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蔡得田 陈冬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5-20,共6页
本文对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国外尚未发现水稻无融合生殖的材料。在中国,无融合生殖水稻的研究经历了活体诱导、离体诱导、材料筛选和杂交选育三个阶段。从多胚水稻、雄性不育单性结实材料以及杂交后代中已发现了不定胚发... 本文对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国外尚未发现水稻无融合生殖的材料。在中国,无融合生殖水稻的研究经历了活体诱导、离体诱导、材料筛选和杂交选育三个阶段。从多胚水稻、雄性不育单性结实材料以及杂交后代中已发现了不定胚发生、胚和胚乳自发形成、高频率无融合生殖等不同类型的材料。其中对SAR-1、C1001、HDAR的特性予以了介绍,并对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融合生殖 诱导 选育
下载PDF
萌发条件对水稻双苗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谭志军 黄逸强 邓鸿德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2-44,47,共4页
通过对双-3、双-13、陆52和阿里希斯尼4个多胚水稻品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多胚水稻的双苗(多苗)性状表达受萌发条件的影响:1.种子去壳后浸种催芽较未去壳浸种催芽的双苗率平均提高2.7%,最高为3.8%。在组织培养条件... 通过对双-3、双-13、陆52和阿里希斯尼4个多胚水稻品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多胚水稻的双苗(多苗)性状表达受萌发条件的影响:1.种子去壳后浸种催芽较未去壳浸种催芽的双苗率平均提高2.7%,最高为3.8%。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萌发,其双苗率的提高更明显,平均为4.4%,最高为7.4%(双苗率由41%提高到48.4%);2.在接种前对种子不同温度的预处理研究表明,温度对双苗率也有较大的影响:二个粳稻品种和籼稻品种双-13的最适温度为50℃;籼稻品种双-3的最适温度为30℃,在此温度预处理后,最高双苗率由41.0%提高到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双苗率 萌发条件 育种
下载PDF
胚自主发生基因BBM1在水稻无融合生殖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耀 夏玉梅 +4 位作者 詹祎捷 淡俊豪 唐宁 田钧友 曹孟良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固定F1代杂种优势是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而利用无融合生殖是固定杂种优势最有可能的途径。本研究利用组成型启动子Ubiq驱动胚自主发生基因BBM1,通过流式细胞倍性检测及基因芯片分析,发现T1代株系中出现单倍体植株;随后将... 固定F1代杂种优势是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而利用无融合生殖是固定杂种优势最有可能的途径。本研究利用组成型启动子Ubiq驱动胚自主发生基因BBM1,通过流式细胞倍性检测及基因芯片分析,发现T1代株系中出现单倍体植株;随后将卵细胞特异启动子AtDD45驱动BBM1基因表达盒,构建到PAIR1、REC8和OSD1(MiMe)基因编辑载体,获得了克隆种子,其诱导率高达95.24%。本研究为水稻无融合生殖技术体系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种优势固定 BBM1基因 无融合生殖 克隆种子 诱导率
原文传递
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秀丽 毛毕刚 +1 位作者 吕启明 赵炳然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杂交水稻相比常规水稻一般有20%的产量优势,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杂交水稻后代要分离,每年必须专门生产种子,大大增加了杂交水稻生产成本,如果能够将F1杂种优势固定下来,杂交水稻将迎来新的大发展。袁隆平在1987年... 杂交水稻相比常规水稻一般有20%的产量优势,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杂交水稻后代要分离,每年必须专门生产种子,大大增加了杂交水稻生产成本,如果能够将F1杂种优势固定下来,杂交水稻将迎来新的大发展。袁隆平在1987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三步走的战略,三系法和两系法都已经大范围推广应用,而一系法杂交水稻目前离生产应用还有非常大的距离。最近,随着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一系法杂交水稻成功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无融合生殖 单倍体诱导 基因组编辑 CRISPR-Cas9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