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报刊、文学的反问劝从类“何X+V”构式搭配分析
1
作者 方艳菲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33-439,共7页
构式在具体语体的搭配情况不尽相同。依托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利用构式搭配分析法的共现词素分析法考察反问劝从类“何X+V”构式(“何X”为“何必”“何苦”“何妨”“何不”或“何须”)在报刊语体和文学语体中的构式搭配,并人工标注局... 构式在具体语体的搭配情况不尽相同。依托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利用构式搭配分析法的共现词素分析法考察反问劝从类“何X+V”构式(“何X”为“何必”“何苦”“何妨”“何不”或“何须”)在报刊语体和文学语体中的构式搭配,并人工标注局部语义韵,分析该构式的语用功能和语境之间的关系。在构式搭配上,V槽位动词丰富,共现词素常是“来”“去”等、重叠词等,凸显意图,与趋向动词的搭配强度较高。在局部语义韵上,“何必”“何苦”“何须”和动词搭配的整体语义韵相对积极,“何妨”“何不”则需根据语境具体判断。在关联论视角下,为找到最佳关联,获取隐含意义和实现该构式劝从性的语用功能,认知语境动态发展。构式搭配分析法和局部语义韵可拓宽汉语学习者学习构式搭配的新途径,更好地掌握相应构式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劝从 “何X+V”构式 报刊语体 文学语体 构式搭配分析 局部语义韵
下载PDF
比较与变换——纪念黎锦熙先生《比较文法》出版70周年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本良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05-109,共5页
黎锦熙先生的《比较文法》是汉语语法学史上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重要著作。系统地采用比较和变换的方法来研究汉语的句法形式,在比较和变换的研究中注重语义的分析和语用、修辞因素的探讨,是这一著作的突出特点。此书关于比较和变换的理... 黎锦熙先生的《比较文法》是汉语语法学史上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重要著作。系统地采用比较和变换的方法来研究汉语的句法形式,在比较和变换的研究中注重语义的分析和语用、修辞因素的探讨,是这一著作的突出特点。此书关于比较和变换的理论和方法,至今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法》 比较 变换 语义 语用 修辞
下载PDF
修辞性条件句的多视角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海燕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1期34-38,共5页
本文多角度探讨作为条件句范畴外围成员的修辞性条件句的特征。研究发现,修辞性条件句是表达发话人态度或意愿的隐喻情态;其解码过程与蕴涵、象似性、关联及语用语法化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 修辞性条件句 语义特征 认知及语用分析
下载PDF
《庄子·内篇》反问句的语义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5-38,共4页
《庄子·内篇》集中反映了庄子的思想和文风。本文试图通过对《庄子·内篇》反问句的形式特征的描述和阐释,分析在具体语境中的反问句的语义,希望能穿透由迷离恍惚的文字所形成的反问句的语义,去了解体验庄子的“言”和“意”,... 《庄子·内篇》集中反映了庄子的思想和文风。本文试图通过对《庄子·内篇》反问句的形式特征的描述和阐释,分析在具体语境中的反问句的语义,希望能穿透由迷离恍惚的文字所形成的反问句的语义,去了解体验庄子的“言”和“意”,一睹庄子的真实形象和哲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句 庄子 语义分析 内篇 形式特征 哲学精神 “意” “言”
下载PDF
再议反问句的语义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斐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5-98,共4页
有学者曾从"疑"和"问"角度对疑问句加以分类,并指出反问句具有二重性。但笔者对反问句进行深入考察后,认为该结论还值得商榷,事实上虽然反问句和一般疑问句在形式上是同构的关系,但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同构关系,其... 有学者曾从"疑"和"问"角度对疑问句加以分类,并指出反问句具有二重性。但笔者对反问句进行深入考察后,认为该结论还值得商榷,事实上虽然反问句和一般疑问句在形式上是同构的关系,但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同构关系,其在语调、重音和语境方面都存在差别,进而指出反问句并不具有二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句 语义分析 二重性
下载PDF
异常组合的语义及修辞功能分析
6
作者 杨玲 邓格红 《云梦学刊》 2005年第2期135-136,共2页
词语的组合关系有正常、冗言和异常三种,当两个或两个以上语义特征不相容的词语搭配在一起时就形成异常组合。由于其组合的异常性,使用时往往能产生不同凡响的修辞效果。
关键词 异常组合 语义分析 修辞功能
下载PDF
语义特征分析法在现代汉语修辞教学中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许艳平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6-40,共5页
语义特征分析法是一种寻求词义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从而将词义切分成意义片断的方法。这种方法经常用来辨析词语,分析语法结构,在汉语修辞教学中也大有可为。实践证明,适当地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能够有效地改善修辞教学跟着感觉走的现状... 语义特征分析法是一种寻求词义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从而将词义切分成意义片断的方法。这种方法经常用来辨析词语,分析语法结构,在汉语修辞教学中也大有可为。实践证明,适当地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能够有效地改善修辞教学跟着感觉走的现状,使案例解释更透彻,使效果评判更理性,使活动指导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特征分析 修辞教学 现代汉语
下载PDF
与身体部位相关的英语习语的修辞意义和语义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夏海玲 陈午祎 《科教文汇》 2015年第12期178-179,共2页
身体部位在人际交流的时候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身体部位相关的习语表达被当作一种修辞手段来揭露说话者的蕴意。文中将借鉴Leech的7种意义分类理论和语义学里的指称理论,就这些与身体部位相关的习语进行修辞意义和语义学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 与身体部位相关的英语习语 修辞意义和语义学分析 7种意义分类
下载PDF
阿加乌的话语主题、修辞与语义:综合多元路径——《作为话语的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的符号学探索》(2009)评介
9
作者 汤亚汀 《音乐文化研究》 2019年第4期110-125,5,共17页
阿加乌综合多元路径方法的音乐实例分析凸显出符号语义学学派日益强烈的解释主义倾向,其诠释的主观探索性,与其之前符号学分析所追求的所谓"还原原作品的本真性"的"科学性与客观主义"的实证主义大相径庭,更具接受... 阿加乌综合多元路径方法的音乐实例分析凸显出符号语义学学派日益强烈的解释主义倾向,其诠释的主观探索性,与其之前符号学分析所追求的所谓"还原原作品的本真性"的"科学性与客观主义"的实证主义大相径庭,更具接受美学理论和解构主义的异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语义学 话语主题 修辞 转换生成法 纵聚类分析 阐释主义 解构主义
下载PDF
被建构的“自由行”:新闻话语的宏观语义、符号方式与权力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薇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40,共17页
大众传媒的话语分析是在具体的社会认知和文化语境下,对新闻生产、组织和诠释过程的整体考量。本研究在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下,以香港报纸有关内地居民赴港"自由行"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媒体建构议题的宏观语义、新闻格局、... 大众传媒的话语分析是在具体的社会认知和文化语境下,对新闻生产、组织和诠释过程的整体考量。本研究在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下,以香港报纸有关内地居民赴港"自由行"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媒体建构议题的宏观语义、新闻格局、修辞策略与权力关系。研究发现,报道通过核心框架与延伸框架的转化与发展,显性框架与隐形框架的话语置换,来实现话语的争辩与平衡,丰富文本的内涵与象征;通过标题的宏观规则、预设情节的二元对立与"符号精英"的言语反应,来实现对宏观结构分层语义的分类与编排:通过客观性修辞实践和隐喻的符号表征,来实现对新闻事实的探索和权力关系的选择性建构,从而完成对这一宏大议题的筛选、重组和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行” 香港 话语分析 宏观语义 修辞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