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delivery and efficacy testing of therapeutic nucleic acids used to inhibit hepatitis C virus gene express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被引量:9
1
作者 Wolfgang H.Caselmann Matthias Serwe +3 位作者 Thomas Lehmann János Ludwig Brian S.Sproat Joachim W.Engel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26-629,共4页
Despite major achieve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chronic hepatitis C with the combination ofinterferons and the nucleoside analog ribavirin the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HCV) infection cannot be ... Despite major achieve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chronic hepatitis C with the combination ofinterferons and the nucleoside analog ribavirin the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HCV) infection cannot be treated effectively.Toimprove this response rate we used antisensetechnologies to inhibit HCV translation as possibleadditional option for experimental treatment.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ODN) 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C-like viruses/therapy gene expression in VITRO in vivo nucleic acids/therapeutic use CYTOMEGALOVIRUS
下载PDF
Mechanism of exogenous nucleic acids and their precursors improving the repair of intestinal epithelium after 7-irradiation in mice 被引量:8
2
作者 Da Xiang Cui~1 Guei Ying Zeng~2 Feng Wang~1 Jun Rong Xu~1 Dong Qing Ren~2 Yan Hai Guo~1 Fu Rong Tian~2 Xiao Jun Yan~1 Yu Hou~1 Cheng Zhi Su~1 1 Institute of Genetic Diagnosis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2 Department of Irradiation Medicine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09-717,共9页
AIM To clone expressed genes associated withrepair of irradiation-damaged mice intestinalgland cells treated by small intestinal RNA,and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exogenous nucleic acids improving repair ofi... AIM To clone expressed genes associated withrepair of irradiation-damaged mice intestinalgland cells treated by small intestinal RNA,and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exogenous nucleic acids improving repair ofintestinal crypt.METHODS The animal mode of test group andcontrol group was established,forty-five micebeing irradiated by γ ray were treated with smallintestinal RNA as test group,forty mice beingirradiated by γ ray were treated withphysiological saline as control group,five micewithout irradiation were used as normal control,their jejunal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respectively at 6h,12h,24h,4d and 8d afterirradiation.Then by using LD-PCR based on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these gene fragment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between test group andcontrol group were obtained,and then werecloned into T vectors as well as beingsequenced.Obtained sequences were screenedagainst.GeneBank,if being new sequences,they were submitted to GeneBank.RESULTS Ninety clones were associated withrepair of irradiation-damaged intestinal glandcells treated by intestinal RNA.These clonesfrom test group of 6h,12h,24h,4d and 8dwere respectively 18,22,25,13,12.By screening against GeneBank,18 of which werenew sequences,the others were dramaticallysimilar to the known sequences,mainly similarto hsp,Nmi,Dutt1,alkaline phosphatase,homeobox,anti-CEA ScFv antibody,arginine/serine kinase and BMP-4,repA.Eighteen genefragments were new sequences,their acceptnumbers in GeneBank were respectivelyAF240164-AF240181.CONCLUSION Ninety clones were obtained tobe associated with repair of irradiation-damagedmice intestinal gland cells treated by smallintestinal RNA,which may be related toabnormal expression of genes and matchedproteins of hsp,Nmi,Duttl,Na,K-ATPase,alkalineph-osphatase,glkA,single strandedreplicative centromeric gene as well as 18 newsequ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tion ionizing INTESTINE small/injuries RNA gene expression nucleic acids/therapeutic u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PAIR intestinal EPITHELIUM MICE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马洛替酯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殷飞 姚树坤 +2 位作者 李志辉 史华存 李星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马洛替酯对小剂量CCl4 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治疗作用。方法 对肝脏Ⅰ、Ⅲ、Ⅳ、Ⅴ型胶原及结蛋白 (desmin)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 ,并用电镜观察肝细胞、Ito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CCl4 诱导的...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马洛替酯对小剂量CCl4 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治疗作用。方法 对肝脏Ⅰ、Ⅲ、Ⅳ、Ⅴ型胶原及结蛋白 (desmin)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 ,并用电镜观察肝细胞、Ito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CCl4 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可有一定程度的自然恢复。全反式维甲酸能抑制Ito细胞的激活与增殖 ,马洛替酯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但效果较秋水仙碱差。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马洛替酯 肝纤维化 治疗
下载PDF
双诱导联合蒽环类抗生素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新华 冉启杰 +4 位作者 周敏 王军 李菁媛 谢红 熊金元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以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亚砷酸(As2O3)双诱导,联合蒽环类抗生素(anthracycline,ATC)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对初治APL患者以ATRA和As2O3进行双诱导,联合DA方案化疗,... 目的观察以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亚砷酸(As2O3)双诱导,联合蒽环类抗生素(anthracycline,ATC)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对初治APL患者以ATRA和As2O3进行双诱导,联合DA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以ATC为主的方案巩固化疗6疗程,以后以化疗、ATRA、As2O3交替序贯维持治疗,化疗方案中仍以ATC为主。总治疗时间3年。14例患者接受了PML/RARα融合基因监测。结果21例初治APL患者中,除2例早期死亡外,其余19例诱导治疗后均达CR,经巩固、维持治疗,此19例患者至今均为持续完全缓解(CCR)状态,其中CCR5年以上2例,3年以上6例。无患者出现严重或不可逆的毒副反应。接受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的14例患者,初诊时均为阳性,巩固治疗结束时均转为阴性,在以后监测中无一例转阳。结论双诱导联合ATC治疗初治APL,疗效可靠,毒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 亚砷酸 蒽环类抗生素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马洛替酯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殷飞 姚树坤 +1 位作者 李志辉 史华存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500-501,共2页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马洛替酯对小剂量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治疗性作用.方法对肝脏Ⅰ,Ⅲ,Ⅳ,Ⅴ型胶原及结蛋白(desmin)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象分析,并用电镜观察肝细胞,ItO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CCl_4诱导的大...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马洛替酯对小剂量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治疗性作用.方法对肝脏Ⅰ,Ⅲ,Ⅳ,Ⅴ型胶原及结蛋白(desmin)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象分析,并用电镜观察肝细胞,ItO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可有一定程度的自然恢复.全反式维甲酸能抑制Ito细胞的激活与增殖,马洛替酯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但效果较秋水仙碱差.结论会反式维甲酸、马洛替酯有轻微的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药物疗法 维甲酸/治疗应用 马洛替酯/治疗应用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远期疗效
6
作者 王耀莉 王秀民 李卫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9-643,共5页
目的评估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诱导治疗均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同时联合化疗或同时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和化疗,直至骨髓形态学缓解。完全缓解(CR)后给予3~5个疗程的巩固化疗,使分子生物学缓解后再予... 目的评估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诱导治疗均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同时联合化疗或同时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和化疗,直至骨髓形态学缓解。完全缓解(CR)后给予3~5个疗程的巩固化疗,使分子生物学缓解后再予以ATRA+As2O3+6巯基嘌呤(6MP)及氨甲喋呤(MTX)维持治疗,总疗程2年。所有患儿治疗前、治疗后每3个月及停药随访期间每3~6个月定期行骨髓形态学、染色体及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结果17例APL患儿,获CR 16例(94%),CCR 12例(70%),随访7~122个月,平均35个月。4例复发(25%)。其中2例曾获骨髓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缓解,另外2例曾获骨髓形态学缓解而分子生物学始终未缓解。结论系统性的ATRA+As2O3联合化疗治疗方案使大部分APL患儿获得长期生存,PML-RARα融合基因定期监测是判断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 砷剂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3例报告
7
作者 刘茂发 丁凡 +5 位作者 肖承京 孔庆芬 鄢毅 伍世礼 张荣艳 杨赣萍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47-49,共3页
报告国产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1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均为初治患者,皆经未捎血象,骨髓象及组化确诊;男4例,女9例;年龄10~51岁,平均26岁。服药60~80mg/d,疗程36~55d,平均43d,总药量2 480~3 480mg,平均3000mg。13例中12例获... 报告国产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1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均为初治患者,皆经未捎血象,骨髓象及组化确诊;男4例,女9例;年龄10~51岁,平均26岁。服药60~80mg/d,疗程36~55d,平均43d,总药量2 480~3 480mg,平均3000mg。13例中12例获完全缓解,1例死于DIC,完全缓解率达92%(12/13)。强调对并发症的治疗和缓解后继续巩固化疗。表明单用本药治疗优于一般联合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维甲酸 急性
下载PDF
祛斑乳膏的研制及对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姜芳宁 李金贵 +1 位作者 张玉叶 刘光斌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6期185-186,共2页
目的:研制祛斑乳膏,观察对黄褐斑的疗效。方法:以维甲酸(0.05%),氢醌(4%),曲安缩松(0.1%),维生素E(0.3%)为主要成分制备祛斑乳膏,以此为治疗药物,4%氢醌乳膏为对照药物,观察对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 目的:研制祛斑乳膏,观察对黄褐斑的疗效。方法:以维甲酸(0.05%),氢醌(4%),曲安缩松(0.1%),维生素E(0.3%)为主要成分制备祛斑乳膏,以此为治疗药物,4%氢醌乳膏为对照药物,观察对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斑乳膏性质稳定,质控方法可行,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斑乳膏 维甲酸 黄褐斑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维甲酸受体相关孤核受体α作为肿瘤治疗潜在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海飞 王天笑 +3 位作者 石焕英 钟明康 李群益 施孝金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8-11,82,共5页
维甲酸受体相关孤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α,RORα)属于核受体甾体激素受体家族成员,其是一种转录因子,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ORα参与多... 维甲酸受体相关孤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α,RORα)属于核受体甾体激素受体家族成员,其是一种转录因子,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ORα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故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介绍RORα在几种常见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为RORα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受体相关孤核受体α 肿瘤治疗靶点 转录因子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严重副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照平 卢汉波 沈泽霜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83-284,共2页
采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6 3例 ,其高白细胞综合征、高颅压综合征及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 5 7.1% ,9.5 %和 3.2 % ;其死亡率为 11.1% ;高白细胞综合征导致白细胞壅滞是死亡的原因。笔者建议 :ATR... 采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6 3例 ,其高白细胞综合征、高颅压综合征及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 5 7.1% ,9.5 %和 3.2 % ;其死亡率为 11.1% ;高白细胞综合征导致白细胞壅滞是死亡的原因。笔者建议 :ATRA治疗APL时 ,当白细胞在第 6天 >5 .0× 10 9·L- 1 ,第 10天 >10 .0× 10 9·L- 1 ,第 15天 >15 .0× 10 9·L- 1 时应加用高三尖杉酯碱治疗 ;当患者的白细胞在ATRA治疗前≥ 10 .0× 10 9·L- 1 ,则先单用高三尖杉酯碱 ,待白细胞下降至≤ 5 .0× 10 9·L- 1 ,再加用维甲酸治疗 ;一旦发生维甲酸综合征则应停用维甲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副反应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ATO单用或联合ATRA治疗首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玉芳 柯金勇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ATO单用或联合ATRA治疗首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收治的首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75例,分别采用ATO单用和在此基础上与ATRA联用治疗;比较2组患者完全缓解... 目的探讨ATO单用或联合ATRA治疗首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收治的首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75例,分别采用ATO单用和在此基础上与ATRA联用治疗;比较2组患者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所需时间,早期死亡率,随访生存率,毒副作用发生率,治疗后肝功能、心肌酶学及血脂指标水平等。结果 2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完全缓解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早期死亡率和随访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随访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心肌酶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ATO单用,ATO联合ATRA治疗首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有效缩短完全缓解所需时间,提高远期生存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Omega-6 for Body,Omega-3 for Brain:Balance for Brain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12
作者 J.Thomas BRENNA 《粮油食品科技》 2022年第3期16-22,共7页
Food must supply a balance of nutrients to support both brain and body.The human brain makes us uniquely human.Essential fatty acids are part of the metabolic pathways that define tissue structure and function.Omega-6... Food must supply a balance of nutrients to support both brain and body.The human brain makes us uniquely human.Essential fatty acids are part of the metabolic pathways that define tissue structure and function.Omega-6(O6)linoleic acid(LA6)has long been known to be required for skin structure,and as a precursor for inflammatory,thrombotic,immune,and other signaling molecules.Omega-3(O3)alpha-linolenic acid(ALA3)and particularly its long chain product docosahexaenoic acid(DHA3)has a key structural role in the brain,retina,and related neural tissue.In the 20 th century western world,inexpensive,high quality oils primarily from LA6-rich/O3-poor vegetable seed oils became dominant fats produced by the food industry.Provision of LA6-rich/O3-poor oils as the sole source of fat in the diets of pregnant animals causes O3 deficiency and poor brain development,primarily because high LA6 antagonizes metabolism of all O3,creating an artificial metabolic demand for O3.Data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2~3 decades show that provision of low LA6 combined with preformed DHA3 optimizes brain function.Recent studie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nutrition to support brain development,with newer findings showing particular importance of fatty acid balance in malnourished children.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through the Codex Alimentarius(“Code for Food”)is increasingly recognizing the primacy of brain health and in part on that basis recently acted to recommend balanced fat for Ready-to-Use-Therapeutic Foods used to treat children with severe acute malnutrition.Similar principles are likely to be important in older persons.Industry now has the tools to adjust the composition of oils to support brain health throughout the life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 development docosahexaenoic acid Omega-3 Omega-6 high oleic oils severe acute malnutrition Ready to use therapeutic food fatty acid balance
下载PDF
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痤疮和银屑病的疗效评价
13
作者 石海燕 《系统医学》 2023年第5期143-146,共4页
目的评价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痤疮和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邹平市中医院收治的痤疮和银屑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45例,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5例,维甲酸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疾... 目的评价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痤疮和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邹平市中医院收治的痤疮和银屑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45例,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5例,维甲酸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疾病症状积分、炎性因子含量、治疗疗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疾病症状积分、白细胞介素-6含量、C反应蛋白含量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疗效为97.78%高于常规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研究组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维甲酸类药物运用到痤疮和银屑病患者治疗中,可减轻鳞屑情况,缓解丘疹现象,降低炎性因子含量,提高治疗疗效,且用药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药物 疾病症状积分 炎性因子含量 治疗疗效 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四硫化四砷、化疗三联方案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全德 魏旭东 +12 位作者 汪萍 刘艳艳 张丽娜 李玉富 高全立 朱兴虎 张莉 房佰俊 岳寒 杜建伟 蒋冬霞 胡杰英 宋永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四硫化四砷(As4S4)、化疗三联方案与ATRA、化疗二联方案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60例APL患者经ATRA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用联合化疗巩固治疗。随后随机分为...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四硫化四砷(As4S4)、化疗三联方案与ATRA、化疗二联方案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60例APL患者经ATRA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用联合化疗巩固治疗。随后随机分为两组,三联组30例用ATRA+As4S4+化疗维持治疗,二联组30例仅应用ATRA+化疗维持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的影响。结果三联组3年累计持续完全缓解(CCR)率为90.0%,二联组为63.3%,三联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明显高于二联组(分别为90%和63%,P〈0.05)。加用As4S4治疗不良反应未明显加重。结论APLCR患者巩固治疗后应用ATRA+As4S4加化疗维持治疗,CCR率高,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维甲酸 砷剂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维甲酸提高髓母细胞瘤的化疗敏感性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佳 郭丽 +2 位作者 刘宁 李俊伟 李宏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观察经全反式维甲酸 (RA)诱导分化的髓母细胞瘤细胞系Med 3对顺铂 (DDP)的化疗敏感性 ,死亡性质及其内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析RA、DDP和两者配伍对Med 3细胞形态和增殖的影响 ,观察被处理细胞的死亡特点并检测各处理因素对凋亡... 目的 观察经全反式维甲酸 (RA)诱导分化的髓母细胞瘤细胞系Med 3对顺铂 (DDP)的化疗敏感性 ,死亡性质及其内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析RA、DDP和两者配伍对Med 3细胞形态和增殖的影响 ,观察被处理细胞的死亡特点并检测各处理因素对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配体 (FasL)表达水平和表达方式的影响。结果 可溶型和膜型FasL在正常培养和被处理的Med 3细胞中均呈阳性 ,Med 3细胞产生可溶型Fas并呈胞浆阳染。与DDP不同 ,RA可明显上调Fas表达并使Fas蛋白从胞浆移至细胞表面 ;但仅在它与DDP联用时 ,才能诱导靶细胞凋亡。结论 分化诱导剂RA通过修饰Fas基因表达形式 ,提高髓母细胞瘤Med 3细胞对DDP的凋亡敏感性。RA/DDP配伍方案可能成为临床治疗髓母细胞瘤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药物疗法 细胞凋亡 维甲酸
原文传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对全反式维甲酸耐药的机制及其逆转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国胜 唐天华 +7 位作者 毕可红 张玉昆 董强 李岩 任海泉 姜枫勤 任青华 赵良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 揭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产生维甲酸耐药的机制 ,探讨耐药性逆转的方法。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 ,极限稀释法诱导APL细胞耐药性。RT PCR及流式细胞仪测定MDR1、消炎痛及PGE1增殖影响实验分别间接测定GST酶活性或cAMP作... 目的 揭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产生维甲酸耐药的机制 ,探讨耐药性逆转的方法。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 ,极限稀释法诱导APL细胞耐药性。RT PCR及流式细胞仪测定MDR1、消炎痛及PGE1增殖影响实验分别间接测定GST酶活性或cAMP作用。干扰素、高三尖杉酯碱(HHT)及三氧化二砷 (As2 O3 )进行体外耐药细胞逆转实验。结果 对全反式维甲酸 (ATRA)耐药的HL6 0细胞MDR1阴性 ,初发时MDR1为阴性的APL患者复发后仍为阴性。消炎痛对耐药的HL6 0增殖分化无影响 ,前列腺素E(PGE)可部分恢复ATRA对耐药HL6 0的作用。干扰素可明显逆转HL6 0的耐药性。As2 O3 与HHT对ATRA耐药的HL6 0细胞有明显作用。结论 APL细胞耐药并非多药耐药 ,消炎痛或干扰素明显逆转其耐药性 ,ATRA与As2 O3 化疗药无交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 药物疗法 维甲酸 药物耐受性
原文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IL-6、IL-8及其受体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慧兰 张学光 +7 位作者 陈子兴 陶瑞芳 邱月华 张毅 孙爱宁 王爱青 王玮 林宝爵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时,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糖蛋白130(sgp130)、白细胞介素8(IL8)及A型受体(IL8R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时,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糖蛋白130(sgp130)、白细胞介素8(IL8)及A型受体(IL8R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动态检测血浆及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IL6、sgp130、IL8水平,用间接免疫荧光法(FACS)检测体外诱导后骨髓单个核细胞(MNC)膜IL8RA阳性率。结果初诊IL6、sgp130、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IL6、sgp130与白细胞(WBC)数量呈正相关,IL8与体温呈正相关(P<0.05);MNC体外诱导72小时,上清IL6变化不显著,sgp130略下降,IL8明显下降,MNC膜IL8RA阳性率升高;治疗中IL6与WBC数量、早幼粒细胞绝对数相关,间歇服用ATRA组IL6峰值、WBC峰值及达峰值的时间低于持续组;完全缓解者sgp130明显下降,未缓解者无明显变化;IL8与中幼粒绝对数及体温相关,感染时比IL6升高更敏感。结论IL6、sgp130、IL8水平可反映ATRA反应性,预测高白细胞血症及感染,gp130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参与ATRA的诱导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APL 药物疗法 全反式维甲酸 IL-6 IL-8
原文传递
海藻酸钠-维甲酸微球对激光视网膜损伤后视网膜下增生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凤翔 何守志 +2 位作者 李新建 梁秋丽 陈兵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一维甲酸(AGS-RA)微球缓释系统对激光损伤模型中视网膜下增生反应区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无水乙醇将维甲酸溶解,与1.5%的海藻酸钠均匀混合,用静电微囊发生器一次成型制作AGSRA微球;建立激光损伤动物模型,激光...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一维甲酸(AGS-RA)微球缓释系统对激光损伤模型中视网膜下增生反应区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无水乙醇将维甲酸溶解,与1.5%的海藻酸钠均匀混合,用静电微囊发生器一次成型制作AGSRA微球;建立激光损伤动物模型,激光照射时间0.20S,光斑直径200μm,能量输出功率420mW;30只青紫蓝灰黑兔随机分为激光损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激光光凝后立即玻璃体腔注射AGORA微球和空白微球;激光光凝后1、2、3、4、6周分别做视网膜病理组织连续切片,每一时间亚组取6个激光斑,分别测量激光斑的高度、宽度和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激光损伤后视网膜全层细胞分布形态改变,局部成纤维细胞生长,增生形成;实验组局部也有增生反应,但程度较轻,与激光损伤组和对照组相比,激光损伤增生反应区的平均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3,P〉0.05);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和激光损伤组激光增生反应区的平均高度和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7,1.02;P〉0.05),分别与相应的实验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22,56.53,P〈0.01)。结论AGS—RA缓释系统可以减轻激光损伤后视网膜下增生反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治疗应用 激光/副作用 增生/药物疗法 动物 实验
原文传递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放 蒋春锋 林树森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622-1624,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选择一种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确切的方法。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80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均给予泼尼松片1mg/kg.d,2次/d,口服,服用2...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选择一种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确切的方法。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80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均给予泼尼松片1mg/kg.d,2次/d,口服,服用2周,然后逐渐减量维持至停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全反式维甲酸,每次10m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0.00%,对照组治愈率为40.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CD25+T及CD4+CD25highT细胞表达水平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情况、有效止血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副作用小,价格更低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全反式维甲酸 治疗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