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8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surement of Electron Return Effect and Skin Dose Reduction by a Bolus in an Anthropomorphic Physical Phantom under a Magnetic Resonance Guided Linear Accelerator (MR-LINAC)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Eun Young Han Zhifei Wen +2 位作者 Hannah J. Lee Arnold dela Cruz Paulino Choonsik Le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8年第3期339-346,共8页
Backgrou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MR-IGRT) promises more precise and effective radiation treatment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IGRT by using real-time on-board MR imaging. Under the influenc... Backgrou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MR-IGRT) promises more precise and effective radiation treatment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IGRT by using real-time on-board MR imag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magnetic field, however, secondary electrons exiting a surface can be forced in a circular path and re-enter the medium, resulting in dose increase at a beam-exit surface, called the electron return effect (ER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exit skin dose computed by Monte Carlo dose calculation with measurements using an adult anthropomorphic phantom and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skin dose reduction by adding 1 cm-thick bolus. Method: The plan was compared with measurements using an adult anthropomorphic phantom combined with radiochromic films and thermoluminescent dosimeters. We also measured the skin dose reduction by adding 1 cm-thick bolus on the frontal surface of the phantom. Results: We found that 1 cm-thick bolus reduced the skin dose by up to 20% both in measurements and calculations. The plan was found to overestimate the measured skin dose by about 10%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olus effect between the breast skin and the skin (without breast attachment) doses. Conclusion: In conclusion, we confirmed the ERE effect on the anthropomorphic phantom under the magnetic field and the exit skin dose reduction by adding a bolus. Skin dose measurements using anthropomorphic phantom may be helpful to evaluate more realistic skin dose and the bolus effect in the magnetic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Linac ELECTRON return effect Skin Dose
下载PDF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the Peas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for Venturing in Shaanxi Province 被引量:1
2
作者 YAN Yu-jie,WANG Cong-y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Xi’an 710021,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10期38-42,共5页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returned migrant workers' entrepreneurship in Shaanxi Province are analyzed.Returned migrant workers' entrepreneurship in Shaanxi Province depends o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develop ...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returned migrant workers' entrepreneurship in Shaanxi Province are analyzed.Returned migrant workers' entrepreneurship in Shaanxi Province depends o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develop the quantitative business of planting and breeding,local resources to develop the processing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small towns to develop service industry such as catering and tourism and the capital accumulated when working in the outside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n ordinary worker to an entrepreneur.Returned migrant workers' entrepreneurship in Shaanxi Province promotes the employment and expends ways of transferring rural labor force and increasing incomes.Advantageous recourses are attracted to the rural and underdeveloped areas,which is beneficial to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It can als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l methods and speed the pace of building modern agriculture.And a group of talents with higher qualities are provided for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modeling and leading role.Entrepreneurship and urbanization are combined together to advance the process of rural urba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ANXI PROVINCE returned MIGRANT WORKER Entrepren
下载PDF
Calendar effects
3
作者 王筱琼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2X期388-388,共1页
This paper considers an overall and basic definition of calendar effects,which is one of the market anomalies.As we all know,the efficient market anomalies refer to situations that are difficult to reconcile with the ... This paper considers an overall and basic definition of calendar effects,which is one of the market anomalies.As we all know,the efficient market anomalies refer to situations that are difficult to reconcile with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ENDAR effectS EXAMPLES STRATEGY anomalies retur
下载PDF
Spectral Analysis of Stock Data Series and Evidence of Day-of-the-Week Effects
4
作者 李卫华 王朔中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2年第2期136-140,共5页
Daily return series of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Index (DJIA) and Shanghai Conposite Index are investigated using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s. The day of the week effect is foun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n both ... Daily return series of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Index (DJIA) and Shanghai Conposite Index are investigated using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s. The day of the week effect is foun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n both stock markets. Time domain performances of the daily returns are also studied. Although both markets have a clear weekly component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y show some different behaviors with respect to the day of the week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ily return day of the week effect PERIODOGRAM maximum entropy.
下载PDF
Eco-compensation effects of the wetland recovery in Dongting Lake area 被引量:18
5
作者 XIONG Ying WANG Keli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3期389-405,共17页
Eco-compensation is an environmental economic instrument for internalization of external cost. Returning farmland to lak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restoring wetland ecosystem func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 Eco-compensation is an environmental economic instrument for internalization of external cost. Returning farmland to lak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restoring wetland ecosystem func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of China. Whether the project of lake recovery can be successful depends on the compensation to the farmers who have lost their original benefits and contributed to the wetland ecosystem recovery by returning farmland to lake. Aiming at the wetland recovery of the Dongting Lake,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pro- grams of the lake recovery and flood control in this area has been challenged by the heavy task of population resettlement, so it is an ideal area for case studies to reach the academic objectives proposed as the above. Based on field survey and experimentation, this research evaluated the benefit losses of the resettled farmers and the increased values of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caused by wetland recovery, and furthermore, the value of eco-compensation for relocated farmers was calculated by consider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armers' compensation appeal. The value of eco-compensation for relocated farmer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was 6084.5 yuan per household by synthetic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n wetl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 Moreover, this article took Dongting Lake area as a case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basic issues of the eco-compensation by returning farmland to lake, that was who should pay, who should be paid, how much the payment was and what the payment means was, which sought the mechanisms of wetland restoration eco-compensation and prompted the people's enthusiasm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land recovery returning farmland to lake eco-eompensation service value of ecosystem effect EVALUATION Dongting Lake area
下载PDF
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工资效应与分配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方超 李永乐 《职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62-71,共10页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以教育回报率及工资收入差距的分解作为测量指标,对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利用描述性统计发现城乡居民的...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以教育回报率及工资收入差距的分解作为测量指标,对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利用描述性统计发现城乡居民的工资水平对其所接受的职业教育层级具有依附性的特征;(2)进一步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基准测量,发现高职教育回报率比中职教育高出21.3%,比本科教育低9.9%;(3)利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技术,发现职业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时具有“提低”和“扩高”的异质性收益特征,仅考虑人力资本因素时,职业教育引致的工资收入差距具有“粘地板效应”的特征。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职业教育为抓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共同富裕 教育回报率 收入差距 工资效应 分配效应
下载PDF
秸秆粉构建隔离层方式对土壤氮磷淋溶阻控效应研究
7
作者 宗玉丽 李思林 +3 位作者 于淼 李赞 冯健 郭玲玲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6,共7页
为控制氮磷面源污染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秸秆粉构建隔离层方式对土壤氮磷淋溶阻控效应。通过盆栽辣椒试验,设置空白对照(T1)、单层深埋(T2)、双层深埋(T3)、单层深埋+土壤混合(T4)、土壤混合(T5)五种处理,构建秸秆隔离层,在不同时间点... 为控制氮磷面源污染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秸秆粉构建隔离层方式对土壤氮磷淋溶阻控效应。通过盆栽辣椒试验,设置空白对照(T1)、单层深埋(T2)、双层深埋(T3)、单层深埋+土壤混合(T4)、土壤混合(T5)五种处理,构建秸秆隔离层,在不同时间点取淋溶水,测试淋溶水中氮磷含量,明确不同秸秆构建隔离层方式对土壤氮磷淋溶的阻控效应。结果表明,T4明显比其他处理和对照表现出阻截氮磷淋溶效应的优势,全氮、总磷、有效磷、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累积淋溶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50.6%、42.64%、25.8%、11.4%、65.6%、46.9%,同时增加辣椒生物量10.54%。四种处理均表现出阻截氮磷淋溶效应的趋势,但程度各有不同,具体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隔离层 淋溶 土壤养分 阻控效应
下载PDF
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政策与农户秸秆还田行为 被引量:2
8
作者 高雅罕 蒋振 靳乐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3-725,共13页
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旨在激励农户积极参与秸秆还田政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然而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是否真的有助于农户进行秸秆还田尚不明确。鉴于此,构建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与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秸秆综合利用生... 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旨在激励农户积极参与秸秆还田政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然而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是否真的有助于农户进行秸秆还田尚不明确。鉴于此,构建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与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利用湖北省黄冈市822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补贴、监管和处罚均促进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相较于监管和处罚,补贴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有更明显的推动作用。2)作用机制发现,农户内在感知在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影响中产生中介效应,即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内在感知,进而促进农户秸秆还田行为。3)农户社会资本在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与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社会资本的提升能够进一步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推动作用。据此,有必要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制度,提高农户秸秆还田内在感知水平,增强农户社会资本,统筹提升农户采取秸秆还田行为的效果,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综合利用 生态补偿政策 秸秆还田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下载PDF
地方环境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非线性影响——基于流入地与户籍地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祁琪 马瑞光 +1 位作者 殷江滨 王紫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流动人口回流意愿为响应变量,以流入地和户籍地的地方环境、个人及家庭因素为解释变量,引入机器学习领域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重点探究不同地区地方环境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非线性影响及阈值效...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流动人口回流意愿为响应变量,以流入地和户籍地的地方环境、个人及家庭因素为解释变量,引入机器学习领域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重点探究不同地区地方环境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非线性影响及阈值效应。研究发现:①户籍地和流入地的地方环境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总体贡献率达44.1%,是影响回流意愿的重要因素,且两地贡献率大致相当。②地方环境因素与回流意愿间的非线性与线性关系并存。其中,医疗卫生资源、基础教育资源、空气污染状况等因素对回流意愿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影响,而经济增长、气温条件则以线性影响为主。研究揭示了中国国内城-乡人口回流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有助于深化新时期人口迁移研究,并为地方人口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回流 地方环境 非线性效应 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
下载PDF
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疗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何万鹏 陈波 +2 位作者 涂元茂 王国仲 彭超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77-80,87,共5页
目的 探索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造口还纳时间分为早期组(<3个月)54例和普通组(>3个月)140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 目的 探索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造口还纳时间分为早期组(<3个月)54例和普通组(>3个月)140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对影响早期还纳决策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组在性别、术前合并症、新辅助放化疗、肿瘤位置、术后排便次数、腹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生活时间、术后放化疗、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早于普通组(P<0.05),肛门坠胀发生率高于普通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836,95%CI 0.791~0.883,P=0.000)及肿瘤位置(OR=3.000,95%CI 1.139~7.899,P=0.026)是影响早期造口还纳的主要因素。结论 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对中高位直肠肿瘤的中青年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并能显著改善造口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造口术 直肠癌 早期还纳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GIS内置特高频传感器性能参数仿真研究
11
作者 赵九一 张悦 +2 位作者 钱勇 王辉 盛戈皞 《电气自动化》 2024年第5期69-71,75,共4页
为了提高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的检测效果,对内置圆盘型特高频传感器进行了性能参数的仿真研究。通过建立回波损耗参数S11和有效高度的测试仿真模型,分析了传感器圆盘直径、介电常数和短路针距离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内置式... 为了提高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的检测效果,对内置圆盘型特高频传感器进行了性能参数的仿真研究。通过建立回波损耗参数S11和有效高度的测试仿真模型,分析了传感器圆盘直径、介电常数和短路针距离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内置式特高频传感器,圆盘半径为75 mm,介电常数维持在3~4之间,短路针距离圆心距离为60 mm左右时,回波损耗和灵敏度达到最优。研究发现,随着圆盘直径增大,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和有效高度逐渐降低。同时,介电常数和短路针距离的增加导致谐振频率降低,有效高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局部放电 特高频 传感器 回波损耗 有效高度
下载PDF
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治理:实践基础、治理绩效与优化路径——基于皖南水镇的调研 被引量:1
12
作者 望超凡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3期38-48,共11页
吸纳青年农民返乡担任农村干部是实现乡村组织振兴的重要路径。采用实地研究方法,通过对皖南水镇的治理变迁过程进行经验考察发现,农村家庭内部的代际支持为青年农民返乡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地方政府通过提... 吸纳青年农民返乡担任农村干部是实现乡村组织振兴的重要路径。采用实地研究方法,通过对皖南水镇的治理变迁过程进行经验考察发现,农村家庭内部的代际支持为青年农民返乡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地方政府通过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完善村干部选任制度可以有效吸引青年农民返乡担任农村干部。由于长期在城市社会中学习、工作,青年农民往往有着更具现代性的治理理念、行为模式和能力结构,因此青年干部治村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但由于长期脱离村庄,青年干部在价值取向、社会关联和认知结构等方面高度脱嵌于村庄社会,这给青年干部治村和乡村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双重影响之下,青年干部主导的乡村治理表现为一种“脱嵌的现代化”形态。对此,可以通过建立村社本位的激励性薪酬制度、对青年干部开展社会化培养、构建组织化的“传帮带”机制,帮助青年干部实现对村庄社会的重新嵌入,从而规避治理主体脱嵌的不利影响,提高青年干部的治理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青年 治理有效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乡村干部 青年干部
下载PDF
公共教育扩张政策与教育收益率的城乡差异
13
作者 方超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1,共10页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通过教育收益率的因果性和异质性测量,实证评估了公共教育扩张政策的个体增收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发现,公共教育扩张政策对城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作用高于农...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通过教育收益率的因果性和异质性测量,实证评估了公共教育扩张政策的个体增收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发现,公共教育扩张政策对城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作用高于农村,因而教育功能具有“城市偏向型”的特征;(2)利用工具变量法纠正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公共教育扩张政策对非农户籍具有更强的个体增收效应,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高于城镇,大学教育收益率高于义务教育阶段,揭示了公共教育扩张政策的个体增收效应具有“农村导向型”的特征;(3)利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处理效应模型发现,义务教育改革和高校扩招具有缩小城乡劳动力组内工资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教育扩张政策 教育收益率 城乡差异 收入分配效应 无条件处理效应模型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社返贫阻断效应分析——基于CLDS数据库
14
作者 祝贺缤 《现代农业》 2024年第4期81-89,106,共10页
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返贫阻断效应,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以2014、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库中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家庭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双重差... 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返贫阻断效应,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以2014、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库中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家庭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返贫阻断效应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对农村家庭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能起到返贫阻断的作用;不同地理空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返贫阻断效应有所差异,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非民族地区和非边疆地区农村家庭收入改善的影响更加明显,而对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并没有显著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返贫阻断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精减农业经济收入来源和提升农户生活幸福感上。因此,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得到更广泛的发挥,政府需注重完善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试图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同时引导农民生产经营向优势产业集中发展,充分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返贫阻断 效应
下载PDF
阈限体验影响滑雪消费者重返意图研究——基于难忘经历的中介效应检验
15
作者 庞丹 樊小颖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10期142-145,149,共5页
为深入探究滑雪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引入难忘经历作为中介变量,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滑雪消费者的阈限体验对重返意图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阈限体验直接正向影响滑雪消费者持续消费意愿,难忘经历在阈限体验对滑雪消费者重... 为深入探究滑雪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引入难忘经历作为中介变量,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滑雪消费者的阈限体验对重返意图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阈限体验直接正向影响滑雪消费者持续消费意愿,难忘经历在阈限体验对滑雪消费者重返意图的影响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理解体育消费者行为提供学理依据,并为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限体验 滑雪消费者 难忘经历 重返意图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应评估
16
作者 刘亦文 邓楠 +1 位作者 颜建军 胡宗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19-4732,共14页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是退耕还林还草的主战场,其退耕成效直接反映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为新征程中巩固和拓展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提供经验镜鉴。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文件明确的14个...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是退耕还林还草的主战场,其退耕成效直接反映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为新征程中巩固和拓展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提供经验镜鉴。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文件明确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20年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AGPP)数据集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对比分析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退耕区和未退耕区AGPP和NDVI的年际变化差异,以此来评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1)2000—2020年,集中连片特困区退耕还林还草面积为178554km2,占2000年耕地总面积的44.71%;(2)研究期内,退耕区与未退耕区AGPP和NDVI整体表现出增长趋势,其中退耕区AGPP和NDVI呈现极显著和显著上升趋势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9.07%和86.51%,未退耕区的占比分别为65.88%和72.61%,且退耕区AGPP和NDVI的年均值和相对变化率均高于未退耕区;(3)2000—2020年整个区域、退耕区以及未退耕区AGPP和NDVI年际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表现出线性递增态势,且退耕区AGPP和NDVI的增长始终高于整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和未退耕区。因此,研究通过探讨原集中连片特困区退耕还林还草对AGPP和NDVI的影响,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区 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效应
下载PDF
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对秸秆还田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怡燃 王秀薪 +3 位作者 梁耀文 周海峰 周南丁 蒲玉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2,共12页
秸秆还田是一种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因其操作简单、经济节约而备受青睐。本文筛选了有关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团聚体碳)影响的35篇田间试验文献,利用Meta分析方法和随机森林模型,评估了地理位置、还田方式、还田... 秸秆还田是一种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因其操作简单、经济节约而备受青睐。本文筛选了有关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团聚体碳)影响的35篇田间试验文献,利用Meta分析方法和随机森林模型,评估了地理位置、还田方式、还田数量及还田年限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碳的影响效应,以期为提升土壤质量及固碳减排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总体上提高了农田土壤团聚体碳含量,这一正向效应在西南地区最高(26.5%~43.4%),华北地区最低(2.0%~10.8%),东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居中。在留高茬、覆盖、深翻耕、旋耕4种秸秆还田方式中,旋耕对土壤大、小团聚体碳的增加效应最大,增幅达13.5%~18.7%;留高茬对土壤微团聚体碳的提升效应最高,约为19.5%。总体来看,秸秆还田提升土壤团聚体碳的正效应随秸秆还田量及还田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且在还田>8年后的提升效应最显著。地理区域和还田方式是影响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各粒径团聚体碳的重要因素,其贡献率分别为16.2%~28.1%和8.0%~22.4%。秸秆还田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物理机制是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的物理固碳量;建议将秸秆粉碎后以旋耕方式还入土壤15 cm土层内,同时配施适量化肥(如氮肥和磷肥)增强土壤团聚体的固碳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META分析 农田土壤 团聚体有机碳 效应值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高速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耦合振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虎军 董盈 +1 位作者 林镇荣 陈希茂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研究波浪作用对高速铁路跨海桥梁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基于线性波浪理论和Morison方程模拟波浪荷载,采用分布力模式输入既有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程序,提出波浪作用下的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方法。以某高速铁路跨海斜... 为研究波浪作用对高速铁路跨海桥梁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基于线性波浪理论和Morison方程模拟波浪荷载,采用分布力模式输入既有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程序,提出波浪作用下的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方法。以某高速铁路跨海斜拉桥为背景,研究波坡面效应、波浪重现期、车速对车-轨-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并评估不同重现期波浪作用下过桥列车的走行性。结果表明:波坡面效应会使作用于不同单桩的波浪荷载初始相位不同,从而导致作用于群桩基础的波浪荷载合力不同;随着波浪重现期的增大,车-轨-桥系统的横向动力响应均增大,而竖向动力响应几乎不变;考虑波浪作用后,列车的行车安全性指标均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波浪荷载会显著降低桥上列车的乘坐舒适性并增加桥上列车的脱轨风险。常遇波浪(10年重现期)和极端波浪(100年重现期)作用下列车的安全车速阈值分别为325 km/h和275 k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 波浪作用 波坡面效应 波浪重现期 车速 动力响应 行车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硅通孔的三维微系统互联结构总剂量效应损伤机制研究
19
作者 王昊 陈睿 +7 位作者 陈钱 韩建伟 于新 孟德超 杨驾鹏 薛玉雄 周泉丰 韩瑞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89-1796,共8页
垂直硅通孔(TSV)作为三维集成微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通过多个平面层器件的垂直堆叠有效降低互联延迟,提高集成密度,减少芯片功耗。利用^(60)Co γ射线实验装置,以自主设计的基于TSV的三维互联结构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总剂量效应敏... 垂直硅通孔(TSV)作为三维集成微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通过多个平面层器件的垂直堆叠有效降低互联延迟,提高集成密度,减少芯片功耗。利用^(60)Co γ射线实验装置,以自主设计的基于TSV的三维互联结构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总剂量效应敏感性分析。实验发现,随着累积辐照剂量的增加,TSV信号通道的插入损耗(S_(21))减小,回波损耗(S_(11))增大,信号传输效率不断降低。结果表明,总剂量效应诱发TSV内部寄生MOS结构产生氧化层陷阱电荷和界面态陷阱电荷导致了寄生MOS电容C-V曲线出现“负漂”现象,由此引起的信号通道特征阻抗不连续是TSV出现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内在机制。基于RLGC等效电路模型,利用Keysight ADS仿真软件验证了TSV内部寄生MOS电容总剂量效应的辐射响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通孔 总剂量效应 寄生MOS电容 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
下载PDF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黑土玉米田肥料氮素去向
20
作者 吴梦娜 王少杰 +3 位作者 兰唱 闫旭 冯国忠 高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514,共9页
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肥料氮在连续两季作物系统中的去向,为黑土地保护下的氮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于2020—2021年在吉林梨树开展大田微区试验,设置无秸秆还田(CK)、深翻还田(DTS)、免耕覆盖还田(NTS)3种秸秆还田方式,每种方式下设置... 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肥料氮在连续两季作物系统中的去向,为黑土地保护下的氮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于2020—2021年在吉林梨树开展大田微区试验,设置无秸秆还田(CK)、深翻还田(DTS)、免耕覆盖还田(NTS)3种秸秆还田方式,每种方式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80 kg·hm^(-2)(N1)和270 kg·hm^(-2)(N2)。结果表明:当季和第二季玉米成熟期植株氮分别有38.0%~46.8%和12.9%~18.6%来源于^(15)N标记氮肥。肥料氮当季平均利用、残留和损失率分别为32.4%~43.9%、32.8%~51.4%和13.2%~32.7%,秸秆覆盖配施适量氮肥(180 kg·hm^(-2))处理下肥料氮当季利用率显著提高29.5%,而秸秆深翻还田则使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显著增加18.6%。当季施用肥料氮仍有8.5%~14.9%被第二季玉米吸收利用,两季累积利用率达40.9%~58.8%,在高氮(270 kg·hm^(-2))下秸秆深翻还田显著提高肥料氮的第二季利用率及累积利用效率。综上,秸秆覆盖还田配施适量氮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秸秆深翻还田更有利于高施氮量下土壤对肥料氮的保持,增加其被下季作物利用的机会,两者均能显著减少氮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示踪 秸秆还田 施氮量 肥料氮去向 残留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