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oking Backward to Look Foward, Learning New Things by Reviewing Old—A Glimpse of Global Issues over the Past Century
1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2001年第1期6-13,共8页
关键词 A Glimpse of Global Issues over the Past Century learning new Things by reviewing old Looking Backward to Look Foward OVER
下载PDF
论数学教与学中的“知新温故”
2
作者 徐章韬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6,共8页
在“双减”背景下,为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知识的对偶性、知识的层进与拓展、知识的传承与进化,使数学学习“知新温故”。知识产生的动力方式、知识运行的自然脉络、知识形式的逐... 在“双减”背景下,为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知识的对偶性、知识的层进与拓展、知识的传承与进化,使数学学习“知新温故”。知识产生的动力方式、知识运行的自然脉络、知识形式的逐级抽象、知识内涵的理解表征和知识本质的模式凝练,使得数学教学“知新温故”。这一发现启示教师基于知识分析和心理分析以学定教,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基于循证研究的实践也表明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与教 减负 知新温故
下载PDF
再论孔子的“述而不作”与“温故而知新”——以中国早期文明中的文本与口传为视角
3
作者 李凯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105-114,共10页
后人对孔子形成了创新与守旧的不同认识,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思维世界:“述而不作”和“温故而知新”分别针对文献整理和口头诠释展开。“述而不作”是孔子向老子学习史官“主书主法”的专业技能,其中不需要太多个人意志。孔子按照... 后人对孔子形成了创新与守旧的不同认识,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思维世界:“述而不作”和“温故而知新”分别针对文献整理和口头诠释展开。“述而不作”是孔子向老子学习史官“主书主法”的专业技能,其中不需要太多个人意志。孔子按照教化旨趣,把王官之学的单篇文本填充到“六艺”的框架中。孔子“温故而知新”获得的“新得”,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口头层面,其评论中有大量“论、议、辩”的成分,促进了“语”类文献的繁荣。孔子时代的典章制度文本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口头表达的“新得”是补充。汉代文本系统产生的古文经和口传系统产生的今文经的争端,可归因于孔子“述而不作”和“温故而知新”的命题,以及周代“文”与“献”之间的辩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述而不作 温故而知新 文本 口传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用户评论分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燕宪文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24年第6期55-59,共5页
基于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用户评论分析与应用,对于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建设、内容生产指导和媒体传播效率提升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对新闻类节目用户评论的价值和现存问题剖析,构建了一套系统级解决方案,通过研究机器学习在用户评论分析系... 基于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用户评论分析与应用,对于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建设、内容生产指导和媒体传播效率提升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对新闻类节目用户评论的价值和现存问题剖析,构建了一套系统级解决方案,通过研究机器学习在用户评论分析系统中的应用实践,提出了新闻类节目用户评论分析与应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类节目 用户评论 机器学习 情感分析 模型 算法
下载PDF
“温故知新”的时代内涵、发生机制及实践策略
5
作者 罗祖兵 吴剑桥 《教育文化论坛》 2023年第2期11-18,共8页
“温故知新”作为一个自古有之的教学原则,通常被理解为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其实在今天,它更应该被理解为通过对过去所学(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进行再学习,并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体会或产生新的知识、技能与... “温故知新”作为一个自古有之的教学原则,通常被理解为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其实在今天,它更应该被理解为通过对过去所学(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进行再学习,并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体会或产生新的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温故知新至少有五种发生机制:原有认知结构的丰富,会扩大温故时理解的视界;加工能力的改变,会提高温故时理解的深度;个体倾向转变,改变了温故时理解的角度;温故会带来经验的改组,从而促进新的意义生成;相关阅历增加,改变了温故时的情感体验。为了在“温故”中更好地实现“知新”,需注重四个策略:一是“温故”时要紧扣“知新”的目的,二是“温故”要把握适当的时机,三是“温故”要注重方式方法,四是教师自身要做到“温故知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故知新 时代内涵 发生机制 实践策略
下载PDF
清末民初乡村精英离乡的“新学”教育原因 被引量:22
6
作者 郝锦花 王先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5-150,共6页
近代以前 ,中国社会以传统的“旧学”教育一统天下。 190 5年科举制度废除 ,标志着“新学”教育制度在中国最终确立。新式学校的迅猛增加 ,“新学”教育机会的拓宽 ,以及失去往日旧学教育内在社会整合机制的“新学”教育体制 ,为绅士阶... 近代以前 ,中国社会以传统的“旧学”教育一统天下。 190 5年科举制度废除 ,标志着“新学”教育制度在中国最终确立。新式学校的迅猛增加 ,“新学”教育机会的拓宽 ,以及失去往日旧学教育内在社会整合机制的“新学”教育体制 ,为绅士阶层提供了社会流动资源。与此同时 ,近代“新学”教育体制在学堂地域分布、各专业学堂比例、主要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始终疏离于乡村社会 ,从而进一步加速了乡村精英离乡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乡村精英 "新学"教育 乡村社会
下载PDF
论20世纪初叶中国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 被引量:21
7
作者 郝锦花 王先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1期14-22,共9页
清末学制改革后 ,乡村社会形成了别具特色、新旧并存的二元教育模式。在这种新旧对峙的二元教育结构中 ,乡间私塾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和乡土适应性位居乡间文化的霸主地位。乡间私塾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乡村学校 ,而且在社会功能上仍然是社... 清末学制改革后 ,乡村社会形成了别具特色、新旧并存的二元教育模式。在这种新旧对峙的二元教育结构中 ,乡间私塾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和乡土适应性位居乡间文化的霸主地位。乡间私塾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乡村学校 ,而且在社会功能上仍然是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塾 乡村社会 文化 新学教育
下载PDF
语文学习困难儿童汉字记忆编码的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恩国 沈徳立 +3 位作者 吕勇 胡伟 李永鑫 陈海霞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探讨语文学习困难儿童汉字记忆编码过程的特点。研究发现:语文学习困难组和对照组在编码过程的300-700ms均存在显著的相继记忆效应。语文学习困难组与对照组的Dm效应存在着显著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在Dm效应出现...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探讨语文学习困难儿童汉字记忆编码过程的特点。研究发现:语文学习困难组和对照组在编码过程的300-700ms均存在显著的相继记忆效应。语文学习困难组与对照组的Dm效应存在着显著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在Dm效应出现前,语文学习困难组加工的P2潜伏期显著晚于对照组。同时还发现,不同能力组加工的N2和LPC差异与Dm效应十分相似,对照组比语文学习困难组更正,与Dm效应不同,不同能力组加工的分离明显大于Dm效应的分离,且持续时间更长,一直持续到1000ms之后,远远晚于Dm效应的分离时间,对照组比语文学习困难组有一个更正的晚正成分。语文学习困难组与对照组在加工程度上存在差异,使编码项目的记忆痕迹呈现出不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Dm效应 old/new效应 语文学习困难
下载PDF
关于医用有机化学绪论课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6
9
作者 秦向阳 刘建强 +2 位作者 吴尧平 何炜 李志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第6期50-52,共3页
有机化学与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与融合越来越紧密,为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绪论课作为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开宗明义的第一课,其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而组织合理的授课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夯... 有机化学与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与融合越来越紧密,为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绪论课作为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开宗明义的第一课,其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而组织合理的授课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夯实基础、启发思考,从而实现温故知新、授人以渔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有机化学 绪论课 温故知新 授人以渔
下载PDF
《论语》“温故而知新”章诠释与儒家师道的建构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4,共6页
师道是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章是历代儒者阐发、建构师道的重要文本依托。自汉至清的经学家,透过字句诠解、文献互证、义理建构等方式对"温故而知新"章的内涵作出了诸多解读,... 师道是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章是历代儒者阐发、建构师道的重要文本依托。自汉至清的经学家,透过字句诠解、文献互证、义理建构等方式对"温故而知新"章的内涵作出了诸多解读,从教学义、尊德义、治事义三种视角探讨师道,使"温故而知新"衍生为学问方法、成德工夫、政治殷鉴三种不同形态。相应地,"师"被诠解为学问之师、德性之师、治事之师。历代歧解虽建立于不同的学理预设之上,然皆旨在说明儒者何以为师,并因之以建构理想中的师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故而知新” 师道 《论语》 经典诠释
下载PDF
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陆秋 苏祝捷 高钺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2-55,共4页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研究的重点,怎样实施有效教学也因此成为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热点.小学体育课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毛振明、余文森两位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研究的重点,怎样实施有效教学也因此成为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热点.小学体育课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毛振明、余文森两位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角度提出重复学习、以教促学、"旧知"促"新知"等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类型理论 先学后教 先教后学 温故知新
下载PDF
晚清“古学复兴”:中国旧学纳入近代新知体系之尝试 被引量:8
12
作者 左玉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2-71,共10页
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在清末“保存国粹”、“复兴古学”的过程中 ,开始对中国古代学术进行初步整理 ,肇始了对中国学术遗产进行发掘、梳理、研究和整合之工作。以西方新知、新理、新法整理中国传统旧籍 ,发明中国旧学之新义 ,是晚清学术... 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在清末“保存国粹”、“复兴古学”的过程中 ,开始对中国古代学术进行初步整理 ,肇始了对中国学术遗产进行发掘、梳理、研究和整合之工作。以西方新知、新理、新法整理中国传统旧籍 ,发明中国旧学之新义 ,是晚清学术演进之必然趋势。以新知阐释旧学 ,以中学比附西学 ,以近代学科体系界定中国旧学 ,是晚清学者整理中国旧学之基本思路。正是在对中国传统学术不断进行整理和整合的过程中 ,中国传统学术开始转变其固有形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学术史 中国旧学 西学新知 学科体系 复兴古学
下载PDF
近十年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共同体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超群 吴锦程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93-98,共6页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已然成为焦点,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也成为一种全新趋势与战略选择,并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学习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已然成为焦点,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也成为一种全新趋势与战略选择,并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学习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在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的调查基础之上,构建特色学习共同体迫在眉睫,将是日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学习 学习共同体 研究述评
下载PDF
温故而知新:中国古典教育精神的奠基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6,共6页
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语针对师者而言,孔子以此为师道立万世之法。自温故而言,“故”源自“六艺”为主的贵族教育,孔子将其开拓为以六经为核心的儒家教育体系,涵盖了古代经典、语文与历史的世界,形成了中国古典教育的基本内... 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语针对师者而言,孔子以此为师道立万世之法。自温故而言,“故”源自“六艺”为主的贵族教育,孔子将其开拓为以六经为核心的儒家教育体系,涵盖了古代经典、语文与历史的世界,形成了中国古典教育的基本内容;“温”体现出中国古典教育涵泳自得的方法与注重生命体验的情感特点。自知新而言,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以“自礼归仁”的思想转型为核心,将周代贵族文化转化为面向普通大众的文教体系。他们通过经典新诠、语文新解、古史新义等方式,开启了中国古典教育的创造性路径。“温故而知新”是中国古典教育的奠基,塑造了古典教育凝聚传统、开启新知、深入生命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的现代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故而知新 中国古典教育 经典新诠 语文新解 古史新义
下载PDF
繁荣学术,以文化人;咨政建言,服务地方——“新常态下革命老区发展暨巴文化研究”学术交流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长江 何先成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55-160,共6页
"新常态下革命老区发展暨巴文化研究"学术交流会是2015年由四川文理学院主办、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与巴文化研究院联合承办、达州市社科联协办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会议紧紧围绕"新常态下革命老区发展暨巴文化研究&... "新常态下革命老区发展暨巴文化研究"学术交流会是2015年由四川文理学院主办、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与巴文化研究院联合承办、达州市社科联协办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会议紧紧围绕"新常态下革命老区发展暨巴文化研究"这一主题设置了四大专题,即老区经济发展研究、老区社会治理研究、老区革命精神研究、老区历史文化研究。与会学人围绕这四大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四川文理学院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与巴文化研究院的学术宗旨和社会责任,即"繁荣学术,以文化人;咨政建言,服务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革命老区发展 巴文化 会议综述
下载PDF
难以区分的新旧:民初国学派别的异与同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志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9-107,共9页
在民初趋新学者的认知中 ,2 0世纪 2 0年代的国学机构有三类 ,即赛先生的“国学”、冬烘先生的“国学”和神怪先生的“国学” ,分别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无锡国学专修馆和上海同善社的国学专修馆为代表 ,前者总试图区分于后二者。但... 在民初趋新学者的认知中 ,2 0世纪 2 0年代的国学机构有三类 ,即赛先生的“国学”、冬烘先生的“国学”和神怪先生的“国学” ,分别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无锡国学专修馆和上海同善社的国学专修馆为代表 ,前者总试图区分于后二者。但当时还有一些较难纳入这三类的国学机构 ,比如东南大学的国学研究院就与北大国学研究所异中有同。而更年少的新人物甚至连北大派国学也不予承认 ,他们认为治国学者皆不“科学”。与趋新学人意愿相反的是 ,由于各类国学机构研究的对象接近 ,整理国故客观上多少起到了沟通新旧的作用 ;但新派对旧派有意识的排拒远胜于基本是无意识的沟通 ,“国学”一名终于不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派别 国故学 国学机构 古学 上海 同善社 国学专修馆 北京大学 国学研究所 顾实 梁容若 民国初年 学术流派
下载PDF
关于晚清的“新学”与“旧学”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先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31-36,共6页
新学与旧学的交相兴替 ,代表了晚清时期文化演变的基本走向。随着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和体制的建立 ,传统中学在基本内容和框架上完成了由旧学向新学的历史更替。 2 0世纪初年国学思潮的兴起表现出学术文化的历史性转向 ,由以学习西方为... 新学与旧学的交相兴替 ,代表了晚清时期文化演变的基本走向。随着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和体制的建立 ,传统中学在基本内容和框架上完成了由旧学向新学的历史更替。 2 0世纪初年国学思潮的兴起表现出学术文化的历史性转向 ,由以学习西方为主旨转向了以提倡国学为主要目标。这种学术文化潮流的变向 ,与新学发展的偏向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新学 旧学
下载PDF
《最近二十年中国旧学之进步》作者考辨——兼论其学术史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侯书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5,共6页
1922年《东方杂志》十九卷第三号上发表的《最近二十年中国旧学之进步》,介绍了20世纪最初20年旧学的发展概况,与当时居于思想界、学界主流的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人的认知不同,从另一视角解读了近代文化转移时期中国学术发展之一面... 1922年《东方杂志》十九卷第三号上发表的《最近二十年中国旧学之进步》,介绍了20世纪最初20年旧学的发展概况,与当时居于思想界、学界主流的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人的认知不同,从另一视角解读了近代文化转移时期中国学术发展之一面相。文章署名抗父,即樊炳清(少泉)。然而,从王国维致罗振玉书信及相关史实的梳理、文章内容与行文风格,尤其是与王氏后来所作《最近二三十年新发见之学问》比较看,该文当出自王国维之手,体现了他对这一时期学术发展的认知与自我评定,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近二十年中国旧学之进步》 抗父 王国维 《最近二三十年新发见之学问》
下载PDF
项目导向、组织学习和竞争优势——新旧项目间知识继承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涛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4-167,172,共5页
项目合作和团队工作是组织获取知识、建立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已有的成果侧重于项目内不同主体间知识转移的横向研究,却忽略了新旧项目间知识的纵向转移。研究新旧项目间的知识继承,对丰富知识管理理论,提高企业的知识积累和项目... 项目合作和团队工作是组织获取知识、建立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已有的成果侧重于项目内不同主体间知识转移的横向研究,却忽略了新旧项目间知识的纵向转移。研究新旧项目间的知识继承,对丰富知识管理理论,提高企业的知识积累和项目成功率有重要意义。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新旧项目间知识的纵向转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新旧项目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试图建立一个新旧项目间知识纵向转移的概念模型,希望为下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导向 组织学习 新旧项目 知识继承
下载PDF
戊戌时期的政治共识与改革底线——张之洞旧体新用说略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奇 陈瑜 《贵州文史丛刊》 2017年第4期55-59,共5页
戊戌时期,维新精英们提出了师法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变革的主张,但是,开明知识分子及官僚阶层却未能就此达成共识。《万国公报》编者沈寿康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官员盛宣怀"论西学为用,必以中学为体";帝党... 戊戌时期,维新精英们提出了师法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变革的主张,但是,开明知识分子及官僚阶层却未能就此达成共识。《万国公报》编者沈寿康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官员盛宣怀"论西学为用,必以中学为体";帝党重臣翁同龢、孙家鼐主"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明定国是诏》宣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张之洞《劝学篇》明确提出的"旧学为体,新学为用",集中反映了戊戌时期中国社会的一般舆论,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改革的政治共识及改革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劝学篇》 旧体新用 政治共识 改革底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