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稻作区优质稻生产气候生态条件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20
1
作者 孙园园 徐富贤 +4 位作者 孙永健 徐金霞 马均 熊洪 彭国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6-513,共8页
开展特定区域适宜优质稻区域化种植的气候生态条件评价及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可为我国不同稻作区稻米品质生态改良及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多地不同生态区田间试验、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齐穗期与... 开展特定区域适宜优质稻区域化种植的气候生态条件评价及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可为我国不同稻作区稻米品质生态改良及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多地不同生态区田间试验、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齐穗期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间的回归模型,以四川省稻作区为分析样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差值等方法,对四川省稻作区优质稻生产的气候生态条件适宜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各稻作区优质稻生产均存在显著的区域特色,通过对影响不同生态区优质稻生产诸环境及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明确了齐穗期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间的回归模型;并在研究区域范围内筛选了对优质稻生长发育及米质形成影响较大、且分布差异显著的气象因子:齐穗后灌浆结实期间30 d范围内的日均气温、日照百分率、天文辐射、水汽压等作为优质稻气候生态区划的评价指标,并构建了四川省稻作区优质水稻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四川省稻作区优质稻生产的气候生态条件适宜性分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稻作区适宜种植优质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盆周边缘稻区的西北部、盆西平原稻区的西部及北部、川西南山地稻区除西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区,盆周边缘稻区的西南部、东北部也有零星分布;较适宜种植优质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盆周边缘稻区的北部、西南部,盆西平原稻区的东部、南部,盆中浅丘稻区的西北部、东北部,及川西南山地稻区的西部;除上述区域外皆不适宜种植优质稻。本研究可为科学规划四川省优化优质稻生产布局和结构,促进四川省优质稻高产、优质、高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稻作区 优质稻 气候条件 环境因子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三明市水稻气候条件分析与气候区划 被引量:5
2
作者 郑美秀 蒋宗孝 +2 位作者 伍毓柏 林玉琪 张冬松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77-79,共3页
分析了水稻生长对温度、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的要求及其主要的不利气候因素———早春低温阴雨造成早稻烂种烂秧和秋季寒害对晚稻抽穗扬花的影响 ,确定三明市水稻生长的气候指标为春季稳定通过 10℃初日至秋季稳定通过 2 0℃终日的积... 分析了水稻生长对温度、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的要求及其主要的不利气候因素———早春低温阴雨造成早稻烂种烂秧和秋季寒害对晚稻抽穗扬花的影响 ,确定三明市水稻生长的气候指标为春季稳定通过 10℃初日至秋季稳定通过 2 0℃终日的积温。根据三明市各地活动积温的分布情况和不同品种搭配的早稻播种至晚稻安全齐穗所需的总积温 ,划定了三明市水稻合理布局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活动积温的 80 %保证率建立的区划模型和区划指标将三明市分为 7个水稻种植气候区 ,并提出了水稻生产趋利避害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气候条件 区划
下载PDF
信阳市平桥区水稻种植气候区划 被引量:5
3
作者 申锦程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1期184-187,共4页
开展信阳市平桥区水稻种植气候区划,一是对全区气候资源可行性进行论证,为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各级政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笔者遵循主导因子与辅助因子相结合的原则,利用GIS技术,采用模糊数... 开展信阳市平桥区水稻种植气候区划,一是对全区气候资源可行性进行论证,为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各级政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笔者遵循主导因子与辅助因子相结合的原则,利用GIS技术,采用模糊数学和专家打分法,构建模糊隶属度函数,然后根据区划指标对平桥区水稻种植进行气候区划,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果表明,平桥区大部分地区适宜水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 气象条件 精细化 气候区划
下载PDF
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对杂交籼稻和两优332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何勇 孟祥伦 +4 位作者 田继微 韦飞严 陈甲元 张小军 武小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7,共6页
为探讨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对杂交籼稻新组合和两优332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在长江中下游主要籼稻种植区选择了11个不同纬度生态点,研究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和两优332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综合评价抽穗后30 d内各气候因子的效应。结... 为探讨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对杂交籼稻新组合和两优332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在长江中下游主要籼稻种植区选择了11个不同纬度生态点,研究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和两优332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综合评价抽穗后30 d内各气候因子的效应。结果表明,8个RVA谱特征值在不同生态点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抽穗后30 d内日平均气温和平均光照时数是影响和两优332 RVA谱特征值的主要生态气候因子。根据RVA谱特征值变异系数的大小,可将和两优332的8个RVA谱特征值划分成3种类型,即生态气候稳定型、中间型及生态气候敏感型。根据RVA谱特征值中的崩解值、消减值和回复值3个指标对和两优332各生态点的评价,发现洪湖、临湘和京山是和两优332优质种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和两优332 淀粉RVA谱 生态气候条件 种植区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