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照变化对小鼠褪黑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肖遥 蒲晓田 +4 位作者 王明哲 覃骊兰 米雪峰 单体亮 马淑然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507-510,共4页
目的从光照变化对小鼠褪黑素影响,探索昼夜阴阳消长与生物节律的关联性。方法雄性昆明小鼠144只,随机分为为正常组、长光照组、长黑暗组3组,每组各48只。适应性饲养7天,光照控制干预6周后开始试验取材,分别于0:00,4:00,8:00,12:00,1... 目的从光照变化对小鼠褪黑素影响,探索昼夜阴阳消长与生物节律的关联性。方法雄性昆明小鼠144只,随机分为为正常组、长光照组、长黑暗组3组,每组各48只。适应性饲养7天,光照控制干预6周后开始试验取材,分别于0:00,4:00,8:00,12:00,16:00,20:00共6个时间点分组取血,检测血中褪黑素。对各组各时间点小鼠褪黑素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确定昼夜节律的存在;并分析不同光照条件下小鼠褪黑素节律的不同。用LSD方法对各时间点数据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分析昼夜节律对小鼠褪黑素的影响。结果(1)同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血清褪黑素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节律性随着光照不同呈现不同的特点。(2)正常组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4:00最高。20:00~4:00是血清褪黑素含量升高的转折时段,4:00~8:00是血清褪黑素含量降低的转折时段。(3)长光照组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0:00、4:00、8:00这3个时间点含量较高,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0、16:00、20:00这3个时间点含量较低,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12:00是血清褪黑素含量明显降低的转折时段,20:00~0:00(24:00)是血清褪黑素含量明显升高的转折时段。(4)长黑暗组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0:00、4:00两个时间点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12:00、16:00、20:00这4个时间点含量较低,四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4:00~8:00时间段是血清褪黑素含量明显下降的转折时段,在20:00~0:00点时间段是血清褪黑素含量明显上升的转折时段。(4)长光照组褪黑素含量均值与正常组进行组间比较,小鼠血清褪黑素整体水平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黑暗组褪黑素含量与正常组进行组间比较,小鼠血清褪黑素整体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昼夜不同光照改变,可以影响小鼠褪黑素的昼夜节律,导致其昼夜相位或整体含量的改变,这可能是现代光照条件下节律紊乱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中医关于昼夜阴阳消长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天人相应理论具有客观物质基础和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阴阳消长 天人相应 小鼠 褪黑素
下载PDF
月经周期与调周法(续6) 被引量:7
2
作者 夏桂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9-141,共3页
本文分析了经前期血、气、阳的关系和作用,阐明阳与天癸有关,有着暖宫温煦的作用;论述了阳长的形式特点,分析了与“2,4,6”的偶数律关系,阴消与阳消的不同。经前期的主要病理在于阳长阴消的失常。阳长失常,主要是阴虚及阳,... 本文分析了经前期血、气、阳的关系和作用,阐明阳与天癸有关,有着暖宫温煦的作用;论述了阳长的形式特点,分析了与“2,4,6”的偶数律关系,阴消与阳消的不同。经前期的主要病理在于阳长阴消的失常。阳长失常,主要是阴虚及阳,其次是气虚及阳,再次是血虚及阳,致子宫内瘀浊不化,产生月经、孕育类疾病。阴消与阳消不同,消中见长,才能维持重阳的延续,反此则病,阴盛不消,阳长不及,将凝结瘀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周期 经前期 阳长阴消
下载PDF
以阴阳消长脏腑虚实理论辨治失眠症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11期25-28,共4页
人体阴阳之气的消长出入是形成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的生理基础,阴阳消长失常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结合脏腑虚实,从心肾阴阳水火不济、肝肾乙癸失涵、肝胆阴阳不和、脾胃阴阳升降失常、肾中阴阳失调等诸种阴阳失调来探讨失眠发生的机制... 人体阴阳之气的消长出入是形成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的生理基础,阴阳消长失常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结合脏腑虚实,从心肾阴阳水火不济、肝肾乙癸失涵、肝胆阴阳不和、脾胃阴阳升降失常、肾中阴阳失调等诸种阴阳失调来探讨失眠发生的机制,治疗失眠的原则是交泰阴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消长 脏腑虚实 失眠
下载PDF
张惠言《周易虞氏消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黎馨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66,共10页
《周易虞氏消息》一书,是张惠言对孔子—商瞿—田王孙—孟喜—虞翻一系"易阴阳大义"发掘的代表性成果。其内容主要描述了以"乾元"为源头和动力的阴阳流转的过程,即"乾元"的潜存、展开和回归。该书的价值... 《周易虞氏消息》一书,是张惠言对孔子—商瞿—田王孙—孟喜—虞翻一系"易阴阳大义"发掘的代表性成果。其内容主要描述了以"乾元"为源头和动力的阴阳流转的过程,即"乾元"的潜存、展开和回归。该书的价值,本文认为,在于启发我们看到虞翻易学的两层结构:"取象释辞说"与"卦变消息说"。不足之处在于,虞翻释《易》的重心是放在对"观象系辞"思路的逆向呈现上,由此以见"辞"与"象"的关联,"卦变消息"仅是实现这一探索的工具。而张氏为了阐述虞翻易学与孟喜易学的一脉相承,则以"卦变消息"为虞翻易学的精髓。两者的不同,反映出清人的汉易研究与汉易本身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虞氏消息》 易阴阳大义 月体纳甲说 六十四卦卦变消息图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的寤寐现象与生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天玺 汤军 李俊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研究寤寐之生理现象,阐发其生理机制,为不寐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营卫生会学说立论,深入探讨寤寐现象与生理机制,并以此为据,对下一步不寐病因病机之研究提出展望。[结果]睡眠(寐)是一个阴... [目的]研究寤寐之生理现象,阐发其生理机制,为不寐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营卫生会学说立论,深入探讨寤寐现象与生理机制,并以此为据,对下一步不寐病因病机之研究提出展望。[结果]睡眠(寐)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可看作非快速眼球运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和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之消长。本研究首次提出“卫气-寤寐节律系统”这一概念,该系统以卫气为主体,由六阳经、足少阴肾经、二跷脉、五脏、目等共同构成,其功能相当于西医学促睡眠、促觉醒两大系统的对立统一;寤寐与情志、五脏关系密切,心之功能包含现代医学脑之功能;寤寐过程中伴随的生理现象包括目之开合、欠、梦与梦魇等,其机制亦不离营卫阴阳。[结论]卫气-寤寐节律系统对寤寐起主导作用,本研究结果对不寐等睡眠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寤寐 睡眠 生理现象 生理机制 阴阳消长 卫气运行 卫气-寤寐节律系统
下载PDF
干支探义
6
作者 邹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5期66-68,共3页
探讨干支的意义,了解干支在五运六气理论中的作用。以文献检索、整理研究的方法,探究干支的起源、意义。天干和十二地支是中国上古时代对太阳和月亮运行周期的描绘,反映了自然界阴阳消长、生长化收藏的规律,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探讨干支的意义,了解干支在五运六气理论中的作用。以文献检索、整理研究的方法,探究干支的起源、意义。天干和十二地支是中国上古时代对太阳和月亮运行周期的描绘,反映了自然界阴阳消长、生长化收藏的规律,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中医运气学说,主要以60年为一个甲子周期,来推求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干支甲子反映了天文、历法、气象、物候的运动变化规律,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深刻内涵和人体生命的自然信息。干支在五运六气理论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干支配阴阳,干支配五行方位,天干化运,地支配属方位,地支化六气等内涵。干支源于古人对天象的观察,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规律,干支纪法是运气理论的基础和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干 地支 五运六气 甲子 阴阳消长 规律
下载PDF
月之盈缺与气血盛衰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满心英 唐由君 +3 位作者 蔺巧珍 宋振华 陈泽涛 吴维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1年第1期33-35,73,共4页
通过血象实验研究月之盈缺与青少年气血盛衰的规律,结果表明,青少年女性气血盛衰与月节律变化(即月之盈缺),有明显的同步性。即呈中—高—低的变化规律;而青少年男性,呈高—中—低的变化规律。上述青少年气血盛衰的规律,反映了随月之盈... 通过血象实验研究月之盈缺与青少年气血盛衰的规律,结果表明,青少年女性气血盛衰与月节律变化(即月之盈缺),有明显的同步性。即呈中—高—低的变化规律;而青少年男性,呈高—中—低的变化规律。上述青少年气血盛衰的规律,反映了随月之盈缺时问,人体防御外邪能力的变化。说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盛期,阴阳属性明显,易受天时影响,亦是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科学性的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医学 阴阳 月之盈缺
下载PDF
基于肾之阴阳消长调治月经病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治梅 杨新鸣 +3 位作者 折珍霞 李敏 苗怡 曲秀芬 《河南中医》 2022年第2期181-185,共5页
月经周期节律正常的关键为阴阳消长顺利转化,月经病的调治需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选用不同方药,经后期阴精渐长,重用滋阴养血之品,佐以温肾助阳药,充养阴精以达经间期的重阴状态;经间期重阴转阳,重补肾活血,方能顺利转化,产生氤氲时... 月经周期节律正常的关键为阴阳消长顺利转化,月经病的调治需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选用不同方药,经后期阴精渐长,重用滋阴养血之品,佐以温肾助阳药,充养阴精以达经间期的重阴状态;经间期重阴转阳,重补肾活血,方能顺利转化,产生氤氲时机;经前期为阳长时期,当补肾助阳,佐以滋阴之品,使阳气有所依附;行经期肾气充沛,为重阳必阴之时,重用活血调经之药,加少量补肾益气药,顾护肾中阳气,使瘀祛而正不伤,阳气随瘀浊下泄让位于阴,进入下一个月经周期。调整机体病态的阴阳变化,保持与人体所属的生物节律同步消长转化,使每一个时期顺承衔接,从而恢复人体正常的月经周期节律,但月经周期节律存在个体差异,临床应注意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病 阴阳消长 经后期 经间期 经前期 行经期
下载PDF
太极图圆道观在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变化中的体现 被引量:2
9
作者 邢锦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应用《周易》太极图的圆道观及有关中西医理论 ,论述了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变化的各个阶段与阴阳消长的关系。提示《周易》太极、阴阳 ,不仅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根基 ,而且与西医某些学科的理论也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 太极图 阴阳消长 圆道观 周期性子宫内膜变化
下载PDF
范伏元教授基于“阴消阳长”理论诊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10
作者 王雁芳 王超群 范伏元 《临床医学进展》 2018年第4期428-432,共5页
范伏元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大偻”、“骨痹”等范畴,机体内生痰湿与外来“风湿”、“寒湿”、“湿热”之邪侵袭脊督,形成脾肾阳虚、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等基本病机,治以“祛湿为要”、“温阳为辅”,而达“阴消阳长”、“阴平... 范伏元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大偻”、“骨痹”等范畴,机体内生痰湿与外来“风湿”、“寒湿”、“湿热”之邪侵袭脊督,形成脾肾阳虚、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等基本病机,治以“祛湿为要”、“温阳为辅”,而达“阴消阳长”、“阴平阳秘”。该文主要介绍范师针对湿邪致病缠绵反复,处以“祛湿为要”、“温阳为辅”法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临证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并分享医案一则,以飨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祛湿 温阳 阴消阳长
下载PDF
从“历象明时”到“深观阴阳”——阴阳家之流变、方法与旨意综观
11
作者 黄敦兵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阴阳家较早出现,但直到战国末期才成大盛之局。回到带有“原点”性的《汉志》以探究其原因,则至少要注意学术流变的几个层面:首先,《汉志》与《尚书》同样将阴阳家溯源到历象明时的羲和之官,《宋司星子韦》《吕氏春秋·制乐》《史记... 阴阳家较早出现,但直到战国末期才成大盛之局。回到带有“原点”性的《汉志》以探究其原因,则至少要注意学术流变的几个层面:首先,《汉志》与《尚书》同样将阴阳家溯源到历象明时的羲和之官,《宋司星子韦》《吕氏春秋·制乐》《史记·天官书》等反映了古人天象与人事、星变与国变密切关联的文化心理,其与《周易》以“阴阳之义配日月”的诠释模式有着相同的建构逻辑。其次,从载籍上看,《汉志》列“阴阳”于诸子十家,“数术”则别入“略”类。结合《汉志》谓阴阳家末流为“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的“拘者”来看,其所叙录的“数术”六家与能“望气”的南公均可归入阴阳家末流。再次,从方法论上看,无论数术之法还是阴阳之术,或是邹衍求“大祥”“大顺”的大视野,都离不开“深观”、密察、善推甚至占验的神秘色彩与炫化效果。最后,历史上论五德转移的“终始”观念与《终始》之篇,将“阴阳”与“五行”密切关联,蕴成五行相胜的公式,是邹衍之术真正大显于“王公大人”之间而大用于世的主要原因。总之,无论是作为渊源的“历象明时”的史官传统,还是“深观阴阳消息”乃至作为末流的“数术”星占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先秦诸子“各务为治”的共性,更反映了阴阳家在天下治理层面的现实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家 《汉书·艺文志》 史官传统 深观阴阳消息 终始 天下治理
原文传递
郑玄的《周易》象视域诠释与王道重建
12
作者 王新春 温磊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4,共10页
汉末经学家郑玄在一生博通遍注各经与诸纬的基础上,最后基于象的视域诠释了《周易》。他由各卦本身进而至于其互体连互、六子爻体、十二爻辰,由外而内,由显而隐,层层递进,揭显了卦所涵蕴符示的阴阳消息律动贯穿其中的生活世界的外内显... 汉末经学家郑玄在一生博通遍注各经与诸纬的基础上,最后基于象的视域诠释了《周易》。他由各卦本身进而至于其互体连互、六子爻体、十二爻辰,由外而内,由显而隐,层层递进,揭显了卦所涵蕴符示的阴阳消息律动贯穿其中的生活世界的外内显隐之象,并最终对该书内涵的王道实现了重建。由此,继三《礼》郑氏学成就之后,郑玄实现了礼学与易学的深层会通,深化升华了经学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视域 天人万象 阴阳消息律动 《易》《礼》会通 王道重建
原文传递
基于阴阳消长规律探讨抑郁症分时治疗策略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紫莹 吴丽丽 严灿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545-5547,共3页
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着昼夜节律紊乱的症状。文章基于阴阳消长平衡规律,探讨了抑郁症昼夜节律紊乱的中医病因病机。笔者认为抑郁症患者症状出现"晨重"现象与其体内阳气不足以及清晨阳气升发障碍有关;而抑郁症患者常见的夜间入... 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着昼夜节律紊乱的症状。文章基于阴阳消长平衡规律,探讨了抑郁症昼夜节律紊乱的中医病因病机。笔者认为抑郁症患者症状出现"晨重"现象与其体内阳气不足以及清晨阳气升发障碍有关;而抑郁症患者常见的夜间入睡困难则主要与阳过盛不能入阴,或阴不足无法制阳,阴阳无法相交有关。有鉴于此,笔者提出对抑郁症患者采用昼夜分时治疗的策略,即清晨(卯时)给予温升阳气的方药,傍晚(酉时)给予滋阴敛阳安神的方药,通过恢复阴阳盛衰消长平衡,从而调整抑郁症患者存在的昼夜节律紊乱,达到缓解或减轻临床症状的效果。期望这一策略的提出能为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消长 抑郁症 昼夜节律 分时治疗
原文传递
中医时间医学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晔 张声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205,共4页
中医时间医学最早追溯至《黄帝内经》,在此基础上日趋完善,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疾病与自然界时间节律之间对应关系的学科,并被运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及养生预防等方面。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基于时间医学的基础,文章从阴... 中医时间医学最早追溯至《黄帝内经》,在此基础上日趋完善,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疾病与自然界时间节律之间对应关系的学科,并被运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及养生预防等方面。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基于时间医学的基础,文章从阴阳消长节律、脏腑主时节律以及营卫运行节律方面探讨消化系统的时间节律,有助于更加全面的认识消化系统疾病,从而指导临床的治疗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医学 时间节律 消化系统疾病 阴阳消长节律 脏腑主时节律 营卫运行节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