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stainability of the rice-crayfish farming model in waterlogged land:A case study in Qianjiang County, Hube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YUAN Peng-li WANG Jin-ping +3 位作者 GUO Can GUO Zi-yuan GUO Yao CAO Cou-gu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203-1214,共12页
The rice-crayfish farming model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and become an economically viable method to supply foo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However,its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has not been thoroughly... The rice-crayfish farming model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and become an economically viable method to supply foo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However,its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has not been thoroughly investigated.This study uses a survey in 2016 and a field experiment in 2017 in Qianjiang,Hubei Province,China to assess the relative economics of concurrent rice-wheat(RW),rice-crayfish(RC),and crayfish monoculture(CM)models in waterlogged land areas.Thefield survey indicated that the RC model had a higher benefit-cost ratio(3.5:1)than the RW(2.0:1)and CM(3.1:1)models and the RC model protected farmers’enthusiasm for grain production facing unfavourable weather conditions.The field experiment aimed to explore nitrogen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RC fields.In the experiment,four levels of nitrogen concentration gradient-0 kg N ha^(-1)(0 N),75 kg N ha^(-1)(75 N),150 kg N ha^(-1)(150 N)and 225 kg N ha^(-1)(225 N),were set in a 2-year-old rice-crayfish(RC2)field,an 8-year-old rice-crayfish(RC8)field,and a RWfield as a control.Thefield experiment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peak rice yield in RW,RC2,and RC8 occurred when 225 N,150 N and 75 N were used,respectively.In RC2 and RC8,however,residual feed-nitrogen that was not used by crayfish was utilized by rice plants.Thus,an optimal amount of nitrogen in RCfields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y nitrogen fertilizer.Farmers use less nitrogen but have higher net income in RC than in RW and CM.It is necessary to sustainably develop integrated farming technologies(i.e.,properfield configurations for ricefields)to effectively sustain rice production.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RC farming model was a viable diversification option for rice farmers in waterlogged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crayfish benefit-cost ratio LODGING nitrogen application
下载PDF
Nutritional and Sensory Evaluation of Rice-Based <i>Masa</i>Enriched with Soybean and Crayfish
2
作者 Folake O. Samuel Oluwaseun R. Ishola Bolanle O. Otegbayo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5年第2期234-241,共8页
Masa is a cereal based snack made from rice, maize or millet. It is popularly consumed in the northern regions of Nigeria.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assess the nutritional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the rice-Ma... Masa is a cereal based snack made from rice, maize or millet. It is popularly consumed in the northern regions of Nigeria.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assess the nutritional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the rice-Masa, enriched with soybean and crayfish. The enriched rice-Masa produced were labelled sample A (100% rice), sample B (rice: soybean blend (80:20), sample C (rice: crayfish blend (80:20) and sample D (rice: soybean: crayfish (80:10:10). The proximate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standard methods. Anti-nutrient content was also determined. Sensory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assess the acceptability of the enriched rice-Masa. The chem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protein, fibre, iron, zinc and vitamin A and beta carotene contents were highest in sample D with values 8.35 (±0.08) g/100g, 1.08 (±0.02) g/100g, 2.82 (±0.03) mg/100g, 4.20 (±0.03) mg/100g, 602.3 (±1.28) μg/100g and 420.2 (±0.98) μg/100g respectively, while calcium was highest in sample C with a value of 27.34 (±0.06) mg/100g. Moisture and ash contents increased from 47.4 (±0.50) g/100g to 50.9 (±0.80) g/100g and 0.40 (±0.01) g/100g to 1.15 (±0.01) g/100g respectively, while carbohydrate and energy contents decreased from 28.1 (±0.03) g/100g to 21.9 (±0.04) g/100g and 308.42 kcal/100g to 285.64 kcal/100g respectively. The sensory evaluation showed that with regards to taste, aroma, texture and overall acceptability, the sample enriched with soybean was more preferred to that enriched with crayfish,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 Enrichment of Masa could contribute to improvement of nutritional status if promoted as a nutritious, healthy indigenous snack not only where Masa is already widely consumed, but also in other parts of Nigeria where it has not found wide accep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genous SNACKS rice Masa SOYBEAN crayfish Enrichment
下载PDF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rayfish-Rice Continuous Cropping" on Grain Production:A Case Study of Hubei Province
3
作者 Qifei T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9期20-23,共4页
Taking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start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grain productio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crayfish-rice continuous cropping"model in impr... Taking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start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grain productio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crayfish-rice continuous cropping"model in improving grain quality,and analyzes the beneficial influence of"crayfish-rice continuous cropping"on grain production and the difficulties it faces.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popularization of"crayfish-rice continuous cropping"in order to maintain food secu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agriculture crayfish-rice continuous CROPPING GRAIN production HUBEI Province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特征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4
作者 佀国涵 朱秀秀 +6 位作者 彭成林 袁家富 赵书军 徐大兵 谢媛圆 周剑雄 杨小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0-596,共7页
为研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数量、稳定性以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始于201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冬泡无秸秆还田(W)、冬泡+秸秆还田(WS)和冬泡+秸秆还田+养虾(WSC)3个处理,采集各处理... 为研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数量、稳定性以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始于201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冬泡无秸秆还田(W)、冬泡+秸秆还田(WS)和冬泡+秸秆还田+养虾(WSC)3个处理,采集各处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1~2 mm粒级为主,在冬泡条件下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2 mm团聚体比例、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贡献率,且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相对于冬泡+秸秆还田处理,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土壤>2 mm和>1~2 mm团聚体比例显著提高了19.8%和6.5%,而0.053~0.25 mm团聚体比例则显著下降了9.2%,且>0.25 mm的团聚体数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分别提高了7.8%、20.6%和37.5%。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较冬泡+秸秆还田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6.2%、34.0%和23.1%,且显著提高了<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研究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养殖促进了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增强了团聚体稳定性,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含量,尤其提高了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提升了土壤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模式 克氏原螯虾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分布
下载PDF
小龙虾扰动下水稻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和表面结构变化特征
5
作者 彭成林 徐大兵 +4 位作者 周勇 佀国涵 赵书军 刘威 周剑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4-219,共6页
为探究持续泡水条件下小龙虾参与水稻秸秆腐解过程与特征,完善稻虾模式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农田可持续发展,采用自制尼龙网箱法,在稻虾环沟模式的养殖沟内,以不养虾为对照,模拟研究小龙虾扰动下水稻秸秆的腐解... 为探究持续泡水条件下小龙虾参与水稻秸秆腐解过程与特征,完善稻虾模式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农田可持续发展,采用自制尼龙网箱法,在稻虾环沟模式的养殖沟内,以不养虾为对照,模拟研究小龙虾扰动下水稻秸秆的腐解特性、养分释放特征及其表面微观结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有小龙虾参与,水稻秸秆各时段平均腐解率表现出快—慢—快—慢—快的特点;150d及以前,有虾处理与无虾处理各时段腐解量、累计腐解率和各时段平均腐解率差异均不显著,180d及以后各指标均表现为有虾处理显著高于无虾处理,至210d时,有虾处理水稻秸秆累计腐解率达85.67%,比无虾处理高出12.35百分点。秸秆养分累积释放率均表现为K>P>N;150 d及以后,有虾处理N累积释放率表现出高于无虾处理的趋势,180 d及以上,有虾处理P累积释放率和总养分累积释放率表现出高于无虾处理的趋势,至210 d,有虾处理K累积释放率表现出高于无虾处理的趋势。120d及以后,有虾处理的秸秆表面结构受破坏程度明显大于无虾处理。结果表明,稻虾环沟模式下,小龙虾扰动能增加中后期水稻秸秆表面微观结构的受破坏程度,促进后期水稻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秸秆还田 腐解 养分释放 表面微观结构
下载PDF
水分优化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6
作者 彭成林 赵书军 +6 位作者 佀国涵 朱秀秀 牛鑫泽 袁家富 徐大兵 刘威 周剑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197,共6页
通过探索水分优化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为该模式下水稻水分管理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在水稻直播和机插两种种植方式下,分别设置以水稻分蘖后期和成熟期两次重晒田等措施为主的水分优化管理处理、以水... 通过探索水分优化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为该模式下水稻水分管理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在水稻直播和机插两种种植方式下,分别设置以水稻分蘖后期和成熟期两次重晒田等措施为主的水分优化管理处理、以水稻分蘖后期和成熟期两次轻晒田等措施为主的水分常规管理处理,于湖北省潜江市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直播和机插条件下,水分优化管理相对于常规管理平均增产率分别为8.5%和9.4%,增产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相对于常规管理,水分优化管理对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正效应大于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水稻分蘖后期,水分优化管理相对于常规管理0~10 cm土层亚铁含量下降40.8%~41.8%,0~20 cm土层还原性物质总量下降45.1%~46.4%;与分蘖后期相比,水稻收获后0~20 cm土层亚铁和还原性物质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由此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分蘖后期和成熟期两次重晒田等水分优化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增加水稻产量,缓解土壤潜育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水分优化管理 土壤还原性物质
下载PDF
红螯螯虾幼虾对4种水稻农药耐受性研究
7
作者 迟美丽 陆凯文 +5 位作者 蒋文枰 潘凌洁 程顺 郑建波 孙健 李飞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期152-157,共6页
为了解稻田常用的生物农药或杀虫剂对红螯螯虾大规格幼虾的毒性效应,测定了中生菌素、氯虫·噻虫嗪、噻唑锌和井冈霉素A对其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表明:4种农药对红螯螯虾大规格幼虾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9.66、1.65、1132.83、2092.... 为了解稻田常用的生物农药或杀虫剂对红螯螯虾大规格幼虾的毒性效应,测定了中生菌素、氯虫·噻虫嗪、噻唑锌和井冈霉素A对其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表明:4种农药对红螯螯虾大规格幼虾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9.66、1.65、1132.83、2092.07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5.65、1.27、260.40、248.11 mg/L,根据耐受性和行为特征观察发现,4种药物对于4 cm左右的红螯螯虾幼虾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氯虫·噻虫嗪>中生菌素>噻唑锌>井冈霉素A,根据国家标准(GB/T16310.5—1996),噻唑锌和井冈霉素A对于4 cm红螯螯虾幼苗属于无毒农药,中生菌素属于微毒农药,而氯虫·噻虫嗪为中毒农药。本试验明确了红螯螯虾幼虾对水稻常用农药的耐受性,为红螯螯虾-水稻综合种养过程中的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稻虾共生 耐受性 中生菌素 氯虫·噻虫嗪 噻唑锌 井冈霉素A
下载PDF
稻虾共作稻田浮游植物群落格局及环境影响因子
8
作者 吴利 贾鑫 +4 位作者 李为 耿明 卢超强 杨鸿飞 宋哲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为了解稻虾共作稻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对安徽省肥西县和全椒县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区稻田浮游植物进行了养殖前期、中期、后期三次调查,并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肥西、全椒分别观察到浮游植物6门55种、7门61种,两地的... 为了解稻虾共作稻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对安徽省肥西县和全椒县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区稻田浮游植物进行了养殖前期、中期、后期三次调查,并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肥西、全椒分别观察到浮游植物6门55种、7门61种,两地的优势类群均为绿藻门和硅藻门。肥西、全椒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为3.50×10^(6)ind./L和7.90×10^(6)ind./L,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49 mg/L和2.55 mg/L。对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分析表明:肥西三个养殖时期的D无显著差异,而H′和J均有显著差异;全椒三个养殖时期的H′、D和J均无显著差异。典型对应分析(CCA)表明:溶氧、pH、水温、叶绿素a是与肥西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冗余分析(RDA)表明:总磷、高锰酸盐指数、pH、氨氮是与全椒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浮游植物密度结果表明,两地稻田前期和中期水质为中营养状态,后期为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水质
下载PDF
稻—再生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分析
9
作者 陈静 何吉祥 +5 位作者 黄龙 吴本丽 陈夏君 吴仓仓 汪翔 武松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期139-144,共6页
为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在稻—小龙虾种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稻虾综合种养,与再生稻种植相结合,开展稻—再生稻—小龙虾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研究。设置4种种养模式,分别是种植中稻(MR)、种植再生稻(RR)、中稻—小龙虾综合种养(MRC)和稻—再生... 为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在稻—小龙虾种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稻虾综合种养,与再生稻种植相结合,开展稻—再生稻—小龙虾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研究。设置4种种养模式,分别是种植中稻(MR)、种植再生稻(RR)、中稻—小龙虾综合种养(MRC)和稻—再生稻—小龙虾综合种养(RRC),分析不同种养模式对稻虾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RR的全年水稻产量均高于MR产量,再生季稻的产量约为头季稻产量的1/4,RRC模式水稻产量最高。(2)MRC和RRC模式养虾田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通过较高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来实现。(3)稻—再生稻—小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的产值、利润和产投比均最高,分别为102754元//hm^(2)、64704元//hm^(2)和2.70。综合来看,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与再生稻模式相结合,能提高稻谷总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资源高效型、环境友好型的种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小龙虾 稻田养虾 农业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稻虾模式对硫酸盐还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衍亮 邱秀文 +4 位作者 江玉梅 倪才英 肖罗长 梁以豪 刘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9-570,共12页
硫酸盐还原菌(SRB)作为一种土壤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以常规水稻单作模式为对照(CK),无环沟式稻虾(水稻和克氏原螯虾)共作模式(RS_(0))、有环沟式稻虾轮作模式(RS_(1))与有环沟式稻虾共作模式(R... 硫酸盐还原菌(SRB)作为一种土壤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以常规水稻单作模式为对照(CK),无环沟式稻虾(水稻和克氏原螯虾)共作模式(RS_(0))、有环沟式稻虾轮作模式(RS_(1))与有环沟式稻虾共作模式(RS_(2))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稻虾模式对土壤硫酸盐还原菌(SRB)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3种稻虾模式均显著降低了水稻成熟期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和硫化物、硫酸盐、全硫含量,提高了pH和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其中RS_(0)提升效果最为显著;3种稻虾模式SRB群落结构存在差异:RS1、RS2和RS0处理的δ-变形菌纲相对丰度比CK分别下降46.00%、63.61%和51.94%,而α-变形菌纲则分别提高402.52%、441.01%和584.17%。3种稻虾模式硫酸盐还原菌Observed_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CK相比均显著提高,但不同稻虾模式间丰富度及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RDA分析表明,速效钾、Eh、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硫酸盐、硫化物、全硫和pH是影响稻田土壤SRB群落结构的影响因子,其中全硫和硫化物是主要因子。综上,稻虾模式能维持或者提高稻田土壤养分状况和SRB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改善稻田土壤SRB群落结构,结果可为稻虾种养土壤生态健康及稻田综合种养土壤微生物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种养 轮作 共作 硫酸盐还原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能否提升农户社会资本?——以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卓亚 齐振宏 +2 位作者 杨彩艳 杨兴杰 汪熙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68,共14页
生态种养技术的经济和生态功能一直备受关注,但社会功能却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为探究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本文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1039份稻虾生态种养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分析并检验了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 生态种养技术的经济和生态功能一直备受关注,但社会功能却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为探究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本文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1039份稻虾生态种养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分析并检验了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水平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1)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十分突出,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存在显著的提升效应。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后社会资本总量水平会提升0.047个单位,其中社会网络规模将扩大114.266个单位,而社会网络地位则降低了3.595个单位。2)从影响机制来看,合作社参与和互联网使用是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提升农户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3)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的提升效应存在收入和年龄异质性,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高收入和60岁以下农户的社会资本提升效应更为明显。因此,要全面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进而促进农户社会资本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纳行为 社会功能 社会资本水平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
下载PDF
稻虾共作深水灌溉模式下利于稻虾质产协同肥料运筹研究
12
作者 张诚信 徐荣 +5 位作者 马林杰 杨婷 王守红 张家宏 陈选青 寇祥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3-1162,共10页
为探究利于稻虾共作深水灌溉模式下水稻、小龙虾产量及稻米品质协同发展的适宜肥料运筹,本研究以适宜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品种丰优香占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施肥处理:干湿交替0 N不养虾(R)、干湿交替100%化肥养虾(RC)、深水灌溉[100%化肥... 为探究利于稻虾共作深水灌溉模式下水稻、小龙虾产量及稻米品质协同发展的适宜肥料运筹,本研究以适宜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品种丰优香占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施肥处理:干湿交替0 N不养虾(R)、干湿交替100%化肥养虾(RC)、深水灌溉[100%化肥不养虾(RR)、100%化肥养虾(RS0)、30%有机肥+70%化肥养虾(RS3)、50%有机肥+50%化肥养虾(RS5)、70%有机肥+30%化肥养虾(RS7)],并从水稻、小龙虾产量性状、稻米品质(外观、加工、营养、食味)等多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方面,在深水灌溉模式下有机无机肥比例为5∶5时,水稻产量最高,两年产量分别为8.99、6.54 t·hm^(-2),且与RC相比,产量有所提高。随着有机肥比例的提高,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外观品质(垩白度、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RS5、RS7的加工、外观品质较RC有所改善。蛋白质含量以RS5、RS7处理较高,且较RC显著提高,直链淀粉含量、米饭外观、口感、食味值呈相反趋势,以RS5、RS7处理较低。随着有机肥比例的提高,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呈下降趋势,以RS5、RS7处理较低,且较RC显著降低;消减值、糊化温度则呈相反趋势。小龙虾方面,随着有机肥比例提高,各有机无机肥比例处理之间小龙虾产量无明显差异,但小龙虾均重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以RS5和RS7较低。综合分析认为,全程氮肥宜使用有机无机供氮比例5∶5,可以缓解深水种养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产量及稻米加工、外观、营养品质,并且可提高小龙虾规格稳定性和规格效益,但对食味品质、RVA特征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保优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水稻 氮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水体和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
13
作者 覃宝利 韩光明 +8 位作者 吴雷明 张家宏 王守红 朱凌宇 毕建花 寇祥明 葛恒来 陈选青 唐金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1,共13页
为探究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水体、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夏季稻-虾共作和水稻单作模式下稻田水体、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作相比,稻-虾共作模式水体细菌群落... 为探究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水体、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夏季稻-虾共作和水稻单作模式下稻田水体、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作相比,稻-虾共作模式水体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呈上升趋势,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变化不明显,但多样性有所下降,尤其9月显著下降。在细菌群落组成方面,稻-虾共作模式增加水体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芽孢杆菌目(Bacillus)相对丰度,增加致病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的相对丰度;降低土壤放线菌门(Actinorny c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根瘤菌目(Rhizobiales)相对丰度,增加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和Steroidobacterales目的相对丰度。功能预测分析发现,稻-虾共作模式下细菌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相对丰度在水体中呈上升趋势,在土壤中呈下降趋势。综上,稻-虾共作模式可改变水体、土壤细菌群落与功能,提高水体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细菌群落 多样性 功能预测
下载PDF
穗肥施钾量和叶面肥对稻虾共作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董洪瑞 朱杰 +6 位作者 周勇 李皓轩 杨伟 蒋梦蝶 朱波 聂江文 刘章勇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9,共10页
研究穗肥施钾量[0 kg/hm^(2)(S0)、45 kg/hm^(2)(S1)、90 kg/hm^(2)(S2)]和叶面肥[不喷施叶面肥(P0)和喷施叶面肥(P1)]对稻虾共作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稻虾共作模式下的水稻绿色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研究穗肥施钾量[0 kg/hm^(2)(S0)、45 kg/hm^(2)(S1)、90 kg/hm^(2)(S2)]和叶面肥[不喷施叶面肥(P0)和喷施叶面肥(P1)]对稻虾共作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稻虾共作模式下的水稻绿色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施用穗肥钾均可提高水稻剑叶SPAD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茎叶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同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总体上以S1P1处理最优。喷施叶面肥、施用穗肥钾均可提高穗实粒数、结实率,进而提高产量,P1处理使S0、S1和S2条件下产量分别增加13.60%、9.76%和6.55%,S1和S2处理使产量分别提高3.70%和2.47%,以S1P1处理产量最高。与P0处理相比,S0和S1条件下,P1处理稻米的整精米率分别显著提高2.21%和1.82%,垩白粒率显著降低55.88%和50.01%,垩白度显著降低49.98%和50.00%,总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8.77%和12.08%;与S0处理相比,S1和S2处理稻米的垩白粒率分别显著降低11.23%和30.61%,S1处理稻米的总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4.15%;总体以S1P1处理效果最好。综合来看,喷施叶面肥、施用穗肥钾可以改善叶片光合作用,提高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转运,提高产量和品质,以S1P1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面肥 穗钾肥用量 产量 生理特性 品质 稻虾共作
下载PDF
稻-虾轮作模式下微生物菌剂对水质及虾稻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陈胜 裴凡 +3 位作者 顾黎宁 尹思慧 曹静 黄鸿兵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5期5-9,41,共6页
开展了稻-虾轮作模式下微生物菌剂对池塘水质及虾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处理组(T1、T2、T3)和1个对照组(CK),CK组不添加菌剂;T1组添加秸秆降解菌剂+稻-虾复合菌剂;T2组添加秸秆降解菌剂+不添加稻-虾复合菌剂;T3组不添加秸秆降解菌剂... 开展了稻-虾轮作模式下微生物菌剂对池塘水质及虾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处理组(T1、T2、T3)和1个对照组(CK),CK组不添加菌剂;T1组添加秸秆降解菌剂+稻-虾复合菌剂;T2组添加秸秆降解菌剂+不添加稻-虾复合菌剂;T3组不添加秸秆降解菌剂+添加稻-虾复合菌剂。结果表明,T1和T2组显著促进了水稻秸秆的降解,提升土壤肥力,改良土壤;T1和T3组均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维持水体pH值的稳定,抑制有害藻类(如水青苔)的过度繁殖,净化水体,有效增加水稻产量;实际产量相对CK组,分别增加26.30%和10.06%,水稻分蘖数分别提高39.55%、30.18%。相比T2和T3组,T1组的处理效果最优,说明施用秸秆降解菌剂+稻-虾复合菌剂既能加速秸秆降解,改良土壤底质,又能改善和净化养殖水体,从而促进小龙虾和水稻的生长,提高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稻-虾轮作 水质 虾稻产量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数据提取江汉平原虾稻田分布方法
16
作者 王静 万君 邓环环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94-200,208,共8页
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基于AI Earth阿里云平台提供的Sentinel-2 MSI L2数据,在实地采样样本和目视解译样本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虾稻田的时序变化规律,总结出区分虾稻田与其他地物类型的关键时间以及指数阈值,从而构建虾稻田提取... 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基于AI Earth阿里云平台提供的Sentinel-2 MSI L2数据,在实地采样样本和目视解译样本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虾稻田的时序变化规律,总结出区分虾稻田与其他地物类型的关键时间以及指数阈值,从而构建虾稻田提取的决策树模型,最终提取出江汉平原2022—2023年虾稻田的空间分布。最后,基于样本数据评估了该方法的精度,总体精度达93.25%,Kappa系数为0.8429,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提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遥感影像 Sentinel-2 虾稻田 决策树 江汉平原
下载PDF
长期秸秆还田对稻虾共作系统稻季甲烷排放的影响
17
作者 姜亚杰 秦鹏铭 +5 位作者 李准 黄展杭 林记英 沈旭 庞钰卓 汪金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1-1461,共11页
稻田甲烷排放是农业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稻虾共作是稻田生态种养应用面积最大的一种模式,秸秆还田是稻虾共作模式一种重要农事操作。为研究长期稻虾共作和秸秆还田对稻虾共作系统稻季甲烷排放影响及其机理,本试验于2015年设稻虾共作秸... 稻田甲烷排放是农业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稻虾共作是稻田生态种养应用面积最大的一种模式,秸秆还田是稻虾共作模式一种重要农事操作。为研究长期稻虾共作和秸秆还田对稻虾共作系统稻季甲烷排放影响及其机理,本试验于2015年设稻虾共作秸秆还田(RC-S)、稻虾共作秸秆不还田(RC-NS)、水稻单作秸秆还田(RM-S)、水稻单作秸秆不还田(RM-NS)共4种处理,对7年后稻田稻季甲烷排放、土壤碳库指标及功能微生物(mcrA和pmoA)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显著降低甲烷排放,比水稻单作稻季甲烷累计排放降低1.42%~26.44%;而秸秆还田稻季甲烷排放显著增加15.18%~54.36%。4个处理甲烷累计排放量依次为RM-S>RC-S>RM-NS>RC-NS。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机碳(TOC)、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产甲烷菌(mcrA)对甲烷排放的直接作用是促进的,而易氧化有机碳(ROC)、甲烷氧化菌(pmoA)对甲烷排放的直接作用是抑制的。研究结果表明,稻虾共作甲烷减排机理在于土壤ROC含量增加和产甲烷菌功能基因mcrA丰度的下降,秸秆还田甲烷排放增加主要是因为土壤ROC含量的降低以及土壤DOC含量和产甲烷菌mcrA基因丰度的增加。可见,稻虾共作缓解了秸秆还田所引起的甲烷增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秸秆还田 土壤碳库 甲烷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培养分析稻虾共作模式土壤的细菌群落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蕾蕾 孙文晓 +6 位作者 焦可欣 陈钰璐 邹淑琪 张淅月 徐晨伟 张杨 戴传超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7,共11页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发现并鉴定了土壤微生物的未培养物种,然而,仅依赖非培养的高通量测序无法获得发挥关键功能的微生物培养物,限制了对其功能的验证及其应用,这对关键功能微生物的机理性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稻虾共...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发现并鉴定了土壤微生物的未培养物种,然而,仅依赖非培养的高通量测序无法获得发挥关键功能的微生物培养物,限制了对其功能的验证及其应用,这对关键功能微生物的机理性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稻虾共作和水稻单作两种稻作模式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比了传统平板涂布、96孔培养板划线分离以及将非培养和培养法相结合的———“96孔高通量培养法”3种方法的土壤细菌分类差异、菌群多样性、组成特异性以及细菌功能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涂布培养法,96孔高通量培养法所获取的细菌数量高约5倍,能鉴定到属的培养物高约4倍,预测功能鉴定提高约2倍.由此可见,“96孔高通量培养法”大大提高了对土壤细菌培养物的获取和鉴定率.本研究弥补了传统培养法的获得率低的不足,拓宽了高通量培养技术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进一步揭示稻虾共作模式参与土壤生态变化过程的微生物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稻虾共作模式 涂布培养法 土壤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湖北省稻虾综合种养环境影响空间差异研究
19
作者 史航 苗新宇 +2 位作者 刘海超 张晨扬 朱利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60-67,71,共9页
基于湖北监利县、公安县、潜江市、洪湖市、石首市5个县(市)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能量流动模型,并运用能值分析方法,计算5个县(市)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以及相关指标,揭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环境影响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 基于湖北监利县、公安县、潜江市、洪湖市、石首市5个县(市)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能量流动模型,并运用能值分析方法,计算5个县(市)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以及相关指标,揭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环境影响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5个县(市)的稻虾综合种养活动尚未对环境造成显著压力,显示出良好的生态效益。但内部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东南部地区如监利、洪湖等依赖自然资源较多,可持续发展指数较高;西北部地区如潜江等则呈现出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环境负载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综合种养 能值分析 空间差异 环境影响 可持续
下载PDF
江汉平原典型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氮磷流失特征及风险
20
作者 张怡杰 庄艳华 +2 位作者 张沁菁 张亮 张富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8-34,共7页
选择江汉平原稻虾综合种养典型区域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作为研究区,研究单一稻作(RM)、稻虾共作(RCC)、稻虾共生(RCS)3种典型模式稻季氮磷流失特征及其风险。田间原位监测表明,RCS田面水水位显著高于RM和RCC(P<0.001);全生育期田面水... 选择江汉平原稻虾综合种养典型区域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作为研究区,研究单一稻作(RM)、稻虾共作(RCC)、稻虾共生(RCS)3种典型模式稻季氮磷流失特征及其风险。田间原位监测表明,RCS田面水水位显著高于RM和RCC(P<0.001);全生育期田面水总氮(TN)平均浓度表现为RCC[(4.44±6.61)mg/L]>RM[(3.23±5.54)mg/L]>RCS[(2.95±4.71)mg/L],总磷(TP)平均浓度表现为RCC[(0.38±0.46)mg/L]>RCS[(0.37±0.42)mg/L]>RM[(0.22±0.26)mg/L]。RCC、RCS模式TN流失负荷分别是RM模式的1.39、1.19倍,TP流失负荷分别是RM模式的2.19、10.16倍;整体上,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氮磷流失负荷大于单一稻作。RM、RCC氮磷流失关键期为施肥后1周与降雨的耦合期,RCS氮磷流失关键期为成虾收获排水期。影响RM、RCC、RCS模式氮磷流失的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降雨、施肥,降雨、投饵、频繁的人为灌排水,高水位运行、成虾收获期人为排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农业面源污染 氮磷流失 江汉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