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复合模式细根和草根分布与生长特征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贤伟 张健 +2 位作者 陈文德 范冰 董慧霞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6期73-78,共6页
对退耕还林地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复合模式细根和草根分布与生长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直径 0~1和1~2 mm细根生物量在垂直分布上存在差异.直径0~1 mm细根在上层(0~20 cm)、中层(20~40 cm)和下层(40 cm以下)生物量分... 对退耕还林地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复合模式细根和草根分布与生长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直径 0~1和1~2 mm细根生物量在垂直分布上存在差异.直径0~1 mm细根在上层(0~20 cm)、中层(20~40 cm)和下层(40 cm以下)生物量分别为0.240 6, 0.325 0和0.241 0 t/hm2;而直径 1~2 mm细根在整个年生长过程中,其上、中和下层生物量分别为0.150 0, 0.125 0和0.027 0 t/hm2,说明直径 0~1 mm细根对根系生物量积累的贡献高于 1~2 mm.黑麦草草根生物量在垂直方向上,0~20 cm层生物量高达0.986 0 t/hm2,20 cm以下层生物量仅有0.117 0 t/hm2,呈现典型的'T'型分布规律.三倍体毛白杨直径 0~1和1~2 mm细根、细根总生物量和黑麦草草根在一个年生长周期均呈单峰型特征.树根和草根0~20 cm层生长在时间动态规律上同步增大或同步减小,但0~20 cm层草根生物量占上层总生物量的68.68%,高于细根生物量;20 cm以下层则细根生物量占下层总生物量的87.68%,高于草根生物量.因此,三倍体毛白杨幼林与黑麦草复合生态系统地下部分空间生物量积累的种间利用关系表现互利优势,适宜性强,在四川盆地西缘退耕还林工程中是较为适宜的推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黑麦草 细根 草根 生物量 退耕还林
下载PDF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遥感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廖清飞 张鑫 +2 位作者 马全 姚瑶 于东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936-5943,共8页
基于象元二分模型,利用MODIS植被指数产品定量估算研究区2000—2009年生长季(4—9月)植被覆盖度,采用相关系数法和有序聚类分析方法对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趋势及突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DEM分析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1)研究区2000... 基于象元二分模型,利用MODIS植被指数产品定量估算研究区2000—2009年生长季(4—9月)植被覆盖度,采用相关系数法和有序聚类分析方法对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趋势及突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DEM分析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1)研究区2000—2009年整体植被覆盖度在波动中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其中2001年是显著突变年份,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2)通过对地形因子的响应分析,植被覆盖度在高程2500m和4100m,坡度4°和26°发生突变;对各高程带、坡度带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趋势及突变年份进行分析,获得了各带的变化趋势及其突变年份。对研究获得的结果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量的变化及退耕还林措施是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退耕还林措施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空演变 遥感监测 退耕还林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
下载PDF
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耕地流失及其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曾永年 靳文凭 +1 位作者 王慧敏 谭柳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14-222,共9页
为探究中国西部耕地流失规律,该文利用1999年、2009年遥感数据提取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耕地变化信息,分析耕地流失量和空间分布,并结合地形数据、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等用Logistic方法定量分析耕地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9年... 为探究中国西部耕地流失规律,该文利用1999年、2009年遥感数据提取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耕地变化信息,分析耕地流失量和空间分布,并结合地形数据、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等用Logistic方法定量分析耕地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9年至2009年间,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耕地面积净减少1 393.25 km2,耕地流失1 811.78 km2,其中转化为建设用地157.05 km2,退耕还林/草1 654.73 km2。坡度>25°的耕地中78.82%已进行了退耕还林/草,说明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退耕还林/草成效显著。耕地流失去向评价结果表明,海拔对建设用地扩张的贡献率为-66.46%,坡度对退耕还林/草的贡献率高达91.25%,说明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建设占用和生态退耕的合理性。该研究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建设用地 扩张 耕地流失 退耕还林 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
下载PDF
遥感和GIS支持下县域退耕还林还草空间决策分析——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白淑英 宝音 +1 位作者 包玉海 张树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退耕还林还草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途径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将武川县的土壤类型数据与地形坡度数据叠加分析同时参考土壤侵蚀、降水量和温度等方面的资料 ,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对TM影像目视解译得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 退耕还林还草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途径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将武川县的土壤类型数据与地形坡度数据叠加分析同时参考土壤侵蚀、降水量和温度等方面的资料 ,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对TM影像目视解译得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并与土地适宜性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可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此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作为一种技术模式 ,可进行推广 ,对西部大开发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保护 武川县 土地适宜性评价 空间叠加分析
下载PDF
四川旱耕地生产、生态问题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邓良基 凌静 +1 位作者 张世熔 胡玉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1,共4页
四川地域辽阔 ,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农耕地分布范围广 ,旱耕地比重大 ,水土流失和与之相关的旱、洪灾害等生产、生态问题突出 ,既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 ,又给长江中下游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 ,四川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除实施天... 四川地域辽阔 ,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农耕地分布范围广 ,旱耕地比重大 ,水土流失和与之相关的旱、洪灾害等生产、生态问题突出 ,既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 ,又给长江中下游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 ,四川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除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外 ,旱耕地 ,特别是旱坡耕地 (2°~ 2 5°)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水土流失 旱耕地 综合治疗 退耕还林 可持续利用 四川
下载PDF
气候情景下典型开垦与退耕区耕地动态变化的定量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姜群鸥 谭蓓 +2 位作者 薛筱婵 齐元静 邓祥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1-280,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气候情景下中国典型开垦与退耕区耕地动态变化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东北地区作为典型区,基于设计的土地利用规划情景和RCPs(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气候情景...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气候情景下中国典型开垦与退耕区耕地动态变化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东北地区作为典型区,基于设计的土地利用规划情景和RCPs(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气候情景,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DLS,dynamics of land system)模型模拟了在规划情景和RCPs气候情景下开垦与退耕区2010-2030年耕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不同耕地类型未来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规划情景下水田呈持续减少的态势,而旱田在2000-2010年有小幅增长的态势,而后出现大面积减少;AIM(Asia-Pacific integrated model)气候模式情景下旱田增长趋势也较明显,水田则保持小幅减少的态势;MESSAGE(model for energy supply strategy alternatives and their general environmental impact)气候模式情景下,耕地面积呈减少的态势。从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转移分析得出,该区域开垦与退耕相逆的现象在未来情景下仍会延续,但是发生的频率却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该研究为开垦与退耕区应对气候变化,合理进行农业规划和耕地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气候变化 规划 耕地变化 定量模拟 情景 开垦与退耕区
下载PDF
石漠化治理对岩溶作用强度的影响及其碳汇效应 被引量:13
7
作者 蓝家程 肖时珍 +2 位作者 杨龙 敖向红 肖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4-249,共6页
以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区代表石漠化治理的退耕还林地和未进行石漠化治理的耕地及对应的B泉和A泉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还林地、耕地的土壤CO_2浓度变化、土下溶蚀量及碳汇差异,以及对应泉水Ca^(2+)、HCO_3^-的变化,并计... 以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区代表石漠化治理的退耕还林地和未进行石漠化治理的耕地及对应的B泉和A泉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还林地、耕地的土壤CO_2浓度变化、土下溶蚀量及碳汇差异,以及对应泉水Ca^(2+)、HCO_3^-的变化,并计算岩溶碳汇效应,揭示石漠化治理对岩溶作用强度的影响及其碳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O_2浓度变化范围为417~10 000ml/m^3以上,表现为夏秋高、冬春低的季节变化。土壤CO_2浓度表现为土层60cm>40cm>20cm,在一定深度范围内随土层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相对耕地,退耕还林地能够明显增加土壤CO_2浓度,表明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CO_2积累。A泉和B泉的Ca^(2+)、HCO_3^-变化范围分别为78~98mg/L,207.4~280.6mg/L和118~133mg/L,323.3~396.5mg/L,B泉的Ca^(2+)和HCO_3^-含量明显高于A泉,其消耗的CO_2量也相对较大,表明植被恢复有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在雨季时,泉水中HCO_3^-含量变化相对土壤CO_2滞后大约1~2个月,而在旱季时,其变化趋势一致,表明泉水中HCO_3^-敏感地响应土壤CO_2的变化。退耕还林地土下溶蚀量及碳汇量约为耕地的7倍,受土壤有机质和土壤CO_2浓度及土壤水分等理化性质的影响,退耕还林地土下溶蚀量和碳汇量表现为土下40cm处最高,土下20cm处和60cm处相当。而耕地土下溶蚀量和碳汇量主要受CO_2浓度控制,其变化趋势与土壤CO_2浓度一致。综上表明,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能明显增强岩溶作用强度及岩溶碳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治理 退耕还林 耕地 土壤CO2 岩溶碳汇效应
下载PDF
退耕还林对河北顺平县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丽 张蓬涛 朱永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77,共4页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区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为定量研究该区域退耕前后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本文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和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对顺平县20...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区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为定量研究该区域退耕前后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本文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和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对顺平县2001-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为耕地、其他农用地、未利用地的减少和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的增加;顺平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退耕还林期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生态服务价值与总人口、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反映出退耕还林工程对其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顺平县
下载PDF
基于GIS的退耕还林工程区林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朝俊 胡庭兴 +1 位作者 刘波 赖家明 《遥感信息》 CSCD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以天全河流域中、下游为研究区域,应用分类后检测的方法,利用1997年和2003年的SPOT与TM融合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专家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对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提取变化信息。研究表明:1997-2003年研究区域... 以天全河流域中、下游为研究区域,应用分类后检测的方法,利用1997年和2003年的SPOT与TM融合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专家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对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提取变化信息。研究表明:1997-2003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耕地大量减少。林地增多量大;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大,耕地动态度为-5.1%,林地动态度为0.9%,建筑地动态度最高;研究区域退耕还林地的来源主要是耕地,来源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退耕还林 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
下载PDF
西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退耕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郑伟元 朱明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2年第3期31-35,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状况,以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评价耕地后备资源和坡耕地的开发利用,为西部开发生态退耕和耕地保护战略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耕地后备资源 开发利用 生态退耕
下载PDF
应用DEA分析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响应 被引量:14
11
作者 翟文侠 黄贤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面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项目标,其实施过程是政府和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共同作用的过程。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关系到退耕还林的水土治理效果的实现程度。通过建立退耕还林政策和农户水土...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面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项目标,其实施过程是政府和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共同作用的过程。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关系到退耕还林的水土治理效果的实现程度。通过建立退耕还林政策和农户水土保持行为指标体系,以及应用D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江西省丰城市的梅林镇、湖塘乡和尚庄镇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区域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和同一区域的不同农户具有不同的特点。个体差别:梅林镇15户农户、湖塘乡14户农户、尚庄镇14户农户的水土保持行为属于积极响应型,农户兼业化水平和家庭核心化水平较高是区域的共同特点,分别占各乡镇调查农户的25.86%、24.14%、24.14%,其余旁观响应型、补偿消极型、补偿年限消极型、实施力度消极型、综合消极型,以补偿消极型为主。区域差别:梅林镇和湖塘乡补偿消极型农户明显多于尚庄镇,而尚庄镇旁观响应型比重较高,这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有关,梅林镇在区位上优于其他乡镇,经济较为发达,农户的非农收入水平较高,兼业化程度也高于其他乡镇。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和水土流失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调查 退耕还林政策 区域 非农收入 农户兼业化 DEA分析 乡镇 梅林 水土保持 响应
下载PDF
干旱区灌溉农田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WSU-PRA调查研究——以甘肃民勤绿洲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丁 马金珠 南忠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S2期82-86,共5页
本文通过WSU$CPRA(水土资源利用的农村参与式评估 )方法 ,以民勤绿洲为研究对象 ,对干旱区灌溉农田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与效果进行了半结构访谈调查。结果表明 :退耕还林实施后 2 0 0 3年全社会土地资源利用实际上涨 1 4.7个百分点 ;... 本文通过WSU$CPRA(水土资源利用的农村参与式评估 )方法 ,以民勤绿洲为研究对象 ,对干旱区灌溉农田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与效果进行了半结构访谈调查。结果表明 :退耕还林实施后 2 0 0 3年全社会土地资源利用实际上涨 1 4.7个百分点 ;挤占粮经生产河水资源1 4% ,以红崖山水库渠口水量计算约为 0 .1 2 1亿m3;植树扩大地下水开采 0 .398亿m3,种植饲草节水 0 .1 0 76亿m3,增减相抵实际扩大地下水开采 9.63%~ 1 0 .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水土资源 利用 PRA
下载PDF
退耕还林中“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概念和比例问题 被引量:15
13
作者 闫丽珍 闵庆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50-53,共4页
剖析了“经济林”和“生态林”在森林学和退耕还林政策中的不同含义 ,在总结不同学者认识的基础上 ,结合对西北退耕还林地区以及安徽砀山县的考察 ,讨论了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所规定的“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比例问题。分析表明 :我国在... 剖析了“经济林”和“生态林”在森林学和退耕还林政策中的不同含义 ,在总结不同学者认识的基础上 ,结合对西北退耕还林地区以及安徽砀山县的考察 ,讨论了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所规定的“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比例问题。分析表明 :我国在森林学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中的经济林、生态林的概念 ,需要进一步明确 ;退耕还林政策中的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许多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 ,种植经济林同样可以兼顾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 ,并有利于退耕还林工作的持续实施。因此 ,应当在条件允许的地方 ,适当扩大经济林的比例 ,并力图通过经济林的发展 ,在确保生态效益提高的同时 ,达到促进农民经济增收和社会稳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建设 经济林 生态林
下载PDF
关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问题 被引量:17
14
作者 甘枝茂 桑广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2年第1期62-65,共4页
论述了退耕还林 (草 )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一项战略性措施 ,分析了在满足农村人口粮食的基本需求情况下 ,退耕坡地仍有很大潜力 ,以及从自然环境特点、历史时期植被分布来看 ,黄土高原广大地区种树种草是可行的 ;并提出... 论述了退耕还林 (草 )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一项战略性措施 ,分析了在满足农村人口粮食的基本需求情况下 ,退耕坡地仍有很大潜力 ,以及从自然环境特点、历史时期植被分布来看 ,黄土高原广大地区种树种草是可行的 ;并提出了退耕还林 (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 可行性分析 退耕还草
下载PDF
陕西省退耕还林(草)前后LUCC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涛 李天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6-250,共5页
基于1980s,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四期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借助ArcGIS技术,对退耕还林(草)前后的陕西省土地利用状况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进而借助SPSS探讨了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改革开放初... 基于1980s,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四期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借助ArcGIS技术,对退耕还林(草)前后的陕西省土地利用状况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进而借助SPSS探讨了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退耕还林(草)前陕西省土地利用程度增加,而后随着退耕还林(草)的实施又逐步下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退耕还林(草)前后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经线性拟合检验,退耕还林(草)前后4个年份陕西省各县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与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超过0.7,且在0.01水平上显著,说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 退耕还林 生态系统服务 陕西省
下载PDF
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中退耕还林还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晓艳 杨昕 程水英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通过分析研究宁南山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制约因素,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必须与解决群众的长期生活问题同步进行,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步考虑,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退耕还林还草的中间摩擦,使退耕还林还草和坚持... 通过分析研究宁南山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制约因素,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必须与解决群众的长期生活问题同步进行,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步考虑,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退耕还林还草的中间摩擦,使退耕还林还草和坚持生态优先真正得到落实,彻底防止边治理边破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山区 生态建设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制约因素 经营方式 制度创新
下载PDF
四川旱耕地的特征、问题及持续利用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良基 侯大斌 凌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B12期96-102,共7页
四川是农业大省 ,农耕地在农业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农耕地中旱耕地比重大 ,旱耕地特征明显 ,生产、生态问题突出 ,土壤养分贫乏 ,水土流失和与之相关的旱、洪灾害严重 ,导致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低下。因此 ,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中 ,... 四川是农业大省 ,农耕地在农业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农耕地中旱耕地比重大 ,旱耕地特征明显 ,生产、生态问题突出 ,土壤养分贫乏 ,水土流失和与之相关的旱、洪灾害严重 ,导致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低下。因此 ,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中 ,旱耕地 ,特别是旱坡耕地 (6~2 5°)的综合治理和持续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旱耕地 综合治理 退耕还林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退耕还林还草地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张家口地区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进云 乔荣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2-134,共3页
结合张家口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特点简要论述了退耕还林还草的重要作用,对当前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家在实施退耕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当地由退耕带来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环境 张家口
下载PDF
基于农户调查的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戎晓红 张文秀 刘自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39-1540,1542,共3页
选取雨城区4个乡镇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就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认可、管护、期望及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收入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宣传不足,退耕后缺乏管护和技术支持及农户增收缓慢等问题;... 选取雨城区4个乡镇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就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认可、管护、期望及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收入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宣传不足,退耕后缺乏管护和技术支持及农户增收缓慢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 可持续发展 雅安市雨城区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与生态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再强 谢以萍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4期40-44,共5页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和经营条件详细分析 ,具体提出适合金沙江流域不同海拔和立地条件的退耕还林的技术模式 ,论述了经济林模式、生态林模式、用材林模式和林草混交立体模式的适用立地条件、造林树种、经营技术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河谷 退耕还林 海拔 立地条件 造林树种 经营技术 生态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