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TUDY ON POST-REMISSION THERAPIES IN PATIENTS WITH APL AFTER COMPLETE REMISSION INDUCED BY ALL-TRANS RETINOIC ACID
1
作者 孙关林 黄萌珥 +19 位作者 陈淑容 蔡敬仁 张芬琴 李秀松 张影梅 王振义 卢家祥 柯翠菊 谢兢雄 钱珠兹 陈坚 黄隆安 李艳红 邵念贤 欧阳仁荣 顾龙君 叶裕春 余怀勤 郑育英 杨锦文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1期61-64,共4页
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post-remission therapy in prolonging survival and duration of remission after complete remission, 50 patients with APL In complete remission Induced by retinolc acid (RA) were divided int... 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post-remission therapy in prolonging survival and duration of remission after complete remission, 50 patients with APL In complete remission Induced by retinolc acid (RA)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andomly: (A) 30 cases, treated by alternate chemotherapy with RA; (B) 10 cases, with RA alone; (C) 10 cases, only with chemotherapy.The survival curves showed mat Group A had the survival time more than 1 year In 87. 4 %, more than 2 year in 80.7%. 26/30 cases were survival and still in remission, the survival curve tend to be a plateau at 16 months. In Group B more than 1 year in 45. 7%. In Group C, more than 1 year In 50%. (Keplan-Meler x2 = 8. 93 P <0. 01).This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lternate chemotherapy with RA for post- Induction remission therapy could be useful to Improve long-term survivors and to prolong the duration of re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L THE STUDY ON POST-REMISSION THERAPIES IN PATIENTS WITH APL AFTER COMPLETE REMISSION induced BY ALL-TRANS retinoic acid RA
下载PDF
利用PiggyBac转座系统构建稳定表达鹅RIG-I的DF-1细胞系 被引量:4
2
作者 胡跃 孙英杰 +5 位作者 王晓旭 仇旭升 宋翠萍 谭磊 胡桂学 丁铲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53-60,共8页
维甲酸诱导基因-I(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I,RIG-I)是最近几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能够特异性的识别并结合病毒RNA,进而发挥抗病毒效应。RIG-I在进化中相对保守,但已有报道和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家禽中鸭和鹅体内均有R... 维甲酸诱导基因-I(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I,RIG-I)是最近几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能够特异性的识别并结合病毒RNA,进而发挥抗病毒效应。RIG-I在进化中相对保守,但已有报道和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家禽中鸭和鹅体内均有RIG-I受体,但鸡却缺乏RIG-I受体。为了研究这种天然缺失对鸡是否有不利影响,本研究利用PiggyBac转座系统将鹅源RIG-I转染入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两次亚克隆后获得单个克隆,以荧光、RT-PCR及Western blot进行鉴定,最终获得稳定表达鹅RIG-I的DF-1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鸡的先天性免疫机制和鹅RIG-I的功能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维甲酸诱导基因-I 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 PiggyBac转座系统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不同增殖潜能的结肠癌细胞株HIF-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田瑞华 殷平 +3 位作者 金光辉 冯子杰 吴媛 郑良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16-1419,共4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不同增殖结肠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对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属于结肠癌DukesC期的HCT-8细胞和LOVO细胞,不同浓度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干预。利用MTT观察ATRA对...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不同增殖结肠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对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属于结肠癌DukesC期的HCT-8细胞和LOVO细胞,不同浓度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干预。利用MTT观察ATRA对结肠癌细胞系的生长,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ATRA干预后在低氧状态下结肠癌细胞中HIF-1α的表达。结果: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对不同增殖能力的结肠癌细胞HIF-1α的表达量有抑制作用。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对结肠癌细胞HIF-1α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维甲酸 结肠肿瘤
下载PDF
视黄酸调节Smad3表达阻抑放射诱导的肺损伤 被引量:2
4
作者 门桐林 赵俊华 +4 位作者 赵玉霞 曹丽艳 赵娜 刘丹 白露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了探讨信号蛋白Smad3于不同时间段,在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及视黄酸对其表达的影响,以6MV-X线对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进行15Gy全胸野照射,建立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并用视黄酸进行干预。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 为了探讨信号蛋白Smad3于不同时间段,在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及视黄酸对其表达的影响,以6MV-X线对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进行15Gy全胸野照射,建立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并用视黄酸进行干预。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给药组(B组)、单纯照射组(C组)和照射加给药组(D组)。于照射后第1、2、4、8周后取肺组织作HE和Masson染色、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mad3。结果表明,照射后1周,发现肺泡腔有炎性细胞渗出,继而间质水肿,4及8周出现肺泡腔变小、结构破坏,肺间质出现胶原纤维;B组与A组比,各时间段的病理无明显差别,但D组与C组相比,大鼠肺炎和肺水肿减轻,肺组织胶原纤维量减少。Smad3免疫组化学标记显示:A组与B组相比,检测的4个时间点均无差别;C组和D组与A组比,在放疗后的第1、2、4、8周时间段Smad3表达均明显增强(p<0.0001),以C组增强更明显;D组与C组比,Smad3表达减弱,以第4、8周表达减弱更明显。由此可见,放射性肺损伤肺组织Smad3表达明显增强,视黄酸对大鼠正常肺组织的Smad3表达无影响,但它能从蛋白质水平上有效抑制放射诱导的Smad3表达,对放射性肺损伤有防治作用,为临床用其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 放射性肺损伤 SMAD3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抑制巨噬细胞TLR3、Mda-5和RIG-I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钱志平 李宁 +5 位作者 郑建铭 朱梦琪 王新宇 陈明泉 王介非 施光峰 《肝脏》 2010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巨噬细胞上模式识别受体(PRR)的相互作用。方法以不同载量HBV刺激佛波酯(PMA)诱导的单核源巨噬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刺激2、4、12及24h后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3(TLR3)、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视黄酸...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巨噬细胞上模式识别受体(PRR)的相互作用。方法以不同载量HBV刺激佛波酯(PMA)诱导的单核源巨噬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刺激2、4、12及24h后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3(TLR3)、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视黄酸诱导基因I(RIG-I)表达;以poly I:C刺激与HBV共培养12h的巨噬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oly I:C刺激4h后培养上清液中β干扰素(IFNβ-)的分泌水平。结果不同病毒载量组巨噬细胞TLR3表达在2、4、12、24h较对照组下调,且高病毒载量组表达低于低病毒载量组(F值分别为123.64、24.50、6.69、7.61,P均<0.01);Mda-5和RIG-I在上述4个时间点的表达为高病毒载量组低于低病毒载量组(F值分别为36.44、48.58、46.59、12.77;67.68、74.54、18.18、17.76;P均<0.01)。IFNβ-的表达为:阳性对照组>低病毒载量组>高病毒载量组>阴性对照组(F=78.42,P<0.01),表达量分别为(497.2±43.7)、(294.2±48.4)、(92.5±12.3)、(40.4±9.9)pg/mL。结论 HBV能抑制巨噬细胞TLR3、Mda-5和RIG-I表达,致IFN-β分泌下降,可能是其逃逸机体天然免疫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TOLL样受体3 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 视黄酸诱导基因I 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
下载PDF
视黄酸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娜 赵俊华 +5 位作者 赵玉霞 刘丹 门桐林 曹丽艳 陈延治 姚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大鼠不同时段病理、肺泡灌洗液的变化及视黄酸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给药组(B组)、单纯照射组(C组)和照射加给药组(D组),每组20只。C、D两组大鼠行6MV-... 目的:探讨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大鼠不同时段病理、肺泡灌洗液的变化及视黄酸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给药组(B组)、单纯照射组(C组)和照射加给药组(D组),每组20只。C、D两组大鼠行6MV-X线15Gy全胸野照射,B、D两组大鼠给予20mg/(kg.d)视黄酸制剂灌服,于照射后第1、2、4、8周取肺组织作HE和Masson染色、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结果:HE和Masson染色提示照射后的第1周始肺泡腔有炎性细胞渗出,继之间质水肿,第4及8周出现肺泡腔变小甚至结构破坏,局部实变,肺间质出现胶原纤维。B组与A组各时间段的病理无明显差别,但D组与C组相比大鼠肺炎和肺水肿减轻,肺组织胶原纤维量减少;肺泡灌洗液的细胞总数C组与A组比各时间段都明显增高(P<0.01),D组与C组比,肺泡灌洗液总数降低,第4、8周差别显著(P<0.05)。结论:大鼠全胸单次15Gy照射后可以建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视黄酸通过减轻放射引起的肺炎、肺水肿及减少胶原纤维而对放射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其防治放射性肺损伤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 放射性肺损伤 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RLRs介导的抗病毒免疫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洋 陈颂 +1 位作者 葛金文 朱惠斌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2期2298-2302,2307,共6页
视黄酸诱导基因1样受体家族(RLRs)是天然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病原模式识别受体,在抗病毒免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识别并结合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活化下游信号分子,扩大级联反应,诱导机体天然免疫发生,... 视黄酸诱导基因1样受体家族(RLRs)是天然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病原模式识别受体,在抗病毒免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识别并结合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活化下游信号分子,扩大级联反应,诱导机体天然免疫发生,控制病毒的早期复制与传播,构建机体免疫防御城墙。同时,RLRs及其信号产物还可以参与机体对适应性免疫的调控,影响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形成,以及在机体对抗持续性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适应性免疫 视黄酸诱导基因1样受体家族
下载PDF
MLL5基因敲除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石秀珍 高玮 徐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白血病5(MLL5)基因在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移植瘤生长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LL5基因缺失、MLL5和DDX58双基因缺失的结肠癌CT26细胞模型,用Sanger测序和WB法验证敲除效果。将基因敲除的CT2...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白血病5(MLL5)基因在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移植瘤生长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LL5基因缺失、MLL5和DDX58双基因缺失的结肠癌CT26细胞模型,用Sanger测序和WB法验证敲除效果。将基因敲除的CT26细胞接种到野生型BALB/c小鼠和免疫缺陷型NSG小鼠皮下,构建基因缺失结肠癌CT26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并观察移植瘤的生长及荷瘤小鼠的总生存期(OS)。结果:在野生型小鼠中,MLL5基因缺失的CT26细胞移植瘤生长速度显著性低于野生型癌细胞移植瘤,并延长荷瘤小鼠的OS(P<0.01);在NSG小鼠中,MLL5基因缺失对CT26细胞移植瘤的生长速度以及荷瘤小鼠的OS没有明显改变。MLL5基因缺失提高了癌细胞中视黄酸诱导基因1(RIG-1)蛋白水平,DDX58基因缺失可逆转MLL5基因缺失在CT26细胞移植瘤中的作用。结论:MLL5基因缺失可提高结肠癌CT26细胞中RIG-1蛋白水平、促进肿瘤免疫,从而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提示MLL5可能成为结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混合谱系白血病5 视黄酸诱导基因1 CT26细胞 肿瘤免疫 CRISPR/Cas9技术
下载PDF
视黄酸诱导鸡胚胎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
9
作者 李欣 赵中利 +4 位作者 吕阳 柳俭强 魏天 金海国 于永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42-2149,共8页
体外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向生殖细胞分化可用于治疗不育症,同时也为揭示种系世代的分子机制提供最佳模型。试验旨在探讨视黄酸(retinoic acid,RA)诱导鸡胚胎干细胞(chicken embryonic stem cells,cESCs)向雄性生殖细... 体外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向生殖细胞分化可用于治疗不育症,同时也为揭示种系世代的分子机制提供最佳模型。试验旨在探讨视黄酸(retinoic acid,RA)诱导鸡胚胎干细胞(chicken embryonic stem cells,cESCs)向雄性生殖细胞(male germ cells,MGCs)分化的作用效果。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新鲜种蛋X期鸡胚中分离胚胎干细胞,以鸡胚成纤维(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CEF)细胞为滋养层,进行体外培养,利用形态法、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染色和胚胎阶段特异性表面抗原(embryo specific surface antigen 1,SSEA-1)检测对获得的胚胎干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获得典型的呈巢状或岛状的cESCs克隆,细胞AKP染色呈蓝紫色,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内源性AKP活性;SSEA-1鉴定结果呈阳性,显示cESCs克隆具有多能性。采用10-5 mol/L RA诱导鸡胚胎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别于诱导第0、2、4、6、8、10天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生殖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此诱导过程中,作为胚胎干细胞标志基因Nanog、Sox2表达量持续显著下降,而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Dazl、Stra8、c-kit、integrinα6表达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观察到特异基因相关蛋白的阳性克隆。本研究成功分离出cESCs,可体外培养并保持未分化状态及多能性。10-5 mol/L RA能够促进cESCs向雄性生殖细胞方向分化,可以引起生殖细胞相应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雄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胎干细胞 雄性生殖细胞 体外培养 性别鉴定 视黄酸(RA) 诱导分化
下载PDF
Paramyxovirus evasion of innate immunity: Diverse strategies for common targets 被引量:3
10
作者 Michelle D Audsley Gregory W Moseley 《World Journal of Virology》 2013年第2期57-70,共14页
The paramyxoviruses are a family of > 30 viruses that variously infect humans, other mammals and fish to cause diverse outcomes, ranging from asymptomatic to lethal disease, with the zoonotic paramyxoviruses Nipah ... The paramyxoviruses are a family of > 30 viruses that variously infect humans, other mammals and fish to cause diverse outcomes, ranging from asymptomatic to lethal disease, with the zoonotic paramyxoviruses Nipah and Hendra showing up to 70% case-fatality rate in humans. The capacity to evade host immunity is central to viral infection, and paramyxoviruses have evolved multiple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 host interferon(IFN)-mediated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hrough the activity of their IFN-antagonist proteins. Although paramyxovirus IFN antagonists generally target common factors of the IFN system, including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factor 5, 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I,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1 and STAT2, and IFN regulatory factor 3, the mechanisms of antagonism show remarkable diversity between different genera and even individual members of the same genus; the reasons for this diversity, however, are not currently understood. Here, we review the IFN antagonism strategies of paramyxoviruses, highlighting mechanistic differences observed between individual species and genera. We also discuss potential sources of this diversity, including biological differences in the host and/or tissue specificity of different paramyxoviruses, and potential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hat have largely relied on in vitrosystems. Importantly, recent studies using recombinant virus systems and animal infection models are beginning to clarify the importance of certain mechanisms of IFN antagonism to in vivo infections, providing important indications not only of their critical importance to virulence, but also of their potential targeting for new therapeutic/vaccine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myxoviridae Innate immunity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2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factor 5 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I
下载PDF
RA和TPA对人白血病骨髓原代培养细胞分化生长的不同影响
11
作者 李群 陈子兴 陈悦书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99-101,168-169,共3页
以35例白血病患者骨髓新鲜原代培养细胞为材料,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 RA、TPA 对细胞生长、形态、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A 能诱导 M_(3~5)型和 CGL 型白血病细胞的粒系分化,但以 M_3型为著。TPA 能诱导各型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向巨... 以35例白血病患者骨髓新鲜原代培养细胞为材料,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 RA、TPA 对细胞生长、形态、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A 能诱导 M_(3~5)型和 CGL 型白血病细胞的粒系分化,但以 M_3型为著。TPA 能诱导各型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向巨噬系分化,但以 M_4型和 M_5的表现更明显。此外,RA 还对细胞的生长有维持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咐拜醇酯 白血病
下载PDF
ET-1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改变及维甲酸、氟伐他汀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江枫 戚好文 +2 位作者 梁军 蒙育林 赵锋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及肺组织中ET 1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改变及维甲酸、氟伐他汀对其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 10 0只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 (N)、单纯照射组 (S)、维甲酸治疗组 (W)、维甲酸 +氟伐他汀治疗组 (L)、地塞米松治疗组 (... 目的 探讨血浆及肺组织中ET 1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改变及维甲酸、氟伐他汀对其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 10 0只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 (N)、单纯照射组 (S)、维甲酸治疗组 (W)、维甲酸 +氟伐他汀治疗组 (L)、地塞米松治疗组 (D) ,每组 2 0只。后 4组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 ,照射后次日维甲酸治疗组灌服维甲酸 ,L组灌服维甲酸、氟伐他汀 ,D组灌服地塞米松 ,于照射后 5 ,15 ,30 ,6 0d采血测定ET 1浓度 ,肺组织测定ET 1免疫组化。结果 照射后肺组织炎症和肺水肿进行性加重 ;照射后 5 ,15 ,30 ,6 0dS组血浆ET 1水平较N组进行性升高 (P <0 0 5 ) ,L组15 ,30 ,6 0d血浆ET 1水平降低 (P <0 0 5 ) ,其余各组差异无显著性。S组ET 130 ,6 0d表达增强(P <0 0 5 )。W组 30d抑制ET 1表达 (P <0 0 1) ,L组 15d抑制ET 1在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 ,炎症细胞的表达 (P <0 0 1) ,30 ,6 0d时所有表达部位都出现抑制 (P <0 0 5 )。D组 6 0dET 1表达减弱。结论 血浆ET 1水平的变化能反映放射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 ,维甲酸、氟伐他汀能抑制肺组织ET 1的表达 ,降低血浆ET 1水平 ,可能是维甲酸、氟伐他汀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一个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氟伐他汀 维甲酸 内皮素-1 作用机理 肺间质纤维化
原文传递
石榴皮多酚对大鼠耳廓痤疮模型mTOR/HIF-1α/RORγ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淑辉 朱明芳 +3 位作者 魏露 张曦 覃秋艳 王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1-516,共6页
目的探究石榴皮多酚对大鼠耳廓痤疮模型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石榴皮多酚低、中、高浓度组和阳性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于大鼠双耳内侧面耳导管开口处均匀涂抹100%油酸,0.5 ml/次,1次/d,并... 目的探究石榴皮多酚对大鼠耳廓痤疮模型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石榴皮多酚低、中、高浓度组和阳性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于大鼠双耳内侧面耳导管开口处均匀涂抹100%油酸,0.5 ml/次,1次/d,并于涂抹油酸的第21天开始在大鼠耳廓同一部位皮下注射痤疮丙酸杆菌液50μl,1次/d,连续3 d,构建大鼠耳廓痤疮模型。肉眼观察提示造模成功后外用药物,石榴皮多酚组给予不同浓度(质量分数分别为1.4%、2.8%、5.6%)石榴皮多酚软膏0.5 mg,阳性组给予盐酸克林霉素凝胶0.5 mg,空白组及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2次/d,连续用药2周。末次用药24 h后,取腹主动脉血,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剪取大鼠耳廓模型处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局部组织中mTOR/HIF-1α/RORγt表达水平。对满足方差齐性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满足的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石榴皮多酚组及阳性组大鼠耳廓造模处囊肿脱屑及痂皮明显改善,表皮角化改善,真皮层炎症因子浸润减少。IL-17水平在石榴皮多酚低浓度组(61.03±5.99)ng/L、中浓度组(55.35±2.24)ng/L、高浓度组(54.35±4.29)ng/L、阳性组(48.11±4.07)ng/L及空白组(42.10±5.62)ng/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70.24±3.30)ng/L,t=3.12、5.34、5.70、8.29、10.54,均P<0.05。免疫组化显示,HIF-1α表达水平在石榴皮多酚低浓度组(0.29±0.05)、中浓度组(0.29±0.03)、高浓度组(0.33±0.02)及阳性组(0.30±0.01)均明显低于模型组(0.41±0.04),t值分别为4.89、5.50、3.62、5.21,均P<0.05;RORγt表达水平在石榴皮多酚低浓度组(0.28±0.02)、高浓度组(0.31±0.04)均低于模型组(0.35±0.02),t值分别为3.68、2.18,均P<0.05;各组间mTO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结论石榴皮多酚可以改善大鼠痤疮模型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α/RORγ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石榴皮 TOR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维A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原文传递
干扰素诱导RIG-G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冬 肖澍 +3 位作者 潘晓蓉 楼叶江 贾培敏 童建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nterferon α,IFNα)调控维甲酸诱导基因(retinoic acid-inducedgene G,RIG-G)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http://www.gene-regulation.com网站提供的AliBaba2.1软件对RIG-G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进行分析,并采用荧光...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nterferon α,IFNα)调控维甲酸诱导基因(retinoic acid-inducedgene G,RIG-G)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http://www.gene-regulation.com网站提供的AliBaba2.1软件对RIG-G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进行分析,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转染实验和凝胶电泳迁移实验检测RIG-G基因启动子的功能活性及其对IFNα的反应性。结果发现在RIG-G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中包含2个保守的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IF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s,ISREs)。转录因子STAT1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1)能够与这两个反应元件ISREⅠ和ISREⅡ相互结合。此外,在HT1080细胞中,与空载pXP2报告基因相比,含有ISREⅠ和ISREⅡ的pXP2-A报告基因表现出很强的基础活性(1741.2±517.5),且这种活性还可被IFNα增强3~4倍(5338.7±1226.9,P〈0.05)。而在STAT1缺陷的U3A细胞中,pXP2-A报告基因的活性则被明显消弱(从1741.2±517.5降到406.1±103.2,P〈0.05),加入IFNα也不能使其加强,表明STAT1蛋白是ISREⅠ和ISREⅡ发挥活性所必需的。结论RIG-G基因启动子所包含的ISREs是IFNα诱导RIG-G基因表达的分子基础,RIG-G是一个受STAT1蛋白直接调控的靶基因,在IFNα的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诱导基因 Α干扰素 表达调控 STAT1蛋白 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
原文传递
史密斯-马吉利氏综合征与颅面畸形的联系
15
作者 何佳 刘奕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65-69,共5页
史密斯-马吉利氏综合征(Smith-Magenis syndrome,SMS)是一种罕见而复杂的遗传综合征,由染色体17p11.2缺失或维甲酸诱导1(retinoic acid induced 1,RAI1)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SMS的临床特征包括颅面畸形、发育迟缓、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等... 史密斯-马吉利氏综合征(Smith-Magenis syndrome,SMS)是一种罕见而复杂的遗传综合征,由染色体17p11.2缺失或维甲酸诱导1(retinoic acid induced 1,RAI1)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SMS的临床特征包括颅面畸形、发育迟缓、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等。SMS患者的颅面发育具有典型的特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颅面畸形逐渐加重。文章就SMS的病因、颅面表型、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斯-马吉利氏综合征 维甲酸诱导1 染色体17p11.2 颅面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