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rhBMP-2/明胶复合材料的诱导成骨活性:修复兔长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建强 胡蕴玉 +3 位作者 白建萍 吕荣 孙梁 王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观察rhBMP-2/明胶复合材料修复兔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手术造成桡骨中上段15mm骨缺损,实验组植入rhBMP-2/明胶复合材料片,其中rhBMP-2的含量为1.0mg,对照组植入单纯明胶片。通过影像学、组织学观察及骨密度测定。结果影像... 目的观察rhBMP-2/明胶复合材料修复兔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手术造成桡骨中上段15mm骨缺损,实验组植入rhBMP-2/明胶复合材料片,其中rhBMP-2的含量为1.0mg,对照组植入单纯明胶片。通过影像学、组织学观察及骨密度测定。结果影像学检查示实验组术后4周时缺损区有大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8周时新生骨痂将缺损区桥接,术后12周时达到皮质骨连接;对照组无骨痂形成。组织学检查示实验组术后4周时的骨痂为编织骨,术后8周时骨痂外层为板层骨,中央为编织骨,内有骨髓组织,术后12周时骨痂外层为皮质骨,中央为髓腔组织;对照组缺损区为结缔组织和肌组织充填。骨密度测定示术后12周时骨痂密度达到正常值的76%。结论rhBMP-2/明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活性,1.0mg的rhBMP-2能够很好的修复兔桡骨15mm的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bmp-2/明胶复合材料 诱导成骨 rhbmp-2 明胶 骨缺损 骨修复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添加明胶优化仿贝壳TiB2/Al-Cu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2
作者 陈亚丽 林波 +2 位作者 聂蒙 胡可 肖华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16-430,共15页
采用冷冻铸造及压力浸渗制备了TiB_(2)/Al-Cu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明胶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其组织、断裂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明胶添加量的增加,TiB_(2)/Al-Cu复合材料的抗压、抗弯强度和韧性均有所... 采用冷冻铸造及压力浸渗制备了TiB_(2)/Al-Cu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明胶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其组织、断裂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明胶添加量的增加,TiB_(2)/Al-Cu复合材料的抗压、抗弯强度和韧性均有所提高。当明胶含量为1.0 wt%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其抗压强度、抗弯强度、裂纹萌生韧性(KIC)和裂纹扩展韧性(KJC)分别为(625±13)MPa,(626±4)MPa,(22.23±0.2)MPa·m^(1/2)和(54.43±2.4)MPa·m^(1/2)。此外,明胶的加入提高了TiB_(2)/Al-Cu层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提高均归因于添加明胶后,陶瓷片层开始弯曲且桥接增多,TiB_(2)/Al-Cu层状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得到优化。当复合材料受到外部载荷时,增加了形成多裂纹可能性,同时弯曲的陶瓷片层和陶瓷桥接有效地阻碍了金属片层间的剪切流动并抑制了金属的塑性变形,最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贝壳技术 TiB2/Al-Cu复合材料 冷冻铸造 挤压铸造 明胶添加
下载PDF
纳米TiO_2杂化明胶载银复合材料的抗紫外和抗菌性能
3
作者 张秀丽 李辉 +2 位作者 范浩军 陈意 石碧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7-31,共5页
采用原位有机一无机杂化方法制备了纳米TiO2杂化明胶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引入银离子,制备了载银纳米TiO2杂化明胶,并对其表面形态,抗紫外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载银不影响纳米TiO2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和粕径大小,纳... 采用原位有机一无机杂化方法制备了纳米TiO2杂化明胶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引入银离子,制备了载银纳米TiO2杂化明胶,并对其表面形态,抗紫外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载银不影响纳米TiO2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和粕径大小,纳米TiO2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且其粒径与TiO2的含量有关。当TiO2含量质量分数从0.23%提高至2.00%时,纳米TiO2的平均尺寸相应地由30~50nm增加到80~100nm。银离子的引入,使纳米TiO2杂化明胶复合化材荆的抗紫外性显著提高,尤其对UVB有良好的屏蔽作用。同时,载银纳米TiO2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能抗菌性能明显提高,当纳米TiO2含量质量分数为2.00%时,其抑菌率分别可达到98.8%和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纳米TIO2 载银复合材料 抗紫外 抗菌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与生物活性骨水泥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
4
作者 王芹 汪竹平 +3 位作者 戈扬 张冬梅 田月洁 刘修鑫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1998年第4期10-16,共7页
本工作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生物材料和制品的生物学评价标准》(简称《标准),按照标准程序通过溶血试验、对凝血系统影响试验、热原试验、肌肉刺激试验以及细胞毒性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与生物活性骨水泥复合材... 本工作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生物材料和制品的生物学评价标准》(简称《标准),按照标准程序通过溶血试验、对凝血系统影响试验、热原试验、肌肉刺激试验以及细胞毒性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与生物活性骨水泥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毒性,并参照《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与生物活性骨水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bmp-2 生物活性骨水泥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全文增补中
口腔材料与器械
5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2007年第4期218-223,共6页
20071941rhBMP-2/DFDBA复合材料植入大鼠体内不同部位后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李祖兵…∥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4(5).-371~37572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先根据植入材料不同分2组,即rhBMP-2/DFDBA复合材料(A组)和单... 20071941rhBMP-2/DFDBA复合材料植入大鼠体内不同部位后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李祖兵…∥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4(5).-371~37572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先根据植入材料不同分2组,即rhBMP-2/DFDBA复合材料(A组)和单纯DFDBA材料(B组),再按植入部位不同进一步分为4组,即背阔肌及血管(血管及肌组)、背阔肌(肌组)、背部皮下组织(皮下组)和腹部脂肪组织(脂肪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材料 WISTAR大鼠 DFDBA rhbmp-2 器械 口腔颌面外科 血管再生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载rhBMP-2人工骨促进家兔脊柱融合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仲荣洲 费琴明 +5 位作者 张键 陈统一 刘昌胜 龙作林 俞瑞传 黄河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CPC作为rhBMP-2载体促进家兔脊柱融合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取1 mg rhBMP-2分别与1 g CPC、体积为6.0 cm×2.0 cm×0.5 cm的医用明胶海绵(absorbable gelatin sponge,AGS)吸附复合,冻干制备rhBMP-2/CPC、rhBMP-2/AGS生物... 目的探讨CPC作为rhBMP-2载体促进家兔脊柱融合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取1 mg rhBMP-2分别与1 g CPC、体积为6.0 cm×2.0 cm×0.5 cm的医用明胶海绵(absorbable gelatin sponge,AGS)吸附复合,冻干制备rhBMP-2/CPC、rhBMP-2/AGS生物材料。45只24周龄新西兰兔,体重2.5~3.5 kg,随机分为A(n=17)、B(n=11)、C(n=17)3组。暴露L5、6横突,将L5、6横突后缘骨皮质磨除,露出松质骨,行后路双侧L5、6横突间植骨,A、B、C组分别植入rhBMP-2/CPC、rhBMP-2/AGS、CPC 3种材料。于术后4、8、24周,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后4、8周脱钙组织切片,A组均见明显骨痂连接;B组仅见小片骨痂;C组见纤维连接,局部少许软骨。术后4周A、B、C组脱钙组织切片评分分别为(7.30±0.76)、(3.68±1.60)和(1.75±0.54)分,术后8周分别为(8.32±1.11)、(3.75±1.23)和(1.47±0.23)分;各时间点A、B组以及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脱钙硬组织切片术后4、8周A组均见类松质骨样骨组织再生,C组植入物周围见纤维连接,少许成骨。术后4周单位面积内成骨面积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A、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CT评分A、B、C组分别为(2.50±0.57)、(1.00±0.00)和(1.00±0.00)分,C组与A、B组以及A、B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作为rhBMP-2载体能够促进家兔脊柱骨性融合,可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bmp-2 医用明胶海绵 骨诱导 CPC 脊柱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