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perspective on evolution of the Baikal Rift 被引量:5
1
作者 Victor D.Mats Tatiana I.Perepelova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2011年第3期349-365,共17页
A new model is suggested for the history of the Baikal Rift, in deviation from the classic twostage evolution scenario, based on a synthesis of the available data from the Baikal Basin and revised correlation between ... A new model is suggested for the history of the Baikal Rift, in deviation from the classic twostage evolution scenario, based on a synthesis of the available data from the Baikal Basin and revised correlation between tectonic-lithological-stratigraphic complexes (TLSC) in sedimentary sections around Lake Baikal and seismic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SSS) in the lake sediments. Unlike the previous models, the revised model places the onset of rifting during Late Cretaceous and comprises three major stages which are subdivided into several substages. The stages and the substages are separated by events of tectonic activity and stress reversal when additional compression produced folds and shear structures. The events that mark the stage boundaries show up as gaps, unconformities, and deformation features in the deposition patterns. The earliest Late Cretaceous-Oligocene stage began long before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in a setting of diffuse extension that acted over a large territory of Asia. The NW-SE far-field pure extension produced an NE-striking half-graben oriented along an old zone of weakness at the edge of the Siberian craton. That was already the onset of rift evolution recorded in weathered lacustrine deposits on the Baikal shore and in a wedge-shaped acoustically transparent seismic unit in the lake sediments. The second stage spanning Late Oligocene-Early Pliocene time began with a stress change when the effect from the Eocen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had reached the region and became a major control of its geodynamics. The EW and NE transpression and shear from the collisional front transformed the Late Cretaceous half-graben into a U-shaped one which accumulated a deformed layered sequence of sediments. Rifting at the latest stage was driven by extension from a local source associated with hot mantle material rising to the base of the rifted crust. The asthenospheric upwarp first induced the growth of the Baikal dome and the related change from finer to coarser molasse deposition. With time, the upwarp became a more powerful stress source than the collision, and the stress vector returned to the previous NW-SE extension that changed the rift geometry back to a half-graben. The layered Late Pliocene-Quaternary subaerial tectonic--lithological-stratigraphic and the Quaternary submarine seismic stratigraphic units filling the latest haIf-graben remained almost undeformed. The rifting mechanisms were thus passive during two earlier stages and active during the third stage. The three-stage model of the rift history does not rule out the previous division into two major stages but rather extends its limits back into time as far as the Maastrichtian. Our model is consistent with geological, stratigraphic, structural, and geophysical data and provides further insights into the understanding of rifting in the Baikal region in particular and continental rifting in gener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ary unit Tectonic phase Stress reversal rifting mechanism Three-stage rift historyBaikal rift
下载PDF
箕状断陷湖盆裂陷期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以松辽盆地西南缘奈曼凹陷九佛堂组下段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丽 裴家学 +9 位作者 蔡国钢 郝亮 杨雪 何绍勇 刘海艳 王智勇 李秀明 秦喜春 范家铭 李丽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103,116,I0006,I0007,共16页
基于T-R(湖进—湖退)的层序划分方法,综合运用元素录井、三维地震、钻测井、岩心等资料,研究松辽盆地西南缘奈曼凹陷白垩系九佛堂组下段层序地层特征、沉积相和岩石学特征,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奈曼凹陷九佛堂组... 基于T-R(湖进—湖退)的层序划分方法,综合运用元素录井、三维地震、钻测井、岩心等资料,研究松辽盆地西南缘奈曼凹陷白垩系九佛堂组下段层序地层特征、沉积相和岩石学特征,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奈曼凹陷九佛堂组下段为1个T-R三级旋回,可划分为湖进、湖退两个体系域。构造上为西陡东缓的单断箕状凹陷,沉积体系受控盆断裂影响,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带特征,西部陡坡带兼具牵引流及重力流特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东部斜坡带以牵引流特征为主,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层序演化过程中,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古地貌和可容空间等因素不断变化,造成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类型及发育规模的差异。湖进体系域(T旋回)沉积时期,物源供给充足,西斜坡控盆断裂运动不断产生新的可容空间,扇三角洲发育规模大,东斜坡可容空间受构造影响小,辫状河三角洲发育规模较小;湖退体系域(R旋回)沉积时期,西陡坡物源供给减弱,扇三角洲发育规模变小,东斜坡沉积物快速充填可容空间减小,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向湖盆进积,发育规模大。该结果为岩性油气藏勘探及裂陷期优势储层预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箕状湖盆 松辽盆地西南缘 奈曼凹陷 白垩系 九佛堂组 裂陷期层序地层 物源方向 沉积演化
下载PDF
乍得Doseo盆地白垩纪沉积充填演化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全红 赵红岩 +6 位作者 李全 张科 阳怀忠 陈经覃 李克永 郭家铭 饶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9-931,共13页
通过综合分析地震及钻井资料,阐述了Doseo盆地的区域地质特征、盆地结构及沉积体系特征,确定了Doseo盆地幕式裂谷演化过程及反转改造特征。重点分析了Doseo盆地自早白垩世以来的沉积充填演化特征,认为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Neocomian-Barre... 通过综合分析地震及钻井资料,阐述了Doseo盆地的区域地质特征、盆地结构及沉积体系特征,确定了Doseo盆地幕式裂谷演化过程及反转改造特征。重点分析了Doseo盆地自早白垩世以来的沉积充填演化特征,认为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Neocomian-Barremian期的张性断陷、Aptian-Albian期的走滑—拉分断陷及晚白垩世—新近纪的广覆式坳陷三个发育阶段,形成了明显的下部断陷、上部广覆式坳陷的双层沉积充填结构,但盆地以早白垩世的张性及走滑—拉分断陷沉积充填为主,形成了广泛分布的湖相烃源岩及水下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储层,是盆地的主要勘探目标。Doseo盆地湖相沉积地层主要发育在早白垩世的张性及走滑—拉分断陷阶段,而且是一个快速湖泛过程,广泛发育退覆式三角洲沉积。早白垩世晚期在北部撒哈拉地台挤压作用下湖盆快速抬升消亡,晚白垩世—新近纪充填了河流相的粗碎屑沉积,在断陷活动中盆地缺乏旋回性湖相地层的发育过程。Doseo盆地下白垩统整体表现为“北部水下扇”、“南部短轴浅水三角洲”及“东北部长轴深水三角洲”的沉积体系分布格局。在构造—沉积作用的共同控制下,Doseo盆地陡坡带近岸水下扇及缓坡带三角前缘发育较好的储盖组合,是油气勘探较有利的沉积相带,已经发现了多个油气藏。同时盆地后期的构造反转也为陡坡带水下扇砂体及中部湖底扇沉积等岩性圈闭目标成藏提供了机会,是盆地主要的新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深水三角洲 Doseo盆地 中非裂谷 近源水下扇 退覆三角洲 断陷期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沉积充填演化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被引量:59
4
作者 钟志洪 王良书 +4 位作者 李绪宣 夏斌 孙珍 张敏强 吴国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6,共8页
琼东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北部的新生代张性断陷盆地。始新统和早渐新统崖城组属过充填型或平衡充填类型,在盆地各个断陷内均具有砂岩-泥岩-砂岩三重沉积充填结构;晚渐新统陵水组在北部坳陷带属过充填及平衡充填类型,发育砂岩-泥岩-砂... 琼东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北部的新生代张性断陷盆地。始新统和早渐新统崖城组属过充填型或平衡充填类型,在盆地各个断陷内均具有砂岩-泥岩-砂岩三重沉积充填结构;晚渐新统陵水组在北部坳陷带属过充填及平衡充填类型,发育砂岩-泥岩-砂岩三重沉积充填结构,而在中央坳陷带则属由砂岩-泥岩二重沉积充填结构组成的欠充填型。古近纪盆地的沉积充填结构演化反映了始新世—早渐新世断陷阶段与晚渐新世断拗阶段的盆地演化历史,其中,晚渐新世盆地断拗阶段的发育是南海海底单期扩张过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充填结构 断拗阶段 海底扩张 琼东南盆地 南海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层序结构、充填样式及生烃潜力 被引量:39
5
作者 李绪宣 刘宝明 赵俊青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7年第4期217-223,239,共8页
琼东南盆地主要经历了古近纪裂陷和新近纪拗陷2个构造演化阶段,古近纪裂陷阶段的充填演化史可划分为始新统陆相湖盆充填阶段、崖城组海陆交互环境充填阶段和陵水组分割浅海环境充填阶段;与此对应,古近系可划分为S80-100、S70-80、S60-70... 琼东南盆地主要经历了古近纪裂陷和新近纪拗陷2个构造演化阶段,古近纪裂陷阶段的充填演化史可划分为始新统陆相湖盆充填阶段、崖城组海陆交互环境充填阶段和陵水组分割浅海环境充填阶段;与此对应,古近系可划分为S80-100、S70-80、S60-70等3个二级层序。根据凹陷的几何结构形态与层序界面、充填样式的关系,可将琼东南盆地裂陷期层序结构划分为地堑构造平行-似平行层序结构、半地堑构造发散-似发散层序结构和断陷过渡带似平行层序结构等3种类型。琼东南盆地裂陷期主要发育浅水型和深水型2种类型烃源岩,不同层序结构的凹陷具有不同的烃源岩类型和生烃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古近纪 裂陷阶段 层序结构 充填样式 生烃潜力
下载PDF
转换—伸展盆地──莺歌海的演化 被引量:17
6
作者 孙家振 李兰斌 +1 位作者 杨士恭 张启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3-249,共7页
在系统研究莺歌海盆地沉降史、变形史、充填史和埋藏史的基础上,确定了莺歌海盆地的演化阶段和盆地类型,并建立了转换-伸展盆地的演化模式.莺歌海盆地演化可分为4个主要发展阶段:(1)初始断陷;(2)裂陷;(3)拗陷;(4)... 在系统研究莺歌海盆地沉降史、变形史、充填史和埋藏史的基础上,确定了莺歌海盆地的演化阶段和盆地类型,并建立了转换-伸展盆地的演化模式.莺歌海盆地演化可分为4个主要发展阶段:(1)初始断陷;(2)裂陷;(3)拗陷;(4)再次裂陷,盆地的沉降机理是:初始断陷为岩石圈刚性体的简单伸展;裂陷为与先期剪切断裂带重新活动有关的走滑-伸展;拗陷走滑-伸展相对较弱,叠加热沉降;再次裂陷以走滑-伸展为主,叠加重力沉降和压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 伸展盆地 转换盆地 裂陷 渔化模式
下载PDF
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大陆边缘裂陷期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发育模式 被引量:7
7
作者 侯宇光 何生 +4 位作者 杨香华 段威 朱光辉 许晓明 董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4-382,共9页
对构造地质背景、沉积充填特征以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分析表明,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形成于波拿巴(Bonaparte)盆地大陆边缘裂陷的主裂陷期;河流—三角洲的发育为陆源高等植物输入提供了沉积空间,强烈的差异裂陷活动不但为烃源岩的形成... 对构造地质背景、沉积充填特征以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分析表明,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形成于波拿巴(Bonaparte)盆地大陆边缘裂陷的主裂陷期;河流—三角洲的发育为陆源高等植物输入提供了沉积空间,强烈的差异裂陷活动不但为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高可容纳空间和欠补偿的沉积环境,同时"隆凹相间"的沉积格局有利于相对稳定的半封闭—半开放沉积环境的形成。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形成于相对氧化、陆源物质供给充足的沉积环境,岩性上以碳质泥页岩为主,广泛发育含煤层系,富含陆源植物碎片与孢粉化石,及少量海相浮游化石。陆源碎屑对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具有重要影响,沿着陆源输入方向,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逐渐降低,有机质类型由以腐殖型为主向腐泥腐殖混合型变化;气相色谱由后峰型、后双峰型向前双峰型过渡,(n-C21+n-C22)/(n-C28+n-C29)和αααC27R/αααC29R比值逐渐增加,Pr/Ph比值降低,也说明有机质母源由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向陆源和水生生物混合来源转变,沉积环境由氧化向弱氧化—弱还原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化特征 海陆过渡相烃源岩 大陆边缘裂陷期 波拿巴盆地 澳大利亚
下载PDF
华北中—新元古代的岩浆作用与多期裂谷事件 被引量:169
8
作者 翟明国 胡波 +1 位作者 彭澎 赵太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19,共20页
经历了古元古代晚期的变质事件(吕梁运动或称中条运动)之后,华北开始进入地台演化阶段,即从此时起开始了裂谷系的发育与演化。裂谷系可大致分为南、北两个在地表没有完全连接的裂陷槽和北缘、东缘各一个裂谷带。在华北南部的裂陷槽称... 经历了古元古代晚期的变质事件(吕梁运动或称中条运动)之后,华北开始进入地台演化阶段,即从此时起开始了裂谷系的发育与演化。裂谷系可大致分为南、北两个在地表没有完全连接的裂陷槽和北缘、东缘各一个裂谷带。在华北南部的裂陷槽称为熊耳裂陷槽。熊耳群双峰式火山岩最古老的岩浆年龄约为1 800~1 780Ma,向上的中—新元古代地层有汝阳群、洛峪群等。华北北部的裂陷槽称为燕辽裂陷槽,主要由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组成。中—新元古代(1.8~5.4Ga)的岩浆作用可以分为4期:(1)火山岩分布在长城系的团山子组和大红峪组,锆石U-Pb年龄在1 680~1 620 Ma,是晚于熊耳群的火山岩;(2)非造山侵入岩(斜长岩-奥长环斑花岗岩-斑状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在约1 700~1 670Ma;(3)在原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的斑脱岩以及侵入下马岭组的基性岩席中,得到1 380~1 320Ma的锆石和斜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在东缘裂谷的沉积岩中也有1 400Ma和1 300~1 000Ma的碎屑锆石;(4)在华北以及朝鲜的中—新元古代地层中,已经识别出约900Ma的基性岩墙。此外,对华北北缘的白云鄂博群、狼山—渣尔泰群和化德群的研究,证实在华北北缘的裂谷系与燕辽裂陷槽具有相同的层序与沉积历史。其中在渣尔泰群中识别出约820 Ma的火山岩。盆地分析表明,华北克拉通与相邻大陆分离时间对应于大红峪组—高于庄组沉积时间,结束后开始蓟县系沉积,为1 600Ma或为古—中元古代接替时间,也大致对应于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华北克拉通自古元古代末至新元古代,经历了多期裂谷事件,但是期间没有块体拼合的构造事件的记录,这对于理解华北中—新元古代的演化历史以及对于理解该时期全球的构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中—新元古代 岩浆作用 多期裂谷 地质意义
下载PDF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芨芨台子地区晚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汪晓伟 徐学义 +4 位作者 马中平 陈隽璐 朱小辉 孙吉明 崔方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3-569,共17页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芨芨台子地区出露大量晚石炭世早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岩石类型以亚碱性玄武岩为主,含有少量的流纹岩,属拉斑系列。其玄武岩富钠贫钾(Na2O/K2O=2.84~3.01),Ti O2含量为1.32%~1.43%,略高于N型大洋中脊玄武岩,高Al(Al2O...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芨芨台子地区出露大量晚石炭世早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岩石类型以亚碱性玄武岩为主,含有少量的流纹岩,属拉斑系列。其玄武岩富钠贫钾(Na2O/K2O=2.84~3.01),Ti O2含量为1.32%~1.43%,略高于N型大洋中脊玄武岩,高Al(Al2O3含量为19.81%~20.60%)、低Mg(Mg O含量为2.95%~3.25%,Mg#为32.33~34.50),表明其原始岩浆发生过明显的橄榄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玄武岩具有近于平坦的稀土配分模式,轻微正Eu异常(δEu=1.02~1.10,平均为1.04),富集Rb、Ba、P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h、Sr、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其微量元素Zr/Nb比值41.13~41.38,Zr/Y比值4.26~4.52(均大于4.00),Rb/Sr比值0.02~0.04(均小于0.05),Dy/Yb比值1.92~2.00,La/Nb比值2.42~2.49,Ba/Nb比值113.58~126.05,Ba/La比值47.02~50.62以及火山岩Zr-Nb、La/Yb-Dy/Yb和La/Nb-La/Ba等判别图解,表明玄武岩可能是亏损尖晶石相地幔橄榄岩向石榴石相地幔橄榄岩过渡相较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且在其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显示了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流纹岩具有较高的Si O2(76.54%~77.74%)和全碱(Na2O+K2O=6.70%~7.70%)含量,以及较低的Ti O2(0.15%~0.16%)、Al2O3(10.70%~10.90%)和Mg O(0.17%~0.18%,Mg#为13.93~14.52)含量;显示右倾负斜率稀土配分模式,铕负异常明显(δEu为0.32~0.33),显著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强烈亏损Sr、Ti、P等高场强元素,指示流纹岩应来自于玄武岩浆上升过程中提供的热量对地壳物质重熔,源区有斜长石残留。芨芨台子地区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应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同时获得流纹岩锆石U-Pb年龄为(312±1)Ma,表明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晚石炭世早期。进一步的Rb-Sr地壳厚度网络图投影表明当时博格达地区地壳厚度为20.0~30.0 km,而且根据Zr-Zr/Y图解推断其地壳拉张速率介于2.0~5.0 cm/a,表明早石炭世早期开始的博格达初始裂谷在晚石炭世早期进一步快速拉张,发展到鼎盛阶段,也代表着博格达地区由碰撞挤压到伸展拉张这个地球动力学环境的重大转折,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博格达造山带在石炭纪处于大陆裂谷演化的观点,为进一步理解博格达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板块构造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造山带 晚石炭世早期 双峰式火山岩 岩石成因 大陆裂谷 鼎盛阶段
下载PDF
歧口凹陷后裂陷期构造特征与浅层油气成藏 被引量:4
10
作者 祁鹏 任建业 +3 位作者 艾能平 史双双 周江羽 张俊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0-977,1012+835-836,共8页
歧口凹陷馆陶组底界是一个区域上可对比的不整合界面,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古近纪裂陷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后裂陷期,后裂陷期构造样式主要为断层以及断层相关褶皱、火成岩构造。本文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揭示了歧口凹陷后裂陷期... 歧口凹陷馆陶组底界是一个区域上可对比的不整合界面,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古近纪裂陷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后裂陷期,后裂陷期构造样式主要为断层以及断层相关褶皱、火成岩构造。本文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揭示了歧口凹陷后裂陷期的构造特征,通过计算断层活动速率了解了歧口凹陷的构造活动规律,得出以下认识:①断层构造包括继承性活动的主干断层及在后裂陷期构造应力场下发育的大量近东西向新生断层,在平面上两类断层成小角度相交,整体构成帚状构造,表现出明显的右旋张扭特征;②褶皱构造包括逆牵引褶皱、正形负花状构造、披覆背斜,在平面上披覆背斜、逆牵引褶皱和正形负花状构造基本上依次向东排列,但在局部地区也有相互共存的现象;③火成岩构造表现为一个火山通道发育多个帽型构造,火山顶部表现为强反射层,后裂陷期地层超覆其上,在火成岩构造旁侧断层发育;④断层活动速率计算结果表明,后裂陷期主干断层活动趋势主要分为断层活动速率由逐渐增大到逐渐变小、逐渐增大、混合型三种,其中前两种类型断层对油气的运聚最为有利,控制的油田分布最多。综合分析后认为,歧口凹陷内最有利的浅层油气藏类型是断层相关褶皱型油气藏和潜山披覆背斜型油气藏,火成岩活动对油气的生成和运聚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后裂陷期 构造样式 断层活动速率 浅层油气藏
下载PDF
南盘江盆地海西-印支期沉积构造演化 被引量:107
11
作者 秦建华 吴应林 +1 位作者 颜仰基 朱忠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9-107,共9页
南盘江盆地在早古生代加里东造山作用基础上,于海西-印支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即由早期裂谷(D-P_1)、晚期裂谷和被动大陆边缘(P_2-T_1)、前陆盆地(T_2-T_3)。通过对该盆地南部早三叠世初期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分析,证实在盆地演... 南盘江盆地在早古生代加里东造山作用基础上,于海西-印支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即由早期裂谷(D-P_1)、晚期裂谷和被动大陆边缘(P_2-T_1)、前陆盆地(T_2-T_3)。通过对该盆地南部早三叠世初期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分析,证实在盆地演化过程中确实有过洋壳生成。该盆地在中晚三叠世发展为前陆盆地表明,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曾沿黑水河断裂带发生过碰撞造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盘江盆地 海西-印支期 裂谷 沉积 构造 演化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姜巴斯套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意义 被引量:30
12
作者 汪帮耀 姜常义 +1 位作者 李永军 吴宏恩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37-245,共9页
通过对新疆卡拉麦里姜巴斯套组火山岩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和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发现姜巴斯套组火山岩具典型双峰式组合,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岩-酸性火山碎屑岩-玄武粗面安山岩;得到玄武粗面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9.8... 通过对新疆卡拉麦里姜巴斯套组火山岩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和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发现姜巴斯套组火山岩具典型双峰式组合,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岩-酸性火山碎屑岩-玄武粗面安山岩;得到玄武粗面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9.8±2)Ma(加权均方偏差值为3),表明姜巴斯套组火山岩形成于早石炭世谢尔普霍夫阶。对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姜巴斯套组火山岩钙碱性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岩石兼而有之,岩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无明显Eu异常,玄武岩和玄武粗面安山岩具有K正异常和Sr负异常,酸性火山碎屑岩表现出Nb、Ta和Ti显著亏损。总体来说,姜巴斯套组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玄武岩和玄武粗面安山岩表现出大陆裂谷(大陆板内拉张区域)岩石特征;酸性火山碎屑岩表现出岛弧或者活动大陆边缘岩石属性。总之,姜巴斯套组火山岩形成于卡拉麦里洋盆闭合碰撞造山后的拉张伸展环境,卡拉麦里地区在早石炭世末期就进入了碰撞后的陆内伸展拉伸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大陆裂谷 岩石地球化学 谢尔普霍夫阶 姜巴斯套组 卡拉麦里 新疆
下载PDF
澳大利亚Bonaparte盆地大陆边缘裂陷期局限海相页岩发育特征与模式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宇光 何生 +3 位作者 杨香华 朱光辉 段威 许晓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发育于大陆边缘裂陷阶段以局限海相为主要沉积环境的富含浮游藻类泥页岩可能是Bonaparte盆地潜在的重要"油"源岩。从构造地质背景、沉积充填特征以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表明,局限海相页岩形成于大陆边缘裂... 发育于大陆边缘裂陷阶段以局限海相为主要沉积环境的富含浮游藻类泥页岩可能是Bonaparte盆地潜在的重要"油"源岩。从构造地质背景、沉积充填特征以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表明,局限海相页岩形成于大陆边缘裂陷阶段的衰减期,盆地基底的差异裂陷活动为页岩的形成提供了高可容纳空间和欠补偿的沉积环境,同时,"小隆大凹"的沉积格局更加有利于大规模相对稳定的半封闭的局限海沉积环境的形成和海相浮游藻类的繁盛。以扇三角洲和海底扇为主的物源体系带来大量"陆源"营养物质,同时,保持营养物质的供给与欠补偿条件的平衡。局限海相页岩主要形成于弱氧化、陆源物质供给较弱、局限海范围较大的沉积环境;岩性上以海相泥岩为主,陆源孢粉化石与沟鞭藻化石均较发育,或后者含量略高;沉积厚度适中、分布范围局限;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以混合型有机质为主,成熟度较低,气相色谱以前峰型为主,(n C21+n C22)/(n C28+n C29)和Pr/Ph比值相对较高,甾萜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以低C19三环二萜和C24四环萜烷、高孕甾烷、高αααC27R/αααC29R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发育模式 局限海相页岩 大陆边缘裂陷期 Bonaparte盆地 澳大利亚
下载PDF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萨尔乔克地区早石炭世双峰式 被引量:5
14
作者 汪晓伟 徐学义 +4 位作者 马中平 陈隽璐 朱小辉 孙吉明 崔方磊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70,共13页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萨尔乔克地区出露大量早石炭世晚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岩石类型主要有亚碱性玄武岩、英安岩和流纹岩,主体属拉斑系列。玄武岩w(SiO2)为48.69%~52.09%,w(TiO2)(1.16%~1.34%)略高于N型大洋中脊玄武岩,w(Al2O3)高...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萨尔乔克地区出露大量早石炭世晚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岩石类型主要有亚碱性玄武岩、英安岩和流纹岩,主体属拉斑系列。玄武岩w(SiO2)为48.69%~52.09%,w(TiO2)(1.16%~1.34%)略高于N型大洋中脊玄武岩,w(Al2O3)高(17.44%~20.86%)、w(MgO)低(3.05%~4.98%)、富钠贫钾(Na2O/K2O=1.82~3.04),表明其原始岩浆发生过明显的橄榄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玄武岩具有近于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Eu异常不明显(δEu=0.87~1.06),相对富集Rb、Ba、P,亏损Nb、Ta、Th等不相容元素。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玄武质岩浆来自于亏损石榴石地幔橄榄岩在一定深度(约75km深度)情况下发生10%~20%的部分熔融,且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显示了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中酸性火山岩具有较高的w(SiO2)(70.29%~75.46%)和全碱[w(Na2O+K2O)=5.13%~9.90%],以及较低的w(TiO2)(0.25%~0.30%)、w(Al2O3)(12.85%~15.88%)和w(MgO)(0.36%~1.01%);显示右倾负斜率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铕负异常明显(δEu为0.36~0.86,平均为0.64),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指示中酸性火山岩起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源区有斜长石残留。萨尔乔克地区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应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同时获得中酸性火山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320.3±1.1)Ma,表明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早石炭世末期。结合进一步的地壳w(Rb)-w(Sr)和Zr/Y-w(Zr)判别图解,表明早石炭世早期开始的博格达初始裂谷在早石炭世晚期进一步快速拉张,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博格达造山带在石炭纪处于大陆裂谷演化的观点,为进一步理解博格达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板块构造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造山带 早石炭世晚期 双峰式火山岩 岩石成因 大陆裂谷 成熟阶段
下载PDF
裂陷晚期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以印度尼西亚Sunda盆地渐新统上段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姜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78,共6页
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表明,印度尼西亚Sunda盆地渐新世裂陷晚期发育浅水三角洲,其沉积主体为三角洲平原砂体,三角洲前缘砂体及前三角洲发育不完全。受控于"盆浅、坡缓、水急"构造沉积条件,浅水三角洲砂体主要水动力来... 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表明,印度尼西亚Sunda盆地渐新世裂陷晚期发育浅水三角洲,其沉积主体为三角洲平原砂体,三角洲前缘砂体及前三角洲发育不完全。受控于"盆浅、坡缓、水急"构造沉积条件,浅水三角洲砂体主要水动力来源于以季节性曲流河、辫状河为主的地表发散径流与脉状牵引流;分流河道与天然堤为其富砂微相类型,前者既是沉积卸载终端也是砂体过路冲刷通道,后者随沉积砂体不断迁移摆动逐渐堆积充填从而取代河间沙坝;沼泽与煤系地层更为发育,重力机制沉积则难以成形。气候是影响裂陷晚期浅水三角洲砂体形态的重要因素,在热扩散和冷凝作用下,湖盆水体周期性暴露与顶托交替作用,造成河道频繁分叉、改道、叠加,塑造出浅水三角洲砂体典型的朵叶状、齿陀状、枝状、条带状等平面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nda盆地 裂陷晚期 浅水三角洲 沉积特征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迁移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卫 方念乔 +3 位作者 詹华明 刘豪 宫少军 乔吉果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4期1-6,共6页
选择南海北部比较有代表性的珠江口、琼东南和中建南3个盆地作为研究区,对所获取的剖面进行了地震解释工作,运用地震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等方法对我国南海北部新生代演化史开展研究,探讨了南海北部陆缘各区域构造演化差异及规律。结果表... 选择南海北部比较有代表性的珠江口、琼东南和中建南3个盆地作为研究区,对所获取的剖面进行了地震解释工作,运用地震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等方法对我国南海北部新生代演化史开展研究,探讨了南海北部陆缘各区域构造演化差异及规律。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缘构造活动在时序上存在着迁移的特征,体现出自北向南"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中建南盆地"构造事件逐渐变晚的趋势。因此,南海北部陆缘破裂从北部开始,以"撕裂"的方式逐渐向南推进,同时排除了红河断裂的叠加影响,南海北部自北向南断陷活动强度逐渐减弱。在其后的演化中,构造沉降与物质充填中心的迁移以一种更加复杂的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断—坳过渡期 构造迁移 构造演化差异 南海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纪湖盆裂谷演化与烃源岩形成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伏 王世鹏 +1 位作者 邵明娟 金玮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54-160,共7页
本文在总结了国际上对现代和古代裂谷盆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白垩纪松辽裂谷盆地为实例,探讨了裂谷盆地各构造演化阶段对盆地内烃源岩形成的控制作用。通过对松辽盆地的火山活动演化与国际上裂谷盆地进行对比,将松辽盆地白垩... 本文在总结了国际上对现代和古代裂谷盆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白垩纪松辽裂谷盆地为实例,探讨了裂谷盆地各构造演化阶段对盆地内烃源岩形成的控制作用。通过对松辽盆地的火山活动演化与国际上裂谷盆地进行对比,将松辽盆地白垩纪时期的构造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同裂谷初期—火石岭组至泉头组时期,盆地内发育过充填湖泊;同裂谷后期-青山口组至嫩二段时期,盆地内发育平衡充填湖泊和欠充填湖泊;后裂谷期-嫩三段-明水组时期,盆地内再次发育过充填湖泊。最后笔者认为,松辽盆地正是在同裂谷后期发育了平衡充填湖泊,形成了最有利于烃源岩发育的湖泊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裂谷演化阶段 湖泊充填类型 过充填湖泊 平衡充填湖泊 欠充填湖泊 烃源岩发育
下载PDF
贝加尔裂谷带通京盆地呼兰霍博克火山的玄武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溶 周汉文 +1 位作者 余朝丰 李泉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5年第3期10-17,共8页
位于贝加尔裂谷带西南端通京盆地的呼兰霍博克火山为玄武岩质碎屑锥,玄武岩由高拉长石、贵橄榄石、普通辉石和火山玻璃组成,其矿物组成及SiO2-(Na2O+K2O)图和Hf-Th-Ta图指示为碱性玄武岩。CIPW标准矿物特征、岩石化学成分和单斜辉石化... 位于贝加尔裂谷带西南端通京盆地的呼兰霍博克火山为玄武岩质碎屑锥,玄武岩由高拉长石、贵橄榄石、普通辉石和火山玻璃组成,其矿物组成及SiO2-(Na2O+K2O)图和Hf-Th-Ta图指示为碱性玄武岩。CIPW标准矿物特征、岩石化学成分和单斜辉石化学成分特征表明岩石属碱性系列,钠质型。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为裂谷初期玄武岩。初步推断原始岩浆来源于上地幔,斑晶可能于16.5 km深处的次生壳层岩浆房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裂谷初期 贝加尔裂谷
下载PDF
东川裂谷因民期火山—岩浆活动特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国朝 杨成奎 张祖圻 《矿产与地质》 1997年第4期236-242,共7页
东川裂谷因民期火山—岩浆活动强烈,也是重要的铁铜成矿期。火山活动旋回均经历爆发—喷发—喷溢—(喷流)阶段。主要发育在裂谷中心落因火山链和蓑衣坡火山盆地中。落因火山链早期形成火山—沉积角砾岩段,火山活动以喷溢的火山熔岩... 东川裂谷因民期火山—岩浆活动强烈,也是重要的铁铜成矿期。火山活动旋回均经历爆发—喷发—喷溢—(喷流)阶段。主要发育在裂谷中心落因火山链和蓑衣坡火山盆地中。落因火山链早期形成火山—沉积角砾岩段,火山活动以喷溢的火山熔岩为主,主要有钠质基性熔岩、玄武岩、安山岩,均已蚀变,并有钠长斑岩的侵入活动。中期火山喷发形成凝灰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发育了铁铜矿化。在蓑衣坡火山盆地中因民期火山—岩浆活动发育两次火山—沉积旋回,即两次爆发(角砾岩)—喷发(凝灰岩)—喷溢(熔岩)—喷流(硅质岩),在喷流相发育赤铁矿层和含铜硅质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铁矿床 成矿期 火山活动 岩浆活动
下载PDF
歧口凹陷断裂密集带形成演化特征及油气富集差异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世瑞 王有功 +1 位作者 刘海涛 于爱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3,共6页
断裂密集带作为斜向伸展作用的标志性产物,是断块油气藏形成与聚集的主要场所。针对歧口凹陷不同走向断裂密集带油气富集差异较大的问题,通过统计密集带几何学特征及构造组合样式,结合断裂带形成演化规律,分析不同走向断裂带油气富集差... 断裂密集带作为斜向伸展作用的标志性产物,是断块油气藏形成与聚集的主要场所。针对歧口凹陷不同走向断裂密集带油气富集差异较大的问题,通过统计密集带几何学特征及构造组合样式,结合断裂带形成演化规律,分析不同走向断裂带油气富集差异。结果表明:歧口凹陷主要发育NEE、EW向及NNE向3种断裂带。其中,NNE向断裂带形成时期最早,断裂的垂向输导能力最弱,油气在深部富集;NEE向断裂带随后形成,断裂对盖层的破坏作用最强,油气在深、浅层均有分布;EW向断裂带形成时期最晚,断裂的垂向输导能力介于前两者之间。研究成果可为歧口凹陷及相似的多期裂陷盆地断裂密集带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密集带 斜向伸展 次级断裂 多期裂陷 断层垂向封闭性 歧口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