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鲜冰冻血浆中FⅧ∶C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苗翠英 李蓬 +2 位作者 孙波 王文秋 马京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f:c 血浆冷沉淀 检测结果
下载PDF
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FⅦ:C、FⅧ:C、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建平 曹燕娜 +6 位作者 文志斌 刘发益 熊石龙 马志成 何晓凡 李俊成 贺石林 《血栓与止血学》 2001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检测凝血因子Ⅶ、Ⅶ、Ⅱ、Ⅰ的活性,研究其在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凝血活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发色底物法及凝血酶时间法测定了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浆FⅦ:C、FⅧ:C、... 目的:检测凝血因子Ⅶ、Ⅶ、Ⅱ、Ⅰ的活性,研究其在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凝血活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发色底物法及凝血酶时间法测定了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浆FⅦ:C、FⅧ:C、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相对活性。结果:AMI病人血浆FⅦ:C为98.3 %±36.7%,与青年组的104.0%±29.4%和老年组的114.9%±23.6%比较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而AIS病人为152.9%±30.3%,较青年组和老年组显著升高(P值均<0.001)。AMI病人血浆FⅧ:C为234.2%±57.9%,明显高出青年组的101.2%±32.6%和老年组的116.4%±35.7%(P值均<0.001)。但AIS病人FⅧ:C±为85.5%±32.6%,低于老年组(P<0.05)。AMI和AIS病人血浆凝血酶原活性分别为130.2%±14.7%和128.0%±29.4%,高于青年组的108.0%±7.7%(P<0.001和0.01)和老年组的106.1%±19.4%(P值均<0.001)。AMI和AIS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分别为207.2%±53.0%和174.3%±28.5%,二者均显著高于正常青年组的103.3%±11.6%(P值均<0.001)和老年组的143.8%±16.8%(P<0.001和和0.01)。结论:AMI病FⅧ:C增高,AIS病人FⅦ:C增高;二者血浆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活性均高于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fⅦ:c f:c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930701血浆和中纯FⅧ国家标准品FⅧ:C检测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大英 沈琦 云志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7-88,共2页
930701血浆和中纯FⅧ国家标准品FⅧ:C检测结果及分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00050刘大英,沈琦,云志宏笔者用一、二期凝结法和基质显色法,对930701血浆和中纯FⅧ国家标准品FⅧ:C进行了标定,现将结果报告... 930701血浆和中纯FⅧ国家标准品FⅧ:C检测结果及分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00050刘大英,沈琦,云志宏笔者用一、二期凝结法和基质显色法,对930701血浆和中纯FⅧ国家标准品FⅧ:C进行了标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标准品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品 血浆 鉴定 血浆f:c
下载PDF
单采新鲜冰冻血浆FⅧ∶C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征 周静宇 蔡莉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3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单采新鲜冰冻血浆 血液检验 f:c含量 血型 凝血因子
下载PDF
4℃贮存新鲜血浆的FⅧ∶C的动态检测
5
作者 丁培芳 申法奎 +2 位作者 杨爱玲 刘德春 刘焕亮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9-80,共2页
4℃贮存新鲜血浆的FⅧ∶C的动态检测250014山东省血液中心丁培芳申法奎杨爱玲1刘德春刘焕亮全血离开机体后在贮存期间发生的变化统称为“贮存损伤”,损伤程度与保存液种类、保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有关;而凝血因子Ⅴ、Ⅷ为不... 4℃贮存新鲜血浆的FⅧ∶C的动态检测250014山东省血液中心丁培芳申法奎杨爱玲1刘德春刘焕亮全血离开机体后在贮存期间发生的变化统称为“贮存损伤”,损伤程度与保存液种类、保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有关;而凝血因子Ⅴ、Ⅷ为不稳定因子,它们在血浆中的活性又与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份输血 新鲜血浆 fc:c 动态检测
下载PDF
血液储存时间温度对FⅧ:C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刘仁强 秦艳兰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储存时间、温度对FⅧ:C活性的影响,为制备FⅧ:C活性符合质量标准的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COAG-A-MATE MTX全自动血凝仪测定30份血液分别于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制备的FFP的FⅧ:C... 目的:观察血液储存时间、温度对FⅧ:C活性的影响,为制备FⅧ:C活性符合质量标准的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COAG-A-MATE MTX全自动血凝仪测定30份血液分别于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制备的FFP的FⅧ:C活性水平。结果:血液采集后不同储存温度,不同储存时间所制备的FFP中FⅧ:C活性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FP中FⅧ:C活性水平与储存温度、时间相关,全血采集后4℃冰箱保存,于6h内分离、-50℃速冻而成的FFP其FⅧ:C活性水平符合新鲜冰冻血浆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时间 ffP f:c活性
下载PDF
一种我国自主研发rhFⅧ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初步比较研究
7
作者 刘亮 顾若兰 +4 位作者 朱晓霞 孟志云 吴卓娜 甘慧 窦桂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589,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表达人凝血因子(rFⅧ)在研品种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方法建立并优化生色底物活性检测方法,用于测定血浆样品中FⅧ活性浓度(FⅧ∶C);选择市售进口的同类药物Xyntha为参比药物,对只敲除了FⅧ基因的... 目的初步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表达人凝血因子(rFⅧ)在研品种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方法建立并优化生色底物活性检测方法,用于测定血浆样品中FⅧ活性浓度(FⅧ∶C);选择市售进口的同类药物Xyntha为参比药物,对只敲除了FⅧ基因的模型小鼠(HA小鼠)分组(n=18)单次尾静脉注射280 IU·kg-1受试药rhFⅧ或参比药Xyntha,在0、0.083、1、3、6、9、24、36和48 h采集血浆样品(30μL/只,每个时间点6个样品),测定其FⅧ∶C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rhFⅧ组和参比药Xyntha组给药后,0.083、1、3、6、9、24、36和48 h的血浆FⅧ∶C(IU·mL-1)分别为3.218±1.511 vs 3.616±1.504、2.089±0.593 vs 2.786±1.157、1.953±0.546 vs1.942±0.807、0.613±0.360 vs 1.025±0.321、0.515±0.370 vs 0.894±0.297、0.187±0.082 vs 0.310±0.108、0.061±0.038 vs 0.115±0.040、0.043±0.042 vs 0.023±0.012(P>0.05);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h)分别为8.83 vs9.15,AUC0-t(h·IU·mL-1)分别为19.67 vs 27.70,Vd(mL·kg-1)分别为176.37 vs 132.00,CL(mL·h-1·kg-1)分别为13.85 vs 10.00,MRT0-t(h)分别为8.64 vs 9.62。结论受试rhFⅧ单次HA小鼠尾静脉给药280 IU·kg-1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与市售同类进口药物Xyntha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表达人凝血因子(rhf) fⅷ∶c 生色底物法 f基因敲除小鼠 药代动力学 参比药 Xyntha
下载PDF
探讨影响新鲜冰冻血浆FⅧ:C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锡兰 禹晓彬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531-531,488,共2页
目的研究影响新鲜冰冻血浆(FFP)FⅧ:C的因素,为确保FFP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新鲜液体血浆(FLP)速冻前在室温放置不同时间、不同储存温度、FFP溶化后在4℃不同放置时间的FⅧ:C进行检测。结果①在室温放置2h、4h后的FFP... 目的研究影响新鲜冰冻血浆(FFP)FⅧ:C的因素,为确保FFP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新鲜液体血浆(FLP)速冻前在室温放置不同时间、不同储存温度、FFP溶化后在4℃不同放置时间的FⅧ:C进行检测。结果①在室温放置2h、4h后的FFP较0时FⅧ:C有动态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FFP在-50℃、-30℃、-20℃冰箱中保存FⅧ:C与F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FFP融化后,FⅧ:C随时间的改变而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P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血液成分,为了确保FFP质量、维持FⅧ活性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在FFP制备过程中应尽量缩短FLP在室温的停留时间,保证在采血后6h~8h内放入-50℃冰箱速冻成块,然后再于-30℃以下冰箱保存,并且FFP一经融化,应尽可能立即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P fLP f c 温度 时间
下载PDF
超多人份混合血浆分馏AHF制备FⅧ∶C标准品的可行性研究
9
作者 朱永明 王坚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2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 用超多人份混合血浆分馏抗血友病球蛋白 (AH F)制备稳定的用于测定凝血因子 促凝活性 (F ∶C)的标准品。 方法 以 WH O第六代 F ∶ C标准品 (WH O-6)和美国国家 F ∶ C标准品 (MEGA-1)为基准 ,用一期法测定两个批号工作标准... 目的 用超多人份混合血浆分馏抗血友病球蛋白 (AH F)制备稳定的用于测定凝血因子 促凝活性 (F ∶C)的标准品。 方法 以 WH O第六代 F ∶ C标准品 (WH O-6)和美国国家 F ∶ C标准品 (MEGA-1)为基准 ,用一期法测定两个批号工作标准品样品的凝血因子 促凝活性 ,并标定其活性值。 结果 用 WH O-6标定时两批样品的 F ∶ C(IU/ml)分别为 19.14± 2 .73和 11.75± 2 .0 9,用 MEGA-1标定时两批样品的 F ∶ C(IU/ml)分别为 18.94± 3 .0 0和11.63± 1.2 9。同批样品分别用 WH O-6和 MEGA-1标定时 ,其促凝活性值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将样品置于 -3 0℃条件下保存 6个月 ,用 MEGA-1为基准测定 ,效价未见明显改变。 结论 以已知的国际公认 F ∶ C质控标准品为基准 ,用本文所推荐的方法可从超多人份混合血浆分馏的 AH F中制备数据可靠、性能稳定的 F ∶ C检测质控和工作标准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多人份混合血浆 凝血因子活性 f:c 抗活友病球蛋白 AHf 活性检测 f:c标准器 血友病
下载PDF
一期法测定正常人和甲型血友病病人血浆及冷沉淀中FⅧ:C结果分析
10
作者 孙维萍 陈月 张立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9-100,共2页
一期法测定正常人和甲型血友病病人血浆及冷沉淀中FⅧ:C结果分析161005齐齐哈尔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孙维萍,陈月,张立建FⅧ:C促凝血活性缺乏可引起甲型血友病[1]。临床上,诊断血友病、监测血友病病人治疗效果及检测凝血... 一期法测定正常人和甲型血友病病人血浆及冷沉淀中FⅧ:C结果分析161005齐齐哈尔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孙维萍,陈月,张立建FⅧ:C促凝血活性缺乏可引起甲型血友病[1]。临床上,诊断血友病、监测血友病病人治疗效果及检测凝血因子Ⅷ制剂(如冷沉淀)都需要测定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血浆 冷沉淀 血浆f:c 一期法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Ⅷ在FFP制备过程中受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远鹏 罗红林 王丽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f:c 温度 时间 制备
下载PDF
一种国产人凝血因子Ⅷ制剂治疗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试验设计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炎 孙忠良 +3 位作者 冯洁 周朝阳 何毅明 楼觉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评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人凝血因子Ⅷ(FⅧ)制剂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单组设计,共选择国内6家知名三甲医院参与研究,所有参与本研究的55名血友病A患者,均进入单一试验组,按照临床出血的轻重程度,选择... 目的评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人凝血因子Ⅷ(FⅧ)制剂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单组设计,共选择国内6家知名三甲医院参与研究,所有参与本研究的55名血友病A患者,均进入单一试验组,按照临床出血的轻重程度,选择相应的剂量和时间,统一输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FⅧ,观察其使用前后各指标的变化进行。测定患者使用FⅧ制剂前和使用后10 min及1 h的FⅧ活性水平(FⅧ∶C),评估该FⅧ制剂的输注有效率及改善率,同时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等相关安全性的实验室指标。结果使用该FⅧ试剂治疗的55位血友病A患者,用药后10 min,其FⅧ∶C中位值有由2.20%升至34.90%,输注效率中位值达到144.00%,用药后1 h输注效率值中位值达到138.80%;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达到100%(优良63.64%、改善36.36%)。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心电图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等输注FⅧ前后无明显变化,药物的安全性好。结论所评价的FⅧ制剂,输注效率高,输注后患者FⅧ∶C明显升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并且药物的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因子 血友病A fⅷ∶c 临床试验设计 有效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一期凝固法凝血因子Ⅷ活性检测医学决定水平的性能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敏 寿玮龄 +2 位作者 范连凯 陈倩 吴卫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6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对一期凝固法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方法依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037《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及相关卫生行业标准提供的方案,对ACL TOP 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一期... 目的对一期凝固法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方法依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037《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及相关卫生行业标准提供的方案,对ACL TOP 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一期凝固法测定FⅧ:C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定量检出限、医学决定水平不精密度、携带污染率、抗干扰实验及参考范围进行验证。结果批内不精密度变异系数(CV)值为1.8%~4.1%(≤5%),批间不精密度CV值为3.5%~3.9%(≤10%)。正确度:偏倚为-1.3%(在±10%范围内)。准确度:两个浓度室间质评物质偏倚差分别为1.81%和-0.87%(均在±10%范围内)。线性范围:14.6%~142.7%(R^(2)=0.9939)。定量检出限:1%,与厂商声称相符。医学决定水平(1%、3%、5%)不精密度为5.1%~8.6%(≤10%)。稀释验证:在32倍及以下稀释时,R值均在80%~120%之间。可报告范围:1%~428.1%。携带污染率:0(≤10%)。干扰实验结果显示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参考范围(50%~150%)验证:20例表观健康人有19例检测结果在参考范围内,验证通过。结论一期凝固法Ⅷ因子活性检测系统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检出限、医学决定水平不精密度、携带污染率、抗干扰能力、参考范围验证等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5189的要求,可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验证 f:c 医学决定水平 一期凝固法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变化
14
作者 王旭 李刚 +1 位作者 葛春莲 张志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0-46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凝血因子活性 脑卒中患者 静脉血栓性疾病 独立危险因子 f:c 活性增高 疾病关系 发病机制 动脉性
下载PDF
His99Arg突变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的稳定性研究
15
作者 游国岭 王学锋 +5 位作者 丁秋兰 秦欢欢 许冠群 张利伟 奚晓东 王鸿利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85-990,共6页
目的探讨His99Arg突变致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检测结果变化大及一期法和二期法FⅧ活性检测结果不相符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以凝固法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Ⅷ活性(FⅧ∶C)、FⅨ∶C... 目的探讨His99Arg突变致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检测结果变化大及一期法和二期法FⅧ活性检测结果不相符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以凝固法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Ⅷ活性(FⅧ∶C)、FⅨ∶C等。基于APTT途径的一期法和基于发色底物法途径的二期法检测FⅧ∶C,测定患者血浆分别在37、25、4、-20及-80℃时的FⅧ∶C,测定56℃时患者血浆FⅧ∶C稳定性(一期法)及FⅧ蛋白的热稳定性(EILSA法);以长链PCR及序列特异PCR检测F8基因内含子22及内含子1倒位,对F8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测序;以PyMOL软件分析FⅧ突变蛋白的三维结构;构建His99Arg突变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后博莱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测定培养上清FⅧ∶C稳定性。结果先证者血浆FⅧ∶C:一期法检测为14.7%,二期法检测为1.2%。和正常人相比,患者血浆在室温放置<2 h时FⅧ∶C迅速下降,>2 h后FⅧ∶C基本稳定在1%左右;在4℃孵育时FⅧ∶C下降的趋势和室温放置时基本相似;FⅧ∶C在37℃随孵育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孵育10 min后FⅧ∶C下降了93.9%;不管在-20还是在-80℃,患者血浆放置1个月后,其FⅧ∶C基本完全丧失;56℃时患者血浆FⅧ∶C的半衰期仅为正常人的1/4(2 min/8 min);在56℃时患者FⅧ稳定性下降明显,重链和轻链解离速度是正常人的3倍(2 min/6 min)。F8基因分析发现患者存在g.30716A>G突变而导致His99Arg氨基酸改变;三维结构模型分析显示His99Arg突变后,Arg99残基与His1957及Ser1959残基间的距离由3.49和3.42分别变为4.19和2.39。体外表达研究显示培养上清液中的FⅧ具有与患者血浆FⅧ相似的不稳定表现。结论 His99Arg突变引起FⅧ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和FⅧ重链和轻链解离速度加快。His99Arg突变后FⅧ∶C的稳定性明显下降,造成常规条件下FⅧ∶C检测结果变化大及一期法和二期法FⅧ∶C检测结果的不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99Arg f c 蛋白稳定性 DNA突变 血友病A
下载PDF
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静 李洪波 王园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68-67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对单采新鲜冰冻血浆速冻前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变化情况,以采用合适的流程来保障单采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方法将即时采集的单采新鲜血浆立即留取20 m L,分装在9支试管里,按照0 h立即速冻、4℃4 h、4℃6 h、4℃... 目的观察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对单采新鲜冰冻血浆速冻前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变化情况,以采用合适的流程来保障单采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方法将即时采集的单采新鲜血浆立即留取20 m L,分装在9支试管里,按照0 h立即速冻、4℃4 h、4℃6 h、4℃8 h、4℃12 h、4℃24 h、室温(23℃±2℃)4 h、室温6 h、室温8 h、室温12 h、室温24 h分组进行低温速冻。速冻标本37℃水浴融化后立即检测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结果单采新鲜血浆内的凝血因子Ⅷ活性在冰冻制备前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4℃或室温条件下储存4 h或6 h再制备与0 h制备相比,其中的凝血因子Ⅷ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4℃或室温放置8 h后再制备与0 h制备比较,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4℃与室温条件下储存相同时间,4℃存放凝血因子Ⅷ活性的下降速率低于室温条件;4 h、6 h、8 h、12 h内制备,凝血因子Ⅷ活性的下降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储存24 h后制备,在室温条件下的凝血因子Ⅷ活性下降速率明显高于4℃条件下(P〈0.01)。结论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储存于4℃或室温下6 h内速冻制备,对其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影响不大。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活性损失呈递增趋势。因此,储存于4℃或室温下的单采新鲜冰冻血浆最好在6 h内速冻制备,以免影响血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新鲜冰冻血浆 储存温度与时间 f:c
下载PDF
献血者Fib、FⅧ:C个体差异与冷沉淀质量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贾波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903-906,共4页
目的探讨献血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个体差异与冷沉淀质量相关性。方法统计2017年冷沉淀质量抽检结果,对不符合者进行血液采集、制备、储存、质检等过程分析,并进一步追溯检测献血者Fib、FⅧ:C。结果冷沉淀质量抽检2... 目的探讨献血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个体差异与冷沉淀质量相关性。方法统计2017年冷沉淀质量抽检结果,对不符合者进行血液采集、制备、储存、质检等过程分析,并进一步追溯检测献血者Fib、FⅧ:C。结果冷沉淀质量抽检20批次80 U,Fib、FⅧ:C符合率分别为98.75%(79/80)、90.00%(72/80)。血液采集、制备、储存、质检等过程分析符合要求。追溯1例献血者Fib含量为1.42 g/L,低于正常对照组Fib(2.57±0.47)g/L(n=21);追溯8例献血者FⅧ:C活性,40%~70%占62.5%(5/8),71%~80%占25.0%(2/8),101%~110%占12.5%(1/8)。追溯检测组FⅧ:C(69.0±18.8)(n=8)与正常对照组FⅧ:C(123.9±30.3)(n=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Fib、FⅧ:C个体差异与冷沉淀质量具有相关性,自身低Fib、FⅧ:C浓度水平影响其捐献血液所制备的冷沉淀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沉淀 fIB f:c 个体差异
原文传递
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Ⅷ:C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静宇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0年第5期614-615,共2页
冷沉淀凝血因子中主要含有F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临床适应证为甲型血友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以及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导致的出血、外科大手术及大出血,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差异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关键词 冷沉淀凝血因子 f:c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抗人凝血因子Ⅷ-C1C2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婷婷 赵益明 +2 位作者 李振宇 沈飞 阮长耿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制备抗人凝血因子Ⅷ(FⅧ)C1C2区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进行生化和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FⅧ-C1C2区蛋白(rFⅧ-C1C2),以rFⅧ-C1C2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小鼠脾脏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制... 目的制备抗人凝血因子Ⅷ(FⅧ)C1C2区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进行生化和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FⅧ-C1C2区蛋白(rFⅧ-C1C2),以rFⅧ-C1C2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小鼠脾脏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制备稳定分泌抗rFⅧ-C1C2mAb的细胞株,并对mAb进行生化和免疫学鉴定。结果获得一株抗rFⅧ-C1C2区单克隆抗体阳性克隆2B11,命名为SZ-133。琼脂糖双扩散鉴定为IgG1类,Westernblot法证实SZ-133可与rFⅧ-C1C2区蛋白及重组的全长FⅧ特异性结合,但不影响FⅧ的凝血活性。结论表达了rFⅧ-C1C2,并制备出了抗人凝血因子Ⅷ的单克隆抗体SZ-133,它能特异识别血浆及重组的FⅧ,有可能用于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因子(f)c1c2区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鉴定
原文传递
尿毒症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蔡小燕 潘学谊 +1 位作者 黄华 张柔玲 《血栓与止血学》 2006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Ⅴ、Ⅶ、Ⅷ、Ⅹ、Ⅺ的活性在尿毒症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浆 FⅤ: C、FⅦ:C、FⅧ:C、FⅩ:C、FⅪ:C 检测采用一期法,在 ACL 2000全自动凝血仪上进行测定。对50例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的各个凝血因子、...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Ⅴ、Ⅶ、Ⅷ、Ⅹ、Ⅺ的活性在尿毒症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浆 FⅤ: C、FⅦ:C、FⅧ:C、FⅩ:C、FⅪ:C 检测采用一期法,在 ACL 2000全自动凝血仪上进行测定。对50例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的各个凝血因子、临床相关资料等作分析比较,以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尿毒症患者血透前组血浆 FⅤ:C、F Ⅶ:C、FⅧ:C、FⅩ:C、FⅪ:C 分别为114.16%±34.12%、199.32%±34.56%、181.05%±56.11%、118.56%±26.81%和 156.57%±39.25%;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血浆 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 分别为108.29%±35.16%、 162.36%±32.39%、132.36%±59.32%、95.86%±12.23%和139.39%±41.16%,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 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值均<0.05~0.01)。同时,尿毒症患者血透前组凝血因子超过其临界值的发生率分别为:23%、59%、51%、36%、43%;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分别为:21%、52%、46%、31%、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显示尿毒症时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与透前组相比,透后组的凝血因子 FⅦ:C、FⅧ:C、FⅩ:C、FⅪ:C 水平明显低于透前组(P 值均<0.05~0.01)。FⅦ:C 与 BUN、Cr 呈正相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多个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提示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可能是尿毒症患者易患血栓性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血透能减低凝血因子升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fV:c fⅦ:c f:c fⅩ:c fⅪ: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