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ice Growth Models (RGM) System by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with Visual C++ 被引量:1
1
作者 MI Xiang-cheng, ZOU Ying-bin, SHI Ji-cheng, CAI Sheng and PENG Zheng-wen(College of Pl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 P. R. China Ningxiang Agricultural Bureau of Hunan Province , Ningxiang 410600 , P. R.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133-1140,共8页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divides the crop production into subsystems and simulates their behaviors. Many classes were designed to simulate the behaviors of different parts or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 cr...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divides the crop production into subsystems and simulates their behaviors. Many classes were designed to simulate the behaviors of different parts or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 crop production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many classes have to be employed for bettering user's interface. But how to manage these classes on a higher level to cooperate them into a perfect system is another problem to study. The Rice Growth Models (RGM) system represents an effort to define and implement a framework to manage these classes. In RGM system, the classes were organized into the model-document-view architecture to separate the domain models, data management and user interface. A single document with multiple views interface frame window was adopted in RGM. In the architectures, the simulation models only exchange data with documents while documents act as intermediacies between simulation models and interfaces. Views get data from documents and show the results to users. The classes for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can be grouped into different architectures. Different architecture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documents. The classes for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can be grouped into different architectures. By using the architec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lasses is more efficient. Modeler can add classes in architectures or other architectures to extend the system without having to change system structure, which is useful for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gricultural system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growth model Object-oriented plogramming
下载PDF
Rice Yield Estimation by Integrating Remote Sensing with Rice Growth Simulation Model 被引量:23
2
作者 O.ABOU-ISMAIL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19-526,共8页
Since remote sensing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actual status of an agricultural crop,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crop growth simulation mode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for yield estimati... Since remote sensing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actual status of an agricultural crop,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crop growth simulation mode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for yield estimation and prediction.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combine a rice growth simulation model with remote sensing data to estimate rice grain yield for different growing seasons leading to an assessment of rice yield at regional levels. Integration between NOA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AVHRR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 data and the rice growth simulation model ORYZA1 to develop a new software, which was named as Rice-SRS Model, resulted in accurate estimates for rice yield in Shaoxing, China, with an estimation error reduced to 1.03% and 0.79% over-estimation and 0.79% under-estimation for early, single and late season rice, respectively. Selecting suitable dates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s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could influence estimation accuracy. Thus, given the different growing periods for each rice season, four images were needed for early and late rice, while five images were preferable for single season rice.Estimating rice yield using two or three images was possible, however, if images were obtained during the panicle initiation and heading s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rice growth simulation model rice yield estimation
下载PDF
Simulation and Validation of Rice Potential Growth Process in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by Utilizing WOFOST Model 被引量:2
3
作者 XIE Wen-xia YAN Li-jiao WANG Guang-huo 《Rice science》 SCIE 2006年第2期125-130,共6页
A crop growth model of WOFOST was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through rice field experiments from 2001 to 2004 in Jinhua and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For late rice variety Xiushui 11 and hybrid Xieyou 46, the model w... A crop growth model of WOFOST was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through rice field experiments from 2001 to 2004 in Jinhua and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For late rice variety Xiushui 11 and hybrid Xieyou 46,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to obtain parameter values us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years 2001 and 2002, then the parameters were validated by the data obtained during 2003. For single hybrid rice Liangyoupeijiu, the data recorded in 2004 and 2003 were used for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respectively. The main focus of the study was as follows: the WOFOST model is good in simulating rice potential growth in Zhejiang and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process of rice growth and yield potential. The potential yield obtained from the WOFOST model was about 8100 kg/ha for late rice and 9300 kg/ha for single rice. The current average yield in Jinhua is only about 78% (late rice) and 70% (single rice) of their potential yield.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also showed that the currant practice of management at the middle and late growth stages of rice should be reexamined and improved to reach optimal rice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 growth model rice YIELD crop growth process SIMULATION CALIBRATION
下载PDF
Model for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Field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3
4
作者 丁爱菊 王明星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A process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he model has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fields.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onditions, field water management, organic fertilizers and soil types on methan... A process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he model has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fields.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onditions, field water management, organic fertilizers and soil types on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fields are considered. There are three major segments which are highly interactive in nature in the model:rice growth, decomposi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methane production, transport efficiency and methane emission rate. Explicit equations for modeling each segment mentioned above are given.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model are: 1.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methane emission of the model output agrees with that of field experiments. The deviation of seasonal average methane emission rate between modeled value and experimental data is about 10%. 2. In the whole rice growing period, model output is similar to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ransport ability of rice plant. 3.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soil physics and chemistry are major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total season average emission rate, while soil temperature controls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E model rice field rice growth
下载PDF
改进CERES-Rice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生长 被引量:5
5
作者 马雯雯 石建初 +8 位作者 金欣欣 宁松瑞 李森 陶玥玥 张亚男 刘洋 林杉 胡鹏程 左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123,共9页
覆膜旱作是节水稻作生产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采用CERES-Rice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生长需另外考虑覆膜的增温效应和根系层土壤水分布差异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该文借鉴部分旱地作物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原CERES-Rice模型中的积温和土壤温度... 覆膜旱作是节水稻作生产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采用CERES-Rice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生长需另外考虑覆膜的增温效应和根系层土壤水分布差异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该文借鉴部分旱地作物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原CERES-Rice模型中的积温和土壤温度、蒸发和土壤水分胁迫等模拟计算过程进行了改进,并进一步通过2个水稻生长季的田间试验予以验证。试验于2013、2014年在湖北房县进行,共涉及淹水(对照)、覆膜湿润栽培和覆膜旱作共3个水分处理,采用原模型和改进模型分别对2个生长季、2个覆膜处理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与地上部干物质质量的变化过程及产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原CERES-Rice模型难以准确刻画覆膜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经改进后,模拟效果大大改善,可有效反映环境变化(水分、温度)对覆膜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和产量形成,维持生育期与产量模拟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覆膜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动态模拟基本满足要求,其均方根差≤1.54 m^2/m^2、相对均方根差≤27%、建模效率≥0.85;对覆膜水稻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变化过程的模拟也呈现出较好的效果,均方根差和相对均方根差分别小于1 490 kg/hm^2、16%,建模效率则高于0.95。总体而言,经改进后的CERES-Rice模型基本可满足要求,较好地用于模拟覆膜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模型 数值方法 覆膜旱作水稻 CERES-rice模型 水稻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黑斑蛙蝌蚪放养密度对贵州山区稻蛙共生模式中黑斑蛙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梁正其 蔡蝶 +3 位作者 陈岚英 谭庆东 宋兴超 杨再刚 《特产研究》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放养黑斑蛙蝌蚪对稻蛙共生模式中黑斑蛙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别设置75只/m^(2)、105只/m^(2)、135只/m^(2)、165只/m^(2)和195只/m^(2)五种蝌蚪放养密度,比较了不同蝌蚪放养密度下黑斑蛙个体的生长差...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放养黑斑蛙蝌蚪对稻蛙共生模式中黑斑蛙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别设置75只/m^(2)、105只/m^(2)、135只/m^(2)、165只/m^(2)和195只/m^(2)五种蝌蚪放养密度,比较了不同蝌蚪放养密度下黑斑蛙个体的生长差异,建立了体长、体质量与养殖时长的生长模型,进一步拟合了体长、头宽、后肢长与体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蝌蚪放养密度对体长、头宽、后肢长和体质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体长、头宽、后肢长均与体质量存在较高的相关性(P<0.05),拟合度达0.956 3;75只/m^(2)和135只/m^(2)组黑斑蛙的体质量与养殖时长间的生长曲线(?)值均为2.33,显著高于165只/m^(2)和195只/m^(2),且体质量分布中,40g以上的黑斑蛙个体重比例最高的为135只/m^(2),高于其他处理组。从生长角度考虑稻蛙共生模式中黑斑蛙合理的放养密度为在135只/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山区 黑斑蛙 稻蛙共生 放养密度 生长模型
下载PDF
基于时热积温的水稻热害影响模型及等级指标研究
7
作者 汪天颖 帅细强 +3 位作者 李民华 杨嫔玲 黄安凤 汪天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27-133,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时热积温的水稻热害影响模型和等级指标,为精细化水稻热害减灾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2022年在湖南怀化开展水稻透明薄膜盖棚增温大田试验,以Y两优911为供试品种,结合逐小时气温数据,采用二次方程拟合、LSD方... 【目的】构建基于时热积温的水稻热害影响模型和等级指标,为精细化水稻热害减灾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2022年在湖南怀化开展水稻透明薄膜盖棚增温大田试验,以Y两优911为供试品种,结合逐小时气温数据,采用二次方程拟合、LSD方差显著性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筛选构建基于不同高温阈值时热积温的一季稻孕穗期至成熟期结实率高温影响定量评估模型及等级指标,并进行独立样本验证。【结果】结实率减少值与35~40℃高温阈值的时热积温关联紧密,其中,以35℃高温阈值相关性最高(P<0.001),其次为36℃(P<0.005)、37℃(P<0.010)阈值。结实率减少2%、4%、8%分别为轻、中、重热害的致灾临界值,各高温阈值及其对应轻、中、重热害时热积温下限分别为35℃,146℃·h、196℃·h、365℃·h;36℃,112℃·h、176℃·h、334℃·h;37℃,85℃·h、140℃·h、270℃·h。模型和指标验证结果与实测值的一致性较好,其中,以35℃高温阈值的模型具有相比最低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及最高的相关系数(r),且指标验证与实际数据符合程度最高。【结论】基于时热积温的水稻热害模型及等级指标能较好反映结实率受高温影响程度,可应用于水稻生产热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时热积温 一季稻 生育时段 定量评估模型 热害等级指标 Y两优911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N、P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林远杨 王彬 +3 位作者 黄尧 粟超 何敬 刘刚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2,共7页
无人机在农业遥感监测中具有便捷性和较低成本,利用大疆精灵4Pro采集研究区水稻三个发育时期的遥感数据,并测定两个时期水稻叶片N、P含量。通过无人机影像构建的数字表面模型(DSM),进行差分运算得到能够反应水稻生长高度的差异数字表面... 无人机在农业遥感监测中具有便捷性和较低成本,利用大疆精灵4Pro采集研究区水稻三个发育时期的遥感数据,并测定两个时期水稻叶片N、P含量。通过无人机影像构建的数字表面模型(DSM),进行差分运算得到能够反应水稻生长高度的差异数字表面模型(DDSM)。实测株高与DDSM提取株高拟合分析的决定系数R~2为0.814,表明DDSM提取的株高具有较高精度。将叶片中N、P含量变化与DDSM提取的生长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肥三天后,N、P含量分别为4.787%、0.291%,N、P含量比为16.481,生长速率为4.971 cm/d;施肥20天后,N、P含量分别为3.750%、0.211%,N、P含量比为17.892,生长速率为2.564 cm/d。水稻生长符合生长速率假说,生长速率较高的时期具有较高N、P含量和较低的N、P含量之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人机 差异数字表面模型 氮、磷含量 生长速率假说
下载PDF
RiceGrow水稻模型品种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孟怡君 邱小雷 +4 位作者 刘蕾蕾 刘兵 朱艳 曹卫星 汤亮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1年第3期23-32,共10页
品种参数调试是利用作物生长模型进行模拟前的重要步骤,其调试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识别敏感参数,提高调试效率。本研究针对水稻生长模型RiceGrow,运用SimLab和MATLAB软件,采用EFAST法对水稻品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 品种参数调试是利用作物生长模型进行模拟前的重要步骤,其调试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识别敏感参数,提高调试效率。本研究针对水稻生长模型RiceGrow,运用SimLab和MATLAB软件,采用EFAST法对水稻品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情景下(1981-2015年的历史气象数据和全球未来增温2.0℃气候情景)该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并通过TDCC(Top-Down-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系数计算敏感性排序一致性。结果表明,影响开花期和总干物质量的最敏感参数为最适温度(OT,Optimum Temperature),其次为温度敏感性(TS,Temperature Sensitivity)、光周期敏感性(PS,Photoperiod Sensitivity)、基本早熟性(IE,Intrinsic Earliness),对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的最敏感参数为OT,TS、IE、PS、基本灌浆因子(BFF,Basic Filling Factor)也是敏感参数,影响产量的敏感参数主要为最大光合速率(AMX,Maximum CO2 assimilationrate)、比叶面积(SLA,Specific Leaf Ar⁃ea)、收获指数(HI,Harvest Index),其次包括IE、TS、BFF、OT、PS;各个地区和不同气候情景下敏感参数较为一致但敏感性排序差异较大,增温气候情景下的多数参数敏感指数略有增加,少数略有减小;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参数敏感性变化较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变化较大。在对生育期和总干物质量输出变量进行调参时,需要重点调试OT;在低温高纬度的地区需重点调试和温度、光周期及光合有关的参数;在对产量进行调参时,需要重点关注AMX、HI、SLA。LAI相对生长速率和消光系数不敏感,可在参数调试中忽略,也可在模型中剔除进行模型简化。研究结果将为作物模型的本地化、提高参数估计效率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Grow 作物生长模型 水稻 敏感性分析 品种参数 生育期 产量
下载PDF
基于遥感作物模型的江西省早稻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长势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丹 姚俊萌 +2 位作者 林志坚 汪建军 杨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0-36,共7页
应用遥感作物模型RS-P-YEC模拟估计了江西省的早稻产量,分析了江西省早稻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以净初级生产力作为长势评价指标对2020年江西省早稻的长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以县级统计的早稻产量进行验证,统计产量与模... 应用遥感作物模型RS-P-YEC模拟估计了江西省的早稻产量,分析了江西省早稻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以净初级生产力作为长势评价指标对2020年江西省早稻的长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以县级统计的早稻产量进行验证,统计产量与模拟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53,通过了0.01显著性检验,均方根误差为1125kg/hm2,平均相对误差为7.2%,因此RS-P-YEC模型可用于江西早稻的长势评价;(2)江西省早稻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环鄱阳湖区域高,江西省东、西部区域及赣州市低的特征;整个早稻生育期间的净初级生产力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早稻封行后,赣北、赣中的净初级生产力增速大于赣南的;(3)长势评价结果表明,拔节期全省80%以上的早稻区域较2019年及2015—2019年的平均长势正常或偏好,抽穗期全省60%以上早稻区域较2019年及2015—2019年的平均长势正常或偏好,与早稻的实际生长气象条件及调查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模型 早稻 长势评价 江西
下载PDF
糯米面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冻梓杰 黄阳阳 +5 位作者 周伟涛 黄忠民 艾志录 郑琦 王晓杰 索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33-138,共6页
通过建立一级和二级模型描述糯米面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动力学,为糯米制品原料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监测提供依据。将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8095和NCTC 8325)混合菌悬液接种至糯米面团样品中,分别将其在4、11、18、25、32℃和3... 通过建立一级和二级模型描述糯米面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动力学,为糯米制品原料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监测提供依据。将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8095和NCTC 8325)混合菌悬液接种至糯米面团样品中,分别将其在4、11、18、25、32℃和37℃恒温培养。结果表明,除4℃生长缓慢无法构建模型外,其他温度下3种一级生长模型(Baranyi、修正的Gompertz和Huang模型)均能对糯米面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进行良好的拟合;但在较低和较高温度(11℃和37℃)下修正的Gompertz模型表现出最好的拟合准确度。赤池信息准则和决定系数(R2)等数据分析显示,修正的Gompertz模型可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优一级生长预测模型。采用2个二级模型(Ratkowsky和Huang平方根模型)分析温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Ratkowsky平方根模型预测最低(0.049℃)和最高(47.135℃)生长温度相较于Huang平方根模型与实验结果更为接近,因而更适合作为糯米面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二级生长模型。本研究结果可对食品企业和监管机构预测糯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及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面团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级模型 二级模型 生长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大气环流特征量和海温的水稻生育期预报模型研究
12
作者 郝玲 张佩 +2 位作者 任义方 刘瑞翔 颜佳任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33-140,共8页
基于江苏省8个气象观测站历年水稻生育期的观测资料,根据海气相互作用原理以及大气环流特征量能表征天气形势和控制天气条件这一特性,应用最优化因子相关分析技术对环流特征量及海温进行相关普查,从中挑选出一批与水稻生育期相关性显著... 基于江苏省8个气象观测站历年水稻生育期的观测资料,根据海气相互作用原理以及大气环流特征量能表征天气形势和控制天气条件这一特性,应用最优化因子相关分析技术对环流特征量及海温进行相关普查,从中挑选出一批与水稻生育期相关性显著、稳定性强、因子相互独立、可靠的环流特征量和海温因子作为预报因子,建立了江苏省8个站点水稻主要生育期的回归预测模型。经检验,各个模型的历史拟合效果均较好,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为江苏省水稻生育期的中长期预报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海温 环流特征量 相关分析 水稻生育期 预报模型
下载PDF
水稻高温热害模型研究及其在福建省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聃 江敏 +2 位作者 苗波 郭萌 石春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7-320,共14页
【目的】通过研究高温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构建水稻高温热害模型,旨在提高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和灾损评估水平。【方法】选用福建省种植的4个代表性品种,分别于早稻开花期和灌浆期、中稻减数分裂期和开花期,设置不同温度水平T_(1)(35℃... 【目的】通过研究高温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构建水稻高温热害模型,旨在提高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和灾损评估水平。【方法】选用福建省种植的4个代表性品种,分别于早稻开花期和灌浆期、中稻减数分裂期和开花期,设置不同温度水平T_(1)(35℃)、T_(2)(41℃)和高温胁迫持续天数D1(3 d)、D_(2)(7 d),以适宜环境条件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并据此构建高温热害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综合模型。根据近20年气象资料,利用模型对福建省四个水稻种植样点的产量进行灾损评估。【结果】早稻在开花期T_(2)D_(2)高温处理时,单株产量降幅最大,为60.8%;两个品种的结实率降幅在T_(2)D_(2)处理下可达60%。灌浆期高温对早稻单株产量影响较小,T_(2)D_(2)处理下为17.8%,两个品种结实率和千粒重降幅最大值分别为11.6%和9.0%。中稻两个品种受减数分裂期高温影响后,在T_(2)D_(2)处理下的单株产量降幅最大可达43.6%,每穗粒数下降为17.4%,结实率所受影响明显大于千粒重,降幅分别为30.8%和9.8%。中稻开花期T_(2)D_(2)高温处理对产量影响最大,单株产量降幅可达42.1%,结实率和千粒重受高温影响后降幅最大分别为37.0%和5.7%。根据项目组研发的水稻发育期模型和本研究结果确定了4个供试品种的遗传参数,构建了水稻关键发育期的高温累积度时和高温处理后灾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分别构建了早稻和中稻的高温热害模型。对4个水稻种植样点进行灾损模拟,发现各地损失率和气象产量的时间变化规律正好相反,且中稻较早稻遭受高温危害更为严重。【结论】早稻开花期高温热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于灌浆期,中稻减数分裂期高温热害的影响比开花期严重。通过本研究确定的4个供试品种的遗传参数在代表性样点对生育期的模拟效果较好。构建的早稻和中稻高温热害模型对四个代表性样点的灾损模拟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关键发育期 高温热害 产量损失率 模型
下载PDF
江西省双季稻“早籼晚粳”种植模式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研究
14
作者 乐丽红 黄梅梅 +10 位作者 何虎 帅鹏 杨宙 邱在辉 肖宇龙 刘凯丽 蔡辉 杨红兰 何峰 胡雨 平先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201-206,共6页
通过设置“早籼晚粳”、优质稻全程机械化2种常用栽培模式,对比分析了周年产量构成、温光资源利用、氮肥利用、水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差异,探索了“早籼晚粳”模式高产的形成机理及高经济效益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与晚籼稻相比较,籼粳... 通过设置“早籼晚粳”、优质稻全程机械化2种常用栽培模式,对比分析了周年产量构成、温光资源利用、氮肥利用、水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差异,探索了“早籼晚粳”模式高产的形成机理及高经济效益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与晚籼稻相比较,籼粳杂交稻生育期更长,灌浆结实期延长了25 d,可充分利用晚稻后期10月下旬—11月上中旬的温光资源,并且籼粳杂交稻穗大粒多、总颖花量大、库容量大,干物质积累量多,因此能获得更高的产量;与全程机械化模式相比,“早籼晚粳”模式周年产量增幅为17.57%,周年光能利用率增幅为12.68%,周年热能利用率增幅为14.07%,周年氮肥利用率增幅为6.89%,周年水分利用率增幅为11.63%,周年经济效益增加了2770元/hm2。“早籼晚粳”模式可充分利用南方稻区双季稻温光资源,大幅提升产量、水资源、温光资源及经济效益,适合在江西省进行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晚粳 生育期 温光利用 栽培模式 周年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可视化技术及“模型-文档-视”结构在水稻生长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米湘成 敖合军 +2 位作者 邹应斌 石纪成 蔡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4-167,共4页
该研究利用可视化技术和“模型 -文档 -视”的管理模式 ,试图改进作物模型系统的用户界面和系统组织结构。利用Hermite曲线模拟水稻叶片的形态 ,将作物模拟结果图形化、图像化 ,使水稻生长模拟的结果直观化。并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基础... 该研究利用可视化技术和“模型 -文档 -视”的管理模式 ,试图改进作物模型系统的用户界面和系统组织结构。利用Hermite曲线模拟水稻叶片的形态 ,将作物模拟结果图形化、图像化 ,使水稻生长模拟的结果直观化。并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基础上 ,将 MFC的“文档 -视”的结构扩展为“模型 -文档 -视”结构 ,使作物模拟系统中数值模拟、数据管理和用户界面的设计相互分离 ,且系统中的类与类之间能有效进行数据交换 ;整个系统可整合为几个“模型 -文档 -视”组 ,使系统结构简化 ,易于管理 ,是对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一种扩展。本研究表明 :采用“模型 -文档 -视”模式编程能使整个作物模型系统结构简明 ,提高研究人员的编程效率 ;可视化技术的使用 ,使用户能直接将模拟结果与田间生长状况进行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技术 水稻生长模型 模型-文档-视 面向对象编程
下载PDF
基于模型和遥感的水稻长势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卫国 李秉柏 石春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9期457-461,共5页
水稻生长模型是集气候、土壤、品种和栽培措施等因素为一体的对水稻的物候发育、光合生产、器官建成、同化物积累与分配以及产量与品质形成等生理过程及其与环境和技术因子关系综合量化的动态数学模型,具有机理性和预测性。遥感影像的... 水稻生长模型是集气候、土壤、品种和栽培措施等因素为一体的对水稻的物候发育、光合生产、器官建成、同化物积累与分配以及产量与品质形成等生理过程及其与环境和技术因子关系综合量化的动态数学模型,具有机理性和预测性。遥感影像的信息波段及其组合可以反射作物生长的空间信息,可实现对水稻进行长势监测和估产,具有及时性和广域性。将二者结合用于长势监测不但具有理论研究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简要概述水稻生长模型和长势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水稻生长模型和长势遥感监测相结合下水稻长势监测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今后研究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长模型 遥感 长势 监测
下载PDF
水稻生长模型发展及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7
作者 叶芳毅 李忠武 +5 位作者 李裕元 曾光明 彭亿 张棋 梁红玲 王亚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9,共5页
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综合集成、作物种植管理决策的现代化和辅助国家决策,是作物研究中的重要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稻谷的产量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该研究以水稻模型为例,选取CERES-Rice、ORYZA2... 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综合集成、作物种植管理决策的现代化和辅助国家决策,是作物研究中的重要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稻谷的产量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该研究以水稻模型为例,选取CERES-Rice、ORYZA2000、YIELD、RCSODS水稻模型,讨论了各水稻模型的特点,通过对各模型的比较,论述了它们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展望了水稻生长模型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长模型 模拟 预测
下载PDF
水稻作物模型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沈斌 江晓东 赵小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为满足作物生长模型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采用Visual C.NET和Matlab混合编程方法,开发了#以水稻作物模型为例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系统包含作物知识、试验方法、模型建模和考核练习4部分,以网站形式发布,方便学生通过浏览器登录系统进行... 为满足作物生长模型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采用Visual C.NET和Matlab混合编程方法,开发了#以水稻作物模型为例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系统包含作物知识、试验方法、模型建模和考核练习4部分,以网站形式发布,方便学生通过浏览器登录系统进行在线学习和模型运行操作。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已成为作物生长模型课程的重要实践平台,有效提高了学生在作物模型建模和模型运行等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水稻生长模型 混合编程 数学建模
下载PDF
水稻生长可视化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维龙 朱元伟 +1 位作者 章谦元 张玉屏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46-49,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虚拟作物的研究现状,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OpenGL图形接口,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集水稻形态模拟及可视化、场景动态渲染、水稻生长动画等功能的三维结构可视化模拟系统原型.首先结合水稻的空间结构特点... 针对目前国内外虚拟作物的研究现状,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OpenGL图形接口,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集水稻形态模拟及可视化、场景动态渲染、水稻生长动画等功能的三维结构可视化模拟系统原型.首先结合水稻的空间结构特点,基于参数化L系统,在器官尺度上模拟了单株水稻的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水稻的生长特性,构建了水稻生长的有限状态自动机模型,实现了对水稻动态生长过程的可视化描述.简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基本功能,论述了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系统的界面以及实现的一些典型效果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作物 可视化 水稻生长建模 参数化L系统 自动机模型
下载PDF
基于定量遥感反演与生长模型耦合的水稻产量估测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卫国 王纪华 +2 位作者 赵春江 刘良云 童庆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8-131,共4页
作物遥感估产是农业遥感技术应用与研究的重点领域。在黑龙江省不同的种植区域下,采用GPS定位调查、定量遥感反演与产量形成过程模型相偶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水稻产量估测研究。结果显示,水稻产量的预测值在6740~9600kg/hm2之间,实测值... 作物遥感估产是农业遥感技术应用与研究的重点领域。在黑龙江省不同的种植区域下,采用GPS定位调查、定量遥感反演与产量形成过程模型相偶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水稻产量估测研究。结果显示,水稻产量的预测值在6740~9600kg/hm2之间,实测值在6500~9500kg/hm2之间,二者总体上表现较为一致,预测水稻产量的RMSE为494.62kg/hm2,相对误差在0.23%~12.39%之间,平均为5.13%。表明采用定量遥感反演与生长模型耦合的模式可以对不同区域的水稻产量形成情况进行监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反演 生长模型 水稻产量 估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