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5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omically Adjustable Rhodium Catalyst Synthesis with Outstanding Mass Activity via Surface-Li mi ted Cation Exchange
1
作者 Hak Hyeon Lee Dong Su Kim +3 位作者 Swagotom Sarker Ji Hoon Choi Ho Seong Lee Hyung Koun Cho 《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83-92,共10页
Rh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as a catalyst for the promising hydrazine oxidation reaction that can replac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s for boosting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hydrazine-containing wastewater.Despite Rh bein... Rh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as a catalyst for the promising hydrazine oxidation reaction that can replac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s for boosting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hydrazine-containing wastewater.Despite Rh being expensive,only a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its electrocatalytic mass activity.Herein,surface-limited cation exchange and electrochemical activation processes are designed to remarkably enhance the mass activity of Rh.Rh atoms were readily replaced at the Ni sites on the surface of NiOOH electrodes by cation exchange,and the resulting RhOOH compounds were activat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process.The cation exchange-derived Rh catalysts exhibited particle sizes not exceeding 2 nm without agglomeration,indicating a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nactive inner Rh atoms.Consequently,an improved mass activity of 30 A mg_(Rh)^(-1)was achieved at 0.4 V versus reversible hydrogen electrode.Furthermore,the two-electrode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CE-derived Rh electrodes achieved overall hydrazine splitting over 36 h at a stable low voltage.The proposed surface-limited CE proces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reducing inactive atoms of expensive noble metal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n exchange synthesis electrochemical metallization hydrazine oxidation reaction mass activity rhodium catalyst
下载PDF
Rhodium Catalyzed [2π + 2π + 2π]-Cycloaddition of Alkynyl-Ynamides and Carbon Disulfide to Indolo-Thiopyrane Thiones
2
作者 Benjamin Dassonneville Felix Hinkel Heiner Dete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CAS 2023年第1期16-39,共24页
The synthesis of new indoloannulated thiopyranethiones is reported. The key-step is a rhodium-catalyzed [2 + 2 + 2]-cycloaddition of alkynyl-ynamides with carbon disulfide to close the pyrrole and the thiopyranethione... The synthesis of new indoloannulated thiopyranethiones is reported. The key-step is a rhodium-catalyzed [2 + 2 + 2]-cycloaddition of alkynyl-ynamides with carbon disulfide to close the pyrrole and the thiopyranethione rings simultaneously. A violet idolothiopyrane thione or a mixture of the violet and a red isomer result from [RhCl(C<sub>8</sub>H<sub>14</sub>)<sub>2</sub>]<sub>2</sub>/3BINAP catalyzed cycloadditions, the regiochemistry is controlled by the substitution pattern on the alkynyl-ynam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ADDITION Heterocycles rhodium Sulfur ALKYNE
下载PDF
铂钯铑分离提纯过程及铑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力 孙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3,共8页
以溶液中铂、钯、铑的短流程与高效分离为目标,系统研究了贵液中铂、钯、铑的分离提纯及铑的分散规律,探索了通过NH4Cl沉铂—氧化沉钯—DETA沉铑流程对贵液中的铂、钯、铑进行分离提纯。分离铂、钯后液中的铑仅占全部铑的20%左右,铑在... 以溶液中铂、钯、铑的短流程与高效分离为目标,系统研究了贵液中铂、钯、铑的分离提纯及铑的分散规律,探索了通过NH4Cl沉铂—氧化沉钯—DETA沉铑流程对贵液中的铂、钯、铑进行分离提纯。分离铂、钯后液中的铑仅占全部铑的20%左右,铑在铂、钯精炼提纯工序分别分散了14.59%、65.33%。对于钯、铑混合物沉淀采用DETA沉淀法优先分离铑的策略,一次沉淀直收率达77.25%,极大简化了铑的分离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提纯 DETA沉铑
下载PDF
铑基非均相催化剂在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万 孙功成 +4 位作者 张勇 李尧莹 范素兵 吕俊敏 赵天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9,共12页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是工业中合成醛的重要过程,铑基均相催化剂难以回收的缺点会大大增加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成本。负载固相多相催化剂因其简便的分离循环操作而广受关注,但存在反应活性较差、金属流失量较大和催化剂制备成本较高等问题,...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是工业中合成醛的重要过程,铑基均相催化剂难以回收的缺点会大大增加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成本。负载固相多相催化剂因其简便的分离循环操作而广受关注,但存在反应活性较差、金属流失量较大和催化剂制备成本较高等问题,开发催化性能和回收性能好的非均相铑基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前景。以无机固体载体固定化催化剂、HRh(CO)(PPh_(3))_(3)封装型多相催化剂、多孔有机配体(POL)材料负载催化剂和单原子金属间纳米催化剂这4类催化剂为主线,综述了用于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多相负载型铑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多相负载型铑基催化剂中,膦配体组成及制备条件、载体种类及性质和铑与其他金属协同作用等均能对其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产生影响,对上述4类催化剂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议设计给电子能力强、空间位阻大的膦配体,发掘高比表面积、多级孔道结构的无机/有机载体,深入探究金属纳米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铑基催化剂在烯烃氢甲酰化中的催化性能和回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氢甲酰化 非均相催化剂 铑基催化剂
下载PDF
Rh/Al_(2)O_(3)催化剂在丙烷脱氢反应中的表面变化
5
作者 李书毅 穆长乐 +3 位作者 何念秋 徐杰 郑燕萍 陈明树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45-155,共11页
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需求量较大且逐年增加.丙烷脱氢(PDH)是一种高效的生产丙烯过程,正逐步取代石脑油裂解成为重要的丙烯生产工艺.开发高效且稳定的PDH催化剂将对PDH工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h因其较好的C-H键活化能力,展现... 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需求量较大且逐年增加.丙烷脱氢(PDH)是一种高效的生产丙烯过程,正逐步取代石脑油裂解成为重要的丙烯生产工艺.开发高效且稳定的PDH催化剂将对PDH工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h因其较好的C-H键活化能力,展现出作为PDH催化剂的巨大潜力,但关于Rh应用于PDH的报道较少.明确Rh物种尺寸对PDH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对后续设计高效且稳定的Rh基PDH催化剂至关重要.多相催化反应主要发生在催化剂的表面,因此,催化剂的表面状态对其催化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催化反应过程中,一些催化剂的表面状态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活性、产物选择性明显变化.通过采用(准)原位表面研究手段,能够清晰地了解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表面变化,这对于建立催化剂结构与反应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Rh/Al_(2)O_(3)催化剂,旨在探究Rh物种尺寸对PDH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球差电镜(AC-HAADF-STEM)观察显示,Rh物种以团簇和单原子的形式共存于Al_(2)O_(3)载体上.进一步通过准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实了不同化学态的Rh物种.通过固定床反应器对Rh/Al_(2)O_(3)催化剂的PDH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在反应初始阶段需要经历诱导期.在此期间,甲烷的选择性显著降低,而丙烯的选择性显著升高,同时,丙烷的转化率显著降低.碳平衡计算表明,诱导期内产生了大量积碳.采用准原位XPS、低能离子散射谱(LEIS)和CO吸附红外光谱(CO-FTIR)研究了Rh/Al_(2)O_(3)催化剂在诱导期的表面变化.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阶段,催化剂表面有大量积碳产生,这些积碳主要聚集在Rh物种表面,覆盖了Rh团簇,而Rh单原子则保持暴露状态,并作为PDH反应的活性中心.AC-HAADF-STEM结果表明,PDH反应4 h后,仍有Rh单原子存在于催化剂表面.结合Rh/Al_(2)O_(3)催化剂的PDH性能和准原位表征结果认为,丙烷在Rh团簇表面发生C-C键断裂反应,生成甲烷和积碳.积碳对Rh团簇的覆盖抑制了丙烷裂解反应,导致甲烷的选择性在诱导期显著降低;而Rh单原子则仍然暴露,具有催化PDH反应活性,并且是高选择性地生成丙烯的位点.该选择性的差异由丙烯在不同尺寸Rh物种上的吸附方式不同引起的,在Rh团簇表面以di-σ键吸附方式为主,吸附强度较强,丙烯不易脱附,并进一步发生裂解产生甲烷和积碳;而在Rh单原子上,丙烯以π键吸附方式存在,吸附强度较弱,不易发生副反应.对反应后的Rh/Al_(2)O_(3)催化剂进行分析,发现积碳主要为碳氢化合物和石墨碳,且随着反应进行,积碳从Rh团簇表面向Al_(2)O_(3)载体上转移.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使用准原位XPS,LEIS和CO-FTIR等技术探究了Rh/Al_(2)O_(3)催化剂在PDH反应中的表面变化,揭示了Rh物种尺寸对PDH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h单原子对丙烯选择性有利,而在Rh团簇表面PDH产物主要为甲烷并产生积碳,同时积碳导致了催化剂在反应初始阶段的快速失活.本工作为后续高效Rh基PDH催化剂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积碳 单原子 准原位谱学 表面变化
下载PDF
铑催化7-辛烯醛氢甲酰化反应合成1,9-壬二醛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传卓 李志坚 +2 位作者 汤易天 李永刚 董开武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70,I0005,共12页
脂肪族二醛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化学品中间体,可以经过氧化、还原、还原酯化、还原胺化等反应获得二酸、二醇、二酯、二胺等各种重要的化学品.我们报道了一种以丁二烯下游中间体—7-辛烯醛为原料的铑催化氢甲酰化反应合成1,9-壬二醛的方法... 脂肪族二醛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化学品中间体,可以经过氧化、还原、还原酯化、还原胺化等反应获得二酸、二醇、二酯、二胺等各种重要的化学品.我们报道了一种以丁二烯下游中间体—7-辛烯醛为原料的铑催化氢甲酰化反应合成1,9-壬二醛的方法,考察了不同膦配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使用Rh(I)/Xantphos催化剂,较优工艺条件下, 7-辛烯醛转化率>99%,直链壬二醛收率86%,醛产物正异比27, TON可达49 500.最后,对7-辛烯醛的氢甲酰化主反应和副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9-壬二醛 7-辛烯醛 氢甲酰化 XANTPHOS
下载PDF
Rh-MoS_(2)/泡沫镍电催化还原对氟苯酚
7
作者 周洋 何叶子 陈水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7,共9页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MoS_(2)/泡沫镍电极,在此基础上,通过原子掺杂的方式制备了Rh-MoS_(2)/泡沫镍复合电极,运用多种手段表征了电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比较了掺杂Rh前后MoS_(2)/泡沫镍电极对对氟苯酚(4-FP)的催化还原效果,探讨了4...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MoS_(2)/泡沫镍电极,在此基础上,通过原子掺杂的方式制备了Rh-MoS_(2)/泡沫镍复合电极,运用多种手段表征了电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比较了掺杂Rh前后MoS_(2)/泡沫镍电极对对氟苯酚(4-FP)的催化还原效果,探讨了4-FP的降解机理。表征结果显示:Rh的掺杂促进了2H相MoS_(2)转变为1T相MoS_(2),改善了MoS_(2)的催化性能;在0.05 mol/L的Na_(2)SO_(4)溶液中,当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Rh-MoS_(2)/泡沫镍的过电位和Tafel斜率分别为190.3 mV和70 mV/dec,远低于MoS_(2)/泡沫镍。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电位-1.3 V、初始pH 3.3、温度293 K的条件下,电解180 min后,Rh-MoS_(2)/泡沫镍复合电极对4-FP的去除率为96%;Rh-MoS_(2)/泡沫镍复合电极催化还原4-FP的主要活性物种为e-和活性氢(H*);经过5次循环实验,Rh-MoS_(2)/泡沫镍复合电极对4-FP的去除率由96%降低至88%,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铑 沉积状MoS_(2) 电沉积 电催化脱氟 活性氢
下载PDF
羧酸铑(Ⅱ)轴向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倪文若 刘学 +5 位作者 余娟 高安丽 田乙然 童应成 张振强 刘伟平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以羧酸铑(Ⅱ)为母体,吡啶-2-基(吡啶-4-基)甲酮(24ma)为轴向配体,合成了4种新型羧酸铑(Ⅱ)轴向配合物,且成功培养出化合物单晶。使用^(1)HNMR、^(13)CNMR、MS、IR和X-单晶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讨论了取代基和轴向配体对分子结构的... 以羧酸铑(Ⅱ)为母体,吡啶-2-基(吡啶-4-基)甲酮(24ma)为轴向配体,合成了4种新型羧酸铑(Ⅱ)轴向配合物,且成功培养出化合物单晶。使用^(1)HNMR、^(13)CNMR、MS、IR和X-单晶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讨论了取代基和轴向配体对分子结构的影响,并初步测试了它们对美罗培南类化合物合成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母体分子羧酸铑(Ⅱ)相比,所选定的羧酸铑(Ⅱ)轴向配合物因在反应体系中溶解度较差、配体不易解离等原因,导致催化合成美罗培南类化合物的产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羧酸铑(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键长 催化性能
下载PDF
超级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铑炭催化剂中铑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 崔静 王飞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5期75-79,共5页
建立一种采用超级微波消解,ICP光谱法测定5%Rh/C催化剂中Rh含量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对称样量、酸体系、消解温度、消解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消解方法:约0.10 g试样在密闭消解罐中,以9 mL硝酸和1 mL过氧化氢为酸体... 建立一种采用超级微波消解,ICP光谱法测定5%Rh/C催化剂中Rh含量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对称样量、酸体系、消解温度、消解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消解方法:约0.10 g试样在密闭消解罐中,以9 mL硝酸和1 mL过氧化氢为酸体系,240℃消解温度下保持40 min,经赶酸定容后,采用ICP-AES法测定溶液中的贵金属含量。该方法简便、快捷,消解试样完全且结果稳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超级微波消解 ICP-AES Rh/C催化剂
下载PDF
超级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铑粉中16种杂质元素
10
作者 谢阳 梁玉霞 +2 位作者 白伟道 杨红玉 蔡春山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6期52-55,共4页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用盐酸-双氧水消解铑粉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其中16种杂质元素[1]。进行了光谱干扰研究、谱线选择、加标回收、精密度以及基体匹配比对试验。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其测定范围为0.0005%~...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用盐酸-双氧水消解铑粉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其中16种杂质元素[1]。进行了光谱干扰研究、谱线选择、加标回收、精密度以及基体匹配比对试验。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其测定范围为0.0005%~0.10%,RSD在1.88%~12.15%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2.0%~114.6%之间,不同方法结果对照数据吻合良好。该方法可满足铑粉中16种杂质元素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超级微波消解 铑粉 ICP-AES 杂质元素
下载PDF
2-丙基庚醇生产工业催化剂溶液中铑含量测定
11
作者 王勇 李继霞 +2 位作者 张桂生 王鹏飞 王本雷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146,共5页
以混合丁烯和合成气(H_(2)/CO)为原料,铑/双膦配体作催化剂通过羰基化反应生成中间产品戊醛,戊醛再经缩合加氢制环保型增塑剂2-丙基庚醇,该工艺具有贵金属铑浓度低、产物正异比高、反应快、条件温和等特点,但反应液中铑浓度是影响低压... 以混合丁烯和合成气(H_(2)/CO)为原料,铑/双膦配体作催化剂通过羰基化反应生成中间产品戊醛,戊醛再经缩合加氢制环保型增塑剂2-丙基庚醇,该工艺具有贵金属铑浓度低、产物正异比高、反应快、条件温和等特点,但反应液中铑浓度是影响低压羰基合成反应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2-丙基庚醇含铑催化剂反应液的处理方法及其中铑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了萃取法分离铑的反应条件,对不同萃取条件下铑含量测定方法做了比较,并与传统消解法及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有机液中铑的方法进行对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处理便捷、重现性好等特点。结果表明:80℃下,采用10.0 mL硝酸(1+4)、10.0 mL过氧化氢水溶液(H2O2质量分数为30%)、4.0 mL甲苯处理5.0000 g含铑废液1 h,分液后萃取分离,铑从油相转移至水相,定容后采用ICP-AES测定水相中铑含量,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6%,加标回收率为96.80%~10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萃取方法 测定 含铑反应液
下载PDF
基于铑催化亲核环化/炔烃芳基化的3-烯基吲哚合成
12
作者 李锦晨 叶智识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1-337,共7页
3-烯基吲哚是一类重要的生物碱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及生理活性化合物.为发展高效且简洁的3-烯基吲哚合成方法,采用了铑催化亲核环化/炔烃芳基化串联反应.首先利用N-(2-(环丙基乙炔基)苯基)-4-甲基苯磺酰胺为模型底物,探索邻... 3-烯基吲哚是一类重要的生物碱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及生理活性化合物.为发展高效且简洁的3-烯基吲哚合成方法,采用了铑催化亲核环化/炔烃芳基化串联反应.首先利用N-(2-(环丙基乙炔基)苯基)-4-甲基苯磺酰胺为模型底物,探索邻氨基苯乙炔类化合物胺铑化形成的3-吲哚铑中间体与模型底物另一分子中炔基的插入反应.通过金属前体、配体和溶剂等反应条件的系统优化,发现在以Rh(COD)_(2)BF_(4)为金属前体,4,5-二(二-叔丁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t)BuXantphos)为配体,四氢呋喃(THF)为溶剂,80℃下反应获得了94%的产率和24∶1的区域选择性.反应表明其具有优秀的底物普适性和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从中等到优秀的产率和从良好到优秀的区域选择性.机理研究表明磺酰基在反应中具有定位导向作用,不但促进3-吲哚铑中间体与炔烃插入反应,而且控制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化 芳基化 3-烯基吲哚
下载PDF
Hetero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rhombic Rh nanosheets confined on MXene for efficient methanol oxidation
13
作者 Qi Zhang Quanguo Jiang +6 位作者 Xiang Yang Chi Zhang Jian Zhang Lu Yang Haiyan He Guobing Ying Huajie Hu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419-428,I0011,共11页
Although metallic rhodium(Rh)is regarded as a promising platinum-alternative anode catalyst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the conventional"particle-to-face"contact model between Rh and matrix largely li... Although metallic rhodium(Rh)is regarded as a promising platinum-alternative anode catalyst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the conventional"particle-to-face"contact model between Rh and matrix largely limits the overall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due to their insufficient cooperative effects.Herein,we report a controllable and robust heterointerface engineering strategy for the bottom-up fabrication of rhombic Rh nanosheets in situ confined on Ti_3C_(2)T_x MXene nanolamellas(Rh NS/MXene)via a convenient stereoassembly process.This unique design concept gives the resulting 2D/2D Rh NS/MXene heterostructure intriguing textural features,including large accessible surface areas,strong"face-toface"interfacial interactions,homogeneous Rh nanosheet distribution,ameliorative electronic structure,and high electronic conductivity.As a consequence,the as-prepared Rh NS/MXene nanoarchitectures exhibit exceptional electrocatalytic methanol oxidation properties in terms of a large 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surface area of 126.2 m~2 g_(Rh)~(-1),a high mass activity of 1056.9 mA mg_(Rh)-~1,and a long service life,which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 those of conventional particle-shaped Rh catalysts supported by carbon black,carbon nanotubes,reduced graphene oxide,and MXene matrixes as well as the commercial Pt nanoparticle/carbon black and Pd nanoparticle/carbon black catalysts with the same noble metal loading amoun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further demonstrate that the direct electronic interaction at the well-contacted 2D/2D heterointerfaces effectively enhances the adsorption energy of Rh nanosheets and induces a left shift of the d-band center,thereby making the Rh NS/MXene configuration suffer less from CO poisoning.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rational heterointerface desig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noble metal/MXene electrocatalysts,which may provide new avenues for developing the next-generation DMF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dium nanosheet Ti_(3)C_(2)T_(x)MXene HETEROINTERFACE ELECTROCATALYST Fuel cell
下载PDF
改进的小型硫镍试金法测定废渣中微量铑和铱
14
作者 钱栋 贾贵发 +5 位作者 滕龙 白鑫 杨辉 邱磊 艾姝含 赵文虎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4-207,共4页
对处理后的废渣进行定量分析,有利于后期的提炼回收。本文采用改进的小型硫镍试金法进行分离富集,过滤,高压消解后,采用ICP-AE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金配方中,加入适量铁粉,可以避免机械碎扣,减少交叉污染,缩短酸化时间。测定样品中微... 对处理后的废渣进行定量分析,有利于后期的提炼回收。本文采用改进的小型硫镍试金法进行分离富集,过滤,高压消解后,采用ICP-AE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金配方中,加入适量铁粉,可以避免机械碎扣,减少交叉污染,缩短酸化时间。测定样品中微量(10~20 g/t)的铑和铱时,其回收率>97%;相对标准偏差(RSD,n=11)<1%,满足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硫镍试金
下载PDF
包载铑纳米颗粒的复合水凝胶对胰腺癌BxPC-3细胞的杀伤效应
15
作者 王宁薇 张聪 +1 位作者 刘刚 余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0-1046,共7页
目的探究包载铑纳米颗粒的复合水凝胶NPN+Rh-PEG NPs(NRP)对胰腺癌BxPC-3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首先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嵌段共聚物,再通过水相法合成PEG修饰的铑纳米颗粒,并通过超声混匀制备预混液后升温合成负载纳米颗粒... 目的探究包载铑纳米颗粒的复合水凝胶NPN+Rh-PEG NPs(NRP)对胰腺癌BxPC-3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首先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嵌段共聚物,再通过水相法合成PEG修饰的铑纳米颗粒,并通过超声混匀制备预混液后升温合成负载纳米颗粒的复合水凝胶NRP。对其进行表征和催化性能验证。利用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对铑纳米颗粒和复合水凝胶NRP进行形貌表征。用热成像仪检测复合水凝胶NRP的光热性能,然后用噻唑蓝比色法(MTT)和活-死细胞染色法观察其对Bx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后,使用MTT和血液相容性测试验证其生物安全性。结果成功制备出粒径约为10 nm的铑纳米(Rh-PEG)。在冷冻扫描电镜下复合水凝胶显示多孔结构,铑元素均匀分布在复合水凝胶内部。在激光功率1 W/cm^(2)的808 nm近红外光(NIR)照射下,80μg/ml的NRP生成活性氧(ROS)的能力是纯水凝胶(NPN)的19.6倍(P<0.05);光照条件下,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率高达96.8%。在激光功率1 W/cm^(2)的808 nm NIR照射下,5 min内80μg/ml的NRP能够升温至58.9℃。MTT结果显示,40μg/ml的NRP在1 W/cm^(2)的808 nm NIR照射后,BxPC-3细胞存活率最低,仅为14.8%。活-死细胞染色结果证明,与不使用808 nm NIR照射比较,光照下40μg/ml的NRP的细胞杀伤作用更强。结论均匀包载铑纳米颗粒的复合水凝胶NRP有效地增强对胰腺癌BxPC-3细胞的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纳米颗粒 水凝胶 活性氧 胰腺癌
下载PDF
硝酸六氨合钴重量法测定硝酸铑中铑含量
16
作者 张天琦 郁光源 +5 位作者 刘文 刘伟 白文刚 付豪 马王蕊 陈丽华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8-200,共3页
采用硝酸六氨合钴重量法测定硝酸铑中铑含量,明确了不同实验条件对铑测定结果的影响,对比了硝酸六氨合钴重量法、氢还原重量法、ICP-AES法对铑含量测定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结果表明,试液在150℃、5 h条件下消解彻底,亚硝酸钠、沉淀剂的... 采用硝酸六氨合钴重量法测定硝酸铑中铑含量,明确了不同实验条件对铑测定结果的影响,对比了硝酸六氨合钴重量法、氢还原重量法、ICP-AES法对铑含量测定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结果表明,试液在150℃、5 h条件下消解彻底,亚硝酸钠、沉淀剂的最适宜用量分别为5 g、25 mL,充分恒重可准确测定硝酸铑中铑含量,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重量法 消解 硝酸六氨合钴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三苯基膦羰基铑催化剂中的砷含量
17
作者 张岩 荣丽丽 陈斯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1-1465,共5页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三苯基膦羰基铑催化剂中的砷含量,考察了消解酸的种类和用量、共存元素铑的干扰及消除方法,验证了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在5.0 mL硝酸+2.0 mL高氯酸的混合酸体系中,催化剂可消解完全,采用共沉...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三苯基膦羰基铑催化剂中的砷含量,考察了消解酸的种类和用量、共存元素铑的干扰及消除方法,验证了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在5.0 mL硝酸+2.0 mL高氯酸的混合酸体系中,催化剂可消解完全,采用共沉淀的方法,pH在9~10时,可完全消除铑对砷含量测定的影响。当砷含量在1.0~10.0μg/L范围内时,砷含量与荧光强度的关系曲线呈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2%~106%之间,满足分析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 三苯基膦羰基铑催化剂 消除 干扰
下载PDF
Rh/CPOL-BP1&PPh 3的制备及其在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硕 苗子迪 +3 位作者 王本雷 刘航宇 李进 李晨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9期56-62,共7页
以乙酰丙酮二羰基铑为金属前驱体,新型双膦共聚物CPOL-BP1&PPh_(3)为载体制备Rh/CPOL-BP1&PPh_(3)催化剂。采用TEM、BET、XPS、FT-IR等方法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丰富的微孔-介孔结构,Rh原子以(20~40)nm... 以乙酰丙酮二羰基铑为金属前驱体,新型双膦共聚物CPOL-BP1&PPh_(3)为载体制备Rh/CPOL-BP1&PPh_(3)催化剂。采用TEM、BET、XPS、FT-IR等方法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丰富的微孔-介孔结构,Rh原子以(20~40)nm的间距分布在载体上。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1.0 MPa,反应温度100℃,乙烯流量1 L·h^(-1),乙烯转化率可达95%;在400 h的长周期实验中丙醛收率基本保持不变,催化剂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学工程 氢甲酰化 乙烯 铑催化剂 非均相催化剂
下载PDF
双核羧酸铑(Ⅱ)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倪文若 田乙然 +3 位作者 李鸿鹏 皮晓琳 李新园 张振强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双核羧酸铑(Ⅱ)凭借其高稳定性、高化学选择性以及高催化活性等优点在催化、生物制药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双核羧酸铑(Ⅱ)催化有机反应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并对重要的催化反应及其机理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为后续的研... 双核羧酸铑(Ⅱ)凭借其高稳定性、高化学选择性以及高催化活性等优点在催化、生物制药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双核羧酸铑(Ⅱ)催化有机反应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并对重要的催化反应及其机理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和产业界的诉求对未来双核羧酸铑(Ⅱ)催化剂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羧酸铑(Ⅱ) 催化 研究进展 反应机理
下载PDF
浓盐酸表面薄层分子识别优先分离铑
20
作者 杨之焯 周海涛 +3 位作者 吴雪琴 肖列发 王佳琦 黄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14-3124,共11页
Rh(Ⅲ)氯络阴离子的动力学惰性和易水化特性使其难以在传统溶剂萃取过程中优先于其他共存铂族金属离子分离。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分子识别剂苯并-15-冠醚-5(B15C5)选择性优先分离浓盐酸中Rh(Ⅲ)氯络阴离子的薄层油膜萃取新方法。考察了水... Rh(Ⅲ)氯络阴离子的动力学惰性和易水化特性使其难以在传统溶剂萃取过程中优先于其他共存铂族金属离子分离。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分子识别剂苯并-15-冠醚-5(B15C5)选择性优先分离浓盐酸中Rh(Ⅲ)氯络阴离子的薄层油膜萃取新方法。考察了水相流速和油膜厚度对Rh(Ⅲ)、Pd(Ⅱ)、Pt(Ⅳ)萃取率及其彼此间分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分散油滴搅拌萃取法相比,在浓盐酸表面执行薄层油膜萃取可实现Rh(Ⅲ)>Pd(Ⅱ)>Pt(Ⅳ)的选择性识别分离顺序。由于Rh(Ⅲ)氯络阴离子的水化能力强于Pd(Ⅱ)和Pt(Ⅳ)氯络阴离子,在进入Rh(Ⅲ)氯络阴离子内界配位的水分子以及Rh(Ⅲ)氯络阴离子周围水化壳层的共同作用下,Rh(Ⅲ)氯络阴离子与B15C5分子间通过水分子为“桥”的氢键相互作用更强。同时,由于浓盐酸表面自由H_(3)O^(+)浓度较低,油膜层下方水相流速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界面处Rh(Ⅲ)氯络阴离子水化,油膜层厚度的减小则有助于界面更新,从而强化了Rh(Ⅲ)与Pd(Ⅱ)、Pt(Ⅳ)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盐酸 表面 薄层油膜 分离 分子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