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徐修鹏 刘宁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并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37例CPA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impson分级评估肿瘤切除程度,以Karnofsk...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并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37例CPA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impson分级评估肿瘤切除程度,以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预后,应用单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肿瘤切除程度的因素。结果137例患者中,132例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5例行颞下+乙状窦后入路。SimpsonⅠ~Ⅱ级切除122例(89.1%),Ⅲ级切除11例(8.0%),Ⅳ级切除4例(2.9%)。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2.4±20.8)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复发2例(1.7%),进展1例(6.7%)。末次随访时KPS评分(92.3±13.1)分,高于出院时的(86.9±9.4)分和术前的(75.8±10.3)分(均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的分型(P=0.013)、大小(P=0.023)、瘤周水肿(P=0.005)、瘤周蛛网膜不完整(P=0.030)为影响肿瘤全切的因素。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以切除大多数CPA区脑膜瘤。肿瘤体积较小、瘤周蛛网膜界面清晰、无瘤周水肿、非联合型脑膜瘤术中易获得全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 脑膜瘤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双骨瓣技术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陶晓刚 陈若琨 +2 位作者 薛亚轲 孙剑瑞 魏新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索双骨瓣技术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8月—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双骨瓣组和单骨瓣组,每组30例。结合术中术后资料,记录两组... 目的探索双骨瓣技术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8月—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双骨瓣组和单骨瓣组,每组30例。结合术中术后资料,记录两组术中静脉窦损伤情况、术区骨质缺损大小、术后常见并发症情况。结果双骨瓣组术区骨质缺损2.0~4.2 mm,平均(2.78±0.70)mm;单骨瓣组术区骨质缺损4~11 mm,平均(7.78±1.64)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双骨瓣组术中乙状窦损伤1例,单骨瓣组术中乙状窦损伤3例。双骨瓣组1例伤口愈合不良,1例颅内感染;单骨瓣组1例皮下积液,2例颅内感染。结论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双骨瓣开颅可减少骨质缺损,确保手术安全、高效进行,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骨瓣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开颅 并发症
下载PDF
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寇小波 周良学 司马秀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347-349,354,共4页
目的探讨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MVD治疗的419例颅神经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227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 目的探讨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MVD治疗的419例颅神经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227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采用改良切口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192例作为改良组。术后随访至2022年6月。结果对照组体位摆放时间(15.26±3.17)min,手术时间(103.98±8.63)min,总有效率为97.3%,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5%;改良组体位摆放时间(5.40±2.04)min,手术时间(91.93±7.11)min,总有效率为97.9%,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1%。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改良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颅神经疾病疗效良好,而且节约体位摆放时间,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小脑牵拉轻微、枕动脉保护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神经疾病 显微血管减压术 乙状窦后入路 切口改良 疗效
下载PDF
Original article: Removal of vestibular schwannoma and facial nerve preservation using small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craniotomy 被引量:10
4
作者 CHEN Ling CHEN Li-hua +3 位作者 LING Feng LIU Yun-sheng Madjid Samii Amir Sami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74-280,共7页
Background Vestibular schwannoma, the commonest form of intracranial schwannoma, arises from the Schwann cells investing the vestibular nerve. At present, the surgery for vestibular schwannoma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 Background Vestibular schwannoma, the commonest form of intracranial schwannoma, arises from the Schwann cells investing the vestibular nerve. At present, the surgery for vestibular schwannoma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complicated operations demanding for surgical skills in neurosurgery. And the trend of minimal invasion should also be the major influence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stibular schwannomas. We summarized the microsurgical removal experience in a recent series of vestibular schwannomas and presented the operative technique and cranial nerve preserv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ates of total tumor removal and facial nerve preservat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145 patients over a 7-year period who suffered from vestibular schwannomas that had been microsurgically removed by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transmeatus approach with small craniotomy. CT thinner scans revealed the tumor size in the internal auditory meatu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internal acoustic meatus to the bone labyrinths preoperatively. Brain stem evoked potential was monitored intraoperatively.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internal acoustic meatus was designedly drilled off. Patient records and operative reports, including data from the^elect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follow-up audiometric examinations, and neuroradiological finding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otal tumor resection was achieved in 140 cases (96.6%) and subtotal resection in 5 cases. The anatomical integrity of the facial nerve was preserved in 91.0% (132/145) of the cases. Intracranial end-to-end anastomosis of the facial nerve was performed in 7 cases. Functional preserva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was achieved in 115 patients (Grade ! and Grade ]I, 79.3%). No patient died in this series. Preservation of nerves and vessels were as important as tumor removal during the operation. CT thinner scan could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internal acoustic meatus and bone labyrinths, that is helpful for a safe drilling of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internal acoustic meatus. Conclusions The goal of every surgery should be the preservation of function of all cranial nerves. Using the retrosigmoid approach with small craniotomy is possible even for large schwannomas. Knowing the microanatomy of the cerebellopontine angle and internal auditory meatus, intraoperating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of the facial nerve function, and the microsurgical techniques of the surgeons are all important factors for improving total tumor removal and preserving facial nerve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stibular schwannoma internal auditory meatus retrosigmoid transmeatal approach facial nerve MONITORING
原文传递
坐位乙状窦后入路切除青少年听神经瘤疗效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吕晓扬 熊彬 张晴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3132-3134,3138,共4页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坐位乙状窦后入路切除青少年听神经瘤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3年9月接受坐位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治疗的96例青少年听神经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坐位乙状窦后入路切除青少年听神经瘤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3年9月接受坐位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治疗的96例青少年听神经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收集对比2组的一般资料、疾病资料以及手术资料,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青少年听神经瘤显微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瘤体类型为囊性、瘤体直径>15 mm、瘤体位置为桥小脑角池、瘤体位置为脑干、术前的HB面神经分级≥Ⅳ级、术前AA0-HNS听力分级为C级、术前AA0-HNS听力分级为D级以及术后发生并发症属于影响坐位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治疗青少年听神经瘤疗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瘤体无周边水肿不属于影响青少年听神经瘤显微手术疗效的因素(P>0.05)。结论坐位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治疗青少年听神经瘤显微手术疗效主要受类型、直径、位置以及术前面神经和听力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会对其的手术疗效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听神经瘤 坐位乙状窦后入路切除 疗效 logistic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辅助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术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孙博宇 宋燕飞 +1 位作者 吴子睿 孙国柱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651-655,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在辅助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76例接受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AR辅助骨瓣成型分为AR组(40...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在辅助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76例接受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AR辅助骨瓣成型分为AR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AR组应用3D Slicer软件重建包括横窦和乙状窦等结构在内的3D影像学模型,应用AR技术在头皮标记横窦和乙状窦走形,并定位关键孔,完成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对照组则根据影像学结果凭经验完成骨瓣成型。结果AR组患者均成功重建3D影像学模型,并应用AR技术顺利辅助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与对照组比较,AR组开颅时间缩短,骨窗面积减少,关建孔定位更准确。出血量、静脉窦损伤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也优于对照组。结论AR技术能够准确辅助标定横窦和乙状窦走形,精准定位关键孔,对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实现开颅微创化、精准化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听神经瘤术后影响面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7
作者 肖耀东 张啸虎 +2 位作者 顾隆源 郭力 梁君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术后短期及中晚期面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自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价听神经瘤患者术...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术后短期及中晚期面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自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价听神经瘤患者术后2周及6个月的面神经功能,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运用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肿瘤全切91例,全切率达75.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23.3%。术后2周,50例(43.1%)患者面神经功能预后良好,70例(58.3%)患者面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术后6个月,84例(70.0%)患者面神经功能预后良好,36例(30.0%)患者面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周,两组的肿瘤直径、症状持续时间、与面神经黏连程度、是否磨除内听道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肿瘤直径、症状持续时间、瘤周水肿、肿瘤质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与面神经黏连程度是术后2周面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症状持续时间是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越大、肿瘤与面神经黏连越紧密,患者术后2周的面神经功能预后越差;肿瘤直径越大、术前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越长,患者术后6个月的面神经功能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乙状窦后入路 面神经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听神经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听力保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丁聿贤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听力保留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的听神经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听力情况分为听力保留组、听力损失组。比较两...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听力保留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的听神经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听力情况分为听力保留组、听力损失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听神经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听力保留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Koos分级3~4级、内听道底部受累、肿瘤发生囊性病变是听神经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听力保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45岁、Koos分级3~4级、内听道底部受累、肿瘤发生囊性病变是听神经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听力保留的独立危险因素,实施手术前,医师应对患者做好充分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 听神经瘤 听力保留 影响因素
下载PDF
Retrosigmoid approach assisted by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a cost-effective technique to identify the 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 transition
9
作者 Wang Runfeng Zhang Zhiguo +1 位作者 Li Zhihong Qu Yan 《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 CSCD 2020年第3期127-132,共6页
Background:When utilizing the retrosigmoid approach(RA),accurately identifying the 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 transition(TSST)is a key procedure for neurosurgeons,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restricted by the... Background:When utilizing the retrosigmoid approach(RA),accurately identifying the 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 transition(TSST)is a key procedure for neurosurgeons,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restricted by the lack of expensive devices,such as the neural navigation system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image-rendered system.Before operations,a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is a common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of checking patients who suffer lesions located at the cerebellopontine angle.Therefore,we present a technique using only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to identify the 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 transition.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3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trosigmoid approach operations to resect an acoustic neurinoma with the assistance of our technique.In brief,our technique contains 4 steps:(1)All patients’1-mm,consecutive,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es that clearly displayed landmarks,such as the inion,lambdoid suture,occipitomastoid suture,and the mastoid emissary foramen,were investigated initially.(2)We selected two particular slices(A and B)among all of these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es in which scanning planes were parallel with the line drawn from the root of the zygoma to the inion(LZI).Slice A contained both the root of the zygoma and the inion simultaneously,and slice B displayed the mastoid emissary foramen.(3)Four points(α,β,γ,δ)were arranged on slices A and B,and pointαwas located at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kull,which represents the posterior part of the sulci of the sigmoid sinus.Pointβwas located a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kull,and the line connecting them was perpendicular to the bone.Similarly,on slice B,we labeled pointγas the point that represents the posterior part of the sulci of the sigmoid sinus at the inner surface and pointδas the point located a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kull,and the line connecting them was also perpendicular to the bone.The distances between pointβand the lambdoid suture/occipitomastoid suture and between pointδand the mastoid emissary foramen were calculated for slices A and B,respectively.(4)During the operation,a line indicating the LZI was drawn on the bone with ink when the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was pushed away,and this line would cross the lambdoid suture/occipitomastoid suture.With both the crosspoint and the distance obtained from the high-resolution CT images,we could locate pointβ.We also used the same method to locate pointδafter revealing the mastoid emissary foramen.The line connecting pointβand pointδindicated the posterior border of the sigmoid sinus,and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 line and LZI indicated the inferior knee of the 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 transition(TSST).Results:All 35 patients underwent the RA craniectomies that were safely assisted by our technique,and neither the sigmoid sinus nor the transverse sinus was lacerated during the operations.Conclusion:Our cost-effective technique is reliable and convenient for identifying the 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 transition(TSST)which could be widely performed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RA craniect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rosigmoid approach 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 transition Lambdoid suture Occipitomastoid suture LZI Mastoid emissary foramen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定位横窦-乙状窦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朝曦 刘慧勇 +3 位作者 程立冬 王俊文 舒凯 徐钰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819-821,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定位横窦-乙状窦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病人47例,按照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横窦-乙状窦定位分为两组:3D打印组23例,应用3D打印技术指导横窦-乙状窦;对照组24...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定位横窦-乙状窦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病人47例,按照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横窦-乙状窦定位分为两组:3D打印组23例,应用3D打印技术指导横窦-乙状窦;对照组24例,实施常规开颅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横窦-乙状窦移行处(关键孔)定位准确率。结果3D打印组和对照组横窦-乙状窦移行处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5.7%和71.0%,手术时间分别为(120.8±9.1)分钟和(131.5±19.7)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3±32.4)ml和(67.5±76.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乙状窦后入路横窦-乙状窦定位有助于提高定位准确率,减少术中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乙状窦后入路 微血管减压手术
下载PDF
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枕骨附着点在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中的作用
11
作者 左大辉 蒋太鹏 +4 位作者 何嘉滨 林恒州 王建中 纪涛 公维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枕骨附着点在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中作为骨窗下界标志的意义。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前瞻性收集桥小脑角区病变81例,术前头颅MRI定位横窦、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在枕骨的附着点、椎动脉或周围静脉丛,测... 目的探讨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枕骨附着点在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中作为骨窗下界标志的意义。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前瞻性收集桥小脑角区病变81例,术前头颅MRI定位横窦、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在枕骨的附着点、椎动脉或周围静脉丛,测量相应距离,以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在枕骨的附着点作为骨窗下界参考。术中解剖暴露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在枕骨的附着点作为乙状窦后入路骨窗下界的参考点。结果术前MRI测量显示,横窦下界与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在枕骨的附着点的距离26.1~40.7 mm,平均(33.4±3.5)mm;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在枕骨的附着点与椎动脉或周围静脉丛的距离11.3~27.2 mm,平均为(18.6±3.6)mm。81例术中骨窗上下界距离(36.8±5.2)mm(上界为横窦下缘),病变均暴露满意,术中无椎动脉/周围静脉丛暴露及损伤。46例听神经瘤、13例脑膜瘤、7例海绵状血管瘤均全切除;15例听神经瘤因肿瘤与面神经关系密切行近全切除。所有病人骨瓣均完整复位,术后1周~1年CT/MRI复查显示无颅骨缺损,无皮下积液。结论以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在枕骨的附着点作为乙状窦后入路骨窗下界的标记点,有利于安全地显露术野,对手术过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区病变 乙状窦后入路 显微手术 头上斜肌 头后大直肌 椎动脉 下项线
下载PDF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开头后大直肌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小脑保护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张林朋 韩松 +8 位作者 王晨 刘宁 任铭 杨亚坤 刘亚伯 付晓君 管磊 戴凯宁 闫长祥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7-22,共6页
目的 探讨和总结听神经瘤手术中小脑牵拉损伤危险因素及保护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六病区手术治疗的46例原发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51.4±16.5)... 目的 探讨和总结听神经瘤手术中小脑牵拉损伤危险因素及保护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六病区手术治疗的46例原发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51.4±16.5)岁。病灶位于左侧20例,右侧26例;肿瘤平均直径(32.0±10.8)mm;平均手术时间5 h 20 min。所有患者均行枕下乙状窦后开颅,其中开颅过程中分层切开肌肉并切开头后大直肌33例,传统开颅技术且未切开头后大直肌13例。所有患者术后1周左右行颅脑MRI检查,T2相及FLAIR相评估术后小脑是否牵拉损伤。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无椎动脉损伤,术后无死亡病例。46例患者术后早期MRI检查提示有14例患者出现小脑牵拉损伤(30.4%),其中33例开颅过程中切开头后大直肌组术后MRI检查提示小脑牵拉损伤为7例(21.2%);13例未切开头后大直肌组中小脑牵拉损伤7例(53.8%)。本组患者通过Spearman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听神经瘤术后小脑牵拉损伤与开颅过程中是否切开头后大直肌具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侧别、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手术时长无相关性(P>0.05)。结论 听神经瘤手术开颅过程中切开头后大直肌可通过扩大骨瓣下方暴露范围,术中容易释放枕大池的脑脊液,可降低术中对小脑牵拉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枕下乙状窦后开颅 头后大直肌 小脑牵拉损伤
下载PDF
以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小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分析(附18例报道)
13
作者 董博凯 王壮壮 +2 位作者 刘彦廷 孙拯 田春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小型岩斜区脑膜瘤(PCM)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手术治疗的18例以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小型PCM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14例采用改良颞下岩前入路。肿瘤切除达到Sim... 目的探讨以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小型岩斜区脑膜瘤(PCM)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手术治疗的18例以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小型PCM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14例采用改良颞下岩前入路。肿瘤切除达到Simpson分级Ⅰ级15例,Ⅱ级2例,Ⅲ级1例。术后发生面瘫2例。术后随访6~16个月,全切除肿瘤无复发,残余肿瘤无进展;末次随访KPS评分与BN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且改良颞下岩前入路KPS评分、BNI分级明显优于乙状窦后入路(P<0.05)。结论对以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小型PCM,显微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改良颞下岩前入路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脑膜瘤 三叉神经痛 颞下岩前入路 乙状窦后入路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脑桥出血临床研究
14
作者 吴恒浩 申娟茹 +4 位作者 王景波 张圣旭 宋振 杨文涛 张万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59-664,共6页
目的探索经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治疗脑桥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脑桥出血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成两组,保守治疗组和开颅手术治疗组(经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其中保守治疗组94例,手术治疗组1... 目的探索经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治疗脑桥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脑桥出血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成两组,保守治疗组和开颅手术治疗组(经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其中保守治疗组94例,手术治疗组14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量、合并症和并发症是否存在差异,若无明显差异,随访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改良Rankin(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情况和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量、合并症和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3个月,保守治疗组和开颅手术治疗组死亡患者分别为49例和3例,两组病死率分别52.1%、21.4%,开颅手术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保守组(χ^(2)=4.600,P<0.05)。改良Rankin评分为保守治疗组4(3,5),开颅手术组为3(2,3),发病3个月后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开颅手术组优于保守治疗组(Z=-2.994,P<0.01)。结论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脑桥出血能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是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脑桥出血 乙状窦后入路 显微手术 改良Rankin评分 病死率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手术体位对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手术时间的影响
15
作者 翟亚兰 张晴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654-1656,1660,共4页
目的比较听神经瘤患者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传统侧俯卧摆体位、改良侧俯卧摆体位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住院的接受乙状窦后入路术治疗的100例听神经瘤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术中采... 目的比较听神经瘤患者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传统侧俯卧摆体位、改良侧俯卧摆体位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住院的接受乙状窦后入路术治疗的100例听神经瘤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术中采取体位以传统侧俯卧摆体位为主,观察组50例患者术中采取体位以改良侧俯卧摆体位为主,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面部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小脑外1/3切除率、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B分级Ⅰ级(30.00%)、Ⅱ级(50.00%)、Ⅲ级(18.00%)、Ⅳ级率(2.00%)与对照组(26.00%、48.00%、24.00%、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小脑外1/3切除率观察组(12.00%)高于对照组(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神经瘤患者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采取改良侧俯卧摆体位,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面部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会增加小脑切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切除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手术体位 手术时间
下载PDF
平卧位耳后小切口手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成 刘华 +1 位作者 刘博 袁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1期3937-3940,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分析术后并发症。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102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分析术后并发症。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102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侧卧位乙状窦后直切口入路,研究组接受平卧位耳后小切口手术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前准备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1 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3%)低于对照组(49.02%),且研究组躯干皮肤发生率、头皮(头钉)发生率、颈肩部疼痛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侧卧位乙状窦后直切口入路与平卧位耳后小切口手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效果均较好,但后者可有效减少术前准备时间与手术时间,并降低体位相关并发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传统侧卧位乙状窦后直切口入路 平卧位耳后小切口手术入路
下载PDF
全显微镜下开关颅在个体化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中的应用
17
作者 甘武 詹升全 郭文龙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395-1398,共4页
目的 探讨全显微镜下开关颅在个体化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中的应用效果及显微培训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由同一术者连续完成的全显微镜下个体化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开关颅病例资料,采集患者... 目的 探讨全显微镜下开关颅在个体化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中的应用效果及显微培训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由同一术者连续完成的全显微镜下个体化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开关颅病例资料,采集患者基本信息、诊断、切口长度、开关颅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复查情况、切口相关并发症等信息,随访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共纳入患者43例,男13例,女30例,年龄25~72岁,个体化切口长度3~7 cm。结果 所有43例均按术前计划顺利完成手术,无暴露不足情况,无术中延长切口,无扩大骨瓣,未使用头皮夹,术后均未留置引流管,均采取无需拆线缝合技术。开颅时间17~42 min,平均(25.2±3.8)min,关颅时间14~50 min,平均(25.6±8.3)min。所有患者随访1~19个月,1例听神经瘤患者于术后1个月出现颅内感染并伤口脑脊液漏,予手术修补并抗感染治疗后恢复,未发现伤口红肿、流脓等感染病例,未发现伤口裂开病例。结论 全显微镜下个体化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开关颅安全有效,符合精准微创的手术理念和快速康复的趋势,是年轻医生开展显微培训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开关颅技术 小切口 乙状窦后入路
下载PDF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虚拟现实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汤可 周敬安 +2 位作者 周青 赵亚群 刘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359-2362,共4页
目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人体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局部解剖特征。方法 5例成人尸体头颅行头颅CT和MRI扫描,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依次灌注混合造影剂乳胶。分别于2次灌注后再次行头颅CT扫描。按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解剖两侧... 目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人体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局部解剖特征。方法 5例成人尸体头颅行头颅CT和MRI扫描,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依次灌注混合造影剂乳胶。分别于2次灌注后再次行头颅CT扫描。按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解剖两侧尸体头颅,切除部分小脑半球显露脑干和颅神经,再次行头颅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Vitrea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并且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分别于尸体头颅和计算机模型中选择内听道入口上缘,颈静脉孔前缘,颈静脉孔后缘为骨性标志点测量距离,采用Bland-Altman方法进行测量结果一致性检验。结果虚拟现实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中神经、血管和骨性结构的空间关系清晰显示,尸体头颅标本和计算机模型中测量内听道入口上缘-颈静脉孔前缘、内听道入口上缘-颈静脉孔后缘以及颈静脉孔前后缘之间连线距离,经BlandAltman检验,偏倚分别为0.060、0.062和0.017,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55~0.375、-0.357~0.481和-0.265~0.299,绘制散点图显示一致性良好。结论颈静脉孔区的三维解剖模型数据测量经尸体头颅解剖验证其准确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 虚拟现实 三维解剖 乙状窦后入路
下载PDF
乙状窦后进路骨窗和乳突孔定位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合新 钟世镇 +1 位作者 徐达传 王兴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对乙状窦后手术进路的骨窗和乳突孔进行定位,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应用解剖基础。方法:采用干性颅骨18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颅标本12具分别进行骨窗及乳突孔的定位测量和桥小脑角结构距骨窗的距离测定。结果:经外耳道下极水... 目的:对乙状窦后手术进路的骨窗和乳突孔进行定位,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应用解剖基础。方法:采用干性颅骨18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颅标本12具分别进行骨窗及乳突孔的定位测量和桥小脑角结构距骨窗的距离测定。结果:经外耳道下极水平向后4.35 cm定位圆心“O”点,以 1.35 cm为半径所画的圆即为骨窗的位置。将骨窗分为四个象限,其中乳突孔在前上、后上、后下象限分别为60.5%、30.2%和9.3%。结论:作者设计的骨窗和乳突定位方法简捷、实用、方便,在模拟手术中可行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后进路 骨窗 乳突孔 定位 解剖学
下载PDF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孔区的虚拟现实解剖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汤可 周敬安 +2 位作者 赵亚群 周青 刘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96-1499,共4页
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15例尸体头颅行头颅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设计枕下乙状窦后... 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15例尸体头颅行头颅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设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的不同微创路径,观察测量和比较伴随微创手术路径改变后解剖结构显露情况。结果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路径均由横窦下方穿过,路径中清晰显示所包含的神经、血管等解剖结构的空间层叠顺序,均不包含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路径a中不包含后组颅神经。路径b均不显露面听神经复合体,3例路径b中不显露小脑前下动脉。路径c不显露面听神经复合体、小脑前下动脉和后组颅神经。测量和比较显示手术路径体积和路径中小脑半球体积:路径b>路径a>路径c,路径中显露小脑前下动脉的体积:路径a>路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的不同微创化手术路径能够有效显露颈静脉孔区的不同靶点,联合使用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 虚拟现实 三维解剖 乙状窦后入路 微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