写作态势。一方面,囿于政治创伤,作家急于抛弃1950年代“戏改”以来“白蛇传”重述中“阶级论”的意识形态,重新展开对人的主体性的反思;另一方面,受同一经验史的影响,“白蛇传”... 新时期以来,关于“白蛇传”的重述呈现出了丰富而多元的写作态势。一方面,囿于政治创伤,作家急于抛弃1950年代“戏改”以来“白蛇传”重述中“阶级论”的意识形态,重新展开对人的主体性的反思;另一方面,受同一经验史的影响,“白蛇传”的重述也折射出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作者群体与“历史-文化共同体”对话的渴望,并包含了作家们对历史、性别与身份等现代性议题的思考与追问。但是,“先锋写作”姿态下的神话书写无可避免地走向了对自身美学意义的解构,只有保留自身的神性特征,发挥“民间性”活态文化的优势,注重学理性与文化考据,才能实现一种符合时代价值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白蛇传重述 意识形态 人性复归 先锋写作 文化反思
下载PDF
由妖到人:从两性视角看白蛇形象的演变
15
作者 陈舒楠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97-102,共6页
白蛇故事自唐代发端至今,白蛇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将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新白蛇形象纳入白蛇故事演变体系,从两性视角进行观照,可以发现,男性眼中的白蛇形象演变可以分为女妖—贤妻—恋人三个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男性对白蛇的不同描... 白蛇故事自唐代发端至今,白蛇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将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新白蛇形象纳入白蛇故事演变体系,从两性视角进行观照,可以发现,男性眼中的白蛇形象演变可以分为女妖—贤妻—恋人三个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男性对白蛇的不同描述,人蛇情感类型历经情欲—恩爱—爱欲的变化过程,在不同情感状态下人蛇关系发生了疏离—亲密—疏离的变化。从男女两性话语权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以白蛇为代表的女性"没有自己的话语体系—被纳入男性话语体系—开始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的过程,白蛇形象的演变实际上是由妖到女人,再到一个真正独立的人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 白蛇故事 两性视角 形象演变
下载PDF
《白蛇:缘起》对传统民间故事的“二次建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倩 丁文霞 《菏泽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白蛇传”作为中国传统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历经不同版本的流传演绎,深受大众的喜爱。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民间故事以动画改编的形式走进大众的视野。《白蛇:缘起》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手法的加工,在新的语境下对... “白蛇传”作为中国传统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历经不同版本的流传演绎,深受大众的喜爱。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民间故事以动画改编的形式走进大众的视野。《白蛇:缘起》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手法的加工,在新的语境下对“白蛇传”进行再叙述与再建构,以“白蛇传”为卷轴,以传统文化元素为铺垫,呈现出传统民间故事的新篇章。故事中的“情”与“理”探讨不变,其背后暗含的社会文化内涵正在发生着转变。这种对传统故事的再建构对我国动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电影 民间故事 白蛇传 改编
下载PDF
从“人妖性”到“人妖恋”——“白蛇故事”叙事模式演进历程研究
17
作者 唐棱棱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1-34,49,共5页
《白蛇传》是中国最著名的民间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妖恋"故事可视为其直接源头,由此出发,从叙事学切入,通过对该故事发展嬗变中的角色及其行动以及其叙事功能的对比分析,揭示"白蛇故事"从起源到成熟的演进历程。
关键词 “人妖恋” “白蛇故事” 角色 行动 叙事模式
下载PDF
青蛇形象塑造的演变及其意义
18
作者 朱秀锋 《新余高专学报》 2006年第3期26-28,共3页
《白蛇传》故事流传演变的历程中,青蛇一直是不受关注的角色。早期传说中青蛇仅只是蛇妖,后发展为一个聪明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的充满人性美的人物,在香港这一特定环境中李碧华对她进行再阐释,显示了青蛇形象的变化。
关键词 白蛇传 青蛇 形象 意义
下载PDF
法海形象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19
作者 彭健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98-104,共7页
白蛇故事经历文本到影视的演绎,其中重要人物法海之形象,经历了正义的除妖人到虚伪的卫道者再到情欲化、世俗化降魔者之演变,完成了从模糊到单一再到复杂的形象转变。究其成因,不仅是社会主流思潮影响的结果,同时还是接受主体审美心理... 白蛇故事经历文本到影视的演绎,其中重要人物法海之形象,经历了正义的除妖人到虚伪的卫道者再到情欲化、世俗化降魔者之演变,完成了从模糊到单一再到复杂的形象转变。究其成因,不仅是社会主流思潮影响的结果,同时还是接受主体审美心理和审美愿望在作品中的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故事 法海 演变 主流思潮 审美愿望
下载PDF
白蛇传传说的民间美术表达
20
作者 张丹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6-89,共4页
白蛇传传说的传播最主要得益于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的主要流传方式,但也不可忽视白蛇传传说的非文学表达及其传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以民间美术为例,从白蛇传民间传说到民间美术,再回到民间传说,既是对白蛇传传说的保护与传承,更... 白蛇传传说的传播最主要得益于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的主要流传方式,但也不可忽视白蛇传传说的非文学表达及其传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以民间美术为例,从白蛇传民间传说到民间美术,再回到民间传说,既是对白蛇传传说的保护与传承,更是一种拓展与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民间传说 非文学表达 文化生态系统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