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dietary incorporation of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rich oil sources on fatty acid profile, keeping quality and sensory attributes of broiler chicken meat 被引量:5
1
作者 Sridhar Kalakuntla Nalini K.Nagireddy +3 位作者 Arun K.Panda Narasimha Jatoth Raghunandan Thirunahari Ravinder R.Vangoor 《Animal Nutrition》 SCIE 2017年第4期386-391,共6页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etary replacement of commonly used vegetable oil(sunflower oil, SFO) with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 rich oil sources on broiler chicken perfo...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etary replacement of commonly used vegetable oil(sunflower oil, SFO) with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 rich oil sources on broiler chicken performance, carcass yield, meat fatty acid composition, keeping quality and sensory attributes of meat. In the current experiment, 300 day-old Krishibro broiler chicks were randomly distributed to 5 dietary groups(50 replicates with 6 chicks in each) prepared by replacing SFO(2% and 3% of diet during starter and finisher periods, respectively) with n-3 PUFA rich soybean oil(SO), mustard oil(MO), linseed oil(LO) or fish oil(FO) on weight basis. Variation in oil sources had no influence(P > 0.05) on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yield. Supplementation of MO, LO or FO significantly(P < 0.01) increased the n-3 PUFA, lowered the n-6 PUFA deposition and n-6:n-3 ratio in breast and thigh without affecting the organoleptic characters(appearance, flavour, juiciness, tenderness and overall acceptability) of meat.However, 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ng substances concentration in meat was increased(P < 0.01) with LO and FO supplementation compared with SFO. It is concluded that, dietary incorporation of MO, LO or FO at 2% and 3% levels during starter and finisher phase can enrich broiler chicken meat with n-3 PUFA without affecting the bird's performance and sensory characters of m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iler chickens Fatty acid composition Keeping quality n-3 PUFA rich oils Performance Sensory characters of meat
原文传递
“Complementarity” Feature of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Oil-rich Sag 被引量:7
2
作者 DuJinhu YiShiwei LuXuejun WangQua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9-86,共8页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lithostratigraphic reservoir in the Jizhong depression of the Bohai Bay basin and Erlian basin, the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a continental oil-rich sag has "complementa...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lithostratigraphic reservoir in the Jizhong depression of the Bohai Bay basin and Erlian basin, the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a continental oil-rich sag has "complementarity" feature, viz. the hydrocarbon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and plane distribution of the structural reservoir and lithostratigraphic reservoir have the "complementarity". This distribution feature is controll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macroscopical geological setting, reservoir-forming condition, and the reservoir-forming mechanism of structural reservoir and lithostratigraphic reservoir. Mor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mplementarity" of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s prevalent in every kind of continental basin. This "rule" helps to establish a new exploration theory, a scientific exploration program, and make proper exploration deployments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Therefore,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exploration work in continental petroliferous basins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mentarity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oil-rich sag
下载PDF
Blood Oxidant/Antioxidant Status in overfed Aging Rats: Comparative Effects of Sunflower and Olive-Linseed Mixture Oil Rich Diets
3
作者 AYAD Amina MERZOUK Hafida +1 位作者 MERZOUK Sid Ahmed NARCE Michel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9期765-768,共4页
Obesity, one of the most common health problems, is associated with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bnormalities,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oxidative stressI1}. Aging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oxida... Obesity, one of the most common health problems, is associated with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bnormalities,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oxidative stressI1}. Aging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oxidative stress[2]. Considering that older adults are already at risk for oxidant stress, the additional metabolic perturbations of obesity aggravated the susceptibility to oxidant stress. Modulating age-related oxidative stress via dietary interventions could reduce free radical production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health in 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rative Effects of Sunflower and Olive-Linseed Mixture oil rich Diets Blood Oxidant/Antioxidant Status in overfed Aging Rats CAF PUFA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沙井子断裂带的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崇浩 周慧 +4 位作者 罗新生 杨鹏飞 缪卫东 石磊 黄智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9,共11页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沙井子断裂带,位于塔北隆起的温宿凸起和北部坳陷的阿瓦提凹陷之间。它是塔里木盆地的一条一级断裂带,由沙井子断裂、英雄断裂、温宿断裂和沙南断裂组成。其中沙井子断裂是主干断裂,其它3条是其分支断裂。本轮研究新...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沙井子断裂带,位于塔北隆起的温宿凸起和北部坳陷的阿瓦提凹陷之间。它是塔里木盆地的一条一级断裂带,由沙井子断裂、英雄断裂、温宿断裂和沙南断裂组成。其中沙井子断裂是主干断裂,其它3条是其分支断裂。本轮研究新发现温宿分支断裂,并将沙南断裂解释为英雄断裂前缘的反冲断层,归属沙井子断裂带。沙井子断裂带的雏形形成于奥陶纪末—志留纪初,在泥盆纪末—石炭纪、二叠纪末—三叠纪初、侏罗纪末—白垩纪初、白垩纪末—古近纪初和新近纪—第四纪发生过多期冲断作用和新近纪末—第四纪初的张扭性构造变形后,才最终定型。沙井子断裂带是一条断控油气富集区带,温宿油田、托探1油藏、沙南1油藏、新苏地1油气藏等都受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井子断裂带 温宿断裂 沙南断裂 多旋回冲断构造 断控油气富集带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中西非裂谷系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
5
作者 窦立荣 史忠生 +1 位作者 庞文珠 马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于地震、钻井、烃源岩测试分析等资料,对中西非裂谷系主要盆地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未来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中非裂谷系发育下白垩统湖相优质烃源岩,西非裂谷系发育上白垩统陆源海相优质烃源岩,两类烃源岩为中西... 基于地震、钻井、烃源岩测试分析等资料,对中西非裂谷系主要盆地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未来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中非裂谷系发育下白垩统湖相优质烃源岩,西非裂谷系发育上白垩统陆源海相优质烃源岩,两类烃源岩为中西非裂谷系油气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中西非裂谷系发育包括基岩在内的多套储集层,并存在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3套区域盖层。晚中生代以来,受中非剪切带右旋走滑作用等地球动力学因素的影响,中西非裂谷系不同方向的盆地在裂谷作用期次、区域盖层发育层段、圈闭类型及成藏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北东—南西向盆地主要保存了早白垩世一期裂谷层序,区域盖层位于下白垩统裂陷期地层内,形成反转背斜、花状构造及基岩潜山等圈闭类型,发育“源储一体、源内成藏”及“源上储下、源下成藏”两种成藏模式;北西—南东向盆地具有多期裂谷叠置特征,发育上白垩统和古近系区域盖层,形成披覆背斜、断背斜、反向断块等圈闭类型,以“源下储上、源上成藏”为主要成藏模式。多期叠置裂谷盆地的源内成藏组合、强反转盆地的源内岩性油藏及页岩油是中西非裂谷系盆地未来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区域盖层 圈闭类型 成藏模式 富油凹陷 中非剪切带 中西非裂谷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古近系沙三下—沙四上亚段咸化湖盆证据及页岩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6,共10页
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常规油气最为富集的坳陷之一,也是页岩油获得全面战略性勘探突破的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2套主力烃源岩,其沉积环境颇受争议。利用页岩系统取芯井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包裹体等... 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常规油气最为富集的坳陷之一,也是页岩油获得全面战略性勘探突破的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2套主力烃源岩,其沉积环境颇受争议。利用页岩系统取芯井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包裹体等资料对页岩沉积环境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沙三下—沙四上亚段页岩为气候控制下的咸化湖盆的产物,主要发育富碳酸盐纹层状岩相,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高,多呈纹层状、透镜状产出,平均质量分数为43%,背散射扫描电镜下部分页岩样品发现NaCl、BaSO_(4)和SrSO_(4)典型的咸化湖盆标志性矿物,页岩沉积期水体盐度相对较高;水体环境的w(Sr)/w(Ba)大于1,Sr元素质量分数大于500μg/g,B元素质量分数大于75×10^(-6),相当硼质量分数主要分布在300×10^(-6)~700×10^(-6),均显示为咸化环境;页岩w(^(87)Sr)/w(^(86)Sr)为0.710 7~0.712 4,明显高于同期海水的w(^(87)Sr)/w(^(86)Sr),结合对应稀土元素Ce正异常特征,认为沉积期水体条件受控于盆地自身环境,与海侵没有必然联系;碳酸盐矿物δ^(18)O主要分布在-11‰~-3‰,δ^(13)C主要分布在0~6‰,δ^(18)O、δ^(13)C均偏大,与沉积期湖盆气候相对干旱、湖水蒸发作用增强有关;页岩中检测到气液两相原生盐水包裹体均一化温度范围在32.5~45.3℃,对应盐度范围为19.21%~27.78%,成岩早期地层流体盐度较高;气候控制下的咸水环境为富碳酸盐页岩形成提供条件,奠定济阳坳陷古近系沙三下—沙四上亚段页岩油富集高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常规油气 页岩油 咸化湖盆 富碳酸盐纹层状岩相
下载PDF
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战略价值与科学探索
7
作者 王双明 师庆民 +9 位作者 孙强 崔世东 寇丙洋 乔军伟 耿济世 张蕾 田华 姜鹏飞 蔡玥 刘浪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共13页
【背景】我国油气需求缺口大、供给制约多、煤炭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富油煤作为集煤、油、气属性于一体的煤炭资源,具有立足国内增加油气供给的巨大潜力。【进展】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已在陕西榆林成功实施工程试验,目前仍处于探索阶... 【背景】我国油气需求缺口大、供给制约多、煤炭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富油煤作为集煤、油、气属性于一体的煤炭资源,具有立足国内增加油气供给的巨大潜力。【进展】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已在陕西榆林成功实施工程试验,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其具备两大战略价值:一是弥补我国油气需求缺口,提高油气自主保障能力;二是变革煤炭开采技术,推动煤炭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富油煤原位热解包括钻孔式和矿井式两种实践途径,目标是持续高效提取煤中油气资源,主要面临热解选区、加热技术与高效传热传质等难题。【展望】“四性”是原位热解技术研发的关键,包括地质条件适宜性、加热技术匹配性、传热传质有效性和热解安全稳定性。主要内容为:(1)从富油煤资源条件、地层封闭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构造条件等方面阐明适宜富油煤原位热解的地质基础,揭示热辐射范围内围岩封闭动态稳定性的约束条件,为原位热解选址和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2)深刻认识富油煤在温度、应力约束下的热物理性质演化行为,基于地质−工程条件论证原位加热技术适宜性,并针对煤层低导热特性开展高效加热工艺设计,通过风、光、电多种供能方式互补实现供热能源经济性。(3)地应力、大尺度煤体、焦油高黏度是制约原位热解油气运移、产出的主要因素,煤层致裂、载热介质优化与温压调控、焦油降黏轻质化是改善煤层传热传质性能和提高热解油气可产出性的潜在方法。(4)原位热解持续稳定运行依赖于全过程监测与动态预警,需要监测手段立体化、地质信息反演精准化、多相多场环境模型化、突变阈值预测预警等技术予以支撑。进一步探索与地质条件相匹配的富油煤原位持续高效热解关键技术,破解煤炭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制约矛盾,是推动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深入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热解 油气资源 地质条件 加热技术 传热传质 安全稳定
下载PDF
生物质预处理催化热解制备液体燃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苏盼盼 王学涛 +2 位作者 邢利利 李浩杰 刘梦杰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备液体燃料技术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方式。生物质直接热解生成的生物油成分复杂、热值低、含氧量高、酸性强,制约了生物油的应用。从热解机理、生物质预处理、催...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备液体燃料技术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方式。生物质直接热解生成的生物油成分复杂、热值低、含氧量高、酸性强,制约了生物油的应用。从热解机理、生物质预处理、催化剂和预处理和催化耦合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影响生物油品质的主要因素。指出预处理技术普遍存在时间长的缺点,使用催化剂会导致生物油产率的降低,而预处理和催化耦合技术有望突破这2项技术难点;生物质快速热解定向制备富烃生物油、催化剂的选择与优化、预处理和催化耦合技术将是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高品质液体燃料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生物质 催化热解 催化剂 液体燃料 预处理 富烃生物油
下载PDF
乙酸和富芳香组分对生物油电化学提质中聚合结焦的影响
9
作者 陈俊杰 邓伟 +7 位作者 汪雪棚 许凯 徐俊 江龙 苏胜 胡松 汪一 向军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2期155-165,共11页
生物油是唯一的液体含碳可再生资源,因其成分复杂、热值低、酸度高、粘度大等特点,必须经过提质才能进一步利用。生物油电化学提质是一种条件温和、易于控制的新兴提质方法,但仍面临生物油聚合结焦的问题,降低了提质生物油的品质和收率... 生物油是唯一的液体含碳可再生资源,因其成分复杂、热值低、酸度高、粘度大等特点,必须经过提质才能进一步利用。生物油电化学提质是一种条件温和、易于控制的新兴提质方法,但仍面临生物油聚合结焦的问题,降低了提质生物油的品质和收率。通过对含有不同浓度乙酸和富芳香组分(Aromatic-Rich Fraction,ARF)的调制生物油分别进行电化学提质实验,对电化学反应后的溶液和焦表征分析,研究了乙酸和ARF对焦产率的影响规律,探讨了乙酸和ARF对生物油聚合结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乙酸能抑制生物油聚合结焦,加入浓度1%的乙酸可降低焦产率约25%,继续增加乙酸浓度会进一步降低焦产率;而ARF则会促进生物油聚合结焦,当ARF浓度从60%升到70%时,焦产率增加了约70%,当ARF浓度升到80%后,焦产率增加了约150%。乙酸能抑制生物油中酚类物质自缩合,降低了聚合结焦反应的速率,而ARF则增强了羟醛缩合反应,提高了聚合结焦反应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电化学 提质 结焦 乙酸 富芳香组分
下载PDF
新疆富油粉煤快速热解特性研究
10
作者 黄飞宇 姚宏哲 +2 位作者 张维祥 刘洋 代正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5,共11页
针对我国富油粉煤资源未被充分合理利用的问题,设计并搭建了一种高频炉快速热解装置,以新疆富油粉煤为原料,研究了快速热解对初始热解产物生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的增加,轻质可燃气体产量增加,H2摩尔分数超过4... 针对我国富油粉煤资源未被充分合理利用的问题,设计并搭建了一种高频炉快速热解装置,以新疆富油粉煤为原料,研究了快速热解对初始热解产物生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的增加,轻质可燃气体产量增加,H2摩尔分数超过45%;焦油产率提高,最高可达到煤样格金焦油产率的125%,但也伴随重质组分增加,导致焦油品质降低;GC/MS分析表明,与慢速热解相比,快速热解下焦油中长链烷烃的质量分数降低至1.33%(主要为十六烷),而多环芳烃类物质的质量分数显著增加至61.26%,焦油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芳香性增加;通过比表面积分析发现,快速热解半焦的孔结构部分坍塌或融合,比表面积和微孔数量减少,降低了对氧气的吸附能力,从而降低了半焦自燃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粉煤 快速热解 热解气 焦油 GC/MS
下载PDF
铈改性磁性核壳HZSM-5催化富油煤热解研究
11
作者 周安宁 张致 +4 位作者 陈永安 张怀青 白状伟 石智伟 贺新福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155,共12页
【目的】富油煤是集煤、油气属性为一体的宝贵煤炭资源,催化热解是实现其绿色低碳开发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效可回收催化剂的研发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方法】以HZSM-5@SiO_(2)@MgFe_(2)O_(4)(HSMF)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与碱改性制备具有... 【目的】富油煤是集煤、油气属性为一体的宝贵煤炭资源,催化热解是实现其绿色低碳开发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效可回收催化剂的研发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方法】以HZSM-5@SiO_(2)@MgFe_(2)O_(4)(HSMF)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与碱改性制备具有多级孔结构的HZSM-5@SiO_(2)@MgFe_(2)O_(4)(mHSMF),再通过沉淀法制备铈改性mHSMF(5-CeO_(2)/mHSMF);并利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5-CeO_(2)/mHSMF对神府富油煤热解产物的调控作用及其抗积炭性能。【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CeO_(2)改性有助于在HSMF表面形成微−介孔多级孔道结构;在5-CeO_(2)/mHSMF催化剂上,650℃、N_(2)气氛、反应1 h的条件下,神府富油煤焦油产率达到13.38%,是格金试验焦油产率的176%;相较于原煤热解,催化热解得到的焦油中脂肪烃类及苯类化合物含量分别增加了3.04%和3.07%,煤气中H_(2)和CH_(4)含量提高了10.49%;经CeO_(2)改性后,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增幅达86.1%,积炭量仅为11.60 mg/g,且积炭趋于稳定的石墨化结构。5-CeO_(2)/mHSMF对神府富油煤催化热解产物的分布及组成具有明显调控作用,并表现出良好的抗积炭效果和磁性可回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热解 磁性催化剂 铈改性 抗积炭 油气提质
下载PDF
古城矿区富油煤赋存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丹 杨甫 +2 位作者 马丽 付德亮 张丽维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以前期煤田勘查成果为基础,选取4^(#)、8^(#)和9^(-1#)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原煤焦油产率分级划分,研究了各煤层的富油煤赋存特征;从镜惰比(V/I)、H/C原子比、挥发分产率及灰成分指数等方面,探讨了富油煤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结果表... 以前期煤田勘查成果为基础,选取4^(#)、8^(#)和9^(-1#)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原煤焦油产率分级划分,研究了各煤层的富油煤赋存特征;从镜惰比(V/I)、H/C原子比、挥发分产率及灰成分指数等方面,探讨了富油煤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各煤层焦油产率主要分布在9.02%~11.43%;平面上,4^(#)、8^(#)煤多为富油煤,高油煤零星分布;9^(-1#)煤以富油煤为主,局部分布高油煤;垂向上,自上而下煤层焦油产率呈增大趋势。煤层焦油产率与挥发分产率、氢元素含量均呈正相关,与灰分产率负相关,与灰成分中CaO含量呈弱正相关。煤层镜质体反射率为0.723%~0.733%,变质程度中等,生油潜力较大,含腐泥型母质为生油提供了物质基础,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和较深覆水或闭塞条件下的还原环境有利于富油煤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矿区 富油煤 焦油产率 赋存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富油煤原位热解地下开采及提质方案研究
13
作者 赵明 赵习民 高湘泉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9期20-23,共4页
富油煤是重要的煤基油气资源。通过对三塘湖煤田汉水泉、条湖和白石湖矿区煤质特征及煤的热解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煤原位热解地下开采的可行性与提质利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汉水泉矿区富油煤热解半焦产物性能指标好,条湖、白石... 富油煤是重要的煤基油气资源。通过对三塘湖煤田汉水泉、条湖和白石湖矿区煤质特征及煤的热解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煤原位热解地下开采的可行性与提质利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汉水泉矿区富油煤热解半焦产物性能指标好,条湖、白石湖矿区富油煤半焦灰分质量分数过高,超过了相应指标,其利用受限制;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应优先发展煤的低温干馏与煤焦油的加氢制取产业,获得燃料油及相关化工产品,采用梯级利用模式;结合研究区富油煤结构特征与热解性能,提出“液化为主、气化为辅、原位固碳”的分级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富油煤 地下热解 提质方案
下载PDF
负压脱苯换热网络优化
14
作者 崔月会 贾昆明 +1 位作者 钱旦 宋晓亮 《燃料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33-35,共3页
利用Aspen软件结合目前常用的负压脱苯工艺中换热网络进行模拟分析,设计了几种换热网络。根据数据分析优化出相对合理的换热方案,以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 负压脱苯 贫富油换热 模拟分析
下载PDF
焦化厂蒸汽加热富油代替管式炉加热富油实践
15
作者 刘涛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4年第2期1-3,7,共4页
目前回收车间粗苯工序采用管式炉加热富油常压脱苯工艺,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会带来新的环保问题,因此采用焦炉荒煤气显热产生蒸汽,进行蒸汽加热富油配套减压脱苯工艺替代原管式炉加热富油工艺,可有效降低工序能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目前回收车间粗苯工序采用管式炉加热富油常压脱苯工艺,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会带来新的环保问题,因此采用焦炉荒煤气显热产生蒸汽,进行蒸汽加热富油配套减压脱苯工艺替代原管式炉加热富油工艺,可有效降低工序能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 蒸汽 管式炉 粗苯 蒸馏
下载PDF
粗苯富油加热方式的对比
16
作者 隗合华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7期158-160,共3页
管式炉运行过程中以煤气作为原料,有明火产生,极易发生煤气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文章结合D厂多年以来粗苯蒸馏工段富油加热方式由管式炉煤气加热改造为蒸汽加热器加热的经验,从工艺指标控制、经济效益、环保排放、运行安全等四个方面... 管式炉运行过程中以煤气作为原料,有明火产生,极易发生煤气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文章结合D厂多年以来粗苯蒸馏工段富油加热方式由管式炉煤气加热改造为蒸汽加热器加热的经验,从工艺指标控制、经济效益、环保排放、运行安全等四个方面将两种富油加热工艺进行对比。改用蒸汽加热后,大大提高了过程控制的稳定性,降低了能源消耗,粗苯收率显著提高,从而得出富油加热器蒸汽加热工艺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蒸汽加热 管式炉煤气加热 粗苯蒸馏 过热蒸汽
下载PDF
青龙寺煤矿煤层特征综合研究
17
作者 杨宏飞 王海军 +3 位作者 吴艳 解鹏 韩珂 董敏涛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7期105-110,共6页
为查明陕北侏罗纪煤田新民矿区青龙寺煤矿井田煤层特征,进而为煤炭资源的洗选、加工利用以及煤矿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提供基础地质资料,采用地质钻探、岩心精细描述、宏观/显微煤岩组分分析、煤地球化学分析、煤自然发火试验... 为查明陕北侏罗纪煤田新民矿区青龙寺煤矿井田煤层特征,进而为煤炭资源的洗选、加工利用以及煤矿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提供基础地质资料,采用地质钻探、岩心精细描述、宏观/显微煤岩组分分析、煤地球化学分析、煤自然发火试验及发火标志性气体气相色谱分析、比热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根据测试结果,综合分析青龙寺煤矿煤岩煤质特征及其自然发火特征。结果表明,新民矿区青龙寺煤矿各煤层裂隙不发育,煤体的坚固性系数1.5~3.2,属于中硬—坚硬煤体,并提出了注水压裂超前弱化坚硬煤岩体、降低煤岩体强度;煤质具有中—高水分、低灰分、低—特低硫、高发热量的高焦油煤的特征,局部存在高水分煤;煤层均属于自燃—容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短,发火标志性气体为CO、C_(2)H_(4)、C_(2)H_(6)和C_(3)H_(8),其中C 2H 2为辅助性标志,5^(-2)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6 d。煤炭开采过程中,加强对漏风通道的封堵的同时,应加强密闭采空区气体监测、综采工作面通风管理和开采速度的控制,严格落实综合防灭火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煤矿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加工洗选以及火灾的早期预警和日常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煤质 火灾 煤矿安全 清洁利用 富油煤 发火标志性气体 新民矿区
下载PDF
Extractive Desulfurization from Simulated Sulfur-Rich Naphtha 被引量:5
18
作者 Shen Xizhou Li Zhiqiang +3 位作者 Fang Liuya Song Hao Gan Feng Shen Zhi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3期61-67,共7页
Upon extractive desulfurization of sulfur-rich oil obtained after recycling raffinate,the effects of single and compound extractants,temperature,and extractant/oil ratio on desulfurization rate,oil loss rate,extractan... Upon extractive desulfurization of sulfur-rich oil obtained after recycling raffinate,the effects of single and compound extractants,temperature,and extractant/oil ratio on desulfurization rate,oil loss rate,extractant loss rate,and selectivity coefficient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iophene existing in the simulated sulfur-rich oil could be further removed by extraction.The single-stage desulfurization rates achieved by dimethyl sulfoxide(DMSO)and sulfolane(SF)were 53.51%and 47.36%,respectively,while the selectivity coefficient of SF was 1.13,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DMSO(with a selectivity coefficient of 1.04).For the compound extractant,a single-stage desulfurization rate of 49.59%and a selectivity coefficient of 1.40 were obtained by using DMSO+10%MEA as the extractant,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F.Upon using 50%SF+50%DMSO as the extractant,the single-stage desulfurization rate reached 50.92%with a selectivity coefficient of 1.32.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the DMSO+10%MEA extractant was selected as the best extractant for treating the sulfur-rich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ctive DESULFURIZATION SIMULATED sulfur-rich oil dimethyl SULFOXIDE MONOETHANOLAMINE
下载PDF
陆相富碳酸盐页岩结构特征与页岩油可动性——以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惠民 包友书 +9 位作者 张守春 李政 李军亮 王学军 吴连波 王勇 王伟庆 朱日房 张顺 王鑫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0-1161,共12页
基于岩矿及地球化学分析、物性测定、镜下观测及不同薄层剥离测试等手段,剖析了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富碳酸盐页岩的结构特征,对比了不同类型页岩薄层的有机质丰度、储集性及含油性,划分出典型的页岩储-渗结构类型,并分析... 基于岩矿及地球化学分析、物性测定、镜下观测及不同薄层剥离测试等手段,剖析了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富碳酸盐页岩的结构特征,对比了不同类型页岩薄层的有机质丰度、储集性及含油性,划分出典型的页岩储-渗结构类型,并分析了不同类型页岩储-渗结构中油的可动性。取得以下认识:①泥质层与方解石层重复叠置是富碳酸盐页岩的主要结构类型,其中方解石层分为泥晶方解石层、粉晶方解石层和纤维状方解石脉。②泥质层是页岩有机质丰度及孔隙度的主要贡献者,具有最好的生烃能力、储集性能和含油性;而泥晶方解石层也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储集性和含油性;粉晶方解石层和纤维状方解石脉具有较好的渗流输导性能。③济阳坳陷富碳酸盐页岩主要发育4种类型储-渗结构,各类储-渗结构中油的可动性强弱依次为:富粉晶方解石层页岩储-渗结构、富复合方解石层页岩储-渗结构、富纤维状方解石脉页岩储-渗结构、富泥晶方解石层页岩储-渗结构。济阳坳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在不同热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储-渗结构类型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富碳酸盐页岩 页岩结构 储-渗结构 页岩油可动性 古近系沙河街组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层系非均质地质特征与页岩油甜点评价 被引量:10
20
作者 白斌 戴朝成 +6 位作者 侯秀林 杨亮 王瑞 王岚 孟思炜 董若婧 刘羽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6-856,共11页
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湖相沉积发育规模富有机质页岩,古页油平1井实现了深湖区古龙页岩油勘探突破。为进一步精细评价湖盆不同相带页岩层系地质特征,明确陆相湖盆页岩油甜点特征,按青山口组页岩形成环境差异,开展湖盆不同相带页岩层... 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湖相沉积发育规模富有机质页岩,古页油平1井实现了深湖区古龙页岩油勘探突破。为进一步精细评价湖盆不同相带页岩层系地质特征,明确陆相湖盆页岩油甜点特征,按青山口组页岩形成环境差异,开展湖盆不同相带页岩层系地质特征非均质性研究。淡水湖盆不同相带页岩层系存在富有机质(总有机碳含量TOC>3%)纹层状黏土(质)页岩、纹层状黏土(质)页岩、长英(质)页岩、纹层状介壳页岩、块状泥岩、灰岩和白云岩7种类型,分别评价生烃与滞留烃总量差异及烃类流动性、储集性、可压性和产油能力差异,据此提出页岩油资源甜点与工程甜点。根据TOC和S_(1)(热解烃含量)将青山口组页岩资源甜点划分为Ⅰ,Ⅱ和Ⅲ类,其中Ⅰ类资源甜点TOC大于3.0%,S_(1)大于4.0 mg/g;Ⅱ类资源甜点TOC在1.5%~3.0%,S_(1)在1.0~4.0 mg/g;Ⅲ类资源甜点TOC小于1.5%,S_(1)小于1.0 mg/g。半深湖-深湖相页岩多为Ⅰ类和Ⅱ类资源甜点,滨浅湖相页岩则以Ⅱ类和Ⅲ类资源甜点为主。通过不同相带岩相含油性、渗流性、可压性、源岩特性和物性等因素分析,优选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油主力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甜点 工程甜点 富有机质页岩 古龙页岩油 青山口组 陆相湖盆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