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Progres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tephania Tetrandrae Radix
1
作者 Rong WANG Tengmao MA +1 位作者 Fei LIU Huiqin GAO 《Medicinal Plant》 CAS 2018年第3期62-67,共6页
Stephania Tetrandrae Radix is one of the comm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which has bitter and pungent taste as well as cold properties. It can subside edema,get rid of rheumatism and relieve pain. Therefore,it is... Stephania Tetrandrae Radix is one of the comm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which has bitter and pungent taste as well as cold properties. It can subside edema,get rid of rheumatism and relieve pain. Therefore,it is mai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ism arthralgia,edema,dysuria,athlete's foot,swollen wet sores and other disea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tephania Tetrandrae Radix is mainly composed of dual-benzyl isoquinoline alkaloids,including tetrandrine,fangchinoline and so on. Modern pharmacology research shows that Stephania Tetrandrae Radix and its main components have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in the anti-inflammatory,anti-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anti-tumor,anti-hypertension,anti-arrhythmia,anti-myocardial ischemia,anti-fibrosis,anti-silicosis,inhibiting scar and other aspects,with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Stephania Tetrandrae Radix is often applied with compatibility of other Chinese medicines in clinically,and has achieved obvious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cardiovascular disease,cancer,hypertension,liver ascites and other diseases. There are some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such as Fangji Fuling decoction,Fangji Huangqi decoction,Jijiao Lihuang pill,Xuanbi decoction,compound Hanfangji granule and so on. In this paper,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Stephania Tetrandrae Radix in the past ten years are reviewed,providing the reference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hania Tetrandrae Radix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 rheumatoid arthrit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UMOR
下载PDF
补肾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胡刚明 高杰元 +3 位作者 吴正刚 曾进军 贾天 王勇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4,33,共5页
目的研究补肾蠲痹汤与甲氨蝶呤联合使用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 目的研究补肾蠲痹汤与甲氨蝶呤联合使用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口服甲氨蝶呤片+补肾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晨僵时间及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类风湿性关节炎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健康评估问卷评分、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类风湿性关节炎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及健康评估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2.76%(4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相比,补肾蠲痹汤与甲氨蝶呤联合使用在改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更显著的优势,还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蠲痹汤 甲氨蝶呤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 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阻证)临床研究
3
作者 贺超 朱静茹 戴森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研究。方法抽取78例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阻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参考组39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39例予以雷公藤多苷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研究。方法抽取78例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阻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参考组39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39例予以雷公藤多苷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指标、骨修复指标、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参考组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参考组相对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参考组相对比,研究组护骨素(OPG)水平更高,破骨细胞生成因子(RNKL)、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参考组相对比,研究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与参考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阻证)患者通过雷公藤多苷联合西药治疗后,临床效果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指标,促进骨修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湿痹阻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雷公藤多苷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蝮蛇抗栓酶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蔡青 孟济明 +3 位作者 韩星海 刘彧 施冶青 戴生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 :探讨蝮蛇抗栓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患者在常规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和改善病情药物外 ,辅以蝮蛇抗栓酶静脉滴注治疗 ,并与同期对蝮蛇抗栓酶皮试过敏者 ,以丹参注射液替代蝮蛇抗栓酶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 目的 :探讨蝮蛇抗栓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患者在常规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和改善病情药物外 ,辅以蝮蛇抗栓酶静脉滴注治疗 ,并与同期对蝮蛇抗栓酶皮试过敏者 ,以丹参注射液替代蝮蛇抗栓酶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 :经 3周治疗两组患者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患者疼痛评估 (VAS)、日常生活能力健康状况评估(HAQ)和血沉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或P <0 0 1) ;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VAS、HAQ和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蝮蛇抗栓酶对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有良好效果 ,而且毒副反应轻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蝮蛇抗栓酶 临床疗效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解毒通络利湿方及拆方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炎镇痛及调节免疫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温成平 金晨宇 +1 位作者 许志良 曹灵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306-1310,共5页
目的:比较观察解毒通络利湿方及拆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抗炎镇痛及调节免疫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组方原理和作用机制。方法:Freund’s完全佐剂诱导法建立RA大鼠模型,以甲氨喋呤(MTX)为西药对照组,分组观察解毒通络利湿方及拆... 目的:比较观察解毒通络利湿方及拆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抗炎镇痛及调节免疫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组方原理和作用机制。方法:Freund’s完全佐剂诱导法建立RA大鼠模型,以甲氨喋呤(MTX)为西药对照组,分组观察解毒通络利湿方及拆方对关节炎症肿胀的抑制作用,对血清IL-1,βTNF-α和PGE2水平的影响,以及对胸腺和脾指数的影响。比较观察对冰醋酸性疼痛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率和对热刺激性反应的痛阈提高率。结果:解毒通络利湿方对佐剂性关节炎症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效果在早期(14~23 d)优于MTX,后期(26~29 d)与MTX相当;在抑制冰醋酸性疼痛反应或提高热刺激痛阈方面效果显著,优于MTX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IL-1,TNF-α和PGE2的水平。解毒通络利湿方及其拆方比较,在抑制佐剂性关节炎症肿胀方面,早期解毒、利湿药优于通络药,后期效果相当;在抑制冰醋酸性疼痛反应方面,利湿组优于解毒组和通络组;在抑制热刺激反应方面,通络组优于解毒组和利湿组;在致胸腺、脾脏萎缩的副作用方面,通络药最为明显,与MTX接近,其次是解毒药,而健脾利湿药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解毒、通络、利湿药对RA抗炎、镇痛和调节免疫方面具有协同效应,其配伍组方能增强疗效和减轻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通络利湿方 拆方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炎 镇痛 调节免疫
下载PDF
电针阳明经穴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萍 陶洪 +2 位作者 袁良俊 李凤霞 叶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阳明经穴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门诊病房就诊的活动期RA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电针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阳... 目的:探讨电针阳明经穴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门诊病房就诊的活动期RA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电针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阳明经穴电针方法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阳明经穴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总有效率,并分析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关节压痛以及晨僵时间等症状,同时记录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结果:电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4%显著高于对照组74.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电针组患者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以及量表总积分方面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RF、ESR、CRP、RBC、HGB、PLT均明显改善(P<0.05),电针组改善较单纯针刺对照组更可观(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电针阳明经穴治疗活动期RA取阳明经穴疗法具有安全可靠,简便快捷,能够发挥较好的镇痛、消肿的功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阳明经穴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晓磊 武晔 +4 位作者 于笑霞 徐萍 平利峰 孙凤艳 胡丽伟 《天津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443-445,共3页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痹胶囊。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中...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痹胶囊。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美国风湿病学会评分(ACR 20、ACR50)、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同时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以了解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P<0.05),尤其在麻木、怕凉等症状改善尤为显著;治疗1 a后治疗组ACR20、ACR50分别为88%、74%,显著高于对照组66%、60%(P<0.05);通痹胶囊能够更好降低IL-1、IL-6、TNF-α含量。两组在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应用通痹胶囊及慢作用药改善怕凉、麻木等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痹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银苓消肿丸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姜淑华 武晔 +4 位作者 胡丽伟 平利峰 杨东星 曾伟 于珍珍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1期1562-1565,共4页
目的探讨银苓消肿丸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银苓消肿丸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银苓消肿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症状积分、IL-6及TNF-α水平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晨僵时间显著缩短,ESR、CRP及RF水平显著下降,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压痛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苓消肿丸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银苓消肿丸 来氟米特 甲氨蝶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火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9
作者 沈甜 张彩荣 李忠仁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87-189,共3页
目的:对照性观察火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选取后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两组之间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 目的:对照性观察火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选取后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两组之间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同于对照组。结论:火针疗法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一种安全、有效疗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解毒通络祛湿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志军 温成平 +2 位作者 王新昌 曹灵勇 范永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祛湿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综合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活动期的RA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54例与西药组52例。中西结合组采用中医解毒通络祛湿法结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西药组采用甲氨喋呤(MTX)加SAS...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祛湿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综合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活动期的RA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54例与西药组52例。中西结合组采用中医解毒通络祛湿法结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西药组采用甲氨喋呤(MTX)加SASP治疗。比较观察2组关节晨僵时间、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功能指数、双手握力和20m步行时间,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指标,总结其临床疗效与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中西结合组的临床显效率为77.78%,总有效率为90.74%,明显高于西药组(59.62%和71.15%,P<0.01)。治疗后2组关节晨僵时间、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功能指数、双手握力和20m步行时间(s)等均明显缓解(P<0.01),中西结合组临床表现缓解更为显著(P<0.05);两组ESR、RF、CRP均有明显改善(P<0.05);中西结合组在ESR、RF、CRP、补体C3和IgA的改善方面均优于西药组(P<0.05)。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皮疹和月经失调等,中西结合组的总发生率为7.41%,显著低于西药组(15.38%,P<0.01)。结论:解毒通络祛湿法结合MTX治疗活动期RA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MTX加SASP等单纯西药治疗,且副作用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通络祛湿法 甲氨喋呤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杨俏雯 李秀兰 +1 位作者 黄清春 徐侦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和体征指标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检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的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类风湿关节炎 中西结合 有效率 临床症状 体征指标 实验室指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蠲痹方外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炜 闫仲恺 +3 位作者 张鸽 李素丽 王颖 张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308-2310,共3页
目的:观察蠲痹方外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唐山工人医院收治的86例RA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和甲氨蝶呤,观... 目的:观察蠲痹方外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唐山工人医院收治的86例RA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和甲氨蝶呤,观察组加用蠲痹方外敷关节及穴位,30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ACR20、ACR50、ACR70来评价疗效,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20 m步行时间,疼痛VAS评分、医生VAS评分、患者VAS评分、HAQ评分及CRP更低,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及活力改善更为明显(P<0.05);ACR20、ACR50、ACR70分别为81.4%、65.1%和35.9%,高于对照组的60.5%、39.5%和14.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结论:蠲痹方外用治疗RA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蠲痹方 外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13
作者 周萍 陈欧娜 +4 位作者 苏咏梅 向阳红 吴渝梅 胡红 周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4-789,共6页
目的:探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组44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温... 目的:探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组44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温经散寒通络汤和针灸治疗。每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在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上均有较大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休息痛、肿胀个数、肿胀指数、压痛个数、压痛指数、晨僵时间、肝肾功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关节功能障碍、双手握力及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有更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功能的改善、病情活动的控制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温经散寒通络汤 针灸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琼予 孙李萍 向月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1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风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以加强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为主,同时配合用药干预、功能锻炼、生活指导等方法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1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风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以加强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为主,同时配合用药干预、功能锻炼、生活指导等方法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8周后,对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RA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临床治疗起到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类风湿关节炎 心理状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四妙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佳红 周淑红 +1 位作者 杨栋 宫宁宁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8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四妙汤联合氟米特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20 mg/次,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四妙汤,每日1剂,早晚分服。两组疗程均为1... 目的:观察四妙汤联合氟米特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20 mg/次,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四妙汤,每日1剂,早晚分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通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DAS28评分、VAS评分、晨僵时间、压痛指数、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检测指标,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8.26%(36/46),观察组为91.30%(42/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肿胀个数、疼痛个数、晨僵时间和压痛指数、DAS28评分、VAS评分、证候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和红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e,PCV)、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internal rheumatoid factors,RF)等指标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及与试验药物相关检查的异常改变。结论:四妙汤联合氟米特治疗湿热痹阻型RA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血清炎症因子、免疫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且未见明显不良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性 湿热痹阻 四妙汤 来氟米特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岳利环 林进 +1 位作者 徐立勤 徐丹怡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指标和炎症因子变化。方法:将60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甲氨蝶呤组、白芍总苷组、甲氨蝶呤联合白芍总苷组(联合组),每组20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临床...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指标和炎症因子变化。方法:将60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甲氨蝶呤组、白芍总苷组、甲氨蝶呤联合白芍总苷组(联合组),每组20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临床指标及炎症因子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临床症状、疾病活动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改善优于甲氨蝶呤组和白芍总苷组(P<0.05)。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MMP-14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与疾病活动评分CDAI呈正相关。同时,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滑膜炎、骨髓水肿评分明显低于甲氨蝶呤组和白芍总苷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明显优于单用甲氨蝶呤和单用白芍总苷。同时,外周血IL-1、IL-17、TNF-α和MMP-3、MMP-14水平可能作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疾病活动性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关节炎 类风湿 甲氨蝶呤 白芍总苷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丽斌 苏小玲 陈少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6期97-99,共3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2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 目的研究和分析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2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似,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口腔溃疡、皮疹、皮肤瘙痒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较轻微,可自行缓解。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9%,与对照组的9.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萍 章鹏 于笑霞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8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5例。2组均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通痹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2组临床疗效、安全性、疼痛模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类风湿...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5例。2组均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通痹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2组临床疗效、安全性、疼痛模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类风湿关节炎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得分观察组于治疗结束时小于2.6分,2组分差每个月治疗后分差均大于0.6分。DAS28得分及分差治疗1、2、3个月时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出现1例轻度不良反应,但未影响治疗。VAS评分治疗后1、2、3个月时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通痹胶囊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亚丽 李春红 赵丽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30-32,39,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组(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84例,对2组患者的疼痛症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组(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84例,对2组患者的疼痛症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护理组患者的关节疼痛数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5.2%(80/84)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3.8%(62/84),GH、BP、PF、SF、MH、RE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 疼痛症状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桂乌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煜舟 温成平 +1 位作者 曹灵勇 徐缨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5期269-270,共2页
目的:探讨桂乌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活动期的RA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 9例与西药对照组4 4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桂乌汤结合MTX治疗,西药对照组单用MTX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 6 % ,... 目的:探讨桂乌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活动期的RA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 9例与西药对照组4 4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桂乌汤结合MTX治疗,西药对照组单用MTX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 6 % ,西药对照组为6 7 4 % ,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中西医结合组在临床治疗各阶段能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晨僵,降低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P <0 0 1或P <0 0 5 )。结论:桂乌汤与MTX联合治疗RA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MTX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中西医结合 MTX治疗 实验室检查指标 临床总有效率 临床疗效 对照组 RA患者 关节肿胀 临床治疗 联合治疗 西药 活动期 显著性 各阶段 优越性 单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