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芜方言儿化韵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亓海峰 曾晓渝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382-393,共12页
莱芜方言中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儿化韵:一种是以改变韵母为特征的平舌儿化韵,主要存在于老派发音人口中;另一种是卷舌儿化韵,存在于城区新派发音人口中。两种儿化之间的层次叠置反映了方言语音在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的发展变化,文章对这... 莱芜方言中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儿化韵:一种是以改变韵母为特征的平舌儿化韵,主要存在于老派发音人口中;另一种是卷舌儿化韵,存在于城区新派发音人口中。两种儿化之间的层次叠置反映了方言语音在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的发展变化,文章对这两种儿化韵的形成原因、过程和竞争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方言 儿化 平舌儿化 卷舌儿化 层次叠置 内因 外因
下载PDF
北京话儿化的社会文化内涵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一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8,共7页
儿化是北京话最突出的方言特征之一。它反映了北京人的社会心理和语言民俗,具有名词化、小称、爱称、蔑称等作用,可以表达多种感情色彩。北京话儿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社会人文信息,仍需深入发掘和整理。
关键词 北京话 儿化 社会心理 语言民俗 文化遗产
下载PDF
南京城市方言儿化音变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存越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7,共9页
本文对南京城市方言中的儿化音变异进行了实证性研究。通过对80位南京市民的结构式访问,发现南京方言儿化音正经历着变异。使用频率和语言环境对儿化音变异暂不造成影响。年龄、地区和社会阶层是影响儿化音变异的主要因素。南京城市方... 本文对南京城市方言中的儿化音变异进行了实证性研究。通过对80位南京市民的结构式访问,发现南京方言儿化音正经历着变异。使用频率和语言环境对儿化音变异暂不造成影响。年龄、地区和社会阶层是影响儿化音变异的主要因素。南京城市方言的语音变异产生在社会阶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方言 儿化 语言变异
下载PDF
豫北晋语元音卷舌式儿化的非同步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支建刚 《辞书研究》 2020年第3期72-80,I0002,共10页
豫北晋语中的元音卷舌式儿化尚处于形成阶段。儿化过程中,部分方言存在儿尾、长音节、特殊单音节并存或长音节、特殊单音节[上]、特殊单音节[下]并存的多阶段渐进演变情形;儿化音变后,部分方言因尚未经过系统整合而存在多种音形并立的状... 豫北晋语中的元音卷舌式儿化尚处于形成阶段。儿化过程中,部分方言存在儿尾、长音节、特殊单音节并存或长音节、特殊单音节[上]、特殊单音节[下]并存的多阶段渐进演变情形;儿化音变后,部分方言因尚未经过系统整合而存在多种音形并立的状况:部分方言同一单字韵的儿化韵不同;少数方言部分韵母的儿化韵以开齐合撮、洪细或声母为条件非同步发展;还有一些方言个别韵母的儿化韵特立独行。这些不平衡现象在汉语方言中极为少见。它们在共时平面上的非同步发展,展现出了儿化音变的历时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晋语 元音卷舌式 儿化 非同步
下载PDF
孝感方言的儿化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求是 《孝感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6-18,83,共4页
孝感话儿化有"娃儿"类和"儿"类两种形式。孝感话42个韵母,可以儿化为29个儿化韵,可以归纳出5条儿化变读的规律。
关键词 孝感方言 儿化 儿化 变读规律
下载PDF
汉语方言中儿化增音现象的成因探讨——以河北方言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巧兰 《唐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5-48,57,共5页
汉语方言中的儿化增音现象,读音类型主要有两种:复辅音声母型或者是类似双音节型。所增加的音值也有两种情况:闪音或边音。如果结合河北方言中儿化增音成因的个案研究,同时结合与儿化相关的"儿"音值演变过程可以看到:(1)"... 汉语方言中的儿化增音现象,读音类型主要有两种:复辅音声母型或者是类似双音节型。所增加的音值也有两种情况:闪音或边音。如果结合河北方言中儿化增音成因的个案研究,同时结合与儿化相关的"儿"音值演变过程可以看到:(1)"儿"音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读[lr]音的阶段,有些方言中的"儿化音",是读边音[lr]类的"儿"与前一音节的合音;(2)儿化后的增音,来源于合音时"儿"音的语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儿化 增音现象 语音特征
下载PDF
徐州话儿化现象的特征几何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毛洪波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4-58,共5页
徐州话“一儿”韵尾的特征几何形式是:“浮游”特征[前舌]—[后部],它在儿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浮游”特征[前舌]—[后部]前移至词根的韵尾或韵腹时,只能选择[前舌]之下的位置,如该位置上的特征不能与之共容,则必须删除。举例... 徐州话“一儿”韵尾的特征几何形式是:“浮游”特征[前舌]—[后部],它在儿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浮游”特征[前舌]—[后部]前移至词根的韵尾或韵腹时,只能选择[前舌]之下的位置,如该位置上的特征不能与之共容,则必须删除。举例分析了徐州话儿化现象的派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话 儿化 特征几何 前舌一后部
下载PDF
儿化功能探疑
8
作者 迟文敬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08-109,共2页
汉语中的儿化指音节中的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音变现象,它是北方话的一种表达习惯。关于儿化的功能,学界流行着一些有待商榷的认识,通过儿化的考察对其能表感情色彩提出质疑。
关键词 儿化 区别词义 区分词性 感情色彩
下载PDF
姓名儿化规律管窥
9
作者 蒋斌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02-104,共3页
不是所有的人名都可以儿化。能否儿化跟音节结构本身无关。儿化通常只能使用在细小的场合,不能用在大的意义上。谓词性成分多不能儿化。姓名文化中的男大女小,不同于社会等级的男尊女卑。
关键词 姓名 儿化 语音 语义 规律
下载PDF
“儿化”,一种轻声现象
10
作者 冯雪冬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7-58,共2页
文章从"儿化"中"儿"的性质,"儿化"与轻声在音变和作用方面的比较等角度,对"儿化"进行了重新的认识,认为"儿化"就是一种轻声现象。
关键词 儿化 轻声 合音
下载PDF
“被风儿吹动”究竟该怎么朗读?——兼论违反儿化规律的规则
11
作者 芜崧 金雪洁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31-35,共5页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的一段文字,有三种可能的读法(停顿):(1)被风儿(“儿”儿化,“风儿”读为fēngr)/吹动;音步:2+2。(2)被/风儿(“儿”不儿化,自成轻声音节er)//吹动(按:单斜线停顿的时间比双斜线长);音步:1+(2+2)。(3)被风儿(“...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的一段文字,有三种可能的读法(停顿):(1)被风儿(“儿”儿化,“风儿”读为fēngr)/吹动;音步:2+2。(2)被/风儿(“儿”不儿化,自成轻声音节er)//吹动(按:单斜线停顿的时间比双斜线长);音步:1+(2+2)。(3)被风儿(“儿”不儿化,自成轻声音节er)/吹动;音步:3+2。第一种读法(停顿)最有道理,能体现老舍的语言风格;第二种和第三种读法(停顿)或读破词,或读破句,不合理。朗读要遵守“儿化”的规则,除非遇到四种特殊的情况(“自然音步”的同化等),方可破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儿” 儿化 自然音步 读破词 读破句 破例
下载PDF
吉林市方言的儿化现象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莹 《长春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38-40,57,共4页
吉林市方言与普通话十分接近,其儿化现象与普通话同中有异。吉林市方言基本韵少于普通话,但儿化韵多于普通话;吉林市方言的儿化在词类的分布上要比普通话广,用法也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吉林市方言的儿化可以连用,也可以出现在词的不同位置... 吉林市方言与普通话十分接近,其儿化现象与普通话同中有异。吉林市方言基本韵少于普通话,但儿化韵多于普通话;吉林市方言的儿化在词类的分布上要比普通话广,用法也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吉林市方言的儿化可以连用,也可以出现在词的不同位置,这是普通话所没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市方言 儿化 儿化
下载PDF
潍坊滨海方言的儿化与变调
13
作者 冯青青 《潍坊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4-26,52,共4页
潍坊滨海方言的儿化和变调都很有特色,文章作了详细描写。儿化以卷舌为主要特征,伴有主要元音的后化高化或丢失等现象,有时还引起声母的变化。普通的两字组都是前字变调,曲折调、平调多变,降调多不变;后字为轻声的两字组变调依前字的古... 潍坊滨海方言的儿化和变调都很有特色,文章作了详细描写。儿化以卷舌为主要特征,伴有主要元音的后化高化或丢失等现象,有时还引起声母的变化。普通的两字组都是前字变调,曲折调、平调多变,降调多不变;后字为轻声的两字组变调依前字的古音地位分两种类型;重叠的两字组变调与单字的古音地位有关,也与重叠后的词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方言 儿化 变调 轻声 重叠
下载PDF
Z变音的合音后缀
14
作者 魏梦洋 《现代语文》 2024年第6期57-69,共13页
关于Z变音合音成分的本源字问题,学界仍未达成共识,主要有四种观点:“子”后缀合音说、“儿”后缀合音说、“头”后缀合音说、“子”“儿”混用说。对这些观点进行理性反思和简要评述,阐明它们在论证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 关于Z变音合音成分的本源字问题,学界仍未达成共识,主要有四种观点:“子”后缀合音说、“儿”后缀合音说、“头”后缀合音说、“子”“儿”混用说。对这些观点进行理性反思和简要评述,阐明它们在论证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方言文献与语言事实,从后缀“子”“儿”的空间分布、语法功能、语音形式等方面,对Z变韵的合音后缀进行分析。研究显示,Z变韵的合音后缀应是早期“儿”及“子”的早期儿化韵形式,而不是“子”,更不是“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变音 合音后缀 儿化 “子”后缀
下载PDF
优选论及其在汉语音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宫齐 范俊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88-95,共8页
优选论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兴的音系学理论。它脱胎于传统的生成音系学,又是对生成音系学的扬弃。国内近几年在引进优选论的同时,也开始运用优选论研究汉语的声调、鼻化韵、儿化等语音现象,优选论对传统方法和学说难以解决的某些深... 优选论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兴的音系学理论。它脱胎于传统的生成音系学,又是对生成音系学的扬弃。国内近几年在引进优选论的同时,也开始运用优选论研究汉语的声调、鼻化韵、儿化等语音现象,优选论对传统方法和学说难以解决的某些深层次问题的解释,显出新颖而独特的优势。作为一种新理论假说,其主要问题在于:只关注输出而忽略了输入;对制约条件的“宽松”处理,在解释不同层次制约条件与生成装置的联结关系时仍存在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选论 汉语 方言 音系学 语音学 声调 鼻化 儿化
下载PDF
商丘话的子尾[tei]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世方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518-525,共8页
文章考察商丘话子尾及体貌助词"着"的特殊读音[tei]及其变体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联系邻近的鲁西南方言的共时差异,认为[tei]除了直接经历由[ts10]声母塞音化,韵母央化、高化并分裂为复韵母这样一个可能的变化路径外,还可能是... 文章考察商丘话子尾及体貌助词"着"的特殊读音[tei]及其变体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联系邻近的鲁西南方言的共时差异,认为[tei]除了直接经历由[ts10]声母塞音化,韵母央化、高化并分裂为复韵母这样一个可能的变化路径外,还可能是早期子尾儿化形式的孑遗。体貌助词"着"读[tei],是因为商丘话早期"着"的语音形式与早期子尾读音[ts10]形式相同。同时联系商丘话及周边方言的子尾情况,讨论了晋南方言子尾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丘话 鲁西南方言 晋南方言 子尾 儿化 体貌助词 “着”
下载PDF
汉语方言儿缀特点分布 被引量:1
17
作者 祁淑玲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04-107,共4页
汉语儿缀现象在各地方言的分布情况比较复杂,文章从共时平面分析了汉语方言儿缀特点在全国的分布,涉及语音形式、儿缀词语及数量、语法功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方言 儿缀 儿化 类型 分布
下载PDF
浅论陇西方言中的“儿”
18
作者 苟建华 《甘肃高师学报》 2016年第7期28-30,共3页
陇西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历来引人注目,陇西方言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主要谈谈陇西方言的"儿"和儿音后缀词,并就方言中没有儿化现象的原因试作分析。
关键词 陇西 方言 儿尾 儿缀 儿化
下载PDF
语言规范是语文教材之魂——教育部统编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语言规范问题献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仲霏 《现代语文》 2019年第4期159-163,共5页
教育部统编一二两个年级全四册语文教材中存在一些不够规范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儿化和非儿化、“啊”字音变和“啊”“呀”交替、叠音后缀的性质和形成以及助词“着”的语法功能等的认识和处理上。针对此类现象,从语言学角度稍作... 教育部统编一二两个年级全四册语文教材中存在一些不够规范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儿化和非儿化、“啊”字音变和“啊”“呀”交替、叠音后缀的性质和形成以及助词“着”的语法功能等的认识和处理上。针对此类现象,从语言学角度稍作解释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儿化 叠音后缀 动态助词
下载PDF
陕西延安老户话的两种小称形式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峰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4,95,共9页
陕西延安老户话有两种小称形式:重叠和儿化。两种形式在数量、范围、功能上均存在差异。本文对两者作了比较,并推断了它们的时间层次和消长过程。
关键词 重叠 儿化 延安老户话 晋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