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lementarity” Feature of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Oil-rich Sag 被引量:7
1
作者 DuJinhu YiShiwei LuXuejun WangQua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9-86,共8页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lithostratigraphic reservoir in the Jizhong depression of the Bohai Bay basin and Erlian basin, the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a continental oil-rich sag has "complementa...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lithostratigraphic reservoir in the Jizhong depression of the Bohai Bay basin and Erlian basin, the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a continental oil-rich sag has "complementarity" feature, viz. the hydrocarbon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and plane distribution of the structural reservoir and lithostratigraphic reservoir have the "complementarity". This distribution feature is controll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macroscopical geological setting, reservoir-forming condition, and the reservoir-forming mechanism of structural reservoir and lithostratigraphic reservoir. Mor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mplementarity" of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s prevalent in every kind of continental basin. This "rule" helps to establish a new exploration theory, a scientific exploration program, and make proper exploration deployments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Therefore,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exploration work in continental petroliferous basins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mentarity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oil-rich sag
下载PDF
Geologic Features of the Petroleum-rich Sags in the Bohai Bay Basin 被引量:3
2
作者 NIU Jiayu ZHAO Wenzhi ZOU Caineng JIANG Lingzh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36-642,共7页
More than 40 years have been passed sinc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gas began in the Bohai Bay Basin. Though we have faced with many difficulties during our exploration, exciting discoveries in petroleum-rich... More than 40 years have been passed sinc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gas began in the Bohai Bay Basin. Though we have faced with many difficulties during our exploration, exciting discoveries in petroleum-rich sags have been made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show that the petroleumrich sags are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sets of oil-gas accumulation in the pre-Eogene to Neogene strata in profile and large-area connection or superimposition of oil-gas reservoirs in different strata. Therefore, petroleum-rich sags continue to be a focus of future oil-gas exploration in the Bohai Bay Basin. There is still a great potential of petroleum resources. Inshore and offshore areas, onshore stratigraphic reservoirs, high-precision exploration in old oilfields, reservoirs inside buried hills, and volcanic reservoirs will contribute a lot in increasing the annual oil-gas production and reserves in the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hai Bay Basin petroleum-rich sag exploration frontier
下载PDF
中西非裂谷系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
3
作者 窦立荣 史忠生 +1 位作者 庞文珠 马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于地震、钻井、烃源岩测试分析等资料,对中西非裂谷系主要盆地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未来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中非裂谷系发育下白垩统湖相优质烃源岩,西非裂谷系发育上白垩统陆源海相优质烃源岩,两类烃源岩为中西... 基于地震、钻井、烃源岩测试分析等资料,对中西非裂谷系主要盆地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未来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中非裂谷系发育下白垩统湖相优质烃源岩,西非裂谷系发育上白垩统陆源海相优质烃源岩,两类烃源岩为中西非裂谷系油气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中西非裂谷系发育包括基岩在内的多套储集层,并存在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3套区域盖层。晚中生代以来,受中非剪切带右旋走滑作用等地球动力学因素的影响,中西非裂谷系不同方向的盆地在裂谷作用期次、区域盖层发育层段、圈闭类型及成藏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北东—南西向盆地主要保存了早白垩世一期裂谷层序,区域盖层位于下白垩统裂陷期地层内,形成反转背斜、花状构造及基岩潜山等圈闭类型,发育“源储一体、源内成藏”及“源上储下、源下成藏”两种成藏模式;北西—南东向盆地具有多期裂谷叠置特征,发育上白垩统和古近系区域盖层,形成披覆背斜、断背斜、反向断块等圈闭类型,以“源下储上、源上成藏”为主要成藏模式。多期叠置裂谷盆地的源内成藏组合、强反转盆地的源内岩性油藏及页岩油是中西非裂谷系盆地未来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区域盖层 圈闭类型 成藏模式 富油凹陷 中非剪切带 中西非裂谷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高效勘探主要策略与方向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国勇 宋永 +4 位作者 毛新军 唐勇 郭旭光 卫延召 龚德瑜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64,共18页
准噶尔盆地进入富烃凹陷勘探新阶段,面临勘探目标越来越深、越来越散、越来越隐蔽,储层孔渗条件越来越差,已发现储量升级率低、储量动用率低等新挑战,如何提高勘探成效、实现油田效益发展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通过新一轮盆地整体研究... 准噶尔盆地进入富烃凹陷勘探新阶段,面临勘探目标越来越深、越来越散、越来越隐蔽,储层孔渗条件越来越差,已发现储量升级率低、储量动用率低等新挑战,如何提高勘探成效、实现油田效益发展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通过新一轮盆地整体研究和再认识,认为准噶尔盆地多层系烃源灶空间分布具有互补性,“既富油,也多气”,突破了盆地“油多气少”传统认识;富烃凹陷发育4类规模有效储集体,空间分布侧向有序、纵向叠置;存在源内常规—非常规有序聚集、源上退覆式扇三角洲砂砾岩大面积成藏、中浅层断—砂耦合立体成藏3种成藏体系。文章结合准噶尔盆地资源特点、地质新认识、勘探开发技术适应性及可持续效益发展目标等,提出“油气并举、常非并重、深浅兼顾、多域增储”高效勘探策略,指出三大勘探方向及九大勘探领域,有望助力油田实现效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富烃凹陷 天然气资源 断—砂耦合 高效勘探 勘探方向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保定凹陷东营组油气勘探重要发现与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锐锋 何海清 +12 位作者 朱庆忠 范土芝 李小冬 周赏 陈柯童 史原鹏 田建章 李晓燕 张宏伟 秦梦华 李艳友 李奔 赵堃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3,共13页
渤海湾盆地保定凹陷早期以潜山和古近系深层为主力目的层进行勘探,历经近60年未获实质性发现。以一次三维地震采集和二维重新处理的地震资料为基础,整体认识地质结构,取得如下成果:一是古近纪早—中期(孔店组—沙河街组二段沉积期),断... 渤海湾盆地保定凹陷早期以潜山和古近系深层为主力目的层进行勘探,历经近60年未获实质性发现。以一次三维地震采集和二维重新处理的地震资料为基础,整体认识地质结构,取得如下成果:一是古近纪早—中期(孔店组—沙河街组二段沉积期),断陷活动西强东弱,湖盆浅且小;古近纪晚期(沙河街组一段—东营组沉积期),断陷活动东强西弱,最大湖泛期为广湖盆沉积。二是沙一下亚段咸化湖富有机质藻源岩早期生烃、多期生烃,形成早熟油、低熟油。三是浅层东营组储盖组合好,是主力勘探层系。优选清苑构造带为突破口,构建“双向供烃、断砂输导、浅层富集”油气成藏模式,钻探G77X、BQ1X等预探井,在东营组获高产工业油流,保定凹陷获油气勘探突破,证实太行山前第一排凹陷浅层油气富集,对渤海湾盆地老油区勘探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保定凹陷 东营组 富有机质藻源岩 成藏模式 勘探突破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富碳酸盐矿物页岩储集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效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3-421,共9页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观察、氮气吸附和X衍射等分析方法,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牛页1井、樊页平1井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的湖相页岩的矿物组成、沉积构造、纹层类型、孔径分布、孔体积、比表面积、纹层数量及溶蚀孔形态等...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观察、氮气吸附和X衍射等分析方法,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牛页1井、樊页平1井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的湖相页岩的矿物组成、沉积构造、纹层类型、孔径分布、孔体积、比表面积、纹层数量及溶蚀孔形态等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地区主要岩相类型及纹层特征,不同岩相的孔径、孔体积及比表面积,富碳酸盐矿物页岩的孔隙及纹层特征。东营凹陷主要发育富有机质纹层状泥质灰岩、富有机质纹层状砂质灰岩、含有机质纹层状砂质灰岩、含有机质块状灰岩4种岩相类型。纹层镜下特征主要有平直状、透镜状、夹层状、波状等特征。实测氮气吸附数据显示东营凹陷富碳酸盐矿物页岩具有更大的孔体积及比表面积。同时,溶蚀孔和纹层的发育使得富碳酸盐矿物页岩具有更高的储集能力和水平渗透率。因此,富碳酸盐矿物页岩是东营凹陷优质储集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富碳酸盐矿物页岩 岩相特征 纹层特征 储集特征 主控因素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抗流挂性水性环氧富锌底漆的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德斌 贺玉平 +2 位作者 陈翔宇 袁骕 冯铮钢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1期94-97,共4页
为制备防腐性能和抗流挂性能优良的水性环氧富锌底漆,以环氧树脂、水性环氧固化剂、固化剂促进剂、锌粉、有机膨润土、气相二氧化硅和聚酰胺蜡等制备了水性环氧富锌底漆。研究了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对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通过三水平... 为制备防腐性能和抗流挂性能优良的水性环氧富锌底漆,以环氧树脂、水性环氧固化剂、固化剂促进剂、锌粉、有机膨润土、气相二氧化硅和聚酰胺蜡等制备了水性环氧富锌底漆。研究了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对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通过三水平三因素正交试验研究了有机膨润土、气相二氧化硅和聚酰胺蜡用量对水性环氧富锌底漆抗流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E51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添加量1.0%、聚酰胺蜡添加量0.8%、有机膨润土添加量1.5%、气相二氧化硅添加量0.4%时,各项性能达到了溶剂型环氧富锌涂料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富锌底漆 抗流挂性 防腐蚀性能 制备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高含CO_(2)油气藏的类型、成因及成藏过程
8
作者 马宁 熊万林 +4 位作者 龙祖烈 朱俊章 温华华 杨兴业 汪晓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通过对阳江东凹高含CO_(2)油气藏的流体组分组成、P-T相图、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天然气组分及同位素、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分析了高含CO_(2)油气藏的类型、成因及成藏过程。结果表明,阳江东凹高含CO_(2)的油气藏分为3类:第一类为含CO_... 通过对阳江东凹高含CO_(2)油气藏的流体组分组成、P-T相图、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天然气组分及同位素、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分析了高含CO_(2)油气藏的类型、成因及成藏过程。结果表明,阳江东凹高含CO_(2)的油气藏分为3类:第一类为含CO_(2)溶解气的常规油藏,第二类为含CO_(2)溶解气的挥发性油藏,第三类为含溶解烃的CO_(2)气藏。油气藏中原油主要为浅湖-半深湖相及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成熟阶段的产物,烃类气均为原油伴生气,CO_(2)属于幔源型无机成因气。EP20-A井原油的充注时期为12~10.7 Ma,CO_(2)充注时期为5.6~1.7 Ma。EP20-C井存在两期原油充注及两期CO_(2)充注,第一期原油充注时期为14~6 Ma,为主要充注期,第二期原油充注时期为4~0 Ma,第一期CO_(2)的充注时期为11~10 Ma,第二期CO_(2)的充注时期为5~1.5 Ma。根据CO_(2)充注强度的相对大小,分别形成了EP20-C井含溶解烃的CO_(2)气藏,EP20-A井含CO_(2)溶解气的挥发性油藏,EP20-B井含CO_(2)溶解气的常规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CO_(2)油气藏 流体类型 油气成因 成藏过程 阳江东凹
下载PDF
富烃凹陷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实例分析
9
作者 李俊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是已证实的富烃凹陷,通过富烃凹陷与非富烃凹陷特征对比,富烃凹陷主力烃源岩发育期构造沉降速率大于250 m/Ma,保证了一定规模的烃源岩体积,同时提供了缺氧的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地化特征对比显示,大部分富...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是已证实的富烃凹陷,通过富烃凹陷与非富烃凹陷特征对比,富烃凹陷主力烃源岩发育期构造沉降速率大于250 m/Ma,保证了一定规模的烃源岩体积,同时提供了缺氧的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地化特征对比显示,大部分富烃凹陷有机质丰度高,但部分富烃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并非最优,部分区域甚至只是中等有机质丰度,却极其富烃,表明控制富烃凹陷的因素还有其它.研究区文昌组沉积期火山活动强烈;惠州等富烃凹陷通常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和热流值.综合分析表明源-热特征是控制珠江口盆地富烃凹陷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富烃凹陷 烃源岩 火山活动 热背景
下载PDF
渤海海域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34
10
作者 薛永安 刘廷海 +2 位作者 王应斌 张国良 韦忠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1-528,533,共9页
对比研究渤海海域及周边陆地油区主要气田特征,发现渤海海域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有两点:存在相对富气凹陷,气源岩为偏腐殖型或高成熟腐泥型;富气凹陷的古近系发育高压异常厚层泥岩封盖层。渤海海域主要有5种天然气成藏模式:①封盖层下A... 对比研究渤海海域及周边陆地油区主要气田特征,发现渤海海域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有两点:存在相对富气凹陷,气源岩为偏腐殖型或高成熟腐泥型;富气凹陷的古近系发育高压异常厚层泥岩封盖层。渤海海域主要有5种天然气成藏模式:①封盖层下A型,即新生、新储、新盖型;②封盖层下B型,即新生、古储、古盖型;③封盖层内型,指在高压异常泥岩内部形成的气藏;④封盖层上A型,指天然气沿输导层与断裂垂向运移进入浅层,聚集在局部盖层发育区,形成的小规模天然气藏;⑤封盖层上B型,即由浅层稠油油田原油生物降解形成的较"干"的天然气聚集于油田之上的地层而形成的气藏。其中,封盖层下型形成的气藏充满系数(程度)最高,储量规模最大。就地区而言辽中凹陷北洼和渤中凹陷为相对富气凹陷,天然气勘探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凹陷 富气凹陷 异常压力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封盖层模式
下载PDF
渤南洼陷油气分布有序性探讨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雅利 王永诗 +2 位作者 郝雪峰 庞雄奇 崔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5,111-112,共6页
在作为断陷盆地典型代表的渤南洼陷,已发现断陷盆地钻遇的所有油气藏类型。从盆地边缘到洼陷中心,各种类型油气藏构成一个分布有序的涵盖常规—过渡—非常规油气藏的完整序列。以构造演化为主导的多期构造活动、多套烃源岩层、多期成烃... 在作为断陷盆地典型代表的渤南洼陷,已发现断陷盆地钻遇的所有油气藏类型。从盆地边缘到洼陷中心,各种类型油气藏构成一个分布有序的涵盖常规—过渡—非常规油气藏的完整序列。以构造演化为主导的多期构造活动、多套烃源岩层、多期成烃排烃、多期成藏以及多期油气运移条件有机联系,决定了油气藏分布的有序性,并构成统一的油气分布整体。这种纵向上多层系、横向上多类型的复合油气藏有序分布的统一整体,是油气分布有序性的具体表现;洼陷内构造单元分布、烃源岩条件、储层形成与分布、盖层与圈闭特征以及油气运聚动力的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是油气有序性分布的控制因素。随着对油气分布有序性、连续性特征认识的不断加深,采用立体勘探思路,在常规油气藏勘探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老区的油气勘探,发现了大量以近源大型致密储集体油气藏和页岩油气藏为代表的连续型油气藏,且常规油气藏勘探也有较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富油洼陷 油气分布 有序性 连续性 渤南洼陷
下载PDF
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内涵与意义 被引量:183
12
作者 赵文智 邹才能 +3 位作者 汪泽成 李建忠 李明 牛嘉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3,共9页
富油气凹陷指陆相沉积盆地中烃源岩质量好、规模大、热演化适度与生烃量和聚集量都位居前列的含油气凹陷。富油气凹陷形成“满凹含油”的条件是 :①烃源岩生烃总量大 ,可保证各类砂体聚油成藏 ;②有效烃源岩面积大 ,为各类砂体与烃源岩... 富油气凹陷指陆相沉积盆地中烃源岩质量好、规模大、热演化适度与生烃量和聚集量都位居前列的含油气凹陷。富油气凹陷形成“满凹含油”的条件是 :①烃源岩生烃总量大 ,可保证各类砂体聚油成藏 ;②有效烃源岩面积大 ,为各类砂体与烃源岩提供最大接触机会 ,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 ;③湖盆振荡变化使砂、泥岩频繁间互 ,为各类岩性 地层圈闭形成创造条件。富油气凹陷呈满凹分布的岩性 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最大湖泛面、不整合面与断层面的控制 ,油气在有利沉积相带、岩性或地层尖灭带、沉积阶段古地形坡折带、裂缝带与次生孔隙发育带相对富集 ,“甜点”则位于斜坡背景上发育的主砂体以及有裂缝和鼻状隆起背景参与成藏的各类砂体中。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的提出是对“源控论”与“复式油气聚集”理论的发展 ,可使油气勘探跳出二级构造带范围 ,实现满凹勘探 ,大规模拓展勘探范围。图 8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气凹陷 满凹含油论 岩性地层油气藏 形成条件 “甜点”
下载PDF
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研究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40
13
作者 刘池洋 赵俊峰 +6 位作者 马艳萍 王建强 熊林芳 陈建军 毛光周 张东东 邓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88,共14页
国内外油气勘探现状和研究表明,不仅全球不同油气域或同一油气域不同盆地油气资源贫富悬殊,就是在同一含油气盆地,油气也主要来自盆内少数几个资源极为丰富的沉积凹陷,称之为富烃凹陷。对陆相盆地而言,富烃凹陷的有无和特征,决定盆地油... 国内外油气勘探现状和研究表明,不仅全球不同油气域或同一油气域不同盆地油气资源贫富悬殊,就是在同一含油气盆地,油气也主要来自盆内少数几个资源极为丰富的沉积凹陷,称之为富烃凹陷。对陆相盆地而言,富烃凹陷的有无和特征,决定盆地油气资源的贫富和规模,同时明显控制或影响着大中型油气田(藏)的形成和相对集中分布。富烃凹陷控制油气生成和分布的认识,是对之前沉积盆地和烃源岩控制油气理论的延展和深化,集"盆控论"宏观评价预测的整体性和"源控论"局域评价的缘源性之长于一体,强调在盆地诸多凹陷中识别和遴选富烃凹陷,是油气勘探和评价预测重要而核心的内容。关于富烃凹陷,无论是科学前沿探索和基础理论研究,还是油气勘探和资源评价,都需回答其形成的主要地学条件和动力学环境及主控因素。本文综述了以下诸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1)水体中有机质的高产出;(2)沉积时丰富有机质的保存埋藏;(3)优质烃源岩的特征;(4)沉降与充填关系、地热场与热演化、湖盆咸化、全球或大区域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地质事件与构造变动及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等在富烃凹陷和其中优质烃源岩形成中的作用。目前对富烃凹陷形成条件和环境及其主控因素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尚待深化的问题主要有:(1)在研究的内容和主次方面,总体仍是围绕优质烃源岩特征及发育的研究居多,关注富烃凹陷特征及形成的讨论明显要少;(2)在探究思路和形式上,"由此及彼"较多,"由表及里"或"由果索因"尚少;(3)在研究地区和类型上,以我国东部,特别是近海断陷型富烃凹陷为主,对陆相坳陷型富烃凹陷的研究甚少;(4)微生物对优质烃源岩形成的贡献尚需加强;(5)对无机元素参与和其作用重视不够;(6)对深部作用和过程研究薄弱;(7)研究结果受研究对象表观特征和地区局限性影响明显。富烃凹陷是油气资源偏富极分布的典型表现。相对于海相盆地,陆相盆地富烃凹陷形成和内部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受所在地区个性地质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局部特有深部作用的控制更为重要。对此,目前尚有部分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或主控因素还不清楚。对这类超常现象的研究需要突破惯常思维和常规模式,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烃凹陷 矿产分布的偏富极 形成条件 动力学环境 陆相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富油凹陷洼槽区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以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为例 被引量:29
14
作者 赵贤正 蒋有录 +4 位作者 金凤鸣 刘华 杨德相 王鑫 赵凯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6,共10页
随着正向构造带勘探难度的增加,洼槽区逐渐成为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而成藏机理的特殊性制约了洼槽区勘探的深入。以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洼槽生烃能力、油气成藏时期、成藏动阻力条件以及输导体系等分析... 随着正向构造带勘探难度的增加,洼槽区逐渐成为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而成藏机理的特殊性制约了洼槽区勘探的深入。以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洼槽生烃能力、油气成藏时期、成藏动阻力条件以及输导体系等分析,探讨了富油凹陷洼槽区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及模式。研究表明,饶阳凹陷富油洼槽区有效生烃范围大,热演化程度较高,存在东营组沉积末期和新近纪明化镇组沉积期2期主要生烃及成藏过程;东营组沉积末期油气充注范围较小,储层物性好,成藏阻力小;而明化镇组沉积充注时期,储层物性差,成藏阻力大,但剩余压力大,油气成藏动力强。洼槽中心区的油气多沿源岩层系中的砂体、裂缝和小断层等进行短距离运移聚集形成岩性为主的油气藏;洼槽边缘区往往发育深切入烃源岩的油源断层,成为油气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油气沿断层运移聚集形成构造为主的油气藏。富油洼槽区存在"源内-两期成藏-隐蔽输导-短距离运移"与"源外-单期成藏-断裂输导-垂向运移"2种油气成藏模式,成藏动、阻力条件控制着洼槽区有效烃源岩层系内油气成藏的物性下限,而断层为主体的输导体系分布特征及有效性控制着洼槽区源外油气的分布和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洼槽 成藏机理 成藏动力 成藏模式 饶阳凹陷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BZ35/36构造高硫原油特征及运聚方向 被引量:7
15
作者 傅强 刘彬彬 +4 位作者 夏庆龙 周东红 付晓伟 郭涛 马文睿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6,共10页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BZ36构造沙河街组、东营组及BZ35构造东营组产出中—重质高硫原油,其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与黄河口凹陷其他构造所产原油有显著差别。通过姥/植比、伽马蜡烷、C24Te/C26TT、C2920S/(20S+20R)、C29ββ/(ββ+αα...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BZ36构造沙河街组、东营组及BZ35构造东营组产出中—重质高硫原油,其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与黄河口凹陷其他构造所产原油有显著差别。通过姥/植比、伽马蜡烷、C24Te/C26TT、C2920S/(20S+20R)、C29ββ/(ββ+αα)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对比分析,认为上述2个构造所产高硫原油与紧邻黄河口凹陷东部的庙西凹陷高硫低熟原油具有亲缘性。庙西凹陷的高硫低熟原油由NE向SW方向充注,黄河口凹陷的低硫成熟原油则向相反方向充注,由于2个凹陷均有较强的生烃潜力,处于2个凹陷油气充注路径上的BZ36、BZ35构造聚集了来自黄河口凹陷与庙西凹陷烃源岩生成的原油。通过与同类型高硫原油的类比,初步认为该类型高硫低熟原油的母岩形成于干旱强还原及生物繁茂的盐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原油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气充注 油源 黄河口凹陷
下载PDF
中国东部富油凹陷高效勘探历程与启示——以济阳坳陷博兴洼陷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宇 邱贻博 +2 位作者 贾光华 刘志勇 韩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27,共7页
济阳坳陷博兴洼陷历经50多年的勘探开发,发现了纯化、博兴、金家等8个油气田,累计上报探明地质储量超4×108t,目前已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回顾博兴洼陷的高效勘探之路,无不体现着科技理论的进步和勘探思路的转变。具体表现在:断坡... 济阳坳陷博兴洼陷历经50多年的勘探开发,发现了纯化、博兴、金家等8个油气田,累计上报探明地质储量超4×108t,目前已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回顾博兴洼陷的高效勘探之路,无不体现着科技理论的进步和勘探思路的转变。具体表现在:断坡控砂理论的提出极大提升了下洼找油的信心,实现了由构造油气藏向洼陷带岩性油气藏的转移;咸化湖盆和滨浅湖滩坝的提出坚定了满洼含油的信心,认识到博兴洼陷具有整体含油连片态势;油气分布的有序性、连续性推动了洼陷内多层系、多类型油藏的整体立体勘探,发现了大量源下"红层"油气藏、盆缘地层油气藏,拓展了油气的勘探领域;低油价新形势下,精细化、效益化勘探理念确保今后一段时间内优质、可动用储量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勘探 勘探启示 富油凹陷 博兴洼陷
下载PDF
东濮凹陷黄河南低含油丰度区的油气勘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君 何显莉 +2 位作者 孙青 段红梅 蒋云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4-308,318,共6页
东濮凹陷黄河南低含油丰度区由于烃源岩品位低、构造复杂、储盖组合条件差等原因 ,油气分布具有近源的构造翼部富集、断块控油、油气藏小而分散、圈闭充满度低等特点 ,与北部高含油丰度区有很大差别。针对这一特征 ,东濮凹陷黄河南低含... 东濮凹陷黄河南低含油丰度区由于烃源岩品位低、构造复杂、储盖组合条件差等原因 ,油气分布具有近源的构造翼部富集、断块控油、油气藏小而分散、圈闭充满度低等特点 ,与北部高含油丰度区有很大差别。针对这一特征 ,东濮凹陷黄河南低含油丰度区的进一步勘探应在精细勘探目标解释的基础上 ,以断块群为评价对象、以定向井为手段、走滚动勘探开发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富油凹陷 低丰度区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南堡油田古生界古潜山油藏裂缝描述预测及勘探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淑华 薛云松 +2 位作者 赵宝银 李文华 陈蕾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1-44,48,共5页
南堡油田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油藏为孔隙-裂缝型双重介质油藏。精细描述裂缝发育和分布规律,是提高油气藏勘探效果的关键。为此,在岩心描述裂缝和成像测井描述裂缝的约束下,应用叠前地震属性解释描述预测裂缝技术,确定目标区块裂缝密... 南堡油田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油藏为孔隙-裂缝型双重介质油藏。精细描述裂缝发育和分布规律,是提高油气藏勘探效果的关键。为此,在岩心描述裂缝和成像测井描述裂缝的约束下,应用叠前地震属性解释描述预测裂缝技术,确定目标区块裂缝密度、产状、发育程度及空间分布。预测结果显示,现有高产井正位于预测构造裂缝发育部位,利用该成果部署新探井,预期将获得良好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富油凹陷 古生界古潜山 地震属性 裂缝综合描述预测 南堡油田
下载PDF
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宋一涛 廖永胜 王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7-493,共7页
潍北凹陷孔店组二段既有好、较好、较差烃源岩,也发育有机质富集层烃源岩(又称为优质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层烃源岩沉积环境为亚热带型湿热古气候条件下的滨浅湖相淡-微咸水沉积,古生物以被子、裸子植物孢粉组合为主,含有介形类及少量藻... 潍北凹陷孔店组二段既有好、较好、较差烃源岩,也发育有机质富集层烃源岩(又称为优质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层烃源岩沉积环境为亚热带型湿热古气候条件下的滨浅湖相淡-微咸水沉积,古生物以被子、裸子植物孢粉组合为主,含有介形类及少量藻类化石,干酪根类型为Ⅲ,Ⅱ2及Ⅱ1型,岩性为碳质泥岩及深灰色泥岩,有机碳含量大于4.5%,氯仿沥青“A”含量大于0.17%。依据原油的物理性质将潍北凹陷原油分为稠油、中密度油和低密度油,根据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又可将本区原油分为低熟油和成熟油。大部分低熟油样品具有高Pr/Ph比值,低伽马蜡烷/C30藿烷比值及高C29甾烷含量的特征。稠油及大部分中密度油属于低熟油,油源对比表明主要来源于孔店组二段有机质富集层烃源岩。部分中密度油及低密度油属于成熟油,其油源与低熟油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富集层 低熟油 成熟油 油源对比 潍北凹陷
下载PDF
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小平 刘庆新 +3 位作者 刘杰 董清源 关铭 李洪香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22,共8页
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E k2)富有机质泥页岩十分发育,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对评价该地区页岩油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整理大量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补充采集岩心样品,并进行了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 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E k2)富有机质泥页岩十分发育,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对评价该地区页岩油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整理大量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补充采集岩心样品,并进行了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干酪根显微组分及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测试,同时开展了单井埋藏史与热演化史数值模拟及地球化学演化剖面研究。E k21,E k22和E k23等3个油组富有机质泥页岩总体上均达到最好烃源岩级别,有机质类型均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含少量Ⅱ2型和Ⅲ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总体上偏低,中央隆起带泥页岩处于未成熟—低成熟生烃阶段,斜坡带主要处于低成熟—成熟生烃阶段。自始新世初即开始进入未成熟—低成熟生排烃阶段,馆陶组(N g)沉积末期达到未成熟—低成熟生排烃高峰,之后随着地层持续深埋,进入低成熟—成熟生排烃演化阶段,生烃转化率达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泥页岩 地球化学 生烃演化 孔二段 沧东凹陷 黄骅坳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